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古代建築的室內裝飾隨歷史發展產生了哪些變化
中國古代建築的室內裝飾是隨著人們的起居習慣和裝修、傢具的演變而逐步發生變化的。自商、周至三國間,由於跪坐是主要的起居方式,因而席與床(又稱榻)是當時室內陳設的主要因素。漢朝的門、窗通常都掛著簾子和帷幕,長者尊者在床上加帳,但幾、案比較低矮,屏風多用於床上。自此以後,垂足坐的習慣逐漸增加,南北朝已有高形坐具,唐代出現高形桌、椅和高屏風。這些新傢具經五代到宋完全定型化,並以屏風為背景布置廳堂的傢具;同時,房屋的空間加大,窗可啟閉,增加室內採光和內外空間的流通,因此從宋朝起室內布局及其藝術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
自明到清初,傢具的造型簡潔優美,達到歷史上的高峰,並進而綜合房屋結構、裝修、雕刻、傢具和字畫陳設等融為一體,而裝修、傢具與大量美術工藝相結合,也是這時期的特點。其中宮殿的起居部分與高級住宅的內部,除固定的隔斷和隔扇以外,還使用可移動的屏風和半開敝的罩、博古架等與傢具相結合,對於組織室內空間起著增加層次和深度的作用。宮殿與許多重要建築還使用天花與雕刻精美的藻井,以加強內部空間的華麗和尊嚴感。
Ⅱ 都市風裝修風格歷史發展史
進入21世紀,房改的進行,眾多年輕的初次置業者的出現,為這種風格的產生注內入了動 力。容年輕人剛剛買了房子,很多都囊中羞澀,而這個時候的房地產基本上又都是以毛坯房(一種不帶基本裝修的風格)為主,這些年輕人被迫進行了裝修的革命。受財力所限,人們開始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來強調已經「裝修」的觀感,其中大量使用明快的色彩就是一種典型的例子。人們會在家居中大量使用各種各樣的色彩,有時候甚至在同一個空間中,使用三種或三種以上的色彩。
Ⅲ 中國建築發展史
1、夏商周
最早的建築就地取材,築土構木、建房架屋,大致上有以下三種形式:干闌式-長江流域,潮濕多雨,人居樓上因地制宜;木骨泥牆式-黃河流域,傘架方式,圓形結構;夯土牆-奴隸時代,與青銅器時代制度有關。
2、春秋戰國、秦漢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大帝國,並且在咸陽修築都城、宮殿、陵墓。今人從阿房宮遺址和始皇陵東側大規模的兵馬俑列隊埋坑,可以想見當時建築之宏大雄偉。此外,修築馳道,築長城,鑿靈渠。
漢代繼秦又進入大規模營造建築時期。漢武帝劉徹先後五次大規模修築長城,開拓通往西亞的絲綢之路。西漢末年還在長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東漢光武帝劉秀依東周都城故址營建了洛陽城及其宮殿。
3、魏晉南北朝
代表建築:龍門石窟 雲岡石窟 敦煌莫高窟
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時期,此期間,傳統建築持續發展,並有佛教建築傳入。東漢時傳入中國的佛教此時發展起來,南北政權廣建佛寺,一時間佛教寺塔盛行。
據記載,北魏建有佛寺三萬多所,僅洛陽就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寺。南朝都城建康也建有佛寺五百多所。有大同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洛陽龍門石窟等。這一時期的中國建築,融進了許多傳自印度、西亞的建築形制與風格。
4、隋唐
代表性建築:隋唐洛陽城 趙州橋 大雁塔
隋朝修建了都城大興城,營造了東都洛陽,經營了長江下游的江都。開鑿了長約2500公里的大運河。還動用百萬人力,修築萬里長城。煬帝時期,名匠李春在現今河北趙縣修建了一座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橋安濟橋。
唐代在都城和地方城鎮興建了大量寺塔、道觀,並繼承前代續鑿石窟佛寺,遺留至今的有著名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南禪寺佛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大理千尋塔,以及一些石窟寺等。
5、宋、遼、金時期
在建築藝術方面,自北宋起,就一變唐代宏大雄渾的氣勢,而向細膩、纖巧方面發展,建築裝飾也更加講究。北宋崇寧二年,朝廷頒布並刊行了《營造法式》。這是一部有關建築設計和施工的規范書,是一部完善的建築技術專書。
6、元、明、清
代表性建築:故宮 明孝陵
元代營建大都及宮殿,明代營造南、北兩京及宮殿。在建築布局方面,較之宋代更為成熟、合理。明清時期大事興建帝王私家園林,形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造園高潮。
明清兩代距今最近,許多建築保留至今,如京城宮殿、園林,兩朝的帝陵,江南的園林,遍及全國的佛教寺塔、道教宮觀,及民間住居、城垣建築等,構成了中國古代建築史的光輝華章。
Ⅳ 中國傢具發展的歷史..
