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歷史上的全部戰役
我說了能給加分嗎 100分
①原始時期:
約公元前30世紀神農氏攻斧燧氏之戰
約公元26世紀黃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戰
約公元前26世紀阪泉之戰
約公元前26世紀涿鹿之戰
約公元前25世紀顓頊與共工之戰
約公元前24世紀帝嚳攻共工之戰
約公元前23世紀堯攻驩兜丹水之戰
約公元前22世紀舜攻三苗之戰
約公元前22世紀禹攻共工之戰
約公元前22世紀禹攻三苗之戰——
夏商時期戰爭年表(約前21世紀—前1057年)
相傳帝禹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夏禹攻有扈氏甘之戰
②周朝:接著是武王伐紂,朝歌之戰,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較詳細:
鄭庄公圖霸中原之戰
在春秋初期,鄭庄公為奪取對中原地區的控制權而進行的戰爭。周平王東遷後,王室衰微,諸侯失控。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強者力圖向外擴張,出現了大國爭奪對小國控制權的爭霸戰爭。首先在中原圖霸的是鄭庄公。鄭國於周平王二年(前769年)、四年,先後擊滅鄶和東虢,由於鄭地處中原腹地,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國力日漸強盛;加以鄭君擔任輔佐王室之卿士,政治地位優越,使鄭成為春秋初期的主要強國之一。鄭庄公繼位後,首先肅清國內分裂勢力,乎定了共叔段之亂(鄢之戰),爾後採取遠交近攻方略,聯合距離較遠、對其威脅不大的齊、魯,共同對付鄰近的宋、衛。鄭國從平定共叔段叛亂之時至庄公去世的二十一年(前 722—前701年)間,對外作戰10餘次,多獲勝。較大的作戰共6次:周桓王二年(前718年),在北制大敗衛之與國南燕軍(北制之戰);六年,大敗來犯之北戎軍並殲其前軍(鄭抗北戎之戰);七年,在戴全殲宋、衛、蔡聯軍(戴之戰);八年,與齊、魯聯合攻佔許國並大敗宋軍;十三年,在葛擊敗周桓王所率周、蔡、陳、衛聯軍並射傷桓王(繻葛之戰),使周天子威信掃地,為大國爭霸打開局面;十四年,鄭又出兵援齊,重創北戎軍。至此,鄭庄公的圖霸事業達到頂峰
伊闕之戰
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名將白起率領秦軍在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大敗韓、魏聯軍的重要殲滅戰。
秦國經商鞅變法後,日益強盛。到秦昭王時,加快了兼並六國戰爭的步伐,乘齊、魏相持之際,首先加兵地處中原要沖的韓、魏之地。二十一年,秦左庶長白起統率秦軍進攻韓國,一舉攻佔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白起因功被封為左更。二十二年,韓、魏以公孫喜為主帥,率聯軍24萬進據伊闕迎擊秦軍。伊闕為韓、魏門戶,兩山對峙,伊水流經其間,望之若闕,地勢險要。聯軍據險扼守,和秦軍呈對峙態勢。秦軍在數量上只有韓、魏聯軍的一半。聯軍各自保守實力,互相推諉,不肯先戰。白起針對這種情況,採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先設疑兵牽制聯軍主力韓軍,然後集中兵力出其不意地猛攻魏軍,一舉將其殲滅,殺其主將犀武。隨後立即轉用兵力攻打韓軍。韓軍翼側暴露,遭秦軍夾擊,潰敗而逃。白起乘勝追擊,又全殲韓軍,俘韓將公孫喜。
點評:此戰,白起抓住聯軍自保守實力,互相推諉,不肯先戰這一戰機,共殲滅韓、魏聯軍24萬,攻佔伊闕等5城,是先秦戰史中一次較大規模的,且是以少勝多的殲滅戰。戰後韓、魏兩國精銳喪失殆盡,被迫獻地求和。白起因戰功卓著擢升國尉,開始了其輝煌的軍事歷程。秦國也因此戰的勝利以不可抗禦之勢向中原擴展。
燕攻齊之戰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亞卿樂毅率燕、趙、韓、魏、楚五國聯軍進攻齊國(今山東境)的大規模作戰。
