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歷史人物
卡爾·馬克思 (1818—1883),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
生平事跡
1818年5月5日,馬克思誕生於德國萊茵省特利爾城。父親亨利希·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眾的律師,對馬克思少年時代的思想成長起過良好的影響。母親罕麗達·普勒斯堡是個賢慧的婦女,主要操持家務。
馬克思從小勤奮好學,善於獨立思考。1830年,他進入特利爾中學,1835年9月畢業。中學時代,他受到法國啟蒙思想的影響,已有為人類謀幸福的崇高理想。中學畢業時他寫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說,一個人只有立志為人類勞動,才能成為真正的偉人。1835年10月,他進波恩大學攻讀法學,一年後轉入柏林大學法律系。在大學,他除研究法學外,還研究歷史、哲學和藝術理論。1837年起,馬克思開始認真鑽研黑格爾哲學。1841年,他結束大學生活,獲哲學博士學位。
馬克思在完成博士論文後,本想在波恩大學講授哲學,但因普魯士政府加緊對進步知以界的迫害,不得不放棄這個打算。於是他轉向政治,開始從事反對封建專制和爭取民主的斗爭。1842年初,他寫了第—篇政論文章《評普魯土的書報檢查令》,通過對書報檢查制度的批判,揭露整個普魯土國家制度的反動本質。同年5月,他開始為自由主義反對派創辦的《萊茵報》撰稿,10月擔任了該報的主編。在馬克思的影響下,這份報紙越來越鮮明地傾向於革命民主主義。1843年4月1日《萊茵報》被反動當局查封。
1843年5月,他來到萊茵省的一個小鎮克羅茨納赫。在這里,他與童年時代的女友燕妮·馮·威斯特華倫結婚。從此,她成了馬克思的志同道合、患難與共的親密伴侶和戰友。
1843年秋,馬克思遷居巴黎,籌備出版《德法年鑒》雜志。在富有革命傳統的法國,他積極參加法國工人的集會,了解法國工人階級的斗爭狀況,同法國工人運動的領袖和正義者同盟的領導成員建立了密切聯系,還結識了流亡在法國的各國革命家。巴黎的斗爭生活促進了他向科學共產主義的轉變。
在巴黎期間,馬克思進行了緊張的理論研究工作。他埋頭鑽研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特別是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聖西門、博立葉、歐文等人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和空想共產主義者的思想。
1844年8月,恩格斯從英國來到巴黎,拜訪了馬克思。這是一次歷史性會見。從此他們開始了前無古人的偉大合作。
1845年1月,馬克思被法國政府驅逐出境,2月到了布魯塞爾。他開始批判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局限性,寫了《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著重闡明了實踐在社會生活和人的認識中的作用,指出實踐是檢驗人的思維的真理性的標准。這個提綱是「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接著,他又同恩格斯合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這部著作第一次系統地闡明了唯物主義歷史觀。書中科學地論證了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的發展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提出了無產階級必須奪取政權的歷史任務。唯物史觀是恩格斯肯定的馬克思的兩個偉大發現之一。
馬克思在為無產階級制定科學世界觀的同時,還為創建無產階級政黨而積極作思想准備和組織准備。1846年初,他和恩格斯一起建立了布魯塞爾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在工人中傳播科學社會主義理論。1847年初,馬克思和恩格斯應邀參加了德國工人的秘密組織正義者同盟,並積極參加了同盟的改組工作。在6月召開的同盟第一次代表大會上,正義者同盟改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馬克思擔任了同盟布魯塞爾區部和支部的領導人。為了更廣泛地團結和教育群眾,馬克思和恩格斯倡議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協會。1847年11月,馬克思親自出席了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並受大會委託與恩格斯共同起草同盟的綱領。這就是1848年2月正式發表的科學共產主義的綱領性文件《共產黨宣言》。
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風暴席捲歐洲大陸。3月初,馬克思被比利時當局驅逐出境,到了巴黎。他立即著手建立共產主義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員會,並當選為主席。4月初,他們返回德國,直接參加革命。6月他創辦了《新萊茵報》。它是當時民主運動中唯一代表無產階級觀點的報紙。馬克思通過報紙宣傳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綱領,指導德國人民同封建專制制度作斗爭,揭露自由資產階級的妥協和叛賣行為,還通過報紙同各國民主派建立廣泛聯系,聲援各國人民的革命斗爭。為了發展民主統一戰線,馬克思參加了科隆民主協會的工作,同各地民主派領導人建立密切聯系。他還積極參加科隆工人聯合會的工作,同工人組織內部的錯誤傾向進行斗爭。
革命失敗後,馬克思流亡到倫敦,在這里長期定居。在倫敦,馬克思重建了共產主義者的盟約地方組織和中央委員會。
五十年代是馬克思一生中最困難的時期。貧困的生活把他壓得喘不過氣來,形形色色的敵人對他攻擊誹謗,幾乎所有的報刊對他關上了大門。但他沒有退縮,繼續戰斗。他成年累月地在英國博物館研讀政治經濟文獻,埋頭從事經濟學研究,為無產階級鍛造理論武器。恩格斯為了從經濟上支援馬克思,使自己的戰友能完成創立新的經濟學理論酌偉業,作出了最大的自我犧牲。他重返曼徹斯特,再次從事他所討厭的經商活動。馬克思在埋頭經濟學研究的同時,還設法利用資產階級進步報刊發表各種政論文章。從1851年8月到1862年3月,他和恩格斯為《紐約每日論壇報》撰稿,寫了500多篇文章。他們在這些文章中評述當時的國際重大政治事件,抨擊各國反動政府的內外政策,聲援各國人民的革命運動特別是東方殖民地和附屬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他們寫了不少論述中國的文章,揭露英國對中國的殖民政策,譴責沙皇俄國對中國領土的侵佔,支持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
馬克思在五十和六十年代最偉大的功績是完成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體系。1857年到1858年5月期間,他寫了第一個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即通常說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這是《資本論》的第一稿。在這個手稿中制定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一系列重要原理,闡述了剩餘價值理論的基本要點。1859年馬克思利用這個手稿的有關章節寫了《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這部著作「第一次有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的價值論,包括貨幣學說在內」。後來他又寫了一個新手稿:《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這是《資本論》的第二稿,這個手稿闡述了《資本論》第一卷的主要內容,也談到了屬於第二卷和第三卷的一些內容。其中很大篇幅是對剩餘價值學說史的批判,這部分後來被編為《剩餘價值理論》。1863年8月到1865年底他又寫了第三個手稿,即《資本論》的第三稿。1867年9月14日他發表了《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第三卷在他逝世後由恩格斯整理,分別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資本論》這部不朽著作具有劃時代意義,是政治經濟學中的一次革命。它論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運動的規律,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揭示了資本家對工人剝削的秘密在於佔有工人的剩餘價值,科學地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從而把他的社會主義學說置於牢固的科學基礎上。它成了無產階級反對資本主義的最銳利的理論武器。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歐洲的民族民主運動和工人運動出現了新高潮。馬克思又投入了實際斗爭。1864年9月28日,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成立,他被選為國際的領導機構總委員會的成員,並擔任德國通訊書記。他為國際起草了《成立宣言》《臨時章程》和其他許多重要文件,為國際制定了斗爭綱領、斗爭策略和組織原則。在國際存在的整個時期,他始終是國際的領袖、國際的靈魂。正像恩格斯說的,「敘述馬克思在國際中的活動,就等於編寫這個協會本身的歷史」。
