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華文明的世界史地位
萬年中華文明史的世界史地位 它西起關隴,東致大海,南括長江中下游,北越燕山而跨蒙遼,其遼闊版圖為一千五百年、二千年後的古埃及、古巴比倫所無法企及。 壯哉!隨著地下文物的不斷涌現,通過考古學、古文獻學、考古年代學、古天文學、古氣候學氣象學等的綜合研究,使我國奴隸制社會各起訖的相近歷史年代顯露端倪(3): 朝代帝世年數歷史年代備注 伏羲朝數十世 1260年公元前5341--4082年公元前4130—4082年共工稱霸九州 炎帝朝17世380年公元前4081--3702年公元前3707年涿鹿之戰 黃帝朝18世400年公元前3701--3302年 少昊朝20世400年公元前3301--2902年公元前3007--2902年九黎之亂 顓頊朝19世350年公元前2901--2556年公元前2780年統一四川 帝嚳朝20世300年公元前2555--2256年 帝摯朝1世9 公元前2255--2247年 唐朝2世73年公元前2246--2174年公元前2220--2211年鯀治水 虞朝2世27年公元前2173--2146年公元前2160--2150年大禹治水 夏朝13世470年公元前2145--1675年公元前1930年統一巴蜀 商朝31世628年公元前1674--1046年公元前1520年統一川陝 就這樣,在人類歷史發展和文明進程中,中華民族猶如人類歷史的火車頭,執人類文明之牛耳呼嘯向前,到公元前11-8世紀,已遙遙領先於世界其它文明而跨入封建社會的初級階段——封建領主制的國家——西周而雄居於世。春秋戰國——人類文明史上最具改革與活力的時代:政治大變革,經濟大發展,思想大爭鳴,文化大積累,軍事大兼並,外交大縱橫,民族大融合......產生了眾多對人類歷史進程具有重大影響的諸子百家和大量不朽文獻。及致始皇,平六國而統天下,置郡縣而修法度,擊匈奴而築長城,定貨幣規度量而簡文字,建馳道而同車軌,建樹了史無前例的功勛。漢武雄風,上崇儒術,下削諸侯;廣開仕途,招攬人才;推廣農技,興修水利;激活工商,加強財政;外擊強奴,海陸舉貿......使得強大帝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外交等方面所形成的綜合實力雄渾無比,化解了來自中亞、西亞兇悍蠻族的進攻並將其大部融化。余勢西遷,引發了整個蠻族世界的大遷徙,導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和西歐社會的巨變。而此後的中國歷史,無論是「分久必合」的民族大融合時期,還是「合久必分」的封建統一大帝國,中華文明始終以其無可替代的先進性和獨特性,逶迤磅礴至人類發展的近代前夕。無怪乎在人類近代以前的大部分科技發明裡,中國的先進發明動輒就比歐洲早幾百年或上千年;北宋徐州的一個冶鐵坊的人數就多達四千人,相當於十一世紀歐洲一個大城市的人口數;元朝的海軍艦船已開始使用火炮,此時的歐洲還在大刀長矛的冷兵器里蝸行;明代鄭和的第一次太平洋、印度洋遠航,所率水手官兵就達二萬七千多人,比十四、五世紀歐洲最繁華的亞得里亞海沿岸各國的商業首都威尼斯港所有海員人數的整和還要多幾千人......完全可以這么說,在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的大多數歲月里,中國的綜合國力雄超於世,國民生活水平位居世界之首。即使到了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中國仍不失為世界經濟強國,由於中英貿易順差極大,英國才出此鴉片之下策,導致了中英邪片戰爭。 「一萬年」——必將從歷史源頭徹底盪除「西方中心論」的 歷史陰霾,高築起中華民族永恆的精神長城 歐洲人「震於中國立國之悠久,及其在世界史上地位之重要也,於是大運神思,力言中國文化淵源西土,以示西洋人之有功於中國。」(4)胡謅什麼古巴倫酋長「奈亨特」率「百克」族東遷,此酋長即黃帝,「百克」族就是中國所說的「百姓」了。這種天方夜譚一經別有用心的日本人所鼓噪,竟流傳一時。及至我仰韶文化遺址大白於天下,此等謬論才漸漸銷聲匿跡。又說什麼古埃及之聖書象形文字、古巴比倫之楔形文字為中國文字之源。針對這種無稽之談,不要說我國八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字已經出土,就比及一種我國已經發現的古象形文字,如半坡陶文,或是姜寨陶文,還是楊家灣陶文,後者哪一種不比前者成熟得多?而時間卻早出了一千年以上。印度考古發現了距今7000年的人工栽培水稻,就說中國的水稻是從印度傳入的。而湖南、江西一些古文化遺址中出現了距今10000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看這些人們還能怎麼樣說?一部分西方(包括日本)人之所以熱衷於此,自然有其政治的目的和不良用心。而其正直的思想家、政治家、學者卻往往為中華文明之輝煌所傾倒。黑格爾說,「中國『歷史作家』的層出不窮、連續不斷,實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其他亞細亞人民雖然也有遠古的傳說,但是沒有真正的『歷史』:印度的『四吠陀經』並非歷史;阿拉伯的傳說固然極古但是沒有關於一個國家和它的發展。這一種國家在中國才有,而且它曾經特殊地出現。歷史必須從中華帝國說起,因為根據史書的記載,中國實在是最古老的國家。」(5)瓦西里耶夫說:「中國的歷史是偉大的,它根植於遙遠的古代......在中國的遠古時代,確實有不少稀世的、獨特的、只有中國才有的東西,因而似乎可以明顯地證明對古代中國文明百分之百的本土性表示任何懷疑都是不對的。」(6)美國的開國元勛、獨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的富蘭克林曾宣稱: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悠久、經驗最豐富、也是最聰明的民族」。
