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歷史趣事
中國古代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十大名人 1.齊桓公。一代霸主,竟然被自己的宦官餓死在宮中,窩囊吧。 2.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發起者,富於冒險和創新精神的一代君主,曾經冒充使者親自前往秦國勘查地形,准備攻秦。沒想到被自己的兒子發動叛亂,困死在行宮?否則,秦國沒那麼容易做大。 3.李牧。一代名將,秦國統一的最大障礙。率趙軍抗擊秦國時,卻被奸臣陷害。李牧當機立斷,連夜掛印出走,使得來抓他的人大吃一驚。不可思議的是,李牧竟然被那些人又追上殺死了。一代名將,居然也不會使用反跟蹤法什麼的。 4.韓信。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用兵鬼神莫測、戰無不勝的大將,政治大方向上卻設總是犯錯誤。被劉邦玩弄於股掌之中倒也罷了,最後居然被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設計捕殺,真是窩囊! 5.關羽。一個威震天下的名將,在水淹七軍、直*許昌的事業最高峰,卻被自己的盟友襲取後方,敗走麥城,又被人伏擊,被生擒(!!)斬首。這不是一個武聖人的死法。 6.高仙芝。橫掃西域的唐將,安史之亂中鎮守潼關。由於兵少,採取堅守戰略,竟然被唐玄宗認為\出擊不力\賜死。究竟該不該出擊呢?他的繼任者哥舒翰帶著增援的十幾萬精兵出擊,結果全軍覆沒,潼關失守,唐玄宗出逃。 7.黃巢。縱橫天下,傾覆唐朝的豪傑,與自己的兄弟、妻子一起被自己的部下殺死邀功。可悲的是,那個部下又被唐將殺死,同黃巢的首級一起報往朝廷。 8.宋徽宗。一個天才的畫家、浪漫的皇帝取遭受到最不浪漫的命運:被金軍俘虜運往黑龍江。我總覺得,象宋朝這樣經濟、文化發達的朝代(也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朝代)滅亡本身就是一種悲劇。 9.李自成。不用多說了,正因為死的窩囊,所以才會有他出家當和尚的傳說。 10.石達開。要死就死唄,一定要玩一把投降,結果人家也不上當。
Ⅱ 中國歷史上的趣事
我國是世界上唯一的歷史完備的國家!!歷史史料那是汗牛充棟,不可勝數的。。。。。。就看你怎麼去讀了!!是人雲亦雲?還是辯證的去思考?這就完全的取決於自己了!!。。。。。我這里提供給你一個另外的視角:看看不一樣視角下的蔡桓公。。。。。。。蔡桓公諱疾忌醫了嗎中學課本中有篇《扁鵲見蔡桓公》,因為這篇短文,蔡桓公這個人成為諱疾忌醫的典型,嘲弄聲一片,譴責聲一片。而拋開成見,來看原文,我們發現,蔡桓公並不是諱疾忌醫的人,這是一樁冤案。文章很短,我們不妨再讀它一下。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醫之治病也,攻之於腠理,此皆爭之於小者也。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聖人蚤從事焉。文章開頭,"扁鵲見蔡桓公",這時的蔡桓公身體一點不適的感覺也沒有。扁鵲來見蔡桓公,也沒說是來瞧病的。桓侯說"寡人無疾",是實話實說。可扁鵲的眼睛比現在的CT還厲害,站了一會兒,就突然冒出一句"君有疾在腠理"。並沒有說明依據,僅憑名醫的身份就診斷出人家有病,錯在扁鵲--要是您,身體沒有任何不適,路上遇到個名醫,作出如此診斷,您也是接受不了的。桓侯"不悅"是正常的,在情理之中。"居十日",扁鵲又說桓公有病;"居十日",又說桓公有病。桓公當然不悅,但也只是在扁鵲離開後表現出不悅,並沒有當著扁鵲的面表現出來,給了神醫面子。