1871年3月18日,巴黎無產階級舉行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賣國政府,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馬克思雖然在起義之前並不贊同這一行動,但起義一經爆發,他就滿腔熱情地給予支援和幫助。他注意收集有關公社的材料,認真研究公社的各項措施,通過各種渠道與公社保持聯系,為公社出謀獻策,並且親自寫了幾百封信宣傳公社的意義,號召支持公社的事業。公社失敗後,馬克思又從物質生活、政治思想上幫助逃離法國的公社流亡者。
七十年代,馬克思寫了《哥達綱領批判》,對拉薩爾主義的政治觀點、經濟觀點和策略思想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同時深刻地闡明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指出了共產主義劃分為兩個發展階段,論述了這兩個階段的基本特徵和分配原則,並提出了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的過渡時期的理論。這部著作對無產階級政黨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反動政府的迫害,貧困的物質生活,繁重的理論工作和緊張的戰斗,嚴重損害了馬克思的健康。他晚年常被病痛折磨。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的—顆偉大的心停止了跳動。他安葬在倫敦的海格特公墓,和他的夫人燕妮葬在一起。
馬克思的—生是偉大的一生。他和思格斯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學說,是指引全世界勞動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進行斗爭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馬克思的名字永垂史冊,他的學說將永放光芒。
「科學社會主義」的主要創始人卡爾·馬克思 1818年誕生在德國的特里爾鎮,父親是律師。卡爾17歲時進入波恩大學功讀法律,隨後又轉入柏林大學,最後在耶拿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此後馬克思開始從事新聞工作,在科倫為《萊茵報》當過一個時期的編輯。但是他那激進的政治觀點,不久就給自己惹出了是非,於是便遷居到巴黎。在那兒他遇到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相同的政治觀點使兩人結下了真切的友誼,甘苦與共,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天。
不久,馬克思被驅逐出國,遷居到布魯塞爾。1847年就是在布魯塞爾他發表了第一部重要的著作《哲學的貧困》。翌年他和恩格斯共同起草了其擁有最廣泛讀者的著作《共產黨宣言》。在同年晚些時候,馬克思返回科倫,數月後又遭驅逐。之後他遷居倫敦,在那裡度過餘生。
雖然馬克思當記者時賺些錢,但是他大量的時間在倫敦搞研究,撰寫有關政治學和經濟學著作(在那些年月里,馬克思和他的一家主要靠恩格斯的慷慨捐助來維持生計)。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資本論》第一卷於 1867年問世。1883年馬克思去世,另兩卷還沒有寫完,後來恩格斯根據馬克思遺留下來的筆記和手稿編輯整理出版。
馬克思著作是共產主義的理論基礎。從共產主義運動在二十世紀以空前的規模迅速發展來看,馬克思顯然應在本冊居於高位,問題是他應高掛第幾位呢?
做這樣決定的一個主要因素是人們對在淵古流長的世界史上的共產主義重要性的認識如何。雖然人們不能肯定共產主義究竟會發展到什麼范圍,將會維持多久,但是現在顯而易見的是共產主義的思想體系已經牢牢地紮下了根,至少在未來的幾百年內會對世界有重大的影響。
在馬克思逝世後大約一個世紀的今天,至少在名義上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人已接近13億。這個數字在人類史上比任何皈依其他思想體系的信徒還要多,從佔世界整個人口數字的比例來看也是史無前例的。這就使許多共產主義者和一些非共產主義者相信將來也許總有一天馬克思主義會在全世界取得勝利。但是很難有把握地預料到將來會有這樣的發展趨向。有很多似乎很重要的思想體系都有過其全盛時期,但是最終都銷聲匿跡了(摩尼創建的宗教就是一個有趣的例子)。早在1900年憲政民主似乎顯然是未來的潮流,雖然它在將來最終有希望得以實現,但是現在很少有人再說這樣的結論是靠得住的。
即使人們承認共產主義對今日世界和未來有巨大的影響,也可能會對卡爾·馬克思本人在共產主義運動中的重要意義提出質疑。蘇聯政府的實際政策似乎並未受到馬克思著作的約束,他寫了有關黑格爾辯證法和勞動剩餘價值等著作,這樣的學說似乎對蘇聯現今的國際國內政策並沒有多大影響。
當今共產主義強調四個主要原則;①只有少數有錢人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而大多數勞動者則在比較貧困中度日;②革除這種不合理的方法是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即生產資料歸政府而不是私人所有的制度;③在大多數情況下,建立這種制度的唯一切實可行的方法就是暴力革命;④要維護社會主義制度,必須長期實行無產階級專政。
前三項原則早在馬克思以前就被明確地陳述過。第四項原則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馬克思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而來的。蘇聯長期實行的現行專政,與其說是馬克思著作帶來的結果,倒不如說是列寧和斯大林的實踐所帶來的結果。因此或許可以說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的影響是有其名而無其實,而對他著作的注重也只不過是裝點門面而已,企圖標榜那種無論如何都要推行的思想和政策是有「科學」根據的。
雖然這種標榜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的確太過分了。例如,列寧不僅僅宣稱要遵循馬克思的教導,而且實際讀過並完全接受了他的教導,自信是在按照他的教導辦事。毛澤東和許多其他共產黨領袖也都是如此。是的,馬克思的思想可能會引起誤解和異議,但是基督、佛陀或穆罕默德也是如此。假如中國政府和蘇聯政府的一切主要政策都是直接來源於馬克思著作的話,那麼他在本冊中的名次甚至還會高些。
也許可以認為,使共產主義在世界如此廣闊的天地里成為基本政治思想體系的主要功勞,應歸於真正建立了一個共產主義國家的實用政治家列寧,這種看法不無道理。列寧當然是個極其重要的人物,但是馬克思甚至比列寧更重要,因為他的著作不僅僅強烈地影響了列寧的思想,而且也強烈地影響了許多其他共產主義領袖。
還有一個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就是是否應該把建立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功勞在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之間劃分開來。他們共同起草了《共產黨宣言》,恩格斯對《資本論》的最後定稿肯定起了重要的作用。雖然兩個人各自都以自己的名義寫了幾部書,但是他倆在智慧上合作得如此密切以致理應把兩人共同創造的產品當作一項不可分割的共同成果。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本書中確實也是兩人合佔一章,只不過標題是馬克思一個人的名字,這是因為在一般人看來他是兩個夥伴中起主導作用的一個,我認為這種看法是有道理的。
最後要提到的一點是常常有人指出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說有嚴重的錯誤。當然馬克思具體的預言中有許多已經證明是錯誤的。例如,他曾預言在資本主義國家裡,工人階級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變得越來越貧困,顯而易見這種情況並未發生。馬克思還曾預言中產階級將會被消滅,其中大多數成員將跌入無產階級的隊伍中來,只有少數升入資產階級中去,顯然這一情形也沒有出現。他似乎還相信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會使資本家的利潤減少,這一預言不僅錯誤而且荒唐。然而不管他的經濟學說正確與否,對馬克思的影響都沒有多大關系。一個哲學家的重要性並不在於他的觀點是否正確,而在於他的思想驅使人們付諸行動。基於這種認識,馬克思無疑是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http://www..com/s?ct=0&;ie=gb2312&bs=%C2%ED%BF%CB%CB%BC&sr=&z=&cl=3&f=8&wd=%C2%ED%BF%CB%CB%BC%C9%FA%C6%BD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著作
