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世界歷史學30年

中國世界歷史學30年

發布時間:2021-02-06 17:10:17

中國歷史世界歷史

不用如此在意,作為中國人,當然會將中國歷史講的相對詳盡,這無可專厚非,如果將世界屬史也如此詳盡敘述,將各個文明的來龍去脈都寫清楚的話,那麼我們的小學生不用學其他課程了,畢業後個個都是歷史學家,任何國家,對本國的歷史有所偏重是肯定的。

那麼如果將世界史和中國史編成一本書的話,個人覺得沒必要,因為古代,各個文明很少有接觸,基本都是獨立發展的,所以,除了時間,基本上沒將它們混編的必要性。即使寫國內史,有時候也得分開寫,比如南北朝歷史,如果混編就會顯得混亂。

有了中國史,那麼世界史當然是指中國以外的歷史,中國史不進世界史也就順理成章了。

⑵ 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

因為除了中國,其他的國家不是被歐洲殖民就是沒有多長的歷史,總的回來說文化都和歐洲文答化相似,不用單獨研究。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的文化都斷了,已經不是現在埃及、西亞、印度的文化了,所以不單獨研究。而中國的歷史自上古以來就從來沒斷過,這是世界唯一的,文化大大有別於其他文化,所以要單獨研究。

⑶ 簡述中國30年如何改革,說明開放的新局面。

改革開放30年中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功

1978年,我國GDP為3645.2億元,財政總收入 為1121億元,進出口總額為206.4億美元。

2002年,我國GDP首次突破10萬億元,為102398億元; 2006年,我國GDP又突破20萬億元,為211923億元,折2.7萬億美元。

2002年,我國GDP分別相當於美國的13.9%、日本的37.0%、德國的71.8%,2006年上升到相當於美國的20.0%、日本的60.6%、德國的91.3% 。

2007年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成就:

(1)GDP已達249530億元,比2006年增長11.9%,突破3.6萬億美元,世界第四。

(2)財政收入突破5萬億元,達到5.13萬億元,同比增長32%。財政增幅幾乎等於GDP增幅的3倍。

(3)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全年進出口總額達到21738億美元,增長23.5%。世界第三。進出口相抵,外貿順差達2622億美元,比上年增加847億美元。

(4)國家外匯儲備余額大幅增加,達到1528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3.3%。世界第一。

(5)外商直接投資繼續增長,全年實際使用非金融機構外商直接投資74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6%。世界第一。

30年中,我國經濟保持年均9.7%的增長速度,世界第一。 最近5年中,我國GDP佔世界經濟的份額不斷提高,2002年為4.4%,2007年為5.5%。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我國迅速實現了和平崛起,我國已經成長為世界上的一個經濟大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中國正在改變著世界。

當美國這個「經濟火車頭」前進乏力時,世界經濟正越來越依賴於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中國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改革開放30年 回顧與展望(一)

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關於改革開放,十七大報告中有兩句話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要毫不動搖的堅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使改革始終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

這兩句話不僅旗幟鮮明地闡明了改革開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堅定性,而且也明確了下一步改革開放的方向和道路。由此可見,今後,中央對改革開放只會加強、只會擴大、只會深化,不可能倒退,不可能停滯。所以,黨的十七大報告實際上也是黨在改革發展關鍵階段闡明的一個全面的、發展的、深刻的改革論和開放論。

【今日主講】中共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翁衛軍

【中心思想】

把堅持改革開放和完善改革開放有機的結合起來,有利於進一步凝聚各方改革開放的共識,形成推動改革開放的強大力量。所以在這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特殊日子裡,我們回顧改革開放的歷史,可以增強全國各族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感、自豪感;展望改革開放的未來,可以增強全國各族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

【課堂速寫】

為什麼要隆重地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因為改革開放作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新局面,使社會主義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強大生命力,使馬克思主義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強大感召力,使我們黨煥發出新的創造活力。它改變了中國人的命運,改變了國家的命運,也改變了黨的命運,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綜合國力

通過改革開放,我們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躍升。197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3645億元,到2006年已經達到21萬多億,增長了57.5倍,到2007年則是24.66萬億元。中國外匯儲備去年底達1.53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位,而在1978年我國的外匯儲備只有15億美元。改革開放30年,我國的GDP平均增長9.7%,而世界經濟同期只有3%左右的增長。現在中國的糧食、棉花、肉類、鋼鐵、煤炭、化肥等主要產品的產量在世界上都排在第一位;我們的載人太空梭已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工程也正在順利進行,等等,這都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和綜合國力的極大提升。

中國在這30年的發展中是一枝獨秀。其他國家也曾有過快速發展,可能是5年、10年,甚至是15年,但像中國這樣持續30年以這么高的增長率發展是沒有的。目前,我國的經濟總量超過了義大利、英國、法國等國家,排名已從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現在的第4位,排在我們前面的是美國、日本和德國,其中德國與我們挨得非常近。美國的一些經濟學家也在算,如果中國保持這樣的發展勢頭,到2050年的時候,將要超過美國。

經濟是和政治、軍事聯系在一起的,弱國在世界上是沒有地位的,弱國是沒有外交的。國家強了,說話就有人聽,國家弱了,就沒有話語權。普京就曾說過,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30年的改革發展,伴隨著我們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西方發達國家也越來越重視中國,我們在世界政治舞台的話語權也更強了。比如,由西方發達國家召集的研究世界經濟形勢和問題的西方八國首腦會議要求吸收中國參加,就證明了我國的發展對於世界經濟已經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改革開放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國民生產總值快速增長,全體國民創造出了巨大的社會財富,與此同時,全體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財產由無到有,由少到多,跨越了溫飽、小康兩個生活階段,逐步向富裕邁進。

1978年,中國光農村的貧困人口就有2億5千萬,占總人口的30%。到2006年的時候降至2148萬,僅占我們總人口2.3%。世界銀行公布的數字表明:近25年來,全人類取得的扶貧事業成就中,67%的成就應歸功於中國。也就是說,中國為世界脫貧事業是做出巨大貢獻的。

改革開放30年,生活上的巨大變化,我們每個中國人都能深刻地感受到。2007年和1978年比,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7元提高到1378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3.7元提高到4140元,扣除物價因素以後,二者平均每年都增長7%。而同時,城鎮居民家庭的恩格爾系數從57.5%下降到36.3%,農村居民家庭的恩格爾系數為67.7%下降到43%,這都充分說明了我們生活水平的明顯改善和消費水平的顯著提高。2006年1月1日起,黨和國家為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又取消了在中國有著2600多年歷史的農業稅,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重大事件,也充分證明了改革開放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

改革開放也給杭州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78年,杭州的國內生產總值28.4046億元,財政總收入9.9043億元。到2007年,這兩個數據分別達到了4103億元和778.43億元,城市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同時,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各個階層群體都獲得了改革帶來的實惠,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比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338元增至2007的21689元,增長63.2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162元上升到2007年的9549元,增長57.9倍。改革開放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改變,我們做夢都想不到!比如現在我們的私家車很多,有的人家一戶就有兩輛。還有些企業主是農民出身,在創業初期,他們根本不可能想到現在還可以擁有自己的飛機,更別提手機、電腦啊這些越來越普及的電子消費品了。當時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現在都一一實現了。