中國傢具
中國古代傢具,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史前時期,原始的先民們就用勞動的雙手創造了傢具,創造了傢具藝術。當中,就有最古老的傢具--席(供人席地而坐)和各種原始木器--木案、木俎、木幾等,為低矮型傢具的源頭。 中國傢具 當然用我們今天的目光看中華民族幼年時代的傢具藝術創作,是有些粗糙和幼稚,但它卻是我國古代傢具發展史上的童年。因為有了它,才會有以後浪漫神奇的低矮型傢具,華麗潤妍的漸高傢具,民族精粹的明式傢具,雍容華貴的清式傢具。它是我國古典傢具的源頭,將永遠顯示著不朽的魅力。 彩檜木案於1978年在襄汾陶寺遺址2001號墓出土,用木板斫銷成器。案面和案足外側塗繪,所用的顏料大多為天然礦物,如紅色用硃砂,赭色用赤鐵礦。出土時,案板已稍塌陷,變形,案上正中放折腹陶(溫酒 器),此器為商周銅禁之祖型。它是我國迄今出土最古的木質傢具。
編輯本段夏商西周--原始古拙 質朴渾厚
中國傢具
夏商時期傢具乃是我國古代傢具的初始時期,其造型紋飾原始古拙,質朴渾厚。這一時期傢具有青銅傢具(如青銅俎)石質傢具(如石俎)和漆木鑲嵌傢具(如漆木抬盤)。漆木鑲嵌蚌殼裝飾,開後世漆木螺鈿嵌傢具之先河。 由於當時人們思想意識中存在著濃厚的鬼神觀念,商代傢具裝飾紋樣往往有一種莊重、威嚴、兇猛之感。 饕餮紋俎於1979年在遼寧義縣花兒樓窖藏出土。銅質,面板為長方形,下為相對的倒凹字形板足,板足空當兩端 中國傢具 有二半環形鼻連鉸狀環。板足飾精緻的細雷紋。饕餮紋,鈴上亦飾有花紋,銅鈴製作精巧,其形式為我國青銅著錄之罕見。此器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傢具源流 漆木器具:自新石器時代出現的漆木技術,發展到夏商時期,在漆木上已經鑲嵌蚌殼裝飾,開後世漆木螺鈿嵌傢具之先河。 青銅器中裝飾壺門(四足板狀造型,前後二足之間出現了兩個對稱的特點)在中國傢具史上延續了幾千年。
編輯本段春秋戰國
中國傢具
春秋戰國時期傢具,以楚式漆木傢具為典型代表,形成我國漆木傢具體系的主要源頭。楚式傢具品類繁多:各式的楚國俎、精美絕倫的楚式漆案漆幾、具有特色的楚式小座屏、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床……楚式傢具有絢麗無比的色彩,浪漫神奇的圖案,以龍鳳雲鳥紋主題,充滿著濃厚的巫術觀念。楚式傢具作為一種工藝美術的早期形式,其簡練的造型對後世傢具影響深遠。
彩繪木床
我國最早的卧具,為後世各類床具的始祖。
楚式小座屏
標志著中國傢具開始具有純粹的裝飾欣賞價值。
雕刻手法
被廣泛應用到傢具裝飾中,有浮雕和透雕等。開後世傢具雕刻之先河。 中國傢具
傢具源流
戰國"H"形憑幾: 其造型厚重古拙,標志著工藝美術從厚重的青銅藝術向輕巧的漆器藝術發展。 工藝源流 青銅鑄造工藝大大發展,出現了"失蠟法"鑄造方法。
編輯本段秦漢--品類繁多 精美絕倫
中國傢具
漢朝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到第一個鼎盛時期,整個漢朝傢具工藝有了長足的發展。漢代漆木傢具傑出的裝飾,使得漢代漆木傢具光亮照人,精美絕倫。此外,還有各種玉制傢具、竹製傢具和陶質傢具等,並形成了供席地起居完整組合形式的傢具系列。可視為中國低矮型傢具的代表時期。 傢具源流 獨坐板枰:漢代出現新型小坐具,為歷代坐具的鼻祖。 幾(品種增多):活動幾、多層幾、卷耳幾,甚至出現桌子的雛形。 榻屏:為屏與榻相結合的新品種,標志漢代新興傢具的誕生。 廚和櫃:漢代出現的新傢具,有別於傳統的箱笥,多為,貯藏較貴重的物品。 鏡台:漢代壁畫出現了最早的鏡台形象。為圓形底座上貫長方板,頂上安裝圓盤。
編輯本段三國兩晉--嶄露新風 婉雅秀逸
中國古代傢具形制變化,主要圍繞席地而坐和垂足坐兩種方式的變化而變化,出現了低型和高型兩大傢具系列。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在中國古代傢具發展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上承兩漢,下啟隋唐。這個時期胡床等高型傢具從少數民族地區傳入,並與中原傢具融合,使得部分地區出現了漸高傢具:椅、凳等傢具開始漸露頭角,卧類傢具亦漸漸變高,但從總體上來說,低矮傢具仍佔主導地位。 傢具源流(傢具由低型向高型發展,上承兩漢,下啟隋唐。) 胡床(座具):促使了高型和中原原有的低矮傢具進行融合。如睡眠的床在逐漸增高,上有床頂和蚊帳,可垂足 坐於床沿。 憑幾:出現造型奇特的三足曲木抱腰憑幾。 椅、凳:在壁畫上出現最早的椅凳形象。
