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全部山脈高度排名
1、喜馬拉雅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7000以上;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與印度等國間。
喜馬拉雅山脈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喜馬拉雅山脈作為一個影響空氣和水的大循環系統的氣候大分界線,對於南面的印度次大陸和北面的中亞高地的氣象狀況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2、喀喇昆侖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6000-7000;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西部與多國邊境線上。
喀喇昆侖山是世界山嶽冰川最發達的高大山脈,亞洲著名山脈之一。喀喇昆侖山是世界中、低緯山嶽冰川最發育的地區,山勢高大、寬闊,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眾多,冰川規模巨大,雪線海拔5000米左右。
3、唐古拉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6000;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
唐古拉山脈是青藏高原中部的一條近東西走向的山脈,山峰上發育有小型冰川,為長江、瀾滄江、怒江等河流的發源地。
4、昆侖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5500-6000;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
昆侖山脈又稱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該山脈幾乎完全不受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風的氣候影響。相反,其卻處於大陸氣團的持續影響之下,引起年氣溫和日氣溫的巨大波動。
5、岡底斯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5500-6000;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
岡底斯藏語意為眾山之主,又被稱作「世界之軸」。岡底斯山脈是青藏高原南北重要地理界線,西藏印度洋外流水系與藏北內流水系的主要分水嶺。這里空氣中的含氧量很低,氣候變化反復無常,湖泊雖然很多,但都是鹽鹼水。
6、念青唐古拉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5000-5500;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
念青唐古拉山脈橫貫西藏中東部,為岡底斯山向東的延續,東南延伸與橫斷山脈西南部的伯舒拉嶺相接,中部略為向北凸出,同時將西藏劃分成藏北、藏南、藏東南三大區域。
7、興都庫什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5000;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興都庫什山脈,亞洲中部的高大山脈,發源於青藏高原西南部的印度河和發源於帕米爾高原的阿姆河的分水嶺。山口自古為交通要道。興都庫什山脈在東面與中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點附近直抵帕米爾山脈後走向西南,穿越巴基斯坦進入阿富汗境內,而在阿富汗西部逐漸化為低矮的山嶺。
8、天山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5000;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等。
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於歐亞大陸腹地,東西橫跨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四國,全長約2500千米,南北平均寬250—350千米,最寬處達800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山系和全球乾旱地區最大的山系。
9、祁連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4000-5000;
歸屬主權國家:中國。
「祁連」系匈奴語,匈奴呼天為「祁連」,祁連山即「天山」之意。因位於河西走廊之南,歷史上亦曾叫南山,還有雪山、白山等名稱。祁連山素有「萬寶山」之稱,蘊藏著種類繁多、品質優良的礦藏,有石棉礦,黃鐵礦、鉻鐵礦及銅、鉛、鋅等多種礦產,八寶山的石棉為國內稀有的「濕紡」原料。
10、大高加索山脈:
平均海拔高度(米):約4000;
歸屬主權國家:俄羅斯聯邦、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大高加索山脈為亞歐分界線的其中一段山脈。高加索中部年輕的褶皺山系。在黑海和裏海之間,自西北向東南延伸於俄羅斯與喬治亞、亞塞拜然的邊界上,全長1100公里以上,最寬180公里,面積約14.5萬平方公里。
(1)亞山世界歷史擴展閱讀:
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藏語意為「雪的故鄉」,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
它為東亞大陸與南亞次大陸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國的天然國界,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海拔8125米),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長2450km,寬200~350km。
