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飛天歷史
神舟來一號,1999年11月20日發射升自空,11月21日返回,飛行1天。
神舟二號,2001年1月10日發射升空,1月16日返回,飛行7天。
神舟三號,2002年3月25日發射升空,4月1日返回,耗時6天零18個小時。
神舟四號,2002年3月25日發射升空,4月1日返回,耗時6天零18個小時。
神舟五號,2003年10月15日發射升空,定於10月16日返回,飛行21小時。楊利偉隨神五登上太空。
神舟六號,2005年10月12日北京時間九時整升空,與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時33分飛回。航天員費俊龍和聶海勝隨神六登上太空。
神舟七號,2008年9月25日的發射升空,到27日的「太空漫步」,28日返回。三位航天員是 翟志剛 、劉伯明、景海鵬。翟志剛順利完成了出倉活動。是由劉伯明輔助出倉。這是我國航天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2. 飛天中國歷史是誰第一個想到
萬戶飛天的記載裡面也寫著他想利用風箏著陸,足見風箏的價值。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聰明的中國人——明朝的萬戶。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近代,最著名的當屬馮如,他最後墜機身亡,英勇獻身,可歌可泣。
之後值得大書特書一筆的是抗戰中中國空軍的勇敢表現,不過與你的要求可能差距比較大。不過用於煽情很合適,因為抗戰前期中國空軍由於飛機性能差,被日本人打得很慘,犧牲了很多飛行員,地面上的軍民也深受日軍轟炸之苦,比如著名的重慶慘案。
之後就是解放後的航空、航天工業的發展了,先是地對地導彈,然後是東方紅衛星,長征系列火箭進入世界商用發射市場,最終是載人航天。在航空工業上,先是仿製米格15(殲5),米格19(殲6),米格21(殲7),後來自主研製了強五、殲八;引進蘇27仿製殲11,最後到國產殲10達到國際3代半水平。
經過多年努力,馮如終於在1909年9月,即世界第一架飛機問世不到6年的時間內,完成了中國人自己設計、自己製造的第一架飛機,從而擠身於早期世界航空之林。
3. 中國航天發展史簡介
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錢學森任院長。
1964年7月19日,中國第一枚內載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廣德發射成功,中國空間科學探測邁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成立,開始選訓宇航員和進行載人航天醫學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隨著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在酒泉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3天後順利返回,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1988年9月7日,長征4號運載火箭在太原成功發射了風雲1號A氣象衛星。
1990年4月7日,「長征3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美國研製的「亞洲1號」衛星,中國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長征」2號捆綁式火箭首次在西昌發射成功,為發射載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礎。
1992年,中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製,這項工程後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艘宇宙飛船--「神舟」試驗飛船,飛船返回艙於次日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
2001年1月10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2號試驗飛船,按照預定計劃在太空完成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任務後,於1月16日在內蒙古中部地區准確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3號試驗飛船,環繞地球飛行了108圈後,於4月1日准確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
2002年12月30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4號飛船。
載人航天工程又稱「921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1992年1月做出決策並開始實施的重大工程。1999年月11月成功發射了第一艘無人飛船,隨後又成功發射了3艘無人飛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楊利偉乘坐神舟5號飛船勝利完成了我國首次載人飛行,實現了中華民族「飛天」的千年夢想。
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圓滿完成神舟六號飛行任務,中國載人航天實現了2人5天、航天員直接參與空間科學實驗活動的新跨越,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4. 中國航天的歷史
中國航天史是從1956年二月開始的,當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1956年四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委員會,統一領導中國的航空和火箭事業。聶榮臻任主任,黃克誠、趙爾陸任副主任,航空工業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航天事業創業的開始。
