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杏壇昌教大宅院的歷史文化是什麼,要求500字以上 謝謝
在昌教,多年流以來流傳著一句頗具地方特色的歇後語——「三宅門的房門——數不清」。所指的「三宅門」,就是位於壇頭巷內的黎兆棠故居,也是後人所說的「大宅門」。
這座大宅門,據說建於清朝末期。是有著99道房門的大宅子。這座豪門大宅的主人是黎兆堂,他是一位晚清時期愛國官員。這位主人和大宅門的來由也有著一段悠久而動人的歷史故事。道光七年(1827),黎兆堂出生於昌教村的一個清貧之家。父親早死,兆堂年從小勤苦用功學習。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在二十五歲中舉,第二年成進士,歷任禮部主事、總理衙門章京、儀制司主事、江西南安知府等多個要職。
兆堂在任期間,廉正無私,警惡懲奸,治事機警干練,政績卓著,備受賞識。在軍務劇繁時,他廢寢忘食,投注全部精力於批示公函,招募兵員等事務上,由於過度操勞,年僅四十歲就兩鬢班白,臉容蒼老。
在台灣三年,為了鞏固海疆,抵禦外侮,他勵精圖治,身體力行。剛到任,就毫不客氣地扣留在台灣大規模走私販毒的法國商人,還清除了潛伏30多年的和法國殖民者勾結的內奸。隨來,累得心力交瘁,患上嚴重失眠症。家人勸他靜養調攝,但他卻要堅守時局,寸步不離。後來因屢受掣肘,無法施政,他才不得不辭官司回鄉休養。清代同治元年(1862),黎兆堂回到故鄉昌教調養身子,並建起了這座大宅,當其他官員經過他家門口,都要下轎步行,以示敬意。
同治十三年(1874),兆堂再度赴台,積極出謀獻策,使日軍就地言和。第二年,因他在台灣立下多次的軍功,賞加布政使銜。1877年,在山西主持賑災活動,立了汗馬功勞,回天津後,調任直隸政使,因病未能赴任。後來,朝延下旨擢升他為三品京堂光祿寺卿,但舊病復發,1882年,不得不休官回鄉,從此深居簡出。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中日戰爆發前,黎兆堂病逝於故里,終年67歲。
大宅門本是很大的一片建築,正面的宅身延伸50多米,佔地4000多平方米,布局為三縱橫的空間格局,為嶺南地區所少見。大宅有著3條巷和3個大門口,房門也多達99道,因此村民稱它為「三宅門」、「99道門」,也稱作「大宅門」。
雖然宅主黎兆堂身份尊貴,但大宅門的外表看來非常樸素,只是在宅內精緻的細節上,看到了主人的講究。據說,以前宅內有個四周是七彩玻璃鑲嵌起來的玻璃廳,非常珍貴、靚麗,可惜現在玻璃廳和許多的傢具都不再復存,只是可以看到一些房門上的七彩玻璃。但大量精巧的木雕、磚雕和灰雕等在宅內還是隨處可見,這也成為了後人研究歷史建築的重要藍本。大宅門的建築用了多年時間,當時每天有百餘名石工、水工、木工和雕刻工合力施工。大宅建好後,極重親情的黎兆棠將房屋分派給長輩、兄弟、子侄入住,並跟他們以禮相待,生活融洽,深受族人敬重。
大宅的每個大門口,進去便是一條小巷,小巷的兩邊都是房子,正中有一個大廳,院子的中間有小型園林,園內百年老樹已爬滿根須,粗壯的樹干已飽經風霜。宅內的房子雖然不是很大,但都有兩道以上的門口,基本上是同一方向左右各一道,這使得每個房子又與相鄰的房子相通,房房相連,並且與院子通達,因此房門特別多。有村民曾經用粉筆作記號,把大宅的門口一道挨一道地數下來,最後數出來的結果是99道門。據說,在建這座住宅前,黎家先派人連夜到均安的各山頭各上一炷香,直至天明,最後一共上了99支香,於是確定住宅修建99道門,這也迎合中國「長長久久」的吉祥寓意,於是也有了「99道門」的說法。
大宅里的窗子也特別多,每個房裡也至少有兩扇窗子。明亮的陽光透過窗戶撒落在房間里,使人並不感到房間的陰暗。昌教人經常說:如果有人從早上開始打開大宅門里所有的窗,那麼當他打開最後一扇窗的時候,他又要關窗了,因為天已經黑了。可想,大宅門是多麼的龐大。人走在大宅門內,如同進了迷宮一般,處處通達相連,難以辨別東西南北了。
大宅門的左面是黎氏家廟,正合古制左廟右社的格局,家廟的內的御書亭,開創了我國建築史上祠堂家廟內建亭的先河。廟內仍有不少清朝的珍貴玻璃、精美的木雕、磚雕等歷史珍品,頗具價值。
大宅門的主人黎兆堂去世後,那裡就沒有人居住了,只由他的孫輩黎崇民掌管。解放前夕,黎崇民跑到香港經商去了,門庭一度冷落。土改時期,大宅門被政府收管,作為昌教小學課堂。在大宅門其中的一個門口旁,我們還可以看到「昌教小學」四個字,而在同一時期,宅里的官服、古傢具和古書籍都被人搬了出來,燒的燒,搶的搶,大宅門從此失去了大量的歷史記憶。
改革開放後的1986年,落實僑務政策,99道門被作為僑房退還給黎崇民,昌教小學搬出。其時,黎崇民已移居加拿大,他的四個兒女分散在世界各地。於是,大宅門就交由黎崇民遠房親戚王老太婆看護,但王老太婆的兒女都在廣州,極少回昌教。因而,大宅門更多的時候便成了無人看護的房屋,只能一直獨守其身,任由風雨的侵蝕。
如今,大宅門由一位80多歲的的黎伯看管,據介紹,他是黎兆堂的疏堂侄孫。在黎伯十一二歲時,已離開家鄉,到廣州去參加抗日戰爭。戰爭結束後,黎伯回到廣州,進銀行一工作就是數十年,一直沒有機會看看自己的故鄉。幾年前,已年事已高的他回到昌教,看到眼前的大宅門因多年被擱置而缺少打理,顯得如此蕭條、寒磣。黎伯頗感心痛,於是在村裡住了下來,以便看護這所老宅。現在,他每天早上起來,在村裡散散步,逛過老宅時就進門看一看,掃一掃。
時至今日,雖然整個大宅門的建築基本原貌保存完好,但裡面卻是一片荒蕪,到處雜草叢生,灰塵鋪地,滿目凄涼。園內的葩蕉葉東倒西歪,地上和牆壁上長滿了青苔,顯得灰一塊,青一塊。大部分的木窗經多年的風吹雨打後有的已經發霉,搖搖欲墜了,有的早已掉落,只留下一個空空的框架。宅的外牆也變得破舊斑駁,那三扇殘舊的古門也顯得有氣無力了。
大宅門歷經了140多個春秋。如今,一切都隨風而去,它只是以苟延殘存的姿態,一直安份地伴隨著杏壇的昌教在歲月流轉中的起落變遷。
昌教村的人並沒有為大宅門這座獨特的歷史建築感到格外的驚喜,走過、路過都不會多看兩眼。對於外人來說,也並不為熟悉。大宅門,雖然房屋結構還在,尚存當年風采,但也只能定格於3個死死系在破門上的生滿鐵銹的枷鎖。
黎兆堂在海外的後人說,如果當地政府修繕大宅門,他們願意把該古宅全部捐獻;如果沒有希望,他們將拆毀大宅門,為自家的後代另建別墅……滄桑的大宅門面臨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
無論是任由時間的消磨直至不堪年月,還是豁然開朗地接受重見天日的光明,大宅門百年風雨的滄桑始終不會改變,只是它的明天,還會否依然繼續無奈地靜默和等待?
