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歷史上哪個封建王朝的皇帝最偉大
這個問題確實不好說,按照樓主的標准我覺得是這個人,不知道和不合標准:秦始皇——贏政 1: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這主要表現在他統一六國上面.戰國末年,從諸侯割據向全國統一的趨勢已日益明顯.當時,秦國實力最強,已具備統一東方六國的條件.秦王政初即位時,國政為相國呂不韋和宦官繆毐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親理國事,平定繆毐的叛亂,免除呂不韋的相職,令其徙處蜀郡;並任用尉繚,李斯等人,部署統一全國的戰略和策略.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2:秦始皇建立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被延續到清朝末期.(1)他為炫耀自己統一天下的功德,確立至高無上的權威,創立了"皇帝"的尊號,自稱始皇帝,宣布子孫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代代承襲.(2)隨後,他在全國范圍內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3)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4)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所有的律令都定期向御史核對,不容許錯亂和篡改.為發展全國水陸交通,又實行"車同軌",墮毀舊東方各國的城郭,修建由咸陽通向燕齊和吳楚地區的馳道,以及由咸陽經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區修築了"五尺道",開鑿溝通湘江和灕江的靈渠. 3:他在經濟和文化思想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措施.這進一步鞏固了統一的局勢. (1)在經濟上,大力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使黔首自實田",即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只要向政府申報土地數額,交納賦稅,其土地所有權就得到政府的承認和保護.(2)並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為標准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制度.廢止戰國時代的各國貨幣,統一全國幣制.(3)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國通行的文字為基礎制定小篆,作為標准文字,頒行全國.並利用戰國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為秦朝的專制主義統治製造神學根據.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終數六,因而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符傳,法冠,輿乘等制度都以六為數.水主陰,陰代表刑殺,於是以此為依據加重嚴刑酷法的實施.(4)始皇三十四年,又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下,下令銷毀民間所藏《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隨後因求仙葯的侯生,盧生逃亡,牽連儒生,方士四百餘人,而將其全部坑殺於咸陽. 4:秦始皇為維護國家疆域統一,穩定,採取了一系列措施.(1)秦始皇即位後,派蒙恬率兵出擊匈奴,收復河南地,迫使其退往陰山以北;(2)為防其進一步侵擾,還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結起來,修築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3)在征服百越地區後,設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數由統一之初的三十六郡增至四十餘郡,其版圖"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4)將原六國貴族豪富遷至關中,巴蜀,以防止他們的分裂復辟活動,僅遷至咸陽者即達十二萬戶.又明令禁止民間收藏武器,銷毀沒收得來的武器,鑄造十二個金人,陳列在宮殿之前. 當然,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都要全面地一分為二地來看.秦始皇在歷史上最受批評的就是他的暴政.(1)秦始皇的暴政其中一部分是出於國家統一和安定的需要.比如修建長城,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但是長城在保護長城以南農業文明發展方面發揮了幾千年的積極作用.又如你殺害儒生,是思想專制的表現,但同時也統一了全國思想.(2)對秦始皇出於個人享樂目的的暴政,我們要完全否定.典型的是宮殿,陵墓等的修建.(3)不能用現代的標准去評價歷史人物.更不能用無產階級的標准去評價歷史上的人物.這兩點都是要在回答人物評價題時,需要避免的
