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關系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關系

發布時間:2021-02-07 18:51:49

『壹』 中國歷史上民族關系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論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論民族大勢,豈無定論哉?

『貳』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關系雖然曲折復雜,但主要概括為

中 國歷史上的民族關系,雖然曲折復雜,但主要可以概括為戰爭與和平兩種形態。 歷史充分證明,在我國歷專史上的民族關系,各 民族間的經濟交流始終處於核心地位。各民族之間 的關系雖然紛繁復雜,但無論是戰爭掠奪還是和平 交往,其目的都是為了實現經濟上的互相需要和滿 足。這種民族間經濟上的緊密聯系和依賴,又使得 各民族間在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的聯系越來越 密切,從而使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求發展成為 中國屬歷史上民族關系發展的主流。

『叄』 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總結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一. 中國古代民族融合的階段及特徵1. 春秋戰國時期:此時中原戰亂,諸侯爭霸,華夏族內部及與其他少數民族之間的相互交往,出現了民族融合的趨勢,其主要特徵是:華夏族(漢族)的形成。2.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此時由於少數民族的大批內遷,形成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各民族間的共同斗爭及政治改革,進一步促進了民族融合。其主要特徵是少數民族的漢化進程加快。3. 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此時漢族政權衰微,少數民族政權強盛,各少數民族為推進自身的發展,紛紛學習漢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使漢化進程加快。元朝的統一進一步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發展。此時期民族融合的特徵是:民族政權對峙和少數民族漢化。
二. 民族融合的途徑1. 生產斗爭促進融合:如三國時,山越族同漢族共同開發江南。2. 階級斗爭促進融合:如西晉時,漢族同少數民族共同反抗西晉的暴政。3. 社會改革促進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採取的漢化政策。4. 和親及冊封促進融合:如兩漢時的和親政策,唐代的冊封政策等。5. 國家統一促進融合:如隋唐時,少數民族紛紛來中原學習,元代回族的形成等。 三. 中國古代歷代政權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1. 對東北地區的管轄:唐朝設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明朝設奴爾干都司;清朝設立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個將軍轄區。2. 對西北地區的管轄:秦朝派蒙恬北擊匈奴,奪取河套地區,移民置縣,修築長城;西漢政府於公元前60年,設立西域都護;東漢派班超出使西域後,重設西域都護府;唐朝設置安西、北庭都護府;清代設立烏里雅蘇台將軍和伊犁將軍。3. 對西南地區的管轄:西漢武帝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設立郡縣;唐玄宗時封皮羅閣為雲南王;元朝設宣政院管理西藏;清朝確立冊封制度並設駐藏大臣。為加強對西南地區的管轄,明永樂年間開始改變由當地少數民族首領擔任土司長官的制度,改由中央派遣流官直接統治,史稱「改土歸流」;清雍正時,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加強了中央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也促進了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肆』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關系是什麼樣的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中國各民族長期生活在統一的國家中,共同創造開發了中國的統一、遼闊的疆域與繁榮的民族文化。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泱泱大國,其民族與文化、疆域與統一,在東亞這片土地上,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一、地理環境中的民族關系——半封閉內向型的地理環境導致了各民族的內聚趨勢
中國的地理環境,從邊界的自然環境來看,除東部與南部臨海,其他邊界大多被山脈、高原、沙漠所阻隔,自然形成了一個半封閉的、內向型的地理區域。這種環境,一方面阻斷了區域內各民族與外界的聯系,另一方面又有利於區域內各民族之間密切的交往,使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能在發展中逐漸走向一體,而中國歷史上多次分裂後而統一的版圖都基本相似也得益於該地理環境。
而從內部環境來看,內部地形變化多樣,又造成了各民族社會、經濟與文化多樣性的發展:北方是蒙古高原,以草原游牧民族為主,相繼有北狄、匈奴、鮮卑、突厥、回紇和蒙古等部落和民族;東北既有茂密的森林丘陵又有遼闊的東北平原,主要以狩獵民族為主,相繼有東胡、肅慎(滿族祖先)、烏桓、鮮卑(錫伯族祖先)、室韋(蒙古族祖先)、契丹和女真等族;西北地區是一系列的山脈和沙漠,其間有綠洲適合人類發展,不少民族在此孕育了綠洲文化,相繼有塞人、烏孫、月氏、匈奴、突厥、回紇和蒙古准葛爾部等居住;西南是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以藏、羌等半農半牧的高原民族為主,自古就有吐蕃(藏族祖先)、門巴、羌、白、苗、傣等幾十個民族。
這些周邊地區的民族,與邊界外的聯系被自然地理屏障所阻斷,而中原地區溫和的氣候、肥沃的平原、豐富的資源物產和先進的文化對他們充滿了吸引力。所以,盡管周邊民族之間互相也有一定的流動與交往,如東北的鮮卑、室韋等民族向西進入蒙古草原,蒙古草原上的匈奴、突厥向西北擴張等,但總體來說,中國歷史上的四邊少數民族總是向著中原方向發展的,這是地理環境對於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不斷內聚的影響。
二、政治中的民族關系——「中原—四方」的「天下一統」格局和多元一體的政治制度