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又名聖母峰,藏語名:Qomolangma) ,是藏語第三女神的意思,海拔高達8844.43米。據最新測定數據表明,珠穆朗瑪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
Ⅱ 世界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及其事跡
亞力山大大帝(公元前~公元前323 )亞歷山大大帝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征服者。他於公元前356年出生在馬其頓首都佩拉市。父親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 亞歷山大在父親被害時年僅20歲,卻輕而易舉地繼承了王位。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4年發動了對波斯帝國的侵略戰爭,所率部隊只有35000人——與波斯部隊相比則是敵眾他寡。盡管存在許多不利,亞歷山大仍對波斯軍隊致以一系列毀滅性的打擊,取得了勝利。他的成功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腓力二世留給他的軍隊比波斯軍隊訓練有素。第二,亞歷山大是一位傑出天才將領,也許是舉世無雙的最偉大的將領。第三,亞歷山大本人具有英勇無畏的精神。雖然每場戰斗初期亞歷山大是在後方坐陣指揮,但他的方針是如果部隊發動決定性進攻,他則身先士卒。這種冒險的戰術使他屢次受傷,但士兵們看到他與他們生死與共,並不要求他們去冒那些他自己不願冒的危險,這對鼓舞他們的士氣影響巨大。 亞歷山大首先率領部隊攻克了小亞細亞,消滅了駐守在那裡為數不多的波斯部隊;後經過兩個月的圍攻,埃及一箭未發,自動投降。接著亞歷山大在埃及停留一段時間,讓軍隊稍有喘息之機。在那裡年僅24歲的亞歷山大被譽為法老,稱之為神。亞歷山大從小就認為希臘民族代表了唯一真正的開化民族,而所有非希臘民族都是野蠻民族。這當然是在整個希臘世界流行的觀點,甚至亞里士多德也有這種看法。盡管亞歷山大已經徹底打敗了波斯軍隊,但是他逐漸認識到波斯人根本就不是野蠻人,他們與希臘人一樣具有智慧和才能,一樣值得尊敬。因此他產生了融其帝國的兩部分於一體的設想,由此創造了合二而一的希臘波斯民族共和王國,當然是他自己當最高統治者。據我們所知,他確實想讓波斯人與希臘人和馬其頓人結成同等的夥伴。為了實現這一計劃,他把大量的波斯部隊編入自己的部隊,還為此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東西方聯合」宴會。在宴會上,幾千名馬其頓士兵同亞洲婦女正式結成夫妻。他自己雖然從前與一位亞洲公主結過婚,這次卻娶個達賴利斯的女兒為妻。 顯然亞歷山大企圖利用這支改編的軍隊再開展征服活動。我們知道他打算入侵阿拉伯,也許還有波斯帝國以北地區,也許打算再次入侵印度或征服羅馬,迦太基和西地中海地區。不管他的算盤如何,結果進一步的征服活動都未能進行。公元前323年6月初,亞歷山大在巴比倫突然因發熱而病倒,十天後就死去了。其時還不滿33歲。 亞歷山大生前沒有指定接班人,死後不久就出現了一場奪權斗爭。在這場斗爭中,亞歷山大的母親、妻於和孩子都橫遭殺身之禍。他的帝國終於被他的將領們肢解了。 因為亞歷山大死時年輕,又保持不敗紀錄,人們做了許多猜測,假如他活著會發生什麼事,假如他揮軍入侵西地中海諸國,他很可能獲得成功,那麼西歐的全部歷史就會迥然不同。這樣的猜測盡管有趣,但對評價亞歷山大的實際影響沒有多大關系。 亞歷山大是歷史上最富有戲劇性的人物,他的經歷和個性一直是力量的源泉。有關他生涯的確鑿事實十分富有戲劇性,有關他的名字就有許多種傳說。他的志向顯然是做一名不受時空間限制的最偉大的勇士,似乎也應該給予他這種稱號。作為戰士,他智勇雙全;作為將軍,他無與倫比。在11年的奮戰中,他從未打過一次敗仗。 然而他還是亞里士多德的弟子,是一位智慧非凡的人。他珍愛荷馬詩歌。他認識到了非希臘人不一定是野蠻人,這確實表現了他遠比當時的大多數希臘思想家更具有遠見卓識。但是,在其它方面,他卻目光短淺,令人瞠目。雖然他多次在戰斗中冒過生命危險,但是卻沒有安排接班人,這是他死後波斯帝國迅速瓦解的主要原因。 一般認為,亞歷山大是位頗受人喜愛的人物。他對被擊敗的敵人經常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愛護和慰藉,但另一方面,卻生性凶暴殘忍,極端自私自利。有一次因酒後爭端,他親手殺死了他的親密朋友、救命恩人克雷特斯。 同拿破崙、希特勒一樣,亞歷山大對他的同代人有著極其廣泛的影響。他在短時期的影響不如他們大完全是因為當時的交通和通信手段落後,使他的影響限制在地球的一個較小的范圍內。 從長遠的觀點來看,亞歷山大征服所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是使希臘和中東開化民族開始相互密切往來,因此極大地豐富了這兩個民族的文化。在亞歷山大在世期間及其死後不久,希臘文化迅速傳入伊朗、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竹地爾和埃及;而亞歷山大以前的希臘文化僅以緩慢的速度傳入這些地區。亞歷山大還把希臘的影響播及以前從未到達的印度和中亞地區。但是文化影響決不是單向傳播的事。在希臘文化時代(亞歷山大征服後的幾百年間),東方思想,特別是宗教思想就傳入了希臘世界。就是這種希臘文化——主要指具有希臘特徵但也深受東方影響的文化,最終對羅馬產生了影響。
Ⅲ 在英雄無敵的亞山世界中,原始混亂之龍鄂加斯是除了亞莎以外最強大的存在嗎
鄂加斯和亞莎是由含有宇宙中「魔法」這股創生力量的宇宙巨蛋孕生,所以力版量應該權是龍神中最強的,其他有光龍神艾爾拉思、暗龍神馬拉薩、水龍神沙拉薩、火龍神阿爾卡斯,土龍神西萊納、風龍神伊拉斯,都是元素龍神,是亞莎在她的星辰之翼上孕育出來的,基本沒什麼大的實力差別。
薩艾朗是領悟了「魔法」和「虛空」(亞山世界中和魔法同一級別的代表毀滅的力量)而不死就見到亞莎的,所以觸動了亞莎的內心,被升作第七龍,看他能封印鄂加斯和惡魔的力量,應該也不弱。
最近官方出了一本關於亞山世界的設定資料冊,某些大神正在翻譯,比如陸夫人(元老級大神),到時候可以到 英雄世界 和相關論壇去圍觀。
Ⅳ 亞力山大大帝的歷史
公元前356~公元前323
