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戰爭與和平論文

世界歷史戰爭與和平論文

發布時間:2021-02-07 03:27:35

A. 關於戰爭與和平的歷史小論文3000字

話說我有、 你還要嗎?

B. 求歷史論文:戰爭與和平

他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1828年9月9日出生於圖拉省曉金區。托爾斯泰家是名門貴族,其譜系可以追溯到16世紀,遠祖從彼得一世時獲得封爵。父親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參加過1812年衛國戰爭,以中校銜退役。母親瑪麗亞•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謝•沃爾康斯基公爵的女兒。 托爾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學東方系,攻讀土耳其、阿拉伯語,准備當外交官。期終考試不及格,次年轉到法律系。他不專心學業,迷戀社交生活,同時卻對哲學尤其是道德哲學發生興趣,喜愛盧梭的學說及其為人,並廣泛閱讀文學作品。在大學時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學的優越性。 回到庄園後,他企圖改善農民生活,因得不到農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應法學士考試,只考了兩門課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為農民子弟興辦學校。11月起名義上在圖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職,次年12月被提升為十四品文官,實際上卻周旋於親友和莫斯科上流社會之間。但他漸漸對這種生活和環境感到厭倦,1851年4 月底隨同服軍役的長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願兵身份參加襲擊山民的戰役,後作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隊中服役兩年半。雖然表現優異,但也有賴親戚的提攜才晉升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隊。在各次戰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軍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優秀品質,加強了他對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對農奴制的批判態度。
托爾斯泰在高加索時開始創作,在《現代人》雜志上陸續發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爾故事》等小說。1855年11月他從塞瓦斯托波爾來到彼得堡,作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歡迎,並逐漸結識了岡察洛夫、費特、奧斯特洛夫斯基、德魯日寧、安年科夫、鮑特金等作家和批評家。在這里他以不諳世故和放盪不羈而被視為怪人,他的不喜愛荷馬和莎士比亞也使大家驚異。不久,他同車爾尼雪夫斯基相識,但不同意後者的文學見解。當時德魯日寧等人提倡為藝術而藝術的所謂「優美藝術」,反對所謂「教誨藝術」、實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張的暴露文學。托爾斯泰傾向於德魯日寧等人的觀點,但又認為任何藝術不能脫離社會生活。 1856年底以中尉銜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國、瑞士、義大利和德國游歷。法國的「社會自由」博得他的贊賞,而巴黎斷頭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則使他深感厭惡。在瑞士看到英國資產階級紳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憤慨。但這次出國擴大了他的文學藝術的視野,增強了他對俄國社會落後的清醒認識。
對於50至60年代之交的農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勢,托爾斯泰的思想是極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准備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農民,並在自己庄園試行,因農民不接受而未實現。他同情農民,厭惡農奴制,卻認為根據「歷史的正義」,土地應歸地主所有,同時因地主面臨的是要性命還是要土地的問題而深深憂慮。他不同意自由主義者、斯拉夫派以至農奴主頑固派的主張,也看到沙皇所實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虛偽性質,卻又反對以革命方法消滅農奴制,幻想尋找自己的道路。由於無法解決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圖在哲學、藝術中逃避現實,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長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觀情緒。1859至1862年間幾乎中輟創作,先後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和附近農村為農民子弟辦了20多所學校,並曾研究俄國和西歐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還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時等國考察學校。後又創辦《亞斯納亞•波利亞納》教育雜志。這些活動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農奴制改革中,他作為本縣和平調解人,在調停地主和農民的糾紛時,常常同情農民,又招致貴族農奴主的敵視。1862年7月他外出時,家中遭到憲兵連續兩天的搜查。不久他關閉了學校。這段時間他思想上所受的震盪以及因同農民的頻繁接觸而接受的他們對事物的一些看法,成為他的世界觀轉變的契機和開端。
新婚之後,革命形勢逐漸轉入低潮,他也逐漸克服了思想上的危機。他脫離社交,安居庄園,購置產業,過著儉朴、寧靜、和睦而幸福的生活。從1863年起他以6年時間寫成巨著《戰爭與和平》。這段時間的較重要的事件是1866年他出席軍事法庭為士兵希布寧辯護。希布寧因不堪軍官的虐待打了軍官的耳光,雖經托爾斯泰為之奔走,終被槍決。這一事件使他開始形成反對法庭和死刑的看法。
托爾斯泰的心靈的寧靜與和諧沒有保持多久。1869年9月因事途經阿爾扎馬斯,深夜在旅館中突然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憂愁和恐怖。這就是所謂「阿爾扎馬斯的恐怖」。在這前後,他在致友人書信里談到自己近來等待死亡的陰郁心情。1868年秋至1869年夏,他對叔本華哲學發生興趣,一度受到影響。從70年代初起,「鄉村俄國一切『舊基礎』……的破壞」的加劇,「到民間去」等社會運動的興起,使他開始新的思想危機和新的探索時期。他惶惶不安,懷疑生存的目的和意義,因自己所處的貴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惱,不知「該怎麼辦」。他研讀各種哲學和宗教書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繩子,不帶獵槍,生怕為了求得解脫而自殺。這些思想情緒在當時創作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鮮明的反映。此後,他訪晤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隱修士,並結識農民、獨立教徒康•修塔耶夫。他終於完全否定了官辦教會,接受了宗法制農民的信仰,最後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勢和全國性大飢荒的強烈影響下,棄絕本階級,完成了60年代開始醞釀的世界觀的轉變,轉到宗法制農民的立場上。在《懺悔錄》(1879~1880) 等論文里,他廣泛闡述自己思想轉變的過程,對富裕而有教養的階級的生活及其基礎——土地私有製表示強烈的否定,對國家和教會進行猛烈的抨擊。然而,他卻反對暴力革命,宣揚基督教的博愛和自我修身,要從宗教、倫理中尋求解決社會矛盾的道路。這是因為他不僅反映了農民對統治階級的仇恨和憤怒,也接受了他們因政治上不成熟而產生的不以暴力抵抗邪惡的思想。列寧剖析這種驚人的矛盾說:「作為一個發明救世新術的先知,托爾斯泰是可笑的……作為俄國千百萬農民在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快到來的時候的思想和情緒的表現者,托爾斯泰是偉大的。托爾斯泰富於獨創性。
從此托爾斯泰厭棄自己及周圍的貴族生活,不時從事體力勞動,自己耕地、縫鞋,為農民蓋房子,摒絕奢侈,持齋吃素。他也改變了文藝觀,指斥自己過去的藝術作品包括《戰爭與和平》等巨著為「老爺式的游戲」,並把創作重點轉移到論文和政論上去,以直接宣傳自己的社會、哲學、宗教觀點,揭露地主資產階級社會的各種罪惡。當時寫的劇本、中短篇小說以及民間故事,同樣為了這一目的。他還從事廣泛的社會活動:1881年因子女求學全家遷居莫斯科,他訪問貧民窟,參加1882年莫斯科人口調查,深入了解城市下層生活;1881年他上書亞歷山大三世,請求赦免行刺亞歷山大二世的革命者;1884年由其信徒和友人弗•契爾特科夫等創辦「媒介」出版社,以印行接近托爾斯泰學說的書籍;1891年給《俄國新聞》和《新時代》編輯部寫信,聲明放棄1881年後自己寫的作品的版權;1891至1893年和1898年,先後組織賑濟梁贊省和圖拉省受災農民的活動;他還努力維護受官方教會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爾教徒,並在1898年決定將《復活》的全部稿費資助杜霍包爾教徒移居加拿大。
從90年代中期開始,托爾斯泰增強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態度,對自己宣傳的博愛和不抗惡思想也常常感到懷疑。這在《哈澤—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論飢荒》一文而企圖將他監禁或流放,但懾於他的聲望和社會輿論而中止。至此又因《復活》的發表,指責他反對上帝,不信來世,於1901年以俄國東正教至聖宗教院的名義革除他的教籍。這個決定引起舉世的抗議,托爾斯泰卻處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而寫《致沙皇及其助手們》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給人民自由並廢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對日俄戰爭。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對革命的到來表示歡迎,但卻不了解並迴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敗後,他又反對沙皇政府殘酷殺害革命者,寫出《我不能沉默》一文。
托爾斯泰在世界觀激變後,於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離家出走。這種意圖在他80至90年代的創作中頗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後幾年,他意識到農民的覺醒,因自己同他們的思想情緒有距離而不免悲觀失望;對自己的地主庄園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爾斯泰主義者和他的夫人之間的糾紛更使他深以為苦。最後,他於1910年11月10日從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20日在阿斯塔波沃車站逝世。
托爾斯泰在高加索時開始創作,在《現代人》雜志上陸續發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爾故事》等小說。1855年11月他從塞瓦斯托波爾來到彼得堡,作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歡迎,並逐漸結識了岡察洛夫、費特、奧斯特洛夫斯基、德魯日寧、安年科夫、鮑特金等作家和批評家。在這里他以不諳世故和放盪不羈而被視為怪人,他不喜愛荷馬和莎士比亞也使大家驚異。不久,他同車爾尼雪夫斯基相識,但不同意後者的文學見解。當時德魯日寧等人提倡為藝術而藝術的所謂「優美藝術」,反對所謂「教誨藝術」、實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張的暴露文學。托爾斯泰傾向於德魯日寧等人的觀點,但又認為任何藝術不能脫離社會生活。至1859年,他同《現代人》雜志決裂。
1856年底以中尉銜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國、瑞士、義大利和德國游歷。法國的「社會自由」博得他的贊賞,而巴黎斷頭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則使他深感厭惡。在瑞士看到英國資產階級紳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憤慨。但這次出國擴大了他的文學藝術的視野,增強了他對俄國社會落後的清醒認識。
對於50至60年代之交的農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勢,托爾斯泰的思想是極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准備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農民,並在自己庄園試行,因農民不接受而未實現。他同情農民,厭惡農奴制,卻認為根據「歷史的正義」,土地應歸地主所有,同時因地主面臨的是要性命還是要土地的問題而深深憂慮。他不同意自由主義者、斯拉夫派以至農奴主頑固派的主張,也看到沙皇所實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虛偽性質,卻又反對以革命方法消滅農奴制,幻想尋找自己的道路。由於無法解決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圖在哲學、藝術中逃避現實,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長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觀情緒。1859至1862年間幾乎中輟創作,先後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和附近農村為農民子弟辦了20多所學校,並曾研究俄國和西歐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還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時等國考察學校。後又創辦《亞斯納亞·波利亞納》教育雜志。這些活動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農奴制改革中,他作為本縣和平調解人,在調停地主和農民的糾紛時,常常同情農民,又招致貴族農奴主的敵視。1862年7月他外出時,家中遭到憲兵連續兩天的搜查。不久他關閉了學校。這段時間他思想上所受的震盪以及因同農民的頻繁接觸而接受的他們對事物的一些看法,成為他的世界觀轉變的契機和開端。
1856年夏至1857年冬,托爾斯泰曾一度傾心於鄰近的瓦·弗·阿爾謝尼耶娃,此後又為婚事作了多次努力,但都沒有成功。1862年9月,他同御醫、八品文官安·葉·別爾斯的女兒索菲亞·安德列耶夫娜結婚。在他一生中,他的夫人不僅為他操持家務,治理產業,而且為他謄寫手稿,例如《戰爭與和平》就抄過多次。但她未能擺脫世俗偏見,過多為家庭和子女利益著想,不能理解世界觀激變後托爾斯泰的思想。夫妻的不和造成家庭悲劇。