Ⅱ 古勞詠春拳的傳承歷史是怎樣的
1995年至今,梁煥枝先生在《精武》雜志上相繼發表了多篇有關古勞詠春拳的文章,如《古勞詠春拳散手22式》、《古勞詠春拳技法心訣》等,使武術界對本門有了新的認識。1999年5月31日,詠春拳第四代弟子梁挺博士率領印度、匈牙利二國的詠春拳徒子徒孫,以及中央電視台、香港亞洲電視台、佛山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前往廣東鶴山市古勞鎮東便村,參觀了詠春拳傳人梁贊的故居。為此,施焰雄先生在江門五邑雜志《摯友》上發表了《古勞詠春拳探源》一文。但文中有幾處筆誤,個中原因可能是施焰雄先生雖曾在古勞工作,對本門歷史略有所聞,但非本門弟子,故資料有些失實。本人作為古勞詠春拳的傳人,實有責指正。
本人師承在梁煥枝師兄的文中也有提及,但由於年齡問題,在功力、技擊修為方面尚有不足,實不應「班門弄斧」,只是自小受父輩「食飯教兒」,及長大後受師父、本族長輩的教誨,故認為有必要把所知貢獻出來。
詠春拳的源流(古勞詠春拳認祖歸宗)
施先生在文中說到:「關於詠春拳的發源地,一直有幾種說法:鶴山市古勞說,認為詠春拳源於古勞;佛山人說,詠春拳源於佛山;另有人說源於少林。」我相信,作為古勞詠春拳的傳人,如果聽過師門歷史,絕不會說「詠春拳源於古勞」。本人通過參考以下資料及師門歷代流傳的說法,認為詠春拳源於福建南少林。
一、永春一門人在《永春、詠春、泳春同出一家》一文中說到:「永春派傳統的拜師入門規矩是:裝香給祖師位,敬茶給師父。」武人的祖師位等於人們家中的祖宗神主位那樣神聖庄嚴,因為它顯示了其根源所在、宗源所在、繼承所在。
我永春派的祖師位如下:
林少(從右開始)
半永永
點春春
棍歷拳
是代本
老先少
到師林
功 宗
夫 派
二、1996年《武林》總174期記載的《彭南與永春拳》一文提到:「1995年9月底,(彭南先生)有幸應『國際南少林五祖拳聯誼總會、95內功秘功技法研討會』的邀請,前往泉州出席這次盛會,參觀了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的故鄉和紀念館,拜識了海內外不少武林俊彥,大開眼界,受益不淺。不過,令人驚訝的是,『五祖拳』的『推手』同永春拳的『 手』,技法上竟完全一致;而永春拳的『八斬刀』、『六點半棍』與泉州南少林的『鶴翔刀』和『丈二長棍』不但基本相同,且技法招式全面。看來,關於永春拳祖師湖南衡山的一塵庵主,極可能就是福建泉州少林寺於乾隆年間,在天地會武裝抗清活動里,被追捕殺戮漏網逃脫的少林武僧之一。據此,永春拳的源流,蓋宗自福建泉州南少林這點當無疑問。」
三、筆者也研究過「永春白鶴拳」,發現其中很多要點跟詠春拳是相通的。例如:永春白鶴拳「論出手必先講子午歸中」。何謂「子午歸中」?「子午歸中」就是「子午中正」。身抱(直)四正,總力四配,就是「歸中」;鼻臍為正,眼觀手尾,氣隨手出,眼神提現,牙關放寬,就是「子午正矣」。打拳時,一切運動必須內節硬如鐵,外節軟如綿,手指如泥,遵循「子午」中線變化。永春白鶴拳「子午歸中」這一特點與詠春拳「守中用中,中線防守,中線進攻」的「中線原理」是一樣的。
永春白鶴拳「論交關接手」中記載:「逢剛則柔,逢柔則剛;遇空則入,遇門則過;有橋過橋,無橋生橋;內用吞吐浮沉之法,外用剛柔相濟之巧。」這也與詠春拳訣「乘空必入,逢膀必閘,以軟制硬,以快打慢」及「柔可剛取,剛可柔化」意思是一樣的。
另外,永春白鶴拳也講究利用「聽勁」覺察出敵力的虛實、大小、方向,及時產生新力,放棄無法抵禦之力,運用力學之圓弧切線原理,因勢利導,以「四兩破千斤」之靈巧方法,移動敵身重心,轉變敵力方向,變出化解之勢,轉不利為有利,以小力勝大力,反復循環,順逆生克,靈活變化,乘時而進,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身法上要求「身如車輪,手如出箭,開弓顧己,出箭傷人,橫來直破,直來橫破」。
永春白鶴拳的平馬更與古勞詠春拳之二字拑羊馬一樣: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或稍寬於肩,腳尖朝正前方,兩膝微屈,重心置於兩腳之間。要點:兩腳要在同一條橫線上,斂臀,收腹,兩腳後跟和腳趾要抓地,俗稱要「四點金落地」。古拳譜謂:「內腿收起,外腿放落。」即要求大腿內側肌肉要緊張收提,而大腿外側肌肉有意識地向下松沉。
總之,永春白鶴拳與古勞詠春拳在文字記錄上要點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永春白鶴拳有較完整的古拳譜史料記載,而古勞詠春拳的古拳譜多已在20世紀60年代西江大堤古勞圍決堤時毀掉,現存的僅是根據老一輩拳師的「口傳身授」的總結記錄。但兩者均源於福建南少林。
永春拳與詠春拳
有些人就「永」、「詠」、「詠」一筆之差大談一通,相互攻擊。其實「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註:這里的同根是指南少林)。番禺「永春一門人」就提出「永春、詠春、詠春本是一家」之說。但是,筆者在查閱資料時發現,《中國武術詞語手冊》中分別記載了「永春拳」和「詠春拳」,以下內容只作介紹,並非本人意見。
詠春拳——詠春拳相傳為福建詠春所創造。嚴詠春為武林隱師嚴四的女兒,她吸收了福建永春拳方七娘的白鶴派中的拳技和宗鶴拳、福建少林拳技等,結合蛇鶴相鬥的特點而融匯創編出詠春拳。後因遷居於廣東南雄縣,故傳此拳於廣東。此拳現流行於廣州、肇慶、順德、鶴山等地。此拳根據「長手能運氣、短手能自保」的原理,以「短橋窄馬、擅發短勁」為主要特點,以「拳、橋、膀、指、掌」和「吞、吐、浮、沉」及「二字拑羊馬」為手、身、步法的標志。其進功分三階段,第一階段練習詠春氣功(腎氣歸元);第二羊段練習十二個老式,即子午拳(穿心捶)、獨龍拳、偏身拳,箭拳、外廉手、內廉手、外搭、內搭、外耕手、內耕手、三品掌、撲翼掌。另有小念頭、沉橋、標指三套基本拳法;第三階段練習「學 手、練知覺」。最後學習「三拳各式散手總合」,即一百零八點木人樁法。詠春拳動作靈敏快速,以靜制動;柔化剛發,剛柔並濟;富於攻防,著重實用。
永春拳——永春拳因福建泉州少林寺永春殿內傳習南派拳法而得名,全稱為永春派少林拳。傳說方世玉的師弟胡惠乾曾在永春殿練功,後傳此拳於廣東民間。永春拳的內容有花拳(由平拳、梅花八卦、佛掌等三套拳組成)、八式單打、連環扣打、樁拳、木人樁法等。其器械主要是六點半棍。
以上有關詠春拳的起源,與廣州陳君翎先生在《詠春拳經》中介紹的相同:「詠春拳開山祖師梁(嚴)博濤自福建入粵,定居廣東南雄陳庄,得庄中鄉紳陳寶鑫兄弟熱忱接濟。梁博濤感激不已,遂在陳庄開館授徒。至今,粵北南雄仍有人操練詠春拳。」據說,古勞詠春拳中流傳的「詠春派跌打點穴秘笈」就是來自於粵北南雄。
「之後,梁博濤隻身到廣州,在廣州西關傳授詠春拳。當時梁博濤主要傳授的有紅船梨園弟子黃華寶、梁二娣、大花面錦、高佬忠一幹人等。這是梁博濤在廣州教授的第一代門徒,日後這些門徒均開枝散葉,形成生生不息、百川歸海的「詠春流派」。如黃華寶把詠春拳傳授給佛山人梁贊(實則是世居佛山的廣東鶴山古勞人氏),成就了一代詠春拳王佛山贊先生。」故此,形成以下流傳路線:
1.黃華寶→梁贊
2.大花面錦→馮少青
3.高佬忠→女婿肖麗辛→李文茂
在上面三條傳授路線中,筆者只談第一、三兩條路線。在第一條傳授路線中,黃華寶和梁贊均為廣東鶴山古勞人,黃華寶祖居何地,具體情況尚未查證(應為古勞圍墩水鄉)。梁贊則祖居古勞鎮龍溪鄉(今古勞圩)東便村。梁家當時家境富有,在本村可謂富裕門弟。梁家小院中原有三間平房及一間梁氏祠堂,據說建於150年前。現存兩間平房及梁氏祠堂,至今屋樑下還有精美圖案。另一間平房已改建。梁贊是一位念舊的人,每逢回鄉過春節及清明拜祖,總住上一段時間,故在家鄉傳下了幾位弟子,如梁大妹、梁嬋、黃華三、易英、肥仔照等。在梁家後人中,至今最年長的是梁四(梁贊之侄孫)。
第三條傳授路線中,梁博濤通過高佬忠把詠春拳傳入戲班,高佬忠傳給女婿肖麗辛。20世紀30年代,鶴山古勞村心後崗下的「三眼井」,據說有一位藝名「肖麗章」(古京章)的粵劇名伶,一直在佛山、廣州一帶謀生,老年時病逝於家鄉。肖麗章出身紅船,習得詠春拳、六點半棍法、行者棒等,至今鄉中還有一傳人。李文茂則是鶴山市桃源鎮人氏,曾組織紅船子弟反清起義,響應太平天國運動。後來李文茂率領梨園子弟打到廣西,把詠春拳也帶到廣西,故廣西亦有人練詠春拳。
古勞詠春拳的歷代先輩
古勞詠春拳並非獨指只有二十種動作組成的散手拳,而是包括梁贊先生及其親屬在古勞鄉傳下的各種拳術、器械的統稱,因此要了解古勞詠春,必須了解有關贊先生的親屬、傳人。
梁旭:梁贊之弟。習得秘傳的古勞詠春拳,多次回古勞鄉下,並傳下幾個弟子,如榮機公、枕二叔。後來,吾師祖到安南(今越南)謀生,在那裡遇到梁旭,相交多年,又因彼此有親戚關系,得其秘授,習得古勞詠春拳、虎尾三點半棍及雙刀。故有「拳為主,棍為師,雙刀為父母」之說。
梁春、梁枝、梁顯:是梁贊的兄弟或侄。因贊先生家境富有,其父也有妻妾幾人,故贊先生家中有兄弟數人。
