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測繪在古代是什麼稱呼
測繪歷史
測繪古已有之:(1)整整100年前,金石學家王懿榮在葯鋪常賣的「龍骨」上識出文字,從而掀開甲骨文(卜辭)研究歷史的新的一頁。現已發現的十幾萬塊甲骨卜辭材料,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系統文字材料,所記錄的內容十分可觀,其中地理一項,所含信息不少,可以說是中國地理知識記錄史的第一篇。 甲骨文中的地名有自然的山河名稱,有多樣的風向說明,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人文地理的東西。史學家稱早期模糊的記載為「史影」,那麼,在支離殘缺的甲骨卜辭中,不但有人文的「史影」,也有人文的「地影」。對人文的「地影」, 卜辭專家如王國維、郭沫若、陳夢家、李學勤等都進行過研究推斷,使我們對商代的人文地理態勢,有了稍微具體的認識。卜辭中最常見的人文地理內容有城、邑、邊鄙(郊區)、商王的田獵區、四土、邦方(方國部族)等,這幾樣東西構成了商代人文地理的主要框架。 甲骨文材料證明商代已經出現大地域國家的早期特徵,而國家領土只要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所謂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一類的問題。中國古代常說「王畿千里」, 「王畿」可以理解為「中央」,國土若超過了1000里,就有了「地方」。隨著領土的擴大,國家機器要建立一套管理控制大地域的辦法,具體說就是「中央」管控大量「地方」的辦法,地理的政治內容因此出現。 (2)不同文化的交融,是世界文明發展的推動力量。獨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測繪在融合了西方測繪術後,也躍上了一個新台階。在傳播西方測繪術的先驅者中,徐光啟是功績最為卓著的。 徐光啟是明代著名科學家,他師從來到中國的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學習天文、歷算、測繪等。資質聰慧的徐光啟很快得其要旨,並有所創造。在徐光啟等中國學者的一再要求和推動下,外國傳教士才同意翻譯外國科技著作,向中國人介紹西方的測繪技術。明朝後期問世的測繪專著和譯著,大多與徐光啟有關。徐光啟和利馬竇合譯了《幾何原本》和《測量法義》,與熊三拔合譯了《簡平儀說》。徐光啟認為,《幾何原本》是測算和繪圖的數學基礎,力主翻譯。為了融通東西,他撰寫了《測量異同》,考證中國測量術與西方測量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他主持編寫了《測量全義》,這是集當時測繪學術之大成的力作,內容豐富,涉及面積、體積測量和有關平面三角、球面三角的基本知識以及測繪儀器的製造等。 徐光啟還身體力行,積極推進西方測繪術在實踐中的應用。1610年他受命修訂歷法。他認為,修歷法必須測時刻、定方位、測子午、測北極高度等,於是要求成立採用西方測量術的西局和製造測量儀器。此次儀器製造的規模在我國測繪史上是少見的,共製造象限大儀、紀限大儀、平懸渾儀、轉盤星晷、候時鍾、望遠鏡等27件。利用新制儀器,進行了大范圍的天象觀測,取得了一批實測數據,其中載入恆星表的有1347顆星,這些星都標有黃道、赤道經緯度。總之,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徐光啟都算得上傳播西方測繪術最卓越的先驅者。 (3)中國歷史上一次規模最大的全國性測繪是由清朝康熙皇帝親自主持進行的。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不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博學多才,勇於實踐的學者。康熙帝十分喜愛地理。在整治黃、淮的工程中,他多次在現場巡勘地形,測量天文並提出具體意見。康熙三十八年春,他巡至蘇北高郵,親自用水平儀進行測量,測得運河的水位比高郵湖水位高出四尺八寸,並據此對防洪護堤提出具體要求。 康熙帝在治理國家和抵禦外國侵略的過程中,對當時的地圖測繪粗略、精度不高、內容不詳,甚感不滿。根據一些外國傳教士的奏請,決定進行全國性的大地測量。 由於採用西方經緯度法測繪全國省級地圖在我國還是第一次,為慎重起見,康熙帝在1707年底命傳教士白晉等人在北京附近進行小面積的試驗性測量,康熙帝親自加以校勘,認為遠較舊地圖精確。於是決定全面鋪開,實測全國各省。 經過十餘年的准備,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1718年)完成了全國性的大規模地圖測繪,即《皇輿全覽圖》的測制。
