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知道哪有民間故事或中國歷史的廣播
牛郎織女 孟姜女 白蛇傳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一:梁山伯與祝英台
從前有個姓祝的地主,人稱祝員外,他的女兒祝英台不僅美麗大方,而且非常的聰明好學。但由於古時候女子不能進學堂讀書,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欄上,望著大街上身背著書箱來來往往的讀書人,心裡羨慕極了!難道女子只能在家裡綉花嗎?為什麼我不能去上學?她突然反問自己:對啊!我為什麼就不能上學呢?
想到這兒,祝英台趕緊回到房間,鼓起勇氣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讀書。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樣子,一定不讓別人認出來,你們就答應我吧!」祝員外夫婦開始不同意,但經不住英台撒嬌哀求,只好答應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剛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裝,辭別父母,帶著書箱,興高采烈地出發去杭州了。
到了學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見了一個叫梁山伯的男同學,學問出眾,人品也十分優秀。她想: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會學到很多東西,也一定會很開心的。而梁山伯也覺得與她很投緣,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於是,他們常常一起詩呀文呀談得情投意合,冷呀熱呀相互關心體貼,促膝並肩,兩小無猜。後來,兩人結拜為兄弟,更是時時刻刻,形影不離。
春去秋來,一晃三年過去了,學年期滿,該是打點行裝、拜別老師、返回家鄉的時候了。同窗共燭整三載,祝英台已經深深愛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雖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對她十分傾慕。他倆戀戀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後,都日夜思念著對方。幾個月後,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訪,結果令他又驚又喜。原來這時,他見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個清秀的小書生,而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大姑娘。再見的那一刻,他們都明白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後,梁山伯請人到祝家去求親。可祝員外哪會看得上這窮書生呢,他早已把女兒許配給了有錢人家的少爺馬公子。梁山伯頓覺萬念俱灰,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去了。
聽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與父母抗爭以反對包辦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變得異常鎮靜。她套上紅衣紅裙,走進了迎親的花轎。迎親的隊伍一路敲鑼打鼓,好不熱鬧!路過梁山伯的墳前時,忽然間飛沙走石,花轎不得不停了下來。只見祝英台走出轎來,脫去紅裝,一身素服,緩緩地走到墳前,跪下來放聲大哭,霎時間風雨飄搖,雷聲大作,「轟」的一聲,墳墓裂開了,祝英台似乎又見到了她的梁兄那溫柔的面龐,她微笑著縱身跳了進去。接著又是一聲巨響,墳墓合上了。這時風消雲散,雨過天晴,各種野花在風中輕柔地搖曳,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飛出來,在陽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二:白蛇傳
清明時分,西湖岸邊花紅柳綠,斷橋上面遊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麗畫面。突然,從西湖底悄悄升上來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怎麼回事?人怎麼會從水裡升出來呢?原來,她們是兩條修煉成了人形的蛇精,雖然如此,但她們並無害人之心,只因羨慕世間的多彩人生,才一個化名叫白素貞,一個化名叫小青,來到西湖邊遊玩。
偏偏老天爺忽然發起脾氣來,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白素貞和小青被淋得無處藏身,正發愁呢,突然只覺頭頂多了一把傘,轉身一看,只見一位溫文爾雅、白凈秀氣的年輕書生撐著傘在為她們遮雨。白素貞和這小書生四目相交,都不約而同地紅了紅臉,相互產生了愛慕之情。小青看在眼裡,忙說:「多謝!請問客官尊姓大名。」那小書生道:「我叫許仙,就住在這斷橋邊。」白素貞和小青也趕忙作了自我介紹。從此,他們三人常常見面,白素貞和許仙的感情越來越好,過了不久,他們就結為夫妻,並開了一間「保和堂」葯店,小日子過得可美了!
由於「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難病症,而且給窮人看病配葯還分文不收,所以葯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遠近來找白素貞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將白素貞親切地稱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興隆、許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卻惹惱了一個人,誰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為人們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燒香求菩薩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天,他又來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給人治病,不禁心內妒火中燒,再定睛一瞧,哎呀!原來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條白蛇變的!