梁嬋:贊先生之親侄女。自幼受家庭環境影響,喜舞刀弄棒,習得一身好武藝。風華正茂之年嫁入古門,中年喪夫。梁嬋一生雖好習武,但十分反對子侄對外傳授,九十多歲,還能以金雞獨立腳洗面。據傳,她臨終之際,把50本家傳秘笈燒掉。梁嬋一生擅長「皺紗帶」、秘傳雙頭棍、陰陽奪命刀、虎尾三點半棍、氣功十段錦及穿心腳、金雞獨立腳、撐雞腳,其功夫只傳下幾人。
鬼眼揚:梁贊之親侄。自小隨梁贊先生在佛山幫助打點生意,夜晚隨叔父習武,是贊先生的親傳弟子之一。壯年之際回古勞鄉下務農。
梁四:鬼眼揚之子,自幼隨父習武,青壯年之際正值日軍侵華,梁家經濟不景氣,梁四到高明做挑擔生意,與本地人發生口角,遂發生打鬥。梁四使用秘傳雙頭棍的「十張刀」技法,力戰幾十人,對方傷重者眾,後梁四由警察護送回鄉。其一生之中,十八般武藝皆通,尤以「眼功」、秘傳雙頭棍、鐵拳功見長。
黃華三:與梁大妹、肥仔照、易英四人是梁贊回鄉最早收下的弟子。其中梁大妹、肥仔照、易英學的是正身詠春。黃華三家中有兄弟四人,是從外地遷入古勞東便坊。他在家中排行第三,故後人稱其華三公。黃華三見兄弟人少,恐受人欺凌,故欲拜贊生為師,起初遭拒絕。華三公意志堅定,用桂圓木(俗稱龍眼木)做一木人樁,利用空閑時間勤練不休。某天早上,贊生出外散步剛好碰見,為其苦心感動,又經過調查暗訪其為人,遂答應收其為徒。開始華三隨師習正身詠春,因其身體矮小,體重只有90多斤,與師兄 手時總落敗。後梁贊按其身形,結合自己一生習武經驗,傳授華三公「以閃為進」的三角步及側身馬,同時發揮其體形特徵,運用「吞吐浮沉短勝長」心法,形成別出心裁的側身詠春。自此華三與師兄對拆,反敗為勝。華三公一生習得扇面三點半棍、時辰點穴等,並傳授與本鄉木便坊馮朝振、馮堅就等數人。
大王光:古勞村心坊人。父親經商,家庭環境富裕。其父希望他日後能考取武舉人,光宗耀祖,故在大王光年少時就開始找師傅教其武功。後來,又把他送到外地學藝。青年時,大王光回鄉,拜梁贊弟子黃華三為師,學習三點半棍、雙刀。故青年時的大王光已習多派詠春。後機緣巧合,拜父親的好友梁贊為師,繼續學習詠春拳術。其一生習得多種絕藝,尤以「還魂腰」、「金雞獨立腳」、「十二時辰點穴法及四季血道圖」盛名。傳子大王堯及同村兄弟數人,其孫家中還留著當年大王堯練武的石鎖(右耳)。
林兵:又名林伯長,外號「兵頭」,家住現古勞村心坊新社巷(今龍溪學校宿舍附近)。少年時,隨梁贊所傳古勞弟子黃華三學習偏身詠春及扇面三點半棍。其後,他志向參加革命,得到梁贊親自傳授雙刀、單刀、秘傳雙頭棍、輕功、氣功等,成為孫中山先生在南洋一帶活動的近身保鏢。一生經歷數次大戰。老年之際,鄉傳下一弟子古之聖。後因與鄉親發生沖撞,被人暗算。林兵一生為人俠義,力氣之大為鄉親稱奇,與梁贊之表弟及親傳弟子之一,有分牛之力的肥仔樹堪稱力王。
以上介紹的是梁贊的嫡親及親傳弟子,他們是形成現今古勞詠春拳的主要代表人物,至於第二、第三代弟子,由於資料不詳,不作介紹。
綜上所述,從佛山詠春拳至古勞詠春拳,是一個由繁至簡的過程,是歷史發展的趨勢,從而也可看出梁贊是一位武術思想家、改革家、教育家。
Ⅲ 湖北旅遊景點排名前十的景點有哪些
湖北旅遊景點排名前十的是:
1、朝天吼
朝天吼景區屬「一江兩山」黃金旅遊通道的重要結點,距宜昌100公里,神農架90公里,距三峽大壩90公里,水路距香溪碼頭12公里。宜昌高嵐朝天吼漂流景區全長6.5公里,落差148米,漂流途經卧佛山、八緞錦、將軍柱、朝天吼等壯麗的自然景觀。群山連綿,疊嶂層巒;灘險流急,起伏跌宕。
2、漳河風景區
漳河風景區分七個游覽區,16個景區,有水陸空游樂園、洪山古寺、觀音島、十大樞紐工程、陡石崖、伍峰寨、"祭公劍"、杜、季家溝、樂天處、青蛙石、老龍洞等數十個旅遊景點。
3、解放公園
解放公園位於武漢市漢口西北隅,南界解放公園路,西鄰市委機關大院。 解放公園始建於1952年,是武漢市大型公園之一。公園佔地面積為46萬平方米(其中水面7.6萬平方米),僅次於馬鞍山森林公園和武漢動物園,擁有植物種類410餘種,綠地率高達85%。
4、極地海洋館
武漢海昌極地海洋公園,是海昌集團在華中地區建設的首個海洋公園,是第五座涵蓋極地與海洋概念的大型主題公園,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
5、隱水洞
湖北通山隱水洞位於湖北核電之都——通山縣大畈境內,九宮山下,富水湖畔,距通山縣城12公里,距武漢市130公里,交通便利。隱水洞因洞中隱藏有兩條河流而得名。與中國已發現的地下河洞穴相比,通山隱水洞兼備現代地下河與古河道景觀,其景觀質量及分布結構較好。
6、太和山
武當山,中國道教聖地,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位於湖北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內。東接聞名古城襄陽市,西靠車城十堰市 ,南望原始森林神農架,北臨高峽平湖、南水北調中線源頭丹江口水庫。
7、大九湖
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其濕地生態系統主要包括亞高山草甸、泥炭蘚沼澤、睡菜沼澤、苔草沼澤、香蒲沼澤、紫茅沼澤以及河塘水渠等濕地類型,在中國濕地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稀有性和特殊性,國家AAAAA級風景區。
8、十六潭公園
咸寧市十六潭公園位於市主城區中心地帶,面積約1229畝,其中水面面積約266畝,是市中心城區的「綠心」所在地,同時也是全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
9、百里荒
百里荒草原風景區(Alpine grassland tourist areas of Bai lihuang)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分鄉鎮,總面積40平方千米,距宜昌中心城區55千米,距三峽大壩78千米,平均海拔1200米。百里荒在古代因方圓百里荒無人煙而得名。
10、長嶺崗
國營長嶺林場, 地處鄂西山區龍坪鄉渣樹坪,209國道旁。不僅是建始人民理想的避暑勝地,也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日本落葉松基地。
(3)中國古門歷史擴展閱讀:
旅遊注意事項
1、 財務要盡量清楚,我和朋友出去的時候墊付了什麼錢都會用手機記賬,每天結算。
2、 可以有一定自由空間,你想逛這他想逛那,就各自玩各自的,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默契,就務必要以愉快的方式討論各自玩的事情,避免誤會。
3、 做任何計劃不要單方麵包干,什麼都要討論清楚,討論完問一句你們確定沒問題嗎,你們確實想這樣安排是嗎,免得事後互相責怪。
4 、住宿時候不要給人添麻煩,自己的行李收拾整齊不要亂丟。
5、 出門在外謙讓友善為上,比如讓別人先洗澡,順手給同伴買瓶水之類。
Ⅳ 有關杜甫的文章
八月 我走進成都草堂
看見 唐朝清瘦瘦的目光
憂國憂民 透明銳利
悲憤而憂傷
穿梭時空的思維
在你的眼光里 我看見
盛唐的光輝 一閃即逝
在你的茅屋裡 我聽到
怒吼的秋風 冰冷剌耳
在你的詩句里 我讀到
錚錚的白骨 吶喊千古
在你的草堂上空 我還看見
總有一隻孤雁 成為太陽的影子
以及你那寬厚的布衣里
裹滿了滄桑 而你
只用一滴眼淚
便把家園
淋濕
你的草堂
是民族精神的家園
偉人朱德的詩句
「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
便是最好的贊美
不能和你在草堂上 相遇相識
不能和你在茅屋裡 飲酒交談
惟有在你詩聖杜拾遺像前
用深情的目光懷念
思索你詩歌的精神
你在茅屋慘淡經營的詩句
那是在苦難艱難中掙扎
我知道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八月
你家園的天空 秋風怒號
你和你的妻兒在黑暗和冰冷中 嘆息
就是南村的孩子
都欺你老無力
今夕何昔了
我們的家園已充滿溫馨
我們的孩子已在千萬間
用水泥和鋼筋構築的房屋裡
用你的詩歌 取暖
讀你的詩句 懷念
一位名叫杜甫的號稱詩聖的
唐朝 詩人說到杜甫這個話題,應該說是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我到各個地方去參觀一些歷史名人遺跡的時候,非常注意觀察各地的雕像。我覺得好的,在唐代詩人中間,一個是四川江油李白紀念館李白的塑像,還有一個就是河南鞏縣杜甫陵園的杜甫的雕像。江油的那尊李白雕像雕的是李白青年時代,將要走出四川那樣一種意氣風發的形象,昂首闊步,非常像我們想像中間的李白;而鞏縣的杜甫雕像就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是一個垂暮的老人,愁眉苦臉,往下憐憫地看著滿目瘡痍的大地,使人看了以後覺得很沉重。