⑵ 海洋測繪的歷史
早在上古時代,人類在海上捕魚、航行,就產生了對海洋進行測繪的需要。公元前 1世紀古希臘學者已經能夠繪製表示海洋的地圖。公元 3世紀,中國魏晉時期,劉徽所著《海島算經》中已有關於海島距離和高度的測量方法的內容。1119年中國宋代朱彧所著《萍洲可談》記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或以十丈繩鉤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說明當時已有測天定位和嗅泥推測船位的方法。
現存最早的直接為海上活動服務的海圖,是1300年左右製作的地中海區域的「波特蘭」(航海方位)型航海圖。這種圖上繪有以幾個點為中心的羅經方位線。15世紀中葉,中國航海家鄭和遠航非洲,沿途進行了一些水深測量和底質探測,編制了航海圖集(見《鄭和航海圖》)。15、16世紀航海、探險事業的活躍,大大促進了海洋測繪的發展。1504年葡萄牙在編制海圖時,採用逐點注記的方法表示水深,這是現代航海圖表示海底地貌的基本方法的開端。1569年G.墨卡托採用等角正圓柱投影編制海圖。此方法被各國沿用至今。17世紀以後,海洋測繪的范圍日益擴大,航海圖的內容不斷增加。18世紀歐洲許多國家相繼成立了海道測量機構,開始對本國沿岸海區進行系統的海道測量,編制了一系列航海圖。這一時期還出現了以等深線表示海底地貌的海圖。19世紀海洋測繪從沿岸海區向大洋發展,大洋測量資料的不斷增加,為編制世界大洋水深圖提供了條件。1899年在柏林召開的第 7屆國際地理學大會上決定出版《大洋地勢圖》,並於1903年出了第一版。20世紀20年代,在水深測量中開始使用回聲測深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1921年國際海道測量局成立後,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修訂《大洋地勢圖》,並陸續出版國際航海公用的《國際海圖》,促進了國際合作。40年代開始,在海洋測繪中試驗應用航空攝影技術。50年代以來,海洋測繪在應用新技術和擴大研究內容方面又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測深方面,除了使用單一波束的回聲測深儀外,已開始使用側掃聲吶和多波束測深系統,海洋遙感測深也取得初步成功。定位手段,由採用光學儀器發展到廣泛應用電子定位儀器。定位精度由幾千米、幾百米提高到幾十米、幾米。測量數據的處理已經採用電子計算機。70年代以來,各主要臨海國家已有計劃地利用空間技術進行海洋大地測量和各種海洋物理場的測量(如海洋磁力測量)。特別是應用衛星測高技術對海洋大地水準面、重力異常、海洋環流、海洋潮汐等問題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探測和研究。在海圖成圖過程中已廣泛採用自動坐標儀定位、電子分色掃描、靜電復印和計算機輔助制圖等技術。海洋測量工作已從測量航海要素為主,發展到測量各種專題要素的信息和建立海底地形模型的全部信息。為此建造的大型綜合測量船可以同時獲得水深、底質、重力、磁力、水文、氣象等資料。綜合性的自動化測量設備也有所發展。例如1978年美國研製的960型海底繪圖系統,就能夠搜集高解析度的測深數據,探明沉船、墜落飛機等水下障礙物,以及底質和淺層剖面數據等,並可同時進行海底繪圖和水深測量、海底淺層剖面測量。海圖編制除普通航海圖的內容更加完善外,還編制出各種專用航海圖(如羅蘭海圖、台卡海圖)、海底地形圖、各種海洋專題圖(如海底底質圖、海洋重力圖、海洋磁力圖、海洋水文圖),以及各種海洋圖集。
⑶ 中國測量的歷史