編輯本段隋唐--繽紛世界 華麗潤妍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傢具製作在繼承和吸引過去的和外來文化藝術營養基礎上,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唐代傢具在工藝製作上和裝飾意匠上追求清新自由的格調。從而使得唐代傢具製作的藝術風格,擺脫了商周、漢、六朝以來的古拙特色,取而代之是華麗潤妍、豐滿端莊的風格。 傢具源流(高低型傢具同時並存) 桌:桌子逐漸增多並廣泛運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逍遙椅:從三國的胡床上設靠背,演變而來,逐漸出現在世俗的社會里,不再是僧侶所獨有。 腰鼓形座墩:在魏晉南北朝出現的菩薩坐具,到了唐代更為精美和流行,而且形式明顯增多。
編輯本段五代--逐漸成熟 趨於簡朴
五代時期傢具工藝風格在繼承唐代傢具風格的基礎上,不斷向前發展。這時期傢具是高低傢具共存,向高型傢具普及的一個特定過渡時期。傢具功能區別日趨明顯;一改大唐傢具圓潤富麗的風格而趨於簡朴。 傢具源流 椅、凳、桌:等高型傢具逐漸成熟; 屏風:由小座屏變得形體高大; 傢具裝飾陳設:由不定式格局變為相當穩定的陳設格局。
編輯本段宋(遼金)---成熟普及 簡潔雋秀
宋代,高型傢具已經普及到一般普通家庭,如高足床、高幾、巾架等高型傢具;同時,產生許多新品種:太師椅、抽屜廚等。宋代傢具簡潔工整、雋秀文雅,不論各種傢具都以朴質的造型取勝,很少有繁縟的裝飾,最多在局部畫龍點睛:如裝飾線腳,對傢具腳部稍加點綴。(見頂圖)但也缺乏雄偉的氣概。 傢具源流 桌椅:純仿建築木構架做法,採用洗練單純的框架結構,為明清框架傢具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並出現了以官階命名的"大師椅"。 屏風:由於幾乎家家戶戶堂必設屏風,因此著重屏風的位置的擺放。審美意義往往大於實用價值。
編輯本段元代--形體粗大 雕式華美
元代是我國蒙古族建立的封建政權。由於蒙古族崇尚武力,追求豪華的享受,反映在傢具造型上,是形體厚重粗大,雕飾繁縟華麗,具有雄偉、豪放、華美的藝術風格。而且風格迥異:床榻尺寸較大、坐具為馬蹄足等。 釉里赭花卉寶座(圖1)高24.1cm、長29.3cm、寬15.3cm,屬景德鎮窯,座面呈長方形;後背為三扇屏風,左右各一扇,共計五扇屏風;四足為雲頭轉珠紋。寶座整體滿飾花卉蔓草紋。釉里赭花卉紋寶座給人感覺是造型飽滿,形體重厚,色彩深艷。代表著元代傢具的典型風格。 傢具源流 床榻:由於蒙古族人體形碩大,床榻變得比較大。 桌子:基本繼承兩宋的形制,但高型桌增多,並出現了抽屜桌(見圖2)。 羅鍋棖:改桌子的直棖為羅鍋棖是元朝人對中國傢具舒適性和適用性的一種創造性貢獻。 明代--民族精粹 古雅精麗 明式傢具是中國古典傢具發展史上的輝煌時期。 中國古代傢具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至到明朝為大盛,其中硬木傢具最為世人所推崇和欣賞。明式傢具用材講究、古樸雅緻。選用堅致細膩、強度高、色澤紋理美的硬質木材,以蠟飾表現天然紋理和色澤,浸潤了明代文人追求古樸雅緻的審美趣味。 明式傢具作為民族的精粹在我國古代傢具史佔有崇高的地位。從此,我國傳統民族傢具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以"硬木傢具"為代表的新紀元。 傢具源流 明式床榻:其種類更多,有榻、有酷似一座小房屋的架子床、有庄嚴肅穆的羅漢床、有房中套房的拔步床等等。 明式座椅:開始採用硬木製造 ,品質精美,馳名中外,品種繁多:有像古代官帽式樣的官帽椅;有圈背連著扶手的開光座墩等等。 明式屏風:較之宋代屏風無論在製作上,還是在品種樣式上都有了大的發展,製作更為精巧。樣式有六屏、八屏、十二屏不等。特別出現了有名的"披水牙子"。
編輯本段清代--盛世風度 雍容華貴
