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全球化下的中國歷史

全球化下的中國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8 01:00:30

1. 中國全球化的發展歷程

新航路開辟時,中國剛剛改朝換代,接著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國被迫卷專入資本主義全球化屬高潮,是被動的接受,被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國實行洋務運動、維新變法,結果沒有改變現狀;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戰時,西方列強無暇東顧,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一定發展,但改變不了全球化過程中的被動地位;二戰時,中國受到戰火摧殘,但是因為二戰中國是戰勝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有提升,但是經濟上還是一個絕對的被動地位;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已經取得很大的成效,是屬於主動融入全球化的大舉動。90年,蘇聯解體,中國繼續改革開放,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97年,亞洲經融危機,在亞洲金融風暴中,中國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由於中國實行比較謹慎
的金融政策和前幾年採取了的一系列防範金融風險的措施,在危機中未受到直接沖擊,金融和經濟繼續保持穩定。
89年因為海灣戰爭,歐美國家制裁中國,結果後來為了讓中國在海灣戰爭中聯合國大會上支持美國,解除制裁。。。。

2.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

全球化就是人類生活的一體化過程,是超越地區、尤其是超越民族國家主權的一種全球整體性發展趨勢。或者說,它是指「當代人類社會生活跨越國家和地區界限,在全球范圍內展現的全方位的溝通、聯系、相互影響的客觀歷史進程與趨勢」。全球化對我國青年的文化消費影響特別大,很多青年把歐美的流行節目達成自己的娛樂節目,尤其是十年來迅速普及的互聯網,使得美歐製作的娛樂節目在青年的文化生活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一方面在改變舊的體制或在轉型的過程中,我們民族文化面臨西方的強烈沖擊,所以我們要時刻警惕不能讓全球化成為西方化或者美國化,另一方面我們要抓住這次中外文化廣泛交流的機會,在充分吸收外來文化精華以滋補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的同時,積極傳遞出我們華夏文化所獨有的「智慧之光」,讓世界更加了解我國人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意識形態,積極地消除個民族國家之間文化上的隔閡/矛盾和對立。在求同存異的情況下,走互融互補的道路。
我們要正視現實,我國是一個文化產業弱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要不斷加強自身品牌的培養,發展和繼承符合民族文化的特色,反映我國社會實踐,適應我國大眾文化品位,具有自身特色和強大競爭力的文化形式。只有這樣,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形成特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擴大影響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要積極學習其他後發展國家發展民族文化的成功經驗,我們要學會充分利用國外的某些先進技術手段更好地為中國文化價值的傳播來服務。中國文化產業要從過去主要依賴國內資源,逐漸發展為依賴國內和國際兩種文化資源。為此,近年來,我國政府已經開始考慮允許一些國際知名傳媒集團進入我國媒體市場。另外我國也在通過國家政策干預逐年加大對我國文化傳媒產業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中華民族的文化只有不斷開拓,創新本民族文化的發展道路,才能直面全球化時代的發展大潮,取得自立於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能力。
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悠久,光輝燦爛,歷經數千年的風雨,從未斷裂,說明我們的民族文化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在這個以市場為主宰的文化全球化進程中,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機遇,迅速發展,使我們華夏文明幾千年的光輝歷史,隨著我們的不懈努力,再次在世界文化之林中耀眼奪目。

3. 歷史:面對經濟全球化,中國該怎麼辦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中國應以積極參與、合作的態度對待經濟全球化,趨利避害,以促進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
(1)建立健全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過改革開放20年來的努力,覓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已經初步形成,但市場在資源配置和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基礎乍用還須進一步加強。首先,要扣快政府部門的職能轉變。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和規則,真正實行政府與企業職責分開,政府只負責保證經濟總量平衡和重大經濟結構的布局與協調,以及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其次,要加快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從根本土轉換企業經營機制,芝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科學、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和富有生機、活力的經營管理體制,提高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第三,要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創造開放、公平、競爭、有序的多元市場環境。