托爾斯泰的心靈的寧靜與和諧沒有保持多久。1869年9月因事途經阿爾扎馬斯,深夜在旅館中突然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憂愁和恐怖。這就是所謂「阿爾扎馬斯的恐怖」。在這前後,他在致友人書信里談到自己近來等待死亡的陰郁心情。1868年秋至1869年夏,他對叔本華哲學發生興趣,一度受到影響。從70年代初起,「鄉村俄國一切『舊基礎』……的破壞」的加劇,「到民間去」等社會運動的興起,使他開始新的思想危機和新的探索時期。他惶惶不安,懷疑生存的目的和意義,因自己所處的貴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惱,不知「該怎麼辦」。他研讀各種哲學和宗教書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繩子,不帶獵槍,生怕為了求得解脫而自殺。這些思想情緒在當時創作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鮮明的反映。此後,他訪晤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隱修士,並結識農民、獨立教徒康·修塔耶夫。他終於完全否定了官辦教會,接受了宗法制農民的信仰,最後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勢和全國性大飢荒的強烈影響下,棄絕本階級,完成了60年代開始醞釀的世界觀的轉變,轉到宗法制農民的立場上。在《懺悔錄》(盧梭的書)(1879~1880) 和《我的信仰是什麼?》(1882~1884)等論文里,他廣泛闡述自己思想轉變的過程,對富裕而有教養的階級的生活及其基礎——土地私有製表示強烈的否定,對國家和教會進行猛烈的抨擊。然而,他卻反對暴力革命,宣揚基督教的博愛和自我修身,要從宗教、倫理中尋求解決社會矛盾的道路。這是因為他不僅反映了農民對統治階級的仇恨和憤怒,也接受了他們因政治上不成熟而產生的不以暴力抵抗邪惡的思想。列寧剖析這種驚人的矛盾說:「作為一個發明救世新術的先知,托爾斯泰是可笑的……作為俄國千百萬農民在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快到來的時候的思想和情緒的表現者,托爾斯泰是偉大的。托爾斯泰富於獨創性,因為他的全部觀點,總的說來,恰恰表現了我國革命是農民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 從此托爾斯泰厭棄自己及周圍的貴族生活,不時從事體力勞動,自己耕地、縫鞋,為農民蓋房子,摒絕奢侈,持齋吃素。他也改變了文藝觀,指斥自己過去的藝術作品包括《戰爭與和平》等巨著為「老爺式的游戲」,當然,陀斯妥耶夫斯基也是這么說的。並把創作重點轉移到論文和政論上去,以直接宣傳自己的社會、哲學、宗教觀點,揭露地主資產階級社會的各種罪惡。當時寫的劇本、中短篇小說以及民間故事,同樣為了這一目的。他還從事廣泛的社會活動:1881年因子女求學全家遷居莫斯科,他訪問貧民窟,參加1882年莫斯科人口調查,深入了解城市下層生活;1881年他上書亞歷山大三世,請求赦免行刺亞歷山大二世的革命者;1884年由其信徒和友人弗·契爾特科夫等創辦「媒介」出版社,以印行接近托爾斯泰學說的書籍;1891年給《俄國新聞》和《新時代》編輯部寫信,聲明放棄1881年後自己寫的作品的版權;1891至1893年和1898年,先後組織賑濟梁贊省和圖拉省受災農民的活動;他還努力維護受官方教會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爾教徒,並在1898年決定將《復活》的全部稿費資助杜霍包爾教徒移居加拿大。
從90年代中期開始,托爾斯泰增強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態度,對自己宣傳的博愛和不抗惡思想也常常感到懷疑。這在《哈澤—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論飢荒》一文而企圖將他監禁或流放,但懾於他的聲望和社會輿論而中止。至此又因《復活》的發表,指責他反對上帝,不信來世,於1901年以俄國東正教至聖宗教院的名義革除他的教籍。這個決定引起舉世的抗議,托爾斯泰卻處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而寫《致沙皇及其助手們》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給人民自由並廢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對日俄戰爭。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對革命的到來表示歡迎,但卻不了解並迴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敗後,他又反對沙皇政府殘酷殺害革命者,寫出《我不能沉默》一文。
托爾斯泰在世界觀激變後,於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離家出走。這種意圖在他80至90年代的創作中頗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後幾年,他意識到農民的覺醒,因自己同他們的思想情緒有距離而不免悲觀失望;對自己的地主庄園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爾斯泰主義者和他的夫人之間的糾紛更使他深以為苦。最後,他於1910年11月10日從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20日在阿斯塔波沃車站逝世。遵照他的遺言,遺體安葬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的森林中。墳上沒有樹立墓碑和十字架。
托爾斯泰的創作,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長篇小說《復活》(1889~1899)是托爾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節的基礎是真實的案件。貴族青年聶赫留道夫誘□姑母家中養女、農家姑娘卡秋莎·瑪斯洛娃,導致她淪為妓女;而當她被誣為謀財害命時,他卻以陪審員身份出席法庭審判她。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當時社會卻有典型意義。小說一方面表現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題——精神覺醒和離家出走;主要方面則是借聶赫留道夫的經歷和見聞,展示從城市到農村的社會陰暗面,對政府、法庭、監獄、教會、土地私有制和資本主義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不過,作品的後面部分,漸漸突出了不以暴力抗惡和自我修身的說教。托爾斯泰的力量和弱點,在這里得到最集中最鮮明的表現。