中國計量單位史的發展大約始於父系氏族社會末期。傳說黃帝「設五量」,「少昊同度量,調律呂」。度量衡單位最初都與人體相關:「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謂之掬,兩手謂之溢」。這時的單位尚有因人而異的弊病。《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禹「身為度,稱以出」,則表明當時已經以名人為標准進行單位的統一,出現了最早的法定單位。商代遺址出土有骨尺、牙尺,長度約合16厘米,與中等身材的人大拇指和食指伸開後的指端距離相當。尺上的分寸刻劃採用十進位,它和青銅器一樣,反映了當時的生產和技術水平。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並立,各國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 ,書同文字」,頒發統一度量衡詔書,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商代牙尺為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礎。
商代牙尺
漢代政治經濟皆如秦制,度量衡也沿用秦制。西漢末劉歆將秦漢度量衡制度整理成文,使之更加規范化,條理化,後收入《漢書·律歷志》,成為最早的度量衡專著。
中國古代度量衡與數學、物理、天文、律學、建築、冶煉等科學技術的發展起著相互促進的作用。商鞅為統一秦國度量衡而於公元前344年製造的標准量器銅方升上刻有:「十六寸五分寸壹為升」,用度量審其容。方升遺存至今。戰國時齊的一件標准量器栗氏量包括升、豆、三個容量單位。《考工記》詳細記載了製作這件量器時冶煉青銅和鑄造的技術條件及所包括的各個量的尺寸、容量和重量。
長度單位的規定 秦漢時尺長約合今23厘米。南朝太史令錢樂之依照當朝尺長(合今24.5厘米)更鑄張衡渾天儀。隋文帝統一全國後,下令統一度量衡,用北朝大尺(長30厘米)作為官民日常用尺,用南朝小尺測日影以冬至和夏至。唐代僧一行測量子午線,宋代司天監的圭表尺、元代郭守敬造觀星台所標的量天尺都採用隋唐小制。1975年,天文史家從明代製造的銅圭殘件上發現當時量天尺的刻度,考定尺長24.525厘米, 與錢樂之渾天儀尺度相符。在 1300多年間,量天尺尺值恆定不變,保證了天文測量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日常用尺,則歷朝趨向變大。
重量單位的規定 春秋中晚期,楚國製造有小型衡器——木衡、銅環權,用來稱黃金貨幣 。完整的一套環權共十枚,分別為一銖、二銖、三銖、六銖、十二銖、一兩、二兩、四兩、八兩、一斤。一銖重0.69克,一兩重15.5克,一斤251.3克,十枚相加約500克,為楚制二斤。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一支戰國時銅衡桿,正中有拱肩提紐和穿線孔,一面顯出貫通上下的十等分刻線,全長為戰國的一尺。形式既不同於天平衡桿,也不同於秤桿。可能是介於天平和桿秤之間的衡器。戰國不僅廣泛使用衡器,對杠桿原理也有透徹的認識。《墨經·經下》即有精闢論述。秦漢以後桿秤流行。
中國古代度量衡制的內在聯系 中國很早就以長度作為基本量,由它推導出容量和重量。因此,如何確定一個恆定不變的長度單位,成為歷代探討和爭論的課題。《漢書·律歷志》:度「起於黃鍾之長,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鍾之長,一為一分」。即以固定音高的黃鍾律管的長度為9寸,選用中等大小的黍子,橫排90 粒為黃鍾律管之長,100粒恰合一尺。律管容積為容量單位一龠,10龠為合,10合為升,一龠之黍重12銖,24銖為兩,使度量衡三者建立在物理量的自然基準之上。這在當時是很先進的。《漢書·食貨志》記有「黃金方寸而重一斤」。《後漢書·禮儀志》中有:「水一升,冬重十三兩。」清康熙年間規定以金、銀等金屬作為長度和重量的標准,後發現金屬純度不高影響標准精度而改用一升純水為重量標准。這種利用重量確定度量衡單位的方法在世界度量衡史上也佔有一定地位。
商鞅方升
國際公制在中國的推行 明清兩代採用營造、庫平度量衡制。清乾隆帝接受西方科學技術,在欽定《數理精蘊》中對度量衡詳加考訂,並用萬國權度原器與營造尺、庫平兩進行校驗。營造尺相當於米制32厘米,庫平兩約合37.3克。
光緒三十四年(1908),清廷擬訂劃一度量衡制和推行章程。商請國際權度局製造鉑銥合金原器和鎳鋼合金副原器,次年製成運回中國。1928年,中華民國政府公布度量衡法,規定採用「萬國公制」為標准制,並暫設輔制「市用制」作為過渡,即1公尺為3市尺,1公升為1市升,1公斤為2市斤。改革後的市制適應民眾習慣,又與公制換算簡便,逐漸為民眾接受,1949年後,市用制通行全國。1984年,國務院發布命令,採用以國際單位制為基礎,同時選用一些非國際單位制單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簡稱法定單位)。自1991年1月1日起,法定單位成為中國唯一合法的計量單位
⑷ 跪求測繪學的發展史!!!!!!!!!!