❷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的皇帝最好
貞觀長歌----唐太宗李世民
他使一個國家有了傲視群雄的氣度,他使一個民族回有了崇高的國際地答位和輝煌的經濟文化成就,他令世界各國紛紛前來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可謂萬國來朝,德化遠播。他鑄造的強盛國力和開放包容的心態,使一個民族贏得了外族空前絕後的尊重。他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武全才帝王--唐太宗李世民。
❸ 中國哪個朝代最強大哪個朝代疆土最廣哪幾個皇帝最有作為
唐朝最強大,元面積最大,我個人認為有作為的秦始皇,漢武帝,隋文帝,唐回太宗
唐。無論是人口,國家答經濟,民間經濟,軍事,文化,還有社會風氣,政治風氣,都是強國,只是面積嗎,和元朝還差點,不過元朝的時候可沒有百國來賀的氣勢。那時候,唐朝自居宗主國,當附近的小國不聽話了,搗亂了,才會去滅了他,而不像元朝,如果可能的話,我想元朝的人很想讓鐵騎踏遍整個地球的。
漢朝雖然強大,但更突出在軍事實力和與周圍國家的對比上,單比人口,就比唐朝差了一大截,隋朝應該也算強大,也算富裕,但是可惜被楊廣給敗了。以後的宋,資本家很富,老百姓不富,明朝以後更別說了,當官的每天想的都是怎麼愚民。強大的國家,必須有一個開放的社會,讓老百姓有理智的自信與自尊。清朝,不說也知道怎麼回事了。 。
❹ 中國歷史上那個皇帝最厲害,那一朝代的國土最廣,
國土最廣是元朝,最厲害是元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1162~1227)
http://ke..com/pic/2/11574697532711826_small.jpg
元朝疆域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由蒙古族統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於1271年所建,1279年滅南宋,定都於大都(現北京市)。1368年滅亡於明朝。
元朝歷史
元朝建立之前的蒙古
蒙古高原原為金朝的附屬地區。隨著金朝的逐漸衰落,蒙古的勢力也開始壯大起來,不再臣服於金朝。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族領袖鐵木真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鐵木真獲得尊號「成吉思汗」,建國於漠北,國號「大蒙古國」(Yeke Mongghol Ulus)。大蒙古國建立後,不斷向外擴張,1217年滅亡西遼、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爾加河流域,於1225年東歸。1227年滅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征程中病逝。
元朝建立
元·盧溝筏運圖。描繪了元世祖至正三年(1266年)在盧溝橋附近漕運西山石木用於修造大都宮殿的情景。蒙哥於1259年在四川去世後,其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開始爭奪汗位。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宗王阿速台等大多數蒙古正統派的支持下於大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通過「忽里勒台」大會即大汗位。與此同時,忽必烈與南宋議和後返回開平(今內蒙古多倫),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集會自稱大汗。4月,忽必烈設立中書省,總管國家政務。5月,忽必烈頒布《即位詔》,並建元中統。由於忽必烈在中原漢地自行集會稱汗,並且推行漢法,明顯違背了蒙古傳統,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統派的強烈不滿。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隨即展開了四年的內戰,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定為一尊,但他的「行漢法」主張卻造成許多蒙古貴族的不滿,拒絕歸附忽必烈,結果導致四大汗國紛紛脫離,忽必烈的政權遂只包括中國與蒙古本土。大蒙古國不復存在。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國號詔》,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國號為「元」。這是蒙古國家由世界帝國轉為中原王朝的分水嶺,蒙古之前對中原的統治是掠奪性的殖民地式統治,只有到忽必烈時才轉型為以中國為主體的王朝,且在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現,故「元朝」的建立應由此算起。