2. 古代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古代中國的時間下限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認為近代以前就是古代,那末下限應劃在鴉片戰爭以前。如果認為奴隸制社會是古代,由於古史分期問題尚在討論之中,那麼下限又難以遽定。關於古代世界的時間下限,也並非沒有爭論。不過,一般不會下延到近代以前,因為中間還有一個中古(或中世紀)的時代。這篇小文姑且將時間下限劃在公元五世紀前後。必須說明,這里不涉及中國古史分期問題,求其便於從比較中了解中國在古代世界上的地位而已。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這已經是盡人皆知的常識,至於要談古代中國在古代世界的地位,可以寫成許多專題論述。本文只從三個方面一般地介紹中國在各文明古國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
一、中國在世界各文明古國中,是唯一的文明傳統未曾中斷的古國
中國的文明曙光出現於夏代,時間約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夏與商、周並稱「三代」,這在中國是一個很古老的說法,孔子就是這樣稱呼它們的。司馬遷的《史記》中有《三代世表》,商代世系已從甲骨文資料得到基本的證實,夏代世系看來也必有根據。近年一些考古學家又認為二里頭文化就是夏文化。中國文明始於夏代的論據越來越充實了。
公元前二十世紀以前出現的文明,除黃河流域的夏以外,有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兩河流域蘇美爾、阿卡德文明(開始出現在公元前四千年代晚期)、印度河流域文明(開始於公元前2350年左右)和愛琴海上的克里特文明(約與夏代同時開始)。這就是世界最古的五個文明古國。
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國逐漸進入青銅器的繁榮時代。這期間,經歷了商革夏命和周革殷命的兩次王朝變更。盡管夏、商、周原本是同時存在的來源於不同部落的邦,但是他們之中有一個共主,即天子,而這種共主的地位和有關的禮制是在三代間依次相承的。《尚書?周書》中一再說到商革夏命 ,周革殷命,而三代相傳的「天命」卻是同一的。孔子說:「殷因於夏禮,其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其損益可知也。」這也表明三代間雖有相革相代的一方面,但又有相繼承的一方面。近年於周原發現甲骨卜辭,雖然目前可見數量還不多,但已可以充分證明殷周之間的文明的連續性。
公元前兩千年代,埃及和兩河流域的文明基本處於繁盛階段(埃及有中王國、新王國,兩河流域有古巴比倫王國),同時敘利亞、巴勒斯坦、小亞細亞也產生了一些國家,在愛琴地區出現了克里特● 邁錫尼文明。但是就在這一時期,印度河流域文明滅亡了(約公元前1750年),克里特?邁錫尼文明也先後滅亡了(約公元前十五世紀、公元前十二世紀)。而且它們的文字和歷史被遺忘,除邁錫尼文明的線形文字以外,其他文字至今尚未釋讀成功。
公元前一千年代前半期,中國的西周王朝經過強盛而衰落,隨後出現了春秋時代的諸侯爭霸局面。中國在這期間進入了鐵器時代。中國古代文明的傳統在這時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傳世的最古老和最權威的文獻《詩經》、《尚書》的核心內容形成於這一時期,孔子修《春秋》也在這一時期。司馬遷的《十二諸侯年表》自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開始,中國也從此有了逐年不斷的歷史記載。
公元前一千年代前半期,埃及和兩河流域的古文明由盛而衰。興起於兩河流域北部的亞述帝國和興起於伊朗高原的波斯帝國先後征服了埃及和西亞的古文明地區(公元前8—7世紀,公元前六世紀後半葉)。埃及和兩河流域這兩個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以及鄰近它們的敘利亞、巴勒斯坦、小亞細亞的其他文明古國從此基本失去政治上的獨立。這時期,在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形成了許多「雅利安」人的國家,在伊朗高原先後形成米底國家和波斯國家,在希臘形成為數眾多的城邦,在義大利形成了羅馬國家。可以說,除了中國以外,其他在青銅時代產生的文明古國至此已基本失去獨立,它們的歷史地位已由上述新起的一批國家所代替。
公元前一千年代後半期,中國經過戰國時期的兼並,出現了秦的統一,繼而出現了二百年統一強盛的西漢帝國。這是中國古代文明高度繁榮的時期,現在我們讀到的各種先秦子書、儒家經書、種種古史大多都是這一時期產生或編定的。司馬遷的不朽名著《史記》,作為中國古代第一部通史,上起五帝,下迄當時(漢武帝時期),高度體現了中國文明發展的連續性。