清代傢具工藝製作精湛,達到了封建時期的高峰。清式傢具在繼承傳統傢具製作技術的過程中,還吸收了外來文化,形成了鮮明的時代風格。又由於經濟的繁榮,還形成了不同地區的傢具風格,如廣式、蘇式、京式等,各具特色。清式傢具自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造型上以渾厚穩重、裝飾上以富麗繁縟、工藝上以技術精湛而著稱。 而且,清式傢具距離我們現在時間較近,流傳下來許多傢具實物,對我們現代社會影響較大。 傢具源流 凳墩:總體造型大致延續明式風格形式,但有地區的區別:廣式部外裝飾和變化比較大;京式則繁縟雕琢並出現銅飾件等方法。 交椅:入清以後漸少使用,制者日稀,成為被時代淘汰的一種傢具。
編輯本段清朝椅凳精品
名副其實的一統碑椅 清式靠背椅在明式靠背椅的基礎上有很大的發展,製作精細,最有特色的是一統碑式靠背椅。 常用回紋的扶手椅 回紋是清式傢具中最有代表性的裝飾紋樣,是一種方折角的迴旋線條,以至人們把帶有回紋的傢具作為清式傢具的代名詞。 氣派非凡的寶座 清式扶手椅比明式扶手椅有更大的發展,其中一種外形碩大的扶手椅,俗稱"寶座"。整個寶座金碧輝煌、氣派非凡,成為至高無上的皇權象徵。
編輯本段中國古代傢具造型
古人起居方式可分為席地而坐和垂足坐兩種方式,傢具形體變化主要圍繞著低矮傢具和高型傢具兩大系列。 其中,秦漢時期傢具是典型的低矮型傢具。那時,人們席地而坐,所用的傢具一般為低矮型,如:席子、漆案、漆幾等。隨用隨置,並沒有固定的位置。 到了三國時期,從少數民族傳入了高型坐具:胡床。經過演變,中原地區出現了漸高傢具圓凳,方凳等等。卧具床、榻等也漸漸變高。但佔主導地位的仍然是低矮傢具。 再到隋唐,多數人垂足而坐,高型傢具迅速發展到完全定型,形成了新式高型傢具的完整組合。典型的高型傢具椅子、凳、桌子等,已經出現並且在上層社會中流行。直到宋代,才完全普及。 中國古代傢具發展到明清時代,基本定型為高型傢具,而且能夠依據人體的不同身形而制定傢具的造型。中國古代傢具的發展完全成熟。
Ⅳ 建築裝飾行業的發展簡史是什麼呀
建築裝飾發展史來按說要自追溯到石器時代了,有「家」這個概念就有裝飾裝修了。隨著人類的生存條件的改善,也把更多的智慧花在更舒適的居住上,發展史不太清楚你參考下古代各時期的建築風格,不管古今裝修總是跟著建築風格轉變的。重大事件魯班的出現是中國建築裝修領域的劃時代人物,我們現在使用的很多工具都是他發明的(鋸子,魯班尺,刨子等)。建築裝飾行業主管部門:國家建設部,各級建委,地方安監、質檢站。
Ⅵ 急求中國傢具發展史..一定要有配圖!!好的給50分!!
我倒有一篇這樣的文章,不過沒有圖。如果你想要,不妨去下一本PDF格式的電子書,找找應該有的。
中國古代文化-古代工藝-中國傢具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如璀璨繁星。而當中的一顆明星,更是令人矚目,嘆為觀止。那顆明星便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古代傢具。
中國古代傢具史是一部「木頭構創的絢麗詩篇」其歷史悠久,自成體系,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無論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傢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傢具(春秋戰國秦漢時期)抑或婉雅秀逸的漸高傢具(魏晉南北朝時期)、華麗潤妍的高低傢具(隋唐五代時期)、簡潔雋秀的高型傢具(宋元時期),還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傢具、雍容華貴的清式傢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恆魅力吸引著中外萬千人士的鍾愛和追求。
由於受民族特點,風俗習慣、地理氣候、製作技巧等不同環境的影響,中國古代傳統傢具走著與西方傢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一種工藝精湛、不輕易裝飾、耐人尋味的東方傢具體系,在世界傢具發展史上獨樹一幟,具有東方藝術風格特點。中國古代傢具深深地影響著世界傢具及室內裝飾的發展。
史前--傢具濫觴 源遠流長
