『壹』 梁啟超到底為什麼提出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
梁啟超認為孔子和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個聖人,剩下的那半個聖人就是當代的曾國藩,李鴻章提出這個說法一方面是肯定了曾國藩這個人,而另一方面也有說明了他認為曾國藩並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還有很多事情做的並不是很好,所以曾國藩只能所作是半個聖人。
曾國藩是清朝末期的一位聖人,和梁啟超是同時代的人物,梁啟超對李鴻章的事跡非常了解,所以才認為曾國藩是一位半聖,曾國藩是一位忠君愛國的忠臣,曾國藩也是清朝未來的希望,並且曾國藩的人格非常完美,甚至有些人認為曾國藩就是一位聖人,梁啟超說曾國藩是一位半聖並不是不看好曾國藩,梁啟超其實也是很崇拜曾國藩的,但是曾國藩一生都在為清政府服務,而當時的清政府已經不值得去擁護了,所以梁啟超認為曾國藩只是一位半聖。
『貳』 梁啟超為何提出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
中國歷史上能夠稱為聖人的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而曾國藩只能算半個,也就是說他的貢獻、成就還不能與孔子和王陽明相比較。
那麼,孔子和王陽明被稱為聖人,我們必定是心服口服的,可曾國藩做出的貢獻也不少,卻只能被稱為“半個聖人”?
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造就許許多多暗夜中的明星,他們的努力譜寫了一篇篇華美的詩篇,讓中華兒女沐浴在先祖的文化知識下,即便有的人沒有被評為聖人,但他們做出的貢獻一樣是偉大的。
『叄』 中國的兩個半聖人是誰
第一位聖人,不論在哪個說法里,不論古代還是當代,大家都沒什麼爭議,那就是孔聖人。
孔老夫子引領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文化,直到現在,還有很重要的意義,也是中國哲學在世界上最受認可、傳播最廣的思想學派之一。
大家都了解孔聖人,我們不做過多介紹。
第二位聖人,就是明朝大學者王陽明(好像現在有個演員也叫這個名字?總之不是一個人啦)。
王陽明是心學創始人,提出了偉大的「知行合一」學說。
他從小讀書的時候,老師家長就總勸他要考狀元,他卻不屑一顧:考狀元就是唯一的人生理想么?老子生下來,就立志做聖人!
王陽明表示,自己的人生理想很明確,就是北宋大師張載的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多狂傲的口氣。
他做到了。
他創立了心學的學派,算是聖人三不朽中的立德。
他一介書生平定了寧王朱宸濠的叛亂,還多次剿匪安民,算是立功。
他的「知行合一」,他的《傳習錄》等作品,就是立言。
三不朽,他都做到了。
一生伏首拜陽明。
相比於孔子的「惶惶若喪家之犬」,王陽明甚至可能還更好一些。
那麼,另外的「半個聖人」,是誰呢?
他就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
曾國藩是曾子的七十世孫,但是小的時候卻沒有王陽明那麼高的志向。他小的時候非常笨,背書都要比別的小孩多背好久。
有一天有個小偷准備去他屋子裡偷東西,結果曾國藩一直在背書,而且還背不下來。小偷等了好久,一怒之下踢開曾國藩的房門說道:這么簡單的書,我都背下來了,你還背不下來,白痴!說完就走了。
就是這樣的人,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卻成為了大清朝的中流砥柱。
他建立湘軍,討伐太平天國叛亂,立下了不世之功,是無數後人的楷模。
而《曾國藩家書》,以及曾國藩識人的本事,都是當今許多人必讀的書籍。
那麼,曾國藩為什麼是半個聖人呢?
有人指出,曾國藩雖然很厲害,但是他的學術思想都是集百家之長,卻沒有自己建立的理論體系。相比於孔子的儒家、王陽明的心學,曾國藩就略遜一籌了。
『肆』 古人有兩個半完人是指哪兩個
古人說的兩個半完人其中兩個指的是孔子、王陽明,半個指的是曾國藩。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省寧波餘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4)中國歷史兩個半聖人擴展閱讀
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德」,即樹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為國為民建立功績;「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言論。此三者是雖久不廢,流芳百世的。能夠同時做到的稱為聖人,是以後世評價出的兩位半聖人分別是孔子,王陽明,曾國藩。
此種評價體系是建立在儒家價值理念之上的,立德,為個人道德修養層面的;立功,建功立業,立不世之功;立言,充滿智慧與光芒的思想言論流傳後世。
『伍』 王陽明有多厲害,中國五千年兩個半聖人怎麼有他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民族用有著悠久的歷史,那麼中國上下五千年裡面,為什麼王陽明能夠成為兩個半的聖人之中的一個聖人呢?在我們的歷史當中,是有著兩個半的聖人的,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還有半個是曾國藩,王陽明之所以能夠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脫穎而出,最主要的便是他的各個領域方面的造詣都十分的高,身處明朝這時代當中,王陽明主要的成就領域便是在軍政和思想上面,在軍政方面,王陽明有著自己的作戰方法,平定了多處戰亂;在思想方面,王陽明倡導人們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處事方式,要沖破封建思想對人的一種禁錮。總之,王陽明對於我們民族的進步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下面便讓我們來詳細的介紹一下王陽明這位大家。
後來在龍場這個地方,成為了王陽明一生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轉折點。雖然在外人看來,龍場這個地方屬於當時的“蠻荒之地”,但是來到此地的王陽明卻在思想上有了全新的認知,可以說是脫胎換骨,對生命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
『陸』 王陽明究竟有什麼厲害之處中國五千年兩個半聖人為何有他呢