中國一詞作為我們國家的名稱,是從辛亥革命以後才開始使用的。在古代,中國是指國家領域的中心部分,而整個國家的概念是以「天下」、「四海」、「海內」等詞來稱呼的。中國歷代皆認為天下既包括中原地區,也包括四方的少數民族地區,歷代中原王朝的統治者,不管是漢族還是其他民族,都有「天下一統」的思想。盡管在國家之內有華夏和狄夷的區分,有民族歧視的觀念和政策,但幾千年來,「夷夏一體」、「四海一家」的思想始終與這些民族歧視的觀念並存。出於維護統治的需要,歷代統治者都執行或多或少的善待異民族的政策。在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中原王朝,境內都包括了眾多的民族,「夷蠻狄戎,猶錯處內地」,而即便是少數民族的地方政權,也往往是多民族雜居的局面。幾千年各民族日益密切的交往,特別是少數民族的入主中原,使得華夷之分的概念逐漸淡漠,各民族大一統的思想、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思想則日益深入人心。至清末民初,各民族最終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意識和中國的國家概念。
幾千年來,中國多元一體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權制之下允許多種類、層次的管理制度與多種類型的社會經濟文化制度的並存,也是多民族得以始終維持統一的重要原因。中央集權制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政治制度中佔主導地位,皇帝是國家最高權力代表,獨掌大權,首都設立三公九卿或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政府,其中也有專管少數民族事務的部門,地方上設立郡縣制,包括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在內,由中央統轄。這種集中的行政管理制度,便於中央對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等的統一管理,既鞏固政權,又強化國家的統一。同時,在一些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實行自治或半自治的封國(冊封)制和羈縻州府(土司)制度,由當地少數民族首領世襲管理。這種多元一體的政治制度既有助於打破民族間的隔閡和地區間的分裂割據狀態,又有助於每個民族內部和不同民族之間的政治凝聚力的形成,使中華各民族既能夠獨立地發展自己的民族經濟與文化,又能方便地互相交流與學習,並逐漸走向團聚與統一。
羈縻制度是封建國家治理邊疆少數民族的一種制度,用以維系多民族國家的統一。自西漢以來,羈縻制度經歷了邊郡制、羈縻州府與冊封制、土司制三個階段。
邊郡制:西漢對邊疆地區新設的郡成為邊郡或初郡,大多是少數民族地區,以當地民族或部落原有的地域為郡的范圍,保持當地原有的頭人和風俗法紀。邊郡有兩套官吏系統,一是由中央政府直接派遣任免的官吏,屬於流官系統;二是由原當地民族的首領世襲充任的官員,屬於土官系統。當地少數民族原有的部落和人民由土官管理,不繳賦稅,只是想政府交納一些土貢,以此對中央政府表示政治上的臣服。
羈縻州府與冊封制:到唐朝時,採取「偃武修文」的方針,以通使、和親、冊封和互市等政策和經濟的手段為主,武力威懾為輔的策略,對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和政權進行招撫。對較強大的民族政權,如吐蕃、回紇、南詔等採取通過冊封、和親和互市,建立甥舅、屬國關系,維持雙方友好往來,在其他民族地區則直接建立大量羈縻州府,由當地少數民族首領世襲充任州府的都督和刺史,同時又在這些邊疆地區設都護府和節度使來統領這些羈縻州府。總的來說,這些接受冊封的地方民族政權和羈縻州府,都是由當地少數民族首領世襲管理,地方首領和政權與中央政府保持聯系,在軍事上要「奉征調」,中央政府在這些地區不收賦稅,僅接受以政治象徵意義為主的土貢。
土司制度:元朝時,對邊疆地區實行有別於內地的土司制度。土司既土官,除最高一級的宣慰使司官署內為由中央政府任命的流官外,其他的官署都是土官,由地方少數民族首領世襲。土司所管轄的境遇實行自治。
三、經濟中的民族關系——各民族各地區之間密切而又互相依存的經濟聯系
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過程,第一步通常是從各民族之間的經濟交往開始的。由於各民族居住地自然環境的不同,各民族的經濟發展模式也不盡相同。北方民族多為游牧業和狩獵業,南方民族多從事農業和漁業,邊疆地區民族的經濟往往比較單一,而中原地區物產豐富,經濟文化較為發達,因此,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使得各邊疆少數民族都有與其他地區,特別是與中原進行物質交流的迫切願望,中原地區也得到了自己所缺乏的畜牧業等產品的補充。這種交流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間的,有朝貢、賞賜、互市等各種形式。這種經濟上的聯系,形成了一種自然的凝聚力,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是幾千年來四邊少數民族都向中原發展的動力,也是各族之間關系日益密切的基礎。
在各民族中,以北方游牧民族對中原農業、手工業產品的依賴和向中原的積極發展表現最為突出。游牧經濟產品比較單一,牧民日常生活的所需的糧食、布匹、金屬工具和各種手工業品等都需要用畜產品從中原換回,所以游牧經濟對商業有很強的依賴性。歷代中原與北方民族之間經濟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互市、朝貢、賞賜、通使、和親等。當交流比較順利時,雙方關系就比較友好,而當交流不順利時,草原上的生產生活就會受到嚴重影響,他們就會利用游牧民族武力上的優勢對中原施加壓力,要求互市,甚至發動大規模戰爭南下掠奪。如隋唐時期,北方突厥部落與中原地區保持著大規模的貿易,雙方互惠互利,關系友好,當時也有一部分突厥貴族,特別是後突厥汗國,與唐朝為敵,後唐朝對其實行經濟封鎖,後突厥遂逐漸衰亡;明代,明朝廷將與北方蒙古政權的經濟交流視為維護邊防和控制蒙古的羈縻之術,對互市諸多限制,不僅影響雙方關系和各自的生產生活發展,蒙古更為此發動了多次對明戰爭,雙方損失慘重。
四、文化中的民族關系——各具特點又互相學習、互相融合的各民族文化 中國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來源於各個民族的創造與發明。各民族不僅發展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隨著歷史上與其它民族的交往交流並不斷互相學習互相融合的過程,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徵也逐漸產生出來。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就是各民族大融合的結果。隨著民族之間日益密切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的交往,民族之間雜居、通婚、通商現場越來越明顯,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融入漢族,而漢族也學習和接受少數民族的風俗文化,與其互相融合甚至有些漢族進入少數民族地區融入少數民族文化之中。

