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600字
通史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開始渴望了解過去的產物。在近代以前中國幾千年的社會發展中,編寫了蔚為大觀的史書,但是不可能有對全球歷史進行敘述的史書。實際上,連研究歐亞大陸甚至於東亞圈的通史都不可能產生。唐代是中國古代一個空前絕後繁榮的時代,疆界遠至近日的中亞,但是仍然不會產生哪怕范圍稍微擴大的史書,最多隻有一些游記而已。從現代的角度理解,編寫通史遠不止是簡單的技術問題,根本的,它涉及到對於人類自身的反思和再理解。這樣看來,在人類發展歷史的縱軸上,在某個時間點之前,通史的產生是不具備條件的。它不像人類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導致工具和技術的進步那樣自然而然。或者作作的說,影響通史產生的變數更為多樣、復雜。
如此,通史觀點或者通史性的歷史著作在西方產生也是必然的。個中的原因現在人所共知:正如書中提到的那樣,從15、16世紀開始西方文明首先開始全球擴張並領先於其他的地域文明,且時至今日仍然佔有絕對的優勢。
本書是《全球通史》的第七版。在序言中,Stavrianos教授說明了為什麼需要一部21世紀的全球通史。簡而言之,我的理解是,由於科學與技術的進步,使得人類在一定的空間范圍之內已然成為自然界的主宰。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追求何在?也許,Stavrianos教授是在給我們一個暗示或者說一個警告:前進的時候不要停下來回想走過的路。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序中兩次提到了中國。看得出來,Stavrianos教授也擔心類似於中國這樣的發展會嚴重的增加全球的負擔(而不是所謂的威脅)。實際上,如我們所覺察到的那樣,當代中國的發展已經對局部的生態環境造成了驚人的影響,並且勢必也將會極大的影響全球環境,這遠比蝴蝶效應要嚴重得多的多。甚至於,一些激進的西方人可能會認為,沒有中國人,這個世界會更加美好。值得稱贊的一點是,每段歷史都能夠給現在的我們以教訓和啟迪,比如為什麼現在的中國社會會有這么多問題,會顯得這么浮躁和焦慮,大概可以用書中的一段話來解釋:
」問題的關鍵是在從技術變革的產生到允許其大規模發揮效用所必需的社會變革的出現之間,存在著一個時間差。造成這種時間差的原因是:技術變革因為能夠提高生產能力和生活水平,通常很受歡迎,所以馬上就會被採用;而社會變革則由於要求人類進行自我評估和自我調整,通常會讓人感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通常也就會遭到抵制。這就解釋了當今社會的一個悖論,即人類在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變得越來越能依照自己的意願去改造環境的同時,卻不能使他們所處的環境變得更適合於居住。簡而言之,人類作為一個種群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解決自身知識的不斷增長與如何運用這些知識的智慧相對滯後之間的矛盾。我們將會看到這一平衡問題曾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反復出現,並在今天由於我們運用知識的智慧無法趕上人類日益增長的知識而顯得更為頻繁和迫切。「
目前的社會如此,個人也同樣如此,我們所追求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心靈生活卻有些趕不上。讀一讀歷史,能夠更懂一些。
最後,斯塔夫里阿諾斯本人在「致讀者」中有這樣的表述:「每個時代都書寫它自己的歷史。不是因為早先的歷史書寫得不對,而是因為每個時代都會面臨新的問題,產生新的疑問,探求新的答案。這在變化節奏成指數級增長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們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問並給出新的答案的新歷史「。這樣的一本歷史著作,大概也是時代的最好注腳。
② 我要求一篇關於二戰以前世界史的讀書筆記,很急!!
看了加分啊!!謝謝
《史記》讀書筆記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 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傳記的一種,主要記諸侯之事。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史記》約成書於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來是沒有書名的,司馬遷完成這部巨著後曾給當時的大學者東方朔看過,東方朔非常欽佩,就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誰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後人則又簡化成「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 「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近人梁啟超稱贊這部巨著是「千古之絕作」(《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文學史綱》)
司馬遷,字子長,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寫古今通史的願望沒有實現,臨終要司馬遷完成其夙願。後來,司馬遷繼任父親太史令之職,開始寫《史記》,十多年後,終於完成。
司馬遷著《史記》,其史學觀念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探求的天人之際,並非承認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視天人之間關系的演變,從而了解 「古今之變」 的關鍵,探求出歷史動態發展變化的層面,最終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動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司馬遷為了繼承其父司馬談編訂史書的遺志,完成撰述《史記》的宏願。司馬氏世代為史官,司馬談一心繼承先人久絕的世業—太史令,重現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論述上代歷史。《隋書‧經籍志》說:「談乃據《左氏春秋》、《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可見司馬談有意繼續編訂《春秋》以後的史事。漢武帝元封元年,武帝進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身為太史令,卻無緣參與當世盛事,引為終生之憾,憂憤而死。他死前將遺志囑咐兒子司馬遷說:「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司馬遷則回答道:「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可知司馬遷乃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而《史記》以《封禪書》為其八書之一,即見其秉先父之意。
二、司馬遷想繼承《春秋》精神。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說::「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義,顯揚志業人物的使命。《春秋》的下限,到魯哀公獲麟之年,此後的史事就沒有完整的史籍記載。司馬遷是紹繼《春秋》,並以漢武帝元狩元年「獲麟」及太初元年改歷下限,撰寫史記。然而,司馬遷繼承《春秋》,不僅是要形式上承繼周公以來的道統,而且是重視《春秋》的性質,他在《太史公自序》說:「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可見司馬遷對「春秋之義」和「春秋筆法」心儀已久,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貶精神,撰述《史記》。