亞歷山大大帝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征服者。他於公元前356年出生在馬其頓首都佩拉市。父親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確是位遠見卓識、才華非凡的人。腓力二世擴充、整編了馬其頓軍隊,使其成為一支最有戰鬥力的隊伍。他最先揮師北上,征服了希臘以北一帶地區;隨即又揮師南下,征服了希臘大部分地區;隨之建立了希臘城邦聯合政府,他自己任政府首腦。他打算對希臘以東的大波斯帝國發動戰爭,其實入侵活動在腓力二世36歲遭到暗殺時就已經開始了。
亞歷山大在父親被害時年僅20歲,卻輕而易舉地繼承了王位。腓力二世為讓兒子繼位曾做過精心安排,當時小亞歷山大已具有了豐富的軍事經驗。父親從未忽視對他的文化教育,家庭教師就是名聲顯赫的哲學家,也許是古代世界最大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亞里士多德。
在希臘及以北領地,被腓力二世征服的民族皆認為他葬身之時便是馬其頓擺脫奴役的大好時機,但是亞力山大繼位兩年後就使這兩個地區都平靜下來,接著就把注意力轉向波斯。
兩百年來,波斯人統治著廣闊的領土,從地中海一直蔓延到印度。雖然波斯施行強權的鼎盛時期已成為過去,但仍是一可怕的敵對勢力,仍是地球上領域最廣、財富最多、勢力最大的帝國。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4年發動了對波斯帝國的侵略戰爭。他將一部分軍隊留守在國內,以維持對歐洲的佔領,所以當他肆無忌憚出征時,所率部隊只有35000人——與波斯部隊相比則是敵眾他寡。盡管存在許多不利,亞歷山大仍對波斯軍隊致以一系列毀滅性的打擊,取得了勝利。他的成功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腓力二世留給他的軍隊比波斯軍隊訓練有素。第二,亞歷山大是一位傑出天才將領,也許是舉世無雙的最偉大的將領。第三,亞歷山大本人具有英勇無畏的精神。雖然每場戰斗初期亞歷山大是在後方坐陣指揮,但他的方針是如果部隊發動決定性進攻,他則身先士卒。這種冒險的戰術使他屢次受傷,但士兵們看到他與他們生死與共,並不要求他們去冒那些他自己不願冒的危險,這對鼓舞他們的士氣影響巨大。
亞歷山大首先率領部隊攻克了小亞細亞,消滅了駐守在那裡為數不多的波斯部隊;隨後向敘利亞北部挺進,在伊蘇城擊敗了一支龐大的波斯部隊。接著亞歷山大又向南進軍,經過七個月的艱難圍攻,攻克了腓尼基鳥市泰爾(現在的黎巴嫩)。在圍攻泰爾期間,亞歷山大收到波斯國王的一封書箋,提出為了達成和平協議,他願把半個波斯帝國割讓給亞歷山大。亞歷山大手下一位將軍認為這個建議很好,他說:「如果我是亞歷山大,我就採納這個建議」。亞歷山大回答:「如果我是帕門牛,我也會採納這個建議。」
攻克泰爾之後,亞歷山大繼續南進。經過兩個月的圍攻,埃及一箭未發,自動投降。接著亞歷山大在埃及停留一段時間,讓軍隊稍有喘息之機。在那裡年僅24歲的亞歷山大被譽為法老,稱之為神。隨後他率軍返回亞洲,公元前331年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阿拉伯戰役中,徹底殲滅了一支極為龐大的波斯軍隊。
取得這場勝利之後,亞歷山大率軍進入巴比倫和兩座波斯都城,蘇薩和波斯波利斯。為了防止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不要誤認為是大流士大帝)向亞歷山大投降,大流士手下的軍官把他們的國王暗殺了。時年為公元前330年。但是亞歷山大擊敗了大流士的繼承人,並將他斬首,經過三年奮戰,攻克了整個伊朗東部地區,並繼續向中亞推進。
這時亞歷山大已經征服了整個波斯帝國,本可以返回家園,重新籌劃他的新領土。但是他征服的慾望並沒有得到滿足,而是繼續揮軍進入阿富汗,又從阿富汗穿過興都庫什山脈進入印度。他在印度西部取得一系列勝利後企圖繼續向印度東部進軍,但是他的軍隊由於長年戰爭,已經精疲力竭,不肯東進,亞歷山大不得不返回波斯。
返回波斯的第二年,亞歷山大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對他的帝國和軍隊進行改編,這是一次重大的改編。亞歷山大從小就認為希臘民族代表了唯一真正的開化民族,而所有非希臘民族都是野蠻民族。這當然是在整個希臘世界流行的觀點,甚至亞里士多德也有這種看法。盡管亞歷山大已經徹底打敗了波斯軍隊,但是他逐漸認識到波斯人根本就不是野蠻人,他們與希臘人一樣具有智慧和才能,一樣值得尊敬。因此他產生了融其帝國的兩部分於一體的設想,由此創造了合二而一的希臘波斯民族共和王國,當然是他自己當最高統治者。據我們所知,他確實想讓波斯人與希臘人和馬其頓人結成同等的夥伴。為了實現這一計劃,他把大量的波斯部隊編入自己的部隊,還為此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東西方聯合」宴會。在宴會上,幾千名馬其頓士兵同亞洲婦女正式結成夫妻。他自己雖然從前與一位亞洲公主結過婚,這次卻娶個達賴利斯的女兒為妻。
顯然亞歷山大企圖利用這支改編的軍隊再開展征服活動。我們知道他打算入侵阿拉伯,也許還有波斯帝國以北地區,也許打算再次入侵印度或征服羅馬,迦太基和西地中海地區。不管他的算盤如何,結果進一步的征服活動都未能進行。公元前323年6月初,亞歷山大在巴比倫突然因發熱而病倒,十天後就死去了。其時還不滿33歲。
亞歷山大生前沒有指定接班人,死後不久就出現了一場奪權斗爭。在這場斗爭中,亞歷山大的母親、妻於和孩子都橫遭殺身之禍。他的帝國終於被他的將領們肢解了。
因為亞歷山大死時年輕,又保持不敗紀錄,人們做了許多猜測,假如他活著會發生什麼事,假如他揮軍入侵西地中海諸國,他很可能獲得成功,那麼西歐的全部歷史就會迥然不同。這樣的猜測盡管有趣,但對評價亞歷山大的實際影響沒有多大關系。
亞歷山大是歷史上最富有戲劇性的人物,他的經歷和個性一直是力量的源泉。有關他生涯的確鑿事實十分富有戲劇性,有關他的名字就有許多種傳說。他的志向顯然是做一名不受時空間限制的最偉大的勇士,似乎也應該給予他這種稱號。作為戰士,他智勇雙全;作為將軍,他無與倫比。在11年的奮戰中,他從未打過一次敗仗。
然而他還是亞里士多德的弟子,是一位智慧非凡的人。他珍愛荷馬詩歌。他認識到了非希臘人不一定是野蠻人,這確實表現了他遠比當時的大多數希臘思想家更具有遠見卓識。但是,在其它方面,他卻目光短淺,令人瞠目。雖然他多次在戰斗中冒過生命危險,但是卻沒有安排接班人,這是他死後波斯帝國迅速瓦解的主要原因。
一般認為,亞歷山大是位頗受人喜愛的人物。他對被擊敗的敵人經常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愛護和慰藉,但另一方面,卻生性凶暴殘忍,極端自私自利。有一次因酒後爭端,他親手殺死了他的親密朋友、救命恩人克雷特斯。