公元前一千年代後半期同,在世界史上也是一個頗見異採的時代。希臘經過古典時代(公元前五至四世紀)的高度繁榮之後,在公元前四世紀後期落入馬其頓控制之下。波斯帝國亦於公元前四世紀後期為馬其頓亞歷山大所滅亡。亞歷山大帝國轉眼分裂之後,埃及、兩河流域及西亞其他古文明地區又落入托勒密王國、塞琉古王國的統治之下(馬其頓、希臘人為統治者)。公元前三世紀,孔雀帝國一度幾乎統一印度半島,但曇花一現後又分裂了。公元前二至一世紀間,羅馬共和國日趨強大,逐漸征服了地中海周圍廣大地區。馬其頓、希臘失去獨立,埃及、敘利亞、巴勒斯坦、小亞細亞一帶古文明地區又落入羅馬之手。曾經盛行於西亞各國的楔形文字、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其他兩種文字,也在這個時期里逐漸失傳。古代埃及、西亞文明的傳統基本已經中斷。近代學者在釋讀它們的文字以後,它們的歷史才較清楚地為人所知。
公元一至五世紀間,中國經過兩世紀的東漢帝國以後,有過三國的鼎立,西晉短期統一後的四至五世紀時,北方有過統治者以少數民族為主的「十六國」局面。但是,中國文明的傳統甚至在北方也未曾中斷。五世紀末,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改革是這種文明傳統繼續存在的有力證明。自魏晉至南北朝,政治上紛亂雖多,史學上卻是一個繁榮的時代。僅就期間最混亂的「十六國」來說,據《隋書?經籍志?霸史》、《史通?正史?十六國史》等篇記載,即有史書二十六種二百七十一卷(其中三種不知卷數,未計。見金毓黼《中國史學史》第61―65頁)。後來北魏的崔鴻又據這些書的資料編成《十六國春秋》一百卷。這些書都是前四史的繼續,又是唐修《晉書》(載記部分)的資料來源。這些都是中國文明從未中斷的明顯標志。
公元一至五世紀,羅馬帝國經過兩世紀的興盛以後,三世紀便陷入危機,四世紀末分為東西兩部,公元476年西羅馬正式滅亡。日耳曼人紛紛在西羅馬帝國廢墟上建立起自己的國家。西方的古代文明至此實際中斷了。以後,西方有過「文藝復興」,但那是近代歐洲各民族文明的興起,而絕對不是古希臘、羅馬文明的恢復。
縱觀古代歷史,唯一保持了文明連續性的就是中國。
二、中國在世界各文明古國中,是唯一形成了穩定的統一趨勢的古國
從世界文明古國的發展情況來看,大體早期出現的都是一些由部落聯合而成的小邦,然後再由小邦統一為地區性的國家(古希臘的各城邦甚至沒有發展到這個階段就失去了獨立)。公元前三千至二千年代間,埃及和兩河流域一再出現過這種統一的局面(盡管這種統一並不十分鞏固),有時還把勢力擴展出本地區之外,如敘利亞、巴勒斯坦一帶。真正跨地區性的帝國出現於鐵器已盛行的公元前一千年代和以後。這期間在世界上先後出現的帝國有:亞述帝國(公元前九至七世紀,主要版圖在兩河流域和敘利亞一帶,公元前七世紀中期一度包括埃及北部)、波斯帝國(公元前558-330年,極盛時版圖東起印度河流域,西北至巴爾乾的色雷斯,西南至埃及)、亞歷山大帝國(公元前325年定都巴比倫,323年亞歷山大死後帝國開始分裂,版圖包括馬其頓和波斯帝國)、孔雀帝國(公元前四世紀後期至三世紀後期,阿育王統一半島大部的時間不到四十年)、安息帝國(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二世紀,版圖以伊朗為主,其盛世西有兩河流域,東至中亞南部)、貴霜帝國(公元一至三世紀,其盛時佔有中亞和印度河流域)、羅馬帝國(公元前一世紀末至公元476年,包括多瑙河以南、萊茵河以西的歐洲,埃及和北非其他沿地中海地區,小亞、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並一度擴展至兩河流域、多瑙河以北今羅馬尼亞一帶及不列顛南部)、薩珊朝波斯帝國(公元三至七世紀中葉,領土范圍大體與安息相當)、笈多帝國(公元四至五世紀,版圖包括恆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部分地區)。
以上這些古代帝國中,一部分以一個地區為主,擴展到附近一些地區,如亞述帝國、安息帝國、貴霜帝國、薩珊波斯帝國、笈多帝國等,另一類是跨越多地區的,如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孔雀帝國、羅馬帝國。其中有些存在的時間很短,有些存在的時間較長,但總的說來它們都是不鞏固的。斯大林曾說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不曾有自己的經濟基礎,而是暫時的不鞏固的軍事行政的聯合。這些帝國不僅沒有過而且也不可能有對於整個帝國統一的語言、對於帝國所有組成成員都懂得的語言。這些帝國是一些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各有各的語言的部落和部族的共同體。」(《馬克斯主義與語言學問題》1964年版,6-7頁。)這是說得很符合實際情況的。就以其中影響較大、歷時較久的波斯帝國和羅馬帝國來說,不管統治者對政治軍事組織作了多大的調整和加強,它們的內部仍然不能成為一體。波斯帝國基本保持了各地原有基層社會政治結構,羅馬帝國最盛時內部也有很多地方自治的城市(組織形式很象城邦);各地對於帝國政府的關系不過服從統治、出稅、出兵而已。這些帝國的出現本身就不意味著統一,因此它們一旦滅亡也就難以成為以後統一的歷史基礎。
古代中國的情況與其他古國不同。統一的趨勢是中國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趨勢。中國文明出現之初,也曾有很多小邦林立。相傳,「當禹之時天下萬國,至於湯而三千餘國。」(《呂氏春秋?離俗覽?用民》)周武王准備伐紂,諸侯會於孟津者有八百之多(《史記?周本紀》),這還沒有加上站在殷一邊的或中立的。小邦雖多,但是眾小邦之上有一個大邦,就是王國。夏、商、周三代都是王國。周原甲骨的資料表明,周即是一個邦,同時又是服從殷領導的「周方伯」。西周時期,王國對諸侯的權威又勝於殷代。三代基本上是邦的聯合,但其中又逐漸發生統一趨勢。