元年(前314年),力圖向外擴張的齊國,乘燕國內亂,出兵佔領燕都。四年(前311年),燕昭王即位,廣招賢才,勵精圖治,欲報破國之恨。但燕為遼東偏僻之國,無力單獨向強齊進攻。亞卿樂毅及謀士蘇秦建議,利用齊、秦、趙三強爭奪宋國富庶土地的矛盾,誘齊滅宋,以此爭取其他國,孤立齊國,「舉天下而圖之」 (《戰國策·燕策二》)。燕昭王採納樂毅關於卑事齊而驕之的謀略,表面上臣服於齊,派蘇秦假意事齊,取得齊之信任,並乘隙離間,收買齊王寵臣淳於髡,使齊放鬆對燕的戒備,而西向謀圖中原。齊南敗宋、楚,西擊三晉,與各國的矛盾加深。同時,燕國在樂毅主持下,改革政治,整訓軍隊,出現國家殷富、士卒樂戰的新形勢。燕昭王加快聯合各國、合縱攻齊的步伐。他命樂毅出使趙國,促成三十一年燕、趙兩國國君,定下攻齊之盟。樂毅又通過趙國聯絡秦國;燕使劇辛又去楚、魏進行聯絡。燕昭王還親自入趙與趙惠文王相會。這樣,燕很快與各國結成攻齊聯盟,組成了合縱攻齊的聯軍。
於是,樂毅以上將軍職,佩趙國相印,乘齊軍連年征戰、疲憊不堪之機,率燕、秦、趙、魏、韓五國聯軍攻齊。聯軍迅速渡過黃河,繼向濟水挺進。齊閔王急派觸子為將,達子為副將,率齊軍主力出動,欲拒聯軍於濟水之西。雙方相持期間,齊閔王因觸子畏懼不前,派人斥責觸子;又以不戰即斬首並掘其祖墳相逼,致使齊軍將士離心,軍中恐懼。樂毅指揮聯軍猛攻,齊軍一觸即潰。觸子逃亡,齊殘兵被迫退守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臨淄北)近處的秦周(今山東淄博雍門西)。
濟水之戰後,樂毅主動遣還遠道參戰的秦、韓兩軍,派魏軍前去攻取宋國故地,使趙軍奪取河間(今河北獻縣東南),自率燕軍主力長驅直入,企圖直搗臨淄,一舉滅齊。謀士劇辛認為燕軍戰敗齊國,主要靠其他四國援助,擔心燕不能獨立滅齊,反對深入齊地,主張攻取齊國邊城而還。樂毅則認為齊軍主力已失,齊閔王不得民心,國內紛亂,齊強燕弱的狀況已發生根本變化,決心不失時機,向齊發起追擊。齊將達子請閔王犒賞將士,以勵死戰,反遭申斥,齊軍士氣更加低落。秦周一戰,齊軍再敗,達子戰死,燕軍攻入臨淄,「齊人果大亂失度」(《資治通鑒,周赧王三十年》)。閔王逃至莒(今山東莒縣),後被以救齊為名的楚將淖齒殺掉。
樂毅入臨淄後,將齊國的珠玉財寶和貴重祭器全部運回。燕昭王聞齊都已破,親到濟水慰勞軍士,封樂毅為昌國君。為減少齊人敵對情緒,以利奪取全部齊地,樂毅在攻佔臨淄後,申明軍紀,禁止虜掠,採取兵撫交用的策略。減輕齊民賦稅,用官爵和封地籠絡齊吏,以爭取人心。然後,兵分五路攻取齊地。左軍渡過膠水(今膠萊河)攻取樂萊(今山東黃縣、牟平至榮城一帶);前軍沿泰山東麓至黃海邊,攻取琅琊 (今山東沂南至日照一帶);右軍沿黃河、濟水進占阿(今山東陽谷東北)、鄄(今山東鄄城北),與魏地相接應;後軍沿北海(今山東淄博東北沿海一帶)攻干乘 (今山東高青東北),樂毅親率中軍鎮守齊都指揮。燕軍僅用6個月,就攻下齊國70餘城,並按燕制設置郡縣。只有莒和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3年未被攻下,反給齊以行間之機。燕昭王死後,其子惠王即位,聽信讒言,中齊將田單反問計,派騎劫代替樂毅為將。田單用火牛陣擊破圍攻即墨的燕軍主力,隨即將燕軍逐出齊境,70餘城復歸於齊。點評:此戰樂毅利用齊滅宋後與各諸侯國的矛盾,促成各國合縱攻齊局面,爾後實行連續進攻,給齊以沉重打擊。齊國因內外矛盾交加,過早集中主力與強大聯軍決戰,幾致亡國,為後世用兵留下寶貴的經驗教訓。
即墨之戰
周赧王三十一年至三十六年(公元前284--·前279年),在燕攻齊之戰中,齊將田單率領齊軍憑借孤城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進行堅守防禦並反擊燕軍圍攻的重要作戰。
三十一年,燕將樂毅率五國聯軍破齊,連克70餘城,隨即集中兵力圍攻僅存的莒(今山東莒縣)和即墨,齊國危在旦夕。這時,齊滑王被以救齊為名的楚將淖齒殺掉,其子法章被立為王,占莒。即墨軍民在即墨大夫戰死後,共推臨淄市掾田單為將,堅守抗燕。樂毅圍即墨城一年不克,遂令燕軍後撤9里設營築壘,欲攻心取勝,致使齊國獲得喘息機會。即墨,地處富庶的膠東,是齊國較大城邑。靠山近海,有充裕的人力、物力用於防守。田單遂集結所帶族兵及殘兵7000餘人,加以整頓、擴充。連其妻妾也編入軍營參加守城,和士卒伺甘共苦,「坐則織蕢(草器),立則仗鍤(鍬)」(《資治通鑒·周赧王三十六年》)。並增修城壘,加強防務,從而提高了即墨的防守能力,使燕軍屯兵城下,為組織反攻贏得了時間。又利用新立的燕惠王與樂毅不和這一矛盾,派人入燕行反間計。詐稱昌國君樂毅與燕惠王有仇怨,害怕被殺而不敢歸國,故意緩攻即墨,實際想在齊國稱王;如果另派主將,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信以為真,派騎劫取代樂毅為將。