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歷史上十大猛將是哪些
所謂亂世出英雄,亂世也出猛將,中國歷史上的亂世應自秦末楚漢相爭開始,後有三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遼金、元明以及現代的民國軍閥混戰和抗日,所以猛將也應出在這些時期。
1、項羽,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猛將,力能扛鼎,氣欲拔山,號稱西楚霸王,憑一人之武力得華夏半壁江山的唯此一人。
2、李元霸,隋唐第一條好漢,掌中一對八棱紫金錘重八百斤,胯下座騎追風白點萬里雲。在當時幾乎沒有人能在李元霸馬前走上三個回合,可以說西府趙王李元霸打遍天下無敵手。
3、李存孝,號十三太保,拜飛虎將軍、勇南公,領三千飛虎軍。此人身材瘦小、力大無窮,擅使一柄畢燕撾,天下無人能在他手上走過三回合,是一李元霸式人物。在討伐黃巢起義軍時,李存孝曾率十八騎沖殺黃巢八萬人馬,並且沖進長安、焚燒糧倉,把黃巢軍殺得片甲不留。
4、呂布,三國第一武將,曾力敵劉關張三將,酣斗曹營六虎,天下無雙。
5、高寵,岳飛手下的一員虎將.使桿碗口粗的虎頭槍,為五代十國第一名槍高思繼後人,北宋開國名將高懷德、高懷亮玄孫,曾連挑12輛鐵滑車,分析其勇力當在岳雲之上,可惜英年早逝,。
6、常遇春,明朝開國大將。臂長善射,勇力絕人,一生為將未曾敗北。自言能將十萬軍橫行天下,軍中有「常十萬」之稱,人每稱他為「天下奇男子」。
7、冉閔,冉魏政權的君主,左操雙刃矛,右執鉤戟",騎赤龍,一生死於其手下的敵軍以萬計,曾創造過以弱擊強九戰九勝的戰例。
8、霍去病,我國古代的一位「戰神」,大漠雄風中至今猶有其聲威;雖年輕而歿,然而其壯志永存。...「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是西漢時期抗擊匈奴侵擾的名將霍去病說的。
9、張飛,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獨退曹兵百萬,酣斗馬超,呂布唯一忌憚之武將,猛將也!!
10、彭德懷,熱兵器時代的代表,如轉換到古代,絕對是張飛、常遇春之類的猛將。
❷ 中國歷史上十大猛將
排名第十:蕭摩訶。他是南北朝時期的陳朝名將,當年抵禦北齊軍時,身邊人不慎被包圍,蕭摩訶單人獨馬,朝天嘶吼一聲便立馬沖進敵陣,所向披靡,最後逼得北齊軍不得不後撤,因此也有「千聞不如一見」的名頭。
排名第九:薛仁貴。他是唐朝初年的名將,也是一代猛將,現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當年薛仁貴脫帽退萬軍、三箭定天山,還有沖入高惠真二十五萬大軍之中所向無敵,敵盡披靡卻走等著名事跡,將他列入古代十大猛將之一,是最合適不過了。
排名第八:尉遲敬德。隋末唐初名將,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跟隨李世民多年,不僅平定了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徐圓朗的統一戰爭,還曾一槍將驍將單雄信挑下馬,勇冠三軍。
排名第七:岳飛。南宋抗金名將,他未滿20歲時就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後又有收復襄陽六郡,北伐中原等著名功績,他麾下的岳家軍更是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 此等氣節令人佩服至極。
排名第六:冉閔。曾是建節將軍,後又成冉魏政權開國皇帝。他的一生數從征伐,屢立戰功,但現在講歷史幾乎很少有人提冉閔,哪怕他算是英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屠胡令」。但那時候五胡所到之處幾乎寸草不生,他很大程度上挽救了百姓無數。
排名第五:夏魯奇。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名將,以驍勇聞名天下,曾在護衛庄宗時獨殺百餘人,還生擒王彥章,平生戰功無數,也是一代猛將。
排名第四:楊再興。南宋抗金名將,曾在郾城大戰中,單騎入敵陣,殺敵數百,可以說是穩坐南宋單騎殺敵第一名。後進兵臨潁,又殺金軍二千餘人,最後不幸中箭而亡。
排名第三:傅友德。明朝開國名將,他曾在鄱陽湖親手擊殺數百敵,又射中敵將,七戰七勝,還單騎斬了李二手下猛將韓乙,一生中西伐巴蜀、北征大漠、南平雲貴,不愧為古代十大猛將排名第三。
排名第二:姚興。宋朝名將,他曾單騎入賊軍,出沒數次,身帶數箭,還殺數百人生擒賊首而回。後來金人以鐵騎進,興麾兵力戰,姚興又手殺數百人。連金人都曾感慨:「有如姚興者十輩,吾屬敢前乎?」