三、司馬遷要肩負史家職責。據《後漢書百官志》載,「太史令」只是俸祿六百石的小官,職責僅在於管理圖籍,掌管星象天文,最多也只是記錄上代及當代事情,並無著述的責任。然而,司馬談和司馬遷明顯不滿足於「拾遺補蓺」。司馬談早有整理上代歷史的計劃,可惜卻「發憤而卒」,臨終前叮囑司馬遷,認為「自獲麟以來,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甚多,身為太史令,有完成論載上代歷史的任務。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為太史的職責說:「且余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馬遷一心秉承先人世傳及「述往事以思來者」的責任感,決意撰述《史記》。在《報任安書》中亦透露著述《史記》的目的,他說「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可見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責任,更要盡史學家的職責。
此書記事始於傳說中的黃帝時期,下限到漢武帝末年時期,前後跨越三千多年歷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一十五字。「本紀」是全書提綱,按年月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表」用表格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跡。「列傳」是重要人物傳記。其中的本紀和列傳是主體。
按司馬遷所說,編寫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際」是探秋天道和人事的關系,作者批判了原來的「神意天命論」,提出了「帝王中心論」。「通古今之變」,即探究歷史的發展實況及其規律。
《史記》參考了眾多典籍,如《左傳》、《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和諸子百家等,同時參考檔案、民間古文書籍。他還親自采訪,進行實地調查,然後對材料精心選擇使用,治學態度異常嚴謹。
漢代之前的歷史著作在內容、史事、材料、作者編撰水平上都無法和《史記》相比。可以說,《史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通史,不但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基本都用這種體裁撰寫。同時,書中的文字生動性,敘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魯迅先生對史記的評價也很高。
司馬遷去世之後,《史記》並沒有立刻流行,被人重視。到漢宣帝時,司馬遷的外孫經過努力,才開始流傳,但到東漢時已經有了殘缺。
注釋方面,南朝宋的裴著有《史記集解》,是現存最早的舊注本,唐朝司馬貞撰寫《史記索隱》,有很多新見地,唐朝的張守節用畢生精力寫成《史記正義》,成就較高。
該書現存早期的版本之一南宋黃善夫家塾刻本,被公認為善本,經商務印書館影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明朝的《二十一史》本、清朝武英殿刻《二十四史》本參考價值都很高。清朝同治年間有金陵書局的刻本。1959年,中華書局所出標點校勘本利於現今的讀者學習參。... ...
全書略於先秦,詳於秦漢,所述秦商鞅變法至漢武帝晚年的歷史,約佔全書篇幅的五分之三左右。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本紀」實際上就是帝王的傳記,因為帝王是統理國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腦,為他們作紀傳而名之曰「本紀「,正所以顯示天下本統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綱紀的緣故。同時,也是全書的總綱,是用編年體的方法記事的。在「本紀」的寫作中,司馬遷採取了詳今略遠的辦法,時代愈遠愈略,愈近愈詳。「本紀」托始黃帝,是因為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又是「正名百物」的祖師。將項羽列入「本紀」,一是秦漢間幾年「政由羽出」,一是推崇其人格。
③ 求帕爾默《現代世界史》讀書筆記2000字左右,高一作業
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而做版的筆記權。
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
記憶,對於積累知識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記憶。列寧具有驚人的記憶力,他卻勤動筆,寫下了大量的讀書筆記。俗話說:「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所以,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要求自己:身邊永遠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的時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
寫讀書筆記,對於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學到的知識,對於積累學習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很有必要。做讀書筆記,方法是多樣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
④ 上下五千年,東周列國志,世界通史的讀後感
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今年暑假我剛剛閱讀了《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專。它讓我收益非淺屬。 我國已經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了,這本書追隨歷史發展軌跡,觸摸五千年文明脈搏,講述了我國五千年的巨大變化……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一脈相承,從盤古開天地的遠古時代,到封建社會的進入,到文明極度繁榮的明清時代,到武昌起義後,中華民國的成立。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中華名族創造了無數的輝煌與成就,也經歷了無數的苦難與挫折,數不清的英雄豪傑、文人志士在歷史的長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全書用嚴謹、簡潔的文字描寫時代背景,介紹歷史常識,不僅如此,書中的小插圖也惟妙惟肖。那些精彩的插圖和文物圖片,全面而直觀地展現社會風俗和歷史面貌,讓我們又進一步地了解了那源遠流長的中國文明史了! 這本書從中激發我們少年兒童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的熱情。我決得老師推薦這套書太好了,謝謝老師!還要謝謝此書作者、著名的教育學家、語言學家、歷史學家林漢達先生。我一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將來建設祖國打好基礎。
⑤ 世界當代史內容有關的 讀書筆記一篇 或讀後感 字數2000多左右