我們說杜甫一生當然並不都是這樣子,杜甫也有過他的青年時代,有過他的少年時代。我們在杜甫詩中間看到過他對自己青少年時代生活的種種回憶,譬如說,他在《壯游》這首詩裡面,他回憶自己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山東、河南這一帶遊玩,他說是「放盪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台上,冬獵青邱旁」。他春天那個時候在一個台上面唱歌,秋冬之季在村邊上打獵,過著一種裘馬清狂的生活。他甚至還有對更早年的生活的回憶,他在五十歲的時候寫過一首詩,叫做《百憂集行》,回憶他十多歲時候的情況,他說「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大意是說,他十五歲的時候還像一個孩子那樣活潑,心完全是一個孩子的心靈。像小牛犢子一樣的健壯,跑來跑去。他的院子裡面有梨樹、棗樹,到了秋天這些果實成熟以後,他一天爬上樹去要一千回,不停地爬上去采著吃。我們可以看出杜甫在他35歲以前,曾經是一個裘馬清狂的青年;在他十多歲的時候,曾經是一個活潑健壯的少年。但是假如我們現在有一位雕塑家,塑造一個青年時代裘馬清狂的杜甫,像李白那樣子,或者進而塑造一個少年時代的杜甫,爬在樹上摘果子,然後給大家看說,這是詩人杜甫。盡管你說明這是青年杜甫,這是少年杜甫,我想大家都不會認可,因為我們認可的杜甫就是那樣一種憂國憂民的形象。
宋代的黃山谷有一首詩寫杜甫畫像,裡面有一句寫得非常好,叫做「醉里眉攢萬國愁」。就是杜甫即使在喝醉的時候,他對天下的憂慮,天下的一種憂愁都聚集在他的眉間。後人評黃山谷這一首詩說「狀盡子美平生矣」,這一句話把杜甫一生都寫透了。所以我想,杜甫他的形象已經被歷史定格為一位憂國憂民的這樣一種形象,那麼杜甫這個話題必然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大家聽了以後,也許會覺得有幾份沉重,但是正像古人所說的,宋代的嚴滄浪在他的《滄浪詩話》里說,我們讀有些作品需要進入這樣一種境界,譬如說讀《離騷》,怎樣最好地讀《離騷》呢?你一定要讀到抑揚頓挫,讀到涕淚滿襟,讀到你讀了《離騷》以後,淚如傾盆雨,衣服都打濕了,這個時候,你才真正懂《離騷》了。我個人的閱讀經驗也是這樣,我最喜歡讀的詩,讀了以後使我肝腸如火,使我熱淚盈眶,那樣一些詩,我覺得這個時候我受到最大的審美感動。所以我們今天盡管是講這么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我希望大家還是能夠耐下心來聽我從容道來。
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的大詩人,偉大的詩人。這一點似乎不用再講,可以說地球人都知道。我們今天要講的是杜甫在文化史上的意義,就是他的影響,他的意義,早就溢出於文學之外,溢出於詩歌之外,是在整個文化史上這樣一個意義。那麼這一點我們從哪裡來看?我想我們首先從後人對杜甫的評價來看。
大家都知道,杜甫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由宋代人開始奠定的。我們先從宋人看起,北宋有個政治家叫王安石,他是我心目中的人品最高尚的、理想最遠大的一位政治家,真正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王安石對杜甫就非常尊敬,他在一首題杜甫畫像的詩裡面,他就這樣說,他說「推公之心古亦少,願起公死從之游」。就是我推測一下您的這顆心靈是古代也非常少有的,非常高尚、非常偉大的一顆心靈。我非常希望您能夠起死回生,讓我跟您交友,讓我做你的朋友。他對古代的杜甫非常仰慕。
我們再看一下南宋理學宗師朱熹的評價。大家都知道,理學家,尤其是南宋的理學家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是非常嚴格,甚至是苛刻的。朱熹就是這樣,我們看一部《朱子語類》,裡面不受到他批評的歷史人物是非常少的。在他們這種非常嚴格的道德標準的審視之下,很多歷史人物都被他們無情批評。但是朱熹認為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五位人物是偉大的人物,這五位人物是哪五位呢?第一是漢代的諸葛亮;然後是唐代的三位:一個是杜甫,一個是顏真卿,一個是韓愈;最後是北宋的范仲淹。諸葛亮和范仲淹這兩位人物我想不用我多講,大家都很熟悉。他們在政治上面,在道德上面有很高的建樹,這是歷史早有定評的。值得討論的是唐代的三位,朱熹所提出來的,他把這五個人稱為「五君子」。唐代的君子中間,第一位就是杜甫。第二位顏真卿,大家也許知道他是偉大的書法家,顏體的創始人,但是顏真卿也是一位著名的忠臣烈士,他是為了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堅決反對藩鎮的叛亂割據而被殺害,被李希烈殺害。那麼第三位韓愈,大家當然知道他是儒學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也是文學史上的大人物,「文以載道」的提出者,發動了唐代的古文運動。同時韓愈在他一生的政治行為中間,每當國家需要有人站出來說話的時候,他總是仗義執言,奮不顧身出來說話,多次被貶到南方荒遠之地。這樣幾位人物,除了杜甫以外的四位,應該說他們生平在政治上面,在其他的行動上面都有很多建樹。惟獨杜甫應該說他不算是一個政治人物,杜甫一生在政治上的建樹,幾乎沒有多少可以值得提起的東西,因為他根本沒有得到過那樣的機會。他要報效祖國,他要忠於朝廷,他反對叛亂,但是歷史沒有給他多少機會。他除了在肅宗朝裡面偶然仗義執言,從此受到朝廷疏遠以外,其他時候始終是默默無聞,甚至很多時候他是處於民間的。但是就是這樣一位人物,為什麼也得到了朱熹的高度贊揚,為什麼在朱熹看來杜甫可以跟諸葛亮到范仲淹這樣一張名單中間他能夠佔有一席之地?那麼朱熹說得很清楚,關鍵在於他們五個人的共同點是都有一顆偉大的心靈,他們在道德上面,在人格上面,都有偉大的建樹。朱熹的原話這樣說,他們都是光明正大、磊磊落落,這樣一種在人格上面成為楷模的人。這顯然不是一種文學的評價,而是一種文化的評價。
再到後來,到了近代,聞一多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就叫做《杜甫》。聞一多先生是詩人,他的古典文學的論文不像我們今天的教授寫得乾巴巴、枯燥無味,他是用詩歌一樣的語言來寫的。在這篇《杜甫》的最後,聞一多這樣說,他說杜甫這個人,他是我們四千年文化中,最庄嚴、最瑰麗、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這是一種極高的文化上的評價。
到了現代,1961年,當時有一個國際組織叫世界和平理事會,那一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在瑞典的首都召開了一個主席團會。在那次會上確定次年,也就是1962年,號召全世界人民紀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有一位就是我們的杜甫。由此可見,從宋代一直到現代,從中國到外國,人們都認可杜甫的意義,絕不是僅僅限於文學史。他確實是一個文化史上的偉大人物,他的意義是屬於整個中華文化。
下面講第二點。我們說為什麼杜甫能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代表性的人物?他在哪些方面起了這種代表作用?這里我們必須要稍微推測一下中華文化的核心精神。我個人認為,中華文化雖然博大精深,內涵非常豐富,但是它最主要的一個特徵就是它的人本精神。它始終是一種以人為本的、以人為一切價值判斷和出發點的這樣的文化。這跟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有一點區別的。所以在先秦的時代,雖然諸子百家爭鳴得很厲害,各種思想流派各自提出不同的觀念。但是我覺得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精神,就是當他們思考問題的時候,不管是社會還是自然,他們最後的落腳點都在人,他們的出發點也在人。這是一種人本的文化,人本的思想,先秦諸子百家中間大概對後代影響最大,也是對我們中華文化成為一個主流的,可能就是儒家和道家。這兩派雖然互相論爭,看上去好像水火不交融,但是它們的共同點就是非常重視人,所不同的是道家所重視的是個體的生命價值,而儒家更重視的是群體的利益。儒家在重視個體基礎上面更重視群體,一個家族、一個宗族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利益。那麼這一方面儒家跟道家是互補的,是相輔相成的。由於中國古代我們中華民族的先民們,他們所處的自然環境不是非常優越,他們不能像印度人那樣,在熱帶地區謀生,維持生命。而我們在黃河流域,在那個水深土厚,氣候也不是很溫暖的地方,在這樣一種自然環境下面,又有滔滔的大河需要治水,不治的話會有水患。所以對中華民族來說,完全太強調個體生命而忽視群體利益的話,這不利於我們這個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以儒家為代表的這樣一種倫理觀念,這樣一種道德理想,就歷史地被選擇為我們這個文化的核心。道家是一種補充,儒家是核心。這不是由於說孔孟怎麼樣怎麼樣宣揚,某個傑出人物奮斗的結果,這是一種自然的選擇。換句話說,我認為在先秦時代只能這樣選擇,否則的話,中華民族就難以維持下來。到了後代,盡管我們中華文化不停地發展,不停地演變,也吸收了很多外來的新的養料,但是儒家思想在這一個變化的過程中間,始終占據著核心地位。儒家思想的豐富演變,基本上就是中華傳統文化演變的一個主要的脈絡。