中國航天發展有四大里程碑:
(1)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明朝的萬戶
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他最先開始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他的行為卻鼓舞和震撼了人們的內心。促使人們更努力的去鑽研。
(2)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1970 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 號」成功升空!成為了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第二個里程碑。
(3) 載人航天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表明中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
(4)深空探測-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隨著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順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此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相繼發射,並成功對接。
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09秒,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5. 古人飛天的故事
典故「萬戶飛天」
講的就是明朝時的故事。在後來的航天研究中,故事的主人公「萬戶」,被稱為是中國用火箭載人升天的第一人。
15世紀,一位叫萬戶的 明朝官員手執兩張風箏,將自己捆綁在座椅上,椅後加裝47枚火箭,用蠟燭點燃火箭後升空,不幸的是,萬戶最終殞命。相較於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奔月故事,萬戶的故事極具現實特徵。萬戶雖未成功,但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被譽為火箭飛行第一人。1970年,在英國布賴頓召開的國際天文學會議上,月球背面一座環形山正式以「WanHoo」命名,從此,萬戶被很多人知曉。
如今,西昌航天城附近的主題公園里擺放著萬戶升天的雕塑。而據說萬戶是甘肅河西人,如果故事是真實的,萬戶殞命之處離酒泉並不遠。
不過,關於這段故事的真假,歷來爭論很多,甚至主人公的名字也有很多種說法。因為這段故事來源於外國的一些記載,中國人在將其翻譯過來時,就翻譯成了「萬戶」,古代曾有過「萬戶」這種官位,於是人們就判斷他是一名官員。
(5)中國飛天歷史擴展閱讀:
古時的火箭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是將火把裝在箭中,然後發射出去,後來古代中國發明了火葯,唐末開始用於戰爭,到了北宋年間出現了人類歷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葯箭」,之後火箭開始用於戰爭,並隨著古絲綢之路傳入歐洲。
傳說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中國人——明朝的萬戶(有人說萬戶是官職名),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為標准,最早嘗試火箭飛天的應是約600年前的萬戶飛天。有的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為整個人類向未知世界探索的進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6. 歷史上的飛天
「飛天」是佛教中一種想像的飛神,在佛經里稱為天歌神、天樂神、散花神。傳說中飛天能歌善舞,每當佛在講法時,他們便凌空飛舞,奏樂散花。傳說中每當飛天凌空飛舞時全身還會散發出芬芳馥郁的香氣,所以又稱之為「香音神」。在西方藝術中飛天早已有之,中國古代也有飛神,即羽人、飛仙的神話傳說。然而,出現在中國的雲岡、龍門、敦煌石窟中的飛天藝術卻來自印度。在印度神話中,飛天是雲和水的女神,以湖泊沼澤為家,常遨遊在菩提樹下,又說她是伎樂天(佛教中的天神)的情人。
敦煌飛天從起源和職能上說,它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闥婆與緊的復合體。乾闥婆是印度梵語的音譯,意譯為天歌神。由於他周身散發香氣,又叫香間神,緊那羅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譯,意譯為天樂神。
乾闥婆和緊那羅原來是印度古神話和婆羅門教中的娛樂神和歌舞神。神話傳說中說他們一個善歌,一個善舞,形影不離,融洽和諧,是恩愛的夫妻。後來被佛教吸收,化為天龍八部眾神中的兩位天神。唐代慧琳〈音義〉上解釋說:「真陀羅,古作緊那羅,間樂天,有微妙間響,能微妙音響,能作歌舞。男則馬首人身,能歌;女則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與乾闥婆為妻也。」乾闥婆與緊那羅被佛教列入天龍八部神後,隨著佛教理論和藝術審美以及藝術創作的發展需要,由原來的馬頭人峰的猙獰面目,逐漸演化為眉清目秀,體態俏麗,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天人飛仙了。
花開眾生千年寂寂——敦煌飛天和<夢魔訣>中的女主角們:
綠腰——不受那俗世的牽拌,可在一回眸間,卻是否也曾為那一抹痴痴的微笑所顫動?濕婆舞王除了她還有誰?