中國古代傢具,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史前時期,原始的先民們就用勞動的雙手創造了傢具,創造了傢具藝術。當中,就有最古老的傢具--席(供人席地而坐)和各種原始木器--木案、木俎、木幾等,為低矮型傢具的源頭。
當然用我們今天的目光看中華民族幼年時代的傢具藝術創作,是有些粗糙和幼稚,但它卻是我國古代傢具發展史上的童年。因為有了它,才會有以後浪漫神奇的低矮型傢具,華麗潤妍的漸高傢具,民族精粹的明式傢具,雍容華貴的清式傢具。它是我國古典傢具的源頭,將永遠顯示著不朽的魅力。
彩檜木案於1978年在襄汾陶寺遺址2001號墓出土,用木板斫銷成器。案面和案足外側塗繪,所用的顏料大多為天然礦物,如紅色用硃砂,赭色用赤鐵礦。出土時,案板已稍塌陷,變形,案上正中放折腹陶(溫酒 器),此器為商周銅禁之祖型。它是我國迄今出土最古的木質傢具。
夏商西周--原始古拙 質朴渾厚
夏商時期傢具乃是我國古代傢具的初始時期,其造型紋飾原始古拙,質朴渾厚。這一時期傢具有青銅傢具(如青銅俎)石質傢具(如石俎)和漆木鑲嵌傢具(如漆木抬盤)。漆木鑲嵌蚌殼裝飾,開後世漆木螺鈿嵌傢具之先河。
由於當時人們思想意識中存在著濃厚的鬼神觀念,商代傢具裝飾紋樣往往有一種莊重、威嚴、兇猛之感。
饕餮紋俎於1979年在遼寧義縣花兒樓窖藏出土。銅質,面板為長方形,下為相對的倒凹字形板足,板足空當兩端有二半環形鼻連鉸狀環。板足飾精緻的細雷紋。饕餮紋,鈴上亦飾有花紋,銅鈴製作精巧,其形式為我國青銅著錄之罕見。此器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傢具源流
漆木器具:自新石器時代出現的漆木技術,發展到夏商時期,在漆木上已經鑲嵌蚌殼裝飾,開後世漆木螺鈿嵌傢具之先河。
青銅器中裝飾壺門(四足板狀造型,前後二足之間出現了兩個對稱的特點)在中國傢具史上延續了幾千年。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傢具,以楚式漆木傢具為典型代表,形成我國漆木傢具體系的主要源頭。楚式傢具品類繁多:各式的楚國俎、精美絕倫的楚式漆案漆幾、具有特色的楚式小座屏、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床……楚式傢具有絢麗無比的色彩,浪漫神奇的圖案,以龍鳳雲鳥紋主題,充滿著濃厚的巫術觀念。楚式傢具作為一種工藝美術的早期形式,其簡練的造型對後世傢具影響深遠。
首開先河
彩繪木床:
我國最早的卧具,為後世各類床具的始祖。
楚式小座屏:
標志著中國傢具開始具有純粹的裝飾欣賞價值。
雕刻手法:
被廣泛應用到傢具裝飾中,有浮雕和透雕等。開後世傢具雕刻之先河。
傢具源流
戰國"H"形憑幾:
其造型厚重古拙,標志著工藝美術從厚重的青 銅藝術向輕巧的漆器藝術發展。
工藝源流
青銅鑄造工藝大大發展,出現了"失蠟法"鑄造方法。
秦漢--品類繁多 精美絕倫
漢朝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到第一個鼎盛時期,整個漢朝傢具工藝有了長足的發展。漢代漆木傢具傑出的裝飾,使得漢代漆木傢具光亮照人,精美絕倫。此外,還有各種玉制傢具、竹製傢具和陶質傢具等,並形成了供席地起居完整組合形式的傢具系列。可視為中國低矮型傢具的代表時期。
傢具源流
獨坐板枰:漢代出現新型小坐具,為歷代坐具的鼻祖。
幾(品種增多):活動幾、多層幾、卷耳幾,甚至出現桌子的雛形。
榻屏:為屏與榻相結合的新品種,標志漢代新興傢具的誕生。
廚和櫃:漢代出現的新傢具,有別於傳統的箱笥,多為,貯藏較貴重的物品。
鏡台:漢代壁畫出現了最早的鏡台形象。為圓形底座上貫長方板,頂上安裝圓盤。
三國兩晉--嶄露新風 婉雅秀逸
中國古代傢具形制變化,主要圍繞席地而坐和垂足坐兩種方式的變化而變化,出現了低型和高型兩大傢具系列。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在中國古代傢具發展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上承兩漢,下啟隋唐。這個時期胡床等高型傢具從少數民族地區傳入,並與中原傢具融合,使得部分地區出現了漸高傢具:椅、凳等傢具開始漸露頭角,卧類傢具亦漸漸變高,但從總體上來說,低矮傢具仍佔主導地位。
傢具源流(傢具由低型向高型發展,上承兩漢,下啟隋唐。)
胡床(座具):促使了高型和中原原有的低矮傢具進行融合。如睡眠的床在逐漸增高,上有床頂和蚊帳,可垂足坐於床沿。