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在劉秉忠規劃下,建都於中原的大都(今北京市)。
統一中國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軍攻陷宋都臨安(今浙江杭州),俘虜5歲的宋恭帝及謝太後。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了南宋最後的兵力,陸秀夫背著8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投海而死,南宋滅亡。元朝遂統一全中國。
之後,元軍曾入侵周邊一些地區,如越南和日本等,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戰爭最為著名,通常認為台風(日本人稱之為「神風」)是造成失敗的最大原因。
元朝中期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並對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種種稱號。
延佑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復科舉制度,將儒家學說中的程朱理學定為考試的主要內容。從此程朱理學成為元朝(以及其後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下令編成並頒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條。
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遼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元朝滅亡
元朝後期,統治者不斷向人民收取各種賦稅,人民被壓迫更為嚴重。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發生了河南趙丑廝、郭菩薩領導的起義。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發生的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揭開了元朝滅亡的序幕。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統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開始北伐,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的協助下,於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順帝北逃,元朝的統治結束。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以後,在漠北的元君臣仍沿用大元國號,史稱北元。北元於1388年天光帝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襲殺後(一說1402年鬼力赤即位後)去國號。
元朝的統治
忽必烈時代,蒙古統治集團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夫爭國家者,取其土地人民而已。」戰爭破壞因而日益減少。「保守新附城壁,使百姓安業力農」的方針獲得部分實施。在中原漢地,元政府也採取一些相應措施來扭轉長期戰亂所造成的殘破局面。元朝社會經濟由戰時的衰敝狀態漸臻恢復乃至一定程度的發展。這種恢復乃至發展,在全國各地區呈現出頗為明顯的不平衡性。蒙古統治者仿效金朝在用人方面先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漢兒的作法,分全國居民為蒙古、色目、漢人、南人四等。迄今所知,元朝政府並沒為四等人的劃分頒布過專門的法令。但它卻反映在有關他們政治、法律地位以及其他權利和義務方面的諸多不平等規定中。儒生在參預國家治理方面失去了宋金時那種優越的地位。再加上元政府在賦稅方面優遇儒戶的規定經常不得貫徹,他們的社會地位不能不受到很大損害,以至當日戲台上竟有一官二吏、九儒十丐的謔語。元王朝的統治秩序,仍然是在封建的社會關系基礎之上建立起來。蒙古、色目貴族通過賜田、戰爭掠奪以及強占兼並等手段,成為佔有大片田地的封建地主。漢人和南人中的官僚、軍閥,也依附新朝政治勢力擴大自己的封建權益。