排名第一:項羽。西楚霸王的名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李晚芳曾評價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而他的勇猛事跡已經都快被世人說上千百遍了,所以此處就不多加贅述了,而這中國古代十大猛將中「第一」的名頭,他自然是當得起的。
❸ 中國歷史十大猛將有哪些
NO10.楊再興 (南宋抗金名將)楊再興(?—1140),南宋抗金名將。原是曹成部將,後降於岳飛,成為岳飛部將,跟隨岳飛抗擊金軍,曾試圖單槍匹馬沖陣擒獲金兀術,失敗後仍能單騎而還。紹興十年(1140年),楊再興與金人在小商橋相遇,楊再興寡不敵眾,中箭無數,奮戰而亡。
NO9.岳飛 (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
岳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表達對「岳家軍」的由衷敬畏。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斗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
NO8.常遇春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
NO7.霍去病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NO6.呂布呂布(?-199年2月7日
),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後與司徒王允合力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等擊敗,依附袁紹。與曹操爭奪兗州失敗後,呂布襲取徐州,割據一方。建安三年十二月(199年2月)呂布於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NO5.冉閔冉閔(?-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稱。350年稱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352年冉閔突圍不遂,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斬於遏陘山,後被追謚為武悼天王。冉閔後人的墓誌上稱冉閔為「平皇帝」,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冉魏政權給冉閔上的謚號。
NO4.王彥章
王彥章(863年―923年),字賢明(一作子明),鄆州壽張(今山東梁山西北)人,五代時期後梁名將。朱溫建後梁時,王彥章以功為親軍將領,歷遷刺史、防禦使至節度使。他驍勇有力,每戰常為先鋒,持鐵槍馳突,奮疾如飛,軍中號為王鐵槍。後為李存勖所擒,寧死不降,於是被下令斬首。享年六十一歲。
NO3.龍且(jū)
龍且(jū)(?-前203年),秦末楚漢時期西楚名將。龍且自幼就和項羽一起長大,情若兄弟。隨項羽叔父項梁起義反秦,每戰皆奮勇殺敵,深受信任。後與田榮合軍救東阿,大破秦軍於東阿。前206年,漢王劉邦起兵平定三秦,龍且、魏相項他與漢將曹參、灌嬰在定陶以南交戰失敗。前205年的彭城之戰後項羽將西楚國僱傭的樓煩騎兵盡數交由龍且統帥。前204年,隨何成功游說英布叛楚,隨後項羽便差遣龍且、項聲率軍十萬攻打九江國,大破英布軍,英布逃亡到漢國。前203年十月,項羽聞韓信已舉河北,破齊、趙,而且想要擊楚,於是派遣龍且率兵20萬出擊。十一月,龍且與韓信在濰水對陣,韓信連夜派人做了一萬多條袋子,盛滿沙土,壅塞濰河上流。隨後率一半軍隊涉水進擊龍且之陣,龍且出兵迎擊,韓信佯裝敗退,龍且以為韓信怯弱,於是率軍渡江進擊。這時韓信命人決開壅塞濰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龍且的軍隊大半沒有渡過去。這時韓信揮軍猛烈截殺,龍且被灌嬰手下丁義斬首。項羽聞龍且軍被韓信破,則恐。
NO2.李存孝
李存孝(858―894年),代州飛狐(今山西靈丘)人,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將。
NO1.項羽 (西楚霸王)項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羋姓,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軍事家,也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❹ 中國十大武將排名
最佳答案說的都是胡扯
項羽正史記載烏江邊,步戰殺了百餘人(100人左右,可能是騎兵)後見故人自刎,哪裡來的3000人?
