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復習

中國歷史復習

發布時間:2021-02-06 16:14:08

『壹』 中國歷史復習資料

2005年05月09日 15:04

抗日戰爭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國人民進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專的偉大屬的民族革命戰爭,也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這場戰爭是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有社會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抗日團體、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和海外僑胞廣泛參加的全民族抗戰。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蔣介石下令「絕對不抵抗」,東北軍一槍未發,即讓出沈陽城。日軍得寸進尺,4個多月內,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全部淪陷。日本強占東北後,中國人民就開始了武裝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但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前,未能形成全國性的民族戰爭。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以軍事演習為名,突然向當地中國駐軍第29軍發動進攻,第29軍奮起抵抗。中國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從此開始。8月13日,日軍又進攻上海,同樣遭到中國守軍的頑強抵抗。至此,中國結束了對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讓的不正常狀況,開始了有組織的全面抗戰。

『貳』 歷史怎麼復習

一、要有固定的復習時間

時間是學好歷史的必要保證。要提高歷史學科的復習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復習時間,以每天不少於50分鍾為佳,太多會影響其他學科的復習,太少又沒效果;時間宜安排在就寢前的一小時(這段時間是一天中大腦的四次記憶高潮之一);而且應在50分鍾的時間內對《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三本教材的復習時間進行合理再分配。記憶是歷史學科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復習周期越短、記憶效果越佳。有些同學每天雖有固定的時間復習歷史,但往往是想看什麼就看什麼,今天中國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現代史,或者連續一段時間或復習中國古代史、或復習中國近現代史、或復習世界近現代史,周期相對較長,結果看了後面忘了前面、復習到前面又忘了後面。因此無序或周期很長的復習效率很低,談不上對教材理解的深度。一般來說,在每天固定的復習時間里,對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都要有明確的量的規定,具體辦法如下:

1.確定在一定的時間段里對教材的復習遍次,再根據每冊教材內容的多少確定每天對三本教材的復習量(目口每天復習多少頁)。

2.針對中國古代史內容相對較少,而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的內容較多且理論性較強;在固定的50分鍾時間里,安排中國古代史的復習時間可用10分鍾,另兩本教材各用20分鍾,再根據每天所規定每本教材的復習時間、所要復習的量來確定每天每本教材要復習多少頁。

3.在《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上冊復習完後,再復習這兩本教材的下冊,每天所用時間、復習量、方法與上冊相同。但此時《中國古代史》已經復習了一遍,是否還要接著再復習?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中國古代史》的史實記憶相對較多,而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側重於理解,因此中國古代史的復習遍次應多—些,且每天分配的時間只有10分鍾,要記住並理解其內容也應多看。

二、每一遍復習都要有側重點

教學中我們常聽到有些學生反映:我已經將教材看了好幾遍,但還是記不住;有些同學認為每天面對的都是熟悉的內容,感到很枯燥。固然,時間是記憶的保證,但記憶效果的高低與投入的時間量並不完全成正比。就記憶而言,以理解為前提的記憶效果比單純的記憶要好;為此,要掌握知識應注重理解,而且每一遍次的復習不能簡單地循環往復,要有側重點、針對性;

這樣可使復習以及對知識的了解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最終達到理解並記住的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遍復習以教材內容為主,包括教材標題、大小子目及具體的內容,做到事無大小、輕重,均一一過目,理清各標題之間的關系。目錄是知識的框架,只有把握了歷史框架,才能將零碎、非有序的具體知識點歸屬弄清楚。另外,每天看完規定的內容後,臨睡前應將白天復習過的內容在大腦里像放電影一樣過一遍,不要求將所有的內容都回憶出來(其實這也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將當天復習過的大小標題及彼此間的關系回憶出來,這樣既能鞏固主幹知識,又不至於因精力過於集中而使大腦興奮影響睡眠。

第二遍復習以理清歷史線索並進行知識拓展為重點。從目前高考文科綜合試卷看,歷史學科的試題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強調對歷史發展沿革(即歷史基本線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及創新能力。選擇題一般是在同一背景材料下,對發生在不同時代但與背景材料相關的歷史現象進行設問,形成題組,各小題看似互不相屬,實際上是對歷史發展基本線索的考查,2000年綜合卷的松江棉紡織業、2001年綜合卷的中國古代教育等試題都是如此。在考查學生創新能力時,命題者往往會提供一個陌生的背景材料,再從歷史學科的角度設計問題,要求學生運用已有的歷史知識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這類試題大都涉及學科間的知識滲透。如2000年綜合卷的中東問題、巴拿馬運河問題,2001年高考綜合卷從非洲不同歷史時期的形勢圖得出其形成及變化的原因等試題,這類試題不僅僅要求學生對某個歷史知識點的深層次分析,而且強調知識的系統性與拓展性。若平時只注意點的復習而忽略線面的復習與深化,那麼解答這些試題時便會束手無策,因此復習時要注重對歷史發展基本線索的整理並力所能及地進行學科間的知識滲透,然而學生因能力所限,復習時很難深化與拓展。第二遍復習以解決上述問題為主,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復習的重點放在歷史事件間的內在聯繫上,力求分析得出教材中各目錄、標題之間的內在聯系,採用回憶法進行(即在翻開教材前,先努力回憶教材每一章的大小標題以及每個標題下所講的重要事件、這些事件的聯系如何),回憶不出來再翻開教材,這樣既抓住了主幹知識,又能在第一遍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對知識框架的理解。

2.若覺得正在復習的內容與已復習過的內容相似時,應立即去回憶與此相似的內容是什麼。例如,看到明朝的手工業就應聯想到宋朝、元朝手工業發展情況,看到景德鎮制瓷業便應想到教材中其他相關的內容,通過這種有意識的串聯式回憶,逐步把握歷史的基本線索,形成有序的知識結構。

3.注意知識的延伸與拓展。延伸與拓展的知識主要是教師補充的知識。教學中,教師會經常就某個具體知識點,給學生提供一些新材料、新觀點或進行一些學科滲透。如從歷史、地理、政治等角度,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立的可能性與必要性;分析三大決戰首戰東北,而東北戰場又首戰錦州的原因;如何客觀地評價國民政府的整頓稅務、法幣政策及改訂新約運動等。對這些教材沒有直接涉及的知識深層次分析,學生往往會記下來,復習時還必須去看乃至去記憶,這是學生拓展知識較為有效的途徑。考試中往往會出現一些與教師平時補充內容相關、相似甚至相同的背景材料,雖然試題設問角度會有所不同,但由於學生對背景材料已有所了解,因此並不會感到陌生,分析解答時也不會無從下手。

三、要有一定的練習時間

運用掌握的知識分析與解決問題,是歷史教學的終極目標,也是檢驗復習效果是否理想的主要手段。因此,有選擇地做一些相關練習是復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必須同樣要有明確的練習時間與練習量。很多高三學生的練習是被動或盲目的(即教師發什麼便做什麼、發多少做多少);自主練習時只做選擇題、很少甚至不做材料分析與問答題,即使做選擇題也只求量不求質,至於主觀題因平時很少或根本不做,有些學生則邊看書邊做練習。這些方法既不科學,效果也不高。筆者認為學生做練習應主動並有明確目的,目口做什麼練習、何時做,根據自己的復習進度進行,具體辦法如下:

首先,選擇一本質量較高的復習資料。當前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復習資料,由於商家一味的追求利潤,很多資料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如印刷不清、題量少價格高、甚至參考答案錯誤多多,而學生往往不辨真偽,一看到資料就買,有些學生手中甚至每門學科往往有四五本參考資料。筆者認為,學生手中只要有一本復習資料就可以了。

