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20世紀70年代的世界歷史

20世紀70年代的世界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7 05:46:44

⑴ 20世紀世界大事年表

1、1911年中國辛亥革命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

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 。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2、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

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

3、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聖彼得堡冬宮發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及組織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是經偉大革命導師列寧同志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

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二個無產階級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

4、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5、1958歐洲共同體建立

歐洲共同體是包括歐洲煤鋼聯營、歐洲原子能聯營和歐洲經濟共同體(共同市場),其中以歐洲經濟共同體最為重要。1950年5月,法國外長羅貝爾·舒曼建議把法國和西德的煤鋼生產置於一個「超國家」機構領導之下。

1951年4月18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國根據「舒曼計劃」在巴黎簽訂《歐洲煤鋼聯營條約》,決定建立煤鋼的共同市場。

1952年7月25日該條約生效。1957年3月25日,六國又在羅馬簽訂了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建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條約於1958年1月1日生效。

6、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太空飛行成功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07分,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發射場起航,在最大高度為301公里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

歷時1小時48分鍾,於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薩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區,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

7、1989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建立

亞太經合作組織誕生於全球冷戰結束的年代。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冷戰的結束,國際形勢日趨緩和,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的趨勢漸成為潮流。同時,亞洲地區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也明顯上升。

該組織為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亞太區內各地區之間促進經濟成長、合作、貿易、投資的論壇。

8、1999年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在南聯盟南部的科索沃地區,阿爾巴尼亞族人同塞爾維亞警察之間的暴力流血沖突事件不斷升級。阿爾巴尼亞族是科索沃地區的主要民族,長期以來尋求讓科索沃從南聯盟獨立。

這場沖突本是南聯盟國內的民族矛盾,但卻被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描繪成了一場人權危機,並以此為借口,在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開始了對南聯盟的空襲。

戰爭期間,北約向990個目標發射2300枚導彈、投擲14000枚包括貧鈾彈和集束炸彈在內的炸彈。超過2000名平民喪生,其中包括88名兒童,數千人受傷。超過20萬塞爾維亞人被迫撤離科索沃。

(1)20世紀70年代的世界歷史擴展閱讀:

20世紀的殖民主義發展到極致,卻在1960年代後迅速瓦解。而上世紀廣布歐洲的民族主義風潮傳到亞洲、非洲與大洋洲,卻意外導致恐怖主義在全球盛行,尤其透過網路等信息媒體,造成全球性的恐慌,並使下個世紀初蒙上恐懼的陰影。而知識爆炸使更多人能接受知識,並質疑與檢討各學科的發展和研究。

在藝術上,以美國為發源地的大眾文化成為最為人所知的事物。尤其透過電視、廣播和電影,幾乎全球各地或多或少都受到其影響,甚至視其為「進步」「便利」和「文明」的象徵。但另一方面,各地的在地文化也利用這些科技媒體宣揚散播於本國或鄰近地區,這種現象尤以日本與法國最為明顯。

⑵ 列舉20世紀60~70年代世界和中國的重大歷史事件

世界的主要是登月,中國在經歷了文革後改革開放,並且發射了第一顆衛星,原子彈氫彈研製成功,三個偉人過世

⑶ 20世紀70年代世界格局表現出怎樣的發展趨勢

國際政治格局由兩極向多極化的演變是戰後世界歷史運動的一種基本趨勢,這種歷史趨勢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具體表現為三個並行發展的歷史進程:資本主義陣營由美國一家獨大演變為美、歐、日三足鼎立;社會主義陣營從意識形態論戰走向分裂;「第三世界」國家以不結盟運動的形式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發揮出制衡兩極的作用。這些因素的合力推動著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世界走向多極化是一個逐步演進的過程,在多極化趨勢出現後,兩極格局並沒有立即瓦解,但是,由於兩大陣營的分化,兩極對抗的內容和形式也發生了變化,美蘇關系作為東西方冷戰的主軸進一步凸現。20世紀60—70年代是美蘇爭霸的高峰期,發生了一系列危機形式表現的對抗事件。此期間,美蘇爭霸態勢因雙方戰略力量的升降而有過大的變化,並由此而導致了國際戰略格局的變化。
20世紀80年代是國際政治格局發生重大變動的時期,由於蘇聯在不堪軍備重負的情況下實行全面收縮,東歐和蘇聯自身也發生制度性變化,原來的兩極對抗基礎遂告崩塌,以德國統一為標志,東西方冷戰宣告結束。由此,世界的多極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展開其新的發展進程。
兩大陣營的分化和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國際共運論戰和社會主義陣營分裂
,美蘇爭霸
,兩極格局的終結,德國統一和雅爾塔體制的瓦解,世界多極化的趨勢