同拿破崙、希特勒一樣,亞歷山大對他的同代人有著極其廣泛的影響。他在短時期的影響不如他們大完全是因為當時的交通和通信手段落後,使他的影響限制在地球的一個較小的范圍內。
從長遠的觀點來看,亞歷山大征服所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是使希臘和中東開化民族開始相互密切往來,因此極大地豐富了這兩個民族的文化。在亞歷山大在世期間及其死後不久,希臘文化迅速傳入伊朗、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竹地爾和埃及;而亞歷山大以前的希臘文化僅以緩慢的速度傳入這些地區。亞歷山大還把希臘的影響播及以前從未到達的印度和中亞地區。但是文化影響決不是單向傳播的事。在希臘文化時代(亞歷山大征服後的幾百年間),東方思想,特別是宗教思想就傳入了希臘世界。就是這種希臘文化——主要指具有希臘特徵但也深受東方影響的文化,最終對羅馬產生了影響。
亞歷山大在其征戰生涯期間,建立了二十多個城市。其中最著名的是埃及亞歷山大市,它很快便成為世界主要的城市之一,一個著名學術和文化中心。還有幾個城市如阿富汗的赫拉特和坎大哈也發展成為重要的城市。
亞歷山大、拿破崙和希特勒按其總影響而言似乎不相上下。但是人們有這樣的感覺,亞歷山大的影響會比其他兩個人更加行之久遠。基於這一點,他的名次排得比他倆略微高些,盡管他在短時期的影響不如他倆那麼大。
參考資料:http://www.pep.com.cn/200406/ca416268.htm
Ⅳ 亞山在哪裡的
亞山鎮為中國廣西博白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縣城以南10公里,有博沙二級公路通過。該鎮有造板、制紙、松脂、製糖等工業。 亞山鎮 - 簡介 亞山鎮位於博白縣城以南,博沙二級公路沿線,亞山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0公里。亞山鎮全鎮總面積131平方公里,轄14個村委會,56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4萬多人。2003年財政收入402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50多元。 亞山鎮 - 經濟發展 亞山鎮業基礎雄厚,縣級工業區、投資九千萬的三威集團博白人造板廠座落亞山境內,現有的松脂廠、木片廠、紙廠、膠合板廠、磚廠、獸葯廠、林用復合肥廠產銷兩旺。農業綜合開發初具雛形,已形成優質谷、黑皮冬瓜、甘蔗、劍麻、瘦肉型豬等5個生產基地,黑皮冬瓜、淮山、果蔗、香蔥種、生豬等農副產品遠銷全國各地。隨著博白糖廠成功轉制,亞山糖蔗生產重新走向輝煌,2003年生產糖蔗7000多噸。第三產業發展迅猛,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傳統「亞山牛阿湯」歷史悠久,亞山溫泉久負盛名,溫羅水庫山環水繞,氣象萬千,湖光山色,相映成輝。 亞山鎮 - 基礎設施建設 2003年亞山鎮建好亞山至互衛7公里四級路,新修機耕路3 7公里,實現村村通四級路、通公共汽車。完成溫羅水庫、馬蘭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修建抽水機站11座,亞山鎮新修水渠三面光3公里,渠道清淤46公里。新建蒙村、互衛村人畜飲水工程,解決5000多人的飲水問題。亞山鎮建清湖三全小學、二中教學樓,拆除中小學全部D級危房,維修磚瓦結構的校舍1460平方米。新建互衛村衛生室,完善規范其他各村衛生室。新建互衛、清湖、民富、田旺、白花等村辦公樓,全鎮各村解決了「有地方」辦公的問題。發動群眾自費建沼氣池540多座。亞山鎮新建互衛村敬老院、四維五保新村、互衛村農貿市場。
Ⅵ 世界歷史三大帝國都是哪些
七大帝國,是指在世界歷史上曾經擁有廣袤的領土、大量的人口、豐富多彩的文化、進步的思想以及突出的科技成就的七大國家,分別為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中華帝國、蒙古帝國和大英帝國。
波斯帝國
編輯
波斯帝國
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歐非大陸的大帝國——波斯。
曾經征服了西亞地區的波斯王國並不滿足於此,經居魯士和岡底斯兩代國王的征服,波斯終於成為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奴隸制大帝國。[1]
作為在公元前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其治下涵蓋腓尼基人,猶太人,亞述人等眾多民族。其文明對後世的波斯地區有著極大的影響。
亞歷山大帝國
編輯
亞歷山大帝國
這個原本只是希臘衰落後,存在於希臘半島上的一個小國家。但是在腓列特和亞力山大兩代人的努力下就已經擊垮波斯,建立起亞歷山大帝國。
是歷史上繼波斯帝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後的第二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其疆域東自費爾干納盆地、高加索西側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爾干半島,包括整個希臘和馬其頓本部,北從中亞細亞南部、裏海和黑海起,南達印度洋和非洲北部,並據有埃及。
亞歷山大在世界各地留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城市。
中華帝國
編輯
中華帝國(前221年~1644年),代指中國歷史上自秦到明的
大唐王朝
中央集權王朝。
秦王嬴政結束了已經名存實亡的周朝和動亂不堪的戰國亂世。統一中原後嬴政稱帝,既始皇帝。然而秦帝國卻在始皇帝駕崩幾年後便迅速瓦解。
繼之而起的漢朝延續了秦朝開創的君主體系。漢朝是中華文明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權之一,在其統治時期中國後世的主體民族——漢族的雛形得以形成。漢朝在秦朝疆域的基礎上又進一步開疆拓土,鼎盛時期國土將近一千萬平方公里,軍事上擊敗了分裂後的匈奴成為東亞霸主。但是在西漢滅亡後光復的東漢卻走上了在宦官與外戚輪流執政的怪圈,最終因此滅亡。