馬克思: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 (1843年), 論猶太民族問題 (1843),1844年經濟和哲學手稿 (1844年),論費爾巴哈 (1845年),哲學的貧困 (1845年),僱傭勞動與資本 (1847年),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1852年),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1857年),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1859年),剩餘價值理論共三卷(1862年), 工資、價格和利潤 (1865年),資本論第一卷 (1867年),法蘭西內戰 (1871年),哥達綱領批判 (1875年)
兩人合著: 德意志意識形態(1845年), 神聖家族 (1845年), 共產黨宣言(1848年),關於美國內戰 (1861年), 資本論第二卷 (1893年), 資本論第三卷 (1894年)
恩格斯: 德國農民戰爭 (1850年),德國的革命與反革命 (1852年),反杜林論 (1878年),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1880年),自然辯證法 (1883年),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1884年),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1886年)
馬克思的哲學
哲學——解放的頭腦
『德國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這個解放的頭腦是哲學,它的心臟是無產階級。』——《德意志意識形態》
『哲學把無產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的武器,同樣地,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德意志意識形態》
馬克思認為哲學是人的解放的頭腦,也就是說,它是解放者(無產階級)的精神武器。 他認為社會主義的出現是歷史的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證明它的合規律性,哲學作為人的解放的頭腦就應當承擔這樣的一個任務。
『可以根據意識、宗教或隨便別的什麼來區別人和動物。一當人開始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的時候,這一步是由他們的肉體組織所決定的,人本身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人們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同時間接地生產著自己的物質生活本身。』 ——《德意志意識形態》
人區別於動物的地方,就在於他能生產出他們賴以生存的生活數據和生產數據,而動物不能。 人一旦進入生產勞動,他就同其它動物根本區別開來了。 因為要勞動,所以必須事先結成生產關系以及其它社會關系。人們的勞動生產力制約著他們在其中進行活動的生產方式,而有什麼樣的生產方式,便有什麼樣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生產方式、社會關系等構成的社會存在又決定著人們的社會意識。由此可見,社會的發展便不是完全沒有規律可循的了。
生產勞動為主要形式的物質實踐基礎上形成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是人的活動產物,但他們一旦形成,便反過來成為制約著人的活動的客觀的力量。 因此,馬克思認為,社會的發展從表面上看像是雜亂無章,其實它同自然界一樣也是有內在客觀趨勢的。
馬克思從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來說明人時,他立足於實踐的基礎上。
人通過自己的物質實踐活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人自身也在這種實踐活動中得到改造,獲得自己的新的質量和素質。
人改造世界,世界也改變人。
因此人只有在實踐基礎上,在以實踐為基礎的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中才能得科學的唯物的說明。
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說明人的問題的根本特徵。
階級斗爭
『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共產黨宣言》
馬克思認為,在人類歷史上,由於金屬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從而剩餘生產物增多,使得人類有可能在自身中實行腦體分工。這種分工一方面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使人類從原始社會的野蠻階段走了出來,進入文明時期。另一方面,腦體分工本身就是最初階級劃分的基礎。由於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現,使壟斷精神生產的剝削階級分子與承擔全部體力勞動的勞動階級處在根本利益相互對抗的關系之中,人類自此進入階級社會。階級社會幾千年的發展,不過是剝削階級對勞動人民剝削的程度以及勞動人民對剝削階級依附的具體方式的變化。
馬克思認為,只有聯系生產力發展以及由生產力決定的社會關系結構的變化,才能理解:
人類歷史發展的階段中,階級斗爭是不可避免的; 階級斗爭本身就構成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種推動力量。
馬克思在關於階級的理論中,特別強調階級是一個經濟范疇。
『在原始積累的歷史中,對正在形成的資本家階級起過推動的作用的一切變革,都是歷史上劃時代的事情;但首要的因素是:大量的人突然被強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資料分離,被當作不受法律保護的無產者拋向勞動市場。對農業生產者即農民的土地的剝奪,形成全部過程的基礎。』 ——《資本論》
現代階級關系的產生源於勞動者同自己的生產數據的分離。 但階級一旦產生,又會把階級利益對立的烙印打上文化、宗教等領域。在這個意義上,階級有時是一個社會范疇。人類社會的階級關系從早期的簡單走向復雜,然後又走向現代社會的簡單化。
馬克思指出,同以往的階級社會相比效,資本主義社會會使互相對立階級日益簡單化。
『我們的時代,資產階級時代,卻有一個特點:它使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共產黨宣言》
馬克思雖然建立了階級理論/學說,但是沒有解釋階級轉化相關的理論,尤其是無產階級經過某種方式取得政權之後,轉化為有產階級的情況。
政黨理論
『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因此,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餘的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於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共產黨宣言》
與馬克思的階級斗爭理論緊密相關的,是無產階級政黨理論。 在馬克思看來,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必須由無產階級的政黨來領導,而無產階級政黨則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這個黨代表著組織、領導和宣傳作用。 沒有無產階級政黨的這些核心作用,就不會有無產階級斗爭的勝利。
國家理論
從階級及階級斗爭的理論出發,馬克思認為私有制社會中對立階級之間的斗爭具有不可調和的特點,統治階級需要用暴力來鎮壓被壓迫階級的反抗。以保持階級之間的平衡,把階級關系維持在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秩序和范圍之內,那就是國家。 這樣,作為統治階級統治工具的國家就應運而生。無產階級要想獲得自由的解放,就要必須團結起來,進行暴力革命,以推翻資產階級的專政,建立起無產階級專政或社會主義國家,直到消滅階級和國家的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到來為止。
「舊的國家是一種『以其無處不在的復雜的軍事、官僚、宗教和司法機構像蟒蛇似地把活生生的市民社會從四面八方纏繞起來的中央集權國家機器』。」—— 卡爾·馬克思 《法蘭西內戰》
革命導師馬克思
1843年10月的一天,普魯士西部科隆出版的《萊茵報》上登出一則啟事,招聘一位學識豐富的人當主編。
招聘啟事登出的當天,一個穿西裝、滿臉絡腮鬍子的人來到編輯部。他就是卡爾·馬克思,看上去有四十來歲,顯得很穩重。
可是,當報社老闆問他年齡時,得知馬克思只有25歲,吃驚的臉上不免露出不信任的神情,說:「馬克思,雖然你給我們寫過不少文章,質量也不錯,可是你這么年輕,能擔此重職嗎?」
馬克思微微一笑說:「先生,您的憂慮是無可非議的。可是,學識的高低與年齡無必然關系。請您耐心些,花五分鍾看完我的應聘材料再說,您還可以考考我!」
於是,報社老闆看起了應聘材料,當他知道馬克思擁有耶拿大學哲學系的博士學位時,態度馬上變了,笑著說:「太抱歉了,請你原諒我剛才的失態。」接著,就拿出了聘書。聘請馬克思擔任《萊茵報》主編。
馬克思應聘報社主編,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宣傳革命道理,抨擊資本主義制度的腐朽沒落,喚醒人民的覺悟。他上任不久,普魯士的萊茵省議會討論「林木盜竊」問題,要立法處罰盜竊者。誰是盜賊呢?議會把矛頭指向了廣大農民。