樂毅投奔趙國。燕軍人心渙散,內部不和。騎劫到齊後,一反樂毅戰法,改用強攻,仍不能克。又改用恐怖手段威懾齊軍。田單將計就計,誘使燕軍行暴,聲稱齊軍最怕燕軍割掉降卒的鼻子,如果看見,即墨就會不攻自破。騎劫果然中計而行。即墨軍民見狀,更決心守城,唯恐落到燕軍手中。田單又聲稱守軍害怕城外祖墳被掘,那樣魂靈無依,做子孫的就會屈膝投降。騎劫立即挖墳、焚屍,即墨人無不痛心疾首,誓與燕軍決一死戰。為隱蔽齊軍反攻意圖,使燕軍喪失警惕,田單命精壯甲士隱伏城內,令老弱、婦女登城守望。又讓即墨富豪持重金賄賂燕將,假稱即墨將要降燕,請求燕將保全妻小。燕軍圍城已愈三載,急欲停戰回鄉,見大功即將告成,一心坐待受降,守備更加鬆懈麻痹。三十六年,田單見反擊時機成熟,便集中干余頭牛,繪五彩龍紋,束兵刃於其角,尾扎浸油蘆葦。夜間點燃牛尾蘆葦,牛負痛從預鑿城牆的通道沖出,狂奔燕營,5000名精壯勇士隨後砍殺,城內軍民鑼鼓聲動,吶喊助威。一時火光沖天,殺聲震耳。燕軍將士從夢中驚醒,倉皇失措,四散潰逃,死傷無數,騎劫在混亂中被殺。齊軍乘勝大舉反攻,很快將燕軍逐出齊境,收復被燕軍佔領的70餘城。隨後迎法章回臨淄,為齊襄王。田單為相國,受封安平君。
點評:此戰,田單智謀超群,在國破城圍、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堅守孤城,麻痹燕軍,積極創造反攻條件。在時機成熟時,充分運用機動性、突然性、殺傷力和心理威懾諸因素,以「火牛陣」進行夜間突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是戰勝燕軍的主要原因。此外,由於即墨有一定的防禦條件;燕軍分兵多路攻齊,發展過快,攻城克堅的准備和力量不充分;田單巧施反間計,借敵之手除去最難對付的樂毅,也是原因之一。成為中國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
閼與之戰
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趙國名將趙奢率軍於閼與(今山西和順西),擊敗秦軍的一次奔襲作戰。
秦穰侯魏冉,為擴大定陶封地,派客卿灶越韓魏兩國攻佔齊國的剛、壽地區,由魏入秦的謀士范睢向秦昭襄王提出,攻齊剛、壽是戰略錯誤,因中隔韓、魏,難以固守。建議採用「遠交近攻」戰略,使攻佔土地盡為秦有。又認為地處中原的韓、魏系天下樞紐,欲兼並天下,應先用兵韓、魏以「斷山東之脊」(《戰國策· 魏策四》)。秦昭襄王欣賞范雎的見解,任其為客卿,參與軍事謀劃。但北方強趙的存在,使秦對兼並韓、魏有所顧忌,遂尋機打擊趙國。三十四年(前281 年),秦攻取趙地3城後,趙以公子部為質於秦,並與秦簽訂以焦、魏、牛狐交換3城的協議。後又反悔。四十六年,秦昭襄王以趙不履行協義為由。派中更胡陽率大軍攻趙閼與。趙惠文王急召名將廉頗、樂乘等,詢問是否可救。兩人均認為閼與距邯鄲(今河北境)甚遠,道路崎嶇險阻,難以救援。唯趙奢認為,兩軍相逢勇者勝。於是,趙惠文王命趙奢率軍救援閼與。趙奢軍出邯鄲30里即築壘扎營,按兵不動。為隱蔽作戰企圖,傳令軍中:「有敢於談及軍事者,一律斬首」。秦軍一部進屯武安(今湖北武安西南)西面,擊鼓吶喊,欲誘趙軍援救武安,鉗制趙軍。趙奢立斬一名要求救援武安的士兵,不為秦軍所動。駐屯28天之久,繼續增強營壘防禦,造成趙軍怯弱,唯保邯鄲假象。秦派間諜潛入趙營探聽虛實,趙奢佯作不知,令屬下讓其任意活動,並放歸秦營,以麻痹秦軍。秦間諜把趙軍情況告於胡陽。胡陽大喜,認為閼與即可攻取,放鬆了對趙援軍的戒備。趙奢遂率全軍偃旗息鼓,疾馳兩天一夜,趕到距閼與城50里處築壘設營。秦軍攻閼與不克,突聞趙援兵到來,倉卒分兵迎擊。趙奢採納軍士許歷建議,發兵萬人搶占閼與北山高地。秦軍後到,攻山不下。趙奢乘勢,居高臨下,猛擊秦軍。閼與守軍也出城配合。秦軍不支,死傷逃散過半,大敗而歸,閼與之圍遂解。趙奢因功被封為馬服君。
點評:此戰,趙奢隱蔽作戰企圖,麻痹敵人,促其驕傲輕敵,爾後出其不意,突然發動攻擊,以及搶先佔領要地,使己方處於有利地位的作戰指導,是此戰獲勝的主要原因。秦國向東兼並的兵鋒也因之受到一次挫折。
陘城之戰
周赧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64年),秦武安君白起率軍攻佔韓國陘城(今山西曲沃東北)等9座城邑的作戰。