憑幾:出現造型奇特的三足曲木抱腰憑幾。
椅、凳:在壁畫上出現最早的椅凳形象。
隋唐--繽紛世界 華麗潤妍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傢具製作在繼承和吸引過去的和外來文化藝術營養基礎上,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唐代傢具在工藝製作上和裝飾意匠上追求清新自由的格調。從而使得唐代傢具製作的藝術風格,擺脫了商周、漢、六朝以來的古拙特色,取而代之是華麗潤妍、豐滿端莊的風格。
傢具源流(高低型傢具同時並存)
桌:桌子逐漸增多並廣泛運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逍遙椅:從三國的胡床上設靠背,演變而來,逐漸出現在世俗的社會里,不再是僧侶所獨有。
腰鼓形座墩:在魏晉南北朝出現的菩薩坐具,到了唐代更為精美和流行,而且形式明顯增多。
五代--逐漸成熟 趨於簡朴
五代時期傢具工藝風格在繼承唐代傢具風格的基礎上,不斷向前發展。這時期傢具是高低傢具共存,向高型傢具普及的一個特定過渡時期。傢具功能區別日趨明顯;一改大唐傢具圓潤富麗的風格而趨於簡朴。
傢具源流
椅、凳、桌:等高型傢具逐漸成熟;
屏風:由小座屏變得形體高大;
傢具裝飾陳設:由不定式格局變為相當穩定的陳設格局。
宋(遼金)---成熟普及 簡潔雋秀
宋代,高型傢具已經普及到一般普通家庭,如高足床、高幾、巾架等高型傢具;同時,產生許多新品種:太師椅、抽屜廚等。宋代傢具簡潔工整、雋秀文雅,不論各種傢具都以朴質的造型取勝,很少有繁縟的裝飾,最多在局部畫龍點睛:如裝飾線腳,對傢具腳部稍加點綴。(見頂圖)但也缺乏雄偉的氣概。
傢具源流
桌椅:純仿建築木構架做法,採用洗練單純的框架結構,為明清框架傢具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並出現了以官階命名的"大師椅"。
屏風:由於幾乎家家戶戶堂必設屏風,因此著重屏風的位置的擺放。審美意義往往大於實用價值。
元代--形體粗大 雕式華美
元代是我國蒙古族建立的封建政權。由於蒙古族崇尚武力,追求豪華的享受,反映在傢具造型上,是形體厚重粗大,雕飾繁縟華麗,具有雄偉、豪放、華美的藝術風格。而且風格迥異:床榻尺寸較大、坐具為馬蹄足等。
釉里赭花卉寶座(圖1)高24.1cm、長29.3cm、寬15.3cm,屬景德鎮窯,座面呈長方形;後背為三扇屏風,左右各一扇,共計五扇屏風;四足為雲頭轉珠紋。寶座整體滿飾花卉蔓草紋。釉里赭花卉紋寶座給人感覺是造型飽滿,形體重厚,色彩深艷。代表著元代傢具的典型風格。
傢具源流
床榻:由於蒙古族人體形碩大,床榻變得比較大。
桌子:基本繼承兩宋的形制,但高型桌增多,並出現了抽屜桌(見圖2)。
羅鍋棖:改桌子的直棖為羅鍋棖是元朝人對中國傢具舒適性和適用性的一種創造性貢獻。
明代--民族精粹 古雅精麗
明式傢具是中國古典傢具發展史上的輝煌時期。
中國古代傢具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至到明朝為大盛,其中硬木傢具最為世人所推崇和欣賞。明式傢具用材講究、古樸雅緻。選用堅致細膩、強度高、色澤紋理美的硬質木材,以蠟飾表現天然紋理和色澤,浸潤了明代文人追求古樸雅緻的審美趣味。
明式傢具作為民族的精粹在我國古代傢具史佔有崇高的地位。從此,我國傳統民族傢具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以"硬木傢具"為代表的新紀元。
傢具源流
明式床榻:其種類更多,有榻、有酷似一座小房屋的架子床、有庄嚴肅穆的羅漢床、有房中套房的拔步床等等。
明式座椅:開始採用硬木製造 ,品質精美,馳名中外,品種繁多:有像古代官帽式樣的官帽椅;有圈背連著扶手的開光座墩等等。
明式屏風:較之宋代屏風無論在製作上,還是在品種樣式上都有了大的發展,製作更為精巧。樣式有六屏、八屏、十二屏不等。特別出現了有名的"披水牙子"。
清代--盛世風度 雍容華貴
清代傢具工藝製作精湛,達到了封建時期的高峰。清式傢具在繼承傳統傢具製作技術的過程中,還吸收了外來文化,形成了鮮明的時代風格。又由於經濟的繁榮,還形成了不同地區的傢具風格,如廣式、蘇式、京式等,各具特色。清式傢具自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造型上以渾厚穩重、裝飾上以富麗繁縟、工藝上以技術精湛而著稱。