法海雖有點小法術,但他的心術卻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後,他就整日想拆散許仙白娘子夫婦、搞垮「保和堂」。於是,他偷偷把許仙叫到寺中,對他說:「你娘子是蛇精變的,你快點和她分手吧,不然,她會吃掉你的!」許仙一聽,非常氣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對我的情意比海還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會害我,何況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離棄她呢!法海見許仙不上他的當,惱羞成怒,便把許仙關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許仙回來。一天、兩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終於打聽到原來許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給「留」住了,白娘子趕緊帶著小青來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請法海放回許仙。法海見了白娘子,一陣冷笑,說道:「大膽妖蛇,我勸你還是快點離開人間,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白娘子見法海拒不放人,無奈,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迎風一搖,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過去。法海眼見水漫金山寺,連忙脫下袈裟,變成一道長堤,攔在寺門外。大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大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再大,也漫不過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實在斗不過法海,後來,法海使出欺詐的手法,將白娘子收進金缽,壓在了雷峰塔下,把許仙和白娘子這對恩愛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離金山寺後,數十載深山練功,最終打敗了法海,將他逼進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從此,她和許仙以及他們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離了。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三:牛郎織女
牛郎只有一頭老牛、一張犁,他每天剛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後還要自己做飯洗衣,日子過得十分辛苦。誰料有一天,奇跡發生了!牛郎幹完活回到家,一進家門,就看見屋子裡被打掃得乾乾凈凈,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還擺著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牛郎吃驚得瞪大了眼睛,心想:這是怎麼回事?神仙下凡了嗎?不管了,先吃飯吧。
此後,一連幾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這天,牛郎象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出了門,其實,他走了幾步就轉身回來了,沒進家門,而是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躲了起來,偷偷地觀察著。果然,沒過多久,來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進門就忙著收拾屋子、做飯,甭提多勤勞了!牛郎實在忍不住了,站了出來道:「姑娘,請問你為什麼要來幫我做家務呢?」那姑娘吃了一驚,臉紅了,小聲說道:「我叫織女,看你日子過得辛苦,就來幫幫你。」牛郎聽得心花怒放,趕忙接著說:「那你就留下來吧,我們同甘共苦,一起用雙手建設幸福的生活!」織女紅著臉點了點頭,他們就此結為夫妻,男耕女織,生活得很美滿。
過了幾年,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過得開心極了。一天,突然間天空烏雲密布,狂風大作,雷電交加,織女不見了,兩個孩子哭個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著急時,烏雲又突然全散了,天氣又變得風和日麗,織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臉上卻滿是愁雲。只見她輕輕地拉住牛郎,又把兩個孩子攬入懷中,說道:「其實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現在,天宮來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們自己多多保重!」說罷,淚如雨下,騰雲而去。
牛郎摟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欲哭無淚,獃獃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讓妻子就這樣離我而去,我不能讓孩子就這樣失去母親,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織女找回來!這時,那頭老牛突然開口了:「別難過!你把我殺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編兩個籮筐裝著兩個孩子,就可以上天宮去找織女了。」牛郎說什麼也不願意這樣對待這個陪伴了自己數十年的夥伴,但拗不過它,又沒有別的辦法,只得忍著痛、含著淚照它的話去做了。