『伍』 如何認識中國歷史上民族關系發展的主流

在中國歷史上,民族關系始終是以團結為主流,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幾次民內族大融合時容期,想春秋戰國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蒙元時期;誰然是戰亂,但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為形成多民族國家奠定基礎,雖然期間有短暫的分裂,但統一團結一直是我國民族關系發展的主流。

『陸』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關系,對外關系與祖國統一

統一是大勢所趨,期間存在分裂,凡是對祖國統一大業有貢獻的歷史人物,無論其其他方面怎麼。樣,在對我國的發展都是有功勞的,

『柒』 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的主流是什麼

中國古代各民族之間盡管歷史上有友好交往, 也有兵戎相見,歷史上也曾不斷出現過統一或分裂的局面,但各民族間還是一直不斷互相交往、互相吸收、互 相依存,並且越來越接近,從而共同締造和發展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偉大祖國,這乃是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的主流!

中國古代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存在著相互矛盾的兩個方面。一方面,中國各民族之間存在著經濟文化密切交 流的友好合作關系。自秦朝統一到1840年的兩千多年裡,國家統一的時間大大超過了國家分裂的時間。統一時 間在千多年以上,而分裂時間只有兩個大的階段,一是三國兩晉南北朝,二是五代十國遼宋夏金時期,時間不 過幾百年。這種狀況有利於各民族之間發生經濟聯系和文化交流。在國家分裂時期,各民族之間仍然沒有隔斷 聯系,仍然存在著各方面的經濟文化交流,例如五代十國遼宋夏金時期就是如此。在民族戰爭之後,也會出現 議和,例如「澶淵之盟」。議和有利於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而戰爭對雙方民族都不利。1993年高考歷 史試題第22題中的第二問「舉例說明榷場的作用」,考查的便是在民族政權並立時期各民族仍存在的經濟文化 交流問題,同時告訴我們民族間維持和平關系、開展貿易往來,對雙方民族都有利。從整個中國古代民族關系 史來看,漢族和少數民族在長期經濟文化的密切交往中互相學習和吸收,早已形成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 民族離不開漢族的內在聯系。另一方面,中國古代歷史上又存在過民族紛爭和民族壓迫,造成了很深的民族隔 閡。漢族長期處於統治地位,壓迫過少數民族;有幾個少數民族也建立過全國性政權(如元朝、清朝等)或范 圍較大的地區性政權(如遼、金等),同樣實行過民族壓迫制度。由於統治階級的驅使以及民族成見,不同民 族之間又經常兵戎相見,發生戰爭。