馬克思立刻深入調查,把事情搞清楚了。原來,普魯士西部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草原,一直都是當地農民、牧民生活的來源。後來,被幾個貴族和地主強行霸佔,還劃分了勢力范圍。他們在森林裡伐木,在附近開了許多木材加工廠,肆意剝削當地居民;又在草原上開辟了牧場和奶製品廠,以牟取暴利。這些森林和草原,本該是屬於當地農民、牧民的,可是,貴族地主們「反客為主」,不允許農民去森林裡撿枯樹枝當柴燒,孩子們到草地上去采草莓、蘑菇,也被視為偷竊。議會要立法,就是要從法律上承認,貴族地主霸佔的土地屬於他們的私有財產。
這真是黑白顛倒!馬克思和同仁們都感到憤憤不平,就寫了許多文章登在《萊茵報》上,抨擊議會的無恥行徑,並要求地主貴族把森林和草原還給當地農民。這些文章深得人心,《萊茵報》的發行量也一下子猛增。
專制的普魯士政府是保護貴族、地主利益的,他們立刻下令查封了《萊茵報》。馬克思從此覺悟到,單靠輿論是無法推翻專制統治的,無產者只有聯合起來,通過武裝斗爭才能奪取勝利。
卡爾·馬克思(1818—1883)生於普魯士(現德國)萊茵省特里爾城。1848年2月,他的《共產黨宣言》在倫敦發表,這是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第一個完整的理論和實踐的綱領,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864年創立了「第一國際」,從此,國際工人階級有了自己的組織和行動綱領。
在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中,早在100多年前,馬克思就把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研究,作為他創立的經濟學的主要關注對象和核心之一,提出了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並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從概念、內容,從經濟學的層面上做了科學系統的界定和論述。可以說,馬克思當之無愧地是以人的發展為目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學說的奠基人和最偉大的貢獻者。
B. 德國從古至今的歷史
意志(德語:Deutsch)這個詞大約見於公元8世紀時期教宗哈德良一世的一份文獻中的Theodiscus一詞,意思是"方言"或"人民的",開始僅指在法蘭克帝國東部地區使用的一種不同於羅曼語和凱爾特語的方言。卡爾大帝(查理曼)死後,帝國分裂,其中東法蘭克和西法蘭克的界限大約相當於羅曼語族和日爾曼語族的界限。東部帝國的居民後來才逐漸產生休戚相關的感覺。
與中國這樣的統一與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國家不同,對於歷史上長期處於民族融合和政治分裂過程中的德意志地區來說,民族、國土、國家常常是相互分離的。因而從德意志歷史整體考察,只有1871年俾斯麥統一德國後,Deutschland這個詞才包含了同一的國土和國家政權的含義,因此,准確地說,只有這之後的歷史才可以稱為「德國史」,之前的歷史只是德意志地區和德意志各民族的歷史。
目錄
早期歷史
近代德國
現代德國
展開
早期歷史
近代德國
現代德國
展開
編輯本段早期歷史
日耳曼時期
考古證據表明,在現今德國國境內,約70萬年前就有人類踏足。從此推測,約50萬前開始,人類就陸續移居於此。
因為缺乏文獻記載,所以德意志人早期的歷史,並不是太清楚。羅馬帝國最早開始記載日耳曼部落(Germanen)的活動,但這些日耳曼部落與今天的德意志民族並不相同。當時所謂的日耳曼部
德國
落,是對所有居住於北歐及中歐,使用印度-日耳曼語系的各個部落的統稱。現代的民族學家對這個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約可信的是歐洲較早的居民克爾特人(Kelten)先使用這個名稱來稱呼新移民。而凱撒(Julius Caesar)遠征高盧時,用「日耳曼族」這個名稱來稱呼當時居住在萊茵河右岸(在今天的德國境內)的各個部落。其後,「日耳曼族」這個概念才逐漸介紹到羅馬人的世界裡。
日耳曼部落是指原先居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南部(包括丹麥)及其臨近地區的一些民族,他們的文化及宗教相當接近,所以成為一個文化圈。西元前1000年左右,因為北歐地區氣候轉壞,該地區的居民開始向南遷移。到西元前450年時,他們分布於萊茵河沿岸,南至阿爾卑斯山以北,東到外克塞河(Weichsel,即維斯杜拉河Vistula)的地區之內。到了西元前2世紀,這些民族又開始另一波的民族移動,而開始與羅馬世界有較多的接觸。
公元前後,在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已定居著許多日耳曼部落,這些部落同企圖征服此地的羅馬帝國不斷發生沖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勝了當時強盛的羅馬帝國。在這次戰役中,日耳曼部落伏擊並消滅了三個羅馬軍團。此後,羅馬人再也沒有真正嘗試過把它們帝國的東部邊界推進過萊茵河。
日耳曼部落雖是以語言、血統、生活習慣、文化及信仰為族群的指標,但因散居之故,個別差異可以相當大。所以西元4世紀起的大規模族群遷移時,並不是整個血緣民族集體行動,而是以較小的氏族組織為單位。歷史學家將這些移動的日耳曼部落約略分成西日耳曼人,東日耳曼人及北日耳曼人三個大類別。西日耳曼人指的是西元1世紀時居住在西起萊茵河,東至衛塞河(Weser),南至多瑙河,北達北海的這些族群。
自407年開始的一段時期中,各萊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過萊茵河並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國。476年,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下層人民聯合,推翻了顯赫的羅馬帝國。
民族大遷徙
376~568年,散居羅馬帝國境外的以日耳曼人為主的諸「蠻族」部落大舉強行移居帝國境內,並各自建立國家的歷史過程 。民族大遷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體,部落顯貴 、軍事首領及親兵渴望向外掠奪新的土地和財富;人口自然增長對生產力形成壓力,為了發展畜牧經濟,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遷徙。羅馬奴隸制的危機和帝國的衰落,無力抵禦外族入侵,因而使「蠻族」的武裝遷徙深入帝國腹地。
法蘭克人時期
從509年開始,法蘭克人分為3個部族:薩利安人(Salian)、里普利安人(Ripuarian)和卡蒂人(Chatti, 或黑森人〔Hessian〕)。在428~480年間,薩利安法蘭克人佔領了羅亞爾河以北高盧的大部分地區。里普利安人和卡蒂人仍然留在德意志和高盧東北部。薩利安人在他們的國王克洛維(Clovis)的統治(481/482~511)下信奉了天主教,克洛維把他的統治權擴大到其他法蘭克人身上,並征服了高盧的其他大部分地區。他的梅羅文加王朝(以他的祖父梅羅文加的名字命名)的繼任者們統治法蘭克人的土地,直至8世紀由加洛林家族代替時為止。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768~814年在位)與教宗(教皇)合作恢復了西羅馬帝國,並把天主教傳播到德意志中部和北部。他的帝國於9世紀中葉解體。
德意志立國
5世紀末,延續了幾個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輝煌時期。在查理曼大帝(800年加冕)的統治下,王國幾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絕大部分地區,稱為查理曼帝國。查理曼大帝去世後,帝國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按照凡爾登條約分成三部分,西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左岸的西法蘭克王國就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而東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右岸操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的日耳曼王國的基礎,成為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是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間的部分成為了後來法德爭斗的根源。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薩克森王朝的地域大致位於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就此開始。
編輯本段近代德國
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國家,中世紀時演變成承認皇帝為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帝國自由城市的政治聯合體。
其帝國國祚,因自稱奉天承運,日耳曼人認為追溯為承繼羅馬帝國而來,所以稱之為神聖羅馬帝國。