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是英國第一次侵華戰爭――鴉片戰爭的結果。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由來已久,到19世紀30年代末,輸入量達到驚人的程度。這種骯臟的鴉片貿易不僅使英國人的東印度公司、英屬印度政府及鴉片販子獲得暴利,而且與英國政府和整個英國資產階級形成了密切的利益關系。1839年1月,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奉旨禁煙,並於6月3日進行了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
1840年6月,英國侵略者為保護鴉片貿易,依仗其船堅炮利,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英軍先後攻陷舟山、虎門、廈門、寧波、吳淞、鎮江等地,並霸佔香港島。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4日,英軍進逼南京,索要贖城費300萬元。軍事失利的清朝以欽差大臣耆英、兩江總督牛鑒、署乍浦副都統伊裡布為代表,與英方交涉。中英和約談判開始。
1842年8月11日至29日的條約談判,清朝代表在英方的軍事壓力下毫無反抗能力。英方不允許清方對其提出的條件做任何修改,屢屢以進攻南京相要挾。南京條約的中英文本完全是英方一手制定的。8月29日,耆英、伊裡布與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於南京江面上的英國「汗華麗」戰艦上簽署了和約。南京當時稱江寧,南京條約又被稱為《江寧條約》,今人慣稱為《南京條約》。
中英《南京條約》共13款,主要內容是:1.宣布結束戰爭。兩國關系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准許英國派駐領事,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3.賠款。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其中600萬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元。4.割地。清朝政府將香港割讓給英國。5.另訂關稅則例。清朝政府將以公平的原則頒布一部新的關稅則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納。6.廢除公行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南京條約》是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強加在中國人民身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英國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國接受其侵略要求,這就使中國主權國家的獨立地位遭到了破壞。強佔香港,損害了中國領土的完整。通商口岸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進行殖民掠奪和不等價交換的中心。巨額賠償加重了清政府的財政負擔,同時轉嫁到勞動人民的身上,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艱苦。《南京條約》簽訂後,西方列強趁火打劫,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此,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日本明治維新後,向外「開疆拓土」,陸上西進的目標是朝鮮和中國大陸。1876年日本強迫朝鮮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江華條約》,由此日本侵略勢力進入朝鮮。清朝與朝鮮有宗藩關系,日本極力破壞這種關系,在朝鮮造成與中國的尖銳矛盾和多次沖突。1885年3月中日簽訂《天津會議專條》,確立了兩國在朝鮮的對等地位。此後日本即有計劃地大力開展了針對中國的擴軍備戰活動。
1894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幫助鎮壓。日本政府表示對中國出兵「決無他意」。但當清軍入朝時,日本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等為名大軍入朝,於7月25日突襲中國北洋艦隊,挑起中日甲午戰爭。戰爭打響後,兩國海軍進行了黃海大戰。陸上戰斗軍從朝鮮打到奉天(今遼寧),佔領大片領土。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初又侵佔山東威海。清政府無心抗戰,一再求和,最後派直隸總督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前往日本馬關,與日本全權代表、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議和。
4月17日,李鴻章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馬關條約》(又稱《春帆樓條約》)共11款,並附有「另約」和「議訂專條」。主要內容有:1.中國承認朝鮮的獨立自主,廢絕中朝宗藩關系。2.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及澎湖列島給日本。3.賠償日本軍費銀二億兩。4.開放重慶、沙市、蘇州和杭州為商埠。5.日本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馬關條約》是1860年中英、中法等《北京條約》以來外國侵略者加給中國的一個最刻毒的不平等條約,它使日本得到巨大的利益,也適應了帝國主義各國向中國輸出資本的願望。條約簽訂後,由於俄、德、法三國的干涉,日本將遼東半島退還給中國,中國付給日本「酬報」銀三千萬兩。
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奕劻、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在北京與英、美、德、法、俄、日、意、奧、西、荷、比11國公使在《最後議定書》(即《辛丑條約》)上簽字,共12款,19個附件,主要內容:一、中國賠款白銀4.5億兩,年息4厘,39年還清。二、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區,允許列強駐兵,界內不許華人居住。三、將大沽炮台和大沽至北京的沿線炮台一律拆毀;天津20里內不允清兵駐扎;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的黃村、廊坊、楊村、軍糧城、塘沽、 台、唐山、灤州、昌黎、山海關、秦皇島、天津等12個沿線要地准許各國軍隊駐扎;禁止軍火和製造軍火的原料輸入中國2年,並可延長。四、懲辦主戰兇犯;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組織,違者皆斬;在發生排外糾紛的城鎮停止各等文武考試5年;清廷官吏所屬境內如發生傷害洋人或違約之事,對官員「即行革職,永不敘用」。五、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辦理對外事宜;變通各國使臣覲見禮節。六、清政府派大臣赴德、日兩國謝罪,在克林德被害處樹立碑坊,對「杉山杉」用優榮之典;在各國被「污瀆」及挖掘的墳塋建立「滌垢雪侮之碑」。七、訂立新的通商航海條約。
簡單的講,這三個條約是中國開始淪為殖民地,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和完全淪為殖民地的三個標志
⑥ 世界歷史常識讀書筆記
(1)世界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埃及
