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近代史大事年表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9世紀四五十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愛琿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860年 《北京條約》的簽訂
19世紀60到90年代 洋務運動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83年-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帝國主義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
1912年 中華民國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運動、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9年 五四運動爆發
1921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南昌起義
1928年 井岡山會師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4年 紅軍長征開始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 盧溝橋事變,日軍南京大屠殺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徹底廢除封建剝削制度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
195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6年 四五運動,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 改革開放
1992年 鄧小平講話,加快改革開放
1997年 香港回歸
1999年 澳門回歸
Ⅱ 中國近代史時間軸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
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中國開始淪為半封建半殖專民地國家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屬
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分別簽訂;洋務運動開始。
(2)中國近代歷史時間軸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一般指的是1840年到1949年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Ⅲ 世界近代史時間軸與中國近代史時間軸的對應關系謝謝!
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分為四個階段:第一,資本主義制度產生時期(版17、18世紀);第二,權進入工業資本主義時代(19世紀上半期);第三,資本主義制度在全世界的確立(19世紀50、60年代);第四,資本主義穩定、發展並開始進入壟斷時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
中國近代史: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遷至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
(3)中國近代歷史時間軸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幾種基本線索:
1、兩個過程論
2、三次革命高潮說
3、兩種趨向論
4、三個階梯說」或「四個階梯說」
5、兩個任務論
6、陳旭麓的新陳代謝論
7、羅榮渠為代表的現代化論
中國近代史的本質和主題:
可以說,中國近代史是中華民族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為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而斗爭的歷史。亦可以說,中國近代史是中華民族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為實現現代化而斗爭的歷史。
Ⅳ 中國近代史 時間軸 以軸的形式
時間軸: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4)中國近代歷史時間軸擴展閱讀: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1年5月 廣州三元里人民痛擊英國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鴉片戰爭結束
19世紀40-50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Ⅳ 中國近代史時間軸和詳細事件
1、1839年6月:林則徐虎門銷煙。
2、1840年:英軍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
3、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自發的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斗爭。農民階級,抗英但是不反封建。發生在鴉片戰爭時期。
4、1842年8月:《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近代史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843年:中英《虎門條約》。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
5、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義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農民階級,提出《天朝田畝制度》、《資政新篇》。
6、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簽《天津條約》。英法聯軍攻佔北京,火燒圓明園,簽《北京條約》。
7、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
8、19世紀70至80年代:"邊疆危機":英國從印度侵人西藏,又從緬甸入侵雲南;法國則從越南侵犯廣西;俄國從中亞人侵新疆;日本吞並琉球、侵犯中國台灣。
9、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9月黃海海戰(鄧世昌)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簽《馬關條約》,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0、1894年:孫中山創立「興中會」。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
11、1895年:康有為「公車上書」。
12、1898年:百日維新/戊戌變法。
13、1899年:義和團起義。農民階級。口號:「扶清滅洋」。遭到中外聯合絞殺。
14、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辛丑條約》,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5、1904—1905年:日俄戰爭,爭奪中國東北但清政府局外中立。
16、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近代中國第一個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全國性政黨。資產階級革命派。
17、1906年:萍瀏醴起義,同盟會第一次武裝起義。
18、1911年:黃興、孫中山,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同盟會影響最大的一次起義。
19、1911年5月:保路運動。
20、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21、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
22、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告友邦書》企圖承認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外債。
23、1912年2月:清帝退位,帝制的終結,標志著清王朝的統治結束。
24、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建立了大地主和買辦資產階級利益的北洋軍閥反動政權。
25、1913年:袁世凱刺殺宋教仁,掀起「二次革命」。
26、1914年:孫中山建立「中華革命黨」,但具有很強的宗派性、脫離群眾。
27、1915年1月:「二十一條」。
28、1915年9月:新文化運動。
29、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
30、1915年12月:護國(中華民國)運動。
31、1918年:護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運動。不僅是孫中山個人的失敗,還標志著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
Ⅵ 誰有中國近代史的大事年表
中國近代史大事年表
一、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年
1. 1839年6月:林則徐虎門銷煙,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2. 1840年—1842年: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3.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主凶,美俄幫凶)。
5.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近代中國首都第一次淪陷)
