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第一課

世界歷史第一課

發布時間:2021-02-06 06:42:15

1. 7年級上冊歷史第一課完整詳細知識結構

2. 為什麼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是北京人 在線等 急! 七年級歷史第一課

原因:京猿人是中國智人的祖先。

一種觀點認為,北京猿人所屬的直立人是一個具有地域性特徵的多態種,各地區直立人之間的差異可能與當時的氣候環境造成的相對隔離有關。持該觀點的人認為東亞地區的直立人和非洲的直立人分別在隔離的地理條件下連續演化出了後代智人,因此北京猿人是中國智人的祖先。

比如,最早負責研究北京猿人化石的德國解剖學家魏敦瑞發現,北京猿人與現代中國人有一些共同點,比如出現在頭骨正中央的矢狀隆起、下頜圓枕、鏟形門齒等形態特徵。據此,他提出北京猿人與現代中國人在演化上存在密切聯系的觀點。

(2)世界歷史第一課擴展閱讀:

中國古人類學家吳新智通過研究在中國出土的許多古人類化石,發現包括北京猿人在內的中國更新世人類連續存在一系列共同的形態特徵。

此外,在中國古人類化石上還發現了與歐洲古人類相似的特徵,如馬壩人的圓形眼眶、南京人高聳的鼻樑、柳江人枕部的發髻狀隆起等。他用「連續進化附帶雜交」的假說來解釋中國古人類演化,認為北京猿人是現代中國人的祖先。

不過,近年來有許多古生物學家認為,以北京猿人為代表的亞洲直立人只是人類演化過程中滅絕的旁支,沒有留下後代,而非洲直立人最終演化成了早期的智人,成了今天人類共同的祖先。

這種觀點被稱為「近期走出非洲說」。還有人認為,所有的直立人都沒有留下後代,直立人只是人類演化的旁支,智人是由能人演化而來。不過,目前的化石發現和研究積累還不足以對這些問題做出明確的結論。

3. 九年級世界歷史上冊第一課的讀後感

讀後只有一個感覺——亂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很散
會把一個國家的歷史分成政治和文化兩方面
而且中間還有幾課的間隔
使學生根本沒辦法把他們聯系起來
而且這樣對記憶也沒有好處
總之學起來——亂
做學生——累……

4. 七年級上冊歷史書第一課內容

★第一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一、我國最早的人類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製造工具。
★第二課 原始的農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農耕
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2.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約七千年)和使用磨製石器,開始原始農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著 干欄式房子 便於通風防潮;他們還會飼養家禽,製造陶器、玉器、樂器。

★第四課 夏、商、西周的興亡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
2.內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
3.作用: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使西周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4.滅亡:國人暴動,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第五課 燦爛的青銅文明
1.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已經出現了青銅器。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著名的青銅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偉)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與商周同期,我國西南地區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三星堆」文化。那裡出土的青銅面具、大型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矚目。

★第六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一、春秋爭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2.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同時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為號令,逐步成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紀後期,晉楚雙方城濮大戰後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百年後,楚莊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戰國七雄
1.戰國七雄按東南西北到中間的順序排列為齊、楚、秦、燕、趙、魏、韓。
2.發生於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決定性戰役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使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擋秦國。
★第七課 大變革的時代
一、著名的都江堰
戰國時期,李冰為秦國修築的都江堰是舉世聞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二、商鞅變法
1.時間、地點:公元前356年,秦國。
2.內容: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②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③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作用: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了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增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第八課 中華文化的勃興(一)
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2.商朝人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