但元朝作為一個蒙古族建立的政權,並經過對歐亞廣大地區的征服,在思想上是多種文明的雜合體,這導致元朝的統治政策與漢族傳統王朝有很大區別:重視商業貿易,注重理財,以及對農本思想的相對偏離。商品經濟由此飛躍發展,出現了買辦資本和產業資本的雛形,同時紙幣成為全國通用貨幣。因此,整個元朝統治時期出現了「漢法」與「色目法」的統治戰略之爭。
元太祖
成吉思汗(1162~1227)
即元太祖。蒙古開國大汗(1206~1227年在位)。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名鐵木真,蒙古族,孛兒只斤氏。生於1162年,卒於1227年。1206年,進位蒙古帝國大汗(皇帝),統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間,多次發動侵略戰爭,征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為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 鐵木真出生於蒙古乞顏部貴族世家。 六世祖海都、高祖敦必乃、曾祖葛不律寒及族曾祖俺巴孩等都曾是蒙古部的顯赫人物或首領;父也速該有拔都(勇士)稱號。時漠北高原有百餘部落,互相攻戰。鐵木真降生時,適逢其父在作戰中俘獲塔塔兒部首領鐵木真,為紀念是役武功,故取此名。鐵木真9歲時,其父被塔塔兒部人毒死,部眾離散,隨寡母月倫艱難度日,曾被其他部落捉獲,險些遇害,憑其機敏逃脫。稍長,依附蒙古高原最強大的克烈部首領脫里(後稱王汗),並尊之為父,得以收聚其父舊部;又與札答闌部首領札木合結為安答(義兄弟),逐步發展勢力。為報復蔑兒乞部搶妻之仇,求王汗、札木合出兵,合本部兵共數萬,突然襲擊蔑兒乞部,斬殺許多仇敵,奪回妻子。金大定末年,移營怯綠連河(今克魯倫河)上游,獨立建帳,廣結盟友,選賢任能,寬厚待人,吸引許多蒙古部眾和乞顏氏貴族來投,被推為可汗。約在金大定末年或明昌初,札木合反目為仇,率13部聯軍3萬之眾來攻,鐵木真召集諸部兵3萬,分13翼(翼,意為營或圈子)迎戰,失利退兵,史稱十三翼之戰。因鐵木真善於爭取人心,致札木合部眾紛紛叛附,壯大了力量。承安元年(1196),與王汗一起,配合金丞相完顏襄擊殺塔塔兒部部長以下多人,被金朝封授札兀忽里(部族官)。再與王汗聯兵,大敗正在會盟的哈答斤等11部聯軍。泰和元年(1201),率軍大破札木合組織的鬆散聯盟。次年,遭乃蠻聯軍進攻,退入金邊牆內,大敗乃蠻聯軍於闊亦田(今哈拉哈河上游)之野,乘勝攻滅塔塔兒四部。因勢力漸強,引起王汗嫉恨和敵視。三年,遭王汗突襲,敗走班朱尼河(今呼倫湖西南),以飲濁水與從者盟誓,共度難關。再轉移至合泐合(哈拉哈)河中游, 收集潰散部眾4600(一說2600)余騎,經過休整,逐漸恢復元氣。後偵悉王汗驕怠不備,夜襲王汗大營,大潰其眾。王汗隻身敗逃,被乃蠻人捕殺,克烈部亡。四年,建怯薛(護衛軍)。不久,乘乃蠻首領太陽汗來攻,巧布疑陣,擒殺太陽汗,征服其部眾,迫哈答斤、朵魯班等部來降。至成吉思汗元年(1206),蒙古高原百餘個大小部落先後敗亡,塔塔兒、克烈、蔑兒乞、乃蠻和蒙古五大部均統一在鐵木真的旗幟下。鐵木真遂在斡難河(今鄂嫩河)之源舉行大聚會,建立也客·蒙古·兀魯思(大蒙古國),被尊為成吉思汗(此號有「海洋」或「強大」的皇帝之義)。將怯薛擴充至萬人,稱大中軍。以兵民合一的千戶制編組民眾,上馬則備戰斗,下馬則屯聚牧養。命「四傑」博爾忽、博爾術、木華黎、赤老溫為四怯薛長。成吉思汗立國後,勢力益盛,開始對外發動大規模戰爭。經過二十餘年的蒙夏戰爭,屢創夏軍主力,迫西夏國王乞降,削除金朝西北屏障,得以順利南下攻金。六年,親率大軍進攻金朝,開始了為時24年的蒙金戰爭。首戰烏沙堡(今河北張北西北)獲捷;再戰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今懷安東南),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懷來(今屬河北)、縉山(今北京延慶),大敗金軍十餘萬;還重創金軍於東京(今遼寧遼陽)、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關等地。後來不斷改變戰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遼西地區。九年三月,集兵中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時難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獻岐國公主、金帛和馬匹,引兵退出居庸關。六月,以金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而「違約」為藉口,乘金國人心浮動及憋軍嘩變降蒙之機,遣部將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軍,會合降蒙乣軍進攻中都,以圍城打援和招降之策,於次年五月克城。為適應攻城需要,成吉思汗採納部將建策,逐步建立了炮軍,攻城以炮石為先。後來攻城作戰,一次用炮即達數百座,迅即破城。同時,重視吸取各民族的先進技術,廣收工匠藝人,一城即得數萬。隨後建立工匠軍,設廠冶鐵製造兵器。