——改革開放極大地提高了全體國民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質

改革開放給中國人民面貌帶來的歷史性變化,還不僅僅是在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觀念的巨大轉變。30年改革開放的一個最大變化就是打破了過去那種單調、統一的帶有個人崇拜和違背人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趨多樣化,思想觀念日益多元化。競爭、效率、民主、法治等等意識是30年前所不可想像的,特別是,人們可以自由地思想,自由地選擇,自主地決定自己的命運,自由、自主、獨立,這是改革開放帶給人們精神領域的一個最大變化。原來走在大街上,大家穿得都差不多,灰色的,現在花花綠綠了、五光十色了,人們的思想也變得活躍了,創新力強了,人也聰明起來了,文明起來了。人的思想從僵化、半僵化,從「兩個凡是」走出來了,國家也從封閉、半封閉走向了開放和自信。精神生活和思想觀念的變革調動了億萬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突飛猛進的局面。

改革開放使中國人富起來了,但是我們要防止物質生活豐富,精神生活空虛。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一個需求層次理論,把需求從低到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個層次,人在滿足了低層次的需要後,還要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所以,我們在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還要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

30年發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證明了改革開放之路的無比正確性。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對外開放在帶來國外先進管理理念和經驗的同時,也會帶進一些糟粕,正如小平同志所說,開放了,新鮮空氣進來,但有的時候,蒼蠅蚊子也進來了。所以,我們要保持頭腦清醒,國門要打開,好的東西放進來,不好的要拒絕,蒼蠅蚊子要趕掉。此外,我們要正確看待改革開放中出現的一些工作上的失誤。應當看到,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在這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中,難免會出現前進中的曲折、發展中的挑戰,但我們走過的路程,我們取得的成就已經表明,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社會的發展還將證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才能鞏固成果、再創輝煌。

⑷ 中國、世界歷史年代對照表

1、公元前5000~前500年

亞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蘇美爾·阿卡德城邦的建立和統一、蘇美爾的政治結構神廟、大經濟阿卡德統治、南部兩河流域烏爾第三王朝、古巴比倫王國時期、古巴比倫王國的興起、漢謨拉比的統治、亞述帝國亞述國家的產生和演變、亞述帝國的建立、新巴比倫王國、新巴比倫王國滅亞述。

古代兩河流域的文化、楔形文字、吉爾伽美什史詩、古代兩河流域的科技、巴比倫的天文學、巴比倫的數學成就、腓尼基文明、腓尼基的興起、腓尼基發達的經濟、赫梯和古巴勒斯坦赫梯的興亡、古巴勒斯坦的統一猶太教的產生、古代印度文明、早期哈拉巴文化階級的產生和國家的出現。

四大吠陀婆羅門教的創立、列國時代的印度十六國的建立、摩竭陀國稱霸城市的再度興起、沙門新思潮佛教的產生與釋迦牟尼。

中國第一王朝——夏朝、大禹治水、階級社會的產生、夏啟建國、少康中興、夏桀亡國、商朝的興衰、成湯建商商朝的滅亡、商朝的農業生產技術、神奇的甲骨文、發達的青銅文化、禮樂統治下的西周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周公制禮作樂、西周的宗廟祭祀、國人暴動與宣王中興。

三星堆文化、紛亂的東周、平王東遷、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清凈無為」的道家、孔子創立儒學、《考工記》問世、波斯帝國的興衰、波斯帝國的建立、大流士一世改革、大流士的對外政策、波斯帝國的經濟、波斯帝國的衰亡。

非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國家的產生和早期王朝時期前王朝文明、提尼斯王朝的建立、古王國時期的經濟社會、古王國的經濟、古王國的瓦解、法老和金字塔中王國時期、第一中間時期和人民起義、埃及的再度統一、中王國時期的對外戰爭、中王國時期的農業和手工業。

中王國的滅亡、新王國的盛衰強盛的第十八王朝、新王國的冶金業和紡織業、發達的商業和海外貿易、埃赫那吞宗教改革、拉美西斯二世與赫梯爭霸、新王國的衰亡、後期埃及塞易斯王朝、後期埃及前期的經濟、波斯征服埃及、波斯對埃及的統治、埃及人民反抗。

波斯的斗爭後期、埃及滅亡、古埃及的文化早期的象形文字、圖騰崇拜到自然崇拜、宏偉的雕塑建築和精湛的工藝、藝術、發達的天文歷法、非洲的其他文明、撒哈拉農耕社會、努比亞文化、凱爾邁文化、迦太基文明的興起、迦太基的政治制度、迦太基在北非的擴張,迦太基的貿易和探險。

歐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愛琴文明、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邁錫尼的墓葬、特洛伊戰爭、古希臘城邦、國家的出現、城邦的形成、斯巴達城邦、國家的形成、雅典城邦國家形成、梭倫改革、希臘城邦的繁榮、希波戰爭戰後、希臘的城邦經濟、奴隸制度的發展

。城邦民主政治的發展、希臘諸城邦的沒落、雅典的海上霸權、伯羅奔尼撒戰爭、戰後諸城邦的危機、後期希臘城邦的爭霸和衰亡、古典時期及以前的希臘文化、希臘的宗教與神話、發達的戲劇、精美的建築和雕刻、史學的繁盛,哲學的興起。

美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美洲的早期文明、亞洲人的遷入、奧爾梅克文明、特奧蒂爾坎查文文化、帕拉卡斯文化

2、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歐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馬其頓的興起、馬其頓王國的興盛、腓力二世統一希臘、亞歷山大東征、安提柯王朝的建立、斯巴達的社會改革、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國、托勒密王朝的專制統治、托勒密王朝的衰敗、塞琉古王國的專制統治、發達的塞琉古商業。

塞琉古的手工業、塞琉古的衰亡、馬其頓時期的文化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歐幾里得與幾何學天文學和地理學的發展、哲學的進一步發展、日趨成熟的雕塑藝術、伊索寓言、古羅馬的王政時代、伊特魯里亞人、羅馬的氏族制度民主軍事制度、圖里烏改革、王政時代的結束。

早期的羅馬共和國、設立平民保民官、李錫尼一塞克斯圖法平民斗爭和新貴族的產生、征服義大利、羅馬共和國早期的社會經濟、羅馬的對外擴張、第一次布匿戰爭、第二次布匿戰爭、第三次布匿戰爭、侵略西班牙羅馬的行省、統治羅馬

。共和國的沒落、西西里起義、斯巴達克起義、共和時代的文化、羅馬的宗教神話和祭司羅馬的建築藝術、朴實的歷史和哲學、強權獨裁時代的到來、米特里達梯戰爭、蘇拉獨裁龐培興起、前三頭同盟,愷撒獨裁後三頭同盟。

亞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秦朝統一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的建立、秦始皇萬里長城的修築、秦朝的覆亡、「世界第八大奇跡、」西漢劉邦建西漢、漢武帝時代、漢匈和戰、司馬遷著《史記》。

孔雀帝國被佔領的時代、旃陀羅笈多創立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征伐、孔雀王朝時期的政治與軍事、森嚴的種姓制度、孔雀王朝後的印度、帝國時代的文化、印度的史詩《佛本生經》、孔雀帝國時代的建築藝術。

3、封建時期

公元元年~400年

歐洲(公元元年~400年)

羅馬帝國的建立、奧古斯都建立元首政治、屋大維對內的政治制度、繁榮的「和平時代」、經濟的發展、城市的興盛、從黃金時代到三世紀危機、隸農制的盛行、皇權的進一步加強、羅馬的「黃金時代」、羅馬城市和商業的蕭條。

混亂的政治、統治後期的羅馬帝國、戴電里先統治、君士坦丁大帝獨裁、扶持基督教、繼續衰弱的帝國經濟、帝國的分裂、基督教的興起和傳播、基督教的演變、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馬克西穆斯之亂、四大「蠻族」掌權。

帝國時代的羅馬文化、自然科學的發展、唯心主義哲學的盛行、發達的史學、帝國時代的法學、羅馬的文學、羅馬的建築和雕塑藝術

亞洲(公元元年~400年)