閉目/灑落一種隨意的驚艷/凡心漸次凋零/坐成一尊不動的佛/縱然千手千腳/七孔百竅/可解得了人世那千萬的煩惱
任焉焉——無法形容的女子,矛盾的綜合體,本應是那聖潔的伎樂天,卻不知自己的命運指向何方。
寂靜輪回的寞里/數千個彈指的哀怨/唱盡舞盡/無悔無怨
香梅——龍女
追逐那飛花的美麗/盛開在枯黃的牆壁/一輪月亮落在蓮池/心事無塵土/荷花自在開
香雪——吉祥天
手持那一朵蓮花/開在心中/便放得下那諸多的煩惱
紅羅——化生天(化生童子)
彈指光陰下的剎那芳華/墮入蓮花池中/那孩童般的心/卻化做那利刃的劍
謝陌的娘親——暫時保密
其他——隨小說情節即時添加
封面——供養天
7. 中國的飛天歷史
我覺得最早應該是風箏,實際人類最早的飛行器就是風箏,後來才是氣球和滑翔機,然後才是有動力的飛艇、飛機,最後是火箭、太空梭。
《韓非子·外儲說左》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另據《鴻書》記載:魯班也曾製作過木鳶,曰:"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在我國古代,木鳶一直是戰爭時通訊和偵探的重要工具,並能帶上火葯用作戰爭進攻的武器。據說漢朝大將韓信曾利用風箏進行測量。梁武帝時曾利用風箏傳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著風箏從高處跳下而沒有跌死。唐朝的張丕被圍困時曾利用風箏傳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
萬戶飛天的記載裡面也寫著他想利用風箏著陸,足見風箏的價值。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聰明的中國人——明朝的萬戶。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近代,最著名的當屬馮如,他最後墜機身亡,英勇獻身,可歌可泣。
之後值得大書特書一筆的是抗戰中中國空軍的勇敢表現,不過與你的要求可能差距比較大。不過用於煽情很合適,因為抗戰前期中國空軍由於飛機性能差,被日本人打得很慘,犧牲了很多飛行員,地面上的軍民也深受日軍轟炸之苦,比如著名的重慶慘案。
之後就是解放後的航空、航天工業的發展了,先是地對地導彈,然後是東方紅衛星,長征系列火箭進入世界商用發射市場,最終是載人航天。在航空工業上,先是仿製米格15(殲5),米格19(殲6),米格21(殲7),後來自主研製了強五、殲八;引進蘇27仿製殲11,最後到國產殲10達到國際3代半水平。
經過多年努力,馮如終於在1909年9月,即世界第一架飛機問世不到6年的時間內,完成了中國人自己設計、自己製造的第一架飛機,從而擠身於早期世界航空之林。
馮如這架飛機稱為「馮如1號」,與萊特型飛機相似,也是雙翼、構架式機身,發動機安裝在下翼中央的推進式、鴨式操縱面布局的飛機。其方向舵也像萊特型飛機,但改進了著陸裝置,起落架末端安裝著4個輪子。
1909年9月21日傍晚,「馮如1號」正式試飛。馮如駕機迎著強風起飛,升至4.5米高,環繞一個小山丘飛行,飛行了約800米,顯示了他的飛機具有良好的性能,從而為我國動力載人飛行史譜寫了光輝的第一頁。當時中西報刊競相報道。美國《三藩市考察者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了馮如的大照片,贊譽馮如為「東方的萊特」,並驚呼「在航空領域,中國人把白人拋在後面了!」
1909年10月28日,馮如聯合黃梓材、劉一枝、朱竹泉等人,把廣東製造機器廠擴充為廣東製造機器公司,並公開招募優先股東和股金。從1909年11月3日至1910年2月19日,僅3個月時間,就招得優先股東67人,股金5875元。
廣東製造機器公司在三藩市成立後,馮如任總機器師,隨即購置製造飛機的成套設備,並重新研製大功率的飛機。不久,新飛機製成,並經過4次改進,但在試飛中仍一再失敗。馮如並不氣餒。當時他父母多次來信催他回國與家人團聚,他周圍親友也勸他回來。馮如婉謝了親友,並發誓說:「飛機不成,誓不回國」。
馮如繼續研製飛機,但又兩試兩敗。先後6次受挫,而馮如始終奮斗不止。1910年5月,奧克蘭東九街359號的廠房突然失火焚毀。經過連續6次失敗和廠房失火,公司已耗去資金過公司資本的90%,馮如面臨極大的經濟困難。他在認真總結歷次失敗教訓,並吸收當時先進經驗後,終於在1911年1月研製成功了一架新型飛機,稱為「馮如2號」,並於1月18日試飛成功。
1911年1月18日早上,馮如駕駛著「馮如2號」飛機,在奧克蘭瓊斯街終端,靠三藩市海灣的艾勞赫斯特廣場公開試飛。飛機在地面滑行了約 30.5米,即凌空而上,升至約12米高,環繞廣場飛行了約1600米後,向三藩市海灣飛去,然後返回,飛越奧克蘭郊區的田野,徐徐降落在起飛的廣場上。飛行歷時4分鍾。這是一次完全成功的飛行,馮如的助手們一齊擁上去向他祝賀。中西報紙再一次爭先恐後地報道。美國《三藩市星期日呼聲報》竟用整版通欄大標題刊出「他為中國龍插上了翅膀」,並以巨龍、馮如飛機和馮如像作為套題照片,詳細介紹了馮如其人其事。
1911年1~2月期間,馮如駕駛飛機在海灣多次環繞飛行,其最高時速為104千米,飛行高度達200餘米,性能達到了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前往觀看飛行的中西人士不可勝數。歐、美各報交口稱道:「君之名譽時已飛騰於世界矣。」
1911年2月22日,馮如率助手朱竹泉、司徒壁如和朱兆槐攜帶飛機和設備乘輪船回國。
1911年10月10日,震撼世界的武昌起義爆發,全國沸騰。11月9日,廣州光復,廣東革命政府成立,馮如毅然率助手參加革命。並被任命為廣東革命政府飛機長,成為中國第一個飛機長。他立即在廣州燕塘建立廣東飛行器公司,這是中國國內的第一個飛機製造廠。
經過3個月的努力,於1912年3月,製成一架與「馮如2號」相似的飛機,這也是中國國內製成的第一架飛機,揭開了中國航空工業史的第一頁。因此,馮如也是我國近代航空事業的創始人和開拓者。
1912年8月25日,馮如在廣州燕塘公開進行飛行表演。馮如駕駛自製飛機凌空而上,高約36米,東南行約8千米。當時飛機運轉正常,操縱自如,鼓掌之聲,不絕於耳。但馮加急於升高,操縱過猛,致使飛機失速墜地,機毀人傷。醫院搶救無效,馮如以身殉國,時年僅29歲。在彌留之際,馮如猶勉勵助手:「勿因吾斃而阻其進取心,須知此為必有之階級。」可見,馮如為開拓和發展我國航空事業,奮斗一生,至死不渝,猶囑後人,繼續進取,實可敬佩。
馮如的一生短暫而光輝。他是一位開創和發展我國航空事業並為之獻身的航空先軀。他的事跡啟迪著更多國人和青少年為振興祖國航空事業而奮斗。
8. 中國航天歷史是什麼
中國航天史是從一九五六年二月開始的,當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委員會,統一領導中國的航空和火箭事業。聶榮臻任主任,黃克誠、趙爾陸任副主任,航空工業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航天事業創業的開始。