測繪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的測繪技術起源於水利和農業。古埃及尼羅河每年洪內水泛濫,淹沒了土地界線,容水退以後需要重新劃界,從而開始了測量工作。公元前2世紀,中國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敘述了禹受命治理洪水的情況:「左准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 測繪學、陂九澤、度九山」。說明在公元前很久,中國人為了治水,已經會使用簡單的測量工具了。
測繪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球,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逐步深化,要求對地球形狀和大小進行精確的測定,因而促進了測繪學的發展。地圖制圖是測量的必然結果,所以地圖的演變及其製作方法的進步是測繪學發展的重要方面。測繪學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學科,它的形成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測繪方法和儀器工具的創造和變革。從原始的測繪技術,發展到近代的測繪學,其過程可由下列3個方面來說明。
⑸ 中國的測繪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測繪在我國是一門古老的科學,它是我們的祖先在屯田、墾殖、興修水利以及古城建築的規劃設計的生產實踐中產生的。同時,測繪也是隨著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需要才得以發展和提高的。地理測繪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
我國古代有許多地理測繪方面的科技成果,它們在當時的世界上都處於領先地位。
據傳說,夏禹時期有個本領高強的人叫豎亥,是夏禹的徒弟,曾經受夏禹之命步量世界大小,其實就是進行大范圍測繪。
豎亥是一個步子極大,特別能走的人。他接受夏禹的命令後,率領專員踏遍了中華大地,進行了較精確的測量。《淮南子•墬形訓》中說「豎亥步自北極,至於南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他們在測量時,發明了測量土地的步尺,為華夏民族的計量學創造了測量儀器,這就是步尺和量度的基本單位尺、丈、里等,當為華夏量度制的鼻祖。
這個故事說明,我們的祖先為發展農業,在與洪水的斗爭中,就已經開展過規模較大的測繪工作。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也在《史記•夏本紀》中記載了夏禹治水的故事,「左准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
這句話中的「准」是測高低的;「繩」是量距的;「規」是畫圓的;「矩」則是畫方形和三角形的;「步」,是計量單位,折300步為1里。
禹治水成功後,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使夏代進入盛世時期,各部族和九州首領向大禹進貢圖畫、金屬等物品,禹命工匠鑄成九鼎,並刻上圖。
九鼎上的圖有九州的山川、草木、道路以及禽獸的分布情況,這就是古代的原始地圖,供人們外出《晉書》中有段記載,在夏商周三代,已設置了「地官司徒」官職,專司管理全國地圖。可見當時已經測繪了相當數量的地圖,以至需專人管理。
秦漢時期,封建王朝已把地圖視為權力的象徵,極為重視。這時的地圖品種逐漸增多,有土地圖、戶籍圖、礦產圖、天下圖、九州圖等。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立即收集各類地圖,「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思路、觀念極其明確。而且,朝廷由「大司徒」專門管理,地方派「土訓」管理,兩者都是管地圖的官司職稱呼。
劉邦率軍進入咸陽時,富有遠見的蕭何立即把秦代地圖全部安置於堅固的資料庫里,後來這些地圖為漢代初期制定各項制度提供了基礎信息。
地圖資料的積累也促進了天文測量的進步。西漢人們已能運用勾、股、弦和相似三角形來推算距離。測量面積方法的增多,也促進了測繪技術的發展。
甘肅省天水放馬灘的秦墓中曾經出土了7幅木刻地圖。它們分別為政區圖、地形圖和經濟圖。圖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載地名多處,山名兩處,溪谷、關隘、亭都有記載。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木刻地圖。
漢代畫像石上繪出了禹的使臣,拿著繪圖與測量的儀器規和矩。在測量的基礎上,使地理概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發展。