東漢劉秀建東漢、外戚宦官專權、班固著《漢書》、蔡倫改進造紙術、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三國鼎立時期的中國、亂世梟雄——曹操、建安文學、蜀國的建立、諸葛亮治蜀、孫權建吳、西晉和東晉的建立、「五胡十六國」興起。

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兩晉的書畫藝術、陶淵明與田園詩、貴霜帝國的建立、開明的迦膩色伽、統治早期的薩珊、波斯帝國薩珊波斯的興起、薩珊和羅馬的戰爭、馬資達克起義、古代朝鮮箕氏、朝鮮新羅百濟建國、朝鮮半島的古代文化、古代日本繩文式和彌生式文化,邪馬台國大和國家的興起。

美洲、非洲(公元元年~400年)正在發展的美洲和非洲、瑪雅文明的興起、摩羯文化、印加文明興起、阿克蘇姆國統治,東非迦納王國的繁榮。

4、中世紀

歐洲(公元400~1500年)

日耳曼王國的建立、古代日耳曼人的社會制度、西歐封建關系的萌芽、日耳曼諸王國的建立、倫巴德人入侵義大利、西歐封建制的產生、克洛維創建法蘭克王國、矮子丕平篡權、查理曼帝國形成、帝國的分裂、北歐海盜海盜時代的來臨、北歐海盜的擴張。

「無骨者」伊瓦爾和哈拉爾德、北歐海盜的覆滅、發達的航海造船技術、北歐的口頭文學、9~11世紀時期的西歐、加洛林王朝時期的法國農業、羅伯特王朝與加洛林王朝的斗爭、加佩王朝的建立與王權的式微、亨利一世統治下的德國。

俗權和教權之爭、盎格魯一薩克遜人征服英格蘭、十字軍東侵、十字軍東征的起因、克勒芒城宗教會議、十字軍第一次東征、十字軍血洗耶路撒冷、薩拉T反擊十字軍、君士坦丁堡之災、法蘭西民族國家的形成、法國王權的加強、路易九世改革、腓力四世控制教權、巴黎市民起義。

路易十一統一法國、11—15世紀時期的英格蘭、諾曼底征服、亨利二世改革、《自由大憲章》的簽訂、獒國國會的出現、既特·泰勒起義、紅白玫瑰戰爭、英法百年戰爭、百年戰爭的爆發、竟雷西戰役、二十年的和平、聖女貞德、酉年戰爭的結束。

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菲特烈一世侵略義大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開始、漢薩同盟的建立、媛尼斯和佛羅倫薩共和國、西班牙基督教王國的興起、暴死病黑死病的泛濫、黑死病的傳播路線、黑死病之後的歐洲經濟、黑死病的長期影響急劇下降的人口。

中世紀的基督教和西歐文化、羅馬教會教階制的演變、英諾森三世加強教權、異端運動的發展、大學的出現、哥特式建築的興起、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一世的法典改革、查士丁尼對外擴張、拜占庭帝國的瓦解、拜占庭的史學、中世紀時期的東南歐。

第一保加利亞王國的建立、尼曼亞統治塞爾維亞、阿爾帕德王朝時期的匈牙利、瓦拉幾亞時期的羅馬尼亞、中世紀時期的捷克和波蘭、捷克國家的形成、德國勢力的滲入、蒙古帝國大一統時期、胡司宗教改革、胡司戰爭。

普亞斯特王朝時期的波蘭、金帳汗國統治時期、留里克王朝的建立、基輔羅斯公國、伊凡四世改革,立窩尼亞戰爭。

亞洲(公元400~1500年)

北朝北魏的建立、孝文帝改革、賈思勰著《齊民要術》、北周立國、北朝開鑿石窟、南朝劉宋的建、立齊梁陳的更替、祖沖之求圓周率、山水詩勃興、劉勰著《文心雕龍》、隋朝一統、隋朝的建立、隋朝改革官制和創設科舉、煬帝開修大運河。

李春建趙州橋隋朝的滅亡中前期的唐朝貞觀之治玄奘西遊與鑒真東渡武周革命開元盛世造紙術西傳僧一行實測子午線唐朝的衰敗安史之亂、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黃巢大起義與唐朝滅亡、原始火葯的發明、詩歌藝術的頂峰、北宋的興衰、陳橋兵變、王安石變法、北宋和遼、西夏的關系。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宋詞的興盛、南宋南宋的建立、南宋抗金、繁榮的南宋商業、朱熹集理學之大成、宗教大融合和禪宗盛行、元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忽必烈稱帝、元朝建立行省制度、郭守敬與《授時歷》、關漢卿與元曲、中前期的明朝。

明朝的建立、明初設內閣、朱元璋加強吏治、鄭和下西洋、大明與東南亞國家的關系、晚明景象、賦稅制度的重大改革、明朝與後金的戰爭、明末農民起義與明朝的滅亡、明朝的科技、長篇小說的繁榮。

中世紀時的伊朗、科斯洛埃斯改革、薩珊帝國、後期的對外擴、張薩珊帝國的滅、亡薩非王朝的建立、中世紀伊朗的史學和文學、發達的建築藝術、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的建立、阿拉伯帝國的對外擴張、阿拉伯帝國封建制度的發展。

帝國的分裂和衰敗、大一統的蒙古帝國時期、、拔都西征旭烈兀西征、伊兒汗國的衰敗、帖木兒帝國的曇花一現、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興起、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奧斯曼滅亡、拜占庭帝國、蘇里曼一世的擴張、土耳其的藝術、從笈多帝國到德里。

蘇丹時期笈多、帝國的盛衰、戒日帝國的興起、德里蘇丹時期的印度、印度教的出現、先進的數學、天文學、莫卧兒帝國早期、巴布爾創建莫卧兒帝國、阿克巴改革、西方殖民者入侵、印度錫克教的興起、繪畫和建築藝術、新羅和高麗時期的朝鮮。

新羅滅百濟高句麗的滅亡、後期新羅的土地制度、新羅的衰亡高麗王朝的建立和擴張實行柴田科制度和公田制高麗滅亡李氏朝鮮前期封建專制集權的加強壬辰衛國戰爭中世紀時期朝鮮的文化教育、繁榮的佛教、李朝世宗創制朝鮮字母。

日本的封建化改革、聖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奈良時代的社會經濟、平安時代的日本武士的興起、幕府統治和日本的統一、鐮倉幕府的創建、內外貿易的發展、,日本的戰國時期及統一。

美洲(公元400-1500年)

中世紀時期的印第安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帝國的建立、印加文化、瑪雅貿易,瑪雅人的社會結構。

非洲(公元400~1500年)

封建時期的埃及、埃及封建制度的形成、埃及國家的獨、立反抗十字軍的斗爭、阻止蒙古帝國西進、土耳其統治下的埃及、中世紀時期埃及的文化。

北非和東非馬格裡布的獨立、阿爾摩哈德朝的統一、東蘇丹諸國、衣索比亞王國、「桑給帝國」時期、桑給帝國發達的對外貿易、西非和南非迦納王國的興衰、馬里王國的崛起、桑海王國的獨立、桑海王國的衰敗,大辛巴威。

5、資本主義

1300~1600年

歐洲(1300~1500年)

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但丁創作《神曲》、第一個人文主義者彼特拉克、薄伽丘與《十日談》、早期文藝復興的藝術、早期文藝復興的史學、義大利後期文藝復興、全才式人物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喬爾喬涅和提香。

政治思想家馬基雅維里、空想社會主義者康帕內拉、西歐各國的文藝復興藝術家、丟勒空想社會主義家、莫爾拉伯雷與《巨人傳》、文壇巨匠莎士比亞、塞萬提斯與《堂·吉訶德》、發展中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