春秋戰國時期看起來象是周王朝失馭,諸侯獨立性強了,但是實際是在並小邦為地區性國家,變封建為郡縣的過程中。因此,當公元前221年秦並六國時,在中國出現的是波斯和羅馬無法與之比擬的郡縣制帝國。秦雖不長,但是兩漢時期四百年鞏固了中國統一的歷史基礎。三國看來分裂了,但是蜀在西南、吳在東南方的發展實際為更大規模的統一作準備。西晉滅亡後,北方一度有「十六國」的分裂,但是北魏後來統一了北方,以後隋又統一了中國。中古時期的隋、唐帝國是古代秦漢統一趨勢在更高程度上的再現。
在古代中國統一發展過程中,除郡縣制以外,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因素,尤其為其他古代帝國所未有,這就是中國的統一有民族的基礎。在秦統一以前,以中原為核心的廣大地區已經形成了語言相通、文化相同的「華夏」族,經過兩漢又發展為「漢人」。這實際上都是民族融合的結果。原來中國有一個優良傳統,就是不以血統而以文化分夷夏。正如韓愈所說:「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所以,「漢人」只不過是以先進的華夏、漢文化為中心,各兄弟民族融合的結果。南北朝時,北人稱南人為「島夷」,南人稱北人為「索虜」,其實北人、南人都在共同發展同一文化,所以「島夷」和「索虜」又共同融合成了隋唐時的漢族。有了作為核心的漢族和邊裔兄弟族的聯合,才有中國統一發展的穩定性。
三、中國在促成古代東西方文明的聯系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都產生於北溫帶南部(約東北回歸線至北緯四十度之間),南北差距不大,但是它們分散在不同的經度上,相互間有著遠近不同的距離。因此,隨著文明的發展,古代東西方文明間的聯系也有一個形成過程。
公元前三千年代末,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克里特這些最古老的文明,在廣闊的原始世界中不過是幾個孤立的綠洲。到公元前二千年代中葉,隨著敘利亞、小亞一帶形成國家,埃及、兩河流域和克里特?邁錫尼文明已經連接起來。到公元前一千年代中葉,隨著波斯帝國從伊朗高原興起,從印度到地中海區域之間也開始有了聯系。由於帕米爾高原和喜馬拉雅山的屏蔽,中國在地理上處於相對獨立的地位。直到公元前一千年代中葉,中國不知帕米爾以西的國家,其他文明古國也不知東方還有一個文明高度發展的中國。波斯的皇帝們和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先後遠征中亞,兵鋒最遠也只達到帕米爾以西。因此,克服這種地形上的障礙成了打開陸上東西交通的關鍵。
公元前二世紀,漢通西域,這對打破東西方文明的分離狀態具有重要意義。公元前138年,張騫奉漢武帝命首次西行,本為聯合月氏對付匈奴。這項任務雖未完成,但他首次訪問了中亞和伊朗東北部(大宛、大月氏、康居、大夏),成為正式穿行「絲綢之路」關鍵一段的第一人。當然,「絲綢之路」的開通,並非決定於漢武帝個人的政治軍事動機,亦非成於張騫一人。張騫在大夏(巴克特里亞)時,見到中國產品邛竹杖、蜀布,問大夏人從何處得來,回答是從身毒(印度)買來。可見中國西南已早與印度有商業往來。張騫死後,「西漢始築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國。因益發使抵安息、奄蔡(裏海東北)、黎軒(羅馬)、條支(在伊朗西南波斯灣沿岸)、身毒國。而天子好宛馬,使者相望於道。諸使外國一輩大者數百、少者百餘人,……漢率一歲中使多者十餘、少者五六輩,遠者八九歲、近者數歲而反。……其吏卒亦輒復盛推外國所有,言大者予節,言小者為副,故妄言無行之徒皆爭效之。其使皆貧人子,私縣官齎物,欲賤市以私其利外國。」(《史記?大宛列傳》)使團如此之大,又如此之多,結果實際成了國際商隊。司馬遷記載漢使從陸路到達黎軒、條支、身毒等地,這是東西交通史上的大事。可惜記事不詳。到東漢和帝時,西域都護班超命甘英使大秦(羅馬帝國)。甘英到條支,臨「西海」(大概指波斯灣),為安息西界的船人所阻,未能直達大秦,但是再次巡歷了二百年前西漢使者所走通的「絲綢之路」。從「絲綢之路」的東端西安(約在東經110°)起,西經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再逾帕米爾(約至東經70°),這是一段十分艱險的路程。兩漢時期開通了這一道路,並曾管轄了這些地區,首次使中國和中國以西的古代文明形成了直接的聯系。帕米爾以西至兩河流域(約東經70°―40°)的一段在貴霜和安息控制之下,中國使者亦曾行經其中大半,至波斯灣(約東經50°)。「絲綢之路」西端為地中海濱之安條克(東經36°),在羅馬統治之下。因此,在這條古代文明交通的交通大道上,不僅大量西運的絲綢來自中國,而且這條道路本身的開通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賴於中國。
東西方的海上交通大約也在這時期開始了。一般地說,羅馬統治下的希臘商船航行於紅海和印度西海岸之間;印度商船航行於印度與中南半島南端之間,有時也到中國口岸;中國船隻西南航行至中南半島南端,有時也到印度東海岸和斯里蘭卡。漢與羅馬互相通使的企圖因安息遮隔而未實現。「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來獻象牙、犀角、瑇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貢,並無珍異,疑傳者過焉。」(《後漢書?西域傳》)不過東西方的海上聯系確已形成了。