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在非洲的尼羅河兩岸陸續出現了幾十個奴隸制小國。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權力的象徵,它們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標志之一,是人類文明的傑出成就。國王胡夫的金字塔最大,其中獅身人面像金字塔是國王哈佛拉的陵墓。
(2)四大文明古國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國,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亞洲的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中國。這四個古國被稱為世界文明的搖籃,因為這四個國家最先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
(3)古巴比倫王國
在亞洲西部,有一條狹長地帶,它形似一彎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 」之稱。公元前3500年出現國家。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帶),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制定了一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現存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空中花園」是古巴比倫國的傑作)
(4)居魯士、大流士、雅利安人、阿育王
居魯士:古代波斯帝國的締造者,(公元前550—529年在位)是波斯皇帝。今天,伊朗人將居魯士尊稱為「國父」。
大流士:波斯帝國國王(前522~前486),不僅是波斯帝國的偉大君主,也是世界歷史上的著名政治家之一。
雅利安人:是歐洲19世紀文獻中對印歐語系各族的總稱。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間,一支南下定居印度河上游流域,一支向西南進入波斯,另一支遷入小亞細亞。
阿育王:(約前304~前232)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賓頭娑羅王之子,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君王。
(5)印度「種姓」制度、阿拉伯數字、邁錫尼文明
①古代印度發祥於亞洲南部的印度河,約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開始出現奴隸制小國。中亞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後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歷史上稱「種姓制度」,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②阿拉伯數字,現今國際通用數字。最初由印度人發明,後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後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
③邁錫尼文明(前1600年~前1100年)是希臘青銅時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邁錫尼城而得名,這是古希臘青銅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
(6)《伊利亞特》、《奧德賽》
《荷馬史詩》是古希臘著名的英雄史詩。相傳,它是在民間口頭創作的基礎上,由盲詩人荷馬加工整理而成的。包括《伊利亞特》、《奧德賽》。
(7)議事會、人民大會
①五百人議事會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產物,取代了原來的四百人議事會,主要是為了打擊氏族貴族,是古希臘城邦雅典的民主政制的核心,他的職責是落實公民大會的決策,是一個總司一切事務的行政組織。包括五百人議事會的很多機構的產生是抽簽決定的。
②古希臘的公民大會是直接民主,也就是全體男性公民都可以參加,是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
(8)斯巴達國家、雅典國家、亞歷山大帝國
①斯巴達國家:居民分為三個階層,國家機構由國王(實行雙王制)、長老會議、公民大會和監察官會議組成;經濟上以農業為主,工商業極不發達;軍事上實行嚴格的軍事制度和教育制度,全民皆兵,忽視文化建設;伯羅奔尼撒同盟的核心和領袖。
②雅典國家:平民政體,小國寡民,實行直接民主制;法律至上、公民意識強,經濟上以工商業為主。雅典是提羅同盟的核心和領袖。
③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國強大起來,後來控制了希臘。馬其頓國的亞歷山大繼承王位後,出兵東征,足跡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腓力二世最終征服希臘的時間是公元前338年,前337年成立「希臘聯盟」,即「科林斯聯盟」。
(9)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畢達哥拉斯、阿那克薩哥拉、阿基米德、阿里斯托庫、厄拉托斯提尼、屋大維
蘇格拉底研究的主題是認識人,重視人的倫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諦。他認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提倡知德合一,認為善是人的內在靈魂,美德即知識,教育與美德同樣重要。蘇格拉底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柏拉圖提出了「理想國」的學說。他鼓勵人們獨立思考,為理性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亞里士多德強調在整個自然界中,人類是最高級的。他還創建了邏輯學。其名言有:「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畢達哥拉斯(前572 ?~前497 ?)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定律即勾股定律。
阿那克薩哥拉,古希臘哲學家、原子唯物論的思想先驅。
阿基米德(前287~前212),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
阿里斯托芬( 約前446~前385)古希臘早期喜劇代表作家,恩格斯曾經稱阿里斯托芬為「喜劇之父」和「有強烈傾向的詩人」。
厄拉托斯提尼,曾任亞歷山大里亞圖書館長,不僅精於數學、天文、地理,而且長於歷史、語言、文學、哲學,是一位網路全書式的學者,他在《論大地測量》中首次相當准確的算出地球的周長,並大體測出太陽和月亮的大小和距離。
蓋烏斯?屋大維,羅馬帝國的開國君主,元首政制的創始人,統治羅馬長達43年,是世界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
(10)斯巴達克起義
斯巴達克起義(前73~前71),是在斯巴達克領導下,羅馬共和國爆發的一次最大的奴隸起義。這次起義是古羅馬最大的一次起義,也是古代社會大規模奴隸反抗事件,在世界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11)基督教
1世紀,產生於巴勒斯坦一帶,傳道者宣傳說耶穌為「救世主」,現在通用的公元紀年,就是以傳說中的「耶穌出生」之年算起,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12月25日為「聖誕節」。他們的經典是《聖經》。11世紀,基督教分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分別以羅馬和君士坦丁堡為中心。
(12)西羅馬帝國滅亡、羅馬法