到了天宮,王母娘娘不願認牛郎這個人間的外孫女婿,不讓織女出來見他,而是找來七個蒙著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樣的女子,對牛郎說:「你認吧,認對了就讓你們見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懷中兩個孩子卻歡蹦亂跳地奔向自己的媽媽,原來,母子之間的血親是什麼也無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沒辦法了,但她還是不甘心織女再回到人間,於是就下令把織女帶走。牛郎急了,牽著兩個孩子趕緊追上去。他們跑著跑著,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來,眼看著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頭上的金簪一劃,在他們中間劃出了一道寬寬的銀河。從此,牛郎和織女只能站在銀河的兩端,遙遙相望。而到了每年農歷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萬的喜鵲飛來,在銀河上架起一座長長的鵲橋,讓牛郎織女一家再次團聚。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四:孟姜女哭長城
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務,突然發現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來逃難的。」原來這時秦始皇為了造長城,正到處抓人做勞工,已經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理,眉清目秀,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歡上了孟姜女。他倆兒心心相印,徵得了父母的同意後,就准備結為夫妻。
成親那天,孟家張燈結綵,賓客滿堂,一派喜氣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漸漸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聽見雞飛狗叫,隨後闖進來一隊惡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說,用鐵鏈一鎖,硬把范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一場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著丈夫。她想:我與其坐在家裡干著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對!就這么辦!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裝,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於,憑著頑強的毅力,憑著對丈夫深深的愛,她到達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牆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後,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個范喜良嗎?」民工說:「有這么個人,新來的。」孟姜女一聽,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說:「已經死了,屍首都已經填了城腳了!」
猛地聽到這個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靂一般,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范喜良的屍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於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但他卻再也看不到她了,因為他已經被殘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❷ 中國廣播電視發展史
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廣電)由財政部出資,廣電總局負責組建和代管,注冊資本45億元。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負責全國范圍內有線電視網路有關業務,並開展三網融合業務。實際上,組建國家級廣電網路公司的方案討論已逾兩年。
早在2010年國務院關於《推進三網融合總體方案》的通知中已經明確指出,在2010-2012年試點階段「以推進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階段性進入為重點」,並「加快培育市場主體,組建國家級有線電視網路公司,初步形成適度競爭的產業格局」。
2010年8月,廣電總局成立了國家級廣電網路公司籌備組。
2016年3月7日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向工信部提交了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申請材料,申請在全國范圍內經營互聯網國內數據傳送業務、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
2016年5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履行法定程序,向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頒發了《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批准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在全國范圍內經營互聯網國內數據傳送業務、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