托爾斯泰的文章和論著保存至今的共290篇,已完成的164篇,構成他的文學遺產的重要部分。政論性的論文佔大多數,其寫作始於青年時代。60至70年代寫過關於教育問題和關於薩馬拉飢荒的論文。最有意義的是世界觀激變以後的文章。《教條神學研究》(1879~1880)、《我的信仰是什麼?》(1882~1884)、《教會和政府》(1885~1886)等,揭露官方教會是「有產者政權」的婢女,並宣傳新的基督教的世界觀;《那麼我們該怎麼辦?》(1882~1886)、《天國在您心中》(1890~1893)和《當代的奴隸制》(1899~1900)等文指出資本主義制度實即奴隸制,而工廠奴隸制是土地奴隸制的直接後果;國家是保衛有產者並壓迫人民的工具;私有制則是「戰爭、死刑、法庭、奢侈、淫盪、兇殺和使人毀滅」的萬惡之源。在90年代初俄國許多省份受災時,他寫了《論飢荒》(1891)、《可怕的問題》(1891)和《飢荒抑或不是飢荒》(1898),指出當時飢荒的嚴重性,並斷言「人民之所以飢餓,是由於我們吃得太飽」,應該「從人民的脖子上爬下來」,把土地等歸還他們。在1905年革命的時期,他宣稱自願充當「從事農業的一億人民的辯護士」,寫了《論俄國的社會運動》、《深重的罪孽》、《致農民的論土地的信》(均1905)等文,認為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土地問題。而在《關於莫斯科的調查》(1882)、《唯一的手段》(1901)、《論俄國革命的意義》(1906)和《究竟該怎麼辦?》(1906)等文中還陳述城市下層的貧困境況和工人的沉重勞動。此外還有一些反對侵略戰爭和軍國主義的文章。這些論文同樣有其消極面,如否定一切國家、一切暴力,幻想人們的團結,鼓吹愛的作用和自我修身等。
托爾斯泰早期寫過文學論文,如《人們為什麼寫作》(1851)肯定文學的崇高使命;《在俄羅斯文學愛好者協會上的講話》(1859)反對暴露文學,但仍主張文學應當適應社會的要求。在60至70年代的論文中,主要強調應為人民而寫作。最值得注意的是晚年的論著。《莫泊桑文集序》(1894)要求忠於現實主義藝術的原則;要求作家對所描寫的事物抱道德的態度,明確「善和惡之間的區別」。《什麼是藝術?》(1897~1898)批判「現實主義」的美學觀點,指出當時一些美學理論為統治階級的口味進行辯解的實質,揭示頹廢派藝術反人民的本性及其哲學思想基礎;同時提出藝術是人們交流感情的工具的論點。《論莎士比亞及其戲劇》(1906)指責莎士比亞的劇作反民主和不道德,但也能道出他的劇作的某些藝術特點。這些論著都闡明作者後期關於藝術實質和作用、形式和內容的關系、藝術的道德意義等問題的見解,後兩部還同時要求文藝傳達宗教意識。
托爾斯泰的藝術是博大精深的。首先,他以特有的概括的廣度,創造了史詩體小說。像《戰爭與和平》那樣的巨著,再現了整整一個時代,氣勢磅礴,場面廣闊,人物眾多(500以上)。歷史的事實融合著藝術的虛構,奔放的筆觸揉和著細膩的描寫;在巨幅的群像中顯現出個人的面貌,於史詩的庄嚴肅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獨白,變化萬千,蔚為奇觀。他善於駕馭多線索的結構,千頭萬緒,銜接得天衣無縫;又能突破小說的「封閉」形式,波瀾壯闊,像生活那樣無始無終。然而托爾斯泰的藝術魅力,不只在於再現宏觀世界,而且在於刻畫微觀世界。他洞察人的內心的奧秘,在世界文學中空前地把握心靈的辯證發展,細致地描寫心理在外界影響下的嬗變過程;並且深入人的下意識,把它表現在同意識相互和諧的聯系之中。托爾斯泰的藝術力量是真實,它突出表現在性格塑造上。他總是如實地描寫人物內心的多面性、豐富性和復雜性,不只寫其突出的一面或占優勢的一種精神狀態。他不隱諱心愛人物的缺點,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閃現的微光。他不粉飾,不誇張,不理想化或漫畫化,總是藉助真實客觀的描寫,展示其本來面目,從而於平凡中見偉大,或者相反,於平凡的現象中顯示其可怕。他還善於描繪性格的發展和變化,自然渾成而不露斤斧痕跡。托爾斯泰的風格主要特點是樸素。他力求最充分最確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實或表達自己的思想,因此,他雖然在藝術上要求嚴格,象《戰爭與和平》就七易其稿,卻不單純以技巧取勝,不追求形式上的精緻,也不迴避冗長的復合句,而只尋求最大的表現力。晚年,他的藝術有顯著的變化。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簡潔,不寫感受的整個過程,只寫心理過程的各個階段的主要環節;有時採取戲劇的方法,通過行動和對白來表現。不寫性格的順序發展過程,而寫突然事故引起的決定性轉變。在結構上,為了表現人物的醒悟,常常採用倒敘的方法;為了集中,長篇小說也不再用多線索,而用單線索逐漸展開的方式。在語言上,則力求質朴洗練和淺顯易懂,接近民間故事。
列夫·托爾斯泰是現實主義的頂峰之一。他的文學傳統不僅通過高爾基而為蘇聯作家所批判地繼承和發展,在世界文學中也有其巨大影響。從19世紀60年代起,他的作品開始在英、德等國翻譯出版。70至80年代之交以《戰爭與和平》的法譯本出版獲得國際上第一流作家的聲譽,成為當時歐美的「俄國熱」的主要對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國最早論述他的評論家,都承認他的現實主義創作對自己國家文學的振興作用。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成長的進步作家法朗士、羅曼·羅蘭、亨利希·曼和托馬斯·曼、德萊塞、伯納·蕭、高爾斯華綏以及其他歐美作家和亞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在中國,1900年就出現評介他的文字,1907年譯介過他的「宗教小說」(《主與仆》及民間故事)。1913、1917年先後有《復活》(易名《心獄》)和《安娜·卡列尼娜》(易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譯本。「五四」前後,托爾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譯成中文。抗戰期間分別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揚翻譯的《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其他作品的譯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托爾斯泰的重要作品大多已翻譯出版,而且根據原文翻譯,不少名著都有幾種不同的譯本。