其次,要有固定的練習時間。有些同學,習慣每天看點書、做些相關練習,認為這樣可以及時鞏固並了解自己的復習效果,其出發點固然沒錯,但問題是:高三學生每天可供自己支配的時間並不多,每門學科每天都得有一定的復習時間,其中英語、數學便要佔去較多時間,留給歷史學科的時間最多也不過1小時,而且這1小時內又有三本歷史教材要復習,那麼留下做練習的時間實在少得可憐甚至根本沒有。另外各教材每天所復習內容的相關練習也較少,學生練習時又很少注意節奏、速度,而高考則需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規定的題量,平時練習時的鬆散、隨意使很多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根本完成不了一份高考試卷。為防止高考時出現失誤,平時的訓練,必須要有一個固定的單位時間來做練習。筆者在指導學生復習時,要求學生每周星期五在歷史學科的復習時間里,用近1個小時的時間,將本周以來已復習的相關內容的選擇題全部完成,而且只要求做選擇題,原因是1個小時時間里要完成包括材料分析題、問答題、選擇題在內的練習是不現實的。同時根據高考的實踐看,選擇題的完成也需1小時左右完成。另外,在固定而相對較長的時間里做選擇題,學生的思維可保持相對集中與延續,同時學生也喜歡做選擇題。這樣,既可以激發他們的練習興趣,又能保證練習時間,且不影響平時復習教材的時間。

當然,做練習只做選擇題是不行的。如果主觀型試題也像選擇題一樣,每星期集中一個較長的單位時間去做,學生同樣會感到枯燥乏味。筆者的做法是,讓學生每天堅持根據自己的復習進度,在固定的復習時間以外抽時間看一道材料分析題和一道問答題,先將提綱列出(也可打腹稿),然後對照參考答案,比較哪一種答案更好,同時要求學生注意,若參考答案太長,應

盡可能的將其縮短,但以能將問題講清楚為前提。另外要將自己已理解的答案像老師分析試題一樣分析給同學聽,讓對方聽了你的分析也能理解。通過這種訓練,學生掌握的便是主觀型試題的解題思路而不是一個個死的答案。

以上是我在指導高三學生自主復習時的點滴體會。學生在自主復習中如何提高復習效率,進而提高高考成績,是我們每個師生應高度重視的問題。

『叄』 如何復習歷史(具體一點)

中學歷史總復習「十六字」訣

1.照本

就是按照課本組織歷史總復習。課本,既是教師平時教學之「本」。也是學生考前復習之「本」,從另一角度說,它既是教學質量評估的依據,也是高考試題答案的依據。歷史考了十餘年,考試內容和題型雖年年有所變化,但萬變不離其「本」。因此.教師在指導總復習時,一定要引導學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讀課本上。特別是在總復習的第一個階段,即系統復習階段.更應做到以課本為主。要按照課本內容本來的順序,逐章逐節地組織復習。事實表明,在復習過程中,邊看書邊做題,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不認真看書,只忙於做題,甚至掉進「題海」而不能自拔,則是「本」「末」倒置,那就是十分有害的了。

2.顧面

就是進行全面系統地復習,無論是「古今」,還是「中外」,都要顧及到,而不能憑主觀臆斷任意削減內容。歷史高考試題涉及到的知識面越來越大。比如,1987年高考歷史試題就有224個知識點,比1986年多了33個,人物則有42個,也比 1986年多了 8個。如果不全面復習,要想取得好的成績是不可能的。「全面」是搞好復習的基礎,是取得優良成績的保證。一個有經驗的歷史教師.在組織復習時,往往都是從指導學生「全面復習」開始的。如果拋開了課本.一味地攻「資料」,孤立地去抓「重點」,甚至採取猜題、押題的做法.這不是老實的學習態度,也是不會收到好的效果的。

3.抓點

就是教師在指導學生全面復習、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將復雜的知識做一番去粗取精的簡化工作.整理出一個個的要點來.並讓學生緊緊地抓住這些「點」.牢記在腦子里。「點」,也叫「知識點,包括歷史年代、地點、人物、事物和評價等。「點」有大有小,小的多為時間、朝代名、人名和地名等,如1561年.明代,戚繼光、浙江台州;大的多為事件(包括原因、過程、結果)和評價(包括性質、作用、影響等),如戚繼光抗倭斗爭、鄭成功收復台灣。對「點」表述的文字可多可少,那就要視其具體情況而定。教師的責任就在於指導學生整理知識要點:①時間:1661年;②人物;鄭成功;③經過:帶領將士兩萬多人,從金門出發,橫渡台灣海峽登陸,『經過激烈戰斗,到第二年初,打敗荷蘭殖民者;④意義:台灣回到了祖國的懷抱;⑤評價: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如果歷史知識都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不同的類型,整理出一個一個的要點,學生就比較容易掌握了。

4.理線

就是教師在指導學生全面復習時,幫助他們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了解前因後果的關系。理線,是歷史復習第二階段,即綜合復習階段經常採用的作法。比如,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線索就有三條:一條是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條是中國人民不斷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壓迫和奴役;一條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不斷發展。如果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真正掌握了這三條基本線索,在復習中國近代史時,就能做到豁然貫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歸類

就是教師將歷史知識按照不同的時期,從不同的角度考慮.進行歸納分類。復習世界近代史時,就可劃出「資產階級革命」、「無產階級革命」、「民族解放運動」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與斗爭」這樣一些類別。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觸類旁通,達到將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又便於學生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把握歷史事件的本質特徵,起到深化知識,強化記憶的作用。

6.助記

就是教師採取各種手段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加強記憶。教師在組織歷史總復習時,要特別注重歷史知識記憶方法的指導。記憶方法大體上可分為理解記憶和機械記憶兩大類。作為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討,努力摸索,創造多種方法,把機械記憶的內容減少到最低限度。當前,比較好的歷史記憶方法有以下十種:

①系統記憶法:按照時間的順序,列舉大事;

②分類記憶法:將歷史知識歸納分類,加以條理化;

③特徵記憶法:通過分析,找出事件的特徵;

④簡化記憶法:將知識去粗取精,逐一簡化或壓縮,將其精髓儲存在記憶里;

⑤圖表記憶法:將相關的歷史知識編製成圖表,讓學生看了圖表,一目瞭然;

⑥直觀記憶法:適當地組織學生觀看以歷史為題材的電影、電視.藉助直覺形象給學生留下刻印象;

⑦比較記憶法:把相同類型的放在一起,加以比較、鑒別,同中求異;

⑧口訣記憶法;把較難記憶的史實.編成口訣來記;

⑨讀寫記憶法:邊看書.邊寫提綱,讀讀寫寫,加深印象;

⑩討論記憶法:幾個學生編成一組.互問互答,取長補短。

7.精講

就是教師講的要「精當」、「精練」、「精妙」。「精當」,就是講的要恰到好處,要富有啟發性,要突出教材的重難點。「精練」,就是語言要簡潔凝煉.不允許拖泥帶水,旁徵博引。「精妙」.就是要巧設疑點,解題對路.雖言簡語略,但有畫龍點睛之妙。既要堅持以學生的自學為主,又要輔之以教師的精講.互相促進.相得益彰。

8.善練

是指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的訓練。在系統復習階段,常以章節訓練、單元訓練為主,訓練題多為基礎題、常規題.其特點是坦大題小,以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解詞題和簡答題為主。通過訓練,力求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做到章節過關。在綜合復習階段、常以綜合訓練或專題訓練為主,訓練題多為列舉題、分析比較題和綜合論述題,其特點是綜合性增強.難度加大。通過訓練,力求使學生將以前學得的知識縱橫溝通。在重點復習階段,則要通觀全部教材.結合當前形勢.確定重點復習內容,並編擬成題後,指導學生訓練。這是進·步深化知識,達到鞏固提高的過程,三個階段復習時間的安排.以6:3:1的比例為宜。學生的訓練,還可分為口頭訓練和書面訓練兩種,後者為主.前者為輔。總之,教師要採取多種形式,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訓練。