公元前27年,屋大維開始獨攬大權,羅馬帝國建立。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分裂),和中國的秦朝與西漢一樣是強大的帝國。後來羅馬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滅亡(476年)標志著西歐奴隸社會的結束。
(13)阿庇亞大道
阿庇亞大道,古羅馬道路,第一條從羅馬通往坎帕尼亞和義大利南部的道路,同時也是最著名的羅馬大道。
(14)克洛維、查理曼、「神聖羅馬帝國」、英吉利王國
克洛維(465或466——511年)法蘭克王國創立者。中世紀早期曾統治西歐大片領土。圖爾內的法蘭克國王希爾德里克一世之子。
查理曼大帝(742-814年),或稱為查理,卡爾大帝,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的奠基人。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和中歐的一個封建帝國。
英吉利王國,封建社會時期的英國。5 世紀中葉,居住在易北河、威悉河和日德蘭半島的盎格魯人、薩克森人和裘特人,渡海進入不列顛,沿泰晤士河和漢伯爾河向內地推進,趕走當地居民,建立七個小王國,史稱「七王國時代」。829 年,在反對丹麥人的斗爭中統一七王國,建立統一的英吉利王國。
(15)日本統一、「大化革新」
①亞洲東部的日本在公元前1世紀出現奴隸制國家,到5世紀,奴隸制國家大和統一日本本土,最高統治者稱天皇。
②日本大化改新:
背景:7世紀,日本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 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仿照隋唐制度改革。
內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分給農民耕種,收取賦稅。
意義: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制向封建制度過渡的標志。此後,大和國正式改名為日本。
(16)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古蘭經》
①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的創立者,也是伊斯蘭教徒(穆斯林)公認的伊斯蘭教先知。
②伊斯蘭教:7世紀,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他們信奉唯一真神「真主安拉」,伊斯蘭教的信徒為「穆斯林」,經典是《古蘭經》,有開宰節和宰牲節。伊斯蘭教三大聖地:麥加、麥地那、耶路撒冷。
③《古蘭經》是伊斯蘭教唯一的根本經典。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傳教過程中陸續宣布的「安拉啟示」的匯集。「
(17)拉齊斯、《醫典》、穆罕默德?伊本?穆薩、奧斯曼
拉齊斯(865~925)穆斯林哲學家,醫學家,物理學家。
中世紀阿拉伯醫學網路全書式的著作。著名醫學家伊本?西那(阿維森納)(980~1037年)所著。
花剌子密(約780~850)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全名穆罕默德?本?穆薩?花刺子密。
奧斯曼是伊斯蘭教歷史上的第三代哈里發。麥加貴族和富商。曾以巨大財力支持穆罕默德傳教,歐麥爾遇刺後,被推為哈里發,在位期間(644~656年),曾明令規定《古蘭經》的標准本。征服亞美尼亞和北非,鎮壓波斯和羅珊等地的反抗,擴大了哈里發國家的版圖,656年為反對派所殺。
(18)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1096~1291年)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下,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動的持續了近200年的宗教性戰爭。由於羅馬天主教聖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教徒手中,十字軍東征大多數是針對伊斯蘭教國家的,主要的目的是從伊斯蘭教手中奪回耶路撒冷。十字軍東征使西歐直接接觸到了當時更為先進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蘭文明,為歐洲的文藝復興開辟了道路。
(19)文藝復興
①14世紀前後義大利出現手工工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以(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為前提,其在義大利最早興起的先決條件是(由於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義大利發展起來)。歐洲封建教會對思想文化的摧殘和對人們進行精神世界的神制。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發展,新興資產階級產生,他們要求擺脫封建制度束縛,自由地發展資本主義,從而掀起了這場思想解放運動。
②指導思想:人文主義。含義: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場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的幸福。評價:人文主義是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救會的思想武器,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指導思想,具有鮮明的革命性和進步性,但它強調個人意志,其物質基礎為私有制,有一定的局限性。性質:不是古典文化復興,而是資產階級文化興起,是一次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
③人物:義大利詩人但丁是先驅,創作的長詩《神曲》。率先對教會提出批評,體現了文藝復興運動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因此被譽為「舊時代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義大利的達?芬奇代表作有《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其藝術風格:把藝術的創作和科學探索結合起來,創作了許多完美生動的人物形象,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精神。15——16世紀,文藝復興向西歐擴展時的英國文學巨匠是莎士比亞,代表作有《羅密歡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
④影響: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尤其認識對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所起的作用。)
(20)圈地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導火線、克倫威爾獨裁統治、光榮革命、《權力法案》、君主立憲制
①在14、15世紀農奴制解體過程中,英國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通過暴力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強占農民份地及公有地,剝奪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權和畜牧權,把強占的土地圈佔起來,變成私有的大牧場、大農場。這就是英國歷史上的「圈地運動」。
②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
③1649年處死國王,英國宣布為共和國,克倫威爾就任「護國主」。