一段時間,他開始與貧窮、朴實、沒有學問而有信仰的教徒、香客、修士、分裂派教徒、農民接近,「我愛上了這些人,我越深入思索我常聽到和讀到的像這樣活著、也像這樣死去的人的生活,我就越熱愛他們,我自己也就生活得更愉快了」。 就在這時,托爾斯泰遇見了老子。有明確記錄的時間是1884年。在當年3月6日,他的日記里,出現了這樣的字眼:「我在翻譯老子,結果不如我意。」3月9日:「讀了一點關於中國的東西,騎馬在城裡轉了轉。除我以外,人人都在工作……我洗了澡,讀老子。翻譯過來是可以的,但是缺乏完整性……」
由此看來,托爾斯泰接觸老子的時間還應當略略靠前一點。因為不可能還沒閱讀就開始要翻譯它。托爾斯泰閱讀的老子《道德經》,是1841年巴黎出版的法文譯本。後來,他與波波夫一起,將《道德經》翻譯成俄文。這項工作甚至激起了托爾斯泰寫一本介紹中國哲理,尤其是探討人性善惡問題的書的願望。
托爾斯泰與孔子
在傳統文化經典中,首先引起他注意的,是孔子。托爾斯泰不懂中文,何以能夠研究孔子呢?原來他是從讀英譯本的《四書》開始的。英國漢學家詹姆斯.理雅各(一譯萊格,1814一 1877)翻譯了《四書》《五經》,分成28卷於1861一1886年間陸續出版,在西方廣為流傳。這些書也流入俄國。英譯本總名為《中國經典》。譯者理雅各原為倫敦佈道會派駐馬六甲任英華書院院長(1839),後於1843一1873年長駐香港,返英國後就在牛津大學執教,開漢文講座。由於譯者的名聲,其譯本的影響也大。而俄國人一包括托翁一竟然不知道早在此前,1870年的時候,他們國內已擁有自己的俄譯本《大學》和《中庸》,那是由俄國東正教駐北京傳教士團成員列昂季耶夫譯出,在彼得堡出版的,可惜沒有傳開。托翁讀的卻是英譯本,他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接觸孔子、孟子的著作。1882年6月他曾致信文學評論家斯特拉霍夫(當時任彼得堡圖書館員,也是幫托翁尋檢書籍的一位助手),感謝後者給他寄去孔子的書,不久他便著手研讀了。