(2)確立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開放型國際貿易體制。在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我國已經參與現行對外貿易體制相關的外匯、金融、投資等體制進行了較大的改革,但是還有很大的局限性,與經濟全球化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突出的表現就是開放性不夠。我國已經加入世界組織,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國必須進一步深化對外貿易體制改革,以WTO的多邊貿易體,框架,以國際貿易慣例為參考,盡快建立起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開放型國際貿易體制。首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對外貿易和投資的宏觀調控體系。其次,深化企業改革,建立國有民族業的現代企業制度。第三,規范進出口管理,完善進出口商品經營管理體制,建立競爭性的投資和貿易體制。第四,強化商會職能,維持良好的國際經濟合作和貿易秩序。

4.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的走向未來

新世紀的風雲變幻導致了全球經濟的困擾,世界的未來撲朔迷離。但中國的發展卻成為了世界的一個亮點。

目前國內外學術界關於全球化時代的文化發展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承認文化全球化,二是認為全球文化會多元化,三是主張全球文化多元一體化。

中國文化不但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而且基本上能夠走中庸之道。今天,我們面對全球化時代文化發展出現的一系列兩極化傾向,我們要在全球性和本土性、世界性與民族性、一體化與多元化、文化帝國主義和文化民族主義等等二元對立傾向中走中道。正如有學者所論:「對抗全球經濟和文化霸權的可能性在於一種真正為各國、各族人民所共享的文化的出現。這種文化超越邊境,兼濟各國;它人道而普遍,但也尊重差異;它立足於統一性,但也保護多樣性;在承認個人、社區、國家、文化、階級、種族和性別等各種同一性時它探尋一致性。

我們以自己的文化傳統為主體來吸收消化外來文化,同時以自己文化傳統為主體來參與世界多元文明的融合(所謂全球化)也是必然的。今天,我們不一定用親身周遊世界的辦法,因為各國的文化早已洶涌而來,信息時代更使我們坐在家裡就能夠知曉天下大事。從近代以來,我們也一直在學習,在兼容,在重構,我們現在正在需要的就是推行,是應該集今日世界之大成。也就是說,貫五千年傳統之大道,采五大洲文明之精華,只有這樣的集大成,才是中國文化未來的正途。

5. 談一談中國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揚傳統文化

談一談中國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揚傳統文化。
中國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弘揚傳統文版化,就要秉承以下的做事原則權。
首先一定要繼承我們的優秀文化遺產,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在這歷史長河中祖先留給我們很多優秀的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兒女,我們一定要繼承我們的優秀文化遺產,讓我們的優秀文化遺產發揚光大做好申遺工作把我們的文化遺產烙上中國的印記。
其次,弘揚傳統文化,就應該讓人民大眾都了解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精髓,保護好傳統文化的繼承人,讓我們新一代更好地理解和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採用形式多樣的方式傳播,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在新一代的學生青年中繼承下來。
還有我國幅員遼闊民族有很大的區別,各民族的傳統文化都要保存和發揚下去,讓世界全球了解多樣化的中國文化。
我們新時代的青年有責任有義務去弘揚傳統文化,去繼承傳統文化,有自己的責任感和歷史感,讓我們去傳承自己的文化,並把它發揚光大讓這一使命成為我們青年人的光輝使命。

6. 全球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影響呢

第一,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和全世界的優秀文化可以共同促進、共同發展,實現雙贏。

第三,讓其他國家更加了解歷史悠久的中國。都說文化是了解一個國家歷史發展和意識形態的最好途徑,通過中國的傳統文化,世界人民可以充分了解中國的發展和一貫的友好和平主張。這對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重要、更全面的作用,是有利的。