我們從這個角度我們來看一看杜甫在這一個過程中間,他是起了什麼作用或者說他有何種代表性?我們回顧儒學的發展史,基本上被認為主要有這么兩大流派:一派被稱為是漢學,一派被稱為是宋學,這是清代的儒家提出來的。在這兩個主要的高潮之間,唐代應該說是處於一個低潮階段。不管看哪本思想史,哪本儒學發展史,唐代占的地位都不高的。唐代前不能比漢人,後不能比宋人。那麼請問儒學的發展在唐代停頓了嗎?唐代有沒有值得注意的儒學的代表人物?錢穆有一個觀點,錢穆在一本書里認為,唐代有的。唐代兩個最主要的儒學代表人物:一個是杜甫,一個是韓愈。很有趣,兩位都是文學家。韓愈我們不談,我們看看杜甫。在何種意義上面,杜甫我們能夠說他對於唐代的儒學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呢?大家一提到儒學的發展,提到唐代,馬上就會想到唐初的《五經正義》。有的同學也許不同意我的觀點,說唐代儒學有發展啊,我們的《五經正義》就是唐初編訂的,孔穎達他們撰寫的嘛。但是我想說《五經正義》盡管是長期以來在十三經註疏中間最重要的讀本,但是《五經正義》中的觀念,一些義理,基本上都是從漢儒那裡來的,它沒有很多地在學理上面新的闡發。也可以說,儒學的發展到了初唐,由於出現了《五經正義》以後,基本上停滯了。但是杜甫不然,杜甫是用他的一個生命,用他一生的實踐、行為,來豐富、充實著儒家的內涵。儒家學說從本體上來說,它是一種實踐的哲學,它非常重視的是人的行為,人的實踐。所以我們看孔子也好,孟子也好,青年時代,中年時代,當他們年富力強的時候都不寫書了,不搞著作了,他們奔走於天下,主要是從實踐的角度推行他們心目中間的道。等到最後覺得「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不行了,最後年紀也大了,才回過來寫著作,把他們的學術用著述的方式流傳後人,擴大影響。它從本質上最強調的是實踐,強調的是人生前的行為,生前的一些建樹。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說杜甫正是最好地體現著儒家,甚至是發揚著儒家這種精神的一個歷史人物,。
我們舉幾個小例子。儒家重視仁政,重視仁愛思想,主張在天下推行仁政。那麼杜甫用他的詩歌是「不遺餘力」地在鼓吹這樣一種思想,在宣揚這樣一種理想。儒家譴責貧富不均,認為貧富不均是社會最大的危害。而杜甫對於這種現象也是進行了非常嚴厲的批判。盡管歷代揭露民生疾苦,揭露貧富不均的好的文學作品相當多,但是我想大家肯定都認可杜甫的那兩句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在這一方面描寫得最為驚心動魄的名句,以至於我們凡是聽到這方面的事情首先要想到這兩個句子,他對這方面體會得最深切。
再譬如儒家強調夷夏之辨,儒家強調我們民族要有一個民族的尊嚴,要維護民族的利益,在跟外民族的關系中間,要注意維護本民族的利益,也要維護本民族的尊嚴,強調要反對侵略,維持我們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獨立性。這一方面杜甫也是做得非常好。安史之亂以後,因為安史叛軍很快就佔領了長安,無數的唐朝的大官都投降了,都變節做了安史的叛軍,做了一個偽王朝的偽官。包括當時的宰相陳希烈、駙馬張垍等人都這樣,杜甫的好朋友王維等人也這樣做。惟獨杜甫,惟獨這個官居八品以下,真正是一個小官,芝麻綠豆官,這么一個小官的杜甫,他堅持了民族氣節。當然杜甫在長安因為官太小,也沒有受到安史叛軍太多的注意,僅僅是把他關在那裡。但是他卻冒著生命危險逃出長安,逃過唐軍跟叛軍對峙的那樣一片戰場,然後逃回唐朝臨時政府所在地,這樣一個舉動,當時其他人都沒有過,只有一位杜甫這樣。所以在這些方面杜甫確實是身體力行地體現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實踐展示著儒家的一種道德風范。所以我覺得我完全同意錢穆的那個觀點,在唐代的儒學發展史上,杜甫是一個不可忽略的人物,他用他的行為來闡釋著儒家的經義,說明儒家心目中間的道德規范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一方面,儒家非常重視修身養性,這一點因為長期受批判,大家覺得這好像是一個應該否定的命題。實際上不然,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個文明的高度發達的社會裡面,它的基礎是什麼?應該是文明的個體,是一個有道德自覺的個體,個體不應該受到外在力量的強制,在做一些符合道德的舉動,它應該發自內心的,內心的一種自律這樣才好。所以儒家非常重視個體的一種道德建樹,崇揚一種人格精神。在這一點上面杜甫可稱是一個典範,我們看到在《孟子》中間所提出來的那樣一種大丈夫精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樣的一種大丈夫精神,如果在歷史上取一個名人來看,是誰呢?我覺得杜甫,杜甫非常好地實現了這一點,體現了這一點。在這里我想特別請大家注意杜甫的身份,中國歷史上面仁人志士不少,我們可以開出一張長長的名單來。但是這張名單中間的大部分人,都是在政治上面有比較重要地位的那樣一些人物。這些人物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承擔起天下的責任,惟獨杜甫是一個例外。杜甫一生基本上是一個平民身份,他經常稱自己是「杜陵布衣」,「杜陵有布衣」,他又自稱是「少陵野老」,布衣也好,野老也好,自己不過是民間的一個普通人,一個平凡的百姓。以一個布衣的身份展示了儒家所崇揚的一種人格典範,這一點我覺得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你如果號召大家學習諸葛亮,學習范仲淹,當然有意義,有價值。但是大家會覺得難以學,他們距離我們太遠了,他們的地位太高了,而且我們一般人可能一輩子也沒有那樣的機會給我們展示這一方面的建樹。一般人就是一個普通人過平凡的一生。普通人過平凡的一生,能不能實現道德人格的完善?可以,那就是杜甫。儒家本來是主張「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說凡是人都可以成為堯,成為舜,都可以成聖。為什麼?因為人性善,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到了後來,明代的王陽明甚至主張說「滿街都是聖人」。看上去滿街都是善良的人,這些人都可以成為聖人。假如我們對聖人的這個定義取一個很嚴格的定義,很高的標准,像朱熹那樣高的標准,也許有人會問王陽明,你說滿街都是聖人,你給我拉一個出來看看,哪個是聖人?哪個用嚴格的標准能夠稱得上是聖人?我想,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至少可以請出一位人物來,那就是我們的杜甫。他就是平民中間的一位聖人,雖然本人主要是一種平民的身份,但是他是一位聖人。這是我要講的第二點,在以人本精神為核心內涵的中國傳統文化中間,杜甫是一個代表人物。