測量和計算是一對孿生兄弟。三國時期的測算專著《海島算經》,是三國時期的數學家劉徽所著。他在為《九章算術》作注時,寫了《重差》一卷,附於該書之後。唐代數學家李淳風將《重差》單列出來,取名《海島算經》,並列為我國古代的數學經典《算經十書》之一。
該書全部9個算例均涉及測高望遠及其計算問題。分別是:「望海島」,即測量海島的高度;「望松」,即測量山上的松樹的高度;「望邑」,即測量城市的大小;「望谷」,即測量澗谷的深度;「望樓」,即居高測量地面上塔樓的高度;「望波口」,即測量河流的寬度;「望清淵」,即測量清水潭的深度;「望津」,即從山上測量湖塘的寬度;「臨邑」,即從山上測量一座城市的大小。
為解決這些問題,劉徽提出了重表法、連索法和累距法等具體的測量和計算方法。這些方法歸結到一點,就是重差測量術。
重差測量術是藉助矩、表、繩的簡單測量工具,依據相似直角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的內在關系,進行測高、望遠、量深的理論和方法。
《海島算經》是一部影響久遠的測算專著。它所詳細揭示的重差測量理論和方法,成為古代測量的基本依據,為實現直接測量,即步量或丈量向間接測量的飛躍架起了橋梁。直至近代,重差測量理論和方法在某些場合仍有借鑒意義。
三國之後,晉王朝建立,天下又出現了統一的局面。著名的制圖學家裴秀,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造了「制圖六體」,幾乎把現代地圖的測制原則全都扼要地提到了,這在我國制圖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後代測制地圖有著深遠影響。
唐代初期,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於統治,唐太宗李世民曾規定全國各州、府每年要修測地圖一次。可見當時已建立起對地圖的實時概念。
唐德宗曾令制圖學家賈耽繪制全國大地圖。賈耽完成的《海內華夷圖》,顯示出當時大唐疆域東西1.5萬千米,南北1.75萬千米,相當於當代一幅亞洲地圖。
唐代著名天文學家一行,在世界上首次用科學方法測量子午線的長度。他根據不同地點的日影變化,求得北極星高度差1度,則地上南北距離差175.5千米又80步,而且是不均勻的。這一發現比其他國家要早1000多年。
宋代王安石變法時,曾開展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在推行新法的六七年間,全國興修水利10萬余處,灌田200萬公頃,其間完成了大量的勘察與測繪工作。
北宋科學家沈括曾主持治理一條420千米長的水渠,他採用「分層築堰法」,測出長渠兩端的高差為19.486丈。沈括還奉旨用12年的時間修編了《天下州縣圖》,把圖上的方位由8個增加至24個,提高了地圖的精度。
沈括經過對北極星連續3個多月的觀測,繪制了200多張北極星與磁北方向圖,發現了磁偏角。這是個史無前例的發現,對測繪有著重大的科學價值,比哥倫布橫渡大西洋時發現磁偏角要早400年。
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用自製的儀器觀測天文,發現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交角為23.33度,而且每年都在變化。如果按現在的理論推算,當時這個角度是23.32度,可見當時觀測精度是相當高的。
郭守敬還發明了一些精確的內檢公式和球面三角計算公式,給大地測量提供了可靠的數學基礎。
當時,為興修水利,郭守敬還帶領隊伍在黃河下游進行大規模的工程測量和地形測量工作,使許多重要工程得以科學設計、合理施工,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還有一點,更是值得一記:在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我國元代科
學家郭守敬是第一位用平均海水面作為高程起始面的人。明代鄭和下西洋時的航海圖是我國古代測繪技術的又一傑作。鄭和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的索馬里、阿拉伯、紅海一帶,使
明初的海疆超過了漢代和唐代。《鄭和航海圖》一直保存至現代,是我國最著名的古海圖,也是我國最早的一幅亞非地圖。
清代的康熙皇帝在測繪的發展上是個有作為的領導人物。他出生於指揮戰爭和鞏固政權需要的年代,對了解各地山川地貌格外重視,曾經親自領導了全國性的大地測量和地圖測繪工作。
康熙首先統一了全國測量中的長度單位,依據對子午線弧長的測量結果,親自決定以200里合子午線一度,每里長1800尺,每尺為子午線長的1%秒。
他還利用傳教士培訓測繪人才,購置測繪儀器。從北京附近開始,先後測繪了華北、東北、內蒙古、東南、西南、西藏等地區的地圖,然後編繪《皇輿全圖》。
清乾隆即位後,又編繪了《西域圖志》和《亞洲全圖》,這些圖都是當時世界上極為重大的測繪成果,標志著我國測繪科技曾一度走在世界的前列。包括這之前考古工作者發掘出土的古地圖在內,它們對研究我國古今地理、水系、湖泊的動態變遷有著極其重要的科學價值。