中國航天發展有四大里程碑[1]: (1)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聰明的中國人——明朝的萬戶 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他最先開始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2) 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1970 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 號」成功升空!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第二個里程碑。 3) 載人航天 2003 年10 月15 日,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表明我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 (4) 深空探測-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隨著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順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青銅時代
★里程碑之一 1970年4月24日21時31分,中國「東方紅」一號飛向太空。這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白銀時代
楊利偉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內
★里程碑之二 1987年8月,中國返回式衛星為法國搭載試驗裝置。這是中國打入世界航天市場的首次嘗試。
黃金時代
★里程碑之三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搭載費俊龍,聶海勝兩名航天員升空。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神舟七號搭載翟志剛,景海鵬,劉伯明三名航天員升空。
探月時代
★里程碑之四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搭載著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成功發射。 嫦娥一號
★里程碑之五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嫦娥一號衛星的姐妹星嫦娥二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獲得了圓滿成功。此次發射目的主要是實現下一步的月球軟著陸進行部分關鍵技術試驗,並對嫦娥二號著陸區進行了高精度成像
9. 中國航天歷史
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錢學森任院長。
1964年7月19日,中國第一枚內載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廣德發射成功,中國空間科學探測邁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成立,開始選訓宇航員和進行載人航天醫學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隨著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在酒泉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3天後順利返回,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1988年9月7日,長征4號運載火箭在太原成功發射了風雲1號A氣象衛星。
1990年4月7日,「長征3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美國研製的「亞洲1號」衛星,中國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長征」2號捆綁式火箭首次在西昌發射成功,為發射載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礎。
1992年,中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製,這項工程後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艘宇宙飛船--「神舟」試驗飛船,飛船返回艙於次日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
2001年1月10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2號試驗飛船,按照預定計劃在太空完成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任務後,於1月16日在內蒙古中部地區准確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3號試驗飛船,環繞地球飛行了108圈後,於4月1日准確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
2002年12月30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4號飛船。
載人航天工程又稱「921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1992年1月做出決策並開始實施的重大工程。1999年月11月成功發射了第一艘無人飛船,隨後又成功發射了3艘無人飛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楊利偉乘坐神舟5號飛船勝利完成了我國首次載人飛行,實現了中華民族「飛天」的千年夢想。
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圓滿完成神舟六號飛行任務,中國載人航天實現了2人5天、航天員直接參與空間科學實驗活動的新跨越,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