④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統治、防止天主教復辟的非暴力政變。這場革命未有流血,因此歷史學家將其稱之為「光榮革命」。說明君主立憲制政體即起源於這次光榮革命。
⑤1688年政變,資產階級、新貴族統治確立。 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
⑥以法律形式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限制,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統治在英國確立起來了。
(21)英國工業革命前提條件、瓦特、富爾敦、史蒂芬孫
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條件:政治前提條件是資產階級政權在英確立。經濟條件為有雄厚的資本,充足勞動力,豐富資源、原料;海外市場需求。
英國機械師瓦特改進了蒸汽機。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人們利用蒸汽機提供的動力帶動機器,進行生產,極大地促進了大工廠生產的發展。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利用蒸汽機作動力製成了「旅行者號」蒸汽機車。此後,鐵路交通迅速發展,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擴大了人類活動范圍。
美國人富爾頓首先造出了蒸汽機作動力的輪船「克萊蒙號」。
(22)美國獨立戰爭原因、來剋星頓槍聲、喬治?華盛頓、《獨立宣言》、美利堅合眾國獨立、美國內戰、林肯、《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①爆發的原因:經過一百多年的開拓,北美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來了,美利堅民族日益形成。英國為使北美殖民地永遠作為它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竭力壓制北美經濟的發展。根本原因是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經濟的發展。
②時間和人物:1775 年——1783年,華盛頓(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階級代表)
③過程:1775年4 月來剋星頓槍聲標志北美獨立戰爭的開始。1775年召開大陸會議,組建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告了北美脫離英國而獨立,標志著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獨立宣言》的進步性,表現在它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擺脫民族壓迫的要求,包含了資產階級對民族獨立、民主自由的主張。轉折: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勝利:約克鎮英軍投降。
④結束:1783 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⑤787年憲法:獨立戰爭後,美國制定了一部憲法,史稱1787憲法,根據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立法權和司法權。第一任總統是華盛頓。
⑥美國獨立戰爭的性質
從雙方的作戰目的和戰爭的全過程來分析,它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從戰爭的表現形式來看,它代表資產階級利益,而且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初步掃清了障礙;所以美國獨立戰爭又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⑦美國獨立戰爭的意義: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⑧美國獨立戰爭勝利的原因:戰爭的正義性(起決定作用),人民群眾的積極參戰;得到法國、荷蘭等國的國際支援。
⑨評價華盛頓:
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美國的開國元勛。北美獨立戰爭期間受命為大陸軍總司令,領導北美人民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創美國民主政治的先河。獨立戰爭結束後,他主動交出軍權。在他的主持下美國制訂了1787年憲法,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在連任兩屆總統後主動放棄擔任第三屆總統的機會。由於華盛頓在獨立戰爭中的卓越功勛和開創的民主政治,使他贏得了美國人民的愛戴,成為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之一,被尊為美國國父。
美國南北戰爭
①背景(原因):南北經濟制度(北方資本主義經濟和南方種植園經濟)的矛盾非常尖銳,奴隸制的存廢問題成為矛盾的焦點。美國南北矛盾的主要表現在:關稅問題:北方要求提高關稅,南方要求降低關稅。勞動力問題:奴隸制的擴張問題,焦點是奴隸制的廢除問題。
②時間:1861年4月~1865年。領導者:林肯。
③過程:
導火線:1861年主張廢除奴隸制的林肯就任美國總統。內戰爆發;1861年,南方軍隊挑起內戰,美國南北戰爭爆發。轉折:戰爭初期,北方軍事上一再失利。1862年,林肯頒布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滿足了人民對土地的要求,調動的黑人奴隸的革命熱情,踴躍參軍,使戰爭形勢有利於北方。
④結果:1865年北方獲得勝利,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⑤性質:資產階級革命
⑥意義: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⑦評價林肯: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傑出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領導南北戰爭,維護國家統一,解放黑人奴隸,為廢除奴隸制而獻身。從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來看,林肯政府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礙,為美國經濟騰飛奠定基礎。林肯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了重大貢獻,一百多年來,深受美國人民的愛戴和懷念。但是林肯對待奴隸制的態度不是立即廢除,而是希望逐步限制發展直到消除,他的猶豫不決的態度,是戰爭初北方失利的原因之一,這體現了他作為資產階級政治家的軟弱性。
(23)法國三個等級、三級會議、《人權宣言》、霧月政變、七月革命
①法國三個等級:封建等級森嚴,社會成員分為三個等級,教士第一等級,貴族第二等級,第三等級包括農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資產階級.法國的第三等級,特別是其中的資產階級迫切希望改變現狀。
②導火線:三級會議的召開,召開原因為法國面臨嚴重的財政危機,欲對第三等級增加稅收。開始的標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④革命綱領:1789年頒布《人權宣言》。背景:1789年法國在革命後,革命飛速發展,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內容:人們生來是自由的,權利是平等的;私有財產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評價:是法國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獻,體現了啟蒙思想學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號,也體現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思想,具有進步意義。同時,它又明確保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本質。