下面講第三點,杜甫不僅僅是體現著儒家的一些道德倫理觀念,他還用他的行為豐富了這種內涵,甚至使它變得更加切實可行。這也是對儒學,對傳統文化的一個重大的貢獻。說杜甫有仁愛之心,說杜甫憂國憂民,他關心人民,關心民族,關心國家,這個大家都知道。因為大家多少是從課本中間看到,大家在讀杜詩的時候也深切地體會到,那麼這一點我們不講了。我們來看一看,杜甫的仁愛之心,還不止於此。他除了愛自己的家人,愛自己的朋友,愛自己的同胞之外,他的這個仁愛之心,還推而廣之擴展到更大的范圍。比如說愛其他民族的人。在盛唐時期,經常發生邊境戰爭,以唐為一方,以其他少數民族建立的其他政權為一方之間發生戰爭。這些戰爭的性質很難確定,但是至少有幾場可以肯定,唐帝國所發動的戰爭是非正義性質的。譬如說跟南詔的戰爭,盛唐時候討伐南詔,南詔是在雲南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那一次不管從《新唐書》,還是《舊唐書》,還是從《資治通鑒》來看,應該說都可以肯定錯在唐。那麼唐對南詔發動戰爭以後,多次失敗,打敗仗,在這種情況之下,當時很多人,包括很多有名的詩人都被鼓起了一種謬誤的愛國傾向。鼓吹我們要打南詔,要把它打敗,這些詩歌的作者包括高適、包括儲光羲都在內,都有類似的詩。惟獨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這一場戰爭並沒有正義性質,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這一場戰爭對於人民的和平生活,帶來的巨大的破壞。所以他寫出了《兵車行》,《兵車行》的詩在當時其他人都寫不出來,只有杜甫就是他的仁愛精神,他覺得外民族異民族的人也是人,我們的仁愛之心也要施及於他們,我們應該跟他們之間保持和平,他是一種仁愛之心的推廣。
那麼除此以外,杜甫除了愛人以外,愛人本來是儒家所主張的,儒家認為仁是什麼?仁就是愛人。杜甫除了愛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愛心還推廣到人以外的其他動物,推廣到宇宙中間的一切生命。那麼這一點也是非常突出的,我們在杜甫的詩中間無數次地看到他充滿愛憐的描寫,動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剛強的堅強有力的,比如馬、鷹、松樹,這些能夠使人引起審美感崇高感的那樣一些對象,甚至是一些細小的並不那麼美的東西,杜甫在寫到它們的時候也充滿了愛心。杜甫看到江上面,橫著一張密密的漁網,很多魚都被那張網困住了,他就覺得很同情那些魚。他說「物微限通塞,惻隱仁者心」。他認為生物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很細小的生物,它們的命運有的不好,有的好。但是人對它們都應該有一種關愛之心,我們知道「惻隱之心」本來是孟子提出來的,但是當孟子提出惻隱之心的時候,他關注的對象僅僅是人。他說有一個小孩子將要掉到井裡去,那麼我們大人看到都會產生惻隱之心。覺得一個小孩子快要掉下去,他關注的僅僅是人。而杜甫關注地卻是推廣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間一切的生命。
另外一點,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為和實踐使儒學所提倡的那種仁愛之心變得更加切實可行。在這里我們要稍微把中國古代的仁愛、仁義精神跟西方的博愛等等稍微做一些對比。我個人認為西方的博愛精神,它最初的來源都是宗教,來源於宗教的博愛精神,本身當然是一種很可貴的價值觀倫理觀。但是我們推到它的最初的起源,最初為什麼會有這種博愛精神?一個是服從於神靈的指點,是神靈叫你要博愛;還有一種是對於人類祖先所犯下的原罪——亞當、夏娃就犯了原罪——的一種贖買。當然還有一種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為了死後進天堂,所以行善博愛之心是對於將來進入天國入場券的預付,我先付一張入場券在這里,死了以後可以進天國。但是中華民族的仁義之心不是這樣,儒家強調,仁義理智根於心,都是從內心自然流露出來,自然生發出來的。孟子有一個很好的判斷,他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我們的仁愛之心首先是由於我關愛自己的家人,我敬愛自己的老人,孝順自己的老人,推而廣之,我也愛其他人家的老人;我愛自己的孩子,推而廣之,我也愛普天下的兒童。它是一種由近及遠、由親及疏這樣的一種自然情感的流動。我覺得這樣一種流動,在這個意義上面,生發出來的仁愛之心它更自然,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實可行。而杜甫他的詩篇,他的行為就很好地闡釋了這樣一種倫理價值觀。我們看杜甫他在詩歌中間,有很多地方既寫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產生的一些痛苦,同時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當他到鄜縣去探親的時候,突然發現家裡最小的兒子已經因挨餓而去世,餓死,他當然非常悲痛,一個小孩子餓死了,他也感到非常慚愧,覺得自己身為父親,居然沒有為他提供足夠的食物,使他餓死,很痛苦。但是與此同時,他馬上又想到了普天下還有很多比我更貧困的人,他們那些失業之徒。他說的失業之徒就是失去田地的農民。他還想到在邊疆前線戍守的那些將士,他們遭受的痛苦比我更加厲害。所以他就把關懷之心從家庭擴展到整個民族,整個國家。當他自己在暴風驟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雨漏下來了,自己不得安眠,床上都是潮的。這個時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他希望的是不僅僅是我一個人擁有一所牢固的、安穩的一所茅屋,有一個容身之地,更希望普天下窮人都能夠有這樣一個安居樂業的地方。所以他的仁愛之心是推廣出來的。
我覺得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乾元年間在同谷寫的那一組詩,那一組詩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那個時候杜甫從甘肅的天水向四川的成都逃亡,因為他生活過不下去了,想逃到成都去。途經同谷,同谷就是現在甘肅的成縣,在寶成鐵路上,我到那裡去看過。那麼杜甫到了同谷以後,正是寒冬臘月,他在那裡停留了一個月,他的生活陷入了絕境。他在那裡寫了七首詩,我們看看這七首詩的順序,第一首說「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發垂過耳」。就是說我有一個客人,他叫杜子美,他已經白發蒼蒼了,他生活非常潦倒;第二首就寫到他的家人,寫到他為了要給家人找一些東西充飢,他就拿了一個鐵鏟到冰天雪地中間去挖一種野生植物,叫黃獨,把這個東西帶回去給家人充飢。可惜沒有挖到多少,回家以後是「男呻女吟」,就是一家老小都是餓著呻吟,靠在牆壁上面,說話都說不動。第二首寫他對家人的關愛;第三首「有弟有弟在遠方」,想念他離散在各地的弟弟;第四首「有妹有妹在鍾離」,想到他的已經守寡,還拖著三個幼年孩子的妹妹,遠在鍾離;然後五、六、七這三首想到國家的命運,想到現在戰亂不止,天下動盪。他的整個的思考的過程,他的感情流露的一個方向,也是由近及遠、由親及疏的這樣一種情感流程。這樣一種仁愛之心的發揚,我覺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實可行、最自然的。因此在這點上面,杜甫堪稱是儒家仁愛精神的一個傑出的闡釋者
Ⅳ 木蘭古門好玩嗎
不錯 是休閑旅遊的好去出 希望你能採納
Ⅵ 黃鶴樓的由來歷史等等(急需)
1.是因為曾有一位名子安的仙人,乘黃鶴經過此地,所以命名為黃鶴樓。
2.曾駕著黃鶴回來,並在這棟樓休息,所名為黃鶴樓。
武漢 磨山楚城 40元,索道單/雙 15/25元
武漢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紅樓) 20元
武漢 晴川閣 15元
武漢 歸元寺 20元
武漢 木蘭山 30元
武漢 木蘭天池 30元
武漢 黃鶴樓 50 元
武漢 東湖 30元
武漢 東湖梅園 20元
武漢 湖北省博物館 30元
武漢 東湖落雁島 學生團35元/人(夜票)、 社會團體60元/人(夜票)
武漢 江漢路步行商業街
武漢 江灘公園 無
武漢 武漢植物園 40元
武漢 武漢森林野生動物園
武漢 地球村歡樂世界 45元
武漢 長江大橋
武漢 新洲道觀河 道觀河 10元、報恩寺 3元
武漢 古琴台 10
武漢 寶通寺
武漢 盤龍城遺址
武漢 九真山森林公園
武漢 龍王廟.南岸咀
武漢 木蘭古門風景區 40元
武漢 中山公園 解放公園 免費
武漢 東湖聽濤景區 30元
武漢 長春觀 免費
武漢 漢正街
武漢 九峰森林動物園 60元
武漢 東湖鳥語林 20元
武漢 「大好河山」生態休閑旅遊區 50元
武漢 木蘭湖 免費
武漢 嵩陽森林公園
武漢 武漢東湖海洋世界 70元
武漢 新世紀水族公園
武漢 武漢動物園 20元