『肆』 中國古代史復習資料

中國古代史

中國是人類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約八百萬年以前,在雲南的開遠、祿豐等地已經生活著古猿。此後,經過漫長時間的進化,產生了不同時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時經歷了原始人群、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幾個階段。

中國又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中國先後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戰國、秦朝、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等歷史時期。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經歷了奴隸社會發展的全部過程。從戰國開始,封建社會孕育形成,秦朝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帝國。此後,兩漢王朝是封建社會迅速成長的階段,唐、宋時期經歷了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代,至明、清兩代,封建社會盛極而衰,並最終步入多災多難的近代社會。

在數千年的古代歷史上,中華民族以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勇於探索的聰明才智,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創造了同期世界歷史上極其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萬里長城、大運河、明清故宮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種出土文物,無不反映出大膽、高超的生產技術;同時在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產生了無數傑出的人物,創造出無比博大、深厚的業績;而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在內的無數科技成就,更使全人類獲益非淺。

古代的中國,勇於進取,以開闊的胸懷包容四海,開拓疆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涌現出多民族融合的壯觀景象,漢族與眾多少數民族共同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與此同時,在對外交往活動中,中華民族一方面積極吸取其他國家和民族之所長,另一方面更盡自己之所能,無私地將自己取得的卓越成果推向世界。

人們常說:歷史是一面鏡子。豐富的中國古代史,正為後世留下了無數有益的經驗。
中國古代史專題復習目錄

『伍』 中國歷史知識復習資料

你去看看簡略的《中國通史簡編》,書店都有賣的!

歷史溯源

「歷史」一詞的由來
在古代,歷史只稱「史」。記載史的人稱史官,當時的史官,除記錄統治者辦的事外,對於大文、地理、人事、災禍也加以記錄。可見,古代的「史」的范因比現在更為廣泛。 「歷史」這一名稱出現於近代。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在學堂里最初開設「史學」課,第二年即改名為「歷史」。有人考證說「歷史」是外來詞,來自日文,因為日本人早稱「史」為「歷史」了。

古代、近代、現代
古代:世界古代史,一般認為是從地球上出現「完全形成的人」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中國古代史止於1840年鴉片戰爭。
近代:世界近代史,始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年),終於1917年10月社會主義革命。中國近代史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
現代:世界現代史,始於1917年10月社會主義革命。中國現代史始於1919年「五四」運動。

「中國」一詞的由來
「中國」一詞的最早出現;是在《詩經》中。如《大雅·民芳》「惠此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國中」之例,畢竟還算不得是真正指稱國家的「中國」的出現。作為指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戰國諸子書中已屢見不鮮了。如:《孟子·滕文公上》雲:「陳良、楚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又「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於知人心」;……這些都說明:上古之所謂「中國」者,即指後世之「中原」也。但又有不同於「中原」的地方,即地域不及後世中原之廣,而相當於今山西、山東、河南、河北一帶。

為什麼我們的古人把這一帶地區稱作「中國」呢?
這一帶地區的四周分布著夷、翟、戎、蠻諸族及其所建國,而將這一帶包圍在中間,故稱這一帶地區及所建國家為「中國」。

「中華」小考
古代的中國亦稱華夏,又稱中原。華夏,是我國古代人民對祖國的美稱。是說我國疆土廣大、中華民族是有文化、講文明的禮儀之邦。據《左傳》記載:『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裝之美謂之華』。「中」是指中土、中心。西周初年周公營建洛邑,以它為天下中心,故稱為「中土」,「夏」。是大的意想,由「華夏」、「中夏」二辭又衍出生「中華」一辭。這個辭開始見於《三國志·蜀志》中「游步中華」一語。

「支那」的原意是什麼?
「支那」本來是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呼,中國人一般不用。由於近代日本稱中國為支那,人們便感到是一種蔑稱。其實它的本源是英文china的音譯。china又一譯意為瓷器,有人便以為是以瓷器(china)作為中國的代稱。據英文《韋氏大辭典》詮釋,瓷器(china)一詞來源於支那(chi—na)。由此可見,在西方先有中國之名,後有瓷器之稱。

「文那」
「文那」一詞,最早見於印度古詩《摩河婆羅》中,是古代印度人加給中國的一種尊稱,包含著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一種友好感情。

為什麼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
「炎黃」分別指中國原始社會中兩位不同民族的首領。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領。他們自西方游牧進人中原,與以雖尤為首領的九黎族發生長期的部落間沖突,最後被迫逃避到涿鹿,得黃帝族援助,攻殺雖尤。黃帝姓姬,號軒轅氏。後來炎黃兩族在阪泉(據說,阪泉在河北懷來縣),發生了三次大沖突。黃帝族打敗炎帝族,由西北進人了中原地區。
黃帝族與炎帝族,又與居住在東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漸融合,形成了春秋時期的華族,漢以後稱為漢族。炎黃二帝被人們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因而,人們往往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

「王位世襲」始於何時?
在中國歷史上,王位世襲相傳最早發生在古代的夏啟,商周因之,日益使之完善。周文王的祖父古公宜父是周族的第一個首領,他有三個兒子,在率領族人遷居山下的周(今陝西岐山北)時,大兒子泰伯和二兒子虞仲沒跟隨遷徒,古公檀父臨死時,把其首領地位傳給了他的幼子季歷,即周文王的父親。
季歷是個很能乾的首領,使周族的社會地位起了很大變化,從過去受壓迫的地位一下躍入顯赫的奴隸主貴族大家庭的行列。伐戎的勝利,對當時商朝的安全是有利的,因此季歷被封為商朝的「牧師」(一種職司畜牧的官)。但是,隨著周族統治者力量日益強大,加劇了周族和商朝的矛盾,商王文丁便把季歷殺掉了。
季歷被殺後,其子昌世襲了王位,即歷史上有名的周文王。文王在位五十年,由其子發繼位,即周武王,武王率諸侯東征滅掉商,建立了西周王朝。王位的世襲制度,就這樣延續了下來。

「春秋」、「戰國」
從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這三百多年間諸侯的力量逐漸強大,周天子已經徒有虛名,無力控制各諸侯了。這一完整的歷史時期恰好與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公元前722年一前481年)所記載的歷史大致吻合,所以,歷史上就把這段歷史時期稱之為「春秋」時期」。
春秋後期,各諸侯兼並吞食的結果,只剩下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個大諸侯國。此後,七國間的兼並征伐更加劇烈、頻繁,直至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而最後統一,戰爭才逐漸停止。因此,後人就把這段歷史時期稱為「戰國」時期。

《史記》並非司馬遷定名
在先秦兩漢時代,許多書是沒有書名的,《史記》也是這樣。司馬遷在這部巨著完成後,曾給當時的大學者東方朔看過。東方朔看後非常欽佩司馬遷所取得的成就,就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這也僅僅表明是誰的著作而已。我國最早的圖書目錄(東漢班固寫的《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也只寫《太史公百三十篇》,這就是此書在兩漢時期正式流行的名稱。一些學者在引用這部著作時常嫌《太史公百三十篇》這個書名過於繁復,經常省成「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這樣的字樣。「史記」二字是從「太史公記」這四個字里省略出來的,漢末以後才稱為《史記》。

百家姓、千家姓、萬家姓
《百家姓》是我國漢族姓氏的總集,相傳是宋初錢塘一位老儒所編,共取姓氏四百六十八個,遠沒有包括中國人的全部姓氏。據宋人鄭樵統計,宋代姓氏一千七百四十三個,比《百家姓》多三倍。到了明初,有個叫吳沈的人,編了一部《千家姓》,共收姓氏一千九百六十八個。但這部《千家姓》仍然沒把中國人的姓氏都包括進去。於是萬曆年間又有人編了一本《萬家姓》——《古今萬姓統譜》。然而,中國人的姓氏畢竟不到一萬,所謂「萬姓」,無非是言其多而已。
那麼,中國人到底有多少姓氏呢?據統計,見於文獻的姓氏(包括少數民族和元清時代蒙滿兩族譯改的姓氏)就有六千三百六十二個,其中單姓三千七百三十個,雙字姓二千四百九十八個,三字姓一百二十七個,四字姓二個,五字姓五個。