⑤1792年,法國廢除君主制度,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台。雅各賓派領導人羅伯斯庇爾掌權,雅各賓派專政,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
1794年羅伯斯庇爾等人在政變中被送上斷頭台,法國大革命高潮結束。雅各賓派統治被推翻,只是代表法國資產階級高潮過去,而不是資產階級的失敗。
⑥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意義:
國內意義: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初步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政治體制,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世界意義:沉重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制度,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為以後各國樹立了榜樣,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⑦在法國大革命後的動盪年代,拿破崙憑借非凡的軍事才能,登上法國歷史舞台,成為著名的資產階級軍事家、革命家、政治家。1799年發動霧月政變,奪取政權。1804年,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⑧1830年的七月革命是法國人民推翻波旁復辟王朝的革命。起因是法王查理十世大力加強天主教勢力,1830年7月25日公布《七月敕令》。
(24)莫斯科公國莫斯科建城於1147年。在蒙古帝國、欽察汗國統治時期,莫斯科公國偏安一隅,又得交通和商業之利,逐漸強盛起來,成為羅斯東北的中心和日後逐步侵吞欽察汗國各分支的主幹。
⑦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全球通史》讀後感]
《全球通史》讀後感
《全球通史》是斯塔夫里阿諾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後的世界》兩冊,《全球通史》讀後感。作者採用全新的史學觀點和方法,將整個世界看做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的統一體,從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國家或某一地區的角度來考察世界各地區人類文明的產生和發展。本書對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與一般的趣味性史書,它是用一種定論性的話語將人類歷史幾千年來的有關文明與發展、朝代的更迭、社會的變遷等等問題做了一個總結性的闡釋。因自身閱讀能力有限,我只能從中截取部分感興趣的內容走馬觀花。下面就談一下我在讀後的感受。
一、兩性間的不平等
兩性間的不平等是源於新型農業太繁重,女人終於不堪負重,所以只能在家照顧孩子做家務嗎?我的認識是這種不平等雖然在新型農業的發展過程中逐漸顯現的,但不是因為太繁重,而是因為生活得需要所產生的越來越多的工具提高了勞動力,在同樣的時間里,照料同一塊地不需要男女都下地幹活就可以生產出滿足所有人需要的糧食。這樣一來就有空閑的勞動力回到家裡。那麼為什麼是女人回家而不是男人回家呢?那不過是因為女人的生理能力決定的,因為孩子總是女人生的,過去因為食物採集,無法多生孩子,現在口糧夠了,女人可以多生幾個,保證種族繁衍。於是女人理所當然地留守家中,只是後來的發展卻不是一開始可以預料的。雖然操持家務,照顧孩子同樣辛苦,但是沒有產出,就沒有發言權,於是,漫長的幾千年,女性淪為第二性。這一幕甚至現在仍在上演:無論開始是怎麼受千萬寵愛所以做全職太太的,過個5年8載,便成為多餘的人。當然,帶著豐厚嫁妝嫁到夫家的不在此例。還是那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讀後感《《全球通史》讀後感》。
二、文化的力量
在人類社會邁入近代以前,人類的各種群族在各大洲自顧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種有明顯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這樣逐漸發展起來並形成了一種超自然的力量,這種力量又繼續推動著人類歷史的發展。
世界歷史進入近代以後,人類的好奇心衍變為強烈的野心,並逐漸對自己的生存空間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於是人們再也不像以前一樣隨遇而安平靜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以各類「交流」為幌子,開始了永無止境的爭斗。放眼望去,創造了一直到今天我們都引以自豪的燦爛文化的遠古時期所發生的戰爭遠遠比近代以來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和豐富,人們的慾望也越來越強,戰爭也越來越多,這不能不讓我們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偏離了人類歷史正常的發展軌道,反思我們當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夠經受得住歷史的考驗。
時至今日,這種力量的轉換還在繼續,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提到「競爭」、「發展」之類的話語,於是世界各國大多都在拚命發展經濟,希冀能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度,在所謂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然而這種「競爭」越來越形成一種怪圈,說白了就是「物質第一」、「一切向錢看」,這是我們在人類歷史的任何時期都不會找到的場景。
三、日益劇增的危機感
《全球通史》在最後說「人類還從未看到在他們面前如此燦爛奪目的前景,但人類也同樣從未見識過潛伏在這種景象後面的蘑菇雲。」 作者以及現在眾多的歷史學家都認識到了科技在人類歷史上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著危險,美好中承載著毀滅,也許真的有那麼一天,人類會發展到窮凶極惡的最高境界,將那些所謂智慧結晶的恐怖武器搬出來施加在對方身上,或者說某些國家、某些民族試圖創造出更具有科學含量的威懾力量,例如現在的朝美兩國,不停地研發新式的武器,日益劇增的矛盾,可是他們卻沒想到如果在試驗或是檢驗、嘗試的過程中,科學突然和人類開了一個玩笑,發揮了它的威力,那麼我們在看到結果的過程中也結果了自己。想一想,這一天會不會遙遠呢?
馬克思主義說,事物總是有著「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的,那麼人類呢?我們在不斷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挖掘自己的墳墓嗎?我們會最終殊途同歸地走向末日嗎?對於我們每一個個體的人來說,生命的過程遠遠比結果來得重要,所以即使我們走向毀滅的必由之路也用不著驚恐。我們必須認清現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來,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現在的一切!