武漢市是華中地區的重鎮,面積8467平方公里,人口700多萬,坐落於江漢平原。長江、漢水在此交匯,在地理上將武漢劃分為長江以南的武昌及長江以北的漢口和漢陽。河流湖泊縱橫交錯,故武漢又稱「江城」。先民楚人創造的燦爛的楚文化深深地影響著這個地方的人們,使武漢人的性格表現得熱情而剛烈,浪漫而奔放。
武昌之名始於東漢末三國初,孫權為了與劉備奪荊州,於公元221年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並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漢陽一名的來歷與漢水密切相關,古語「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古時漢陽在漢水之北,龜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稱陽,故名漢陽;漢口在三鎮中歷史最短,而發展最快,漢口原叫江夏,因發源於陝西的漢水是當時交通便利的水道,陝西商人乘船沿漢水而下至江夏做生意,開始把江夏改稱漢口,即漢水的出口。
武漢歷史悠久,根據離城區5公里的黃陂灄口楊家灣發現的商代盤龍城遺址的考古結論,早在3500年前,此處已進入人類文明社會。武漢先秦時屬楚國地,秦屬南郡,漢屬荊州江夏郡,三國時隔江分為江夏、漢陽兩縣。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設夏口廳。1926年漢口、武昌兩縣改市,1927年,國民政府由廣州遷來後,三鎮統建武漢市。
古代,從武漢循長江水道行進,可西上巴蜀,東下吳越,向北溯漢水而至豫陝,經洞庭湖南達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稱。東漢時期蔡邕便發現其「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隴坂,下接江湖」的優越地理條件,認為是「導財運貨,貿遷有無」的理想市場。至宋代,武昌已有「市邑雄富」的美譽,至明末清初,漢口就躋身全國四大名鎮之列。康熙年間,三鎮已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歷來,武漢是長江中游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商業貿易中心,加之得水獨厚,得中獨厚,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故為華中重鎮。1860年代後,漢口開埠,江海直航;隨後京漢、粵漢鐵路的鋪設,更使武漢四通八達。1949年以來,長江大橋和江漢一橋、二橋及漢水鐵路橋的竣工,以及空中航線的開辟,武漢交通運輸進入新的時代。1990年後,武漢港新客運站、新火車站的投入使用,天河國際機場、長江公路橋和江漢三橋的開通,武漢成為華中第一大交通港站。今天,武漢作為中部最大的水陸交通樞紐,長江水運聯通東西,京廣鐵路縱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廣州,西去重慶,東達上海。東西水運干線和南北鐵路干線使武漢的物資交流范圍擴展到全國各地,成為新時代的華中重鎮。
武漢美稱「江城」,源於唐朝大詩人李白「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千古絕句,這一稱呼也是由於武漢的發展與長江、漢水的關系特別密切,所以沿江九大城市中,唯獨武漢享有「江城」的雅名。
改革開放使武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武漢人引以自豪的千古名樓黃鶴樓,自然風光旖旎的東湖,享有盛譽的歸元禪寺,繼續張開雙臂,喜歡四方佳賓。更有許多好聽、好看、好玩的新景點、新景觀如白鰭豚館、野生動物園、赤壁大戰全景畫館及改造後的具有現代氣息的中山大道商業街都等待著您的投入,恭候著您的光臨。歡迎您來江城,領略都市不同的風光。
參觀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黃鶴樓,在此可追溯黃鶴樓的歷史,聆聽有關的神話傳說以及歷代文人墨客面對黃鶴樓吟詠的詩篇「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並可登樓觀武漢三鎮全景。隨後來到古琴台,這里是流傳了兩千多年的「高山流水覓知音」故事的發生地,遊人可在此憑吊俞伯牙、鍾子期以琴會知音的動人故事。
Ⅶ 我家現在搞房子有八扇古門想賣掉。聽我爸說有百年歷史了。只是我不是很懂不知道可以賣多少。
看當地是否把你家的房子列為文物保護對象。
Ⅷ 黃陂區的旅遊
2015年,接待遊客達1500萬,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0億元,分別增長25%和66%。黃陂北部947平方公里的木蘭文化旅遊區,譽為中南地區生態文化休閑之都,被聯合國列入《中國21世紀優先發展議程》。
黃陂擁有中南地區最大的城市生態旅遊景區群,國家5A級旅遊景區1家: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包括木蘭山、木蘭天池,木蘭雲霧山,木蘭草原四大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4家(大余灣、清涼寨、農耕年華、錦里溝),3A級景區4家(勝天農庄、木蘭湖,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木蘭古門),以上景區除勝天農庄外均列入武漢旅遊年卡中。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1家(木蘭湖),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家(大余灣)。黃陂古有黃陂十景,今有木蘭八景。黃陂擁有最高星級的五星級農家樂10家,居全省區縣第一。四星級農庄20餘家,打造了武漢市首條最長的綠色旅遊景觀通道-130公里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交通環線,實現全區各大景區之間「15分鍾可達、2小時串聯」的旅遊線路循環貫通。
黃陂區與億利資源、三特索道、吉利集團、周大福、紅星美凱龍、華誼兄弟等上市企業展開全面戰略合作,積極推動王河水鄉、三台寺、木蘭小鎮、木蘭溪、紅崗山茶文化園、木蘭竹海、紅酒古鎮等鄉村旅遊加快建設,加快鄉域傳奇、木蘭花谷、木蘭龍門山、浪漫紅葉谷、銀杏山莊、木蘭果園建設,啟動雲霧山體育公園、木蘭山滑翔傘基地、F4賽車場、華夏同根園建設。
推出了武漢賞花地圖方便遊客,黃陂區木蘭天池杏花、清涼寨中華櫻花、木蘭雲霧山杜鵑花和錦里溝櫻花4家入圍「新花城十景」。配套建成各類賓館酒店63家,其中五星級1家、四星級2家、三星級4家,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已經形成了集「食、住、行、游、購、娛」於一體的旅遊服務體系,具有一次性接待2萬名遊客食宿的能力。 木蘭山
木蘭山位於武漢市北部。海拔582.1米,為國家AAAAA級風景區。木蘭山是木蘭文化之源,花木蘭將軍生葬於此,祭祀於此。集宗教、地質、建築奇觀為一身,有木蘭殿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塑有花木蘭「三應身」神像。木蘭山神祀制為清朝政府為紀念花木蘭所設祭祀區。
木蘭山始得名於南齊永明三年(485年),唐貞觀九年(635年),木蘭山金頂為朝廷紀念木蘭將軍始建。唐武宗會昌三年(843年),時任黃州刺史的杜牧曾游木蘭山,並留下《題木蘭廟》:「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
宋雍熙二年(985年),王義敬木蘭忠孝,重建了木蘭將軍坊和廟。宋代,米芾在此手書「第一山」保存至今。被明代詩人屠達譽為「西陵最勝,蓋三楚之極觀」。清朝,外省香客遊人來木蘭山的人次平均每年超過百萬。木蘭廟會傳承千年,每年十萬餘人參與。2015年,木蘭山和台灣阿里山結為了姊妹山。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廣泛分布著有7億5千萬年歷史的藍片岩。 有著名的木蘭山組歌和烽火木蘭山。擁有雄偉壯觀的群巒秀峰、木蘭山古建築群的眾多道佛泥塑,宮觀櫛比的木蘭山道教叢林、十里槐花、瞬息萬變的雲海奇景。
木蘭天池
木蘭天池風景區位於黃陂區北部長軒嶺街道,距武漢天河機場45公里。整個景區佔地面積9000畝,森林覆蓋率達98%。木蘭天池是木蘭的外婆家、木蘭成長地,再現了木蘭童年生活的快樂時光。