⑷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世界格局發生什麼變化為何有這種變化

答;兩極格局的對峙,世界上有兩個超級大國

⑸ 19世紀70年代以後至20世紀初世界歷史發展的主要特點

歐洲,北美許多國抄家及亞洲的日襲本基本上完成資產階級民族民主任務,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資本主義向壟斷過度,煉鋼法,發電機,電氣工業,電話,汽車,飛機製造等各個產業蓬勃發展,經濟科技迅猛提升,但頻繁爆發的經濟危機時時挑戰著資本主義國家!
這段時間內,馬克思主義理論已經成熟,第一國際餘光猶在,巴黎公社進行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政權的偉大嘗試,《國際歌》吹響了無產階級和勞動者的戰斗號角,列寧也在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下,帶領布爾什維克黨為權利而斗爭!
民族解放運動主要是針對各帝國主義國家,它們資本主義高度發達,對外擴展勢在必行,以中國,印度,非洲,墨西哥等國家為代表的亞非拉各個被殖民國家紛紛掀起反對帝國主義的民族解放運動!

⑹ 20世紀70年代的世界格局變化

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經濟上,美日歐三足鼎立。
政治上,多極化趨勢加強。
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獨立力量登上世界歷史舞台。

⑺ 世界歷史大事年表,

以下是詳細世界大事年鑒,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世界歷史大事年表
大約三百萬年前 地球上出現人類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統一的奴隸制國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兩河流域出現奴隸制城市國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隸河貧民大起義
公元前1894年 古巴比倫王國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 努比亞建立奴隸制國家
公元前594年 雅典的梭倫改革
公元前六世紀 居魯士統一波斯,佛教在印度產生
公元前539年 波斯佔領巴比倫
公元前525年 波斯滅埃及
公元前509年 羅馬成立貴族專政的奴隸制共和國
公元前330年 波斯被馬其頓滅亡
公元前三世紀 摩揭陀國統一印度大部分地區
公元前73-71年 斯巴達克起義
公元前27年 屋大維建立羅馬的元首制,共和國轉為帝國
公元前後 朝鮮半島出現高句麗奴隸制國家
公元初 東非阿克蘇姆奴隸制國家興起
公元一世紀 基督教產生
公元三世紀 日本大和奴隸制國家興起
313年 基督教在羅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紀 北非發生"阿哥尼斯特"運動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亞堡擊敗羅馬軍隊
395年 羅馬分裂為東西兩部
410年 西哥特人一度佔領羅馬
476年 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歐奴隸制度崩潰
六世紀初 法蘭克王國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從麥加出走麥地拉,伊斯蘭教紀元
八世紀中葉 阿拉伯帝國形成
646年 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羅統一朝鮮
九世紀早期 英吉利王國形成
843年 查里曼帝國分裂,法蘭西、德意志、義大利雛形產生
九世紀 封建制度在西歐確立
962年 神聖羅馬帝國建立
1054年 基督教會分裂
1066年 法國諾曼底公爵征服英國
十一世紀中葉 迦納王國全盛時期
1192年 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紀 衣索比亞封建國家興起
十四世紀 馬里王國全盛時期,義大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紀 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1337年 英法百年戰爭開始
1358年 法國農民起義
1381年 英國瓦特。泰勒起義
1453年 東羅馬帝國滅亡,英法百年戰爭結束
十五世紀 桑海興起
十五世紀晚期 英法中央集權國家形成,圈地運動開始
1480年 俄羅斯擺脫蒙古控制
1487年 迪亞士到達好望角
1492年 哥倫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年 達加馬開辟西歐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年 馬丁。路德發動宗教改革
1519-1522年 麥哲倫船隊環航地球
十六世紀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亞、美強占殖民地
1524-1525 德意志農民起義
1588年 英國海軍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1592-1598年 朝鮮軍民抗擊日本侵略的衛國戰爭
1600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紀初 法國殖民者開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 英國殖民者開始在北美拓殖
1632年 沙俄在西伯利亞修建侵略擴張的基地-雅庫次克
1640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649年 英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
1660年 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88年 英國政變,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確立