而且,清式傢具距離我們現在時間較近,流傳下來許多傢具實物,對我們現代社會影響較大。
傢具源流
凳墩:總體造型大致延續明式風格形式,但有地區的區別:廣式部外裝飾和變化比較大;京式則繁縟雕琢並出現銅飾件等方法。
交椅:入清以後漸少使用,制者日稀,成為被時代淘汰的一種傢具。
清朝椅凳精品
名副其實的一統碑椅
清式靠背椅在明式靠背椅的基礎上有很大的發展,製作精細,最有特色的是一統碑式靠背椅。
常用回紋的扶手椅
回紋是清式傢具中最有代表性的裝飾紋樣,是一種方折角的迴旋線條,以至人們把帶有回紋的傢具作為清式傢具的代名詞。
氣派非凡的寶座
清式扶手椅比明式扶手椅有更大的發展,其中一種外形碩大的扶手椅,俗稱"寶座"。整個寶座金碧輝煌、氣派非凡,成為至高無上的皇權象徵。
民族意識濃厚的春凳
江南地區常有婚嫁時把春凳上置被褥,貼上喜花,作為抬進夫家的嫁妝傢具。
中國古代傢具造型
古人起居方式可分為席地而坐和垂足坐兩種方式,傢具形體變化主要圍繞著低矮傢具和高型傢具兩大系列。
其中,秦漢時期傢具是典型的低矮型傢具。那時,人們席地而坐,所用的傢具一般為低矮型,那時,人們席地而坐,所用的傢具一般為低矮型,如:席子、漆案、漆幾等。隨用隨置,並沒有固定的位置。
到了三國時期,從少數民族傳入了高型坐具:胡床。經過演變,中原地區出現了漸高傢具圓凳,方凳等等。卧具床、榻等也漸漸變高。但佔主導地位的仍然是低矮傢具。
再到隋唐,多數人垂足而坐,高型傢具迅速發展到完全定型,形成了新式高型傢具的完整組合。典型的高型傢具椅子、凳、桌子等,已經出現並且在上層社會中流行。直到宋代,才完全普及。
中國古代傢具發展到明清時代,基本定型為高型傢具,而且能夠依據人體的不同身形而制定傢具的造型。中國古代傢具的發展完全成熟。
Ⅶ 中國的家裝 行業 有多少年歷史
現代家裝在中國的發展也不過僅20年的歷史。上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中國改版革開放的深入,居民生權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城市人開始在福利分房的資助下,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從過去一家幾口擠在10幾平、20幾平的小房子,搬進了七八十平的相對大一點的房子。有部分人出於對新房子的喜愛,加之個人經濟條件較好,開始考慮對房屋進行一下裝修裝飾。那時的裝修偏重於室內傢具的製作,在房間的各個角落打上各種櫃子,以儲藏更多的家庭用品。到了上世紀90年代,商品房開始興起,國家逐步取消了福利分房,人們開始靠自己掙錢來買房安居。房屋的面積也從過去的四五十平、七八十平,發展到一百多平方,有的房子甚至超過了200平方。
由於現代房屋基本上不是量身訂做,而是由開發商事先設計好室內空間的格局,由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房屋的大小和戶型結構。但是,由於開發商建築的房屋,在結構上與每個家庭的居住要求不完全吻合,因此,很多人在新房領到手後,都對房屋結構進行第二次改造,因此,以室內空間改造為主體的室內裝修開始興起。家裝也從少數人的專利,轉變成為大多數家庭的必需過程。
Ⅷ 中國古代建築色彩裝飾的在不同歷史時期各有什麼特色
使用色彩是中國古代建築裝飾最突出的特點之一,但由於民族和地區的回不同,也有若答干差別,它的卓越成就是建築的藝術要求與保護木材相結合而發展形成的。就宮殿建築而言,從春秋時代起,主要使用強烈的原色,經過長期的發展,在鮮明的色彩對比與調和方面,創造了不少優秀手法。南北朝、隋、唐間的宮殿、廟宇、府第多用白牆、紅柱,或柱、枋、斗栱繪有華麗的彩畫,屋頂覆以灰瓦、黑瓦及少數琉璃瓦,而脊與瓦往往採用不同顏色,已開後代「剪邊」屋頂的先例。宋、金宮殿逐步使用白石台基,紅色的牆、柱、門、窗及黃綠各色的琉璃屋頂,而在檐下用金碧交輝的彩畫,加強了陰影部分的對比,創造出一種堂皇富麗和絢爛奪目的藝術效果。這種方法在元朝基本形成,到明朝成為制度化。
在古代封建社會中,由於封建等級制度,色彩的使用也有著嚴格的限制。如宋代有「凡庶人家,不得施五色文彩為飾」;明代有「庶民居舍,不許飾彩色」的規定。因此,只有宮殿、壇廟和府第建築才能施用這種金碧輝煌的色彩。而一般民居住宅因受等級制度及經濟條件所限,多用白牆、灰瓦和栗、黑、墨綠等色的梁、柱、裝修,形成秀麗雅淡的格調,與居住環境所要求的氣氛相協調,在色調的處理上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Ⅸ 淺析中國室內裝飾的歷史進程