哥白尼和天文學革命、科學巨人伽利略、數學的突破、物理學的重大發展、培根與哲學、宗教改革前的德國、發達的工商業、天主教會統治下的德國、處境不佳的騎士階層、城市的階層關系重重壓迫下的德國農民、德國宗教改革、馬丁一路德的早期宗教改革觀點。

(4)中國世界歷史學30年擴展閱讀:

1、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落後的軍事力量無力抗擊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清政府統治時期中國和西方列強的戰爭幾乎都以失敗告終,只有一次例外,即中法戰爭,還迫使法國內閣倒台,但是最終法國「不勝而勝」,取得了對越南的宗主權,還讓中國開放了西南口岸,允許法國在西南地區築路。

2、1980年代以來,鄧小平政府宣布改革開放,開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推行經濟體制改革。中國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但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仍位於世界中等水平,並逐漸受到資源限制和貧富差距加大的制約。廣東為GDP最高的第一強省,浙江為人均收入最高的第一富省。

⑸ 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歷次召開

歷時8天的第19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於8月13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召開,2000年正值奧斯陸建城1000周年紀念,大會閉幕的周末,市民傾城上街慶祝,載歌載舞,盛況空前。 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每5年舉行一次,中國歷史學會於1980年申請參該組織,並應邀參加同年在布加勒斯特舉行的第15屆大會。今年的大會因在世紀之交召開,參加者特別踴躍,據雲達兩千人。大小會議(主題大會、專題討論會、圓桌座談會、報告會)不下一百餘次,使人應接不暇。 大會組織的三個主題報告吸引了眾多聽眾:第一個題目是「全球史(世界史)的概念與方法論」,下分兩個副題:1、世界史是否可能?2、數世紀來各大洲之間的文化交流。第二個題目是「千年的時間與歷史」,下分兩個副題:1、時間的構建與區分,2、千年運動與對未來的幻想。第三個題目是「歷史的用途與歷史學家在歷史中的地位」,下分三個副題:1、近代以前歷史的應用和濫用與史學家的地位,2、
近代社會中歷史的工具化與史學家,3、近代史學的批判功能。 專題討論會也很有特色,共分20個專題,如20世紀史學的評估;記憶與認同;各種社會如何構建與處理其過去;科學發明(科學知識的傳播與接受);司法理論與實踐;歷史中的伊斯蘭社會;傳教、現代化、殖民與非殖民化;宗教與性別;家庭結構與人口統計——歐亞社會比較;區域與區域化;自古至今的寫作與閱讀習慣;環境史的最新發展;16至20世紀知識交流的方式等等。 圓桌座談會的題目更多:傳媒革命,歷史教學,歐洲與非歐洲法制的交遇與對抗,性別、種族、排外與民族主義,疾病史,檔案的公開與共產主義史(1990—2000),50年來冷戰史著作評議等,充分反映了近年來國際史學界注視的方向。 英國歷史學家奧布萊恩就第一個主題「世界史是否可能?」所作的報告,對我們了解西方學界對世界史研究的新趨勢和存在的問題頗有幫助。 「世界史是否可能?」這個問題在我們看來似乎是幼稚可笑的。但在西方歷史學界看來,世界史確實還是一門有爭議的學科,何況擺脫「西方中心主義」對他們大多數歷史學家來說比對我們困難得多。不過近一二十年來情況有了轉變。奧布萊恩教授首先從史學史發展的角度列舉古代的希羅多德、司馬遷,中世紀的奧羅息斯、奧托主教,近代的伏爾泰和哥丁根學派,到當代的麥克尼爾、斯塔夫里阿諾斯的世界史著作和觀點,認為他們代表了擴大歷史研究領域、重視其他文化和民族的世界史學傳統。 有些後現代主義者顧慮「全球史」的復興會重新突出西方在科技、軍力、經濟發展的超前性。奧布萊恩指出,這種顧慮也不是沒有根據,因為不少歷史學家仍被幾個不正確的觀點所誤導:一是認為歐洲在19—20世紀在科技和經濟的領先地位可以追溯到1815年以前若干世紀;二是認為歐洲的政治、法律、文化遺產對促進其經濟發展和科技發展特別有利(即所謂「特殊論」);三是認為亞洲人一直生活和工作在不利的環境下,這種生態實際長期束縛和阻礙著亞洲的經濟發展。這就是說,西方在歷史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是由於它的「特殊」條件,是東方所望塵莫及的。這些片面的觀點近年來遭到了東西方歷史學家
的批評和駁斥。 最後,奧布萊恩預測:歷史比較方法和跨文化的國際交往研究將是21世紀世界史學的主要風格,只要處理得當,這兩種方法「定能加深我們對異質文化的了解,滿足全球范圍內一體化和相互依賴的要求,並且促進對各民族、團體、文化在歷史上豐富多彩的貢獻的理解和贊賞」。 2005年第20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首次在歐洲和美國之外的國家舉行。雖然這次大會是在澳大利亞的悉尼舉行,而不是在亞洲等發展中國家舉行,但是會議的組織者明確表示,這次大會在澳大利亞舉行有不同尋常的意義,表明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對第三世界國家歷史研究的重視。這次會議的選題也反映了世界歷史學界共同關心的問題、反映發展中國家與現代化關系的歷史 。
第20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確定了三大主題,即歷史上的人與自然,神話與歷史的關系,戰爭、和平、社會與歷史上的國際秩序。這三大主題體現了對傳統課題的重視,更強調了當今時代的需要。「人與自然」包括了生態史、環境史等內容,是目前備受關注的問題;「神話與歷史」則包括了大量的傳統基礎課題,目前大量的考古材料和解密材料,對研究傳統未解的歷史之謎提供了研究的基礎;「戰爭、和平、社會與歷史上的國際秩序」既包括了傳統課題,更包括了當今時代提出的迫切需要研究和解答的新研究課題。
這次大會非常重視亞非拉國家的歷史。在大會組織的6個專題討論會中,除一個是研究1000—2000年中歐在東西方歷史中的地位外,其他都是研究亞非拉國家歷史的題目。其中關於對中國歷史與現代化問題的研究,大會還專門設立了一個分論壇,足見大會組織者對中國歷史研究的重視。 簡介
第21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將於2010年8月22—28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是由國際歷史學會主持的,每五年舉辦一次,是全世界歷史學家的盛會。建設世界史學科,必須加強國內外世界史學工作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中國史學會是國際歷史學會的國家會員,按照慣例,中國史學會決定組織中國史學家代表團出席這次大會。 這次大會確定了三大主題:帝國的衰落;作為文化的城市;宗教與權力 。
另外,還有21個專題討論會。議題分別為個人傳記與微觀史;征服與人口學;誰擁有歷史?過去與現在的史料;非洲的殖民帝國與文化混雜;變化中的旅行文化;移民;現代歷史中自由與不自由的勞工;跨文化視野中的書籍;20世紀伊斯蘭世界的國家建構;消費社會與經濟變遷;「我們吃,我們穿,故我們存在」:歷史中的食物與服裝;信貸的社會史;民族認同與對霸權的記憶;邊疆與邊界;歷史與人權;性暴力:歷史、文化與表述;新共和國:19世紀拉丁美洲的國家建構;伊斯蘭教、猶太教和基督教中的高等教育;前現代時期南亞與東南亞的宗教與社會;通向一種世界史?全球化世界中的社會政策與政治;作為歷史要素的情感:古代世界的感知與感情。
15個圓桌會議。主題分別為奴隸制;歷史學與倫理學;18世紀之前的寬容;關於殖民化的相互沖突的記憶;古代與中世紀的天文學和占星術;世界的形象:為世界繪制地圖;歷史學存在一種全球方法嗎;參見專題21;死亡的權利;公共空間概念的使用;城市暴力;古代與中世紀的種族多樣性、文化交流與認同;口語文化與書寫文化的沖突;集體認同的女性圖像表達;婦女與學術文化。
10個聯合討論會。議題分別為性別與教育;城市、知識與傳媒;歷史上的人文主義;歷史編纂的政治史;圖像、大眾傳媒與歷史;民族史與歷史學的全球化;作為創新政治模範的小國家;體育運動中的國際關系:歷史編纂學的趨勢與新挑戰;現代史中的空間概念;從古代到現今的貿易與文明。
4個特別討論會。議題分別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項目的歷史;倫理學、歷史研究與法律;中國、印度和日本的現代化:一項比較研究;歷史視野中的世界形象。4個特別討論會中,其中第3項「中國、印度與日本的現代化:一項對比研究」是中國史學會建議的,由中國史學會主持。
此外,還有國際史學會22個分支機構召開的各種討論會。按照規定,專題討論會的主持國學者不能超過三人,需要多個國家學者參加。其他各種場次的討論會也需要中國學者出席。
李伯重在開幕式上作基調報告
應歷史科學國際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秘書長Jean-Claude Robert教授的邀請,清華大學歷史系和國學院教授李伯重出席了2010年8月22-28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21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The 2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 CISH2010),並在開幕式上做了題為「Water and the History of China」 的基調報告(keynote speech)。李伯重教授是第一位在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上開幕式上做主題報告的中國學者 。
首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於1923年在布魯塞爾舉行,隨後歷史科學國際委員會1926年5月15日在日內瓦成立,這是歷史學科最重要的國際組織。我國的中國史學會於1982年加入了該組織,成為該組織的正式成員。
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每五年召開一次。參加此次大會的學者有一千五百人左右,來自世界各國。中國史學會派出了由中國史學會會長張海鵬教授、秘書長陶文釗教授率領的陣容強大的代表團參加了這次大會,並成功地獲得了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主辦權(將於2015年在山東濟南舉行)。陶文釗教授還當選為歷史科學國際委員會執行局成員。
今年國際歷史科學大會開幕式講演的主題是水與歷史。開幕式在阿姆斯特丹音樂廳(Muziektheater Amsterdam)舉行,做主題講演的學者有李伯重(中國)、Ibrahima Thioub(塞內加爾)和Jean-Claude Robert(加拿大)三位歷史學家。
本次大會舉行的討論會(session)有122場,其中大會組委會提議組織的特別討論會(special session)有兩場。在這兩場特別討論會中,一場是李伯重教授與日本學者友部純一教授、印度學者Prasannan Parthasarathi教授合作組織並主持的「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India and Japan: a Comparative Study」。五十餘位各國學者參加了這場討論會,中國史學會會長張海鵬教授、印度加爾各答發展研究所所長Amiya Bagchi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蘇基朗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學松浦正孝教授等學者作了報告。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21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上,經過大會陳述、執行委員會投票等程序,最終以36票支持、8票反對、5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將在中國山東大學舉行的議案 。
2009年初,中國史學會分析討論後認為: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行影響深遠;全球經濟危機時期,中國恢復經濟發展的實力和信心,更是鼓舞著全世界。中國的發展顯然為申辦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創造了充足的條件,因而,中國史學會應在2010年召開的第21屆大會上,正式申辦2015年的第22屆大會。
中國史學會在討論有關申辦設想時認為,第22屆大會如能在中國舉行,山東濟南及山東大學應成為首選的舉辦地。山東是孔孟故鄉、中華文化的發祥地,近年來山東經濟的發展也一直處在全國的最前列。山東大學素以「文史見長」,許多領域的研究居國內乃至國際學術界前沿。請各國歷史學家到山東來討論歷史文化問題,可以使他們通過山東正確地認識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也可以更進一步了解山東、宣傳山東,為山東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過渡創造國際輿論。2009年2月6日,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在歷史文化學院院長王育濟的陪同下,專程拜會了中國史學會常務副會長張海鵬先生(現為中國史學會會長),雙方座談後議定:擬申辦的2015年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將在山東大學舉行。
積極申辦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意義十分重大,這既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重大機遇,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報告,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舉措。屆時,全世界的2000多名頂尖級史學家齊聚濟南,也將是山東的一大文化盛事,不僅將極大提升山東省和山東大學的國際影響力,極大提升齊魯文化和孔孟儒學的影響力,同時,對開拓山東的旅遊市場,推動山東經濟走向世界,也將產生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因而,此項工作得到了國務院以及山東省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姜大明省長親筆簽發了致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執行局和執行主席的個人信函。
近一年來,在中國史學會的領導下,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與中國史學會秘書處緊密合作,扎實推進申辦的各項准備工作,先後完成了相關申辦陳述文件編纂,相關宣傳視頻和宣傳畫冊的製作等。今年7月12日,徐顯明校長在北京與張海鵬先生等舉行最後一次申辦工作會議,就申辦工作的各項具體事宜進行了周密安排。
8月21日—28日,中國史學會代表團共18人前往阿姆斯特丹,參加了第21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並成功地完成了第22屆大會的申辦工作。山東大學王育濟、姜生教授做為中國代表團的代表全程參與了大會的各項活動,並在8月24日中國代表團舉行的招待酒會上,向各國代表團團長和國際史學會執行局各位執委,著重介紹了山東省濟南市和山東大學的相關情況,回答了相關問題。在這次招待酒會上,山東大學設計製作的《山東o濟南o山東大學: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申辦地》的大型畫冊,受到歡迎和好評,對8月26日的執委會投票產生了積極影響。會議期間,王育濟、姜生教授還應邀出席了阿姆斯特丹市長的招待酒會,拜會了荷蘭史學會會長布羅蒙教授。在8月28日中國代表團的總結大會上,張海鵬團長對山東大學在申辦工作中的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
5年之後的2015年,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開幕式、閉幕式將在山東大學新建的體育館中舉行,大會的主會場和大部分分會場將設在山東大學的各個校區;屆時,預計會有2000名以上的外國史學家參會,山東大學將有眾多的學生以志願者的身份參與大會。