如今的中國依然需要民族主義,其中既需要延續傳統,保持民族文化的認同,也需要借鑒西方,加強自身利益的認同.民族主義在當今世界,是保護我們自身權益的重要力量.但是,用更廣闊的眼光觀察世界,我們還應該意識到,由西方醞釀產生、並推廣到全世界的民族主義,也導致了為了維護小集團利益,而不顧他人、不顧人類整體利益的後果.因此,未來世界,不同民族的差異依然會存在,不同民族之間尋找並達成共同利益的趨勢也將日益重要.對於前者,西方文化已經做到了,而且已經做過頭了;對於後者,中國的傳統文化,將發揮重要的作用.換句話說,中國人既需要引入西方的民族主義來保護和發展自己,還需要避免踏上西方民族主義只顧自己、危害他人的道路.在用民族主義保護自己的同時,藉助中國文化中寬容、共存的傳統,力爭在各民族之間找到共同的利益點.我們應該樹立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共同繁榮的民族意識.

『捌』 中國各朝代民族關系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一. 中國古代民族合的階段及特徵. 春秋戰國時期:此時中原戰亂,諸侯爭霸,華夏族內部及與其他少數民族之間的相互交往,出現了民族融合的趨勢,其主要特徵是:華夏族(漢族)的形成。2.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此時由於少數民族的大批內遷,形成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各民族間的共同斗爭及政治改革,進一步促進了民族融合。其主要特徵是少數民族的漢化進程加快。3. 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此時漢族政權衰微,少數民族政權強盛,各少數民族為推進自身的發展,紛紛學習漢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使漢化進程加快。元朝的統一進一步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發展。此時期民族融合的特徵是:民族政權對峙和少數民族漢化。
二. 民族融合的途徑1. 生產斗爭促進融合:如三國時,山越族同漢族共同開發江南。2. 階級斗爭促進融合:如西晉時,漢族同少數民族共同反抗西晉的暴政。3. 社會改革促進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採取的漢化政策。4. 和親及冊封促進融合:如兩漢時的和親政策,唐代的冊封政策等。5. 國家統一促進融合:如隋唐時,少數民族紛紛來中原學習,元代回族的形成等。 三. 中國古代歷代政權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1. 對東北地區的管轄:唐朝設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明朝設奴爾干都司;清朝設立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個將軍轄區。2. 對西北地區的管轄:秦朝派蒙恬北擊匈奴,奪取河套地區,移民置縣,修築長城;西漢政府於公元前60年,設立西域都護;東漢派班超出使西域後,重設西域都護府;唐朝設置安西、北庭都護府;清代設立烏里雅蘇台將軍和伊犁將軍。3. 對西南地區的管轄:西漢武帝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設立郡縣;唐玄宗時封皮羅閣為雲南王;元朝設宣政院管理西藏;清朝確立冊封制度並設駐藏大臣。為加強對西南地區的管轄,明永樂年間開始改變由當地少數民族首領擔任土司長官的制度,改由中央派遣流官直接統治,史稱「改土歸流」;清雍正時,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加強了中央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也促進了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玖』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關系有哪幾種形態

1、春秋戰國時期-民族融合

此時中原戰亂,諸侯爭霸,華夏族內部及與其他少數民族之間的相互交往,出現了民族融合的趨勢,其主要特徵是:華夏族(漢族)的形成。

2、秦漢時期-開發和融合加強

這時期民族關系呈現出明顯的區域特徵,即南方地區的開發和融合加強,西部的貿易和交流頻繁,北方邊境戰爭不斷。

3、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於少數民族的大批內遷

此時由於少數民族的大批內遷,形成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各民族間的共同斗爭及政治改革,進一步促進了民族融合。其主要特徵是少數民族的漢化進程加快。