1689年 中俄簽定"尼布楚條約"
十八世紀中期 英國打敗法國,成為最強大的殖民國家
十八世紀 罪惡的奴隸貿易達到最猖獗的地步
十八世紀六十年代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
1773-1775 俄國普加喬夫起義
1775-1783 北美獨立戰爭
1776年7月4日 北美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美國成立
1785年 詹姆士。瓦特改良蒸汽機作為紡紗機的動力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792年8月 巴黎人民起義推翻法國君主政體
1792年9月 國民公會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793年5月-6月 巴黎人民起義推翻吉倫特派政權
1793年6月-1794年7月 法國雅各賓派專政
1794年7月 法國熱月反革命政變,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
1799年11月9日 拿破崙發動熱月政變
1804年元旦 海地宣布獨立
1804年 拿破崙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開始
十九世紀早期 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宣傳空想社會主義
1807年 富爾敦製造第一艘汽船試航
1810-1826 拉丁美洲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
1818年5月5日 卡兒。馬克思出生
1820年11月28日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出生
1825年 史蒂芬孫製造的第一台蒸汽機車試行
1831和1834年 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1836-1848年 英國憲章運動
1844年 法國西里西亞工人起義
1847-1852年 共產主義者同盟
1848-1849年 歐洲革命
1848年2月 法國二次革命
1848年6月 法國巴黎工人六月起義
1853-1856年 俄英法克里木戰爭
1857-1859年 印度民族起義
1858年 "中俄愛暉條約"簽定,沙俄佔領我國領土60多萬平方公里
1860年 "中俄北京條約"簽定,沙俄又強占我4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1861年 俄國農奴制改革
1861-1865年 美國內戰
十九世紀60-80年代 沙俄侵佔我國西北地區40萬平方公里
1864年9月28日 第一國際成立
1866年 第一國際日內瓦大會,反對蒲魯東主義的斗爭
1867年 《資本論》第一卷出版
1868年 日本明治維新開始
1869年 第一國際巴塞兒大會,反對巴枯寧主義的斗爭開始
1870-1871年 普法戰爭
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巴黎公社
1876年 第一國際宣布解散
1881-1899 蘇丹馬赫迪反英大起義
1882年 德、奧、意三國同盟形成
1883年3月14日 馬克思逝世
1886年5月1日 美國工人舉行爭取11小時工作日的總罷工
1889年 第二國際建立
1892年 俄法簽定軍事協定
1894年 朝鮮甲午農民戰爭
1895-1896年 衣索比亞抗意衛國戰爭
1903年 俄國社會民主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布爾什維克黨形成
1905年 俄國爆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905-1908年 印度民主解放運動高漲
1907年 英法俄協約最後形成
1910-1917年 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 十月革命勝利
1918-1920年 蘇俄粉碎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
1918年11月 德國11月革命爆發
1918-1922年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1919年1月 德國柏林起義
1919-1922年 土耳其基馬爾資產階級革命
1919年3月1日 朝鮮"三。一"人民起義
1919年3月 埃及人民武裝起義
1919年3月-8月 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時期
1919年3月 共產國際成立
1919年1月-6月 巴黎和會
1921年 蘇共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過渡到新經濟政策的決議
1921年7月1日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帝國主義爭奪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華盛頓會議
1922年10月 義大利墨索里尼上台
1922年12月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
1923年10月 土耳其共和國成立
1926年10月 洛加諾會議
1929年-1933年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31年9月18日 日本開始侵略中國東北地區
1932年4月 朝鮮抗日游擊隊誕生
1933年1月 德國希特勒上台
1933年3月 羅斯福就任總統,實行"新政"
1935年10月-1936年5月 衣索比亞反義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
1936年7月-1939年3月 西班牙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戰爭
1937年七月七日 中國全面抗日
1938年9月 英法德意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會議
1939年9月3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0年 法國投降