大河壩收費站征費四班
楊珍
〔《全球通史》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滿意請採納。
⑧ 求一篇關於世界歷史讀書筆記範文
我的讀書筆記 隨便寫的 如果需要可以發個word給你
「絕對主義」分析與英國絕對主義
西方政治文化史上的變化, 經歷了由古羅馬時代的「暴君」和「獨裁」與專制有聯系,但前者是對統治方式的批判,而後者是應對危機的合法授權統治形式。教皇絕對主義是西方擺脫中世紀早期分散軟弱的社會政治狀態、集中權力的政治形式,為世俗的絕對主義提供了模本。世俗的絕對主義相比教皇絕對主義擁有常備軍、稅收和官僚系統,集中了更大的權力。18世紀的「開明專制」實質上是「開明絕對主義」,是絕對主義接受啟蒙主義的改進形態。在對這個變化過程中「絕對主義」的研究上中西方學術界產生了概念上的分歧。「西方馬克思主義者」或稱「新馬克思主義者」的佩里•安德森著的《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作者寫作的宗旨是試圖比較考察歐洲絕對主義國家(Absolutist state)的性質與發展。並深入的分析了「絕對主義」體現了西方學術研究在這一問題上的同時得到中國學者支持的觀點和看法。
絕對主義原本特指歐洲近代歷史上繼等級君主制之後發展起來的中央集權的「新君主國」。在西方學術界,這種政治體制的另一個名字是absolute monarchy,直譯成中文就是「絕對君主制」即中文譯著常常出現的「專制君主制」或「專制君主國」(英語中Absolut-ism與Despotism之間的巨大差別在漢語中消失了,引起了很多誤解。)同時『absolutism』的貶義色彩已經基本蛻去,這個詞基本是作為一個特定的稱謂,指代15-18世紀西歐君主制國家關於君權以及國家權力的學說。它的基本含義是主張君主用絕對權力實現社會秩序的穩定,但是這種絕對權力不是君主個人恣意專斷的權力;雖然沒有具體的機構和成文法對這種絕對權力實行有效地約束,但是道德傳統和宗教觀念依然發揮效力;在國家利益需要時,君主可以採取非常手段,而這種手段不被認為是邪惡的。 雖均為中央集權的君主制但兩者與封建主義的關系式完全不同的。封建主義的概念最初是對中世紀西歐軍事分封制和等級所有制的概括,凡是典型的、純粹的封建主義,必然是「等級的所有制」其統治權時分裂的、分散的,那就不可能有專制主義,東方社會沒有「封建主義」,只有「東方專制主義」,在西歐中世紀末期和近代早期發展起來的王權,因其權力集中形成絕對君主專制,也破壞了原有的「封建主義」。
同時「絕對主義」也是區別於「專制主義」。「專制」是主人對奴隸的統治,「絕對主義」則完全沒有這種意思。「專制權力」的目的在於一己之私,「絕對權力」則受到某種超越權力之上的目的論約束(國家理由、國家利益、國家強大)。「專制」意味著統治者權力的恣意任性,「絕對權力」則受到道德傳統、宗教觀念的約束。「專制」屬於亞洲蠻族,不屬於西方人,帶有強烈的歐洲中心主義偏見,「絕對主義」就屬於西方人自己。「專制」在道德價值和政治價值上是貶義的,受到強烈的批判,「絕對」(Abso-lute)在歷史上則是在褒義上使用的,甚至帶有神聖的味道,只是在後世反專制的浪潮中被設定為批判目標的「絕對主義」(Absolutism)才在貶義上使用。況且啟蒙時代的激進色彩已經逐漸淡去,當代西方政治學、歷史學研究都以一種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屬於特定歷史時期的「絕對主義」。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學術界從沒有把「專制主義」與「絕對主義」混為一談。而並非中國學術界出現的越「封建」就越「專制」的理解,並創造了「封建專制主義」的概念。並且亞里士多德認為「專制」特指東方國家君主一人對所有臣民實行的主人對奴隸式的政治統治形式,其根源在於東方人的奴性。「專制主義」一詞是西方政治學的產物,是西方語境下產生的命題。中國傳統中即便存在這樣的字眼,存在類似的政治現象和理論反思,但其歷史語境、基本思路和關注重心與一般意義上的「專制主義」存在較大差距。《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以書採取了分國別分析的寫作方式,在書中涉及的國家中又尤以英國較為典型,擁有區別於其他歐洲國家的特徵。其「絕對主義」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國會、司法、軍事、外交等方面。
中世紀英國封建君主政體的實力比法國強大許多,使其得以在大陸上進行損害法國利益的領土冒險,百年戰爭期間,幾任英王及其貴族跨越險阻重重的海上障礙,力圖控制並佔領法國大片地區。但是,當法國成為西歐最強大的絕對主義國家的發祥地時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英國都經歷了一種特殊的,日漸收縮的絕對主義統治。
英國中世紀君主政體從來未面臨法國、義大利、德意志統治者均遇到過的對一元化政府的反抗。其結果是王權與貴族代表權的同時集中化,表現在國會的產生和發展上,但中世紀等級會議永遠不可能直接與君權相對立,反之,它們往往是其存在的先決條件。君主個人權力產生之後,就有了封建統治階級早熟的,具有非常一元化性質的集體性結構——國會。自13世紀以後,議會必然並不是英國獨有的。中世紀英國國會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既是「獨一份」又屬「混合型」國會的存在獨一無二,而其成員來自全國各地集權化的君主政府帶來了一體化的國會。
英國早期封建政體確保了在絕對主義時代尤為重要的對王室立法權的否決權。由於英國王室在地理上與技術上的集權化進程的進步都早得多。在歐陸上,最為典型的是司法體制被分成王室裁判權和領主裁判權。而在英國,主持各郡法庭的行政司法權官由王室任命,而非世代相襲但他們是從當地鄉紳中遴選出來的,而非來自中央官僚機構,法院本身則保有原始的村民司法議會的痕跡,在這種議會中農村公社的自由民保持著平等的關系,貴族高級裁判權的全面發展也受到遏制,取而代之的是在各郡縣出現了義務性的貴族半自製行政機構,這機構在近代初期轉化成治安官吏體系。
與歐洲各國一樣中世紀的英國貴族是軍國主義化的,掠奪成性的階級。英國經歷了眾多遠離故土的戰爭。在百年戰爭大部分過程中英國的優勢並非來自海上霸主地位,因為在這樣的一場造成無數損失的持久戰爭中占支配地位的應當是法國方面。最終國內爆發了玫瑰戰爭,以都鐸王朝建立宣布結束,但期間亨利七世時代為英國「新君主政體」的產生鋪平了道路。英國在歐洲的地位也因其軍事結構的缺陷而發生變化、在16世紀上半葉,曾遭英國侵略的西班牙,法國均成為充滿活力的王權國家,英國被它們拋棄在後面。而對於文藝復興時代歐陸個君主政體來說,建立強大的軍隊是生存的先決田間,但對於英國卻並不十分迫切,英國雖在財力,人力,資源上處於劣勢,但海上入侵英國的威脅並不十分嚴重。使得在向「新君主政體」轉變的關鍵時期,都鐸王朝國家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建立與法國、西班牙絕對主義相匹敵的軍事機器,而且亨利八世及其同時代的英國貴族從主觀上尚不能跟上國際格局的變化,以至於在法國,西班牙等對義大利控制權的角逐中,英國已經坐了冷板凳。 由於它對羅馬教廷毫無興趣,因而在競爭中成為旁觀者。這是亨利八世時在外交政策上的災難性挫折。其時,英國君主政體失去了昔日在歐洲的軍事地位,卻還未意識到作為海上強國的前景正在向他揮手。在亨利八世統治的後期經伊麗莎白至17世紀內戰爆發前夕,貴族與中世紀社會秩序所規定的基本軍事職能相分離,轉向商業化活動的時代大大早於歐陸地主階段,同時王權被大大加強。絕對主義在英國有條不無奈的發展,但英國又不得不對本國絕對主義自身結構的缺陷付出代價。偏離了封建時代末期國家的通則以及宗教矛盾的升級等因素使得英國絕對主義在進入成熟期之前就被資產階級革命扼殺了。
「絕對主義」是西方近代初期普遍的政治形式,對於英國封建主義時代及絕對主義時代的了解,在《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一書提供了一個框架,一個思路。體而言,絕對主義有其獨特的歷史涵義研究絕對主義的重要意義在於正確評價它在近代早期的歷史作用。正是它從分散的封建社會中凝聚起民族國家,它是西方從中世紀向近代轉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