《百家姓》為何以「趙錢孫李」開頭?
《百家姓》是我國漢族姓氏總集,載有四百多個姓氏。四百多個姓,為什麼偏要把「趙錢孫李」放在前面呢?原來,《百家姓是宋朝初年錢塘一個老儒編的。宋朝的皇帝姓趙,趙便為國姓。錢塘屬浙江,當時占據江浙一帶的是口吳王錢似,孫是他正紀的姓。李是南唐李後主的姓。於是「趙錢孫李」便為頭一句。

「皇帝」一詞的由來
君主稱為「皇帝」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在此之前,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王」、或單稱「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戰國時代,王室衰微,一些國力強大的諸侯國的國君也自稱為王,如秦王、楚王、齊王等。
秦王贏政一統天下後,自認為這是自古未有的功業,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無以稱成功,傳後世」。於是讓李斯等人議改稱號。李斯等人和眾博士商議後報告秦王說,上古有天皇、地皇、秦皇,秦皇最貴,可改「王」為「秦皇」。秦王反復考慮,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高五帝」,決定兼采「帝」號,稱為「皇帝」。並自號始皇帝。從此,「皇帝」的稱號為歷代君主所襲用。

「太上皇」的由來
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登上金龍寶座後。萬事皆吉祥如意。卻有一事,使得他犯了愁腸,這就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父親劉太公。事情的由來是:有一天,他和前幾次一樣,又去參拜太公,尋思太公此時當端坐堂前,等待著兒子。誰知剛到門前,只見太公著舊襖,執行帚,畢恭畢敬地迎接他。這突然之舉,使他大吃i驚,急問因何事競至如此。太公說:「您貴為天子,誰敢不敬?我雖是您父親,也不過一個平頭百姓。平頭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殺頭的啊!」劉邦好說歹說,太公只是不聽。
事後,有人講到秦始皇曾尊死父為太上皇,建議封太公為「太上皇」。劉邦聽了求之不得,馬上舉行大典,將太公扶上太上皇位。

皇帝拾趣
中國歷史上最早稱皇帝的是秦始皇,他姓贏名政,在位時間是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10年。
最後的一個皇帝是清朝的宣統,即愛新覺羅·博儀,他在位的時間是1909年至1911年。
在位時間最長的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名玄燁,從公元1662年至1722年,共做了六十一年皇帝。
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是漢朝的劉賀,他只當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廢除了。
即位年齡最大的皇帝是唐朝的武則天,她即位時已六十一歲,她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終年八十一歲,她也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即位年齡最小的皇帝是漢朝的殤帝,名劉隆,生下來一百多天就當了皇帝。他又是壽命最短的皇帝,死時不足一周歲。
十歲以下的小娃娃就當了皇帝的,在中國歷史上共有二十九個。
慈僖太後雖然沒有稱帝,但權力比皇帝還大。她當政四十八年,為所欲為,皇帝成了傀儡。

古代君主的稱謂
古代的諸侯和封建帝王常常自稱「孤」、「寡人」、「不穀』。「孤」,謂自己不能得眾;「寡人」即「寡(少)德之人」;「不穀」:谷,可以養人,為善物,不穀即不善。這些都是君主的謙稱。《老子》中說:「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顯然在「自謙」的背後,隱藏著籠絡人心,以求鞏固一己統治的目的。
「朕」,在古代為大家通用的第一人稱代詞,相當「我」。如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首句中雲:「帝高陽之苗裔今,朕皇考日伯庸」。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遂成為帝王自稱的專用詞,別人是不準再用的。
古代人們對帝王的稱呼更顯示出高高在上的統治者的淫威。
或呼帝王為「天子」,「天子」即「天之驕子」,他擁有的權力是上天所賦予的,因此,「天子」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稱國君為「萬歲」,約始於秦漢。「萬歲」一詞本是人們於喜慶時的歡呼語。如《戰國策·齊策》記馮援替孟嘗君燒掉債卷,「民稱萬歲」。秦漢以後,臣子朝見國君,拜恩慶賀,以呼「萬歲」為常,遂成為帝王之代稱。
或對「陛下」稱呼國君。「陛下」本指待衛在宮殿台階下的國君近臣或侍衛人員。群臣與天子言,不敢直呼天子,
恐有瀆聖顏,故呼其身旁侍衛之人以轉達。「陛下」遂成為國君的尊稱。至今人們仍用這些詞彙來尊稱外國國家首腦,但只限於外交場合了。

古代縣官為何稱「知縣」?
知,就是管理、主持的意思。知縣就是管縣,管理、主持一縣的政事。
知,解為管理、主持,古詩文中常常遇到。《左傳》「子產其將知政矣」,就是說子產將要主持政事了。宋朝魏了翁《讀書雜鈔》指出:後世官職上加「知」字,就是從這里開始。韓愈《師說》:「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就是說,我(向他)學習的是道理,何必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宋史·蘇拭傳》說蘇拭「知徐州」、「知湖州」、「知杭州」,就是說派蘇拭去主持徐州,湖州,杭州的政事,即任這些州的知州。唐宋以後的知府、知州、知縣、知事(知縣又稱縣知事),都是這種意思。古詩詞中,知也解為管。杜甫「翠襟渾短盡,紅嘴漫多知」。多知即多管,意謂鸚鵡能學人語,多管閑事。王維「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忽值人。」不知即不管,是說為看紅樹而不管路遠。

「唐人銜」的由來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強盛時代。國外的華僑往往被人稱為「唐人」,華僑聚居的地方被稱為「唐人街」。「唐人街」,按英文的字義是「中國城」的意思。
美國「唐人街」是當年開發美國西海岸的一些城市的中國人——華工和華商創立和建設起來的。開始,他們在舊金山、紐約市等地的某些街道,開設中國式的小茶館、小飯鋪、豆腐坊等,逐漸形成了華人生活區(也稱中國鎮)。後來,商店目益增多,除飲食業外,刺綉、中國古玩等,也都在那裡享有。
如今,「唐人街」成了繁華的街道。那裡有華僑學校、同鄉會、俱樂部、影劇院等。每逢新春佳節,在唐人街上耍龍燈、舞獅子、放爆竹……保留著中國傳統的辭舊迎新的風俗。

何謂「尚方寶劍「?
「尚方寶劍」(或稱「尚方劍」),就是「尚方」鑄的寶劍,「尚方」是掌管供應製造帝王所用刀劍等器物的一個部門。秦朝始設置。
「尚方寶劍」是指皇帝所用的劍,是一種最高權利的象徵。它究竟有沒有「先斬後奏」之權呢?從歷史的記載來看,皇帝是不大把這樣大的權交給別人的。

「使節」釋源
在古代,使節並不是對人的稱謂,而是一種官職憑證。卿大夫聘於諸侯時,國君要授給任職憑證,這種憑證就叫使節,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國時。國君也要給予他出使憑證,這種憑證也叫使節、符節。那種叫做符信的使節大多用銅鑄成,並根據任職地區的不同,分別鑄成不同的動物圖像。在山區任職的,授給他虎節;在平原任職的,授給他人節;在湖澤地任職的,授給他龍節。出使憑證一般都是用竹子為柄,上面綴些耗牛尾等裝飾品,亦稱旄節。張騫、蘇武等出使匈奴時,持的就是這種使節。
現在,「使節」的含義有了變化,指一國常駐他國的外交官,或派駐他國臨時辦理事務的代表。