縱觀我國古代測繪史,在數以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它的進步與發展,基本上是以朝代為單元,以個人出眾的勤奮和才華而獨立的。但是,以史為鑒的測繪成果,全都熠熠生輝,璀璨奪目。
⑹ 測量工具的發展史
首先,我們見到的最古老的測量儀器是最早發明的一部分經緯儀,水準儀。其實關於測繪的發展可以說是歷史悠久,甚至是可以開始說最初的尺規也是屬於測繪學儀器的,直到17世紀,偉大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明瞭望遠鏡,測繪學的發展開始邁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各種根據望遠鏡發明的光學測繪儀器開始問世,這里我們看到了最初的水準儀,經過初步的觀察我們開始分析水準儀的工作原理,在分析水準儀的工作原理之初,我們首先要先分析水準儀的工作目的,一切的儀器都是從自己的所需要的工作目的出發進行設計的,儀器的結構也必須要符合他所要達到的實驗目的。
我們通過對水準儀的觀察和了解我們知道了水準儀的工作目的是測量地面兩點之間高差的儀器。這里我們觀察到了最初發明的水準儀,是17世紀製作的。可以說是望遠鏡帶了變革中誕生的偉大的儀器。最初的水準儀是望遠鏡與水準器的結合。通過對兩點之間的高程的觀測從而能夠確定兩點之間的高差。因為望遠鏡的光路是一條直線,所以通過望遠鏡能夠達到與觀測點之間形成一條直線,這樣能夠方便的進行觀測。由此我們分析最初的水準儀的工作原理應該是這樣的:藉助於微傾螺旋獲得水平視線的一種常用水準儀。作業時先用圓水準器略整平,每次讀數前再藉助微傾螺旋,使符合水準器在豎直面內俯仰,直到符合水準氣泡精確居中,使視線水平。微傾的精密水準儀同普通水準儀比較,前者管水準器的分劃值小、靈敏度高,望遠鏡的放大倍率大,明亮度強,儀器結構堅固,特別是望遠鏡與管水準器之間的聯接牢固,裝有光學測微器,並配有精密水準標尺,以提高讀數精度。由此我們可以發現最初的水準儀器是不是很精確的,而影響水準儀器觀測的主要儀器的整平,可以說儀器的整平直接影響到了水準儀的觀測。我們可以知道望遠鏡的觀測主要是因為光線的直線傳播,可是如果沒有將水準儀整平,也就是水準儀的望遠鏡部位就是傾斜的,內么所觀測的到的高程也必定是有誤差的。所以我們後來發明了自動整平的水準儀。這個從一定的條件上解決了水準儀的精度問題。這個就是水準儀的一場變革,在制出內調焦望遠鏡和符合水準器的基礎上生產出微傾水準儀大體出現在20世紀初,可以說這個是一項將水準儀的精度提升的巨大舉措,直到進入50年代之時,出現了自動安平水準儀1。後來隨著激光技術的發明與完善,測繪學在60年代將激光技術引入測繪儀器的製作之中,由此測繪儀器也有光學儀器成功進入了激光儀器的時代,對光學儀器的一系
⑺ 中國古代的地圖測繪的目錄
一 引子 馬王堆漢墓和放馬灘秦墓中的驚人的發現
二 原始地圖和早期地圖
原始地圖的出現
九鼎的傳說
早期的測量技術
放馬灘地圖
《兆域圖》
三 漢至南北朝時期的地圖
形形色色的地圖
馬王堆漢墓地圖
最早的地圖學理論——裴秀的制圖六體
最早的歷史地圖集—-裴秀的《禹貢地域圖》
京相潘、杜預、謝庄的成就
四 隋唐至宋時期的地圖
隋唐的圖經和地圖
賈耽及其《海內華夷圖》
《五嶽真形圖》與等高線的運用
宋化的地圖
宋化的石刻地圖
沈括的地圖學成就
五 元明時期的地圖
郭守敬與元化的緯度測量
朱思本的《輿地圖》、羅洪先的《廣輿圖》和楊子器跋《輿地圖》
測定和繪制黃河源地圖
海圖的發展
利瑪竇等西方傳教士對中國地圖測繪的貢獻
六 清時期的地圖
黃河正源的測定
康熙時期的經緯度測量和地圖測繪
康熙《皇輿全覽圖》和《乾隆內府輿圖》
登上顛峰後的急劇衰落
中國歷史地圖集大成之作——楊守敬的《歷代輿地圖》
《申報地圖》的出版
七 結束語 中國古代地圖測繪史告訴了我們什麼
從世界看中國
過去為什麼輝煌
歷史給我們的教訓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幅西漢地圖的精確度相當高,山脈的畫法接近於現代的等高線,比宋以後直到明、清經常採用的畫法更高明;其主區的精度不僅超過採用現代測繪技術以前的各種地圖,就是比之於清代以實測為基礎繪制的《大清一統輿圖》來也毫不遜色。
西晉的地圖學家裴秀(公元223-271年)已經看不到西漢初的地圖了,而他見到的一些漢代地圖既不用比例尺,距離也不準確,連名山大川都沒有畫全,所以他認為這些地圖缺乏參考價值。有了這位權威學者的評價,後人一般都以為漢代的地圖比西晉初年要落後很多。馬王堆漢墓古地圖的發現,完全推翻了裴秀的結論。
不僅中國地圖測繪史因此而重寫,世界地圖測繪史也需要重寫了,因為世界上還沒有發現過比這更早、更精確的地圖實物,馬王堆漢代古地圖當然應該成為世界地圖測繪史上光輝的一頁。
⑻ 歷史上第一張中國地圖是何時誕生何人繪制