★第九課 中華文化的勃興(二)
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論記錄在《論語》中,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為政以德」 ,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溫故而知新,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論語》由孔子弟子整理編寫。
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學說記錄在《道德經》中,他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 《道德經》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 。
3.墨子是戰國時期人,主張 「兼愛」、「非攻」,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支持正義戰爭。
4.孟子是戰國人,認為「春秋無義戰」,反對一切戰爭。主張「仁政」治國,輕徭薄賦,強調保護環境。 5.韓非是戰國末期人,主張改革,反對空談仁義,提倡法制 。
6.孫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孫子兵法》一書,其軍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第十課 「秦王掃六合」
一、秦統一六國和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
1.滅六國時間:從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陸續滅掉六國。
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
3.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
(1)目的:為了加強統治創立了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
(2)最高統治者是皇帝,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
(3)地方推行郡縣制度。(縣制起源於商鞅變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經濟上:統一貨幣(統一使用圓開方孔銅錢)、度量衡。
3.文化上: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範文字,後又推廣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
4.思想上:焚書坑儒。(李斯建議)
5.軍事上:反擊匈奴,北築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南鑿靈渠,開發南疆。
6.秦統一後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度。

★第十二課 大一統的漢朝
1.文景之治
漢文帝,漢景帝吸取秦亡教訓,輕徭薄賦,注重發展農業生產,提倡節儉。
2.漢武帝的大一統具體措施:
(1)政治上:漢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削弱了諸侯國的力量;
(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把儒家思想作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國古代的統治地位由此確立。
(3)軍事上:對匈奴展開多次大規模的反擊戰,基本解除匈奴對北部邊郡的威脅。
(4)經濟上:將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

★第十四課 匈奴的興起與漢朝的和戰
1.衛青、霍去病破匈奴
(1)漢武帝時,從匈奴手裡奪取可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
(2)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大將衛青、霍去病分別率軍出擊匈奴,經過漠北戰役的沉重打擊,匈奴再也無力與西漢對抗。
2.昭君出塞
漢元帝將昭君嫁給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

★第十五課 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一、張騫通西域
1.西域位置:西漢時期,人們把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今天x疆地區和更遠的地方,稱為西域。
2.張騫兩次通西域:
(1)公元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聯絡大月氏人夾擊匈奴)
(2)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加強與西域各國的友好交往)
3.西域都護的設置: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x疆地區開始隸屬於中央政府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絲綢之路: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x疆地區,往西亞,再往歐洲,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作用:絲綢之路的開辟,有力的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對促進漢朝的興盛產生積極的作用。
5、張騫出使西域為絲綢之路做出了積極貢獻。

★第十六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一)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出現在西漢早期。
2.東漢改進造紙術的重要歷史人物是蔡倫。意義: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多是由我國直接或間接傳去的。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3.東漢時期的《九章算術》總結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數學成就。
4.東漢時期的張衡製造的地動儀。作用:測定地震的方向。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
5.東漢華佗最早製成了「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主要著作《五禽戲》。
6.東漢末年的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書中闡述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他醫德高尚,醫術高明,後世尊稱他為「醫聖」。

★第十七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二)。
1.司馬遷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他生活在西漢漢武帝時代。著有《史記》,《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第二十課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一、北方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
4世紀後期,我國東北地區鮮卑族的一支強大起來,建立了北魏,439年,統一黃河流域。當時各族人民長期生活在一起,生產、生活相互影響,民族融合已經成為趨勢。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孝文帝改革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②官員及其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③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為姓元;④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⑤採用漢族的官制、律令;⑥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等。
2.改革的作用:促進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進程。

★第二十一課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
1.南朝的祖沖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利用並發展前人創造的「割圓術」,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確定為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一千年。
2.北朝的賈思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農學家。所著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齊民要術》總結了北方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技術和方法。
3.北魏酈道元寫的《水經注》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注。
★第二十二課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二)
1.書法藝術:
(1)書法逐漸成為一種藝術的時間:東漢末年。
(2)演變:魏晉時期,書法字體由篆書、隸書轉化到楷書,草書和行書也逐漸流行。
(3)書聖:東晉的王羲之,集書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後人稱為「書聖」。
二、繪畫:魏晉南北朝時繪畫藝術有較大發展,東晉的顧愷之最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三、石窟藝術:為了宣傳佛教,北朝的統治者開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雲岡石窟和河南洛陽附近的龍門石窟,是著名的兩大石窟。