⑹ 歷史學和世界史哪個考研以後更吃香

歷史學研究生畢業後主要就業方向分別為:

1、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該專業研究生去向主要為政府、企業、教學、科研等部門中負責策劃、咨詢、管理和教學、研究等方面工作。近年來,畢業生主要就業於各地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出版社等。

2、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國家文物、考古、博物館系統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目前全國范圍內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就業勢態。只是前些年的畢業生大都留在北京等中心城市,許多省市文博系統長期得不到相關的畢業生。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90%以上,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中小城市或地區畢業生的需求始終供不應求。

畢業生就業范圍主要集中在全國省、市、區各級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門,以及各級、各系統的博物館文化部門,國家及省市機關(公務員),全國各高校(任教),出版部門(編輯、記者)。同時,部分畢業生出國深造,部分畢業生畢業後在相關領域工作。

3、歷史地理學

歷史地理學是一個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專業,具有跨文、理兩大學科的特點,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由中國學者引領世界潮流,長期以來國外學者們難以企及。它是一門理論性強、宏觀用途廣泛的實證性學科,五十多年以來為國家建設貢獻巨大,所以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近幾年該專業就業情況都比較理想,畢業生去向以從事文職為主的企事業單位。

專業畢業後,能夠從事中國歷史地理及其相關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也能勝任區域規劃、環境保護、新聞出版、方誌地名、水利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以及為政府決策部門作專題研究等。