中國第一張真正意義的全國地圖:《秦地圖》。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九州後,一張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地圖」出現,「大中國」版圖從此形成,這就是《漢書·地理志》中記載的《秦地圖》。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前,秦國已有較高的地圖繪制水平。1986年,在甘肅天水北道區黨川鄉一號秦墓考古中,發現了一套秦國地圖。這套地圖共七種,繪制在四塊木板的兩面,統稱為《放馬灘秦墓地圖》。
《秦地圖》對後世全國地圖的繪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漢代及其以後歷代中國疆域都是在《秦地圖》版圖上變化出來的。西漢時的全國地圖叫《輿地圖》,據《後漢書·馬援傳》,「前披輿地圖,見天下郡國百有六所。」
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不少「全國地圖」,歷朝歷代不同時期還有不同的版本。
但有三張地圖影響最大:一是《九鼎之圖》,這是傳說中的第一張全國地圖,「大中國」概念誕生;二是《秦地圖》,這是第一張真正意義的全國地圖,「大中國」的版圖形成;三是《十道圖》,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張全國性測繪地圖,「大中國」疆域走向精準。
《九鼎之圖》又稱《山海圖》,其文便是現今尚存的《山海經》。繪圖界認為,《山海經》應該是先秦地圖科學測繪的一項重要成果。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九州後,一張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地圖」出現,「大中國」版圖從此形成,這就是《漢書·地理志》中記載的《秦地圖》。
唐朝全國地圖《十道圖》是在這一背景下繪制出來的,依各州定期報送的地圖進行繪編,作為中央政府實施各種政令的依據。
⑼ 測繪學的發展簡史
測繪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的測繪技術起源於水利和農業。古埃及尼羅河每年洪水泛濫,淹沒了土地界線,水退以後需要重新劃界,從而開始了測量工作。公元前2世紀,中國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敘述了禹受命治理洪水的情況:「左准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說明在公元前很久,中國人為了治水,已經會使用簡單的測量工具了。
測繪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球,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逐步深化,要求對地球形狀和大小進行精確的測定,因而促進了測繪學的發展。地圖制圖是測量的必然結果,所以地圖的演變及其製作方法的進步是測繪學發展的重要方面。測繪學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學科,它的形成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測繪方法和儀器工具的創造和變革。從原始的測繪技術,發展到近代的測繪學,其過程可由下列3個方面來說明。 人類對地球形狀的科學認識,是從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最早提出地是球形的概念開始的。兩世紀後,亞里士多德(Aristotle)作了進一步論證,支持這一學說,稱為地圓說。又一世紀後,亞歷山大的埃拉托斯特尼 (Era-tosthenes)採用在兩地觀測日影的辦法,首次推算出地球子午圈的周長,以此證實了地圓說。這也是測量地球大小的「弧度測量」方法的初始形式。世界上有記載的實測弧度測量,最早是中國唐代開元十二年(724)南宮說在張遂(一行)的指導下在今河南省境內進行的,根據測量結果推算出了緯度1度的子午弧長。
17世紀末,英國牛頓(I.Newton)和荷蘭的惠更斯(C.Huygens)首次從力學的觀點探討地球形狀,提出地球是兩極略扁的橢球體,稱為地扁說。1735~1741年間,法國科學院派遣測量隊在南美洲的秘魯和北歐的拉普蘭進行弧度測量,證明牛頓等的地扁說是正確的。
1743年法國A.C.克萊洛證明了地球橢球的幾何扁率同重力扁率之間存在著簡單的關系。這一發現,使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又進了一步,從而為根據重力數據研究地球形狀奠定了基礎。
19世紀初,隨著測量精度的提高,通過對各處弧度測量結果的研究,發現測量所依據的垂線方向同地球橢球面的法線方向之間的差異不能忽略。因此法國的P.S.拉普拉斯和德國的C.F.高斯相繼指出,地球形狀不能用旋轉橢球來代表。1849年Sir G.G.斯托克斯提出利用地面重力觀測資料確定地球形狀的理論。1873年,利斯廷(J.B.Listing)創用「大地水準面」一詞,以該面代表地球形狀。自那時起,弧度測量的任務,不僅是確定地球橢球的大小,而且還包括求出各處垂線方向相對於地球橢球面法線的偏差,用以研究大地水準面的形狀。