萌芽階段:1949年—1953年
停滯階段:1953年—1977年
追趕階段:1977年—1999年
全面發展:進入內21世紀後
歷史概述:容進入新世紀後,隨著我國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與住宅商品化步伐的加快,裝飾行業面臨了新的發展機遇,室內設計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如今的室內設計已不再僅僅滿足於實現某種功能的需要,或追求高雅、或追求時尚、或追求個性、或追求環保、或追求民族特色等,同時在現代營銷的整合推廣下,室內裝修設計更是被釘上了「朝陽產業」的牌子。
Ⅹ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人體裝飾
1963 年,在山西朔縣峙峪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一件有鑽孔的石墨飾物。碳14 測定的年代距今約28000 年左右,這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人體裝飾品。但它的形狀不完整,看不出是一件什麼東西,而且僅此一件,也無法了解當時遠古人類的裝扮。
碳14 測定距今約18000 年。
山頂洞人重要的文化遺物有骨針和裝飾品。骨針保存較好,除了針眼稍有殘破外,整個骨針完整無缺。長約8.2 厘米,只有火柴棍粗細,通體磨製光滑。從殘留的針眼可以看出,它是用尖利的石器挖成的。這件骨針的發現,說明山頂洞人已經懂得了縫制衣服,盡管他們縫制的可能是獸皮。自從發明了骨針,才算真正有了縫紉能力,在人類文化史上又邁進了一大步。
最為重要的就是裝飾品的發現,山頂洞人的裝飾品包括鑽孔石珠、鑽孔小礫石、穿孔獸牙、穿孔海蚶子貝殼、鑽孔鯇魚骨和刻溝骨管六種。
鑽孔的石珠最精巧,為白色石灰岩製成,近似扁平四方形或多角形。一面被磨平,中間琢出一小孔,另一面呈漏斗狀孔,孔邊緣由於長期佩戴被磨得很光滑。石珠表面染有赤鐵礦的紅色。均發現於102 號女性頭骨附近,是一種頭部佩戴的裝飾品。
鑽孔小礫石,為黃綠色火成岩製作,橢圓形,兩面扁平,一面被磨光,形狀較規整。中部從兩面對鑽一孔,孔邊緣染成紅色,對鑽得相當准確,這只有人類智慧發展到相當水平時才能辦到。正像考古學家所說:無論誰看到它,都會喜愛的。因為它非常像現代婦女項下的那顆"雞心"①。
穿孔獸牙以貛的犬齒最多,其次是狐犬齒,鹿犬齒和門齒,虎門齒,鼬犬齒等。這些獸牙形狀各異,有像彎角狀的、筆尖狀的,還有鑽頭形的、扁平葫蘆形的,等等。孔都是用銳利的尖狀器從牙根處兩面對挖而成,許多孔由於長期佩帶已磨出亮光。穿孔獸牙也是一種佩戴在頭上的裝飾品。可以想見,串在一起的時候,垂墜著的是一排黃色光亮的齒冠,走動起來,齒冠相互碰撞磨擦,還會發出誘人的聲響;如果再與白色或紅色的石珠串在一起,那情景一定非常動人、非常美觀。
穿孔海蚶子貝殼的扇形殼面,凸起一道道平行的圓棱,因而也呈現出一道道溝槽。孔穿在尖嘴處,是在石頭上磨出來的,有的因佩帶使用,孔已被磨光,有的還保留著原來磨出的粗糙邊緣。這種貝殼的裝飾品,在我國及世界各地許多史前遺址中都常有發現,表明遠古人類都有以它作裝飾品的習俗。
一件在邊緣上有鑽孔的鯇魚眼上骨,像一朵莖桿肥壯的蘑菇。魚骨表面還用赤鐵礦染上了紅色。這種用魚眼骨做成的裝飾品在世界上尚不多見。刻溝骨管是用禽類腿骨製成。其中最大者有3.8 厘米長,最短的有2 厘米長。它們的外表面磨得很光滑,上刻一至三個不等的橢圓形短溝槽。
山頂洞人上述裝飾品的發現,表明他們已經知道將同一類型的東西加以貫串,把不同的形象變成相同形象,具有了最初的形式美。這些質料不同、形狀各異的裝飾品色彩也比較豐富,很大一部分裝飾品的穿孔都發紅色,這可能是由於系裝飾品的帶子被赤鐵礦染過的緣故。如果我們把山頂洞人的裝飾品全部串在一起,該是怎樣的情景呢?一根紅帶子上,穿著白色的或紅色的石珠,黃色和白色的獸牙與骨管,還有黃綠色的小礫石以及白色的貝殼, 難道不是一串美麗的項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