查理曼死後,西羅馬帝國皇帝這個頭銜,始終由東法蘭克王國和西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君主輪流擁有。然而,胖子查理於887年被廢黜之後,加洛林帝國自此瓦解,再也沒有統一。自胖子查理之後,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擁有者大多是由教宗加冕的義大利國王,義大利國王的實際統治范圍極其有限,僅限於義大利東北部,而那些國王幾乎是清一色的義大利本土貴族,最後一位本土國王是貝倫加爾一世。
大約在900年,東法蘭克王國地方勢力崛起,形成了四大公國,它們是:薩克森、法蘭克尼亞、士瓦本和巴伐利亞。當加洛林家族的最後一位國王孩童路易於911年去世後,東法蘭克貴族沒有選擇西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家族作為路易的繼任者,而是選舉法蘭克尼亞公爵康拉德為新一任國王。康拉德臨終之時,指定宿敵捕鳥者亨利為繼任者。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在眾多東法蘭克王國的公爵當中,被推舉為東法蘭克王國國王,亨利去世後其子奧托繼位為東法蘭克國王。962年,東法蘭克國王、奧托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到973年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與皇帝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1157年,這一帝國得到了「神聖帝國」的稱號。1254年,帝國第一次開始使用頭銜「神聖羅馬帝國」,1512年的科隆帝國會議後頒布敕令,使用「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此後作為官方名稱沿用直至1806年。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稱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同盟軍入侵法國的盟國巴伐利亞,另一隻同盟軍進攻拿破崙控制的義大利。拿破崙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12月2日在奧斯特利茨(Austerlitz),法、俄、神聖羅馬三國皇軍打了一場「三皇會戰」。法軍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神聖羅馬帝國的摩拉維亞,同時將同盟軍趕出義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國援軍。12月16日,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簽訂《普勒斯堡和約》。和約簽訂後,拿破崙成立以自己為護國公的萊茵邦聯,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區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原來的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Rheinbundakte),脫離神聖羅馬帝國,加入邦聯。同時,拿破崙 對奧皇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羅馬人民的國王等稱號。最後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羅馬人民的國王的稱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德國人在論述其帝國歷史時,將其定義為「第一帝國」;與後來的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史稱為第二帝國)與希特勒執政時期(1933年-1945年,史稱為第三帝國)加以串連論之。
宗教改革
馬丁·路德為反對贖罪券買賣發表了九十五條論綱,後來在1517年他發起德國宗教改革。
1519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即位。他不單要對抗土耳其奧斯曼帝國還要捲入了對法國及教宗的長期戰爭。他在帝國的地位被削弱,無力阻止宗教改革。
1522年至1526年間,在帝國的某些城市和地區流傳著路德的學說。宗教改革由君主執行。皇帝的弟弟費迪南不能容忍路德的教徒。對此支持新教的領主還一度遊行示威。
14世紀農民就因為生活困苦而爆發起義。在宗教改革期間的1524年至1526年,甚至發展為德國農民戰爭。1525年在閔采爾的領導下,法蘭肯豪斯的地主被廢除。
三十年戰爭
由於德意志是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的主要戰場,其經濟遭到極大破壞,而且戰後諸侯國各割地盤,其內部分裂變成不可逆轉,間接令神聖羅馬帝國變得名存實亡。黎塞留主政的法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阿爾薩斯與洛林,為以後德法爭戰埋下隱患。
普魯士崛起
1701年1月18日,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因支持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在柯尼斯堡被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自此,普魯士作為一個王國才正式存在。
法國大革命後,普魯士參加反法同盟,但敗於法軍,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國兼並萊茵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於1806年10月再度參加反法戰爭,隨即在耶拿敗於拿破崙,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魯士和法國在涅曼河的提爾西特締結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
1806年慘敗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1809年在柏林創辦了腓特烈·威廉大學(柏林大學),同時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此後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1812年冬,拿破崙軍隊自俄國敗退,普魯士遂於次年再度參加反法同盟,於1813年3月17日對法國宣戰,10月24日,普、奧、俄三國聯軍在布呂歇爾和格奈森瑙指揮下在萊比錫大敗法軍。1815年普軍在滑鐵盧再度擊敗法軍。根據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調整,普魯士疆域自默麥爾河延至萊茵河,成為德意志邦聯內德語居民占優勢的唯一強國,以及歐洲列強之一。
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滅亡後,德意志邦聯在1815年成立,其中以普魯士和奧地利最強大。普魯士和奧地利都想由自己領導德國統一,後來普魯士漸漸取得領導權。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建立了德意志關稅同盟,除奧地利和漢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國都加入該同盟。
1848年革命
1848年巴黎的二月革命推動了德國城邦的三月革命的發生。在奧地利發生巷戰。3月13日梅特涅下台並逃亡到英國。費迪南一世於1848年4月批准新憲法通過並且允許民間組建武裝力量。在匈牙利,義大利和斯拉夫地區爆發了起義,但很快被鎮壓。普魯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迫於民間壓力,修改憲法並且承認人民有集會和言論自由。至於小城邦,如巴登就試圖通過任命自由派分子組成政府這一策略來避免革命。但隨著革命進一步升級,正是薩克森和巴登成為了激進民主革命的中心。
5月初所有城邦進行選舉,推選法蘭克福國民議會代表。但只有六個城邦進行了直選。在國會里既有保守的保皇黨也有自由黨和共和黨人。工人和農民根本就沒有自己的代表。5月18日成立了臨時政府,由臨時國家元首領導。諸侯也承認臨時政府,但臨時政府沒有自己的軍隊,警察和公務員,有名無實。
法蘭克福國民議會需要劃定未來德國的國界。剛開始有人提出大德意志方案。但後來還是決定採用小德意志方案,建立一個不包括奧地利的德國。
1849年3月28日,經過長時間討論,伯多祿教堂憲法終於通過,憲法規定,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下建立一個統一的聯邦,立法部門是帝國議會,領導中央政府的則是世襲皇帝。該憲法是魏瑪憲法和德國基本法的基礎。選舉權被進一步確定。
4月2日普魯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遜位後,各城邦都從法蘭克福撤回了代表。德累斯頓和巴登為了推行憲法發生了革命,但最後被鎮壓。少數代表拒絕被召回並且在斯圖加特舉行進一步會議。最後一場革命發生在7月23日拉斯斯塔德。憲法永遠失效了。很多人由於受到政治迫害而逃亡到美洲。
德意志統一