四十五年(前270年),魏人范睢針對秦國過去「越人之國」進攻,勞多獲少的弊端,向秦昭襄王提出著名的「遠交近攻」戰略。即先交好與秦為鄰,處中原地帶的韓、魏兩國,以威服楚、趙;楚國強,則與趙友好,以威服楚;趙國強,則與楚通和,以威服趙;楚趙親附後,東面臨海的齊國必定恐懼,會自動親附秦國。那時,再向近處的韓、魏兩國進攻。這樣,得寸土則為秦國之寸土;得尺土則秦國的尺土。秦昭襄王表示贊許,任命范雎為客卿,參與秦國大事。當時,韓國與秦國疆界相錯如織綉,「天下有變,為秦害者莫大於韓」(《史記·范雎蔡澤列傳》)。韓國經白起幾次攻伐,國力日弱,但還有一定力量。秦昭襄王將攻韓重任再交武安君白起。五十一年,白起率秦軍大舉進攻韓國,韓軍難以抵擋。秦軍進展順利,不久,奪占韓國陘城等9座城邑,斬殺韓國生力軍5萬餘人。韓朝廷陷入混亂,開始謀求防守,但為時已晚,不久又失南陽(今河南西南部一帶)、上黨(今山西東南部地區)等地。
番吾之戰
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在秦滅六國的戰爭中,名將李牧指揮趙軍在番吾(今河北平山南)擊敗秦軍的作戰。
十四年,桓齮率秦軍在肥之戰中被趙軍全殲。十五年,秦王嬴政再次派軍兵分兩路攻趙,一路由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北上,准備渡漳水向邯鄲(今屬河北) 進迫;一路由太原取狼孟(今山西陽曲)後東進番吾,拊邯鄲之背。趙將李牧率軍抗擊。邯鄲之南有漳水及趙長城為依託,秦軍難以迅速突破。李牧遂決心採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針。他部署司馬尚在邯鄲南據守長城一線,自率主力北進,反擊遠程來犯的秦軍。兩軍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軍猛攻,秦軍大敗。李牧即回師邯鄲,與司馬尚合軍攻擊南路秦軍。秦軍知北路軍已被擊退後,料難獲勝,稍一接觸,即撤軍退走。此戰,為趙國贏得喘息時間,獲得短暫的穩定。但由於在肥之戰及此戰中損失慘重,軍事實力喪失殆盡,已無力組織遠程追擊及反攻,僅能退守邯鄲,暫時自保。
點評:此戰,是秦、趙兩國交戰中,趙國最後一次取得重大勝利。李牧在戰前准確判斷敵情,是此戰獲勝的主要原因,但趙國已無力再戰,所以此戰僅為擊潰戰,未能圍攻殲秦軍。
趙破匈奴之戰
趙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趙邊將李牧率軍大規模反擊奴匈(今河北、山西北部,內蒙古中部、東部)的重要圍殲戰。
趙惠文王末年,北方匈奴部落逐漸強大起來,時常南下趙境騷擾,成為趙國大患。趙孝成王即位後任命李牧駐守代(今河北蔚縣東北)和雁門(今山西右玉南),防備匈奴入侵。李牧到任後,按邊防需要調整官吏,使適於戰備;將地方收入用為軍費,改善官兵生活;加強訓練,「日習騎射」,提高部隊戰鬥力;加強烽火報警、通訊聯絡設施,提高快速反應能力;並派出大批諜報人員,深入邊外,以及時掌握匈奴動態。在作戰上,改變以往敵軍來犯即出軍迎擊戰法,採用堅壁自守,示弱避戰,養精蓄銳,伺機反擊的作戰方針。發現匈奴軍隊,即退入營寨城堡,堅壁清野避免接戰。匈奴騎兵既無攻堅兵器及手段,又難掠到牲畜食糧,每次均毫無所獲,被迫退去。如此數年邊境地區損失極少。
但李牧的措施,被匈奴及趙王認為是怯戰。趙王召回李牧,另選將軍駐守。此後一年多時間里,匈奴每次來犯,趙軍即出城交戰。由於趙軍分散戍守,倉促集中出戰,對機動性極強的匈奴軍,多陷於被動。屢次失利,傷亡很多,邊境地帶變成了戰場,百姓無法耕作放牧,舉目一片荒涼,民不聊生。趙王只好再命李牧出任原職。李牧託病推辭,趙王再三下令。李牧提出如果用我,請允許用以前的作戰方針。趙王應允。
按以往的方針施行,邊境局勢又得到控制,相對穩定下來。又經過幾年的經營、訓練,趙軍戰鬥力大為提高,求戰願望日趨強烈,而匈奴則誤認為李牧怯戰,益發輕敵。李牧認為殲滅匈奴機會已經成熟,便於趙悼襄王元年,進行戰斗編組,選拔人員,組建一支由各兵種編成的出擊兵團。精選戰車1300輛,騎兵1.3萬人,驍勇步兵5萬人,弓弩兵10萬人,總兵力約 20萬人,將其控制於待機地域,並加緊臨戰前的戰斗訓練及准備。