C. 一篇以「戰爭與和平」為題的議論文

隨著硝煙逐漸消散,槍炮聲停止了轟鳴,聚焦了全世界人們目光的伊拉克戰爭終於結束了。
廝殺中得勝的人們在喜悅中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傷口,而失敗的人們已永遠失去了他們過去的輝煌。愛好和平的人們,又一次看到了戰爭的殘酷!
戰爭——這足以毀滅人類的最可怕的魔鬼,它什麼時候才能消失呢?
那些掌握巨大權利、動輒對他國訴諸武力、也把本國拖入戰火的人,很少能真正嘗到戰爭帶來的苦水,而對普通的老百姓來說,戰爭帶給他們的永遠是不幸。
二十世紀,是個全世界發生天翻地覆巨變的世紀,這個世紀所取得的科技、文藝成就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然而,這個世紀錯綜復雜的政治、經濟變化使戰爭變得更加頻仍,突飛猛進的科學技術使戰爭變得更為可怕,在這個充滿輝煌的世紀里,空前殘酷的戰爭使人們在享受巨大精神和物質生活的同時,經歷了一次次充滿血腥與恐怖的浩劫!
19世紀,那些擁有大量殖民地、經濟飛速發展的資本主義列強紛紛崛起,到20世紀初,它們的矛盾愈加尖銳,終於導致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人類也第一次經歷了一場世界性的空前混戰!
1914年,隨著薩拉熱窩的幾聲槍響,德國、英國、奧地利、法國、俄羅斯、美國等幾大列強展開了空前的混戰,在這場浩劫中,新發明的坦克、飛機、潛艇甚至毒氣等武器紛紛登場,使人類間的相互屠殺變的更加迅速,2000多萬生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葬送!
就在人們還處在一戰後的喘息當中時,就在人類都盼望和平會降臨的時候,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災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雲已經在地球的上空彌漫!
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沖昏了人們的頭腦,在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失去理智的人們把魔鬼捧為上帝,把瘋子當作了偶像。一戰後僅僅過了20年,德國、日本和義大利這三個法西斯國家就亮出了殺戮人類的屠刀,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整個地球在戰栗!古老的歐羅巴被戰火摧毀,廣袤的華夏在災難中哭泣,蘇聯草原烈焰滾滾、非洲大漠狂沙飛舞,大西洋下殺氣騰騰,太平洋上惡浪滔天!全世界60多個國家捲入戰火,5000多萬人死亡,直接物質損失在4萬億美圓以上!
1945年,在蘇、美、英、中等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英勇奮戰和全力打擊下,法西斯終於徹底覆滅了!墨索里尼被暴屍街頭!希特勒在地下室自殺!東條英機被推上絞刑架!這三個罪惡滔天的戰爭禍首終於得到了他們應有的可恥下場!但是,那慘死於奧斯維辛集中營的400萬猶太人、那慘死於南京的30萬中國人,還有那被原子彈毀滅的日本人,他們的生命永遠被停留在那場浩劫中的恐怖一瞬了!
二戰終於結束了,聯合國的建立和許許多多戰後獨立的國家使人們看到了真正的和平!然而,通過二戰,人類已經擁有了足以把我們這個世界滅絕數次的恐怖武器!長久的和平還是渺茫!在戰爭中獲得最大利益的美國,和自詡為社會主義老大的蘇聯,在本該享受和平的時代里開始了爭霸世界的「冷戰」,又一次使世人清楚的看到,戰後的和平時代,實際上是那些大國重新對抗的時代,還是充滿了刀光劍影!
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巨變、兩德統一、蘇聯解體,世界格局發生巨大變化,沒有對手的美國更是自我陶醉!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第一次打贏了戰後的大規模局部戰爭,給了那些「敢於不服」的國家一個下馬威!
世紀末,美國再生事端,以科索沃問題為借口,對南斯拉夫聯盟發動了大規模空襲,連中國駐南使館都成了它肆意襲擊的對象!當人們帶著極大的欣喜,聽著新千年的鍾聲,跨入21世紀時,戰爭也伴著人們來到了新世紀,巴以沖突不斷加劇,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使美國再次出兵亞洲,阿富汗戰火剛剛消散,伊拉克上空又拉響了警報……
善良的人們不禁要問,這是為什麼?為什麼人類要互相殘殺,為什麼戰火永不退去,為什麼沒有永久的和平?人類什麼時候才能學會真正的寬容與理智!站在新世紀的起點,我們回首戰爭,經歷戰爭,更期盼和平!愛好和平的人們都希望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兄弟姐妹手足情深、人人相互友愛的世界。我相信,總有一天,人們會真正懂得愛,真正懂得「和平與發展」,真正拋棄武力,把我們這個藍色星球真正當作全人類共同擁有的美麗家園!

D. 求關於20世紀戰爭與和平的論文 1500字以上~~

上網路查查吧,1500字,懶得用手打了

E. 討論戰爭與和平-2000字

關鍵詞:和平變革 對抗變革
和平變革:是對立發展中各方雙向客觀理性、實事求是、坦誠平等、互利互動、循環反饋的變革,沖突各方同時進行真誠包容、實質性向善變革,整體與局部各方利益關系向長遠、健康、可逆循環鏈式發展,同生共榮。
對抗變革:是對立發展中單方單向主觀非理性美化或醜化、誇大或縮小、無中生有或視而不見甚至歪曲否認的變革,沖突各方中存在非實質性、虛假、誤解誤導或本位霸道、指責逃避等變革,整體與局部各方利益關系向病態、折磨、不可逆衰亡方向循環發展,一損俱損。
和平是人類的理想追求,戰爭是對抗的極端表現,戰爭與和平之間是連續可逆、有選擇地變革。個人、家庭、社會團體組織、國家相互之間或內部不同層次范圍千變萬化的戰爭、和平、變革連續三態是人類社會發展不變的因果循環,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戰爭與和平、變革與反變革、規范與反規范對立發展的歷史。
在議論此話題前,先談談孩子教育問題。孩子、家長、老師、社會是有關教育各方,孩子是相對被動承受一方,家長、老師是相對主動施加一方,社會導向和遺傳因素是深層次絕對主動根源。教育問題與各方都存在因果關系,但首先應該反思、反省、改善的是哪一個或幾個?難道缺點錯誤只屬於一方,另一方總是完美無缺、擁有真理?
現在回到主題,當今世界,想要獨善其身、單獨奮斗發展,已無可能。強國大國、弱國小國、中等國家; 各級 政府社會組織高層、壟斷利益集團、強勢群體與基層民眾、弱勢群體及廣大的中間群體是人類社會動態對立互動、循環代謝發展的三個連續層次,每個層次都存在正反、中間三態,他們是一個相互生化依存、鏈式反饋的有機整體。
與無條件、無選擇、無比較的無限自然發展不同, 在人類社會有限規范發展三個連續層次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某些表象平庸違法違規、承受者有偏差,但並沒有造成損害事實,甚至做出善意有益之舉;而某些表象豪華合法合規、施加者造成了損害事實和不良影響。從醫學角度分析,前者屬於有症狀但還沒有達到疾病治療標准,後者屬於無症狀但已進入疾病階段,一一對應、對立兩極的好與壞、是與非、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大家都知道怎麼辦,但對於這一社會現象以及眾多相對中間狀態的社會現象怎麼正確合理醫治卻無良方。表象原因是相對的,可以變化無窮,可逆可變,而事實結果是絕對唯一的。以什麼為核心標准進行社會導向、規范管理、變革發展?是和平變革還是對抗變革?是以國家民族人類整體長遠利益為重,還是以個人局部短期名利為重?這直接關繫到與此類現象有關的各種規范標志物的選擇變革是否務實求真、公正合理、高效實用,是否顧此失彼傷及無辜、放縱邪惡、鏈式反饋產生更多激烈不公平、不合理的沖突失衡現象,直接關繫到人類社會發展走向和諧和平還是對立對抗,甚至是一場革命和戰爭的導火源頭。
尋找人類社會和平發展良方的唯一出路就是變革,從哪裡開始?從誰開始?怎麼開始?你我他?物質還是精神?承受方還是施加方?從下至上還是從上至下?從強大到弱小還是從弱小到強大?單向還是雙向?單一還是系統?動態還是靜態?表象還是實質?主動還是被動?是知足、適可而止犧牲暫時局部強勢利益為代價來換取整體長遠利益的安全和諧和平,還是本位自私、置身事外、一意孤行,單方單向膨脹或對抗、強求或強壓,以致非價值生存發展成本(不勞而獲、無用功、規范名目濫耗)循環放大,鏈式反饋生化之源加劇失衡斷裂枯竭,最後傷及整體無辜,共同走向不可逆崩潰衰敗,一損俱損,欲生反滅。
過去、現在、未來三周期因果循環構成人類社會歷史對立發展鏈,面向未來,要放下歷史包袱,但並不等於歷史能夠忘記和否定,或者隨意編造歷史,把前輩的錯誤當作正確美好事業轉嫁、傳遞給後人,誤導後人對立對抗、摧慘生命、塗炭先靈犯更大的錯誤,傷人害己殃及無辜子孫!
戰爭與和平不是由單方面決定的, 和諧和平需要人類社會各方共同努力,自律協調,和平變革,特別是需要世界各國、社會各階層核心高端拿出大格局、大智慧、大氣魄,勇於面對,敢於擔當,正確主導、引導、反制、容納、協調各層次各方共同參與、自覺接受並正確貫徹落實,同時不斷循環反饋、連續互動、鏈式發展攜手走向和平、光明、幸福的未來。
社會發展、科學與教育可以反復折騰,但生命成長只有一次,因此,我要對人類說,科學是相對的,命運是絕對的。人類社會的發展,除了有規范的人道,還有自然之道,天地之道!