1871年普魯士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威廉一世即位。 1862年他因軍事改革所需預算及稅收問題與國會發生沖突,本擬退位,但在前駐法大使俾斯麥的建議下收回成命。俾斯麥表示支持軍事改革,並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
俾斯麥出任首相,這標志著德國統一的開始。1864年普魯士打敗丹麥,收回北方近丹麥邊境的多個領地。1866年普魯士打敗奧地利,迫使奧地利與匈牙利組成奧匈帝國;並合並數個邦,組成北德意志邦聯。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德國南部幾個邦脫離法國控制,至1871年德國宣布完成統一,德意志帝國成立,也稱「德意志第二帝國」。
編輯本段現代德國
一戰時期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俄國。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第十七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且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逼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逼撤退至波爾多。9月5-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斗開始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里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1917年2月3日因德國使用無限制潛艇戰,使美國多隻船隻被擊沉,美國與德國斷交。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破獲的齊默曼電報,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根據,於4月6日向德國宣戰。
1918年8月至9月間,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元帥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只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嘩變,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11月11日,德軍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悉數推給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還被解除武裝,德國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且不許擁有空軍。但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其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本土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造成德國貨幣瘋狂貶值,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因而引發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德國人為擺脫《凡爾賽條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種種因素配合,以及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終於爆發了規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魏瑪共和國
魏瑪共和國國徽
戰後的魏瑪共和國是在德國的土地上建立一個和平、自由、民主的政權的一次努力。但是,魏瑪政府自一開始就註定了困於經濟問題和本身魏瑪憲法固有的缺陷。開始的幾年,魏瑪共和國不得不忙於處理左翼和右翼相繼發動的叛亂和1923年的嚴重的通貨膨脹。接下來,由於德國與戰時敵人們的關系逐漸緩和和賠償債務的放寬,情況有了些好轉。盟國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秩序和繁榮,全靠總理兼外交部長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這種繁榮一直延續到1930年來臨的大蕭條之前。
此後,經濟的衰退,加上對1923年超速通貨膨脹的記憶和凡爾賽條約嚴酷的條款引發的民族主義反對聲音,從內外兩方面斷送了魏瑪政府。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SDAP,簡稱納粹)利用了這一現實和不斷增長的失業率。納粹不斷強調民族和種族的問題,並承諾讓失業的人重新獲得工作,他們把德國的許多問題都歸罪於所謂的猶太人的陰謀,甚至宣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是由於內部的通敵造成的。
二戰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額賠款使魏瑪共和國之民主共和政府無法負擔,之後遭遇的經濟大蕭條和未能解決失業、其他社會問題(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動),使許多德國人轉向支持右翼,希特勒之納粹黨則屬極右翼中之一支。希特勒承諾減少失業人口及對經濟、文化和軍事進行改革。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魏瑪共和國的政局開始轉向法西斯化。在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第二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
希特勒執政後,對內開始實行白色恐怖,殘酷鎮壓異己分子,通過沖鋒隊、黨衛軍和蓋世太保及其遍布各地的勞動營和集中營實行法西斯專政。希特勒是通過鼓吹強烈的民粹主義上台的,上台後的他開始了對猶太人瘋狂的種族壓迫。在1933年2月27日,國會縱火案後,希特勒聲稱是國會的第二大黨共產黨(也是納粹黨的主要政敵)所為,逮捕了共產黨領袖,動員沖鋒隊將全國所有共產黨黨部佔領並禁止了共產黨員參加3月初的國會選舉,納粹黨贏得了44%的席位,聯合了國家人民黨後又通過脅迫或賄賂的手段,強行通過了《授權法》,只有社會民主黨未贊同,是為德國踏入極權主義的第一步,最終利用《授權法》取締了所有非納粹政黨。
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紐倫堡召開的納粹黨代表大會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國」指稱他所統治下、「國祚千年」的德國。1933年12月1日通過《保證黨和國家統一法》,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國。。
1934年8月1日通過《德國元首法》等,加強了法西斯獨裁統治。1934年8月2日保羅·馮·興登堡死後,希特勒順理成章地控制德國,廢除總統制,成為德國元首,並派出100,000 名間諜,監察國內的評論家及異見者。
希特勒將國家經濟納入戰爭軌道,加快重整軍備的步伐。當時,德國總體經濟因納粹黨的戰爭經濟計劃的而得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許多政治對手、尤其是共產主義者和一些社會主義者,被送去集中營,據估計,在納粹最初統治的時間里,就有成千上萬政治受害者死去或失蹤。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突破凡爾賽條約的封鎖,宣布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起50萬人的軍隊,次年宣布實行由戈林主持的「四年計劃」,工業發展速度超過西方各國。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將德軍開進萊茵非武裝區,7月武裝參與西班牙內戰。11月25日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公約》。
1938年3月德國吞並奧地利,9月,在慕尼黑會議上,希特勒表示「取得蘇德台區以後,德國不再有領土要求」以及英法的綏靖政策的驅使下簽訂《慕尼黑協定》。10月,德國背約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5月22日,德國和義大利於柏林訂立鋼鐵同盟,至此,三國正式結盟,被稱為軸心國。
1939年7月10日,宣傳部長戈培爾正式宣布廢棄使用,改以「大德意志帝國」(Gross-deutsches Reich)取代。
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電戰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隨後迅速佔領了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1940年,擊敗英法聯軍,並佔領了法國。隨後佔領了南斯拉夫和希臘等國。
二戰末期,根據希特勒遺囑,北部戰區司令鄧尼茨海軍元帥任總統,宣傳部長戈培爾為總理。但戈培爾在希特勒自殺身亡後隨即自殺,很快鄧尼茨向盟軍投降。