古代皇帝用的「金牌」
抗金英雄岳飛在宋高宗紹興十年,准備「直搗黃龍府」之時,被秦檜在一日之內連下十二道金牌召回,並秘密處死。這一故事已家喻戶曉,但「金牌」究竟是何物,卻眾說紛壇。許多人都說是黃金鑄成,其源皆出於清朝俞正燮所著的《癸已存稿》中所說「截金為牌」
《夢溪筆談》談到古時郵遞是這樣說的:「驛傳舊有三等。日步遞、馬遞、急腳遞。」「熙寧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黃金字,光明眩目,如過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至五百餘里」。可見金牌是皇帝處理緊急、機密軍事事務時所用的一種朱漆黃金字木牌,並非如上所說的黃金所鑄。

「娘子軍」的由來
隋朝末年,李世民推動他的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李淵的三女兒李氏回到陝西雩縣故鄉,散發家產,招募了大批士l兵,又聯絡了當地農民武裝,合並了幾支零散的起義軍,兵力擴充到七萬。公元617年,李氏率領著這支隊伍和李世民在渭北會師,宣布了隋王朝的末日。李淵稱帝後,李氏被封為平陽公主。這以後,李氏統領的軍隊號稱「娘子軍」。
至於女子為基本成員,又有嚴密組織的娘子軍,則是從太平天國的女軍開始的。太平天國的女軍是在男女平等的政治綱領指導下成立的,以前、後、左、中、右和數字一至八來編排番號,共四十軍,每軍二干五百人,總計十萬之眾。

何謂「哨棒」?
《水滸全傳》第二十三回寫武松打虎:「武松雙手掄起哨棒,一棒劈不著大蟲(老虎),原來打急了,正打在枯樹上,把那條哨捧折做兩截。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哨棒這樣不濟事呢?原來,哨捧不是打虎用的,是為了驅狼的。過去,山東道上狼群極多,過往客商習慣帶一根哨棒。哨棒的一頭是空心的,可以吹,吹起來真有點龍吟虎嘯的勁頭,狼群聽了,以為是什麼猛獸來了,驚慌逃竄,附近的百姓聽到哨聲也會出來幫助追趕。
武松從滄州回家探望哥哥,想不到有虎,也沒有想到要打虎,所以他隨便帶了一根哨棒。另外,哨捧也可用作登山的拄杖,也可用來挑起小件行李,是有多種用途的。

單於、可汗、天可汗
在古代,我國境內的許多少數民族,對他們的首領有不同的專用稱呼。如戰國至秦漢時期的匈奴族,稱首領為「單於」;北朝時期的柔然族,唐朝時期的回汔族、突厥族和宋元時期的蒙古族,稱首領為「可汗」。回汔、突厥族為了表示服從唐朝中央政權的統一領導,還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這些稱呼都有特殊含義。像「單於」一詞,本是「撐梨孤塗單於」的簡稱。在匈奴語中,「撐梨」是「天」,「孤塗」是「子」,「單於」含有「廣大」的意思。

我國古代的博士、碩士、學士

「博士」、「碩士」、「學士」這些名稱,我國古代早已有之。不過和現在的含義不完全相同。
博士,源於戰國時代。《史記·循吏列傳》:「公儀休者,魯博士也,以高弟為魯相。」《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就說明,博士在那時是一種官職,又是一些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的人。
碩土,我國五代時期就有。《五代史》記載:「前後左右者日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疏。」宋代著名散文家曾鞏在《與杜相公書》中說:「當今內自京師,外至岩野,宿師碩土,傑立相望。」可見,碩士在古代通常指那些品節高尚、博學多識的人。
學士,最早出於周代。《周禮·春官》:「詔及徹,帥學士而歌徹。」《史記·儒林傳序》:「天下之學士靡然鄉風矣。」這說明,學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學讀書的人,後來逐漸變成文入學者。

「廟號」與「謚號」
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里立室祭祀時由大臣們商議定的名號。一般地說,都是把當朝的第一個皇帝稱為高祖、世祖或太祖;把第二個皇帝稱為某宗。唐朝之前的皇帝,不全都有廟號。唐朝至清朝的皇帝多數都有廟號。
溢號是皇帝、王或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死了後,朝廷或後人按其生前的功績,評定褒貶給予的稱號。謚號起於周朝末年東漢、宋朝較為盛行,惟有秦朝不許後人用褒貶的字眼來議論先皇的善惡。所以,秦始皇、秦二世這樣的稱呼在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明清兩代六部的職能
古代的六部是國家管理各方面事物的機構。六部初建於隋朝,正式定製於唐初。下面是明清兩代六部的職能:
吏部:主管全國文職官吏的挑選、考查、任免、升降、調動、封勛,大體相當於現代的組織部的職能。
戶部:主管國家戶籍、田畝、貨幣、各種賦稅、官員俸祿,大體相當於現代的農業部、財政部。
禮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禮(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舉考試、接待外國來賓,類似於現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禮賓司。
兵部:主管全國武職官員、練兵、武器、彈站,相當於現代的國防部。
刑部:主管國家司法、行政,大體相當於現代的司法部。
工部:主管興修水利、主要的土木建築工程,大體相當於現代的水利部和建設部。
各部的最高長官是「尚書」,相當於現代的部長;副長官稱「侍郎」,相當於副部長。

「垂簾聽政」始於何時?
在封建社會里,皇帝親臨寶座,處理政務大事。但是,由於特殊的情況,皇帝不能上朝親政了。這時,由皇後或太後臨朝聽政,此類事在東漢便不乏其例,至於太後在大殿皇帝御座後面,用簾子遮擋的方式聽政,則是從唐代武則天開始的。
《舊唐書·高宗紀下》記載:「時帝(唐高宗)風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天後(武則天)……上每視朝,天後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

巡撫、總督
總督、巡撫是明清時期地方軍政首長。總督的地位聲望約高於巡撫。但就其設置而言,卻是先有巡撫,後有總督。
巡撫之名,始於明太祖令太子朱標「巡撫」陝西。後來每年都要派中央官員巡撫地方。這一時期,巡撫性質問於「欽差」,本身不是官號,沒有品級,可兼中央監察、組織部門的都御史和吏部尚書、傳郎等官銜,以便主掌地方官吏考察和軍民安撫。因為屬中央官,所以有事派出,事畢返京。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以後,由於地方動亂,開始常設巡撫,並開始了以省為管轄單位的巡撫制。巡撫職權不斷擴大,不僅掌政,而且掌軍,實際上已成為地方軍政首長,但其中央官性質未變,還必須經常上京匯報地方軍政事務。清代康熙(1662—1722年)以後,全國除直隸、四川外,每省都設一員巡撫,規定了巡撫品級。至此,巡撫才正式成為地方官。但仍遵行舊的兼銜制。
戰亂時期,各地巡撫互不統屬,往往貽誤軍機。為統一調度,就設立了專管軍事的總督。總督性質同於前期的巡撫,兼銜一樣,也不常置。自明憲宗成化五年(1469年)常設兩廣總督以後,才開始了正規的跨省總督制。從此,總督職權日益擴大,兼掌民政,實際上也成為地方軍政首長。但其獲得品級,正式成為地方官,也是清康熙以後的事。其時全國共設直隸、四川、兩江、湖廣、閩浙、兩廣、雲貴、陝甘八員總督。
我國封建官制的發展有一個特點,即中央監察官容易演變為地方軍政首長。這是因為,歷代封建王朝為強化中央集權,經常派出中央監察官巡視地方,這些官代表皇帝,挾制地方,逐漸奪取地方軍政大權。如漢刺史、魏晉都督、唐節度假都是由中央監察官演變為地方軍政首長的。巡撫、總督由中央監察官演變為地方軍政首長,則是這一特點在明清官制中的反映。

何謂「凌遲」?
凌遲,又叫「陵遲」,是封建社會一種最殘酷的死刑,始於五代。行刑時執刑人把犯人身上的肉用刀一塊一塊地割光,十分野蠻。
在封建社會里,有兩種人常處以凌遲,一種是反對朝廷的所謂謀反大逆的人;另一種是「罪在十惡」的人。
「凌遲」在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被廢除。