公元一至二世紀,從東到西在亞、非、歐大陸上領土相接地並列著東漢(約跨於東經130°―70°)、貴霜、安息(二國約跨於東經70°―40°)、羅馬(約跨於東經40°―西經10°之間)四個帝國。其中經濟、文化比較發達、幅員比較廣闊的是東漢和羅馬。羅馬與漢在其盛世,一西一東,大抵旗鼓相當。不過,如果從縱的時間過程來看這四個曾在空間上並列的帝國,那末其它三個國家就都無法與中國比擬了。關於這一點,前面已經說過了。
3. ,中國在世界歷史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實際狀況
在大航海時代前絲綢之路被土耳其帝國阻斷之前中國對於西方來說是一個盛產絲綢瓷器的富有東方國家,中國對於他們來說是存在於想像中的富有之地。對於世界的貢獻大概只有改進造紙術客觀促進了世界發展吧。當然現在不一樣了。
4. 我國在世界歷史的地位
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絕對是不能輕視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作用不斷擴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顯著增長,對外經濟交往和國際貿易發展迅猛,隨著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戰略軍事實力也不斷增強,現代條件下的防衛作戰能力大大增強。我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核心大國之一。尤其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和我國現行的內外政策得到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這一切使得我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不斷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作用不斷擴大。表現在:(1)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大國,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推動著人類進步事業的前進與發展。(2)中國是第三世界中的大國,對第三世界有著重大影響。(3)中國一貫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穩定國際局勢,抑制戰爭力量,維護世界和平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4)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對世界經濟政治生活,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產生了多方面的深遠的影響。(5)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6)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唯一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聯合國中正確地利用自己在聯合國的影響和否決權,力爭使聯合國擺脫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控制,為世界和平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斷言,在未來的多極格局中中國必將成為獨立一極。現在,無論是在地區問題上,還是在世界問題上,我國都在發揮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作用,這也是任何國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的堅定力量
維護世界和平是鄧小平為新時期中國的外交工作確立的一項重要目標和任務。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的堅定力量,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制約戰爭力量的發展,中國的壯大是世界維護和平力量的壯大。因為:(1)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和穩定發展,是我國處理對外關系的總原則和總目標。(2)中華民族是酷愛和平的。近代以來10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人民飽嘗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苦果,十分珍惜世界的和平和地區穩定。