西晉結束了長達一個世紀的亂世再次完成統一,但在八王之亂後北方部族發動反壓迫戰爭,開始對晉人實施報復,他們控制了中國北方。晉人選擇南下驅逐南方的少數民族,佔領他們的土地,以此彌補自己的損失。中國進入分裂期。中國生產重心開始轉向南方。
中古時期隋朝再次完成統一,但二世而亡。
繼任者唐朝先後攻滅東突厥、西突厥、薛延陀、高句麗等國,極盛勢力范圍超過一千兩百萬平方公里,但僅維持三年,大部分時間實際可控領土仍為中原漢族故土的三百萬平方公里。唐朝對外政策開放,得到了周圍各個族群、國家的高度認可,成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各國的宗主,至今仍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政權之一。
唐以後中國再次進入分裂期,遼金宋三國皆被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元朝定義為前朝正統,明朝建立後利用修正主義將遼金剔除。宋朝輕武重文導致武備積弱,不敵北方強敵。建都於開封的北宋為金國所滅,偏安於江南的南宋最終在1276年向元朝投降。
1368年,朱元璋在一片混亂中積蓄實力,在諸多軍閥混戰時等候敵人互相攻伐筋疲力盡之時出手,他擊敗了諸多勢力。此後稱帝建立明朝。明朝是漢族歷史上衰落最嚴重的時期重新建立的政權,在外有強敵內有大患的情況下依舊讓中國再次鼎立於東方。
1644年,明末滿洲人於1616年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
1911年爆發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且委託袁世凱全權組建中華民國。從此中國的君主專制時代結束了。隨後雖有袁世凱建立的「中華帝國」以及張勛復辟等事件,但均未成功。
羅馬帝國
編輯
羅馬帝國
羅馬自奧古斯都開創帝國制度(公元前27年),至君士坦丁十一世時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1453年)為止,存在將近1500年。
安東尼王朝皇帝圖拉真(公元98年-117年)在位時,羅馬帝國版圖達到最大,經濟空前繁榮,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2]
如同華夏地區是中國皇位的法理來源相似。羅馬帝國是整個歐洲、近東地區的皇位法理來源。歷史上,神聖羅馬帝國、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甚至奧斯曼帝國的帝國法理,其實都來源於羅馬帝國。
阿拉伯帝國
編輯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中世紀時地處西亞地區的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教封建軍事帝國。來自於西亞地區的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哈里發王朝。面積最大時達到了1340萬平方公里,是人類歷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之一。
阿拉伯帝國
在阿拉伯帝國的統治下,廣袤疆域內各個迥然不同的古典文明逐漸融合,最終於幾個世紀後形成了全新的伊斯蘭文明。舉世聞名的新月沃地是阿拉伯文明的肇興地;也是伊斯蘭世界的中心。作為阿拉伯帝國的首都大馬士革,倭馬亞王朝歷位哈里發曾從此發布敕令。指揮亞歐非三洲的運作的阿拔斯哈里發則遷都於巴格達。
阿拉伯人征服擴張的主要貢獻在於:通過宗教將鬆散的部落文化聯合起來,並通過征戰使各個地區的文化得以傳播、交流。為東西文明起到了連接的紐帶作用。
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1206年~1259年),是歷史上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是世界歷史上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東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達黑海沿岸(鼎盛時達匈牙利),南至南海。
蒙古帝國
在曠世豪傑成吉思汗的領導下,蒙古完成了作為游牧民族的最高成就,達到了游牧民族的巔峰。吞並了整個中國,佔領了阿拉伯世界,征服了半個歐洲。可惜的是,蒙古帝國的擴張先後止步於馬穆魯克的鐵騎和日本的神風。
1526年,中亞封建主蒙古-突厥族後裔巴布爾入侵印度。他自稱是蒙古帝國成吉思汗與帖木兒的後裔,入侵印度,建立了莫卧兒帝國,將蒙古帝國征服史推向鼎盛。
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由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託管國及其他由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達3367萬平方公里。
大英帝國
1688年光榮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布文獻《權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對王權進行明確制約,確立了資產階級執政的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為英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使其經濟、軍力、科技、文化迅猛發展,標志著英國的崛起。