劉秀更扯淡,漢朝哪裡來的8億兵,人都沒這么多
呂布正史被袁紹幾個人嚇跑還提戰鬥力?正史虎牢關被孫堅打跑的,除了曹操等人說他驍勇連個能證明戰鬥力的例子都沒有,
關羽斬顏良正史描述:遼引兵與顏良打起來了,然後關羽殺了顏良,鬼知道怎麼殺的。要真的是關羽一個人單槍匹馬沖過殺了顏良早寫上了。
李元霸是小說人物,你咋不說斗戰勝佛孫悟空呢?挪山騰海呢還,胡扯瞎扯,薛禮什麼時候10人破過10w?而且TM征高麗李世民活著的時候還輸了MDZZ
中古武將因為正史描寫問題只能排出來4個人
第一梯隊,楚霸王項羽,這個沒得黑 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在戰爭中以一己之力殺了千人(累積)唯一一個在一次戰役中殺人過百的武將,堪稱人類之最,同時此人精通兵法,是中國兵形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也是中國兵形式第一人(外國的第一人是迦太基,看看戰績就知道遠不如項羽)
第二梯隊, 李存孝,冉閔,薛禮(薛仁貴)這幾個人都有1個人在戰爭中殺超過20個人正史記載!!這個記載非常重要要不鬼知道你是不是和親衛隊一起上的。
再往下就不好說了,但根據描寫的詳細程度來說,常遇春和秦瓊可能,能夠排的上,後面的正史里就沒啥描寫的了。。。
2019.8.2補充:有人說關羽武聖XXX的,記住了關羽的武聖是努爾哈赤封的,不是漢人封的!!他要是真的厲害,李世民就不會封姜子牙做武聖了!外族封的武聖,怎麼能算數
❺ 中國歷史上十大武將有哪些
所謂武將,著重於「武」我總結有10個: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蘇徐州),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與「謀戰派」孫武等人齊名。身死東城載於史書。《史記·項羽本紀》論贊中就曾點明:項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更為明確:「漢五年……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後與劉邦爭奪天下,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公元前 202 年兵敗,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烏江邊自刎。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霸王」一詞源自項羽。
衛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武帝時的大司馬大將軍。戰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襲龍城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敗的神話,曾七戰七勝,以武鋼車陣大破伊稚斜單於主力。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奇正兼擅;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威信很高,位極人臣,但從不養士。元封五年,長平侯衛青逝世,起冢如廬山,葬茂陵東北。謚號為『烈』。他是西漢時期能征慣戰,為漢朝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將領,也是中國歷史上為人熟知的常勝將軍。
霍去病,西漢名將(前140—前117),漢族,軍事家。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漢代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與衛青被稱為帝國雙璧。河西之戰,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閃電戰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趙雲、岳飛都引用過霍去病的名言辭讓皇帝賜予的華屋美宅,也足見名將與名將之間的相互認同感,至於唐詩宋詞中霍嫖姚、漢家大將、封狼居胥更是用老了的典故。元狩六年(前117)病卒,年僅24歲(虛歲)。
呂布(?~198),字奉先,漢族,東漢五原郡九原縣(今屬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人。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著名武將與割據軍閥。坐騎赤兔寶馬,手持方天畫戟,天下無雙,曾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術,袁紹,張揚效力,曾被封為溫侯,徐州牧,後自成一方勢力,於建安三年(198)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由於小說《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影響,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