就緒之後,放出牛羊和牧人,布滿山野。匈奴部落小隊侵入。李牧即佯裝失敗,故意丟棄人畜讓匈奴搶掠。匈奴單於得到趙軍「潰逃」的消息,親率騎兵約l0萬人深入趙境。李牧開始採取守勢作戰,以車陣從正面迎戰,利用戰車限制、阻礙和遲滯敵騎行動;以弓弩兵輪番發射;而將騎兵及精銳步兵控制於軍陣側後。當匈奴軍沖擊受挫時,李牧乘勢將控制的機動精銳部隊由兩翼加入戰斗,發動鉗形攻勢,包圍匈奴軍於戰場。經激烈格鬥戰後,除單於率少量親衛部隊突圍逃走外,進犯的10萬騎兵全部被殲。李牧在殲滅匈奴主力後,又乘勝前進,滅?襤(今河北蔚縣北),破東胡(今內蒙古東部)、降林胡(今山西北部),聲威大振。此後10多年,匈奴不敢進擾趙國邊境。點評:此戰,李牧針對匈奴軍騎兵機動性、戰鬥力強及以掠奪為主要作戰目的的特點,實施堅壁清野,使敵優勢無從發揮,軍需無法補充,同時採取一切措施提高自身戰鬥力;俟雙方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後,集中力量,充分發揮各兵種協同作戰的威力,進行包圍,是獲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此戰,是先秦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對後世以步制騎的戰術有著深遠的影響。
蕞之戰
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在合縱攻秦之戰,秦丞相呂不韋率軍在蕞(今陝西臨潼東北)擊敗趙、燕、魏、韓、楚五國聯軍進攻的作戰。
魏國在秦國連續進攻之下,喪失大片土地。魏景閔王感到單憑魏國,難以抵擋秦軍。接受大臣建議,遣人出使趙國,與其結盟,並提出再建抗秦合縱。通過外交活動,得到各國響應。六年,除齊附秦外,趙、韓、魏、楚、燕組成聯軍,共推趙將龐暖為帥。龐暖認為,攻秦之師屢向西進攻,均在函谷關(今河南靈寶北)被阻,不如繞道蒲阪(今山西永濟西南),南渡河水(今黃河),迂迴至函谷關後,可以出其不意。五國聯軍分路出蒲阪,進展順利,至蕞時與呂不韋所率迎擊秦軍相遇。呂不韋分析聯軍情況,楚軍遠來,軍士疲憊,戰鬥力不強,但楚為大國,影響較大,如楚軍戰敗,則聯軍必不戰自潰。遂決定先以精銳部隊,乘聯軍夜間疏於防範之機,突襲楚營。楚軍偵知,自行東撤。四國軍隊聞楚軍先退,軍心動搖。諸將皆請退軍,龐暖只好應允。於是,韓、魏、燕之軍先回國。龐暖怒齊獨附秦,率軍攻取齊國饒安(今河北鹽山東南)後,才回趙國。
點評:蕞之戰是戰國時期最後一次合縱攻秦行動。盡管龐暖富智謀,善縱橫,但聯軍同床異夢,協同不力,終於無功而返。從此,六國更無法抵禦秦國兼並。
肥之戰
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在秦滅六國的戰爭中,名將李牧率趙軍在肥(今河北晉州西)全殲秦軍的截擊戰。
十三年,秦軍在平陽大敗趙軍。十四年初,秦將桓齮又率軍東出上黨,越太行山深入趙國後方,攻佔了赤麗、宜安(今河北葶城西南),對趙都邯鄲構成嚴重威脅。趙王遷急命北部邊防名將李牧為將軍,率所部南下,指揮全部趙軍抗擊秦軍。李牧率邊防軍主力與邯鄲派出的趙軍會合後,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他認為秦軍連續獲勝,士氣甚高,如倉促迎戰,勢難取勝。遂採取築壘固守,避免決戰,俟敵疲憊,伺機反攻的方針,拒不出戰。桓齮認為,過去廉頗以堅壘拒王齕,今天李牧亦用此計;秦軍遠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進攻肥下,企圖誘使趙軍往援,俟其脫離營壘後,將其擊殲於運動之中。李牧洞悉敵情,不為所動。當趙將趙蔥建議救援肥下時,他說「敵攻而我救,是致於人」,乃「兵家所忌」。秦軍主力去肥後,營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於多日來趙軍採取守勢,拒不出戰,秦軍習以為常,疏於戒備。李牧遂乘機一舉襲占秦軍大營,俘獲全部留守秦軍及輜重。李牧判斷桓齮必將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擊敵人,將主力配置於兩翼。當正面趙軍與撤回秦軍接觸時,立即指揮兩翼趙軍實施鉗攻。經激烈戰斗,10萬余秦軍,全部被殲。桓齮僅率少量親兵沖出重圍,畏罪逃奔燕國。李牧被封為武安君。
點評:此戰,李牧在戰略上採取避其精銳、擊其惰歸之策。當得知敵軍識其意圖,誘其出戰,全殲於野時,遂將計就計,用圍魏救趙之策,攻其必救。在交戰時,又採取正面阻敵,兩翼包抄的戰術,全殲秦軍。這是一個圍魏救趙的典型戰例
邯鄲之戰