2018年11月22日,在貴陽舉行的全國「智慧廣電」建設現場會上,廣電總局黨組書記、局長聶辰席在講話時宣布,工信部已經同意廣電網參與5G建設,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後簡稱國網公司)正在申請移動通信資質和5G牌照。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
(2)中國歷史廣播擴展閱讀:
2019年3月21日,全國有線電視網路融合發展戰略合作簽約活動在北京舉行。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與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及阿里巴巴集團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標志著有線電視網路「全國一網」融合發展向前邁進了重要一步。,完成中國廣電對各省有線電視網路公司的資產和資源整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
❸ 中國廣播電台最先在何時何地由何人開播
中國廣播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3年。這年1月,美國人奧斯邦在上海辦起第一座廣播電台,播送新聞和音樂。但不久即為北洋政府所拆除。1924年,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裝用廣播無線電接收機暫行規則》,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廣播法令。1926年10月,哈爾濱無線電台台長劉翰在張作霖的支持下建立了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座廣播電台——哈爾濱廣播無線電台。翌年,奉系軍閥又於北京、天津建立了兩座廣播電台。1928年,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在南京創立中央廣播電台,呼號為XKM。此後10年間,國民黨政府相繼在各省府所在城市辦起了幾十座廣播電台。1929年,國民政府頒布《電訊條例》,允許民間經營廣播電台。至抗日戰爭前夕,全國已有70來座民營電台在廣播。廣播事業一時出現了繁榮的局面。
抗戰爆發後,隨著國土的淪陷,廣播事業損失慘重。1939年,國民黨政府建立國際廣播電台,開始對外廣播。該台英文簡稱為VOC,為擴大影響,該台和英國、美國的廣播電台相互轉播節目。 l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華廣播電台開始播音,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播事業的誕生。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政府接收了大部分日偽廣播電台,因而官辦的廣播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由於國共兩黨矛盾的尖銳化,國民政府於內戰重開不久,便封閉了許多同情共產黨的民營電台。1949年,中國共產黨的軍隊佔領南京,國民黨的中央廣播電台遷往台灣。隨著共產黨全面的軍事勝利,國民黨在大陸的廣播電台先後為解放軍所接管,陸續改建為人民廣播電台。一些大城市的民營廣播電台,也隨著全國的解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逐步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於是中國的廣播事業,在大陸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廣播體制;在台灣,則繼續沿用著國民黨統治大陸時期的那套制度。
❹ 廣播最早出現於何時
中國廣播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3年。這年1月,美國人奧斯邦在上海辦起第一座廣專播電台屬,播送新聞和音樂。但不久即為北洋政府所拆除。1924年,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裝用廣播無線電接收機暫行規則》,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廣播法令。1926年10月,哈爾濱無線電台台長劉翰在張作霖的支持下建立了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座廣播電台——哈爾濱廣播無線電台。翌年,奉系軍閥又於北京、天津建立了兩座廣播電台。1928年,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在南京創立中央廣播電台,呼號為XKM。此後10年間,國民黨政府相繼在各省府所在城市辦起了幾十座廣播電台。1929年,國民政府頒布《電訊條例》,允許民間經營廣播電台。至抗日戰爭前夕,全國已有70來座民營電台在廣播。廣播事業一時出現了繁榮的局面。
❺ 廣播的發展歷史
1906年聖誕節前夜,美國的費森登和亞歷山德遜在紐約附近設立了一個廣播站,並進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廣播。廣播的內容是兩段笑話、一支歌曲和一支小提琴獨奏曲。這一廣播節目被當時四處分散的持有接收機的人們清晰的收聽到了。
1908年,美國的弗雷斯特又在巴黎埃菲爾鐵塔上進行了一次廣播,被那一地區所有的軍事電台和馬賽的一位工程師所收聽到。
1916年,弗雷斯特又在布朗克斯新聞發布局的一個試驗廣播站播放了關於總統選舉的消息,可是在當時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收聽這些早期的廣播。
1926年,中國出現第一家自辦廣播電台——哈爾濱廣播電台,由劉翰創辦。
1928年,中國國民黨北伐成功,在南京創辦「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廣播無線電台」呼號為XKM。