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人,漢末及三國時期蜀漢著名的將領。蜀漢驃騎將軍,遙領涼州牧,封斄鄉侯,謚威侯。 東漢末年群雄之一,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起初在其父馬騰帳下為將,先後參與破蘇氏塢、與韓遂相攻擊、破郭援等戰役。馬騰進京,馬超統率其部眾割據於三輔。後與韓遂等聯合,一同進軍潼關與曹操相據,敗於渭南。此後馬超率眾聯合羌氐兼並隴右,殺涼州刺史韋康,自稱征西將軍、並州牧、督涼州軍事。又被韋康故吏楊阜等擊敗,投奔張魯復攻涼州無利。又降劉備,迫降成都,參與下辯之戰。劉備稱帝,拜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斄鄉侯。次年馬超病逝,終年47歲。
冉閔(?-公元352),漢族,字永曾,小字棘奴,父親冉瞻,魏郡內黃人(今河南內黃西北),祖先是漢朝黎陽騎督都,世代的[1]牙門將。冉閔是中國西晉末年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皇帝石虎的養孫,後來冉魏的開國皇帝(公元350-352在位)。死後被當時的燕國追封為武悼天王。冉閔後人的墓誌上稱冉閔為「平帝」,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冉魏政權給冉閔上的謚號。
斛律光(515年-572年8月22日),字明月,朔州敕勒部(今山西西北)人,北齊名將,斛律金之子。初任都督,善於騎射,號稱「落雕都督」。後拜大將軍、太傅、右丞相、左丞相,封咸陽王。他驍勇善戰,出戰多次獲勝,他治軍嚴明,為部下所敬重。武平三年七月戊辰,斛律光被刺殺,時年五十八歲。後主高緯稱其謀反,盡滅其族。
史萬歲(公元549年-公元600年11月20日),京兆杜陵人(陝西西安人),隋朝名將。史萬歲長於騎射,好讀兵書,15歲隨父從軍。北周武帝時,史萬歲的父親戰死,他以忠臣子授開府儀同三司,襲爵太平縣公;北周末,隨上柱國梁士彥攻討相州總管尉遲迥,每戰先登,因功拜上大將軍。隋初,史萬歲因大將軍爾朱績謀反被殺而受牽連,發配敦煌為戍卒;隋開皇三年,秦州總管竇榮定擊突厥,史萬歲至轅門請自效;他奉命與突厥單騎比武決勝負,馳斬其一勇士,使突厥軍不敢再戰而退。史萬歲每行軍作戰,身先士卒,善撫部下,將士樂為效力。因史萬歲南征北戰,屢建戰功,遭楊素嫉妒誣陷,被隋文帝冤殺。公元782年(建中三年),史萬歲被追封為「柱國太平公史萬歲」,位列《十七史百將傳》中。
楊再興(1104年-1140年),南宋抗金名將,出生於湖南武岡軍綏寧縣石井圖(今城步苗族自治縣資源鄉),祖居河南相州(今河南湯陰縣)。據傳是宋初名將楊業的後代。初為流寇,後成為岳家軍的骨幹,為岳飛破偽齊立下大功,大破金兀術於郾城下,史稱「郾城大捷」。後誤入小商河,戰死沙場。
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小名保兒,江蘇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是朱元璋的名將、謀臣,明朝開國第三功臣。李文忠十二歲時,母親曹國長公主就去世了,父親李貞帶著他輾轉亂軍之中,多次瀕臨死亡。二年之後才在滁州見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將他收為養子,跟隨自己姓朱。十九歲時,李文忠擊敗天完軍,驍勇善戰為諸將之首。文忠轉戰沙場,官至榮祿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復姓李。明朝建立後,李文忠戰功顯赫,獲封曹國公。1379年(洪武十二年),明太祖又詔命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最高軍事機構),兼主管國子監(全國最高學府)。1384年(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陽王,謚「武靖」,配享太廟,肖像掛在功臣廟里,位次第三。賜葬鍾山。
❻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是哪些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天才武將如繁星璀璨,耀眼奪目,他們利用自己的膽識和謀略,在戰爭中率部取得輝煌的戰績,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戰神,我們的民族才不會為外族欺辱,華夏文明才能不間斷發展延續數千年。以下試列出華夏民族十位千古名將:
一、孫武,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廣饒縣)人,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兵聖、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受任為將。領兵打仗,戰無不勝,與伍子胥率吳軍破楚,五戰五捷,率兵6萬打敗楚國20萬大軍,柏舉之戰後攻入楚國郢都。北威齊晉,南服越人,顯名諸侯。所著《十三篇》是我國最早的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
以上十位名將,幾乎都是常勝將軍,他們要麼以弱勝強,要麼以少勝多,他們指揮的戰役幾乎都是經典。孫武和吳起是中國兵家之祖,白起和韓信協助明君在統一國家進程中奠定基礎,衛青、霍去病、李靖、薛仁貴、岳飛、徐達是我們的民族英雄,在抗擊外族入侵或開疆闢土方面做出巨大貢獻。