F. 戰爭與和平 歷史小論文

戰爭與和平是相伴人類社會發展歷史始終的一對孿生姐妹,人類社會有多久,戰爭就存在了多少年。戰爭中孕育著和平,和平中又潛伏著戰爭。
一.關於戰爭
古往今來,銘刻在人們的意識中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世界的征服者;
有許多大人物是因為戰爭而鑄就不朽之名;
輝煌的歷史多是在戰爭時期或是達到了頂峰,或是化為廢墟;
………
對於戰爭,不同的人都各自有著自己認為最合適的解釋。
英國17世紀哲學家霍布斯認為:戰爭是人類社會的一種自然狀態,他就像人體的疾病一樣,偶爾要發一發,以去處痼疾,協調身體。
二戰風雲人物巴頓堅定地認為:戰爭是人類所能參加的最為壯觀的競賽,戰爭會造就英雄豪傑,會盪滌一切污泥濁水。
甚至一位科學家曾講到:「我不知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武器來打,但我知道第四次,那一定是用石頭和棍棒。」
在眾多人的眼中,戰爭是一種災難,是可怕的,是萬惡之源。它殺戮無辜人民,搶掠他人財物,毀壞繁榮城市,抹去地球上那歷盡滄桑,日積月累起來的文明。
然而,什麼是戰爭?為什麼會有戰爭?戰爭的本質又是什麼?對這幾個問題,上述的三種人物,因個人思想原因或客觀條件制約,都沒能准確而合理地給予解釋。
直到卡爾·馮·克勞塞維茨高聲地吼到:
「整個民族的戰爭,特別是文明民族的戰爭,總是在某種政治形勢下發生的,而且只能是某種政治動機引起的。政治貫穿於整個戰爭行動中,並在戰爭中起作用的各種力量所允許的范圍內對戰爭不斷發生影響。」
「戰爭不僅是一種政治行為,而且是一種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繼續,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實現。如果說戰爭有特殊的地方,那隻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
他在著作中所提出的「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手段的繼續」這一至理名言,揭示了戰爭的本質,還原了戰爭的本來面目。
回顧歷史,不難發現:越接近現代,戰爭則越像克勞塞維茨所說的那樣。從最初遠古人類因個人、部落利益而戰,逐漸發展到為一個國家、一個共同體而戰,甚至席捲全球,形成世界級的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究其原因不過就是兩大軍事集團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引起的,一方是新崛起的勢力,想坐上霸主地位;另一方是老霸主,想極力保住原有地位。又因為在當時,國際和談等手段並不流行,本來經過和談或許就能解決的政治問題,最終以塞爾維亞青年的一聲槍響而爆發。從而造成1000萬人死亡,3400多億美元的損失。
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繼續,又造成5000萬人死亡,1.1萬億美元的損失。
而此後的四次中東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則是大國因政治、經濟利益去控制、指揮小國去攻打小國,甚至直接出兵的政治手段。
由此可見,戰爭的的確確是政治手段的一種延續。然而在戰爭實施過程中,戰爭手段日益擴大化、豐富化,逐漸顯現出超信息化、高科技化、隱蔽化以及局部化等特徵。有資料顯示,美國正採取實際行動,有計劃地落實其獨霸太空的圖謀。俄羅斯也在加緊研製自己的太空裝備,聲稱在2008年前做好太空戰准備。
雖然戰爭有時會在客觀上刺激科學的進步、生產的擴大,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顯而易見的,人們對戰爭的恐懼和憎恨從來都沒有改變過,制止戰爭,保持和平是人們發自內心的呼喚。
二. 艱難的和平之路
每當戰爭一開始,總會有一種力量阻止它,直至戰爭隱退,它才顯現,那就是和平。
現代世界,維護和平主要是靠國際間相互達成的法規,以及由多數國家組成的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即聯合國安理會。
近代戰爭公約是從海牙公約開始的。海牙公約,即「海牙法規」,是1899年和1907年兩次海牙和平會議所通過的13個公約和一些聲明文件的總稱。主要是限製作戰手段或作戰方法。
1928年生效的日內瓦議定書,全稱是《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和細菌作戰方法的議定書》,在法律上禁止使用化學和細菌武器。
1929年生效的非戰公約在國際法上,特別是在確定侵略戰爭為非法方面,是最重要的法律根據。
特別是1979年,《埃以和約》的簽定,結束了埃以兩國30多年的戰爭狀態,把世界和平又向前推了一步。
199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全面禁止核實驗條約》把國際裁軍與軍控推向一個高潮。
2000年,韓朝兩國領導人會晤,進一步推動了朝鮮半島的緩和進程。
這一系列的公約和行動,似乎都在預示著:世界的總趨勢是走向緩和。然而,戰爭危險依然存在,小規模的戰爭也時有發生。世界呈現出緩和與緊張,和平與戰爭並存的局面。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方面,個別超級大國推行霸權主義政策,插手別國事務和地區爭端。而一些國家和地區隨著舊的格局被打破,地區間種種矛盾突現,戰爭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由於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具有獨立性及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故而無法從根源上消除戰爭。
再一方面,戰爭與和平本身就是統一的。在和平中走向戰爭,在戰爭中走向和平。1917年的平安夜,打了近10個小時的英德軍隊全部放下武器,手牽手,高高興興地開了一個「篝火晚會」,雖然他們明天仍要拿起武器相互拼殺。