廣播(Radio broadcasting)是指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傳送聲音的新聞傳播工具,誕生於20世紀20年代。
其中,通過無線電波傳送節目的稱無線廣播,通過導線傳送節目的稱有線廣播。廣播的優勢是對象廣泛,傳播迅速,功能多樣,感染力強;短處是一瞬即逝,順序收聽,不能選擇,語言不通則收聽困難。
現在,廣播更是實現了以調頻、中波為主、短波為輔的戰略目標,這在國際廣播歷史上是一次重大的轉變。
❻ 請問中國廣播是從哪一年開始的
朋友,你好,你的問題太籠統,我能提供你以下的中國廣播歷史相關知識,僅供參考。
1905年袁世凱(清)在天津開辦了無線電訓練班,同時購買了無線電收發報機,分別安裝在北京、天津、保定及北洋水師的軍艦上。
1906年建電政司,規劃中國的無線電、電話、電報、郵政等事業。
1915年4月袁世凱(中華民國)頒布中國第一部無線電電信條例《電信條例》。
1923年1月21日星期天,《大陸報》、中國無線電公司(美國人斯奧斯邦1922年在上海創辦的外企)兩家合作開辦的中國境內第一座廣播電台。(中外合資資本)
1923年5月15日,奉天無線電分台改為總台,哈爾濱電台遂改為東三省無線電哈爾濱分台。這是中國自辦的第一批官辦廣播電台。
1926年10月1日,中國廣播之父劉瀚創辦的哈爾濱廣播無線電台,這是我國自辦的第一座廣播電台。
1928年8月1日由陳果夫創辦的國民黨「中央廣播電台」開始播音。
1940年12月30日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座廣播電台——延安新華廣播電台開始播音。
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華廣播電台第一台定名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刊名:《 中國廣播》 China Broadcasts
主管: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主辦: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地址:北京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2號
郵編:100866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中文開本: 16開
ISSN 1004-9061
CN 11-3074/G2
創刊年:1993
❼ 廣播的歷史
早期的廣播
1906年聖誕節前夜,美國的費森登和亞歷山德遜在紐約附近設立了一個廣播站,並進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廣播。廣播的內容是兩段笑話、一支歌曲和一支小提琴獨奏曲。這一廣播節目被當時四處分散的持有接收機的人們清晰的收聽到了。
1908年,美國的弗雷斯特又在巴黎埃菲爾鐵塔上進行了一次廣播,被那一地區所有的軍事電台和馬賽的一位工程師所收聽到。
1916年,弗雷斯特又在布朗克斯新聞發布局的一個試驗廣播站播放了關於總統選舉的消息,可是在當時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收聽這些早期的廣播。
真正的廣播誕生於20世紀20年代。
世界上第一座領有執照的電台,是美國匹茲堡KDKA電台,於1920年11月2日正式開播。
中國的第一座廣播電台建於1923年1月,由美國的奧斯邦創辦,屬於中國無線電廣播公司的廣播台,首先在上海播出。
1926年,中國出現第一家自辦廣播電台——哈爾濱廣播電台,由劉瀚創辦。
1928年,中國國民黨北伐成功,在南京創辦「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廣播無線電台」呼號為XKM。
1939年,國民黨在重慶創辦對外廣播台——「中國之聲」(voice of China)。
1940年12月,中國人民廣播事業創建,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前身——延安新華廣播電台。
廣播的優勢是對象廣泛,傳播迅速,功能多樣,感染力強;短處是一瞬即逝,順序收聽,不能選擇,語言不通則收聽困難。 (右圖為1919年美國馬可尼公司的6.5千瓦廣播發射機)
由於無線電的廣泛使用以及人們對於大功率發射機和高靈敏度電子管接收機技能的熟練掌握,使廣播逐漸變成了現實。
1919年,蘇聯製造了一台大功率發射機,並於1920年在莫斯科開始試驗性廣播。
1920年6月15日,馬可尼公司在英國舉辦了一個以梅爾芭太太主演的「無線電--電話」音樂會,遠至巴黎、義大利、挪威,甚至在希臘都能清晰的收聽到。這就是廣播事業的開始。
1920年11月2日,美國在康拉德的指導下,威斯汀豪斯公司廣播站KDKA開始廣播,首次播送的節目是哈丁-科克斯總統選舉,在當時,這事曾轟動一時。
1920年12月22日,德國的柯尼武斯特豪森廣播電台首次播送了器樂演奏音樂會。
1922年11月14日,倫敦ZLO廣播站正式開始在英國廣播每日節目,該站在1927年改為英國廣播有限公司,即BBC。
1922年法國埃菲爾鐵塔也正式開始播音。
1927年止,美國國內已擁有737個廣播站。
這一時期,廣播站如雨後春筍在各國中相繼涌現。當時,在歐洲廣播已被視為一個龐大的通信工具。以後,全世界的廣播事業不斷發展,現已逐步形成全球性的廣播網。