中國一直堅定不移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霸權、主持正義、倡導和平,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力量,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3)中國現在正處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時期,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和周邊的安定,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保持周邊穩定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從經濟上那更不用說了,中國是一個經濟大國的,現在不是很多國家都在中國投資,這個可以說明很多問題
5. 中國社會在現代世界歷史進程中的地位
1、全球化抄進程不斷加快;襲2、區域集團化趨勢明顯;3、多極化潮流不可阻擋;4、全球治理浪潮洶涌。中國應該繼續堅持「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方針,集中精力發展自己,同時不斷在周邊構建多邊體制,減輕「安全悖論」對自己的損害力度,有效降低美國等國家對我國的戰略壓力,在推進經濟改革的同時,努力推動政治改革,加強我國制度化建設和軟實力影響,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6. 中國歷史的地位
中國的地位還是有的 但是沒有自由發言權 也沒有自由行動全 樓上的不了解世界不要瞎說好吧 中國購進俄羅斯的航母是用來賣的 不是用來武裝自己的 中國軍隊不裝備航母 這是聯合公約上寫的 美國是不敢動中國 不是因為中國軍事強大 是因為中國拿著他幾千萬億美元的債卷來 如果中國把他們發放出去 美國在一次面臨經濟危機 中國軍事比美國落後50年 不用想也知道 中國在世界有沒有真正的地位 在過去30年尤其是21世紀以來, 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上升 。在世界形勢的發展變化中,中國越來越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盡管世人在評論中國時會有不同的聲音,持不同的立場和態度,但世界越來越關注中國,中國在世界媒體的報道中已成為出現須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所有這些都能使人直接地體會到中國與日俱增的國際影響力。 國際地位是指一個國家在國際體系中所處的位置是該國在與其他國際行為主體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國際力量對比結構中的狀態。衡量和評估一國國際地位主要看兩方面因素:一是綜合國力.二是外部世界。綜合國力是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基礎;外部世界是影響一國國際地位的重要因素包括國際環境和外部聯系。 國際地位提升的基礎是綜合國力增強 1.中國找到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將現代化規律和本國國情有機結合,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1世紀頭8年中國經濟在世界的排位幾乎是一年上一個台階2008年GDP達到 4.4萬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今年可能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增長奠定了中國國際地位提升的基礎。 2.中國與世界的關聯度空前增強。中國廣泛參與全球和區域合作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2007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近22%。中國同國際社會建立起千絲萬縷的聯系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履行應盡的國際義務在反恐、防擴散、打擊海盜等國際事務上發揮著負責任的建設性作用成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力量。 3.其他主要力量受到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而實力地位發生變化。美在伊戰後國際形象和軟實力受損,其秘密監獄、虐待戰俘等行徑使美國「民主、自由、法治、人權」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國際地位和聲譽下降。國際金融危機又使其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受到沖擊。俄羅斯受金融危機沖擊較大,歐盟一體化進程放慢,日本經濟發展面臨新困難印度、巴西等發展中新興大國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增大。 進一步提升中國國際地位還面臨的四大機遇 (1)和平轉型的國際體系,有利於中國漸進式地成為世界主要大國。當代國際體系轉型的大趨勢是從大國對抗為核心的傳統特徵向大國合作治理全球問題的未來特徵轉變。