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中國歷史概論的認識和看法
估計很少人能回答你這個問題,你說的這個看法太龐大了,誰也沒信心回答.
Ⅱ 概論與中國歷史課相同嗎
不相同,沒有任何相關
Ⅲ 中國歷史概論txt
http://bbs.freekaoyan.com/thread-198341-1-1.html
Ⅳ 中國歷史文化概論考題
漢魏六朝書法美學思想的發展受時代精神和哲學風尚的影響,呈現出自身的時代特色。儒家的「中庸」觀、道家的「自然」觀、佛家的「意境」說、玄學的「言意之辨」都對當時書家的書學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正是這各種因素的影響,才使漢魏六朝的書法美學思想達到自覺和成熟的高度。 關鍵詞:漢魏六朝;儒道佛玄;書法;美學思想 法國十九世紀的批評家丹納認為:「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必須正確設想它們所屬的時代的精神和風格概況。」[1]「要了解作品,這里比別的場合更需要研究製造作品的民族,啟發作品的風俗習慣,產生作品的環境。」[2]在漢魏六朝以前,中國沒有專門的系統的文藝理論和美學,只有一些零星片斷的美學思想散見於先秦諸子著作,主要是儒道兩家的哲學著作中,到漢魏六朝卻出現了大量的專門的藝術理論著作,這固然與藝術和美學自身的發展有關,但細想開來,卻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哲學風尚、文化審美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大抵有基方築室,未聞無址忽成岑」(陸象山),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政策,東漢道教的興起,佛教的傳入和興盛,魏晉玄學之風的盛行,都對當時的藝術和審美產生了重要影響,也可以說,漢魏六朝的文學、音樂、繪畫、書法、雕塑等藝術形式的審美風尚是建基於當時的這些時代背景和哲學風尚上的。正如宗白華先生在他那篇著名的《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論文中指出的:「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3]然而,漢魏六朝審美的興盛與社會的動盪、人生的遭際、儒佛道玄等各種觀念的影響卻是互為因果的。正是這種密切的因果聯系,形成了一系列衣被後世的美學范疇,如神思、虛靜、隱秀、頓悟、氣韻、風骨、意象等。對於書法美學而言,一系列書法美學范疇、書法美學思想也都與這一時期的儒佛道玄、人物品藻等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書學上的「骨」論、「勢」論、「古質今妍」說、「意在筆先」說、「天然功夫」說、「形神」觀、自然觀、中庸觀等。可以說,脫離漢魏六朝的時代背景和哲學風尚,就很難對當時各種藝術和美學思想的全貌與底蘊做出正確的評價。漢魏六朝的士人將人生的遭際、各種哲學風尚影響下形成的宇宙觀與自己的審美理想相結合,創造了浩博深邃的審美文化。其中書法作為當時異常引人注目的一種藝術形式,更能體現出這種影響。正如金開誠先生所說:「通過書法藝術,可以看到傳統文化的種種精神和實質。」[4]然而,影響包括書法在內的美學思想邏輯發展的因素又不是獨立的起作用的,而是相互滲透、相互交融的。某一時期的書法美學思想,總是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滲透。 一「肥瘦相合,骨力相稱」——儒家思想的影響 儒家思想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它自上而下的灌輸、滲透到社會意識形態的各個領域。盡管魏晉六朝時期,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原因,儒家的獨尊地位曾一度動搖,但儒家的藝術精神作為中國書法藝術創作和書法賞評的重要美學原則,其流變仍然對當時的藝術審美包括書法美學思想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影響。 歷史的看來,儒家思想的社會地位及其影響隨朝代的更替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儒學思想的沉浮、民族意識形態的變化,使書法的發展也呈現出相應的態勢。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社會安定,國家繁榮昌盛,漢代藝術也沉雄氣厚,反映了朝氣蓬勃的大一統氣象。書法風格上則是隸書對法度的強化和對沉厚飛動之勢的追求,隸書在漢代達到鼎盛。