1945年,蘇聯的M.C.莫洛堅斯基創立了直接研究地球自然表面形狀的理論,並提出「似大地水準面」的概念,從而迴避了長期無法解決的重力歸算問題。
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和測定,經過了球—橢球—大地水準面 3個階段,花去了約二千五、六百年的時間,隨著對地球形狀和大小的認識和測定的愈益精確,測繪工作中精密計算地面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逐步有了可靠的科學依據,同時也不斷豐富了測繪學的理論。 17世紀之前,人們使用簡單的工具,例如中國的繩尺、步弓、矩尺和圭表等進行測量。這些測量工具都是機械式的,而且以用於量測距離為主。17世紀初發明瞭望遠鏡。1617年,荷蘭的斯涅耳(W.Snell)為了進行弧度測量而首創三角測量法,以代替在地面上直接測量弧長,從此測繪工作不僅量測距離,而且開始了角度測量。約於1640年,英國的加斯科因(W.Gascoigne)在兩片透鏡之間設置十字絲,使望遠鏡能用於精確瞄準,用以改進測量儀器,這可算光學測繪儀器的開端。約於1730年,英國的西森(Sisson)製成測角用的第一架經緯儀,大大促進了三角測量的發展,使它成為建立各種等級測量控制網的主要方法。在這一段時期里,由於歐洲又陸續出現小平板儀、大平板儀以及水準儀,地形測量和以實測資料為基礎的地圖制圖工作也相應得到了發展。從16世紀中葉起,歐美二洲間的航海問題變得特別重要。為了保證航行安全和可靠,許多國家相繼研究在海上測定經緯度的方法,以定船艦位置。經緯度的測定,尤其是經度測定方法,直到18世紀發明時鍾之後才得到圓滿解決。從此開始了大地天文學的系統研究。19世紀初,隨著測量方法和儀器的不斷改進,測量數據的精度也不斷提高,精確的測量計算就成為研究的中心問題。此時數學的進展開始對測繪學產生重大影響。1806年和1809年法國的勒讓德(A.M.Legendre)和德國的高斯分別發表了最小二乘准則,這為測量平差計算奠定了科學基礎。19世紀50年代初,法國洛斯達(A.Lausse-dat)首創攝影測量方法。隨後,相繼出現立體坐標量測儀,地面立體測圖儀等。到20世紀初,則形成比較完備的地面立體攝影測量法。由於航空技術的發展,1915年出現了自動連續航空攝影機,因而可以將航攝像片在立體測圖儀器上加工成地形圖。從此,在地面立體攝影測量的基礎上,發展了航空攝影測量方法。在這一時期里,由於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30年代,先後出現了擺儀和重力儀,尤其是後者的出現,使重力測量工作既簡便又省時,不僅能在陸地上,而且也能在海洋上進行,這就為研究地球形狀和地球重力場提供了大量實測重力數據。可以說,從17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測繪儀器主要在光學領域內發展,測繪學的傳統理論和方法也已發展成熟。
從20世紀50年代起,測繪技術又朝電子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首先是測距儀器的變革。1948年起陸續發展起來的各種電磁波測距儀,由於可用來直接精密測量遠達幾十公里的距離,因而使得大地測量定位方法除了採用三角測量外,還可採用精密導線測量和三邊測量。大約與此同時,電子計算機出現了,並很快應用到測繪學中。這不僅加快了測量計算的速度,而且還改變了測繪儀器和方法,使測繪工作更為簡便和精確。例如具有電子設備和用電子計算機控制的攝影測量儀器的出現,促進了解析測圖技術的發展,繼而在60年代,又出現了計算機控制的自動繪圖機,可用以實現地圖制圖的自動化。自從1957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後,測繪工作有了新的飛躍,在測繪學中開辟了衛星大地測量學這一新領域,就是觀測人造地球衛星,用以研究地球形狀和重力場,並測定地面點的地心坐標,建立全球統一的大地坐標系統。同時,由於利用衛星可從空間對地面進行遙感(稱為航天攝影),因而可將遙感的圖像信息用於編制大區域內的小比例尺影像地圖和專題地圖。在這個時期里還出現了慣性測量系統,它能實時地進行定位和導航,成為加密陸地控制網和海洋測繪的有力工具。隨著脈沖星和類星體的發現,又有可能利用這些射電源進行無線電干涉測量,以測定相距很遠的地面點的相對位置(見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所以50年代以後,測繪儀器的電子化和自動化以及許多空間技術的出現,不僅實現了測繪作業的自動化,提高了測繪成果的質量,而且使傳統的測繪學理論和技術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測繪的對象也由地球擴展到月球和其他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