周赧王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公元前259—前257年),秦軍與趙、魏、楚聯軍在邯鄲(今河北境)進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戰。秦軍分多路進攻趙都邯鄲。因秦壬聽信范雎言,准趙割六城求和而退兵。當趙孝成正准備按和約割讓六城時,虞卿認為割地與秦,秦勢更強,趙「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如此趙將滅亡;建議以六城賂齊國,聯齊抗秦。趙王用其謀,派虞卿東見齊王,商討合縱抗秦計劃;並借魏國使者來趙連絡合縱之機,與魏訂立盟約;同時將靈丘(今山西境)送楚相黃歇,結好楚國,對韓、燕亦極力交好。在國內則積極發展生產,重整軍備,進行抗秦准備。
秦昭襄王見趙既違約不割六城,反而與東方諸國合縱對付秦國,遂於五十六年九月,令五大夫王陵率軍攻趙。秦軍長驅直入,於次年正月進抵趙都邯鄲城下。趙上卿廉頗率軍頑強抵抗,趙相平原君散家財於士卒,編妻妾入行伍,鼓勵軍民共赴國難;並選3000精兵,不斷出擊,疲憊秦軍。王陵戰至第二年,秦軍五校(每「校」領軍800人)陣亡,仍不能取勝。秦昭襄王命白起接替王陵為帥。白起認為,趙自長平之戰後結親於燕,連好於齊、楚,合縱之勢業已形成,其元氣恢復,國庫充實,而秦軍雖然勝於長平,但將士死亡大半,國內空虛。現在,卻要隔著千山萬水,爭奪別人的國都,如果趙與諸侯盟國內外夾擊,則秦軍必敗。白起推說舊疾復發,不肯應命。昭襄王無奈,只好令王齕接替王陵為主將,繼續圍攻邯鄲。秦軍死傷過半,仍不能下。魏王派晉鄙率軍10萬救趙。秦王派人威脅魏王說:「諸侯中有敢於救趙者,敗趙後首先攻先救趙者」。魏王恐懼,命晉鄙大軍暫停於鄴(今河北臨漳西南)觀望。魏相信陵君決定救趙。他依靠魏王寵妃如姬盜得虎符,帶勇士椎殺晉鄙,奪其兵權。並下令說,父子都在軍中,父回國;兄弟都在軍中的,兄回國;沒有兄弟的獨子,回家奉養父母。最後,挑選8萬精兵,於五十八年進擊秦軍。當時楚春申君黃歇亦率軍救趙到達安陽(今河南境)。秦軍作戰失利,秦昭襄王又令白起領兵攻趙。白起始終託病不出。秦昭襄王罷其官爵,迫使白起在杜郵(今陝西西安西北)自殺。十二月,魏、楚兩國軍隊先後進抵邯鄲城郊,屢敗秦軍。趙國守軍配合城外魏、楚兩軍出城反擊。在三國軍隊內外夾擊之下,秦軍大敗,損失慘重。王齕率殘部逃回汾城(今山西侯馬北);秦將鄭安平所部 2萬餘人被聯軍團團包圍,只好降趙,邯鄲之圍遂解。聯軍乘勝進至河東(今山西西南地區)。秦軍復敗,退回河西(今山西、陝西間黃河南段)。秦國和趙、魏、楚三國簽約息兵,把以前佔領的河東郡還於魏;太原郡(今太原西南)還於趙;上黨郡(今山西長治北)還於韓。
點評:此戰,是秦國獨強的戰略格局形成後,關東諸侯合縱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勝。秦昭襄王在趙國內部團結、外部合縱抗秦形勢已成的情況下,單純從兵力對比出發,認為秦強趙弱,堅持攻趙,在戰略上已屬失策;而在初戰失利、頓兵堅城時,仍一再增兵繼續強攻,置魏、楚援軍於不顧,在作戰指導上亦欠穩妥,因而導致失敗,推遲了滅亡六國的進程。此戰表明,客觀條件是否具備和主觀指導的正確與否,對於戰爭勝負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樓主,太多了,超字數限值了!後面只寫名稱!請原諒!
長平之戰
鄗代之戰
河外之戰
楚巴與鄧鄾之戰
雞父之戰
柏舉之戰
越滅吳之戰
濁澤之戰
鄢郢之戰
秦收復河西之戰
合縱攻秦之戰
馬陵之戰
函谷關之戰
宜陽之戰
秦楚丹陽、蘭田之戰
秦滅巴蜀之戰
垂沙之戰
吳越爭霸戰爭
晉陽之戰
魏滅中山之戰
趙攻中山之戰
魏攻秦河西之戰
陰晉之戰
晉「三分四軍」與楚爭鄭之戰
晉、秦崤之戰
晉、秦麻隧之戰
晉、齊鞍之戰
巨鹿之戰
楚漢戰爭
馬邑之謀
昆陽之戰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淝水之戰
靖康之變
黃天盪之戰
九江口之役
靖難之役
土木之變
戚繼光抗倭
薩爾滸之役
寧遠之役
山海關之役
鄭成功收復台灣
平定葛爾丹叛亂
雅克薩戰役
鴉片戰爭
虎門之戰
三元里抗英斗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左宗棠出兵新疆
鎮南關大捷
甲午戰爭
黃海海戰
廊坊之戰
武昌起義
樓主,本人才疏淺學,孤陋寡聞,恕難從命,根據資料,
寫了中國有史可查一部分戰役,還有很多戰役沒寫。
希望樓主追加些分數!!!!!!!!!!!!!!!!