以董仲舒為代表的儒家美學思想,力倡儒家「中庸」、「中和」之說,認為:「中者,天下之所始終也;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中者,天地之美達理也,聖人之所保守也」,「和者,天地之正也,陰陽之平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地之功也。舉天地之道美於和」。[5]指出天地之美就在於陰陽二氣的融合、和諧、協調。這種「中庸」思想作為儒學藝術精神的要義也成為書法審美的指導准則。作為「天下之大本」、「天下之達道」(《論語•中庸》)的中庸思想滲透在書法審美中,就表現出不激不厲的創作個性,志氣平和的創作心態和規矩從容的創作手段。書法美學思想的發展受儒學中庸思想的支配,強調政治功利性,講究形式上的法度、氣勢和組織的和諧。漢代趙壹的《非草書》一文,就反映了儒學的中庸思想對書法的干預和滲透。在該文中,趙壹站在正統儒學的地位上,對「離經叛道」的草書大加抨擊指責。認為書法是「王政之始,經典之本」,是聖人載道的工具,直接關乎王政禮樂的盛衰,而對草書的耽迷只能被棄正道,誤入歧途。其《非草書》便旨在本著中庸之道使「士子就有道而正焉」,平息社會熱衷草書的狂熱情緒,從而倡導發揚一種不激不厲的創作個性。正如陳振濂所說:「趙壹《非草書》在書法批評史上的理論價值不在於他對書法合乎藝術規律的審美接受,而在於它站在儒學立場的反書法傾向,這個傾向從反面強調了書法的文化價值,並直接將書法納入儒學的價值體系之中」。[6]趙壹站在儒學衛道者的立場,在東漢草書藝術浪潮對儒家審美理想構成沖擊的情況下,力倡書法對儒學的尊崇,力倡儒學的中庸審美理想,開啟了書法藝術與儒學融合的歷史源流。從本質上說,書法美學思想,並不僅僅是書法審美主體、形式自律構成的,其中長久的儒家文化積淀也是一個重要內容。魏晉南北朝時,戰亂頻仍,社會動盪,佛教、道教興起,儒學漸趨式微。許多書家修身養性得益於佛道諸家,但其中也融匯著儒家思想,正如黃庭堅在《山谷題跋》中所評羲之:「右軍筆法如孟子言性,莊周探自然,縱說橫說,無不如意,非復可以常理待之。」可以看出,書家的美學思想同其藝術風格一樣,同樣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其中,也反映著儒學的博大精深。晉尚韻,其韻,崇尚風流蘊籍,體現了寬和、涵容與適度之美。與韻相映生輝者是度,即具體的技巧、法度。只有韻而乏度,則意境空洞,只有度而欠韻,則為下品。即所謂「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7]而二王書法則韻度兼備,體現了儒家中庸理想,「在書法藝術的領域內最為完美的體現了魏晉風度,又末流於疏狂,合乎儒家所要求的『文質彬彬』和『中和』的審美理想。」[8]所以說「右軍父子拔其萃耳」。[9]王羲之更是在其美學思想上強調中庸,他把創作心態概括為:「貴乎沉靜,意在筆前」,認為在技法上應該「書字貴平正安穩」(《書論》),「分間布白,上下齊平,……大字促之貴小,小字寬之貴大。」(《筆勢論》),只有講求中庸適度,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南朝梁武帝蕭衍更是極倡中庸,在其《答陶隱居論書》中,他認為「純骨無媚,純肉無力,少墨浮澀,多墨笨拙」,只有遵循中庸之道,使書法創作「揚波折節,中規和矩,分間下注,穠纖有方,肥瘦相和,骨力相稱」,「適眼合心」,才「為甲科」。這些觀點也影響到對書學風骨論的看法。由上可見儒家思想對漢魏六朝書法美學思想的影響。 二「自然」、「妙意」、「書道」——道家思想的影響 道家作為哲學體系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不及儒家,但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在文化藝術中的作用卻比儒家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老莊著作所嚮往的人生境界中蘊含的藝術精神,對於中國文化的藝術精神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從書法風格來看,西漢以來,隸書在「獨尊儒術」的儒家思想保護下得到極好的發展並最終達到完全的成熟。隸書的規整、平正、開闊、雍容且整體風格統一,正代表著儒家理智、嚴謹、平實、中和的典型風貌。書法形象開始成為明確的「有意味的形式」,主體客體化和客體主體化逐漸形成自覺,但藝術主體自覺的過程,同時也是主體接受儒家約束的過程。藝術家逐漸陷入無法安頓豐富感情生命的過程。這里,我們看到道家思維對藝術發展的重要作用。西漢竹簡筆法、結體上的放逸、誇張,可以說是道家自然適意思想支配下不自覺地流露,這種不自覺地流露所顯示的藝術本性便不斷的刺激著道家思維的自覺。