余 言

既然戰爭是無法從根源上避免,我們要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是:在國內,努力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在國際上擴大和平勢力,以盡量減少戰爭的爆發。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積極消除意識隔膜,不論是何種國家體制,都應親如兄弟姐妹般團結起來。和平共處,共同發展。
正如約翰·堂恩所說的:「誰都不是孤島,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如果海浪沖刷掉一個土塊,一個海角,世界就少了一點;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園被沖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損失,因為我包孕在人類之中。所以別去打聽喪鍾為誰而鳴,它為你敲響。」
因為珍愛和平,我們回首戰爭
也正是由於對那該死的戰爭的回顧,我們才更應該珍愛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要和平不要戰爭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再完美的戰爭,也有它致命的缺陷----總會有人因為戰爭而離開.
看看近代的中國,南京大屠殺,那悲慘的一幕幕,相信作為中國人的我們還歷歷在目吧.
1973年冬, 侵華日軍蓄意製造了慘絕人寰、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30多萬百姓慘遭殺害,數以萬計婦女橫遭強暴,日軍的暴行比二戰中納粹屠殺猶太人更加殘忍。盡管鐵證如山,但近年來,日本國內不斷發生妄圖否認南京大屠殺的事件。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戰爭所帶來的後果,它是悲壯的,是令人憤奮不平的.
想到了南京大屠殺,那我們是否還應該想想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當猶太人被納粹活埋時,痛苦便伴隨著他們,戰爭帶來了什麼,帶來了更多的無奈,更多的痛苦.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人曾在24個地點對猶太人進行了至少30次屠殺,殺害了上千名猶太人。二戰前,波蘭共有350萬猶太人,其中大約有300萬人死於納粹的大屠殺,目前波蘭的猶太人僅有約2萬人。許多波蘭人一直都認為他們是納粹的受害者,對於自己的同胞曾屠殺猶太人的說法難以接受。
當這些戰爭所帶來的惡夢已慢慢開始隨著時間逝去,新的惡夢又突如其來地爆發了.
美國與伊拉克的戰爭又帶來了更多的無奈,美國士兵虐待戰俘,更是令人膽寒.
據報道,美軍用來虐待戰俘的方式至少有20種之多,其行為的非人道性和惡劣程度駭人聽聞,令人發指。用美國陸軍的一份內部調查報告的話說,這是一些「殘忍、無恥、下流的虐待犯人行為」。不僅如此,對此事件負有不容推卸責任的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還透露說,現在已經揭露出來的虐俘情況只是一部分,還有更多的照片和錄像帶,可能使這場丑聞變得更加嚴重。有報道說,這里還有兇殺、強奸等明顯的犯罪行為。
諸多的戰爭帶來了諸多的惡夢,可我們想要的是和平,只是和平,只有和平.
當我們生活在現代,我們更應該珍惜和平,維護和平.

G. 提供與《戰爭與和平》經典名著相關的學術論文15篇

1、關於論文開始創作的時間經常聽別人說什麼「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什麼「一周就寫完了」。這話確實沒有錯,其實單就一篇論文來說一周寫完也沒有什麼,並且學校一般情況都不會
為難你的。但是我們需要注意一些事情:研究生畢竟是研究生,和本科一樣糊弄是不行的,所以如果你的論文需要做模型或者發放問卷的話,那還是盡早准備的好,
即使編也有要有時間。
2、關於論文的格式
論文有一定的格式,這個格式老師一般都會交代。事實上,學校會指定列印社去幫你排版,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把內容寫完,不必在格式上花費時間。
3、關於論文的結構
說實話本人認為這個論文有點八股的性質,按照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導論、理論回顧、正文、參考文獻、
後記的順序寫,一點不能缺。每一部分都有一定的文字,所以在開始動手寫前一定要想好每一部分有多少字,這樣整個文章的結構就會很嚴謹。再就是寫作前一定要
想好要寫哪些內容,按照自己所寫的內容搜集資料,而不是根據資料寫內容。按照後者的寫法,最後你會發現真的很難,並且很累!
4、關於腳注
論文肯定是要加腳注的。這個腳注可以從別人的論文裡面抄過來,這樣是一種很偷懶的、確實很現實可行的方法,不然你會為這三四十個腳注操心死的。另外就是抄的時候一定要變寫論文邊加腳注,不要先引用了別人的資料,等論文寫完後再加腳注,那樣你就找不到腳注的來源了。
5、關於寫論文的便捷方法
以上說的腳注其實也算是便捷方法啦,但是這里主要將的是抄襲的方法。其實現在說是寫論文,基本也就是拼湊論文,所以在寫之前一定要下載大量的資料,尤其特別是別人的畢業論文,
確定幾篇你主要抄襲的論文,每一篇指定一種文字用顏色,在拼湊的時候不用來源的資料用不同顏色的文字,這樣以便你日後醒目地看出自己那篇文章抄多了,哪裡
抄少了,還可以混雜在一起拼湊。另外注意的是以後你自己的論文也會上網,所以要是讓別人看出你論文的抄襲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改。如果有一段資料只有
一篇文章裡面有,你就必須先看那篇文章,理解後自己寫,這樣思路是一樣的但是語言絕對不同,不算抄襲。如果你有多篇文章一起拼湊的話,一定要把語言充分融
合,這樣也不算是抄襲。
6、關於論文定稿完成的時間
學校有一個關於論文定稿完成時間的規定,但是具體的操作還是在於你自己。如果你不想改動,基本寫了就寫了,那麼最好晚一點給導師交初稿,這樣導師看沒
有時間了,就只會改動一下文章的結構不會變動內容。如果你想往優秀那裡靠,最好一直寫的時候就和導師充分聯系,盡早寫完盡早給導師修改。當然其實現在的導
師一般情況下也不會怎麼改的,她們很尊重你寫的東西,偶有寫導師會認真地和你探討,這樣的話你可就要更用心了。
7、關於論文列印時間
一般到最後學校會指定專門的列印店去列印論文。這個時候全校就集中在那個小小的店鋪裡面,因此時間的安排很重要。最好趕早去,比如8點開門,你不到8
點就在排隊比較好。我應該來說算是很運氣了,我是下午4點送去的,剛進門正好一個同學弄完空閑了一台電腦,我旋即開始修改版式,在我列印店的小工幫我剛開
始弄目錄的時候,就有若干個同學進來,可惜只有排隊了。最可憐的就是排在我後面的美術學院的男生,竟然排了一個多小時。

H. 怎樣看待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論文

戰爭自古就有,為了財富和利益,人們用暴力達到自己的目的。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戰爭的手段也在不停地發生著變化。19世紀中葉以來的工業革命,使工業時代戰爭的鐵甲攜著巨大毀傷力隆隆碾過20世紀,在它身後留下了凡爾登「絞肉機」,留下了不列顛上空的千「機」大戰和庫爾斯克戰場的千「車」大戰,留下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數千萬亡靈,留下了廣島、長崎的廢墟。 20世紀的後半期,戰爭形態開始轉變,信息時代戰爭初見端倪。 因而也就有了中學歷史教材中的選修內容《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隨著考試的不斷深化,我們了也不得不對其進生正確評價。