4、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政權對峙和少數民族漢化。

此時漢族政權衰微,少數民族政權強盛,各少數民族為推進自身的發展,紛紛學習漢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使漢化進程加快。

(9)中國歷史上的民族關系擴展閱讀:

在古代的民族關系中,有民族斗爭的一面;也有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友好往來的一面。民族斗爭畢竟不是經常發生的事,不是年年月月天天都要發生的事;

而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事,確是年年月月天天都在進行的,因而我們認為歷史上民族關系的主流是各族人民群眾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各族人民基本生活的需要乃是無聲的律令,它能夠沖破一切障礙而力求滿足。

『拾』 試述中國歷史上民族關系和特點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這只是一種籠統的、概括性的總結。從歷史上看,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她的統一與疆域,有一個形成、發展的過程。
首先,中國的統一是逐漸擴大和鞏固的。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國家是公元前21世紀的夏朝,它的疆域約包括今河南、山西和陝西等幾省的部分地區。到了唐朝,它已控制了北到黑龍江和貝加爾湖,西到巴爾喀什湖和中亞兩河流域的廣大領土。到了元朝,包括西藏在內的所有民族和地區就都統一在一個中央政權之下了。
第二,在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幾千年歷史中,統一始終是一個主要趨勢。中國也曾多次分裂,分裂為很多地方和民族政權,但在這幾千年中,統一的時間遠超過分裂的時間,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在各民族的交往中,曾經發生多次的戰爭,但和平交往始終是民族關系的主流。為什麼幾千年來,統一始終是中國歷史的主流呢?因為幾乎所有的民族都希望統一,都爭取統一。歷史上作過這種努力的除了漢族以外,還有匈奴、突厥、鮮卑(北魏王朝)、氐(前秦王朝)、契丹(遼朝)、蒙古(元朝)和女真(金朝與清朝)等。
這就是為什麼幾千年來中國始終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重要原因,這也證明了中國的統一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其中特別是漢族、蒙古族和滿族起了突出的作用。
第三,歷史上中國的疆域,不僅包括歷代中央王朝或漢族政權控制的疆域,也包括尚未納入中央王朝版圖的各地方和少數民族政權的疆域。歷史上中國疆域內的各民族,不管是處於中央王朝統轄之下,還是建立獨立政權時期,不管是統一時期還是分裂時期,都是中國的民族。例如,秦漢時期的匈奴,隋唐時期的突厥,契丹人建立的西遼(1125—1211年),回紇人建立的哈拉汗朝(840—1211年)等,他們生活和控制的區域,都是中國疆域的一部分;他們建立的政權,都是屬於中國的不同民族的政權。雖然在分裂時期,不同的民族政權可以互相視為異域或外國,但從整個歷史看,那是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暫時分裂時期,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國內不同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不是中國與外國的關系;他們的歷史,都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如何看待各民族的歷史貢獻,也是民族關系中的一個重大問題。
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階級之間的關系是不平等的,不同民族之間的關系也是不平等的。這種不平等的關系,充滿了世界史,也充滿了中國史。但我們今天必須用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則來分析歷史上的民族關系。
中國的統一與疆域,中國的歷史與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締造、開發的。中國的歷史,是中國疆域內各民族歷史的總和。我們在觀察和分析各民族的歷史活動時,必須基於民族平等的原則。但我們所說的民族平等,主要是指各民族所應享有權利的平等。在歷史問題上,應使用同樣的標准和尺度,來評價和衡量各民族的歷史活動。但這不等於說各民族在歷史上的作用也平等。