1944年6月6日,美英聯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德意志第三帝國」終結。
冷戰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戰敗,根據戰時波茨坦會議中英、美、法、蘇四國的秘約,決定在德國戰敗後將其一分為四分別由四個戰勝國佔領,並且合組一個最高管理單位同盟管理議會(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來治理德國事務。但由於理念上的差異,在戰後以美國為主的西方陣營與以蘇聯為主的共產陣營逐漸疏遠,1948年3月時,美、英、法三國在倫敦舉行會議,初步決議要將三國所分別管理的德國領土合並,組成一個德國西部的政權,針對這點蘇聯方面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並進而宣布著手設立一個東德政權的計劃。
但直接導致東西德分離的導火線,則是發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
東德國旗
方佔領區境內的貨幣重整計劃。當時西方三國佔領區內原本分別發行的貨幣整合為一,但卻排除蘇聯佔領區,發行了西德馬克,而蘇聯佔領區也在短短三日後發行了東德馬克,儼然象徵東西德正式分離。東西德分離後,東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開始,對使用西德馬克的西柏林地區進行封鎖,為期11個月,希望透過此舉達到完全控制整個柏林地區的目的,但卻在西方國家持續以空運方式所進行的柏林空運之支援下沒有實現。在柏林封鎖解除(1949年5月12日)後沒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宣布正式成立。而東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會主義統一黨(縮寫:SED)一黨專政的社會主義政體。
西德於1955年5月8日加入北約,相對的,由蘇聯扶植、共黨主政的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則加入了華沙條約組織,使得東西德間的交界成為兩大對壘陣營的最前線,冷戰的焦點。
德意志再次統一
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後,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這個協議通過1990年2月14日的所謂「四加二協議」(英美蘇法四個佔領國和東西德國)得以實現。東德領土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並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從此覆蓋德國全境,德國統一成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仍然是歐共體(後來成為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
1991年3月15日,四個佔領國正式放棄對其的佔領權。因此除了視為是一個分裂狀態下的獨立國家之外,西德也可被視為是當代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段歷史時期。
根據《柏林/波恩法令》,1994年3月10日,柏林重新成為德國的首都,直到1999年聯邦政府才統合完成;而波恩則獲得了聯邦城市的地位,目前有包括國防部、農業部等在內六個聯邦行政部門位於波恩,是德國第二大政治中心。
2005年11月,基督教民主聯盟的領導人安格拉·默克爾當選為德國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
C. 二戰德國鐵道炮的軍史
鐵道炮是指由鐵道機車運輸、在軌道上發射的火炮,亦稱「列車炮」。據美國人說,在美國國內戰爭期間,尤其是在奪取彼得斯堡時,動用過鐵道炮。但那時的鐵道炮不是專門製造的,只不過是將普通的野戰火炮裝在鐵道平板車上而已,談不上是真正的鐵道炮。
19世紀末,法國人最先提出了鐵道炮的設想,而丹麥則將鐵道炮作為機動的海岸炮使用。直到一戰,鐵道炮才盛行開來。在一戰期間,火炮是主要的武器裝備,有50%的戰斗有火炮參與,作戰雙方往往又以陣地戰和溝塹戰為主。當時歐洲的鐵路已很發達,各國將鐵道鋪到了前線,這樣一來,軍隊就可以將重型火炮通過鐵道運送至前線,甚至運到敵人的縱深地帶。況且各國有不少現成的口徑達406毫米的老式艦炮,可以較容易地改造成鐵道炮。
此外,法國還有不少要塞炮,這些要塞炮沒有反後坐裝置,不能吸收後坐力,要將它們進行現代化改裝需費很大功夫,於是將其直接裝在簡單的箱形鋼結構上,然後一起安裝在鐵道車上。運抵發射陣地後,再將火炮從鐵道車上卸下,靠在鐵軌上。發射時,整個後坐力通過炮架並沿鐵軌將火炮向後推動幾英尺。發射幾發後,再將火炮裝在輪式車上,向前移到原來的發射位置上。以後的鐵道炮則有了專用炮架,身管和炮架一起裝載在火車上。
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而德國克虜伯兵工廠在研製火炮方面又居世界領先水平,所以德國的鐵道炮型號多,使用多,還組建了多支鐵道炮兵中隊(連)。德國還給一些鐵道炮起了名,如「凱撒·威廉」、「古斯塔夫」、「茲奧·安尼斯」、「布呂諾」和「西格弗里德」等。
在一戰中,德國仿效法國,主要通過對艦炮改裝來製造鐵道炮。這期間,除巴黎大炮(原名「凱撒·威廉」)外,德國試制過170毫米「塞繆爾」鐵道炮,製造了3種制式鐵道炮210毫米「彼特·阿達爾伯特」、280毫米「布呂諾」和380毫米「瑪斯」。其中「彼特·阿達爾伯特」用得最多。它是將210毫米艦炮的身管裝在由箱形梁構成的架上,再裝在2台6輪鐵道車上構成。它雖設有液壓反後坐裝置,但發射若干發彈後,還需將炮向前推動幾英尺以回到原來的發射位置。該炮不能改變射向,為了射擊不同方向的目標,需用機車將火炮拉到弧形鐵軌上。「布呂諾」是由「馮德坦」級戰列艦艦炮備用身管製成的,1917~1918年部署在比利時海岸。「瑪斯」是一戰中口徑最大的鐵道炮,其炮管取自SMS「拜恩」艦炮,炮架是簡單的箱形梁,發射時一般將它下降到預先備好的轉台上,並卸掉輪子,有較大的方向射界。德國在奪取法國的敦克爾克和凡爾賽時使用過「瑪斯」巨炮。
希特勒上台後,加緊擴軍備戰,發展鐵道炮是其優先計劃。為了簡化部署,首要的要求是發展能運輸的轉台,這種轉台要能迅速安裝在火車能到達的鐵道支線的終端,然後通過笨重的液壓反後坐裝置將炮架連接到轉台上,以防止發射時炮架從轉台上掉下來。
這個時期德國鐵道炮有兩類。一類是按長遠規劃製造的,基本上是超遠程火炮;另一類是按1936年開始的應急規劃製造的,旨在1939年夏天為陸軍提供合適的火炮。
一戰中的「巴黎大炮」是一種典型的超遠程火炮,其射程超過120千米。二戰前,德國發展超遠程鐵道炮也是為了進行極遠距離的炮擊。當時這類鐵道炮的最小口徑是150毫米,共製造了15門。它們雖然有一定威力,但對鐵道炮而言,口徑畢竟嫌小,故後來用170毫米口徑取代。盡管如此,由於其身管採用1902年的「德意志帝國」級戰艦上的老式艦炮炮管,難以對其改進,因而到1938年,陸軍只同意造6門。
1938年3月德國裝備了K12(E)式210毫米鐵道炮。與「巴黎大炮」一樣,它的身管很長,達33.53米,「挺胸」時頗為壯觀。為了避免普通膛線和彈帶承受不住發射時的巨大應力,去掉了炮管內的膛線,代之以8條深槽,彈上有8條筋,與身管內的深槽配合,賦予彈丸旋轉。炮架是簡單箱形梁,由兩組鐵道平板車運輸,前面是兩組10輪,後面是兩組8輪。由於炮管自身很重,對其必須進行支持,而為了在炮身後坐時不致撞擊鐵軌,發射前需用千斤頂將炮架頂高1米。盡管該炮設計得很成功,但由於每次發射均需抬高炮架,因此以後又設計了巨大的液力平衡臂,使炮管的耳軸靠後,以免後坐時炮身撞擊鐵軌。210毫米超遠程火炮只造了2門,1940年用於炮擊英國的肯特,有1發彈從法國一個陣地發射,越過英吉利海峽,飛行了88.5千米,落到了查塔姆附近。
280毫米口徑的鐵道炮有K5(E)、「布呂諾」和兩種。
K5(E)式是二戰中德國設計最成功的鐵道炮,深受德軍炮兵的歡迎,被稱為「苗條的的貝爾塔」。該炮身管長21.54米,全炮長41.23米,戰斗重218噸。其炮管採用深膛線,炮管不需抬起,支撐在普通炮架上,用2台12輪鐵道車運輸。該炮於1937年裝備,發射255.5千克普通彈時射程為61.2千米。1940~1942年發展了重為248千克的火箭增程彈,射程提高到86.9千米。這以後又將炮管的膛線去掉,改為滑膛,口徑擴大到310毫米,發射尾翼穩定彈時射程可達151.3千米,已超過「巴黎大炮」的射程。但是由於「巴黎大炮」影響較大,這個紀錄被很多人忽略。K5(E)共製造了25門,曾將同盟國部隊封鎖在義大利安齊奧灘頭,使其吃盡苦頭。同盟國部隊突破古斯塔夫防線後方才解除德軍對安齊奧的包圍,並切斷了K5(E)的退路,被繳獲的2門後來被送到美國進行測試評估。
德軍在二戰中使用的「布呂諾」280毫米鐵道炮最初是採用一戰中的「布呂諾」的圖紙製造的,有40倍與45倍口徑兩種身管,它們是按應急計劃製造的鐵道炮。1943年,隨著空襲增多,鐵道炮很難機動,於是德國製造了K5式,在炮架下增加一平台,若鐵軌被炸,鐵道炮可改由拖車牽引在公路上運輸。
此外,克虜伯兵工廠還製造了8門200毫米、3門380毫米「齊格飛」、1門406毫米和1門800毫米「杜拉」鐵道炮。德國還使用過不少繳獲的法國鐵道炮。
D. 希特勒(他一個人)如何做到改變世界的命運,為什麼當時那麼多德國人支持他
烈推薦去看看當時德國的聖經,希特勒的著作《我的奮斗》,這本書是他
在監獄口述專的,後來的副元首赫斯記錄屬的,這本書是一毛不拔的希特勒在
1933年當上總理後立刻
成為了百萬富翁。
你要知道,當時的德國青年結婚的最崇高的禮物不是《聖經》,而是《我的奮斗》!!