何謂「刺配」?
「刺配」這種刑罰,始於五代的後晉,後晉以前的流配,限於遠徒,而不刺面。據有關史料記載:「(後)晉天福(高祖石敬瑭年號)中始創刺面之法」,到了宋代,還把刺面與脊杖、流配等刑罰並施於「罪犯」一身,並美其名曰「打金印」。《水濟傳》第八回即有「犯人徒流遷徒的,都臉上刺字」的描寫。
刺在犯人臉上的字,有大小之別,當時負責審判的官員認為罪情嚴重或「性情凶惡」者,則刺上大體字;次之,則刺上小體字。所刺的字,除了「迭配某州(府)牢城」外,有些也把犯罪情由、服役種類刺在臉上。如「配某州(府)屯駐軍重役」等,南宋時規定犯強盜罪免死流配者,「額上刺強盜二字,余字分刺兩臉」。對罪犯人身污辱更加殘酷。
受刺配刑罰的人被押送邊疆從事名目繁多的勞役或充l軍,重者終身不釋。

「簽字畫押」的由來
在文書、字畫、契約上署名或作私記,占時謂之作「押」,今則稱「簽名」、「簽字」,這在王國時就有了。
唐初,由於唐太宗曾下令不許群臣在奏摺上以草書署名,而其他文書上多有草書的。草書形體花哨,謂之「花押」。到了宋代,人們在進呈公文或與人書牘時,文末多不署名,僅書本人的字,謂之「押字」或曰「草字」。
簽名或押字對目不識丁的人,是個難題,於是人們便以畫圓圈代之,這就是「畫押」,或曰「畫花押」。畫押的創始人,應推宋代的王安石。王安石署名的習慣只書「石」字,而且寫了一橫一撇之後,於撇中腰畫一圓圈,由於他性急,「作圈多不圓,往往窩扁,又多帶過」,因而聽到有入私下議論,說他所署實力「反」字,他於是便「加意作圈」,後人效以為式而廢去橫撇,這就是畫押的由來。

清代七大藏書閣
北京的文淵閣和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沈陽的文溯閣、鎮匯金山寺內的文宗閣、揚州的文匯閣和杭州的文測司為清代七大藏書閻,是珍藏《四庫全書》的書庫。
七大藏書閣,皆以文為首,第二個字多從水旁,象徵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二百多年來,七大藏書閣在帝國主義的躁躪下,有的已遭厄運。文源閣於1900年隨著中外罕見的園林傑作——圓明園被八國聯軍搶掠一空之後,被付之一炬。文宗閣和文匯閣在19世紀中葉毀於火。

「考勤」始於何時?
我國的考勤制度起源甚早,但當時所謂考勤,主要是對國家官吏而言。至於考勤表的使用,根據文獻記載,當不早於清代。清初,國家官吏實行坐班制,每日辦公皆在衙署。至乾隆中,此制漸弛。清人昭漣《嘯亭雜錄·卷十》記載,軍機大臣和砷擅權時,曾經自立私寓,「不與諸大臣同堂辦事,而命諸司員傳語其間」。後來,有許多官吏也呆在家裡辦公,不坐班。清人震鈞在《天咫偶聞·卷七》中寫道:「自乾隆以後,重臣兼職者多,遂不恆入署。而閱折判牘,移於私宅」。為此,清政府在國家機構中設置「畫到簿」專司考勤。畫到簿為官吏考勤的重要憑據之一,與紅本一起存入內閣大庫,以備查驗。但由於它反映不出遲到、早退等情況,所以沒有多大約束力。
咸豐年間,成立了總理衙門,為了防止畫到溜號的弊端,提高辦事效率,就規定對其官吏「核其勤惰」,分別給予「請獎」或者「參劫」,這便是歷史上考勤與獎懲相結合的開始。

古代的假日
我國的假日制度始於距今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當時官員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所以稱假日為「休沐」。漢代規」定了朝官每五日返家休沐,故稱之為「五日休」。唐朝改為「旬休」,官員每十日可休息一天。
古代除定期的休息日外,還有節假日,唐代中秋節給假三日,寒食清明四日。明代冬至放假三日,元宵十日。為鼓勵臣下盡心國事,晉代定有「急假」,官吏用以處置緊急家事一年以六十日為限。後晉時,家居外地的官吏探親時還給路程假。清政府對有功的文武大臣

『陸』 中國古代史復習資料(全冊)人教版

高三中國古代史復習提綱

第一章

第二節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1、建立: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2、制度:夏啟以「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國家機構初具規模,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的國家。

3、區域: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相傳都城在陽城(今河南登封)。

4、滅亡:約公元前1600年,桀暴虐無道,商湯起兵打敗夏桀。

二、商朝興衰

1、建立:商湯滅夏建立商朝,以亳(今河南鄭州)為都城。

2、遷都:商朝中期,商王盤庚遷都殷,故商朝又稱殷朝,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

3、奴隸制:實行殘酷的「人殉」和「人祭」。

4、衰亡:暴君商紂殘酷統治,社會矛盾尖銳,周武王滅紂,商亡。

三、西周

1、武王伐紂: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周武王打敗商紂,商亡。周朝建立,都城在鎬京(今陝西西安),史稱西周。

2、制度

(1)井田制:

①是奴隸社會的國有土地制度,是奴隸社會的經濟基礎。

②規定:土地屬於周王所有,周王將土地分賜給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轉讓與買賣,並向周王交納貢賦。

③奴隸在井田上集體勞動。

(2)分封制:

①內容:周王將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給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 建立諸侯國;諸侯要服從周王,向周王貢獻財物,隨從作戰。

②諸侯國:重要的諸侯國有齊、魯、燕、衛、晉、宋等。

③它使周朝鞏固了統治,擴大了疆域。

3、滅亡:

(1)國人暴動:公元前841年,爆發「國人暴動」反抗周厲王的殘酷剝削。

(2)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鎬京,西周滅亡;第二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

第三節 夏商西周的社會經濟

一、農業和畜牧業

1、農作物:品種多,「五穀」在商周時期都已種植。

2、耕作技術:集體耕作;農具主要是木、石和骨器,少量使用青銅工具;已懂施肥。

3、畜牧業:佔有重要地位,家畜多,除食用外還用於拉車和祭祀。

二、手工業

1、 青銅器:
①主要手工部門,稱為「青銅時代」,商周達到繁盛。

②目前已知最早的夏朝青銅器是在二里頭遺址中發現的。

③商朝青銅器生產規模大,產品供國王、貴族使用。

④西周青銅器產品趨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數量增多。

2、玉器:商代玉器雕刻精美,數量多,安陽婦好墓最為典型。

3、紡織業:西周的絲織品已出現斜紋提花,還出現刺綉。

4、陶瓷業:商和西周遺址里出現原始瓷器,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

5、漆器:我國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國家。河姆渡遺址出土了紅漆碗;商周漆器製造已達到較高水平;周朝用漆工藝來裝飾車。

第四節 商業交通和城市

①夏朝:交通工具種類多,有車、船、橇等。

②商朝:重視商業和交通。商民善經商,後世稱經商之人為「商人」;以貝為貨幣;商朝都城成為繁榮的商業都市。

③西周:交通更發達,有幾條寬廣的由都城通向全國的大道;建立了郵驛傳遞制度。

④城市: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國政治、交通中心,有城門和整齊的街道。二里頭夏都遺址已具有一定規模。

第五節 春秋戰國紛爭和民族融合

一、基本特徵

① 是我國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大變革時期。

② 諸侯爭霸戰爭頻繁,民族不斷融合。

③ 春秋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戰國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公元前475年,我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