1940年9月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簽定
1941年6月22日 蘇聯衛國戰爭開始
1942年7月-1943年2月 蘇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1943年12月1日 中美英發表"開羅宣言"
1943年11月-12月 蘇英美德黑蘭會議
1944年6月6日 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1945年2月 蘇英美雅爾塔會議
1945年5月8日 德國簽定無條件投降書
1945年7月-8日 蘇美英舉行波茨坦會議
1945年9月2日 日本簽定無條件投降書
1945.10聯合國建立
1948 美國開始實行「馬歇爾計劃」
1949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1949.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1953 美國侵略朝鮮的戰爭
20世紀50年代初--70年代初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
1959 古巴革命取得勝利
20世紀60年代初--1973 美國侵略越南的戰爭
1967 歐洲共同體成立
1968蘇聯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71 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
1978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召開
1979 中美建交
1991 蘇聯解體
1992 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
1993 歐洲聯盟建立
羅馬帝國前期帝王世系表古羅馬與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 公元前8世紀 — 公元5世紀 )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諸侯爭霸的春秋時期開始。
約公元前753年,傳說羅馬建城。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即位,以管仲為相,進行改革。
公元前509年,羅馬王政時代結束,共和國建立。公元前453年,晉國趙、韓、魏三家共滅知氏,三分其領地。
公元前449年,羅馬頒行十二銅表法。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開始變法。
公元前264年—前241年,羅馬與迦太基爆發第一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建立中國封建
社會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 — 秦朝,自稱「始皇帝」。
公元前218年 — 前201年,羅馬與迦太基爆發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擊敗項羽,建立西漢王朝。
公元前149年 — 前146年,羅馬與迦太基爆發第三次 布匿戰爭,迦太基城被摧毀。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劉徹即位,西漢進入強盛時期。
公元前2世紀30年代 — 前1世紀30年代,羅馬內戰時代。公元前119年,西漢衛青、霍去病擊敗匈奴,從此匈奴遠徙。
公元前73年 — 前71年,羅馬斯巴達克奴隸大起義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府,對西域進行管轄。
公元前60年,羅馬龐培、克拉蘇、愷撒結成「前三頭政治」。公元前51年,漢宣帝劉詢召集石渠閣會議,討論五經異同。
公元前43年,羅馬安東尼、屋大維、李必達結成「後三頭政治」。公元前33年,西漢王昭君出塞。
公元前27年,屋大維確立元首制,建立羅馬帝國。公元8年,王莽代漢建立新朝。
公元14年 — 68年,羅馬帝國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王朝。
公元69—96年,羅馬帝國弗拉維王朝。公元73年,東漢竇固擊敗匈奴,班超出使西域。
公元79年,羅馬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等城被湮沒公元92年,宦官鄭眾等因誅殺外戚有功而封侯,宦官開始用權。
公元96年 — 192年,羅馬帝國安東尼王朝。公元97年,東漢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即羅馬帝國),甘英 至條支,臨海而還。
公元166年,大秦(羅馬)王安敦使者至漢朝。公元184年,張角領導黃巾大起義。
公元193年 — 235年,羅馬帝國塞維魯王朝。公元208年,孫權、劉備聯軍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軍隊。
公元212年,羅馬皇帝卡拉卡拉頒布敕令,把羅馬公民 權授予境內自由人。公元220年,曹丕廢漢獻帝自立為帝,建立魏國。
公元235年 — 284年,羅馬社會陷入「三世紀危機」, 蠻族開始越境入侵。公元280年,西晉滅吳,短暫統一中國。
公元284年 — 305年,羅馬戴克里先進行改革。公元291年,西晉爆發「八王之亂」。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合法。公元316年,匈奴兵攻佔長安,西晉結束,次年東晉建立。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遷都拜占庭,改名君士坦丁堡公元383年,東晉軍隊在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軍隊。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公元420年,劉裕廢東晉帝自立,國號宋,史稱劉宋,南朝開始。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洛•奧古斯都被廢除, 西羅馬帝國滅亡。