在我國歷史上,當中原地區已處於比較發達的封建社會時,有些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還處於農奴制社會,個別地區還處於奴隸制社會甚至氏族社會。由於各民族所處地域、發展水平和人口規模的明顯差異,他們在歷史上的作用和貢獻也是不同的。其中,漢民族一直起著主導的作用。
漢族能夠在歷史上起主導作用,不僅因為它人口眾多,更重要的是因為它有比較先進的生產方式、比較發達的經濟和文化。即便漢族被其他民族征服以後,仍是如此。馬克思說:「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這是一條永恆的歷史規律。」〔7〕在中國歷史上,相繼征服過漢族地區的有鮮卑(北魏),契丹(遼),女真(金),蒙古(元)和滿族 (清)。他們在進入中原以前,都處於比中原的漢族較低的發展階段,因此當他們進入中原以後,不僅未能改變漢族原有的生產方式和文化,反而逐漸被漢族文化所同化。·因此,著名史學家翦伯贊先生說:「我以為即使在鮮卑人、契丹人、女真人統治半個中國的時期,在蒙古人、滿洲人統治整個中國的時期,漢人仍然在中國史上起著主導作用。」〔8〕
正確評價民族戰爭與民族英雄,是民族關系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
我國各民族之間,在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戰爭。戰爭固然是民族關系中一種重要的現象,但我們首先應明確,幾千年來,各民族之間主導的關系是和平相處,是經濟、文化和政治上的正常交往。舊時代的史學家,往往具有狹隘的民族主義偏見,過多強調了民族間的戰爭,而忽視了民族之間的正常交往,以及這種交往對於我國各民族逐漸團聚統一的重要意義。事實是,各民族之間和平相處的時間比戰爭的時間長得多,歷史上,各民族和平相處是主要的方面,戰爭是第二位的。當民族矛盾發展到和平相處不能維持下去睜,才會爆發戰爭。
歷史上國內各民族之間的歷次戰爭,雖然都是一種內戰,但也有性質的區別。戰爭的雙方也有正義與非正義、侵略與反侵略、壓迫與反壓迫、征服與反征服;統一與分裂的區別。如何評價和區別這些戰爭的性質,是一個很重要也很復雜的問題。
我們在評價這些戰爭時,首先要擺脫狹隘的民族主義,既不能站在大漢族主義的立場,也不能站在某一個少數民族的立場,而要從我國是一個整體的多民族國家的立場出發來進行評價。
判斷戰爭的性質,先要了解戰爭是由哪個階級發動的,是為了什麼而進行的,是什麼政策的繼續。民族戰爭,是階級社會的產物。因為這些戰爭或是由各民族的統治階級發動的,或是由統治階級的民族壓迫和剝削政策激起的。各民族的統治階級,為了統治更多的地區和人民,掠奪更多的財富,往往會發動針對其他民族和地區的戰爭。
例如、,匈奴、鮮卑和突厥等北方草原民族對中原地區和西域城邦國的掠奪與征服戰爭,漢武帝征大宛(今中亞烏茲別克)的戰爭,金朝對南宋的戰爭,蒙古帝國對中原、西亞和歐洲的征服戰爭等,都是侵略性質的戰爭,是非正義的。而遭受侵略的民族、地區或國家的反抗,則是保衛自己的家園,保衛自己民族生存的戰爭,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
歷史上有的邊疆少數民族的首領,為了保護少數統治者剝削奴役本民族人民的特權,反對國家的統一,甚至勾結外國勢力,發動分裂祖國的戰爭,這類戰爭都是反動的。對這種反動勢力的打擊則是正義的,符合當地少數民族人民的利益,也有益於國家的統一。
雖然各民族統治者發動侵略戰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擴大本民族統治階級的權益,但歷史上也有一些戰爭,它的結局和客觀效果,是與發動戰爭的統治者的主觀目的不完全一致的。列寧說:「歷史上常常有這樣的戰爭,它們雖然像一切戰爭一樣不可避免地帶來種種慘禍、暴行、災難和痛苦,但是它們仍然是進步的戰爭,也就是說,它們有利於人類的發展,有助於破壞特別有害的和反動的制度(如專制制度或農奴制),破壞歐洲最野蠻的專制政體(土耳其的和俄國的)。」〔9〕我國歷史上有些民族間的戰爭,也屬於這類性質,它破壞了反動落後的制度,促進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
在歷史上的民族戰爭中,涌現出了一些傑出的領袖人物,受到本民族人民的愛戴。他們中有的人是通過戰爭,將原來分散的部落合成了統一的民族,促進了本民族的發展和強大。如蒙古族的成吉思汗,滿族的努爾哈赤。有的是在反侵略戰爭中英勇抵抗了異族的進攻,保護了本民族人民的家園和生命財產。如漢族的岳飛和於謙等。他們都是本民族的英雄。
在我國歷史上,還有一些英雄人物,在反抗外來侵略者,保衛中華民族的戰爭中做出了傑出貢獻。如明代抗擊倭寇的戚繼光,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台灣的鄭成功,鴉片戰爭中的林則徐。他們是我們中華各民族的英雄,受到全國人民的愛戴。
以上所有的這些民族英雄們,他們為了民族的利益所表現出來的勇敢、智慧、英勇獻身的精神和業績,將永遠銘記於中國的史冊,激勵各族人民前進。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的民族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