二、諸侯紛爭

1、春秋爭霸

(1)戰爭原因:周王室東遷後,勢力衰弱,諸侯不再服從天子。為爭奪土地、 人口和霸權,各諸侯之間進行兼並戰爭。

(2)齊桓公稱霸

① 任用管仲為相改革,成為東方強國。

② 打著「尊王攘夷」口號,聯合黃河中游諸侯,北御夷狄南制楚蠻,成為強大霸主。

③ 葵丘會盟,確立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3)晉楚爭霸

① 公元前7世紀後期,城濮大戰晉國大敗楚國,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

② 公元前6世紀初,楚軍大敗晉軍,楚莊王稱霸中原。

(4)吳越爭霸

① 吳王闔閭先攻入楚都,成為長江中下游的霸主。

② 越王勾踐嘗膽雪恥,滅吳,成為春秋時最後一個霸主。

2、戰國兼並戰爭,戰國七雄格局形成。

(1)「三家分晉」:韓、趙、魏三家卿大夫取代晉國國君。

(2)「田氏代齊」:田氏取代姜氏為齊國諸侯。

(3)齊魏交戰:公元前4世紀中期,中原形成齊、魏兩強交戰的新局面。

(4)桂陵之戰(又稱「圍魏救趙」)和馬陵之戰後,魏國削弱。

(5)長平之戰:公元前260年,強秦與趙軍在長平交戰,秦軍大勝。這是戰國時期兼並戰爭中規模最大、死傷最多的戰役。

三、民族融合

1、民族:除中原華夏族外,四周還有匈奴、東胡、戎、越族等。

2、方式:通過經濟文化交流和頻繁戰爭,各民族逐步融合。

3、影響:為後來秦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莫定了基礎。

第六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經濟和社會變革

一、社會經濟

1、表現

(1)農業

鐵農具:鐵器使用開始於西周;春秋鐵農具開始出現;戰國時,使用范圍擴大。

牛耕:牛耕逐漸推廣,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

水利:中原地區普遍用桔槔來灌溉;春秋楚國孫叔敖修的芍陂、戰國秦國李冰的都江堰、秦國的鄭國渠是著名的水利工程。

(2)手工業

冶鑄業:

①鑄鐵柔化處理技術比歐洲早兩千年以上。

②金銀錯新技術和雕鑄藝術,使青銅器更精美。蓮鶴方壺是珍品。

漆工藝:出現採用夾芝技術的精巧漆器。

紡織業:長沙楚墓出土的戰國麻布殘片,纖維細密。

煮鹽業、釀酒業:山西的池鹽、山東的海鹽和四川井鹽;已能用曲造酒,是古代釀造技術的發明。

《考工記》:手工業工藝的專著,在當時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3)商業城市

商業發達: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馬、東方的魚鹽、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場上都可以買到。

商業城市:齊國臨淄、趙國邯鄲、楚國郢等。

2、由公田到私田

(1)原因: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大量私田被開墾。

(2)過程:

①私田主人控制私田產品,不向國君繳納,並改變對耕田者 土地的剝削方式。

②私田主人成為封建地主,耕種的人轉變為封 建農民,向地主繳納地租,產生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剝削方式。

二、社會改革

1、春秋時期

(1)「相地而衰征」:齊國管仲實行的賦稅制度,根據土地多少、好壞徵收賦稅, 實質上承認私人對土地的所有權。

(2)魯國「初稅畝」:將公田交給耕者,按畝收稅,承認耕者對所耕土地的所有權。

2、戰國變法

(1) 背景:

①土地國有制逐漸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②新興地主要求改革,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

(2)概況: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3)影響:變法百多年後,新的封建制度確立起來。

(4)商鞅變法

時間: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

內容:實行連坐法;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獎勵軍功,按功受爵;「燔詩書而明法令」;統一度量衡;廢分封,行縣制;廢除井田制。

影響:

①廢除奴隸主的特權,促進封建經濟的發展,加強了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

②秦國逐步強盛,為後來秦統一六國奠定基礎。

③他主張的法家思想成為秦國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第七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

一、特點:文化異常繁榮;思想流派紛呈;文學藝術百花競艷;科技成就世界領先。

二、思想

1、老子

①道家的創始人,學說深奧,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②相傳著有《道德經》,認為世界萬物本源為「道」。

③政治上主張「無為」,反對採用嚴刑峻法。

2、孔子

①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②思想:「仁」是其思想體系的核心;維護「禮」,主張貴賤有「序」;以德治民;逐步改良等。

③教育:「有教無類」思想,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

④文化:編訂和整理了《詩經》《尚書》《禮》《易》和《春秋》,即後來的儒家「五經」。

⑤影響:他的思想後來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儒家文化也成為我國傳統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3、百家爭鳴

(1)形成:戰國時期,各學派對政治主張和哲學看法的不同,形成「百家爭鳴」

(2)局面。各家中以儒墨兩派最有實力,道家其次。

(3)代表:墨家:魯國人墨翟創立。主張「兼愛」「非攻」和「尚賢」,代表了 平民的利益,反映小生產者渴望安定的願望。

儒家:

①孟子:發展了孔子的學說,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主張寬刑薄稅。他被統治者尊為「亞聖」。

②荀子:認為自然有自己的規律,具有唯物思想;主張「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莊子發展了老子的學說,認為世界就是「我」的主觀產物。鄙視富貴利祿,痛恨社會的不公平現象。

法家:韓非子是代表人物。認為今勝於古,人們應按現實需要進行改革;主張「以法為本」來治國;主張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三、文化

1、《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最精華的部分。

2、屈原:創造新的詩歌體裁「楚辭」體,《離騷》最著名。

3、諸子散文:孟子的文章以剛柔相濟的辯論見長;莊子的散文文字優美,想像豐富,

《秋水》《逍遙游》是古代文學名篇。

四、藝術繪畫:

1、《婦女鳳鳥圖》和《御龍圖》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帛畫;

2、青銅器的裝飾發展為完整的畫面;四川出土的嵌錯賞功宴樂銅壺,表現出精湛的藝術技巧。

3、音樂:湖北出土的青銅編鍾和其他樂器,說明那時音樂的發展。

五、科技

1、 天文:

①公元前613年作了世界上公認的首次關於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比歐洲早六百多年。

②春秋歷法基本上確立十九年七閏的原則,比西方早160年。

③戰國時期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

2、物理學:《墨子》中的《墨經》記錄大量的物理學知識,包括杠桿原理和浮力理論、聲學和光學。

3、名醫扁鵲:戰國時代名醫,後代奉他為「脈學之宗」。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疾病,成為我國中醫的傳統診病法。

第二章

第一節 秦朝的統治

一、秦的統一(前221)

1、條件:

①經過春秋戰國長期戰亂,統一成為人民的共同願望——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②較徹底的變法使秦國富兵強,實力最雄厚——物質基礎。

③戰國時經濟繼續發展,民族、地域同聯系加強——社會基礎。

④秦王贏政雄才大略,重用人才,制定統一全國的戰略和策略——主觀因素。

2、重大事件:

①滅東方六國(前230一前221年),統一中原。

②北擊匈奴,奪取河套地區。

③南攻百越,統一越族地區。

3、秦朝建立:前221年,贏政定都咸陽,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

4、秦朝的疆域:東臨大海、西到隴西、南瀕南海、北抵長城

中國歷史上幅員空前遼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全國人口約2000多萬。

5、歷史意義

①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封建諸侯割據稱雄的戰亂局面,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②有利於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會生產的恢復發展。

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④是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進步。

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鞏固統一的措施

1、目的: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

2、內容

(1)政治方面:

①確立皇權的至高無上。

②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機構

中央:三公諸卿制。地方: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

③頒布秦律。

(2)經濟方面:

①實行土地私有制,按畝納稅。

②統一度量衡。

③統一貨幣。

④統一車軌、馳道。

(3)文化方面

①書同文(統一文字)。

②焚書坑儒。

③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嚴禁私學。

3、作用:

①開創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②有利於封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③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發展國家的統一和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起重要作用。