其實,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名將也應讓我們記住的,他們有姜尚、樂毅、李牧、王翦、廉頗、孫臏、蒙恬、項羽、李廣、班超、曹操、周瑜、諸葛亮、冉閔、謝玄、祖逖、陳慶之、劉裕、韋睿、郭子儀、柴榮、狄青、韓世忠、常遇春、王守仁、袁崇煥、左宗棠,但限於篇幅,本文無法一一列舉。
(按自己的想法讀書,我是六甲番人,請您關注我的百家號。)
❼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武將是誰呢
中國歷史上知名的武將確實多如過江之鯽。如果要評選出來十大武將的話,我認為應該是這十個人:武安君白起,淮陰侯韓信,吳將軍孫武,燕昌國君樂毅,齊將軍孫臏,飛將軍李廣,冠軍侯霍去病,壽亭侯關羽,尚父郭子儀,信國公徐達。
武安君白起。
一生未嘗敗績,被封為戰神級別的人物。戰國時期各國名將鵲起,但是無論同時代的哪個將軍,面對白起唯有一敗。中國歷史上能有如此戰績的唯此一人。其長平之戰坑殺40萬趙軍的戰績,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飛將軍李廣。
擅長騎兵戰術,打的以強悍著稱的匈奴人丟盔棄甲。是中國歷史上讓游牧民族聞風喪膽的幾位將軍之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是對其能力的真實寫照。
冠軍侯霍去病。
以弱冠年齡統領大軍,將祁連山牢牢掌握在漢朝手中。元狩四年,率軍進擊兩千多里,直取匈奴王等一眾匈奴族首領,封狼居胥。兵鋒所指,一度到達瀚海,即貝加爾湖。使得匈奴再無膽量侵犯大漢邊境。
壽亭侯關羽。
三國時著名將領,在和劉備張飛結拜後,走進歷史。以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的實力,傲視三國諸位英雄。死後被人稱為“武聖”,全國各地皆建有武侯祠來供奉。
❽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
1、項羽:他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英雄豪傑。在中國歷史上,有無數的英雄人物。但如項羽這樣鐵血柔情的漢子卻很少。萬軍包圍,四面楚歌也打不倒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戰場上的縱橫吟嘯,面對伊人卻柔情刻骨,像項羽這樣的英雄,當之無愧的受後人敬仰。查看更多
2、霍去病: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與衛青被稱為帝國雙璧。並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他一生四次領兵正式出擊匈奴,都以大勝回師,滅敵十一萬,降敵四萬,開疆拓土,戰功比他的舅舅衛青還要壯觀。對於整部世界軍事史和中國史來說,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傳奇。查看更多
3、衛青:衛青不愧是西漢傑出將領,司馬光評他「有將帥材」「故每出輒有功」,是很恰當的。他的戰略戰術的成就,可以歸納為:善於在沙漠草原組織騎兵集團的進攻戰役;善於發揮騎兵的特長,實行遠程奔襲,捕捉戰機和包圍殲敵。在此之前,漢族名將中沒有人在沙漠草原地帶指揮過規模如此巨大而又獲得成功的戰役。衛青的戰略戰術運用,是極其有創造性的。查看更多
4、班超:班彪、班固、班超是班氏三父子,他們建功立業,青史載殊勛,炎黃子孫銘記於心。班彪,字叔皮,東漢史學家。東漢初任徐令,因病免官。他專力從事史學,以《史記》所記史實,止於漢武帝太初年間,乃收集史料,作《後傳》六十餘篇,為其子班固修《漢書》,奠定了基礎;班彪寫賦、論、書、記、奏,也頗有成就,功名傳千秋。查看更多
5、孫臏: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簡《孫臏兵法》,反映了孫臏的軍事思想。認為戰爭有一定的規律;在戰略戰術上貴"勢",即依據一定條件占據主動和優勢;突破前人速戰速決的理論,提出了持久作戰的思想;適應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強調攻城;認為只有覆軍殺將方為全勝,開創殲滅戰的理論;對野戰中車壘的運用、陣法的研究和將領的必備條件等均有闡述。查看更多
6、韋睿:梁天監五年(公元506年),魏中山王元英率軍數十萬圍鍾離,韋睿與右衛將軍曹景宗奉命往救,率軍進屯邵陽州。隨即在敵營前,通宵達旦築成營壘,又激戰一整天,數次挫敗魏軍進攻。時值淮水暴漲,他遣將以小船載草,灌上膏油,焚燒敵橋,另遣敢死之士上前搏鬥。在梁軍總攻下,魏軍大敗,溺死、被殺者各10多萬,被擒5萬。韋睿因功進爵為侯,任右衛將軍。
7、周瑜:周瑜,生於公元一七五年,死於公元二一0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表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後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8、徐達:徐達(1332~1385) 中國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字天德,濠州(今安徽鳳陽)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參加農民起義軍,因智勇超群,位在諸將之上。十五年,從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今安徽當塗),克集慶(今南京)。繼又率部攻佔鎮江(今屬江蘇)等地,為開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貢獻,授淮興翼統軍元帥。二十三年秋,在鄱陽湖之戰中,身先諸將,沖鋒陷陣,擊敗陳友諒軍前鋒。