4、歷史文獻學、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

這三個專業的畢業生的擇業面看似狹窄,但憑借該專業的人文底蘊和歷史厚重感,完全可以在媒體的文案策劃、企業的企劃部門、圖書出版界、旅遊等崗位或領域闖出一番天地,而不一定限制在研究或教學領域。

主要的就業去向有:

(1)大專院校、中小學校歷史與社會學教師歷史教師;

(2)大專院校黨校電大;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概論教師歷史系教師

(3)博物館:從事歷史研究,博物館管理其他

(4)旅遊:導游主要是歷史文化旅遊

(5)檔案管或單位公司檔案工作。

(6)圖書館;從事圖書相關工作

(7)編輯:文字編輯

(8)政府部門:教育局,政策研究,黨史研究室,其他人文崗位包括革命紀念館,歷史文化遺址管理保護等文化有關工作,以及地方誌工作,宗教民族相關工作

(9)各報紙新聞單位

(10)進社會科學院系統從事專職的歷史研究

5、專門史

專門史專業的就業選擇范圍可能相對窄一些。但是,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有著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價值和作用。

本專業畢業生可從事專門史專業研究工作,以及中等學校歷史教學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在行政、經濟、文化等部門從事研究和管理工作。文筆好的可從事公關文秘,行政管理等

6、世界史

世界史專業畢業後能夠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中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科技政策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關咨詢、宣傳、編輯和出版工作;國家各類文化、宣傳、出版、文博、涉外等部門從事相關工作;能夠在本學科做出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⑺ 1949到1978這30年的歷史對1978年後的中國的發展有何啟示

1949年到1978年,中國人民經歷了建國後這30年革命和建沒道路的曲折探索,總結其經驗教訓,給中國的發展帶來了很多啟示。
建國後,國家開始進行「一化三改」,即實現工業化,把生產資料私有制改為公有制,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初步建立了獨立的工業體系,社會主義工業化起步。1956年後,我國開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黨於1958年提出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總路線即「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反映了廣大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後的願望,但由於黨和人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少經驗,又急於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片面追求經濟建設中的高速度,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挫傷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大躍進,也使得「左」的錯誤在全國各地嚴重泛濫開來,主要標志是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而在1966年進入「文革」時期後,「左」傾錯誤惡性膨脹,嚴重干擾和破壞了國民經濟建設,國民經濟損失慘重。
縱觀建國後30年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歷程,有經驗,也有教訓,最重要的是通過總結這些經驗教訓,國家從中得到了很多有益的重要啟示:
一、必須充分認識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據此制定方針政策。
二、必須堅持黨的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
三、必須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片面誇大主觀能動性;
四、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以後,應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能「以階級斗爭為綱」;
五、生產關系的變革必須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六、要健全民主和法制,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的原則,防止個人崇拜。