6. 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是
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
7. 1862年:京師同文館成立。
8. 1872年:《申報》在上海創辦。
9. 1895年4月:中日《馬關條約》簽定,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10. 1895年春:「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
11.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12.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
13. 動的序幕。
14. 1897年:商務印書館在上海創辦。
15. 1898年:戊戌變法(百日維新),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
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學習西方先進政治制度】
16. 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7.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佔北京(近代中國首都第二次淪陷)。
18. 1901年:《辛丑條約》簽定,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 1905年:清政府宣布廢除科舉制。
20. 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
級革命政黨。
21. 1909年:京張鐵路全線通車(設計者:詹天佑)。
22.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
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學習西方先進政治制度】
23. 1912年1月1日(民國元年):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
24.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25.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標志新文化運動興起。【學習西方先進思想文化】
26. 1918年:李大釗在北京創辦《每周評論》,擴大宣傳馬克思主義。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1949年
(一)中共創立時期:1919—1923年
1. 1919年5月4日:五四愛國運動爆發。這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
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2.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開,標志中國共產黨誕生。她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
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二)國民革命運動時期(國共第一次合作):1924—1927年
1. 1924年5月:黃埔軍校成立(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2. 1926—1927年:北伐戰爭。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3. 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
益。
(三)國共十年內戰時期:1927—1937年
1.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共獨立
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2. 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
3. 1927年10月: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開創了農村包圍
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4. 1928年4月:井岡山會師(朱德、陳毅—毛澤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成立。
5.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了。
6.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紅軍長征。
7.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8. 1935年1月:遵義會議。這次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
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9. 1935年10月: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吳起鎮。
10. 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長徵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宣告長征
勝利結束。
11.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雙十二事變)【張學良、楊虎城扣押蔣介石,實行「兵
諫」。】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四)抗日戰爭時期(國共第二次合作):1937—1945年
1.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全民族
抗戰開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
2. 1937年8月13日:日軍發動八一三事變,大舉進攻上海。
3. 1937年9月: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
4. 1937年12月:日軍製造南京大屠殺。
5. 1938年春:台兒庄戰役(李宗仁指揮),是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
6. 1940年 8月:百團大戰(彭德懷指揮),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
規模戰役。
7.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大會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
途准備了條件。
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標志著八年抗日戰爭,中國人民取得了偉大勝利。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一百多年來中國反抗外來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洗雪了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
9. 1945年8月:重慶談判,國共雙方最終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五)解放戰爭時期:1946—1949年
1. 1946年6月:國民黨對中原解放區發動進攻,全面內戰爆發(人民解放戰爭開始)。
2. 1947年3月:國民黨進攻陝甘寧解放區,中共中央主動撤出延安,轉戰陝北。
3. 1947年夏: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4. 1948年9月—11月:遼沈戰役。
5. 1948年11月—1949年1月:淮海戰役。
6. 1948年11月—1949年1月:平津戰役。
7.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
8.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南京國民政府覆亡。
Ⅶ 中國近代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列
近代前期: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年)
近代史上列強的五次侵華戰爭
1、鴉片戰爭(1840~1842年)
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3、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年)
5.抗日戰爭(1937—1945)
晚清、民國概念
1、晚清:1840——1912年
2、民國:1912——1949年(台灣至今還是用中華民國紀年)
3、北洋軍閥政府時期:1912——1928年
4、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7——1949年
近代前期重大歷史事件順序:(西學東漸過程)
1、林則徐、魏源開眼看世界:1840年前後
1、防禦階段:1937.7——1938.10(南京國民政府組織了正面戰場四大會戰)
2、相持階段:1938.10——1945.4(南京國民政府守住了大西南、大西北國土)
3、反攻階段:1945.5——1945.8.15(國共兩黨配合蘇、美、英盟軍大反攻)
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年)
1、和平談判階段(1945.8—1946.6),重慶談判和重慶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2、國共內戰階段(1946.6——1949.10)
1946.6—1947:防禦階段
1947.6—1948:反攻階段
1948.9—1949.:三大決戰