又"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這時的蔡桓公身體還是沒有不良反應,但扁鵲一而再,再而三說蔡桓公有病,這令蔡桓公不解,但是蔡桓公還是派人問了醫生--這是怎麼一回事?醫生扁鵲見死不救,扭頭便跑,也有點不對,只是到了桓侯"故使人問之",才說出病因及治療方案。"居五日",這已經是扁鵲說桓公有病的第三十五天了,這時的桓公才感到身體疼痛。而桓公一感覺到自己"體痛",就"使人索扁鵲",根本沒有忌醫。桓公不幸,得了怪病,將要死了才有體征。更不幸的是死後讓人笑了幾千年。《扁鵲見蔡桓公》出自《韓非子·喻老》,寓言而已。"喻老",意思是用比喻來說明老子的觀點。作者敘述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本意是說明老子"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這一觀點。"故良醫之治病也,攻之於腠理,此皆爭之於小者也。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聖人蚤從事焉。"這些話是說給醫生(治國者)聽的。而蔡桓公是患者,不是醫生,不是韓非子要說明的主體。韓非子的本意是告誡醫生,這段文字是說扁鵲的失誤,並不是患者有錯。而這段說明主題的話,課本卻沒有選入,刪除了。更冤的是,蔡桓公是春秋時人,而扁鵲應該是他之後的戰國人,扁鵲見蔡桓公等於關公戰秦瓊。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事情還是這些事,可是,蔡桓公變臉了,成了齊桓侯。蔡桓公、蔡桓侯、齊桓侯,到底是誰的事兒也弄不清楚了,最後屎盆子全扣到蔡桓公身上了。
Ⅲ 中國悠久歷史上有哪些古代人的奇聞異事
在中國悠久歷史上有不少古代人的奇聞異事,不止現在人講排場愛裝,古代人裝起來,誰都兜不住
(一)在《呂氏春秋》里有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話說在齊國有兩個莽漢,一個住在城東頭,一個住在城西頭,有一天這兩個人在路上相遇了,誰也不服誰,「壯士敢和我喝一點嗎」「有什麼不敢,喝」於是後來喝高了,「我們在這里干喝酒,卻沒有下酒的肉」(厲害的來了)「誰說沒有肉,你也是肉,我也是肉」於是兩個人拿刀互砍,割下肉來下酒,越喝越高興,最後流血過多雙雙畢命!
點評:「沒錢買肉,喝酒吃點花生米不就好了嘛,雖然戰國還沒花生米」
(二)話說伍子胥當年遭人陷害,被楚平王派人追殺,一路逃到江邊,眼看沒有退路了,一個老漁翁駕船而來,把伍子胥渡到了對河,救了他的性命,伍子胥非常感動,劫後餘生呀!簡直天降神兵!於是伍子胥解下隨身攜帶的祖傳寶劍---七星龍淵,要贈送給老漁翁,不曾想這老頭頓時面色大變,怒斥道:「我敬你是世家名流,你卻視我為貪財小人,簡直是奇恥大辱」說完一頭扎進江里淹死了!
點評:「沒想到這老頭是如此肛裂的漢子」當然也有另一種說法,伍子胥在逃亡途中,跑老頭泄露自己的行蹤,於是要滅口,這老頭投江而死,來表明自己的志向!(大家是相信那種說法呢
(三)清朝有個剃頭匠也是裝逼界的大神,他的鋪子前貼著這樣一副對聯
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
點評:「大爺你這么牛逼,不如我辦張卡吧!哈哈」
(四)夢溪筆談里記載了王安石的一件趣事,話說王安石的學生發現先生這段時間面色發黑,都以為他生病了,於是叫來大夫為他看病,大夫把完脈:「夫子根本沒病,只是臉太臟了」讓學生拿皂莢豆來幫王安石洗臉,王安石一聽頓時面子掛不住,:「你們懂什麼,我是天生臉黑,洗臉有毛用」說完把大夫轟走了!(傳說王安石很邋遢,不太講究個人衛生)
點評:我的臉我自己做主,你們瞎操心啥?都說了天生臉黑,(那麼問題來了,包大人你有好好洗臉嗎?)