「和平與發展」將成為未來幾十年國際體系的主導力量。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與當代國際體系轉型是正相關的歷史進程這是以往後起大國所沒有的歷史條件。 (2 )在全球事務中各方對中國的借重和需求顯著上升。雖然以聯合國為主體的全球治理體系尚需完善但國際社會認為主要國際組織應在現有架構基礎上發展和演變,繼續發揮而不是削弱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的作用。中國是國際體系的積極建設者各方對中國的借重和需求顯著上升,中國在重大國際議題上的發言權和影響力上升,正從世界舞台的邊緣走向中心,戰略迴旋空間大大拓寬。 (3)廣大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和影響上升,是中國實現和平發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戰略依託。進入21世紀以來,發展中國家開始進入經濟高速增長的快車道。這不僅表現在「金磚四國」對世界經濟日益顯著的影響力而且出現了「鑽石七國」迅速上升的勢頭,整個非洲經濟也呈現前所未有的增長態勢。這是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現象。也就是說中國作為其中的一員不是孤軍奮戰不是單兵崛起發展所遇的阻力會減小。 (4)中國和諧世界的理念已經形成,使世界各國對「中國威脅」的看法和擔憂有所減弱,對中國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強。 進一步提升中國國際地位面臨的風險挑戰 (1 )地區熱點此起彼伏,周邊亂象叢生,中國外部安全環境風險和隱患增多。朝核、伊核等國際熱點問題有升溫趨勢中東、中亞和外高加索地區動盪加劇海盜、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等問題日益突出國際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中國周邊一些國家處於經濟社會轉型期,社會矛盾加劇,政局持續動盪。中國仍然面對外部的戰略防範和牽制面對分裂勢力和敵對勢力的干擾破壞外部安全環境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對國家安全與和平發展造成重大挑戰。 (2)意識形態因素對國際關系的影響上升,中國外部典論環境仍存在較大壓力和挑戰。盡管國際上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認同中國和平發展是機遇但仍有一些人對中國的和平發展抱有種種疑慮,充滿誤解和偏見,甚至鼓吹形形色色的「中國威脅論」。部分學者將西方現代國際關系史上存在的大國興衰、霸權更替規律強加於中國宣揚「強國必霸」等論調,質疑中國的和平發展。同時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依然深刻復雜國際上一些勢力仍在利用民主、人權和宗教問題「抹黑」甚至妖魔化中國。如何消除外部對中國的意識形態偏見,讓更多的人接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一個客觀友善的國際輿論環境,將是中國長期面臨的挑戰。
7. 過往的歷史,明清時期中國在世界上有著怎樣的地位
一、明朝
1、經濟
16、17世紀間,明代曾是世界上手工業與經濟最繁榮的國家之一。明代初期推行的海禁政策,使得商業受到一定的壓制,但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廢除海禁後,海外貿易重新活躍起來,全盛時遠洋船舶噸位高達1.8萬噸,占當時世界總量的18%。
2、軍事
明朝軍工業極其發達,神機營5000人的士兵中就裝備有霹靂炮一千挺,鳥槍二百枝以及大炮二十門,除此之外明軍還有鬼頭大刀,弓,弩,手雷和火箭等裝備。
明朝水師是曾經世界第一的中國海軍, 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兩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師。在明成祖鼎盛時期的1420年,明王朝擁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戰船,以及駐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運糧漕船,其中250艘是遠洋寶船。
此外還擁有大量護洋巡江的警戒執法船和傳令船,威名遠揚的鄭和船隊實際上只是強大的明帝國海軍的一支海上機動艦隊而已。
二、清朝
1、經濟
清朝經濟發達,人口大增--乾隆時期已達三億,相對使糧食作物的產量需要更加提升。清朝採取開墾荒地、移民邊區及推廣新作物以提高生產量。由於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經濟農業也相對發達。
經濟總量是富國,GDP總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生產方式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落後於西方的資本主義經濟,還在使用手工勞動,落後於西方的大機器生產。
2、軍事