7. 全球化中如何保持中國文化

全球化是世界國與國之間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全球融合的過程中,各國的文化,經濟取長補短,發生變革,結果將會是變得多樣,多元化。
經濟方面各國之間建立起了相互依存的關系。
比如美國的波音公司,生產一架波音飛機所需的450萬個零件來自6 個國家的1500家大企業及1.5萬家中小企業。此類跨國公司的建立,使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互惠互利。
文化方面,各國之間的界限漸漸消失。比如父親節,母親節,聖誕節,感恩節等成為了全球性的節日。
在許多方面,全球化可以稱作是美國化。米老鼠,唐老鴨等卡通人物無人不知,喝著可口可樂,吃著麥當勞快餐的人隨處可見,全球化把美國的價值觀念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同時也確立了美國的全球化過程中的中心地位,使美國越來越趨向一個全球化的規則制定者。然而全球化並不等同於美國化。全球化和美國化是兩個概念,全球化是各國發展的客觀趨勢,而美國化還只是對於某種趨勢的預測,並沒有得到歷史或現實的有力證明。
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2001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全球化的步伐越來越快,中國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發生了許多改變。
第一, 就是經濟的增長。中國成為了世界的加工廠,所生產的商品銷往世界各地,創造了工作崗位,提高了就業率。但同時也造成了中國就業結構的改變。知識分子流往海外,而國內剩下的大部分則是勞動力。
第二, 是道德觀念的沖擊。中國和世界各國進行貿易後,西方的法治和道德觀念也進入中國。
第三, 是文化上的影響。中國面向世界的過程中,有些文化傳統及習俗留與不留成為了一大問題。我們到底應該更多的學習西方的文化禮儀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還是應該更多的保留我們本國的文化底蘊?在許多方面,中國的文化已經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比如西裝,西餐,歐美流行音樂,美國好萊塢大片等。
現在國人比起「國產」更喜歡「進口」。在這里,我不排除有些「進口」確實比「國產」質量要高,但是如今國人過分追求西方的文化。比如對美國好萊塢大片的熱衷,請客吃飯一定是西餐才顯得高檔,有錢人家的室內裝潢大部分都是歐式復古風格,而對於中國本身的文化傳統閉口不提,更有甚者聲稱中國應當脫亞入歐,全面西化。而我認為,中國的文化與傳統是斷然不可舍棄的。
中國從一個封建君主專制,君臣等級森嚴的國家,改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舊時代的文化理念是無法在如今的社會形勢下生存的,例如三綱五常等束縛人們思想的條條框框又怎麼能被現代人所認可呢?但是我們可以抹去這些文化存在的痕跡嗎,我們可以否定這些文化存在的價值嗎?這就好比中國出土的歷史文物。依照現在的科學技術,青銅器,瓷器的設計與烘焙自然是比古代的好上千萬倍,但是卻不及它們價值連城。這是因為這些古董所表達的不僅僅是一個時期,人們的科學技術,更是承載了這一時期,人們的思想意識形態,因此備受現代人的矚目。文化也是如此,每一種文化的形成,都有它在某一時期的價值,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文化習俗無法無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生存,但是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種文化遺產的形式保留並記錄下來,讓後人了解。
雖然時代不同,但我們不能全然否定中國古代的思想理念。如今孔孟之道,莊周之道又有多少人了解?又有多少人研習?《論語》,《孟子》等典籍所講的為人處世的方法,修身養性的理念在如今都非常適用。比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等。所以,就算某些舊文化不具現代社會的生存力,但這類思想是不會被淘汰的。
正是因為中國文化有著它經過近5000年洗禮發展而成的獨特性,故而中國文化有獨特的吸引力。許多外國學者致力於中國歷史的研究,並著成《中國社會》,《中國與基督教》等書籍,不僅如此,還有人熱衷於研究中國的詩詞歌賦,例如《北美學者中國古代詩學研究》一書。
對於那些可以順應社會發展的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應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推廣,得到世界的認可,比如中國的武術,茶道,書法繪畫,風箏工藝等,包括一些特定的中國元素,例如青花瓷,中國紅,中國龍等。
中國文化已經對世界產生了影響。中國元素被應用到了時裝的設計上,孔子學院在許多國家及地區建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中國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被好萊塢拍成電影,功夫熊貓則是採用了中國的武術文化,而成龍歷險記更是採用了中國十二生肖的傳統元素。

8. 全球化背景下肩負厚重歷史文化傳承的中國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現代化的全面挑戰

順應工業文明的潮流,

與全球化下的中國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