在通信聯絡上創建了「箭速傳騎/url]」,日速數百里,軍令傳遞和軍隊調遣速度增快。善於發揮騎兵之長,使蒙古騎兵疾如飆至,勁如山壓,有「蒙古旋風」之稱。十二年,成吉思汗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指揮攻金戰爭,自率主力返回蒙古准備西征。次年,遣先鋒將領哲別滅西遼屈出律勢力,掃清西征障礙。十四年,以西域花剌子模國殺蒙古商人和使者為由,以軍事擴張和擄掠財物為目的,親率大軍約20萬分路西征。數年間先後攻破訛答剌(在今錫爾河中游)、布哈拉及撒馬爾罕等地。遣哲別、速不台率軍追擊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迫其逃至寬田吉思海(今裏海)中小島(後病死)。再命哲別、速不台繼續西進,遠抵克里米亞半島;自率一軍追擊摩訶末之子札蘭丁至申河(印度河)。十九年,班師返漠北。二十一年,率軍10萬殲滅西夏軍主力(次年西夏滅亡)。成吉思汗正欲集中全力攻金,於二十二年七月十二(1227年8月25日)在六盤山下清水縣(今屬甘肅)病逝,年66歲。臨終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宋滅金。其子窩闊台和拖雷遵此遺策,於窩闊台汗六年(1234)滅亡金朝。成吉思汗戎馬生涯近50年,施展雄才大略,依靠一批能征善戰的將領和謀士,利用騎兵優勢,創造了震撼世界的業績。他善於治軍,創建和統帥的蒙古軍,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既善野戰,又能攻堅。在眾敵面前,善於利用矛盾,聯此擊彼,各個擊破;在戰法上,善於揚長避短,巧施詐術,避實擊虛,多路出擊,迂迴突襲,速戰速決。重視以戰養戰。其軍事思想和指揮藝術,在世界軍事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對後世有很大影響。成吉思汗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位傑出的人物,其本人及其子孫的軍事征服活動,克服了當時東西方陸路交通的人為障礙,極大地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在東方,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弭平了中國大陸自唐朝以後形成的數個政權分立對峙的局面,最終奠定了現代中國的基本版圖。因此,毛澤東主席在他的詞作《沁園春·雪》中,將成吉思汗的與漢民族武功卓著的帝王秦朝始皇帝、漢朝武皇帝、唐朝太宗皇帝、宋朝太祖皇帝並列。
❺ 中國歷史上哪個皇帝最厲害,哪一朝代的國土最廣
國土最廣是元朝,最厲害是元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1162~1227
元朝建立之前的蒙古
蒙古高原原為金朝的附屬地區。隨著金朝的逐漸衰落,蒙古的勢力也開始壯大起來,不再臣服於金朝。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族領袖鐵木真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鐵木真獲得尊號「成吉思汗」,建國於漠北,國號「大蒙古國」(Yeke Mongghol Ulus)。大蒙古國建立後,不斷向外擴張,1217年滅亡西遼、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爾加河流域,於1225年東歸。1227年滅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征程中病逝。
元·盧溝筏運圖。描繪了元世祖至正三年(1266年)在盧溝橋附近漕運西山石木用於修造大都宮殿的情景。蒙哥於1259年在四川去世後,其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開始爭奪汗位。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宗王阿速台等大多數蒙古正統派的支持下於大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通過「忽里勒台」大會即大汗位。與此同時,忽必烈與南宋議和後返回開平(今內蒙古多倫),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集會自稱大汗。4月,忽必烈設立中書省,總管國家政務。5月,忽必烈頒布《即位詔》,並建元中統。由於忽必烈在中原漢地自行集會稱汗,並且推行漢法,明顯違背了蒙古傳統,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統派的強烈不滿。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隨即展開了四年的內戰,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定為一尊,但他的「行漢法」主張卻造成許多蒙古貴族的不滿,拒絕歸附忽必烈,結果導致四大汗國紛紛脫離,忽必烈的政權遂只包括中國與蒙古本土。大蒙古國不復存在。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國號詔》,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國號為「元」。這是蒙古國家由世界帝國轉為中原王朝的分水嶺,蒙古之前對中原的統治是掠奪性的殖民地式統治,只有到忽必烈時才轉型為以中國為主體的王朝,且在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現,故「元朝」的建立應由此算起。