㈡ 中國戰爭歷史
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6月—年8月)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前期)(1851年1月—1856年8月)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0月—1860年11月)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後期)(1856年9月—1866年2月) 天地會起義戰爭 上海小刀會起義戰爭(1853年9月—1855年2月) 大成國起義戰爭(1854年6月—1864年5月) 西南、西北各族人民起義戰爭 貴州各族人民起義戰爭(1854年3月—1872年11月) 雲南回民起義戰爭(1856年6月—1873年5月)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戰爭(1859年7月—1865年6月) 陝甘回民起義戰爭(1862年5月—1873年11月) 收復新疆的戰爭(1876年7月—1878年1月) 英俄爭奪中亞和武裝入侵新疆 、清政府的戰略方針和戰爭准備 、北疆的收復(1876年7月—11月) 、南疆的收復(1877年4月—1878年1月) 、伊犁的索還 中法戰爭(1883年12月—1885年4月) 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7月—1895年10月) 反對八國聯軍侵略的戰爭(1900年6月—1901年9月)(義和團) 抗擊英軍入侵西藏的戰爭(1903年12月—1904年9月) 辛亥革命戰爭(1911年10月—1912年4月) 討袁戰爭(1913年7月—9月) 白朗起義戰爭(1911年10月—1914年8月) 護國戰爭(1915年12月——1916年7月) 護法戰爭(1917年7月—1918年11月) 反對沙俄侵略蒙古的戰爭(1911年8月—1915年11月)
㈢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戰役
1、長勺之戰
長勺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早期的一場經典戰役,雖然沒有武王伐紂的氣勢,也沒有宣王南征的規模,是一次諸侯之間規模不大的戰爭。但它卻在政略、戰略和策略上體現了古代一些可貴的軍事辨證思想,給人以啟迪。
5、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㈣ 中國歷史的重大戰爭
鴉片來戰爭:中國近代自史上一共有兩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兩次鴉片戰爭使舊中國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抗日戰爭:從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開始,由日本帝國入侵中華民國引發的戰爭,主戰場在中國大陸,兩國軍隊鏖戰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
人民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期間共殲滅國民黨軍625萬餘人,摧毀了國民黨各級反動政權,從根本上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㈤ 中國歷史重要戰爭
滿清入關是滿清撿了漏,而不是亡於滿清。
大明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奇特的朝代。因為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在消亡的時候,都是充滿了一種死氣沉沉,殘弱不堪,任人宰割,充滿屈辱。而明末不一樣,皇帝勵精圖治,起早貪黑,不妥協,不恢心。誕生了一支又一隻支能征善戰的軍隊,和一大批在中國歷史的天空中閃耀著熠熠光輝的戰將。
天要亡大明王朝,一點也不為過。正當大明王朝內憂外患的時候,明後期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旱災,蝗蟲,瘟疫不斷,人民飢寒交迫。中華大地上餓殍滿地,流民盜賊蜂起。而大明王朝,一方面要跟殘暴強悍的後金軍隊作戰,一方面還要跟四方飢腸轆轆的農民起義軍作戰。大明軍隊拆東牆補西牆,按下葫蘆浮上了瓢。
明朝亡於黨爭,史家有言:「夫明之亡,亡於門戶;門戶始於朋黨。」但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登基以後勵精圖治,先除黨爭之首魏忠賢,再加強中央集權,明朝儼然已經一幅中興之相。但前朝的積弊實在太深,崇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形勢。
人心思變,內部暗流洶涌。增軍費則百姓苦,減賦稅則國家危,崇禎面對的是一個死局。面對這個死局,崇禎需要時間解決朝內的問題,大明需要時間消化天災人禍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流逝,崇禎會重新獲得與多爾袞爭雄的資本。崇禎選擇相信他的子民,他認為處在江湖之遠的人們能和廟堂之上的他一起共渡難關,但以李自成、張獻忠為代表的一批人卻不這么想,他們覺得一切問題的症結所在是朱家人,所以明朝亂了。財力不足,民變不斷,軍力匱乏都讓明朝風雨飄搖。
滿清入關,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站在風口浪尖上,豬都能飛起來。更何況滿清八旗子弟是驍勇善戰的北方人。明朝末年朝廷貪腐嚴重,皇帝養著一大幫吃皇糧的蛀蟲,將大明王朝啃地到處是洞。再加上各地鬧飢荒,百姓窮途末路,群雄揭竿起義,明朝就像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最多就剩下迴光返照的短暫時光。
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地下,去朕冠冕,以發復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眀的錚錚鐵骨,早已印在人們心頭。
《滿清入關是撿了漏》
㈥ 中國古代戰爭都有哪些
1、秦始皇滅六國
秦滅六國之戰又稱秦朝統一之戰,指中國戰國末期七大諸侯國之一的秦國進行消滅其它六個諸侯國、完成中國統一的戰爭。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鏟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具體的措施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2、秦末農民戰爭
秦末農民戰爭又稱秦末農民起義,是中國大陸對秦朝末年群雄並起的稱謂,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
3、東漢統一戰爭
東漢統一戰爭是指東漢建武元年(25年)十月至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光武帝劉秀削平關東、關中、隴右、蜀中等地的割據勢力,再次完成統一全國大業的戰爭。
4、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開始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斗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
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並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為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三國局面的形成。
5、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並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㈦ 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戰爭快!