清朝的軍事力量從1644年清軍入關至1911年清帝退位時主要有滿族的八旗兵、漢族的綠營和清末袁世凱新軍,同時又有洋務運動時的北洋水師等部隊。軍隊總數龐大,但是武器基本是冷武器,操練方式落後。
(7)中國歷史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擴展閱讀:
明清是封建社會由盛而衰的時期,這一時期皇權高度集中,封建專制主義集權加劇,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並緩慢發展,思想受嚴格控制。
明清時期常被認為是中國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清(清末)朝表現得尤為明顯。
清朝採取開墾荒地、移民邊區及推廣新作物以提高生產量。由於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經濟農業也較發達。清初為緩和階級矛盾,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內地和邊疆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發展。
至十八世紀中葉,清朝的封建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有一種說法是清朝的經濟和人口的增加主要歸因於美洲作物番薯,稱所謂的「康乾盛世」為「番薯盛世「。
於是中央集權專制體制更加嚴密,國力強大,秩序穩定。清朝初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等惡政,極大破壞了中原地區的經濟;重農抑商,制約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朝
8. 唐朝時期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
唐朝時期的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好比當今美國。無論是經濟、人口、軍事、疆土、影響力等各方面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經濟水平:隋朝給唐朝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唐朝接盤後基本上沒費多少大力氣就實現了經濟的復甦,同時,絲綢之路自漢代以後再次開通,和西域各國的貿易帶來的對經濟的促進也是不可估量的。
政治水平:擁有當時最先進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度、律法等都是在封建社會非常完善的,確保國家能夠穩定運行。
人口數量:天寶年間,安史之亂前,唐朝人口達到8000多萬,充足的勞動力對生產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
軍事能力:唐朝時期,雖然軍隊數量不多,全國大約只有50多萬。但戰鬥力強悍,在西域和高麗百濟等的對外戰爭中可見一斑,同時軍隊糧草充足、裝備精良、各個時期都有名將,如李靖、郭子儀等;
疆域領土:唐朝極盛時期,疆域面積位居全球第一。同時期能和唐帝國相提並論的,只有阿拉伯帝國,唐朝的面積最大時是1237平方公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世界影響:唐朝時期,首都長安是世界的中心,萬國來朝,許多國家都會尊奉唐朝皇帝為領袖,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被封為天可汗,遠到當時的阿拉伯、歐洲國家,近到日本、朝鮮、越南都派使節進貢朝拜。
(8)中國歷史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擴展閱讀:
唐朝強大的原因
1、繼承了隋朝非常優秀的歷史遺產,隋煬帝送了大唐幾大厚禮:科舉制度、三省六部制、京杭大運河、絲綢之路,這些為唐朝的繁榮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2、唐朝的君王(李淵、李世民、李治、武則天、李隆基(前期))對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眼光。
3、唐朝對外來文化的開放程度是無出其右的,這種文化自由促進了唐朝文化,特別是詩歌的繁榮。
4、唐朝時期科舉制度逐漸完善,唐朝擁有了可靠的人才保障,作為一個賢士輩出的時代不強大是不現實的。
5、藩鎮制度在唐朝前期還是起到了一定的軍事作用,保障了外交事業的順利實施。不過也算是唐朝的一個禍根,安史之亂後大唐不復當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朝
9. 中國在世界歷史進程中的歷史地位變化
自漢朝來中國抄一直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元朝時沒有之一。到明朝以後逐漸走向衰弱,英國工業革命後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半封建地,二戰結束後中國逐漸復興,改革開放後,中國在國際地位日漸提高,在經理全球化,世界一體化過程中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忘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