*戰爭目的:從「攻城掠地」到經濟利益;從缺乏節制到有限;從政治目的軍事化到軍事政治目的經濟化 。 「消滅敵人」,或者准確地說,從肉體上「消滅敵人」,是20世紀前半期戰爭追求的直接目的。20世紀的戰爭,是帝國主義瘋狂掠奪殖民地的戰爭,也包括殖民地國家後來進行的獨立戰爭。這些戰爭的一個明顯特徵,是圍繞著爭奪生存空間而進行的「攻城掠地」。軍事上的任務是必須摧毀一切與之對抗的軍事力量,甚至不惜進行大規模毀滅。然而,人類以兩次世界大戰的慘重代價無情宣告了這種無節制地追求國家目的的「絕對」戰爭的終結。

二次大戰結束後,戰爭形態發生了變化。「攻城掠地」式的絕對戰爭目的,在軍事上難以實現,在政治上會陷於被動,在經濟上也得不償失,戰爭目的漸漸由缺乏節制走向有限,轉向獲取一定的政治經濟上的控制力。戰爭不再圍繞著掠奪殖民地而進行,不再以「攻城掠地」面積多少為獲勝標准。

核武器和信息化武器出現以後,戰爭擁有了直接達到戰略目的的手段和靈活控制這些手段的能力,戰爭目的有了很大的可伸縮性,不易導致在劇烈對抗中走向絕對化或僵化。戰爭更加靠近政治,政治擁有了直接達成自身目的的手段。現代意義上的戰爭並不一定完全表現在拼殺的戰場上,並不一定要經過改變力量對比的過程,而有可能成為一種政治色彩加重的「意志性」對抗的戰爭,呈現某種「間接性」和「潛在型」軍事較量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戰爭所追求的軍事目的更加貼近政治目的,並受到政治的嚴格控制,呈現出「有限性」的特徵。

現代戰爭目的變化的一個明顯跡象,就是將「經濟利益」突出出來。直接摧毀或影響綜合國力,尤其是經濟實力,成為戰爭決策者更有效地達成戰爭目的的理想選擇。經濟要素在戰爭中的地位突出,它既是誘發戰爭的動因,也是被攻擊的主要目標。

*戰爭主體:由國家發動戰爭到聯盟直至個人發動戰爭;美國甚至出現了「戰爭公司」

20世紀前期,戰爭的主體是國家。隨著國際組織和跨國集團的大量出現,國家在國際間交往中的主體地位受到挑戰,以國家為標志的戰爭主體也相應發生變化。

I. 與《戰爭與和平》相關的學術論文

1805年,法國和俄國之間關系惡化,即將發生戰爭。然而在俄國上層社會,人們的生活依舊恬靜悠閑專,社交舞會屬照常舉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爾康斯基決心干一番事業,就提任庫圖佐夫將軍的副官,向前線出發去了,他期望這次戰爭能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奧斯特里茨,他參加聯軍與法軍的會戰並受傷。斯托夫伯爵家,他愛上了充滿青春活力的那塔莎。愛情使他振作起來重新投入生活和事業。俄法戰爭爆發,安德烈奔赴沙場院,在波羅金塔會戰中受重傷。他忽然體會出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過程。從那一刻開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靜地走到終點。

與安德烈的故事平行發展的另一主人公彼埃爾是個熱血沖動、善良真誠的年青人,憑著繼承一筆可觀的遺產,他成了上流社會矚目人物。勢利庫拉金公爵便把放盪墮落的女兒愛倫嫁給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嚮往理想的道德生活的彼埃爾在荒淫的貴族群中屢次受挫。衛戰爭中,彼埃爾組織民團並經受了戰火考驗。後被法軍逮捕。在戰俘營,士兵中的宿命論和不抗惡思想使他深受感動。在俄國人民打擊下,法軍潰敗。彼埃爾被游擊隊救出,返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後,他參加了十二月黨人的秘密組織,而那塔莎則成為一個賢妻良母。

J. 以我國的歷史寫一篇以戰爭與和平為主題的文章

放飛和平鴿 每個人都希望世界是和平的,世界是友愛的,誰也不喜歡戰爭的時代,苦難的時代。
在炮火連天的戰爭時代里,花兒的芳香隨著炮火消失,草兒被滾滾的濃煙染成了黑色,藍藍的天空被染成了灰色,陽光是惡毒的,星星被炮火嚇的失去了色彩,黑夜是喧嚷的,驚天動地的嘶殺聲,鬧的人們心神不寧。就拿規模巨大的海灣戰爭來說,當世紀的鍾聲剛剛敲響時,當人們還在歡呼慶祝時,伊拉克的城市卻被戰爭的煙火包圍著,震驚世界的海灣戰爭,令人不寒而慄。對於這次不該發生的戰爭,我的心情十分沉重,不知道這災難影響了多少人,一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在無言的吶喊,從那明亮的眼睛裡看到的埋怨,悲哀;失去孩子的父母,在奮力的掙扎,在尋找自己的骨肉;失去親人的朋友,在經歷著世界上最悲痛的事情,在那一片廣闊的天上有添了幾絲哀愁。
和平的年代裡,我們的生活是穩定的,不用風餐露宿,四海為家,也沒有了痛苦,擁有的是歡笑和幸福。和平的年代裡,每個人都是快樂的,小孩子可以在寬闊的而明亮的教室里讀書,學習。而在戰爭的年代裡,和我們一般大的孩子,都在飽受著生活的磨難或失去親人的痛苦,有的還成為了英勇頑強的小戰士,跟著紅軍叔叔們一同作戰,保衛國家。他們想學習,可是在那種環境里是無法學習的。我們現在是多麼的幸福,而那時的他們是多麼的憂郁和傷心啊!和平的世界是最美好的世界.陽光是最燦爛的,河流是清澈的,樹木是最蒼翠的,人們是最善良的,世上的一切,一切,才是最美好的。所以我們愛和平,甚於愛我們的生命。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 熱愛和平,讓和平永駐人間, 讓和平鴿重返藍天,自由翱翔。
戰爭是多麼可怕又多麼熟悉的詞啊!人類彷彿是踏著戰爭走向文明的.不管在什麼時代,人們從未在心裡愛過它,人們渴望從戰爭走向和平.是啊!\'和平\'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文字,是連接世界各國的黃絲帶!可是,人們卻時常忽略了戰爭的忠實僕人野心和利益,所以,即使到了高度文明時代,我們也躲不開戰爭。這個世界上,最可憐的莫過於那些無權選擇的人,他們只能成為在戰爭鐵蹄下踐踏的犧牲品,炮火下的煙灰。也許他們不得已,在不情願中成為戰爭的工具,不管是為了戰爭,還是為了生命,他們並非不渴望生存,只是他們的力量太渺小,如滄海中的一粒粟那般。
和平的世界是最美好的,在和平的世界裡,花兒是香的,草兒是綠的,天空是藍的,陽光是溫柔的,星星是美麗的黑夜是寂靜的,人兒是可愛的。這時,我彷彿看到了和平鴿重新飛在蔚藍的天空,我彷彿聽到世界在說:我愛和平,不要戰爭

閱讀全文

與世界歷史戰爭與和平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