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從法國手裡奪取整個加拿大,標志著英國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1815年擊敗拿破崙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後,英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權,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這段時期,被稱為「不列顛治世」。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與新興的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矛盾無法調和,1914年英國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一戰結束後的1922年,根據巴黎和會奪取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為了世界歷史上跨度最廣的國家。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到20世紀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大英帝國瓦解,直到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就是著名的蘇伊士運河危機)結束後,英帝國徹底解體。
Ⅶ 世界歷史事件表
世界歷史大事年表
大約三百萬年前 地球上出現人類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統一的奴隸制國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兩河流域出現奴隸制城市國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隸河貧民大起義
公元前1894年 古巴比倫王國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 努比亞建立奴隸制國家
公元前594年 雅典的梭倫改革
公元前六世紀 居魯士統一波斯,佛教在印度產生
公元前539年 波斯佔領巴比倫
公元前525年 波斯滅埃及
公元前509年 羅馬成立貴族專政的奴隸制共和國
公元前330年 波斯被馬其頓滅亡
公元前三世紀 摩揭陀國統一印度大部分地區
公元前73-71年 斯巴達克起義
公元前27年 屋大維建立羅馬的元首制,共和國轉為帝國
公元前後 朝鮮半島出現高句麗奴隸制國家
公元初 東非阿克蘇姆奴隸制國家興起
公元一世紀 基督教產生
公元三世紀 日本大和奴隸制國家興起
313年 基督教在羅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紀 北非發生"阿哥尼斯特"運動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亞堡擊敗羅馬軍隊
395年 羅馬分裂為東西兩部
410年 西哥特人一度佔領羅馬
476年 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歐奴隸制度崩潰
六世紀初 法蘭克王國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從麥加出走麥地拉,伊斯蘭教紀元
八世紀中葉 阿拉伯帝國形成
646年 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羅統一朝鮮
九世紀早期 英吉利王國形成
843年 查里曼帝國分裂,法蘭西、德意志、義大利雛形產生
九世紀 封建制度在西歐確立
962年 神聖羅馬帝國建立
1054年 基督教會分裂
1066年 法國諾曼底公爵征服英國
十一世紀中葉 迦納王國全盛時期
1192年 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紀 衣索比亞封建國家興起
十四世紀 馬里王國全盛時期,義大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紀 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1337年 英法百年戰爭開始
1358年 法國農民起義
1381年 英國瓦特。泰勒起義
1453年 東羅馬帝國滅亡,英法百年戰爭結束
十五世紀 桑海興起
十五世紀晚期 英法中央集權國家形成,圈地運動開始
1480年 俄羅斯擺脫蒙古控制
1487年 迪亞士到達好望角
1492年 哥倫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年 達加馬開辟西歐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年 馬丁。路德發動宗教改革
1519-1522年 麥哲倫船隊環航地球
十六世紀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亞、美強占殖民地
1524-1525 德意志農民起義
1588年 英國海軍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1592-1598年 朝鮮軍民抗擊日本侵略的衛國戰爭
1600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紀初 法國殖民者開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 英國殖民者開始在北美拓殖
1632年 沙俄在西伯利亞修建侵略擴張的基地-雅庫次克
1640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649年 英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
1660年 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88年 英國政變,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確立
1689年 中俄簽定"尼布楚條約"
十八世紀中期 英國打敗法國,成為最強大的殖民國家
十八世紀 罪惡的奴隸貿易達到最猖獗的地步
十八世紀六十年代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
1773-1775 俄國普加喬夫起義
1775-1783 北美獨立戰爭
1776年7月4日 北美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美國成立
1785年 詹姆士。瓦特改良蒸汽機作為紡紗機的動力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792年8月 巴黎人民起義推翻法國君主政體