❻ 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是哪個朝代
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李淵於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長安(今陝西西安)為都,後來又設洛陽為東都。其鼎盛時期的公元7世紀時,中亞的沙漠地帶也受其支配。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遷都洛陽,史稱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復大唐國號。唐朝在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後日漸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滅亡,共延續了289年,傳了19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有輝煌的成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當時的東亞鄰國包括新羅、渤海國和日本的政治體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響。 「唐」這國號是晉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傳說君主堯號稱「陶唐」氏。周朝時在現今湖北省有一小國唐國。李淵在隋朝時繼承唐國公;在隋恭帝禪讓後便以唐為國號。唐朝滅亡後,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後唐和十國的南唐都自稱是唐朝的承繼者而用「唐」作為國號。事實上他們的皇帝與唐王朝並無血緣關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稱出自漢族的趙郡名望,同時李氏家族也是隴西軍事貴族。隴西李氏從秦代開始就是中國著名的武將軍人世家。這個家族涌現過西漢飛將軍李廣等著名將軍。不過也有人對此說法表示懷疑,認為唐朝皇族李氏帶有鮮卑血統。而《舊唐書》和《新唐書》中則稱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孫,十六國的西涼開國君主李皓亦是其遠祖。北周時推行鮮卑化政策,李氏被迫改成「大野氏」,這是一個新創立的姓氏。北周滅亡後,又恢復為李氏。 唐朝連同宋朝被歷史學者黃仁宇認為是相繼於秦漢之後的中國第二帝國時期,日本歷史學者則普遍認為唐朝是中國「中世」時期的結束。唐朝國力在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因此華人也被稱為「唐人」,現今西方華人聚居處也被稱為「唐人街」。
❼ 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朝代是哪個朝代
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是元朝,當時忽必烈定都北京,有四個屬國,分別統治歐亞大陸.當時真可以說是四方來儀.
漢人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那就是唐朝了.不過聽說李淵有鮮卑血統,不知是真是假.
就整體的國力而言
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唐明皇)前期的開元盛世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也是最影響深遠的時期
糧米布匹等生活基礎之物的價格是歷史最低
百姓生活充裕
無戰亂
致使玄宗末期安史之亂時
無兵器可用(打開兵器庫時發現所有兵器都腐壞了)
在新年正月賞燈時
長安城中有上萬花燈供百姓觀賞
那時也是中國對世界影響最大的時期
到大唐的外國商賈僧侶絡繹不絕
是歷史之最(非侵略性質的)
每年長安都會有二十萬的外國人
中國的絲綢在羅馬等國比黃金的價值還要高
但幸福的生活麻痹了人們
眾多的隱患匯聚在一起
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歷史學家稱這是唐朝也是中國的轉折點
自此之後
中國再沒有哪朝哪代的盛世能再達到如此高度
如用盛極必衰來形容的話
也可以想像出衰落之前是多麽輝煌的時代