⑻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國際形勢的變化。。要詳細點,論述題,最好能仔細的說說美國、蘇聯、中國

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世界格局,分兩個時期,

A、政治上

一、70年代~90年代初時美蘇爭霸的中後期,70年代中期經濟危機後,美國經濟發展勢頭受到打擊,加上日本的快速崛起和德國的高速發展,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威脅,80年代美國里根總統上台後推出「星球大戰」的策略,希望用蘇聯不擅長的經濟來拖垮它,90年代初,東歐劇變後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美蘇爭霸的結束,世界進入美國一極加上中、德、日等多強的世界格局時代

二、90年代初至今的一超多強格局,美國獨霸世界,但是中國、德國、日本、俄羅斯也是慢慢崛起變強,世界朝著多極化發展

B、經濟上
一、當代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與基本趨勢
1、世界經濟及其主要行為主體
世界經濟及其主要行為主體:世界經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指國際關系行為主體超越國境進行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活動的總和,是世界各國的
經濟在相互聯系中形成的全球范圍內的有機整體。
主要世界經濟組織和區域性經濟組織的功能與特點。
世界主要經濟組織有:
(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世界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3)、世界貿易組織。
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佔主導的世界經濟中,這些世界經濟組織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現在這些組織被發達國家所控制,因此在運作中較多地向發達國家的利益傾斜,有時甚至被少數國家用來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約束和限制。
區域性經濟組織:
(1)、亞洲開發銀行;
(2)、石油輸出國組織;
2、戰後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戰後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稱霸世界經濟領域,表現在:
(1)、領導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
(2)、按照美國的意志建立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使之成為戰後初期美國經濟擴張的工具;
(3)、實施「馬歇爾計劃」(歐洲復興計劃)和援助日本,並以此控制日本和西歐;
(4)、實施「第四點計劃」企圖通過技術援助和投資向亞、非、拉滲透,控制受援助國;
(5)、實施兩個「安全網」(經濟安全網、軍事安全網),保證美國的世界經濟霸權;
(6)、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技術和經濟封鎖。
20世紀 70年代後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表現為:
(1)、美國喪失了世界經濟霸主地位;
(2)、20世紀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世界三大經濟中心形成(美國、西歐、日本);
(3)、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出現。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
(1)、歐洲共同體發展到歐洲聯盟;
(2)、北美自由貿易區;
(3)、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以多樣化為前提,不推行一種模式,而是多形式、多結構並行的辦法,在促進地區經濟貿易合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3、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與特點
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
經濟全球化的含義:世界各國在經濟方面,打破國界,實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調節,使各國在生產、流通、分配等領域向著結成一體的方向發展。
經濟全球化的動力: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新科技革命推動的結果。
正確認識經濟全球化:正面效應和負面效應。
以科技為先導、以經濟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不斷加劇。新科技革命的影響加深,經濟信息化加速發展。各國經濟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世界各國不斷調整經濟結構。跨國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當代世界政治的發展變化與基本趨勢
1、當代世界政治行為主體
當代世界政治行為主體:聯合國;歐洲聯盟;非洲聯盟;東盟;阿拉伯國家聯盟。
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和區域性組織的地位和作用。
2、戰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雅爾塔體制的主要內容。兩大陣營的形成、對峙,使兩極政治格局成為現實。美蘇爭奪世界霸權,國際力量的分化與改組。兩極格局的終結。世界進入格局轉換的新時期。
3、冷戰後世界政治發展的趨勢與特點
世界政治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國際形勢總體和平、緩和、穩
定,局部戰亂、緊張、動盪。大國關系深入調整。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加強。經濟因素對世界政治的影響日益增大。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因素相互交織,恐怖主義危害上升。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
三、當今時代主題與建立國際新秩序
1、時代主題的轉換
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全面理解提出時代主題轉換的依據和意義。
2、和平與發展的相互關系
世界和平是促進發展的前提條件。各國的共同發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和平與發展兩大課題至今一個都沒有解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正確途徑。和平與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南北問題。
3、建立國際新秩序
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的基本特徵與實質。國際新秩序的基本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安全等。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不同構想。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
四、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與政治
1、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
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其原因。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體制和社會政策的調整。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面對的現實困難和深層矛盾。
2、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體制及其實質。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的重大變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面臨的社會、政治問題。
3、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關系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外關系的特徵和本質。冷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外關系的調整。美國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的演變。西歐、日本的外交政策。
五、戰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與經濟
1、第三世界的崛起與發展
第三世界的形成與發展。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與作用。
2、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與政治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及其經驗。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及面臨的嚴峻問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制度、政治進步與存在的問題。
3、發展中國家的對外關系
發展中國家普遍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結盟的對外政策。南北關系。南南合作。
六、戰後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與政治
1、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探索
戰後,社會主義從一國發展到多國。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的發展及其在20世紀對人類進步的巨大貢獻。蘇聯經濟政治體制的特點。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政治體制的改革與探索。戰後蘇聯對外政策的變化。
2、蘇聯、東歐國家的變化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及其原因與歷史教訓。
3、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社會主義的發展是曲折性與前進性的統一。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探索具有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七、獨聯體成員國與冷戰後東歐國家的經濟與政治
1、獨聯體成員國與冷戰後東歐國家的概況
獨聯體成員國與東歐國家經濟、政治轉型基本完成。獨聯體及東歐國家的對外政策。
2、俄羅斯的經濟、政治與外交
經濟轉軌及其巨大代價。政治轉型過程及三權分立政治體制的確立。外交政策的調整。普京政府致力於振興經濟、加強中央權力和提升大國地位的全方位外交。
八、中國對外關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與作用
1、中國對外關系的發展與調整
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中國對外關系的發展進程。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外交政策的重大調整和對外關系的新局面。
2、中國對外政策的宗旨、原則和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及其新發展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中國對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標。獨立自主是中國對外政策的根本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處理同一切國家關系的基本准則。加強和鞏固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中國外交政策的立足點。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的主要內容。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對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3、中國在當今世界的地位與作用
新中國成立的世界意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國際影響不斷擴大。

閱讀全文

與20世紀70年代的世界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