Ⅳ 中國古代史奇聞趣事
名人金口價百倍一千多年前,西漢唐蒙奉命出使南越。筵席上,他第一次喝到了醇香可口的拘醬酒,大為贊賞。回朝時帶幾瓶獻給漢武帝。漢武帝金口一嘗,立即欽為貢酒。拘醬酒頓時身價百倍。清朝時王致和官運不通,就做起豆腐生意來。後來他做的豆腐被慈喜太後偶然嘗到,慈喜一稱贊,竟成了御品,王致和從此生意興隆,財源滾滾。名特風味名人創「涮羊肉」是名特風味。但能流傳下來卻和忽必烈有關。700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率軍征途中,想吃草原美味「清燉羊肉」。隨軍廚師馬上宰羊剔肉,不料敵情突發,做「燉羊肉」來不及了,廚師忙將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鍋里一攪和就撈出來,放點調料送了上去。忽必烈飢不擇食,吃罷迎敵並獲全勝,還朝後命廚師如法炮製,並建議放了許多佐料,群臣吃後贊口不絕。忽必烈賜名「涮羊肉」。「金華火腿」是宋代名將宗澤發明的。宗澤是主戰派,因打仗連連得勝,百姓抬著肥豬慰問,一時豬肉多得吃不了,宗澤就命人將豬腿割下,腌制起來。由於腌制的豬腿又濕又重,行軍攜帶不便,所以常常把它們匆匆曬上幾個太陽,掛在風中涼干,日子一久,腿肉紅得如火,大家都叫它「火腿」。飲食癖好百千態在飲食上,名人各有癖好。明代戚繼光喜吃出頭,在他守戌關外時,為了過一過豬頭癮,不惜派快馬手長驅北京的抄手胡同,專買那裡的華家豬頭。劉邦愛吃涼皮子。劉邦封漢王時在漢中吃當地的涼皮子就吃上了癮。當了皇上後,還不忘記要吃漢中的涼皮。據說有人因給劉邦進貢涼皮還被升了官。咸豐皇帝愛吃涼粉。咸豐十年的一天。咸豐走出宮門在大街吃了二碗涼粉,覺得味道極佳,竟把賣涼粉的請到宮里住了一月,傳授製作涼粉的技藝。還有,慈禧飲茶成癖,李鴻章愛吃鹹菜;鄭板橋愛吃狗肉;魏徵愛吃芹菜。名菜沾了名人光「西施舌」是杭州名點,因美女西施而得名,形似西施姣小的舌頭。皎潔清香甜潤可口。「昭君皮子」是甘肅人夏日常食的釀皮子,據說王昭君出塞後吃不慣麵食,廚師遂將麵粉分離成澱粉和麵筋。用澱粉制面條,昭君十分愛吃。「貴妃雞」是上海川味名菜,借用楊貴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命名。「漢宮藏嬌」原名「泥鰍鑽豆腐」是江西名菜,以豆腐形容貂嬋之純,以泥鰍比作董卓奸滑。百代習俗懷念情在歷代和各民族的飲食風俗中,有不少都和名人有關。比如吃「年糕」就是為了紀念伍子胥。公元前514年,吳王讓伍子胥督建王城。吳王之子夫差繼位後聽信讒言,殺了伍子胥。子胥臨死前對部下說:我死後若國家有難,民眾沒糧吃,就到城門牆下挖地三尺,可找到吃的東西。後來越國進攻吳國,城中軍民斷糧,伍子胥的部下就帶領軍民在象門城下挖地,果然挖出許多可以充飢的「城磚」,原來「城磚」是糯米粉壓成的,這是伍子胥生前設下的「積糧防急」之計,吳國軍民就靠這些城磚渡過了難關。此後每逢過年,吳國百姓都要壓制類似「城磚」的年糕,紀念伍子胥。象這類情況還有很多,如吃粽子紀念屈原;吃臘八粥紀念佛;吃餛飩紀念盤古等等
Ⅳ 中國古代名人故事
中國古代名人故事:
1、孫叔敖的故事:荒丘的福音
孫叔敖是春秋時楚國名臣,在他重病纏身的時候,他告誡兒子說:「大王有很多次要賜給我封邑,我都沒有接受,這樣做是為了在我升天以後,大王會給你封地。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你千萬不要接受土地肥美的地方!
在越國和楚國之間有一塊荒丘,那是埋葬死人的地方,那個地方名聲不好,土地也不肥。因為楚國人信鬼神而越國人也把祈求鬼神賜福避禍當做常事,因而他們都不會爭奪這塊「不祥之地」。你可以靠這塊土地來成就你的事業。」
孫叔敖死後,楚王果然要賜給他的兒子一些肥美的土地。他的兒子沒有接受,只請求將「寢丘」那塊荒地封給自己,楚王痛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結果一直到漢代,孫氏家族在那裡一直得到繁衍。
5、畫家趙廣不屈
趙廣是合肥人,本來是李伯時家裡的書童。李伯時作畫的時候就侍奉在左右,時間長了就擅長畫畫了,尤其擅長畫馬,幾乎和李伯時所作的一樣。建炎年間,他落在金兵手裡。金兵聽說他擅長畫畫,就讓他畫擄來的婦人。
趙廣毅然推辭作畫,金兵用刀子威脅,沒得逞,就將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趙廣其實是用左手作畫的。局勢平定以後,趙廣只畫觀音大士。又過了幾年,趙廣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識分子所藏的李伯時的觀音畫,大多是趙廣的手筆。
Ⅵ 歷史趣事
「商人」的由來:
在原始社會後期,出現了以物易物的交換活動。到了夏代,在社會上便游離出一部分專門從事交換的人。公元前一千多年,黃河下游居住著一個古老的部落,他們的祖先叫契。由於契在大禹治水時有功,被封為商,這便是古代的商族。契的六世孫王亥聰明多謀很會做生
意,經常率領很多奴隸,駕著牛車到黃河北岸去做買賣。一天,王亥在販運貨物途中,突然遭到狄族易氏的襲擊,搶走了貨物和隨從的奴隸,並殺死了王亥。王亥有個兒子叫甲微,聽到父親被害的消息後,便興兵伐易。最後終於滅了易氏,商的勢力也從此擴展到易水流域。到了孫湯商族後裔,商族的手工業已相當發達,特別是紡織業,花色品種優於其他各族。孫湯為了削弱夏的國力,便組織婦女織布紡紗,換取夏的糧食和財富,把貿易作為政治斗爭的武器,最後滅了夏代的統治者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朝農業上定居耕種,手工業等也相當發達。
周朝建立後,商族人由統治者一下變成了周朝的種族奴隸。過慣了奢侈生活的商族貴族,每況愈下。商族人為了過上更好的日子,便紛紛重操舊業,到處去跑買賣。久而久之,便在周族人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個概念,即跑買賣的人都是商族人。後來,慢慢地「族」字也去掉了,簡呼為商人了。這些稱呼一直沿襲至今
Ⅶ 正經的中國歷史趣事
開國皇帝業績介紹
一、歷史主脈(40人)
1、夏大禹:姓姒,亦稱夏禹,創立了中國最早的國家制度(有人認為是其子啟)。
2、商湯:姓子,原名履,又稱武湯、成湯,帝嚳後代契的子孫,為商部落首領,滅夏而建商。為部落首領17年,建商稱王13年(前1783-1754),病死。
3、周武王姬發:周文王次子,牧野之戰消滅殷商朝,建立西周王朝。在位十九年崩。
4、周平王姬宜臼:東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前770-前720年在位。把都城從鎬京東遷至洛邑(洛陽),史稱東周。周室衰微,進入春秋時期。
5、秦始皇贏政(前259-210):前221年統一中國,建立秦朝。
6、漢高祖劉邦(前256-195):沛縣人,前202年楚漢戰爭敗項羽建西漢。
7、新皇帝王莽(前45-前23):篡漢建立「新」,8-23年在位,河北大名人。綠林軍攻入長安,混亂中為商人杜吳所殺。
8、漢更始帝劉玄:23年王莽被殺,綠林軍擁劉玄為漢帝,號更始,25年降赤眉軍被縊。
9、光武帝劉秀(前6-57):湖北棗陽人,劉邦九世孫,加入綠林軍,25年建立東漢。
10、魏文帝曹丕(186-226):220年逼漢獻帝讓位,為魏國開國皇帝。
11、蜀昭烈皇帝劉備(161-223):河北涿縣人,三國蜀創建者,221年稱帝,國號漢。
12、吳太祖孫權(182-252):三國東吳創建者,孫堅次子,229年稱帝。
13、晉武帝司馬炎(236-290):265年逼魏元帝禪讓稱帝,280年孫皓降,孫吳亡。
14、東晉元帝司馬睿(276-322):司馬懿曾孫,318年即皇帝位,據有長江中下游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區,史稱東晉。
15、南朝宋武帝劉裕(363-422):420年逼司馬德文禪讓,國號宋,晉亡。
16、南朝齊高帝蕭道成(427-482):479年受宋禪讓稱帝,建立南齊。對宋之宗室王侯,無論少長皆幽死。
17、梁武帝蕭衍(464-549):502年受齊禪讓稱帝,建立南梁。在位48年,信佛高壽。
18、陳武帝陳霸先(503-559):557年受梁敬帝禪位稱帝。隋滅陳後,王僧辯的兒子王頒,挖掘陳霸先的墳墓,將骨骸焚化成灰水喝進肚裡。
19、北魏道武帝拓拔珪(371-409):鮮卑族人。前秦經383年淝水之戰後國力日弱,386年16歲的拓拔珪復國,史稱「北魏」。
20、東魏孝靜帝元善見(524-551):北魏孝文帝曾孫,534年由高歡扶持建立,550年被高歡之子高洋所廢。只經歷一帝,此後全境進入北齊統治。
21、西魏文帝元寶炬(507-551):北魏孝文帝孫子,535即位,由權臣宇文泰控制政權。
22、北齊文宣帝高洋(529-559):高歡次子,550年受西魏禪讓。荒淫酗酒,肆為暴虐。
23、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560年滅北齊稱帝,為隋統一奠定基礎。
24、隋文帝楊堅(541-604):北周隋王,581年廢北周靜帝而稱帝。被子楊廣謀殺。
25、唐高祖李淵(566-635):起兵太原,定鼎關中,618年逼楊侑禪位稱帝,建立唐朝。626年玄武門事變讓位於李世民。
26、武周(624-705):武則天廢唐睿宗稱帝,改國號為周,690-705在位,史稱武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死後唐朝復歸李姓。