三、秦末農民戰爭

1、根本原因:秦施暴政,激化階級矛盾

①徭役、兵役繁重。

②刑罰嚴酷。

③賦稅十分沉重。

④土地兼並嚴重。

2、領袖:陳勝、吳廣(前208年) 劉邦、項羽

3、主要經過:

①大澤鄉起義(前209年)。

②張楚政權建立。

③劉邦率軍攻至成陽,秦朝滅亡(前207年)。

4、歷史意義:

①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②推翻了秦朝的統治,沉重打擊了封建地主階級,迫使漢初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

③革命首創精神為後世樹立了榜樣。

第二節 西漢的興衰

一、楚漢之爭

①時間:前206年一前202年。

②性質:劉邦、項羽為爭奪封建帝位所進行的戰爭。

③結果:劉邦戰勝項羽(垓下之戰)一原因:收攬民心;重用人才;以富饒的關中為根據地。

西漢建立:前202年,劉邦建漢,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第三節 兩漢政治經濟制度

一、刺史制度

1、目的:進一步強化集權,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2、職能:監察。

3、內容:

①始於漢武帝時期。時將全國分為13州,州作為一個監察區,設刺史一名進行監察。刺史巡察時代表中央,可以監察諸侯王和地方高官。

②東漢時,刺史的監察權進一步加強,逐漸執掌州的軍政大權,成為州的最高長官。州變成具有郡以上一級地方政權性質的地方行政區域。

4、影響:表明兩漢監察機構的加強,有利於皇帝進一步控制地方官僚,強化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

二、郡國並行制

1、含義:漢初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同時又兼有封國制。

2、王國問題產生:劉邦分封同姓王。諸侯國權力大,勢力強,形同地方割據勢力,威脅中央。

3、解決: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三、察舉制

1、目的:滿足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統治的需要。

2、職能:選拔官吏。

3、內容:察舉:自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徵辟:自上而下選拔官吏的制度。

4、影響:漢朝的選官制度有利於社會歷史的發展。

四、編戶制度

1、目的:加強對百姓的統治,控制剝削平民。

2、內容:把民戶的人口、年齡、性別、土地、財產等情況,詳細登記在戶籍上。

3、職能:封建國家徵收人頭稅、土地稅和征發徭役、兵役的依據。

4、編戶齊民含義:那些被正式編入政府戶籍的自耕農、傭工、雇農等,稱為編戶齊民。

5、負擔:①田租,即土地稅;②人口稅,分算賦和口賦;③徭役;④兵役。

第五節 兩漢時期邊疆各族的發晨和民族關系

一、匈奴的興衰

①匈奴的強大和建立政權(秦漢之際,匈奴首領冒頓勵精圖治,統一蒙古草原, 佔領河套地區,形成強盛的奴隸制國家) 。

②西漢初年,匈奴不斷南下。西漢與匈奴「和親」。

③漢武帝時的兵戎相見

背景:西漢具備反擊匈奴的條件。

概況:三次大戰(前127一前119年)。

結果:匈奴受到重創,被迫遷徙漠北。西漢北部邊郡得到安定。

④昭君出塞:密切了漢匈關系,雙方貿易、文化交流增多,和睦相處。

⑤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北:威脅著中原、西域等地。南:向漢稱臣,與漢人雜居。

⑥東漢派大將竇固、竇憲出擊,大敗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對東漢和西域的威脅。

⑦北匈奴政權瓦解,其威脅最後解除。

二、張騫通西域

① 西域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漢朝時,我國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蔥嶺以東,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區,叫做西域。西漢時,西域有烏孫、車師、鄯善等36國。生活著許多民族。

② 目的:為了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解除匈奴對西漢的威脅,張騫兩次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

③ 概況: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獲得大量前所未聞的西域資料(「鑿空」)。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出使,漢朝與西域各國建立起友好關系。

④ 意義:漢與西域通好,經濟、文化交流十分頻繁:天山南北地區第一次與內地聯成一體。

⑤ 西域都護的設置(前60年),標志著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

⑥ 東漢班超經營西域,進一步密切了西域同內地的聯系。

三、西南夷和百越

1、西南夷:

①含義:漢朝時,我國西南地區分布著數十個語言不同,風俗各異的少數民族,主要的如夜郎、滇等,統稱「西南夷」。

②西漢在西南夷地區建立郡縣,進行統治。

2、百越:

①含義:漢朝時,華東、華南地區的越人,部族眾多,總稱「百越」。

②漢朝對百越的管轄,促進了越族地區的開發和越人社會的進步。

第六節 兩漢時期的對外關系

一、與朝鮮的關系

①三韓多次派人來漢,晉見漢武帝和光武帝。

②文化交流不斷,辰韓的語言、稱呼、習俗等與秦朝相似,又稱「秦韓」。

③貿易往來頻繁,朝鮮特產檀弓、文豹、矮種馬等輸入中國,中國的銅鏡、漆器、鐵制工具等傳到朝鮮。

二、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1、

①中國古代稱日本為「倭」。

②漢武帝時,日本有30多個小國通過朝鮮半島與漢朝來往。

③東漢初,日本倭奴國王遣使來漢,光武帝贈賜給「漢委奴國王」金印。後來倭國多次「遣使奉獻」。

④中國的鐵器、銅器、絲帛傳到日本,豐富了倭人的物質文化生活,推動了日本社會的進步。

2、中越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日益密切。越南的象牙、犀牛、玳瑁、珍珠等不斷輸往中國,中國的鐵農具、牛耕技術、水利工程技術在越南推廣,使越南的社會經濟生活有了明顯提高。

三、絲綢之路

1、含義:西漢張騫通西域後,開辟了一條從中國通往歐、非大陸的陸路通道。中國大量 的絲綢錦綉,就循著這條道路源源不斷地輸往中亞、西亞及非洲、歐洲的國家,後人稱這條中西交通陸上要道為「絲綢之路」。

2、路線:從長安城出發,經河西走廊,到敦煌,出玉門關或陽關,分南北兩道。北經樓蘭,南過鄯善、於闐,兩道至疏勒會合。自疏勒越蔥嶺,往北可達大宛、康居,往西南先後可到達大月氏、安息、大秦。或由大月氏南人身毒。

3、意義:

①成為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

②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諸國進行了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

③中國的鐵器、絲綢和養蠶繅絲技術、鑄鐵技術、鑿井技術、造紙術等先後西傳,中國輝煌燦爛的文化隨著絲綢之路的開辟開始影響世界,世界優秀 的文明成就也逐漸融人中國固有的文化,如佛教開始傳人中國。

四、海上絲綢之路

①含義:漢武帝以後,漢朝開辟了與南海諸國及印度半島等地的水上交通線,從事經常性貿易活動,這就是「海上絲綢之路」。

②路線:從廣東沿海港口出發,向西沿海岸線、印度支那半島南下, 繞過今馬來半島,出馬六甲海峽,到孟加拉灣沿岸諸國, 最遠抵達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

『柒』 歷史復習方法有哪些

第一、學會尋找線索,歷史事件的發展都是有內在聯系的,所以注意尋找線索。特別是新專課改背景下,都是屬採用專題形式教學,每個專題都會有自己的線索。在復習的時候要注意理清每個專題的最基本線索,然後順著最基本線索進行完善,最後形成知識樹。在理清每個專題自己的線索後,再尋找各個專題間的線索,比如可以按照古代,近代,現代的方式,將內容進行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比較,比如經濟史裡面,對資本主義的發比展和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比較。

第二、注重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新課改背景下,歷史已經不是傳統的死記硬背的學科,更加註重的是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也就是真正的以史為鑒,通過歷史的學習,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這就要求學生對歷史學習有真正的理解。

第三、注意一些最基本方法的運用。上課的時候還是要認真跟著老師的思路,認真做好筆記,課下多關注社會熱點問題。

『捌』 中國歷史復習提綱

初中的高中的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復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