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9世紀70年代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由美蘇兩極格局開始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Ⅱ 當代世界的發展變化與基本趨勢講了幾部分
總體時間:1945~至今(二戰結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信息大數據化的今天)
總體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若包含現代社會則為五個階段)總體掌握資與社的矛盾發展
時間 重大事件
基本歷史段及重大趨勢和影響:
1.1945~1950s末 美蘇兩極格局形成與冷戰開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社會的尖銳矛盾產生(資本主義社會重大事件:二戰結束,鐵幕演說,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北約建立,歐煤鋼成立;社會主義社會重大事件:朝鮮戰爭,蘇聯揭開改革序幕,*華約建立,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中國抗戰勝利和內戰的勝利,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化運動)
2.1960s初~1970s末 兩大格局逐漸淡化到解體,三個世界的世界格局產生(資本主義社會重大事件:歐共體成立,70年代經濟「滯脹」凱恩斯主義失靈,互聯網產生,越南戰爭,資本主義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社會主義社會重大事件:*不結盟運動,古巴導彈危機,蘇聯登月球事件,中國文革與改革開放的序幕)
3.1980s~1991 蘇聯解體兩極格局名存實亡,多極格局產生於互動
(資本主義社會重大事件:日本經濟超速發展,日本泡沫經濟的弊端,亞太經合組織(APEC)的成立,八一九宣言;社會主義社會重大事件:戈爾巴喬夫改革失敗,東歐劇變,《阿拉木圖宣言》標志蘇聯解體,中國一國兩制構想,經濟特區與沿海開放,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4.1991年~至今 世界格局重大轉換時期(資本主義:歐盟產生,美國新經濟政策,北美自貿區的產生,世貿成立,911,金融危機,歐元體制;社會主義:中國九二共識,香港、澳門回歸,中共十五大,中國進入世貿,「三個代表」提出)
Ⅲ 論述20世紀20到30年代世界歷史發展趨勢!
歷史抄:巴黎和會及華盛頓會議後,資本襲主義世界出現了暫時的和平局面,但各國之間矛盾重重;20年代經濟恢復並繁榮起來,但隨後爆發了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經濟大蕭條,危機帶來了普遍嚴重的政治與社會危機,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帝國主義之間各種矛盾激化。危機後,資本主義世界分化為兩大陣營,美國採取新政,暫時遏制危機;德日等國,苦無良策,法西斯趁機上台,亞歐戰爭策源地最終形成。
政治:
英法等國,盡力維持一戰後形成的格局,採取種種手段維持和平及自己的既得利益;國際社會開始普遍承認蘇聯為大國;世界上各殖民地人民逐漸覺醒,新一輪反帝斗爭出現;德日等國,不滿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使得該體系最終瓦解;世界格局重組,德意日等國組成法西斯軸心國,英美法等採取綏靖政策,二戰也最終全面爆發。另一方面,衣索比亞、西班牙、中國的國已掀起反法西斯的戰爭,但從從世界范圍看,仍屬孤軍奮戰,未得到廣泛的支持。
Ⅳ 從古至今世界歷史發展得趨勢分別是什麼。
沒有永遠的盟國,只有永遠的利益
Ⅳ 社會形態並非呈現出五種社會形態依次演進的基本趨勢 這句話對嗎
對的。
有的國家在發展中經歷了幾種社會形態依次更替的典型過程,也有的國家在發展中超越了一個甚至幾個社會形態而跨越式地向前發展;有些國家在歷史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社會形態性質不夠典型,甚至多種社會形態特徵交叉滲透。
有些國家在一定時期由一定時期由較為落後的社會形態快速躍遷為先進的社會形態,而有些國家的社會形態則長期的限於停滯狀態甚至由先進轉為長期落後;即使是同一種社會形態,在不同國家也會顯現不同的特點等。
(5)世界歷史演進的基本趨勢擴展閱讀:
社會形態的發展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推動的。
技術社會形態的劃分,則是以生產力和技術發展的水平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產業結構為標准來劃分的。從生產工具方面來看,人類經歷了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電子時代。
從另一個角度來考察這幾個時代,則呈現出一個技術社會形態的序列:漁獵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
由於信息社會具有許多前所未聞的新特徵,人們雖然早生活在信息社會,知識確實成為經濟社會的動力,在信息社會中,人們所從事的工作即是使知識的生產系統化,並且不斷開發智力。
信息社會經濟的啟動,不是資本而是知識,知識尤其是科學技術知識從一種附著性的生產要素轉變為獨立的要素,新權力不再源於少數人手中的金錢,而來源於多數人手中的信息,對社會起更大作用的是信息而非資本,不是資本支配信息,而是信息支配資本。
兩極世界理論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形態理論中關於社會形態的靜態分類和序列值得繼承,但是關於社會形態的因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而變革發展的動力理論則需要發展。
Ⅵ 歷史 19世紀60年代世界發展的基本趨勢。
1.基本特徵:在工業革命推動和法國大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形成資產階級革命和改回革的潮流.19世紀60、70年代資本主義最答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確立了在世界的統治地位.政治領域出現了三股歷史潮流:自由主義、社會主義、民族主義.其中主流是自由主義.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壟斷組織的形成對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國家的職能進一步擴大,資產階級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政治局勢相對穩定.同時以政黨制和代議制為主要特徵的現代資本主義在政治上基本定型.資本主義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出現了兩種類型:一是以英、法、美為代表的民主制較健全的國家,二是以德、意、日為代表的專制色彩較濃的國家.