❽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發展歷史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前身邯鄲新華廣播電台一直播音到1948年5月22日。先後在石家莊平山、井陘礦區天戶村播音,直到1949年3月24日遷往北平,新中國成立後改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邯鄲新華廣播電台建於1946年,機器設備是繳獲國民黨誤投的兩部美製導航機。為保證電台安全,電台從峰峰礦區遷到涉縣沙河村。電台播音室機器設在3個窯洞中,發電機是舊汽車頭,燃料是木炭。1946年9月1日,電台正式播音。1947年3月29日晚,邯鄲新華電台忽然收不到來自陝北的聲音。為了不中斷播出,同志們立即決定以陝北延安的波長播出《兄妹開荒》唱片,然後反復呼叫「陝北新華廣播電台,XNCR……」並且重播了「青化砭大捷」的消息。次日,邯鄲新華廣播電台正式接替了陝北廣播。就這樣,「來自延安」的紅色電波沒有中斷,從太行山麓傳向中國大地。據《中國廣播簡史》介紹,當時新華總社和陝北新華廣播電台的重要新聞和評論,初稿寫出後經常用密電發往陝北,經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審定後再發回太行,然後才廣播出去。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是中國唯一覆蓋全國的廣播電台,在中國擁有聽眾超過7億,是世界上擁有國內聽眾最多的廣播電台,現辦有中國之聲、經濟之聲、音樂之聲、都市之聲、中華之聲、神州之聲、華夏之聲、民族之聲、文藝之聲、老年之聲、藏語廣播、維吾爾語廣播、娛樂廣播、香港之聲、中國高速公路交通廣播、中國鄉村之聲16套無線廣播節目,全天累計播音324小時。以廣播為依託,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全面開展新媒體業務,豐富各類傳媒形式,擁有目前中國最大的廣播音頻網站「中國廣播網」、「中國民族廣播網」、「你好台灣網」、網路電台「銀河台」,開辦了4套數字廣播節目、2套數字電視頻道—《幸福購物》和《家庭健康》、1套手機電視頻道—央廣視訊及3套手機廣播節目。此外,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還主辦了《中國廣播》雜志、《音樂之聲》雜志、《中國廣播報》等平面媒體,設有中國廣播音像出版社等機構。中央台下設的全資公司——央廣傳媒發展總公司,依託中央台可經營性節目資源,積極面向市場,央廣總公司圍繞中央台推進的制播分離等工作,先後成立了8家分、子公司,並已獲得多家金融機構的資金授信,已經成為中國廣播產業開發的重要標志。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設有40個記者站,在中國台灣地區派有駐點記者;解放軍四總部、各大軍區、各軍兵種、武警部隊等也分別設置18個軍事記者站,為中央台提供信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發起成立了擁有全國140多家電台的中國廣播聯盟,並攜手世界各大華語廣播機構建立了全球華語廣播網,與全球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知名傳媒機構建立了廣泛的業務合作關系。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擁有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數字多媒體演播廳、錄音棚和音樂廳,節目製作、存儲、播出、傳輸全面實現數字化。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目前有員工2100多人,是中國擁有高級編輯、高級記者、播音指導、高級工程師、譯審等高水平專業人才最多的廣播電台,擁有強大的節目製作能力和一流的節目製作水平,節目多次獲得亞廣聯獎、中國新聞獎等國際和國內大獎,在中國乃至世界廣播界享有盛譽。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歷來高度重視加強同各界人士、各類傳媒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與海內外媒體保持著良好的雙邊和多邊合作關系。中央台希望通過多種形式,不斷加深同媒體同行的聯系,進一步增加彼此間的了解,為推動廣播與傳媒事業的發展,為國家與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貢獻更大的力量。
❾ 中國之聲廣播電台的歷史
中國之聲—中央抄人民廣播電台最悠久的第一套節目,中國國家電台最具權威的新聞綜合頻率,2004年1月1日正式改版為「中國之聲」,2009年再度全新改版。全天24小時不間斷播音,全國2000多個調頻和中、短波頻率無縫隙覆蓋
❿ 廣播站的中國廣播的發展史
一、廣電發展簡史
1923年,美國人奧斯邦創辦的中國無線電公司與英文《大陸報》館合作,開辦「大陸報——中國無線電廣播公司電台」,並於當年1月23日上海首次播音。
1926年10月1日,由我國早期的無線電專家劉瀚主持籌建的哈爾濱廣播無線電台率先開始播音,成為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座電台。
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廣播電台——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座民營廣播電台
1928年8月1日,國民黨在南京建立「中央廣播電台」簡稱「中央台」。
1929年2月國民黨公布了廣播條例,允許民間創辦廣播電台。
到1937年6月,國民黨的廣播電台有23座,全國收音機總數約有20萬架。這時期發展最好的為上海,特點是私營電台多。但隨著戰爭的爆發,被日本間接控制的就有50多座。
1939年2月6日在重慶建成中央短波廣播電台對國外正式播音,1940年1月定名為國際廣播電台(VOC——中國之聲)。這是國民黨創辦的首個國際電台,為取得反法西斯的勝利有促進作用。
1943年,軍中播音總隊。國民黨的地點在重慶,是中國軍隊廣播的開端。
1940年12月30日晚,延安新華廣播電台開始播音,是人民廣播的第一座電台,中國人民廣播事業從此誕生。這一天被定為中國人民廣播事業的誕生日。
1949年3月25日,陝北台隨中央遷入北平播音,並改名為北平新華廣播電台。9月27日,又改名為北京新華廣播電台。
1949年6月5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領導並管理全國廣播事業。1949年10月1日,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改組為廣播事業局。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規定廣播宣傳的任務有三項:發布新聞和傳達政令;社會教育;文化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