⑻ 世界歷史年表和中國歷史年表

世界歷史年表
約300、400萬年前:人類在地球上出現。
約200、300 - 1萬年前:人類舊石器時代。打制石器流行,已使用火,晚期大量使用骨、角器。狩獵和采
集業發展,血緣家族及母系氏族公社產生。
約170萬年前:元謀人生活在今中國元謀一帶,已能製造和使用石器。
約70 - 20萬年前:北京人生活在中國華北地區。
18萬年前:山頂洞人生活在北京人活動過的地區。
約公元前3 - 前1萬年:原始宗教出現。
約公元前1.2萬 - 前4000年:人類中石器時代。發明並使用弓箭,細石器廣泛應用,狩獵業發展。
約公元前8000 - 前2000年:人類先後進入新石器時代。磨光加工的石器流行,出現了原始農業和畜牧業
。母系氏族公社繁榮。
公元前6000年:小亞細亞地區出現亞麻和羊毛織物。
約公元前6000 - 前1000年:古代兩河流域、小亞細亞、希臘、羅馬、印度和波斯等地原始宗教和古代宗
教盛行。
約公元前5000年:亞洲西南部和中亞地區開始用冷鍛法加工天然銅。古埃及已使用等臂天平秤,為已知最
早的衡器。
約公元前5000 - 前4000年:古埃及出現以太陽和月亮為規律的日歷。
約公元前5000 - 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原始居民生活在長江下游地區。
公元前4000 - 前3000年:古埃及、西南亞、南歐、中歐和中國等地先後開始用礦石煉銅。
前3760年:古代猶太人日歷的首年。
公元前3500 - 前3100年:古代兩河流域烏魯克時期。出現陶輪制陶和塔廟建築,創造了楔形文字。古埃
及國家(諾姆)形成。出現了象形文字。
公元前3500 - 前3000年:古代兩河流域居民開始使用輪式運輸工具。古代埃及人已在農業中使用犁、耙
和施肥。
前3372年:古代南美瑪雅年表中最早的日期
前3100年:古代埃及上埃及統治者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初步形成統一國家。埃及早王朝時期開始。
公元前3000年:古代兩河流域蘇美爾地區出現奴隸制城市國家。
約公元前3000年:古代埃及出現有槳和帆的船。古埃及人已使用銅鏡。古印度人發明了印章文字。
公元前3000 - 前2300年:愛琴海地區克里特文明出現。
前2686年 - 前2181年:埃及古王國時期。國家統一完成,大規模興建金字塔。
前27世紀:古代兩河流域蘇美爾時代的英雄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形成。
前26世紀:古埃及著名的獅身人面像落成。
前2500年:古代蘇美爾醫學發現礦泉水有癒合特性,古代蘇美爾人已使用燃油燈,學會烤制麵包和釀制啤
酒。歐洲出現編織機。
約公元前2500 - 前1500年:西亞古亞述時期
前25世紀 - 前23世紀:古代兩河流域古巴比倫人發明在陶片上刻劃地圖。
前2378年 - 前2371年:古代蘇美爾拉格什國王烏魯卡基那在位,進行世界最早的改革。
前2371年 - 前2154年:古代兩河流域阿卡德王國時期。國王薩爾貢統一兩河流域南部。
約公元前2300 - 前1750年:古印度哈拉帕文化時期。
前23世紀:中國堯命羲、和觀測天象,制定歷法,以366日為一年,置閏月以正四時。
前2181年 - 前2040年:古埃及第一中間期。
約前年 - 前2096年:古代兩河流域烏爾第三王朝創立者烏爾納姆在位,頒布《烏爾納姆法典》。
約前21世紀:中國禹治水成功
約前21 - 前17世紀:中國二里頭文化存在
前21 - 前16世紀:中國夏朝
前2040年 - 前1786年:古埃及中王國時期。青銅器廣泛應用,開發法雍湖地區,修建卡爾納克神廟。
前2017年 - 前1595年:古代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時代
前2000年:- 愛琴海地區邁錫尼文明出現。古代埃及出現圖書館,製作木乃伊。
前1900 - 前1600年:古希臘出現線形文字,青銅器廣泛使用。
前1792年 - 前1750年:古代兩河流域古巴比倫第6代國王漢穆拉比在位,定《漢穆拉比法典》
前1786年 - 前1567年:古埃及第二中間期。喜克索斯人入侵,統治埃及百餘年。
前18世紀:古巴比倫出現農人歷書,內容包括灌溉、耕耘和收獲,為已知最早的農人歷書
約前17 - 前14世紀:小亞細亞赫梯古王國時期
前16 - 前11世紀:中國商朝。
前1567年 - 前1085年:古埃及新王國時期。
約公元前1500年:中國二里岡文化存在。古代埃及人已使用24個字母符號。古代埃及小說《錫諾赫的故事
》問世。古巴比倫人創造了發達的數學和天文學。馬開始用於車輛運輸。英國索爾茲伯里和威爾特地區建
造史前巨石群。古代埃及人已使用水銀。
前1500 - 前1000年:古印度早期吠陀時代。瓦爾那制度萌芽。
前1379年 - 前1362年:古代埃及實施埃赫那吞改革。
約公元前1300年:古代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已有日晷。
約前14世紀:中國盤庚自奄遷殷,產生甲骨文。
前14 - 前12世紀:古代西亞赫梯帝國時期。
前14世紀中葉 - 前11世紀末:古代西亞古亞述帝國時期。
約前13世紀:中國商代青銅器全盛時代。晚商司母戊鼎為現存最大青銅器。
前11 - 前9世紀:古希臘荷馬時代。
前11世紀~前256年:中國周朝。
公元前1000年:古代埃及和印度出現麻風病。
公元前1000 - 前600年:古印度後吠陀時期。雅利安人國家形成,婆羅門教流傳。
前10世紀 - 前612年:古代西亞新亞述帝國時期。鐵器出現並廣泛應用。
前10 - 前5世紀:古代印度最早的哲學著作、婆羅門教經典《奧義書》形成。
前841年:中國周厲王暴虐,國人暴動。召公、周公行政,號曰共和。中國歷史准確年代自此開始。
前9世紀末:古希臘斯巴達國家形成。
前8世紀:古希臘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形成,傳為荷馬所作。中東地區的帕加馬人發明羊皮紙
製成的書籍,稱「羊皮書卷」。亞美尼亞地區創建坎兒井。
前776年:中國記載世界上最早的日蝕。古希臘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奧林匹亞召開。
前771年:西周亡。
前770年:中國周平王東遷洛邑,東周始。歷史進入春秋時期。
前722年:中國史籍《春秋》記事始於本年,為世界上最早的編年史。
公元前700 - 前600年:古代腓尼基人用山羊脂和草木灰製成肥皂。
前8 - 前6世紀:古羅馬王政時代。
前626年 - 前539年:古代兩河流域新巴比倫王國時期。
前624年 - 前547年: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在世,創立米利都學派。
前621年:古雅典頒布《德拉古法典》。
前613年:中國《春秋》載世界上對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
前610年 - 前546年:古希臘哲學家阿那克西曼德在世。
約前7世紀:巴比倫人發現日食和月食重復出現的沙羅周期。
前604年 - 前561年:古代兩河流域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修建空中花園,滅猶太國。
前594年:古希臘雅典執政官梭倫實行政治經濟改革,頒布《阿提卡法典》。
約公元前580 - 前500年: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在世,創立畢達哥拉斯學派,提出畢達哥拉
斯定理、數和諧說和靈魂輪回說。
約前563年 - 前483年: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世。
前558年 - 前330年:古代西亞波斯帝國時期。
前551年 - 前479年:孔子在世,創立儒家學派,首創私人講學,主持文化古籍的編訂整理。現存《論語
》為門人記錄他談話的編集。
約前540年 - 前468年:耆那教創始人筏馱摩那在世。
約前525年 - 前456年:古希臘劇作家埃斯庫羅斯在世。
前512年:中國孫武以兵法進呈吳王闔閭,有《孫子兵法》傳世。
約前500 - 前449年:希波戰爭。
前485年 - 前425年: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世。
約前476年 - 前390年:中國戰國時期思想家墨子在世,創立墨家學派。
前475年:中國戰國時期開始
前469年 - 前399年: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在世。
約前460年 - 前401年: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在世,著有《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約前460 - 前370年: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在世。
前432年:古希臘建成帕提農神廟,由雕刻家菲迪亞斯裝飾設計。
前431 - 前404年:發生伯羅奔尼撒戰爭。
前427年 - 前348年/前347年: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世。
前384年 - 前322年: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世。
前372年 - 前289年:中國戰國時期思想家孟子在世。
約前369年 - 前286年:中國戰國時期思想家莊子在世。
約前360年:中國《甘石星經》書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
前356年:中國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
前341年 - 前270年: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在世。
前340年 - 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在世,開創楚辭,寫《離騷》,後投汨羅江殉志。
前334年 - 前32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率軍東征波斯、中亞和印度,行程萬里,為世界古代史上
著名的軍事遠征。
前330年 - 前275年: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在世,著《幾何原本》。
前323年 - 前187年:古印度摩揭陀王國孔雀王朝時期。
前312年 - 前64年:中西亞塞琉西王國時期。
前305年 - 前30年: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時期。
前4世紀 - 公元3、4世紀: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形成。
前4、前3世紀 - 2世紀:古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形成。
前287年 - 前212年:古希臘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在世。
約前280年:古埃及亞歷山大城港口建成法羅斯燈塔,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
約前269年 - 前232年:古印度摩揭陀王國孔雀王朝國王阿育王統治時期,孔雀王朝進入鼎盛階段。
前264年 - 前241年:第一次布匿戰爭發生。
前256年:中國周赧王卒,秦取九鼎寶器,西周亡。李冰築都江堰。
前247年 - 226年:伊朗帕提亞帝國時期。
前234年 - 前149年:羅馬共和時期農學家加圖在世。
前221年:中國秦朝建立。
前218年 - 前201年:第二次布匿戰爭發生。
前215年 - 前204年: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發生。
前209年:中國陳勝吳廣起義。
前206年:中國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分封諸侯王,劉邦為漢王。楚漢戰爭爆發。
前202年:中國劉邦稱帝,建立漢朝,都洛陽,不久遷都長安。
前200年 - 前197年: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發生。
前3世紀:埃及托勒密王朝在亞歷山大城建成規模巨大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古希臘埃拉托色尼首創「地理
學」一詞。
前194年 - 前108年:衛滿朝鮮時期。
前171年 - 前168年: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發生。
前149年 - 前146年:第三次布匿戰爭發生。
前140年:中國董仲舒罷黜百家。
前138年:中國張騫初使西域。
前118年:中國鑄五銖錢。
前115年:中國張騫使西域還;西域始通漢。絲綢之路始暢通。
前106年 - 前43年:古羅馬政治家、哲學家西塞羅在世,最先系統提出自然法學說,建立了折衷主義哲學
體系。
前104年:中國造《太初歷》。司馬遷始著《史記》為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著作。
前100年:中國蘇武使匈奴被扣,羈留19年始歸漢。《周髀算經》成書。
前2世紀:古希臘人建成宙斯祭壇。古希臘雕刻家阿歷山德羅斯完成大理石圓雕阿佛洛狄忒,為古希臘時
期的雕刻代表。古印度開鑿阿旃陀石窟
前99年 - 前55年:古羅馬哲學家盧克萊修在世。
前73年 - 前71年:古羅馬斯巴達克起義。
約前57年:朝鮮古國新羅建立。
前45年:儒略歷開始實行。
約前37年:朝鮮古國高句麗建國。
前18年:朝鮮古國百濟建國。
前7年或前4年:相傳基督教創始人耶穌誕生。
前1世紀:希臘雕刻家阿耶桑德羅斯、諾多羅斯、波利佐羅斯3人雕成大理石雕像《拉奧孔》。
公元1世紀 羅馬帝國開始
395年 基督教產生
476年 羅馬帝國分裂
5世紀未 西羅馬帝國滅亡
7世紀初 法蘭克王國建立
622年 伊斯蘭教興起
646年 穆罕默德從麥加出走麥地那
676年 日本大化改新開始
8世紀中期 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
9世紀中早期 阿拉伯國家成為大帝國
843年 英吉利王國形成
12世紀未 查理帝國分裂,法蘭西、德意志、義大利三國雛形產生
14--16世紀 日本進入幕府統治時期
1453年 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1453年 拜占廷帝國滅亡
1492年 迪亞士遠航非洲南部沿海
1497--1498年 哥倫布到達美洲
1519—1522 達·伽馬遠航印度
1640年 麥哲倫船隊作環球航行
1688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8世紀60年代 英國政變,資產階級和新貴州的統治確立
1775--1783年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
1776年7月4日 北美獨立戰爭
北美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布美利堅合眾國獨立
1785年 瓦特製成改良蒸汽機,開始用作紡織機的動力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799年11月 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
1804年 海地成為拉丁美洲第一個獨立國家
1810年--1826年 西屬拉丁美洲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
1848年2月 《共產黨宣言》發表
1848--1849年 歐洲革命
1861年 俄國農奴制改革
1861年--1865年 美國內戰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開始
1870年義大利統一最終完成
1871年德意志統一全部完成,德意志帝國成立
1917.11.7(俄歷10月25日) 俄國十月社主義革命發
1918.11 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
1918-1922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1919-1922 土耳其凱末爾革命
1919.1-6 巴黎和會
1921.11-1922.2 華盛頓會議
1922.12 蘇聯成立
1929-1933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31.9.18 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九一八」事件
1933.1 希特勒在德國上台
1933.3 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實施「新政」
1935 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
1935—1936 衣索比亞抗意民族解放戰爭
1936—1939 西班牙反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戰爭
1937.7.7 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開始
1939.9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1.12 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3.9 義大利投降
1943.12.1 中、美、英發表<<開羅宣言>>
1945.2 蘇、美、英舉行雅爾塔會議
1945.9.2 日本簽訂無條件投降書
1945.10 聯合國建立
1948 美國開始實施「馬歇爾計劃」
1949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1949.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1953 美國侵略朝鮮的戰爭
20世紀50年代初--70年代初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
1959 古巴革命取得勝利
20世紀60年代初--1973 美國侵略越南的戰爭
1967 歐洲共同體成立
1968 蘇聯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71 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
1978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召開
1979 中美建交
1991 蘇聯解體
1992 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
1993 歐洲聯盟建立