王陽明,本名王守仁,陽明是他的別號,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在中國歷史學者評價中,有一個比較有趣的說法,中國五千年只出現了”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另外半個是曾國藩。能被公認為聖人,由此可見王陽明是有多麼厲害,那麼具體表現在什麼地方,筆者就來分析一下:
一、什麼是聖人
筆者心想,幸虧天神不是騎著馬下來的,不然的話,豈不叫......。 歷史上許多名人年少時都有宏偉的志向,在這方面王陽明也不例外。王陽明11歲時,他的父親王華在科舉考試中了狀元,留京就職。
『柒』 為何說中國只有兩個半聖人,半個聖人是怎麼一回事
在我國歷史上,出現了不少英雄人物,這些英雄人物分別在各自的領域都十分有建樹。而在某一個領域內做到極致的,我們通常會給他封個“聖”,比如“詩聖”杜甫,“武聖”關羽,“畫聖”吳道子等等。
也正是曾國藩沒能成功“立言”,做到“大而化之”,因此被後人稱之為“半個聖人”。但此三者絕對都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們的思想、品行和功績,都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學習和瞻仰。
『捌』 梁啟超為什麼會提出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半聖人
梁啟超雖然是清朝時期的舉人,但是他卻是新派文學的代表人物。不僅有著憂國憂民的風采,還有寧死不屈的高貴品質。他學問廣博,學貫中西。在他的心中認為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他們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另半個就是曾國藩。
三、半個聖人曾國藩在中國的歷史上曾國藩是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提倡洋務動動,但是同時也是扼殺太平天國的真凶。但是在他的身上還是有許多人可以學習的地方,比如大到治國,小到治家一直都受到人們的推崇,連梁啟超也將他當為偶像。直到現在曾國藩的許多句子都被大家認為至理名言來引用。所以梁啟超將曾國藩稱為半個聖人。
梁啟超是按照立德、立功和立言的三個方面來制定聖人的標准。而以上三個人都在中國的歷史上面作出過巨大的貢獻。無論是從文化思想方面,還是政治軍事方面都有作出過光輝的成就。因此才有了中華歷史有兩個半聖人。而曾國藩是梁啟超所崇拜的對方,但是對於孔子和王陽明來說還是差一些,所以有了半個聖人的說法。
『玖』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為什麼王陽明能和孔子並稱為
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為「聖人」呢?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叔孫豹提出「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德」,即樹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為國為民建立功績;「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言論。在中國歷史上能做到「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人,分別是孔子、王守仁(即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王陽明到底做了哪些事情能夠成為聖人呢?
王陽明
首先是「立德」。
王陽明創立良知學說,明確提出「人人皆可成聖人」,要求人們「振作精神,自作主宰」,使人從屈從於聖人的狀態下解放出來。他創立「心學」,提出了「致良知」學說,在世界哲學史佔有重要地位。他開堂講學,擁有兩萬多名弟子。其心學思想流傳至今,在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其次是「立功」。正德十二年,王陽明被擢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江西。江西盜賊蜂擁四起,王陽明用兵「詭異」、獨斷,親自率領書生和偏裨,假裝撤退,出敵不意進攻,斬殺、俘獲上萬人,盪平為患數十年的盜賊,附近的人都驚呼王陽明是神。
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消息傳到北京後,朝中大臣震驚不已。王陽明得到朱宸濠叛亂的消息,立即趕往吉安,募集義兵,發出檄文,出兵征討。戰爭開始,王陽明來個疑兵之計,在南昌到處張貼假檄,說朝廷派了八萬大軍,外加自己的八萬大軍要進攻寧王老巢南昌,使寧王沒有立刻順江而下攻取南京。而後在鄱陽湖與寧王決戰,寧王戰敗被俘,寧王叛亂歷時35天後宣告結束。
嘉靖六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總督姚鏌不能平定。於是朝廷派王陽明去平叛,盧蘇、王受早就聽聞了王陽明用兵如神,十分害怕,便投降了。
最後是「立言」。心學是儒學的一門學派,由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明朝王陽明集大成者。王陽明首次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與行的關繫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王陽明(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拾』 求問各路大神,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一個孔子,一個王陽明,半個曾國藩 是誰提出的
應該是梁啟超吧, 梁啟超: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回,抑答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其所遭值事會,亦終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爍今而莫與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於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吾以為曾文正公今而猶壯年,中國必由其手獲救。
不一二睹之大人也,意思是再也未曾看到的偉大人物,第二眼再也看不到的大人物啊。
老曾得到梁任公這樣的美譽確實不容易啊,確實老曾不容易,有他的獨到的地方,難得啊。
曾剃頭,能有如此後世評價,在地底下,在閻王那裡能笑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