七年級(下冊)
★第一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1.大運河的開通:
(1)時間與人物: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2)運河三點: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3)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並連接五大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4)大運河的開通作用:①加強了南北交通②鞏固了隋王朝的統治③大大促進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第二課 「貞觀之治」
1.隋朝滅亡: 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3.武則天及其統治:我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她當政期間,繼續實行發展農業生產,選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4.貞觀之治: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於直言的魏徵為著名的諫臣,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第三課 「開元盛世」
1.唐朝的社會經濟:
(1)茶樹種植:茶葉生產在江南佔有重要地位,飲茶之風在全國盛行。
(2)農業生產工具改進:曲轅犁和灌溉工具筒車
(3)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4)商業:唐朝時期,全國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
2.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區,市為繁華的商業區。
3.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第四課 科舉制的創立
1.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始於隋文帝時。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2.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兩科最為重要。
3.唐朝時期完善科舉制度三位重要人物是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
4.科舉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武則天大力提倡科舉,開創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把詩賦作為進士科考試的主要內容。
4.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廢除。

★第五課 「和同為一家」
1.唐與吐蕃關系:
(1)7世紀前期,吐蕃的首領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2)唐朝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3)8世紀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和同為一家」了。

★第六課 對外友好往來
1.與日本的交往
(1)日本人東來:隋朝時已經有日本遣使者到來,到唐朝時,日本來中國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來的還有留學生和留學僧等。遣唐使回國後,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
(2)鑒真東渡:玄宗時,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傳播唐朝文化,他設計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
3玄奘西遊: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傑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貞觀初年,去天竺取經,帶回大量佛經,還以親身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
4.與新羅交往: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第七、八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一)(二)
1.建築:隋朝傑出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700多年後,歐洲才建成類似的橋。
2.印刷:唐朝印製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唐詩: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詩人有李白(詩仙)、杜甫(詩聖)、白居易。。
4.莫高窟:隋唐時期最著名的石窟是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尤以精美壁畫著名。

★第九課 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
1.12世紀初,女真的傑出首領阿骨打,在會寧稱帝,國號金,他就是金太祖。
2.南宋建立:1127年金滅北宋,同年趙構登上皇位,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3.岳飛班師後,宋金達成和議,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

★第十課 經濟重心的南移
1.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是臨安,它的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北宋最大)。
2.宋朝的海外貿易發達,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3.元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4.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產生,有利於商業發展。
5.從唐朝中後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後完成。那時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國家根本,仰給東南)
★第十二課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
1.1206年,蒙古貴族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他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從此結束了長期混戰的局面。
2.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軍佔領臨安,南宋滅亡。
3.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聞名世界的商業大都市。記述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東方見聞的《馬可•波羅行紀》一書,描述了大都的繁華景象。
4.元朝為加強對全國的有效統治,元世祖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於元朝。元政府加強對x藏的管轄,x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還加強對琉球的管轄。

★第十三、十四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一)(二)
1.北宋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它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15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我國晚約四百年。
2.指南針是我國人民的偉大發明,早在戰國時期,人們製成「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北宋時,製成了指南針,並開始用於航海事業。南宋時海外貿易發達,指南針廣泛用於航海。
3.火葯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末年,火葯開始用於軍事上,宋元時期,火葯武器廣泛用於戰爭,主要有突火槍、火箭、火炮等。
4.北宋的司馬光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他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敘述了從戰國至五代的歷史。
5.北宋文學家蘇軾,他的詞氣勢豪邁,雄健奔放,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兩宋之交的李清照作品風格委婉,感情真摯,善於運用口語,顯得格外清新自然。南宋的辛棄疾,把詞的豪放風格發揚光大,他在詞里經常傾吐對山河分裂的悲痛。
6.北宋時期的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是風俗畫《清明上河圖》,描繪了東京汴河沿岸的繁華