原始社會
五帝 約前26世紀-前21世紀
奴隸社會


西周
東周
春秋
前21世紀-前17世紀
前17世紀-前11世紀
前11世紀-前771年
前770年 -前256年
前770年 -前476年



武王
周平王
陽城
亳→殷

洛邑

封建社會
戰國

西漢

東漢
三國 魏
三國 蜀
三國 吳
西晉
東晉
十六國
南朝 宋
南朝 齊
南朝 梁
南朝 陳
北朝 北魏
北朝 東魏
北朝 西魏
北朝 北齊
北朝 北周


五代十國
北宋
南宋

西夏




前475年 -前221年
前221年-前206年
前206年-公元8年
公元8年-23年
25 年-220年
220年-265年
221年-263年
229年-280年
265年-316年
317年-420年
304年-439年
420年-479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557年-589年
386年-534年
534年-550年
535年-557年
550年-577年
557年-581年
581年-618年
618年-907年
907年-960年
960年-1127年
1127年-1279年
916 年-1125年
1038年-1227年
1115年-1234年
1271年-1368年
1368年-1644年
1644年-1840年

始皇(嬴政)
高祖(劉邦)
王莽
光武帝(劉秀)
曹丕
劉備
孫權
武帝(司馬炎)
元帝(司馬睿)

劉裕
蕭道成
蕭衍
陳霸先
拓跋珪
元善見(高歡立)
元寶炬(宇文泰立)
高洋
宇文覺
文帝(楊堅)
高祖(李淵)

太祖(趙匡胤)
高宗(趙構)
耶律阿保機
李元昊
完顏阿骨打
世祖(忽必烈)
太祖(朱元璋)
(努爾哈赤)世祖(福臨)
咸陽
長安
長安
洛陽
洛陽
成都
建業
洛陽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平城→洛陽

長安

長安
大興
長安

開封
臨安
上京
興慶
中都
大都
南京→北京
北京

半封建半殖
民地社會
清末
中華民國
1840年-1911年
1912年-1949年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 北京
南京(曾北京)

⑼ 如何認識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進程及其特點

【1.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20多年來,現代化建設的成 功經驗告訴我們,在一個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總體水平不高、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仍居於世界後列的大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項十分艱巨的歷史任務。它既承擔 著完成傳統工業化的任務,又承擔著進行新的產業革命的任務。在國際經濟和科學技術 激烈競爭的形勢下,科學技術是盡快改變我國生產力的落後面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的關鍵因素,是當今中國發展生產力的突破口。
當今世界,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並且正在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被應用於生 產,使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面貌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這種形勢下,我們要實現「 四個現代化」,必須比以往更加重視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在農業方面,我 們要用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計 算機技術、核技術等高新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來改造傳統農業,發展新興農業。工業 方面,則必須應用以電子信息和自動化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用 於新產品開發,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於國防現代化,就更離不開科學技術。此外, 決策的自主化、科學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也都離不開科學技 術。
2.改革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動力。20多年前,鄧小平深刻地指出,「四個現 代化」是一場「偉大革命」,「這場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變落後的生產力,就必須要 多方面地改變生產關系,改變上層建築,改變工農業企業的管理方式和國家對工農業企 業的管理方式,使之適應於現代化大經濟的需要。各個經濟戰線不僅需要進行技術上的 重大改革,而且需要進行制度上組織上的重大改革。進行這些改革,是全國人民的長遠 利益所在,否則,我們不能擺脫目前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的落後狀態。」[1](P135~13 6)在這里鄧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與現代化之間的內在聯系:現代化本身就是一場革命 ,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實現現代化。20年的實踐使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這些論斷的認識 。改革舊的體制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為我國的現代化掃清了障礙、開辟了道 路,改革使從經濟、政治到思想、文化,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到行為方式、思維方式 完成了現代化所要實現的從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型。全面改革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 化不斷向縱深發展,也為實現全面現代化創造了條件。
開放,不僅適應了世界經濟的客觀狀況和發展趨勢,也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 ,中國的現代化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對外開放。對外開放,加強了同世界各國在貿易、科 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 建立,提高了我國的經濟管理和科學技術的水平,擴大了對外貿易,彌補了國內建設資 金的不足,這一切都是推動現代化的直接動力。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將被作為社 會主義現代化的持久動力而被繼續堅持下去。實踐也證明,改革開放是建設有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現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穩定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保障。在一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大國進行社會主 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我們具有許多有利條件和優勢,也有許多不利因素和 困難,如眾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帶來的資源相對短缺、交通運輸緊張、就業壓力大、生態 環境惡化等。在這樣的國情下,如果全體人民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地進行現代化建設, 就能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們的優勢。反之,如果政治不穩定,社 會動亂、人民內部發生分裂,那就不僅會加劇原有矛盾和困難,而且會喪失我們的有利 條件和優勢,現代化的實現就無從談起。從這個意義上講,保持政治的穩定是實現現代 化的重要保證。用鄧小平同志的話來說就是:「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 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2](P284)為此,所有 關於中國現代化的設計都要把保持社會穩定放在首位,一切有關現代化的方針、政策、 方案都要服從於穩定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須把現代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統一起來。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 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實現人、社會與自然的和諧協調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貫思想。 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現代化建設 與可持續發展內在地統一起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 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我們不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現代化建設搞好,還要為我們 的子孫後代著想,決不能吃祖宗糧,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 我們不能為謀求一時的發展而以犧牲長久利益為代價。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立足於中國的現實,吸納和借鑒了 世界的和我國的現代化的經驗和教訓,找到了一條真正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 代化建設道路,實現了經濟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現代化的全面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中國世界歷史學30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