9、郭子儀:郭子儀唐代著名的軍事家。武舉出身,六尺有餘,也就是現在的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勇武不凡。安史之亂爆發時任朔方節度使,在河北打敗史思明。後任副元帥率唐軍及回紇等援軍收復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代宗時,叛將仆固懷恩勾引吐蕃、回紇進犯關中地區,郭子儀正確地採取了結盟回紇,打擊吐蕃的策略,保衛了國家的安寧。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以84歲的高齡才告別沙場。
10、李牧:胡三省注《通鑒》時曾將李牧的被害與趙國的滅亡聯系在一起:「趙之所恃者李牧,而卒殺之,以速其亡。」司馬遷在《史記.趙世家贊》中說趙王遷「其母倡也」,「素無行,信讒,故誅其良將李牧,用郭開」。批判趙王遷而遷怒其母,未必妥當,但他的義憤填膺,與讀者的心是相通的。這種義憤。起著強烈而深刻的教育作用,也是對愛國志士的慰藉。
❾ 中國歷史上十大猛將是哪些
NO10.楊再興 (南宋抗金名將)楊再興(?—1140),南宋抗金名將。原是曹成部將,後降於岳飛,成為岳飛部將,跟隨岳飛抗擊金軍,曾試圖單槍匹馬沖陣擒獲金兀術,失敗後仍能單騎而還。紹興十年(1140年),楊再興與金人在小商橋相遇,楊再興寡不敵眾,中箭無數,奮戰而亡。
NO9.岳飛 (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
岳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表達對「岳家軍」的由衷敬畏。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斗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
NO8.常遇春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
NO7.霍去病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NO6.呂布呂布(?-199年2月7日
),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後與司徒王允合力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等擊敗,依附袁紹。與曹操爭奪兗州失敗後,呂布襲取徐州,割據一方。建安三年十二月(199年2月)呂布於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NO5.冉閔冉閔(?-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稱。350年稱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352年冉閔突圍不遂,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斬於遏陘山,後被追謚為武悼天王。冉閔後人的墓誌上稱冉閔為「平皇帝」,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冉魏政權給冉閔上的謚號。
NO4.王彥章
王彥章(863年―923年),字賢明(一作子明),鄆州壽張(今山東梁山西北)人,五代時期後梁名將。朱溫建後梁時,王彥章以功為親軍將領,歷遷刺史、防禦使至節度使。他驍勇有力,每戰常為先鋒,持鐵槍馳突,奮疾如飛,軍中號為王鐵槍。後為李存勖所擒,寧死不降,於是被下令斬首。享年六十一歲。
NO3.龍且(jū)
龍且(jū)(?-前203年),秦末楚漢時期西楚名將。龍且自幼就和項羽一起長大,情若兄弟。隨項羽叔父項梁起義反秦,每戰皆奮勇殺敵,深受信任。後與田榮合軍救東阿,大破秦軍於東阿。前206年,漢王劉邦起兵平定三秦,龍且、魏相項他與漢將曹參、灌嬰在定陶以南交戰失敗。前205年的彭城之戰後項羽將西楚國僱傭的樓煩騎兵盡數交由龍且統帥。前204年,隨何成功游說英布叛楚,隨後項羽便差遣龍且、項聲率軍十萬攻打九江國,大破英布軍,英布逃亡到漢國。前203年十月,項羽聞韓信已舉河北,破齊、趙,而且想要擊楚,於是派遣龍且率兵20萬出擊。十一月,龍且與韓信在濰水對陣,韓信連夜派人做了一萬多條袋子,盛滿沙土,壅塞濰河上流。隨後率一半軍隊涉水進擊龍且之陣,龍且出兵迎擊,韓信佯裝敗退,龍且以為韓信怯弱,於是率軍渡江進擊。這時韓信命人決開壅塞濰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龍且的軍隊大半沒有渡過去。這時韓信揮軍猛烈截殺,龍且被灌嬰手下丁義斬首。項羽聞龍且軍被韓信破,則恐。
NO2.李存孝
李存孝(858―894年),代州飛狐(今山西靈丘)人,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將。
NO1.項羽 (西楚霸王)項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羋姓,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軍事家,也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