★第十五課 明朝君權的加強
1.1368年初,朱元璋以應天為都城,改稱南京稱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2.明朝的特務機構:朱元璋設立錦衣衛、朱棣設立東廠負責對臣民的監查、偵查,廠衛特務機構的設置,是明朝君主專制高度強化的一種表現。明政府還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答卷的文體必須分成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

★第十六課 中外的交往與沖突
1.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鄭和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他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
2.明政府派戚繼光抵抗倭寇,平息東南沿海的倭患。
3.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在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懷抱。

★第十七課 君主集權的強化
1.明朝後期,女真的傑出首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自立為汗,國號為金,史稱後金。遷都沈陽,後改稱盛京。
2.皇太極繼承汗位改女真族名為滿洲。1636年在盛京稱帝,改國號「金」為清。1644年遷都北京,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

★第十八課 收復台灣和抗擊沙俄
1.明朝後期(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佔了我國寶島台灣,1661年鄭成功率兵進入台灣,1662年初荷蘭殖民者被迫投降,台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在台灣設置府縣,加強管理。
2.1683年清軍進入台灣,1684年清朝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台灣府的設置,加強了台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第十九課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1.順治帝接見x藏的佛教首領達賴五世賜予「達賴喇嘛」封號、康熙帝賜予另一個位x藏佛教首領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
2.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x藏事務。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政府批准。
3.乾隆帝時下令調兵討伐回部上層貴族小和卓與大和卓。清朝在x疆設置伊犁將軍,對整個x疆地區進行有效的管轄。
5.清朝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台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南至南海諸島。清朝成為亞洲最大的國家。

★第二十課 明朝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
1.明清經濟的發展:
(1)明代從國外引進了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向日葵等作物。
(2)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中心,南京的絲織業後來居上。
(3)景德鎮市全國的制瓷中心。
(4)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商貿城市。
(5)明朝中期以後,中國出現了最早的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機戶和機工。

★第二十一、二十二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
1.北京城由宮城、皇城和京城三個部分組成,以「萬歲山」作為全城的中心點。城中心的紫禁城(故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國也是世界建築的瑰寶。
2.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蜿蜓六千餘公里,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跡。
3.明朝醫葯學家李時珍寫的一部總結性的葯物學巨著《本草綱目》。
4.明朝末年,傑出的科學家宋應星寫了一部《天工開物》。總結了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記錄了我國手工業成就。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6.明清時期,古典小說創作進入成熟階段,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羅貫中。《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作者施耐庵。
7.明朝中期的《西遊記》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作者吳承恩。
8.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紅樓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5. 第一課 歷史的足跡 中國的科技文化曾經在世界上長期獨領風騷,為推動世界什麼和什麼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中國的四大發明,讓火葯在世界的已突破,從此,便有了炸彈,造紙術,也讓全世界的文明得以提高

6. 九年級上冊世界歷史第一課是什麼

第1課 人類的形成
1人類的出現
2氏族社會

7. 初一歷史第一課講的是什麼

上冊嗎?
第一課是 祖國境內的原始居民

1.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專人類。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屬遺址在雲南省元謀縣(位於長江流域)。元謀人已經會製造工具和知道用火。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2.北京人遺址在北京周口店,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還保留猿的某些特徵。但手腳分工明顯,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已經會使用天然火,會保存火種。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北京人過著群居的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
3.我國是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4.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會人工取火,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經掌握了磨光和鑽孔的技術,用骨針縫制衣服,懂得愛美。山頂洞人,是由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

8. 求九年級世界歷史下冊(人教版,也就是第一課是「人類進入電器時代」)的參考書的電子版,最好是教材全解

是什麼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是什麼讓人類開始了新的生存方式? 我說,這教輔書有啊,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的。 第二題寫的不明白 看不太懂

9.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一課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類講課視頻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課件第一課(ppt)_海文庫(免費下載網路文庫在線...
【精品】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課件第一課 - 中學課件 - 道客巴巴

閱讀全文

與世界歷史第一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