27、後梁太祖朱溫(852-912):參加黃巢起義,後出賣起義軍成為唐朝封疆大吏,907年廢唐哀帝李柷自立。強納兒媳,被兒子朱友珪殺死。
28、後唐庄宗李存勖(885-926):李克用長子,923年滅後梁稱帝。喜歡看戲、演戲。冤殺大將郭崇韜。
29、後晉高祖石敬瑭(892-942):936年向契丹稱臣,被封為大晉皇帝。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使中原完全暴露在契丹鐵蹄之下,貽害長達400年。
30、後漢高祖劉知遠(895-948):947年逼死後唐李從益,建立後漢。
31、後周太祖郭威(904-954):951年滅後漢稱帝,自認是周朝虢叔的後裔,定國號周。
32、宋太祖趙匡胤(927-976):960年發動「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33、南宋高宗趙構(1107-1187):1126年金兵虜徽、欽二帝,1127年康王構即帝位,史稱南宋。「直把杭州作汴州」,苟且偷安,然精於書法。
34、遼太祖耶律阿保機(872-926):916年稱帝建國,國號「契丹」。
35、金太祖完顏阿骨打(1068-1123):女真族,1115年稱帝,國號大金。一生馳騁疆場,完成建國與滅遼兩件大事,為女真統一建立不朽的功勛。
36、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成吉思汗之孫,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正式稱帝。1279年在厓山海戰中,陸秀夫背8歲宋帝昺跳海而死,南宋亡。
37、西夏景宗李元昊(1003-1048):1038稱帝,不為宋承認,屢攻宋境。被其子刺殺。
38、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1368年稱帝,國號「明」,建元「洪武」。
39、清世祖順治帝福臨(1638-1661):六歲登位,由叔父多爾袞和堂叔濟爾哈朗攝政,是清王朝入關的第一個皇帝。死亡原因不明。
40、袁世凱(1859-1916):洪憲皇帝,河南項城人。本為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公然實行帝制,引起全國討伐,憂病而死。
Ⅷ 中國歷史上的趣事有哪些,要經典的
赤壁之戰時長來江流域開發源程度還是很低的。即使占據了淮河流域,也不一定能夠繼而控制整個長江流域,因為佔領者會遇到許多當時無法克服的難題,比如說水土問題、進軍時補給的問題、民眾的支持問題,佔領者的甚至每一個不同士兵心裡都會因此產生陰影,嚴重影響士氣。而且古代戰爭技術很低,數十萬兵力的集結、指揮都是會讓最高明統帥頭疼的難題。渡江戰役時,長江流域早就成為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上下游分布著數十座重要的城市。戰略來說,控制淮河流域那些城市必無險可守,且沿江南布防的數十萬國軍已成驚弓之鳥,在數百公里的長江防線上處處布防,兵力根本不敷使用,很容易被我軍各個擊破。我軍士氣高昂其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使向江南進軍所需的補給也不成為問題。
Ⅸ 中國古代歷史趣聞
《後漢書·抄戴良傳》曰:「良字叔鸞,少誕節。母喜驢鳴,良常學之以娛樂焉。」
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魏文帝曹丕)臨其喪,顧語同游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
漢靈帝於宮中西園駕四白驢,躬自操轡,驅馳周旋以為樂。於是公卿貴戚轉相仿效,里乘輜軿,以為騎從。」
Ⅹ 中國歷史上的一些名人趣事
在中國歷史上,夏姬是最為美艷,妖嬈的美女之一。春秋時代,淫風尚止,穢聞卻層回出不窮,夏姬便是其答中魁首,因她曾與三個國君有染,故被稱為「三王之後」,她先後嫁了七次,故稱「七為夫人」,又有九個男人死於她的采補之術,故稱「九為寡婦」。同性戀古代又叫龍陽之好,指的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男寵龍陽君,明朝時還有一位比皇帝年長近20歲的妃子,竟能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那就是明憲宗的萬貴妃,萬貴妃做了20餘年有實無名的皇後,她比明憲宗朱見深足足大了19歲,卻得皇帝專寵,讓明憲宗的兩位皇後一位被廢,另一位成為傀儡,她驕縱橫行,翻雲覆雨,迫害後宮妃嬪,結吶朝中大臣,即便如此卻不失寵於明憲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