1792年9月 國民公會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793年5月-6月 巴黎人民起義推翻吉倫特派政權
1793年6月-1794年7月 法國雅各賓派專政
1794年7月 法國熱月反革命政變,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
1799年11月9日 拿破崙發動熱月政變
1804年元旦 海地宣布獨立
1804年 拿破崙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開始
十九世紀早期 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宣傳空想社會主義
1807年 富爾敦製造第一艘汽船試航
1810-1826 拉丁美洲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
1818年5月5日 卡兒。馬克思出生
1820年11月28日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出生
1825年 史蒂芬孫製造的第一台蒸汽機車試行
1831和1834年 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1836-1848年 英國憲章運動
1844年 法國西里西亞工人起義
1847-1852年 共產主義者同盟
1848-1849年 歐洲革命
1848年2月 法國二次革命
1848年6月 法國巴黎工人六月起義
1853-1856年 俄英法克里木戰爭
1857-1859年 印度民族起義
1858年 "中俄愛暉條約"簽定,沙俄佔領我國領土60多萬平方公里
1860年 "中俄北京條約"簽定,沙俄又強占我4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1861年 俄國農奴制改革
1861-1865年 美國內戰
十九世紀60-80年代 沙俄侵佔我國西北地區40萬平方公里
1864年9月28日 第一國際成立
1866年 第一國際日內瓦大會,反對蒲魯東主義的斗爭
1867年 《資本論》第一卷出版
1868年 日本明治維新開始
1869年 第一國際巴塞兒大會,反對巴枯寧主義的斗爭開始
1870-1871年 普法戰爭
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巴黎公社
1876年 第一國際宣布解散
1881-1899 蘇丹馬赫迪反英大起義
1882年 德、奧、意三國同盟形成
1883年3月14日 馬克思逝世
1886年5月1日 美國工人舉行爭取11小時工作日的總罷工
1889年 第二國際建立
1892年 俄法簽定軍事協定
1894年 朝鮮甲午農民戰爭
1895-1896年 衣索比亞抗意衛國戰爭
1903年 俄國社會民主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布爾什維克黨形成
1905年 俄國爆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905-1908年 印度民主解放運動高漲
1907年 英法俄協約最後形成
1910-1917年 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 十月革命勝利
1918-1920年 蘇俄粉碎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
1918年11月 德國11月革命爆發
1918-1922年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1919年1月 德國柏林起義
1919-1922年 土耳其基馬爾資產階級革命
1919年3月1日 朝鮮"三。一"人民起義
1919年3月 埃及人民武裝起義
1919年3月-8月 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時期
1919年3月 共產國際成立
1919年1月-6月 巴黎和會
1921年 蘇共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過渡到新經濟政策的決議
1921年7月1日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帝國主義爭奪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華盛頓會議
1922年10月 義大利墨索里尼上台
1922年12月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
1923年10月 土耳其共和國成立
1926年10月 洛加諾會議
1929年-1933年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31年9月18日 日本開始侵略中國東北地區
1932年4月 朝鮮抗日游擊隊誕生
1933年1月 德國希特勒上台
1933年3月 羅斯福就任總統,實行"新政"
1935年10月-1936年5月 衣索比亞反義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
1936年7月-1939年3月 西班牙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戰爭
1937年七月七日 中國全面抗日
1938年9月 英法德意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會議
1939年9月3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0年 法國投降
1940年9月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簽定
1941年6月22日 蘇聯衛國戰爭開始
1942年7月-1943年2月 蘇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1943年12月1日 中美英發表"開羅宣言"
1943年11月-12月 蘇英美德黑蘭會議
1944年6月6日 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1945年2月 蘇英美雅爾塔會議