2.主體內容:①維也納體系的建立及19世紀早期歐洲主要革命、改革和獨立運動.②1848年歐洲革命.③19世紀60、70年代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④工人運動興起及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台.⑤各國適應工業資本主義怠互糙就孬腳茬協長茅發展要求,加緊推行擴張政策.英、法、美等國是這一模式的代表.德、俄、日等國保留大量舊的封建殘余,政治上帶有較濃的封建色彩.帝國主義加緊侵略擴張.
Ⅶ 世界歷史總的發展趨勢
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曰:世界潮流,浩浩盪盪,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Ⅷ 上述材料反映17-19世紀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全球化,發展是主旋律(大部分)。世界從多極走向兩極格局。(美國與蘇聯)話說你的材料呢?
Ⅸ 1914年以來西歐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
1914年以來的幾十年中,西歐一面在衰落一面又在獲得成功。正是這些成功,逐漸削弱了1914年以前似乎不可侵犯的世界霸權。
從1914年到1991年的「短暫的二十世紀」,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包括了納粹德國和蘇聯的崛起和衰落。這些災難性的事件宣示了歐洲殖民帝國的終結,並吹響了廣泛的非殖民化的號角。
1989年至1991年蘇聯的解體使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引發了鐵幕的崩潰、德國統一和現仍進行中的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9)世界歷史演進的基本趨勢擴展閱讀
二次大戰,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了西歐的領導地位。歐洲版圖在雅爾塔會議上被重新劃定,作為日後冷戰中兩大勢力集團明爭暗鬥的主要地區被一分為二——西方國家和東方集團。
美國和西歐(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西德等)成立北約聯盟,作為防備蘇聯進攻的保障。隨後,蘇聯和東歐(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東德、匈牙利、波蘭與羅馬尼亞)成立了華沙條約,防備美國可能的進攻。
同時,西歐開始逐漸進行政治和經濟一體化進程,希望統一歐洲,防止戰爭再次發生。這個進程最終導致了如歐洲聯盟和歐洲理事會等組織的誕生。
1980年代團結工會運動削弱了波蘭的共產黨政府。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開始實施經濟改革和公開化政策,動搖了蘇聯在東歐的影響。蘇聯支持的政府相繼垮台,1990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統一了民主德國。
Ⅹ 概括1914年以來的歐洲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並加以說明
15到17世紀的歐洲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革,主要是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地理大發現、工業革命開始、資產階級革命、世界殖民體系初步形成。這些變革給歐洲帶來深層次的巨變,主要是:
1、思想上,文藝復興把歐洲從中世紀神學的統治中喚醒,科學主義、人文主義精神成為社會主流,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啟蒙思想家宣揚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觀念擴展開來,逐漸深入人心,社會契約論、人民主權說等進步政治哲學佔領了意識形態的高地。
2、經濟上,隨著地理大發現,資本主義萌芽得到進一步刺激和成長,新興的資產階級熱衷於海外擴張,攫取利益,拉動了新科技取得突破。18世紀中後期,蒸汽機等新生產工具出現,技術革命興起,生產力得到極大促進。
3、政治上,資本主義興起,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增強,不再滿足於經濟上的富足,更要求打破封建體制對資本主義的束縛,爭取更多的政治權利。荷蘭成為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經過資產階級革命,最終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美國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獨立建國,法國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的封建統治,封建勢力得到致命打擊,資產階級成為政治舞台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