1、秦末農民戰爭
2、七國之亂
3、西漢武帝伐匈奴
4、黃巾起義
5、三國混戰
6、西晉八王之亂
7、隋末農民起義
8、安史之亂
9、宋遼、宋金民族戰爭
10、宋元戰爭
11、元末農民起義
12、明末農民戰爭
13、鄭成功收復台灣
14、三藩之亂
15、太平天國起義
16、白蓮教起義
17、鴉片戰爭
18、甲午戰爭
19、辛亥革命
20、北伐戰爭
21、中原大戰
22、五次反圍剿
23、長征
24、抗日戰爭
25、解放戰爭
26、抗美援朝
㈧ 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戰爭戰役有哪些
NO.1 牧野之戰
「牧野洋洋,……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期清明」現代人依回據史載的天象答,甚至推算出了具體時間是公元前1106年2月4日。周武王統率兵車300乘,虎賁3000人,甲士4萬5千人,匯集各部落的兵力,大破商軍的共約17萬人於牧野。
NO.2 城濮之戰
面對鋒芒必露的楚軍,晉文公選擇「退避三舍」,然後集中優勢兵力對於楚軍3路兵馬實行各個擊破,最後戰斗以晉文公在踐土朝覲周王,會盟諸侯結束.
NO.3 長平之戰
秦趙為了上黨的歸屬展開了3年的拉鋸戰.雪球越滾越大,最後出現了百萬戰的局面.趙王"臨陣換將",派上了"紙上談兵"的趙括,相對應的秦派上了戰神級人物白起.白起創造了一個兵力接近而圍殺對手的奇跡,45W趙軍全軍覆沒.
㈨ 中國歷史重大戰役
根據<世界百大戰役> 中國的淮海戰役排第八。是國共雙方展開最大的戰役,雙方共投入兵力140萬,其中國名黨80萬,共產黨60萬。戰役中共消滅國民黨軍徐州剿總前進指揮部及其所指揮的五個兵團部,二十二個軍部,五十六個師、一個綏靖區,正規軍連同其他部隊共555099人,約占其參戰兵力的69%,其中俘虜320355人,斃傷171151人,投誠35093人,起義改編28500人。國民黨少將以上高級將領被俘124人,被擊斃6人,投誠22人,起義8人。以上戰果還不包括其潰散和逃亡人數。主要繳獲有火炮4215門,輕重機槍14503挺,長短槍151045支,飛機6架,坦克裝甲車215輛,汽車1747輛,馬車6680輛,炮彈120128發,槍彈2015.1萬發。
解放軍陣亡25954人,傷98818人,失蹤11752人,合計136524人。敵我損失比為4.06:1。武器裝備損失計有坦克1輛,山炮、野炮、榴彈炮共34門,迫擊炮、步兵炮共219門,擲彈筒26具,輕重機槍1884挺,長短槍14588支,各種炮彈679943發,各種槍彈2014.9萬發,炸葯(缺雙堆集戰場統計數字)97025斤。
戰役中共產黨採用各種戰法,屬混合戰役。戰役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48年11月6日,華東野戰軍分路南下。8日,國民黨軍何基灃、張克俠率部2萬餘人戰場起義。10日,我軍把黃百韜兵團分割包圍於徐州以東的碾庄地區。經過10天逐村惡戰,至22日全殲敵軍10萬餘人,敵兵團司令黃百韜自殺。同時,中原野戰軍為配合作戰,出擊徐(州)蚌(埠)線。11月16日,攻克宿縣,完成對徐州的戰略包圍。這時,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統一指揮淮海戰役。
第二階段:11月23日,中原野戰軍在宿縣西南的雙堆集地區,包圍了從華中趕來增援的黃維兵團12個師。28日,蔣介石被迫決定徐州守軍作戰略退卻。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撤至蚌埠,副總司令杜聿明留在徐州指揮。12月1日,敵棄徐州向西南逃竄。4日,華東野戰軍追擊部隊將徐州逃敵包圍。6日,敵孫元良兵團妄圖突圍,即被殲滅,孫元良隻身潛逃。同日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集中9個縱隊的優勢兵力,對黃維兵團發起總攻。經過激戰,至15日全殲敵12萬餘人,生俘黃維。此後,為配合平津戰役,按照中共中央軍委的統一部署,對杜集團圍而不殲,部隊進行了20天休整。
第三階段:1949年1月6日至10日,華東野戰軍對被包圍的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經過4天戰斗,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共30萬人,俘獲杜聿明,擊斃邱清泉,李彌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