1945年5月8日 德國簽定無條件投降書
1945年7月-8日 蘇美英舉行波茨坦會議
1945年9月2日 日本簽定無條件投降書
1945.10聯合國建立
1948 美國開始實行「馬歇爾計劃」
1949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1949.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1953 美國侵略朝鮮的戰爭
20世紀50年代初--70年代初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
1959 古巴革命取得勝利
20世紀60年代初--1973 美國侵略越南的戰爭
1967 歐洲共同體成立
1968蘇聯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71 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
1978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召開
1979 中美建交
1991 蘇聯解體
1992 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
1993 歐洲聯盟建立
羅馬帝國前期帝王世系表古羅馬與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 公元前8世紀 — 公元5世紀 )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諸侯爭霸的春秋時期開始。
約公元前753年,傳說羅馬建城。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即位,以管仲為相,進行改革。
公元前509年,羅馬王政時代結束,共和國建立。公元前453年,晉國趙、韓、魏三家共滅知氏,三分其領地。
公元前449年,羅馬頒行十二銅表法。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開始變法。
公元前264年—前241年,羅馬與迦太基爆發第一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建立中國封建
社會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 — 秦朝,自稱「始皇帝」。
公元前218年 — 前201年,羅馬與迦太基爆發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擊敗項羽,建立西漢王朝。
公元前149年 — 前146年,羅馬與迦太基爆發第三次 布匿戰爭,迦太基城被摧毀。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劉徹即位,西漢進入強盛時期。
公元前2世紀30年代 — 前1世紀30年代,羅馬內戰時代。公元前119年,西漢衛青、霍去病擊敗匈奴,從此匈奴遠徙。
公元前73年 — 前71年,羅馬斯巴達克奴隸大起義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府,對西域進行管轄。
公元前60年,羅馬龐培、克拉蘇、愷撒結成「前三頭政治」。公元前51年,漢宣帝劉詢召集石渠閣會議,討論五經異同。
公元前43年,羅馬安東尼、屋大維、李必達結成「後三頭政治」。公元前33年,西漢王昭君出塞。
公元前27年,屋大維確立元首制,建立羅馬帝國。公元8年,王莽代漢建立新朝。
公元14年 — 68年,羅馬帝國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王朝。
公元69—96年,羅馬帝國弗拉維王朝。公元73年,東漢竇固擊敗匈奴,班超出使西域。
公元79年,羅馬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等城被湮沒公元92年,宦官鄭眾等因誅殺外戚有功而封侯,宦官開始用權。
公元96年 — 192年,羅馬帝國安東尼王朝。公元97年,東漢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即羅馬帝國),甘英 至條支,臨海而還。
公元166年,大秦(羅馬)王安敦使者至漢朝。公元184年,張角領導黃巾大起義。
公元193年 — 235年,羅馬帝國塞維魯王朝。公元208年,孫權、劉備聯軍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軍隊。
公元212年,羅馬皇帝卡拉卡拉頒布敕令,把羅馬公民 權授予境內自由人。公元220年,曹丕廢漢獻帝自立為帝,建立魏國。
公元235年 — 284年,羅馬社會陷入「三世紀危機」, 蠻族開始越境入侵。公元280年,西晉滅吳,短暫統一中國。
公元284年 — 305年,羅馬戴克里先進行改革。公元291年,西晉爆發「八王之亂」。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合法。公元316年,匈奴兵攻佔長安,西晉結束,次年東晉建立。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遷都拜占庭,改名君士坦丁堡公元383年,東晉軍隊在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軍隊。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公元420年,劉裕廢東晉帝自立,國號宋,史稱劉宋,南朝開始。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洛•奧古斯都被廢除, 西羅馬帝國滅亡。
Ⅷ 有關戰役的血淚選擇哪個才是亞山世界的正史
(1)聖堂:謝爾戈惡魔
人類是亞山最大的民族,也是惡魔的死敵。惡魔一直專有一個傳說,屬只有摧毀人類最大的帝國(獵鷹,獅鷲),惡魔才能離開地心煉獄,成為世界的主宰,幾次月蝕之戰,主線就是人魔之戰。
聖堂和法師一族也有信仰之爭,和森林精靈和矮人也有爭端,特別是和其奴役的獸人,也是矛盾重重。不過這些矛盾比起和惡魔的你死我活關系,都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