木蘭天池是AAAAA景區,面積13平方公里,主要由「浪漫山水」、「高峽人家」和「森林公園」三大主題景園鏈接成一個南北走向,長達十餘公里的森林山水大峽谷,是國家森林公園。十里野杏花、野菊花、油茶花,分布在峽谷、大小天池的兩岸。其主峰海拔520.6公尺,屬大別山南麓。景區年平均氣溫介於15-22℃之間,七月份平均氣溫25.8℃。
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作為木蘭天池的三期園區,各種珍貴動植物達1000餘種,是三峽工程植物保護移植基地。
雲霧山
享有「西陵勝地、楚北名區、陂西陲障、漢地祖山」美譽的木蘭雲霧山,為5A級景區,地處武漢市黃陂區西北李家集街道內,距武漢市中心65公里,距黃陂城區29公里。以山命名有南海艦隊997雲霧山艦。木蘭雲霧山是木蘭將軍歸隱之地,草廬明志,花海知心,擁有花語山(杜鵑花華中一絕),仙人洞及歷代兵家博弈所遺存的古代城寨龍王尖石寨。
每年元宵燈會,木蘭雲霧山僵獅子盛行。這里有「十里花山,八里柳溪,一山兩教,四季香火」。還有非遺黃陂泥塑、白鷺林。雲霧山蘊藏著千萬株形態各異的萬畝杜鵑花海似綺麗的綵帶飄動在青山幽谷之中。雲霧山恐龍谷和雲霧山冰雕館又先後開園。
被稱為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中的百景園,山內常年平均氣溫18℃,有各種樹木150餘種,中草葯材600餘種,森林覆蓋率95%以上。
木蘭草原
木蘭草原位於武漢黃陂區王家河街道,屬「木蘭八景」之一。景區距武漢市城區36公里。木蘭草原是木蘭騎馬射箭、演兵練武之地,木蘭從軍騎馬射箭的場景歷歷在目。木蘭草原是5A景區,面積4800畝,融草原風情觀光、戶外拓展、水上游樂為一體,是華中地區唯一的以草原風情為主題的風景區。
木蘭草原是中南惟一的天然草場,其中的王子草場有長千米的「葡萄長廊」蜿蜒曲折和一望無垠「公主湖」,草原白鷺湖,吉祥廣場。
木蘭草原坐擁華中最大的格桑花花海,充滿西北特色的跑馬射箭等大漠風情。在木蘭草原,開滿紫色、粉色、白色、紅色的千畝格桑花。 清涼寨
木蘭清涼寨是AAAA級景區,平均海拔600餘米,景區總面積6000餘畝,有近2000畝油茶和各類品種的茶花,所在的劉家山村是武漢最美的山村。
木蘭清涼寨位於蔡店街道西北部劉家山,年平均溫度低於武漢市中心城區4-6度,十里中華櫻花、映山紅、油菜花、茶花花花飄香,推出的攀水瀑布、古炭窯、滴水觀音、九龍飛瀑等旅遊景點,加入豐富多彩的祈福、採茶等活動。
清涼寨深秋,三角楓等多種秋季紅葉樹種面積3000餘畝,形成艷麗的秋季紅葉景觀。劉家山和丁家山兩個高山自然村銀杏樹達5萬余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銀杏近百株,是武漢市境內目前最大的高山古銀杏群。
大余灣
大余灣是位於武漢黃陂區木蘭鄉。大余灣共有近40幢房屋為明末清初建築,石屋石砌,雕梁畫棟,有數百年歷史,是典型的明清風水建築格局。該村先祖曾有過「一門三太守,五代四尚書」的歷史輝煌。為湖北第一民俗村,作為一個風景秀麗的徽派建築古老村落大余灣村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
大余灣古建築群是中華耕讀文化的典型,保留和繼承了古代遺存中那種難得的恬靜與淡泊的慢生活模式,花海樂園擁有萬畝油菜花、百畝紅梔子花,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錦里溝
錦里溝是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蔡店街道境內。始建於清朝雍正時期。
錦里溝由環湖風情體驗區、峽谷游覽區和寨王文化展示區三個部分組成。游線全長12公里,串聯大小景點48處,是武漢市唯一的土苗文化風情旅遊區,也是最大的自然山水度假區。篝火晚會 青山綠水,溪流環繞,湖泊、瀑流、峽谷、野花與吊腳樓、風雨橋等土家建築交相輝映,
農耕年華
農耕年華是AAAA級景區,位於武湖街道,佔地面積3000畝,已建成農業科普示範區、高爾夫體驗區、農耕文化展示區、百果觀賞採摘區、藤園彩林瀏覽區、珍奇動物觀賞區、生態濕地游覽區等十二個功能區,是華中最大的農業主題觀光園區。農耕年華千畝的桃花景色秀麗,鎮、村、塔、橋星羅棋布。 勝天農庄位於黃陂區王家河街道,AAA級景區,有太平天國古城依山就勢,以青石干砌而成,城牆高4米左右,佔地面積約一萬多平方米。靈宮殿與白馬寺始建與唐朝,穿插了露營、cs,垂釣,卡丁車,竹筏漂、叢林越野、攀岩、速降、搭繩過澗、水上飛索等許多另類戶外活動。
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是與阿里巴巴合作的中國首家超大型智慧市場。AAA級景區。
木蘭古門位於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的姚家集街道境內,國家AAA級景區,總面積6000畝,距武漢中心城區約65公里,屬典型的山水石林景區。古門湖位於古門山西麓,湖面約800畝,古門萬畝荷花塘,半島眾多。古門山景區內有大小瀑布十多處,其中最長的「三疊瀑」有約百餘米,最高的「百丈瀑」約高50米。
木蘭湖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國家AAA級景區,湖面17平方公里,108個大小湖汊組成57公里的環湖公路蜿蜒曲折,32個大小島嶼星羅棋布。木蘭將軍自幼操戈習武在此而得名。木蘭湖西岸三千米為木蘭廟,廟前有千年銀杏,廟後為木蘭墓,始建於唐,明清多修繕。木蘭湖鳥島長年棲息著各種鳥類10餘萬只,其中30%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與台灣南投縣日月潭結成了「姊妹湖」。 姚家山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是武漢抗戰第一村。1941年至1946年,新四軍五師司政兩部常設在姚家山,姚家山新五師司政機關舊址作為新五師和鄂豫邊區黨委機關駐地。周邊有雙峰尖、西峰尖、茶山等九座山體相峙環繞,四季常綠、冬暖夏涼。姚家山溪谷,櫻花、中華白鵑、杜鵑花、杏花、桃花、梨花等山野鮮花眼花繚亂。
天寨溝漂流位於武漢市黃陂區的蔡店街道境內,是武漢市第一家漂流景區。 天寨溝漂流河道全長3.8公里,落差136米。河道內森林覆蓋,乘艇漂流穿行在林蔭之中,河道中有大小十八龍潭。
木蘭花園(武漢木蘭玫瑰花園)坐落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道勝天村,是武漢地區最大規模玫瑰園,種植3000餘畝玫瑰花,花色分為紅、粉、黃、白、復色五大色系。
紅崗山位於武漢市黃陂區蔡家榨街道。是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誕生地。這里還有太平天國時期古寨城牆遺址。也是武漢馳名的茶鄉古鎮。
月亮湖(院基寺水庫)位於武漢黃陂區明清古街背後,與當地木蘭湖景區夏家寺水庫和梅店水庫相呼應,形成「日月星」三湖鼎立之勢,該湖蓄水量1.08億方,已經成為著名的濕地生態旅遊區。
謙森島庄園,位於武漢市黃陂區祁家灣街境內。該園由四個林果生產場組成,擁有果園種植面積1萬畝。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金果園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道雷段村,距武漢市中心28公里,武漢金果園基地現有果樹面積1000畝,品種有水蜜桃樹、黑寶石李、梨樹、棗樹、枇杷樹、橘樹、柑橘樹等20多個品種1萬余棵果樹。黃陂形成了木蘭湖藍莓、羅漢桑椹、前川金果園甜桃、武湖草莓、蔡榨茶葉等五大休閑採摘基地。
武漢農業生態園位於武漢市的黃陂區武湖街道。
Ⅸ 黃陂有哪裡好玩的地方
木蘭山
木蘭山位於武漢市北部。海拔582.1米,為國家AAAAA級風景區、國家
木蘭花鄉
花海樂園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雙泉村,佔地面積1500餘畝,與大余灣毗鄰。距武漢市城區40公里。景區是集紫薇花,玫瑰花,薰衣草等組成的七彩梯田花海、戶外婚紗攝影基地、木蘭古戰場馬戰表演、水上嘉年華等眾多娛樂項目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遊景區。
月亮湖(院基寺水庫)位於武漢黃陂區明清古街背後,與木蘭湖(夏家寺水庫)和梅店水庫相呼應,形成「日月星」三湖鼎立之勢,該湖蓄水量1.08億方,已經成為著名的濕地生態旅遊區。
還有木蘭古道、木蘭康谷、武漢銘泰賽車文化旅遊小鎮、天寨溝、紅崗山、銀杏山莊等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