首先,元是不是能被稱為「中國人的朝代」,元跟清不同,這個朝代幾乎沒有民族融合,基本上就是一個民族征服了我們這片地方而已,而且,他的軍事實力雖然強,文化技術實力都不怎麼樣。
一般來說都會認為是唐,然後就走向衰落。但是看到一些國外的書上對宋更推崇一些。有一本書上曾經說,在中國宋代的時候,歐洲一些小國的君主,生活水平還不如宋代的看門人,可見至少跟當時的歐洲相比,宋代的生活水平相當高,即使是元兵把宋朝的小朝廷逼到南邊,當時還是有很多商人包括外國的商人跟著宋朝跑,因為宋掌握了先進的技術,特別是一些生活用品和奢侈品。其實,最盛的不是唐而是宋也不難理解,就像一天中日曬最強的是12點,但是最高溫度一般出現在14點,大國要衰敗也會經過很長時間才能表現出來。
另外,宋的海上實力很強,當時應該是沒有其它國家能抗衡。
什麼朝代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朝代主要應該從橫的方向看,即綜合國力與同時代其餘國家和地區相比較,是不是居於前列?居於前面第幾名。
按照這樣的標准,我認為漢唐兩朝都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而且幾乎不分上下。漢朝時,世界上能與中國抗衡的只有「大秦」即羅馬帝國。唐朝時則只有「大食」即阿拉伯帝國。但從整體上看,漢朝比羅馬帝國,唐朝比阿拉伯帝國要更強大一些:因為漢、唐都是真正統一的中央集權帝國,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較強,即使滅亡分裂,也是「分久必合」。而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滅亡後就從未作為一個大國恢復過。阿拉伯帝國也一樣,它先是迅速分裂為東、西、南三個「大食帝國」,然後進一步四分五裂,也從沒有恢復原來的規模。
至於漢、唐兩朝哪個更強盛,當然是唐朝,因為它的疆域更為廣闊,而且時間較後經濟文化成就也更大。
元朝雖疆域最大,但很不鞏固,加上經濟文化成就遠遠比不上漢唐兩朝,所以不能說是我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朝代。
綜上所述,如果既從橫向又從縱向,既從疆域、政治、軍事,又從經濟文化全面考察,唐朝應該是我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朝代。
❽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最強大哪個皇帝最英明
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3個時期——文景之治、貞觀盛世和康乾盛世,這3個時期的統治者都可以說是最好的皇帝。文景就是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說是漢代最好的皇帝是漢武帝,但是沒有他的父親和祖父,就沒有漢武帝的鼎盛。劉恆的偉大是在於他結束了呂後亂政的為難,使得劉姓皇權得到徹底的鞏固。而且又積極推行新政,許多的法令都是從這個時期誕生的。 貞觀,當然說的是李世民了。說李世民的話,就應該和康熙做一個對比,這樣才能對比出他們兩人到底誰更加高明。 首先從背景上來看,李世民在唐朝開國時期,是唐朝最大的功成,沒有他,可能唐朝並不一定可以統一中國。不過李世民被人們詬病的,也是他毒辣的手段。雖然他不殺功臣,但是殘殺兄弟的事情,他是做過的,雖然是他的兄弟不怎麼地,但是作為兄弟,他這么做,也是過分了一點。再來說說康熙。康熙的雖然不是開國皇帝,也沒有對開國做出過什麼貢獻。但是康熙一生的征戰也沒有少過,平三藩,收台灣,打准葛爾,簽定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不喪權辱國的條約——尼布楚條約。這些都是非常偉大的功績。而且這些的含義絕對要超過李世民。畢竟現代中國的版圖,主要依據就是當時清皇朝的版圖。另外康熙為人沒有做出過一些比較變態的事情。李世民晚年也是很昏庸,而康熙沒有。 再來看看兩個皇朝的情況。唐,的確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而清皇朝,也同樣成為過世界上最強的帝國。 說統治者的英明的話,我覺得應該是康熙。理由是康熙的困難遠遠超過李世民。一個外來的民族,不但統一了中國,也統一了文化,還很好的融合了民族與民族間問題。而這些困難李世民是沒有的。在文化上,康熙也同樣遇到了民族與民族間的文化差異,但是康熙的高明就是他區別於元朝把人分成3,6,9等,康熙為才是舉的作風,使得中國第一大民族漢族的文化得到保護。唐代在文化上也是很出色的,著名的玄奘法師就是在李世民時期。 綜合很多因素,康熙在作為一個統治者來說,他應該比李世民更加出色一些。也更加高明一些
❾ 中國歷史上哪個王朝最強大
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是元朝,當時忽必烈定都北京,有四個屬國,分別統治歐亞大陸.當時真可以說是四方來儀.
漢人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那就是唐朝了.不過聽說李淵有鮮卑血統,不知是真是假.