沒有這本書,新人會覺得未來不會幸福!有這本書才有安全感!
想去了解當時德國的精神面貌,強烈推薦去看看才解禁的紀錄片,希特勒的御用攝影師拍攝的《意志的勝利》,以及1936年的德國奧運會《奧林匹亞》
那場面!!你不會震撼,我倒!!
E. 德國歷史上除二戰外,還有哪個時候發動過打別的國家的戰爭還是僅僅二戰打過外國
一戰也是它挑起的。
再久遠一點,當初德國在1864年到1870年,為了完成德意志民族的統一,以版普魯士王國為首權先後發動了三次王朝戰爭。
1864年,與奧地利聯手擊敗丹麥
1866年,作掉奧地利
1870年,虐掉法國
全部取得勝利
F. 世界歷史有一套(楊白勞)一共幾本
目前三本 一本 羅馬帝國睡著了 還有 老大的英帝國 最後 德意志是鐵打的
G. 歷史問題,關於中國歷史跟世界歷史。
很多,比如說中國的鄧小平,帶領我們中華民族走向改革開放的道路
袁隆平,發明了中國雜交水稻
林則徐,鴉片的詆毀者,反抗資本主義社會
孫中山,發動了辛亥革命,使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終於結束
毛澤東,新中國的領導者
林肯,美國第二任總統,廢除了黑人奴隸制
華盛頓,美國第一任總統,領帶獨立戰爭,走向資本主義社會
馬克思,德國人,沒有"科學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現在的地位
但丁,著作神曲,是中世紀向近代社會過度的標志,也是文藝復興的標志
拿破崙,主要是民法典
丘吉爾,英國首相
希特勒,屠殺猶太人
牛頓,三個定律,總不會不知道把?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Triple Alliance)和協約國(Triple Entente)之間的戰斗。 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是同盟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是協約國。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戰場主要在歐洲。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俄國與義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義大利某些土地,結果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0,000人參戰,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傷。
戰爭的導火索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又稱巴爾干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作戰)。其中西線最慘烈,著名的戰役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的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造成破壞最大的全球性戰爭。
戰爭最高峰時期,全球有60%的國家參戰,戰火遍及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及大洋州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斗。二戰的交戰雙方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等國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與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組成的法西斯國家軸心國集團。
盡管在1939年9月前,中國的抗日戰爭,衣索比亞的抗意戰爭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經開始,但一般認為戰爭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國投降而告結束。
二戰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戰爭所帶來的血腥殺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壞,長久的反映在戰後人類的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拿破崙·波拿巴(NapoleonBonaparte,1769.8.15~1821.5.5),人稱奇跡創造者,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1814年,1815年)、軍事家、政治家,曾經佔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領土,使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為廣闊的傳播,法蘭西共和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在位前期是法國人民的驕傲
阿道夫·希特勒,男(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下午18時30分—1945年4月30日下午3時30分),生於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Braunau am Inn,林茨,萊茵河上的Braunau),卒於柏林。希特勒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的總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犯。同時,他也是一個出色偉大的演講家、政治家和冒險的軍事家
(很討厭希特勒)
中國首都或首府:北京
日本首都或首府:東京
英國首都或首府:倫敦
英格蘭首都或首府:倫敦
威爾士首都或首府:加的夫
蘇格蘭首都或首府:愛丁堡
法國首都或首府:巴黎
德國首都或首府:柏林
俄羅斯首都或首府:莫斯科
埃及首都或首府:開羅
加拿大(Canada)首都或首府:渥太華(Ottawa)
美國首都或首府:華盛頓
H. 可不可以把世界歷史按照時間順序全部一集一集排一下
http://shigr.blog.sohu.com/entry/7264100/
(這個是解說詞)
世界歷史一共一百集
CCTV-6的,可以找到視頻。專
我也是扒屬下來的
I. 求 世界歷史有一套 四部的txt
我勸樓主不如買本吧 有很多像這樣的政史地有益的書籍在網上大都下不到 就算有 等不了幾個月就不能下了 反而那些無聊透頂的小說想怎麼下就怎麼下 唉 什麼世道
J. 《世界歷史有一套》,現出了有幾部
《世界歷史有一套》,現在已出了4部。
第1部:《世界歷史有一套之羅馬帝國睡著了》;
第2部:《世界歷史有一套之老大的英帝國》;
第3部:《世界歷史有一套之德意志是鐵打的》;
第4部:《世界歷史有一套之聞香法蘭西》;
《世界歷史有一套》系列:作者楊白勞,該書由現代出版社出版。自從當年明月攜一部《明朝那些事兒》橫空出世,草根說史大潮蔚然成風,且有長久不衰之象。「歷史原來可以這么有趣!這樣生猛!」百萬網友跟帖瘋推楊白勞版世界歷史:歷史原來不可惡!於是,作者楊白勞的粉絲便都很樂意成為「地主」。趣味的世界史在漢語寫作世界一直處於空白,而《世界歷史有一套》系列就具備了讓沒讀過歷史、沒好好讀歷史、不願意讀枯燥教科書的讀者們「愛」上世界歷史的魅力。馬未都說過,知識是可以拿來炫耀的,讀完此書便可因為熟知世界史的逗趣正史和八卦野史而自信爆棚,從而談資闊綽,應對自如。《世界歷史有一套》總能讓讀者欣喜地發現,該書好比是跨國旅遊指南,各國流傳下來的歷史文化地標性勝跡,都能在書中找到逗趣的描寫、「正史」不曾記載的故事。這樣處處為讀者著想的書,不紅都難。楊白勞談到《世界歷史有一套》時表示自己的願望是,十年後,希望還有「地主」記得:百年後,希望這些「地主」的兒孫們賣廢紙時會留下《世界歷史有一套》。「最大的希望是,即使村口廁所沒有紙了,也不要打《世界歷史有一套》的主意。」看來幽默化到了楊白勞骨子裡了,處處都埋有「笑點」,句句都是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