1949.4—1951:渡江作戰、解放全中國
Ⅷ 求中國近代史歷史時間軸
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廷代表耆英、伊裡布、牛鑒與英國代表璞鼎查在停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艦皋華麗號上簽訂《南京條約》(,標志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束。條約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國:(1)割讓香港島;(2)向英國賠償鴉片煙價、商欠、軍費共二千一百萬銀元;(3)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並設派領事;(4)協定關稅,英商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中國海關無權自主;(5)廢除公行制度,准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等。此外,也規定雙方官吏平等往來、釋放對方軍民以及英國撤軍等事宜。
1843年月22日、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耆英與璞鼎查又先後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和細則,將協定關稅和租界制度予以落實,並使英國取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權益。
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康有為與梁啟超集結603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反對在甲午戰爭中敗於日本的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的事件。公車上書被認為是維新派登上歷史舞台的標志,也被認為是中國群眾的政治運動的開端。(2014·荊州)「皇上若決定變法,請先舉三者。大集群臣於天壇太廟,或御乾清門,詔定國是,躬申誓戒,除舊布新,與民更始。」材料來自康有為的上書。
1898年6月11日,戊戌變法開始實施。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2019·荊州)1898年6月,光緒皇帝在詔書中說:「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為各行省之倡,尤應首先舉辦。」與創辦京師大學堂相關的歷史事件是戊戌變法。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2019·宜昌)「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線!以譚嗣同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緣於他們參與了百日維新。
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2017·荊州)陳獨秀說:「主張尊孔,勢必立君,主張立憲,勢必復辟」,「孔教與共和……存其一必棄一。」為此,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2016·宜昌)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探索中國革命的新道路而發動的起義是南昌起義。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到達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地區,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恢復和建立共產黨的組織,建立革命政權和赤衛隊。與此同時,經過團結、教育、改造工作。至1928年2月底,包括寧岡全縣,遂川西北部,永新、酃縣、茶陵等縣部分地區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步建成。(2012·武漢)農村是中國革命的搖籃,農村是摧毀封建土地制度的陣地,農村是經濟體制改革的先鋒。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獨特革命道路。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扣留了蔣介石。這就是展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後,中共中央確定了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基本方針,其原因是中國共產黨為了團結國民黨共同抗日。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 。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2013·宜昌)全國性抗日戰爭爆發的標志是七七事變。(2019·宜昌)盧溝橋曾被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贊為「世界上最好的的、獨一無二的橋」。1937年,中國全民族抗戰從這里開始,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七七事變。
1948年9月12日開始,同年11月2日結束,遼沈戰役共歷時52天。戰役結束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在兵力數量方面超越國民黨軍。(2014·宜昌)解放戰爭時期,揭開國共兩黨戰略大決戰序幕的戰役是遼沈戰役。
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把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2011·荊州)1971年11月,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標題是:「中國人來了(中文翻譯)」。這里的「中國人來了」是指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2013·武漢)中國外交的成長不斷推動著中國與世界更加深入地相互影響。新中國成立後確立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1971年中國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利於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這一重大成就是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972年2月,尼克松首次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他也成為首位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的美國總統。訪華期間中美兩國政府發表了著名的《上海公報》。尼克松為打開中美關系大門並為改善和發展中美兩國關系作出了重要貢獻。(2017·荊州)美國總統尼克松於1972年2月訪問中國,尼克松將自己對中國的7天訪問描繪為「改變世界的一周」。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標志著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Ⅸ 中國近代史時間軸
中國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止於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19世紀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強接連發動了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西方列強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後,列強對華侵略加劇,中華民族危機日益深重。
中國人民為反抗列強侵略,爭取民族獨立,進行著英勇的斗爭,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以「自強」「求富」為目的的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維新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進行了維新變法運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運動沖擊了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中國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變革,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社會結構開始逐步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
1919年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國共合作破裂後,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統治,進行工農武裝革命,開始了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探索。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於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面臨著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戰。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國民黨政府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悍然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