就整體的國力而言 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唐明皇)前期的開元盛世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也是最影響深遠的時期 糧米布匹等生活基礎之物的價格是歷史最低 百姓生活充裕 無戰亂 致使玄宗末期安史之亂時 無兵器可用(打開兵器庫時發現所有兵器都腐壞了) 在新年正月賞燈時 長安城中有上萬花燈供百姓觀賞 那時也是中國對世界影響最大的時期 到大唐的外國商賈僧侶絡繹不絕 是歷史之最(非侵略性質的) 每年長安都會有二十萬的外國人 中國的絲綢在羅馬等國比黃金的價值還要高 但幸福的生活麻痹了人們 眾多的隱患匯聚在一起 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歷史學家稱這是唐朝也是中國的轉折點 自此之後 中國再沒有哪朝哪代的盛世能再達到如此高度 如用盛極必衰來形容的話 也可以想像出衰落之前是多麽輝煌的時代
首先,元是不是能被稱為「中國人的朝代」,元跟清不同,這個朝代幾乎沒有民族融合,基本上就是一個民族征服了我們這片地方而已,而且,他的軍事實力雖然強,文化技術實力都不怎麼樣。
一般來說都會認為是唐,然後就走向衰落。但是看到一些國外的書上對宋更推崇一些。有一本書上曾經說,在中國宋代的時候,歐洲一些小國的君主,生活水平還不如宋代的看門人,可見至少跟當時的歐洲相比,宋代的生活水平相當高,即使是元兵把宋朝的小朝廷逼到南邊,當時還是有很多商人包括外國的商人跟著宋朝跑,因為宋掌握了先進的技術,特別是一些生活用品和奢侈品。其實,最盛的不是唐而是宋也不難理解,就像一天中日曬最強的是12點,但是最高溫度一般出現在14點,大國要衰敗也會經過很長時間才能表現出來。
另外,宋的海上實力很強,當時應該是沒有其它國家能抗衡。
什麼朝代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朝代主要應該從橫的方向看,即綜合國力與同時代其餘國家和地區相比較,是不是居於前列?居於前面第幾名。
按照這樣的標准,我認為漢唐兩朝都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而且幾乎不分上下。漢朝時,世界上能與中國抗衡的只有「大秦」即羅馬帝國。唐朝時則只有「大食」即阿拉伯帝國。但從整體上看,漢朝比羅馬帝國,唐朝比阿拉伯帝國要更強大一些:因為漢、唐都是真正統一的中央集權帝國,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較強,即使滅亡分裂,也是「分久必合」。而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滅亡後就從未作為一個大國恢復過。阿拉伯帝國也一樣,它先是迅速分裂為東、西、南三個「大食帝國」,然後進一步四分五裂,也從沒有恢復原來的規模。
至於漢、唐兩朝哪個更強盛,當然是唐朝,因為它的疆域更為廣闊,而且時間較後經濟文化成就也更大。
元朝雖疆域最大,但很不鞏固,加上經濟文化成就遠遠比不上漢唐兩朝,所以不能說是我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朝代。
綜上所述,如果既從橫向又從縱向,既從疆域、政治、軍事,又從經濟文化全面考察,唐朝應該是我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朝代。
❿ 在中國歷史上哪個王朝最強盛,哪個最衰敗哪個皇帝最出色有誰能稱為千古一將,千古一相
這個沒有什麼固定的標準的答案,論軍事,元朝的軍事實力強大;論影響力和繁榮度,唐朝內首屈一指容;各個朝代均有自己的歷史作用,在各個朝代都有自己強大的領域,宋朝的強大在於其經濟實力,元朝的強大在於他的軍事鐵騎·····最衰敗的王朝,除去歷史上的小角色(五代十國什麼的就算了),個人覺得兩宋是最衰敗的·····至於最出色的皇帝,這個更加不好說,你說秦始皇不出色?漢武帝不出色?李世民不出色?還是康熙等等!都可以成為出色的皇帝,你說最!這個根本沒有辦法比較,千古一將,千古一相?更是無從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