於是「方不中規,圓不中矩」(崔瑗《草書勢》)的草書逐漸受到青睞並迅速發展為今草,儒道兩種思維的斗爭漸趨明朗化,趙壹的《非草書》就是一個極好的例證。 魏晉南北朝時期,包括書法在內的各門藝術奇跡般的在這個災難深重的時期取得巨大成功。魏晉書風及書法美學思想千百年來始終為我們所景仰。它在藝術精神的自覺、自由,特別是在表現主體生命體驗上受到老莊道家式思維的影響極深,藝術思維中儒家的束縛相對減少,使此期已經完全成熟的書法藝術朝著表現主體真情實感方向迅速發展。於是鍾繇書不事雕琢,自然天成;造像、墓碑、摩崖更是因時因地因事而自然變化,整個書法莫不以體現「道」的境界和主體生命意識為旨歸。鍾繇說:「用筆者天也,流美者地也」,從天地來講書法藝術的創造,其中包含強調「天然」的意思。南朝庾肩吾的《書品》一卷,從功夫和天然兩個方面來品評書法,且其功夫的最高境界是「善射之不注,妙斫輪之不傳」,十分清楚地反映出這一時代老莊循序漸進以體「道」,來達到藝術自由解脫的典型思維方式。所以,魏晉南北朝書法是道家的書法,它在我國儒道互補的思維史上,是最完整體現書法藝術性的時期,也是書法最受人熱愛,最能表現主體精神的時期。道家的藝術精神注入其中,使魏晉南北朝的書法美學思想也呈現出鮮明的特色。如衛夫人《筆陣圖》就闡發了道與技的關系。她說:「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凡學書字,先學執筆」,「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強調了用筆的重要性、執筆的方法和運筆的力度,表明了對「技」的重視,同時,掌握了此「技」,方能達到妙境,窮盡書道:
Ⅳ 《中國文化概論》課程講什麼內容
《中國文化概論》課程講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日益增大。有著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偉大祖國,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向世界開放,並從各個方面融入國際社會。
在課程內容上,我們安排了五個板塊:第一板塊是對中國文化的整體描述,包括《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力圖給大家一個對中國文化的總體印象;第二板塊是對中國主要精神文化的概括性介紹,包括《中國的文學》、《中國的藝術》、《中國的哲學》和《中國的宗教》四個專題;第三板塊以制度文化為代表,具體講授中國古代文化遺產,包括《中國古代的選舉和考試》以及《中國古代職官制度》兩個專題;第四板塊是對中外文化關系的剖析,突出中國文化對世界文化的影響,包括《漢學的歷史與現狀》、《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國文化的傳播》三個專題,漢學研究側重中華文化的國外接受者、研究者,是用他者的眼光來看中國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凸現的是中外文化關系的雙向性;中國文化傳播側重我們自己作為傳播者,主要講中華文化目前如何走出去的問題。最後,我們安排了《中華文明探源》這一專題,為大家介紹「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成果,相信它會改變我們對中華文明源頭的很多固有看法,使大家對祖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產生更豐富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認識。應該,說這五大板塊緊密配合、環環相扣,從不同角度來為大家展現祖國文化的燦爛輝煌。
在師資隊伍的選擇上,既有年逾七旬,仍筆耕不輟、以傳播中華文化為己任的周思源教授等老教師,也有孜孜以求、揮灑自如的學術中堅杜道明教授等中年教師。同時,為了體現課程的豐富性和生動性,我們特邀了在民族文化研究方面頗有造詣的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徐萬邦教授。這些名師們所講授的內容,蘊含著他們畢生研究的成就及心血,相信能讓大家在整體上對中國文化的形式及內涵有一個把握。
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我們設置了清晰的課程導航:「學前評估」幫助大家在學習前對自己的基礎進行初步評估;「專題導讀」引導大家進入本專題的實質學習;「教師精講」是老師具體教授部分,以視頻和講稿兩種形式呈現,是各專題的核心內容;「課後思考」既是對本專題所學的回顧,也是思維的發散和創新;同時,我們設置了內容豐富的「相關知識」欄目,以「歷史坐標」梳理本專題涉及的知識脈絡,以「延伸閱讀」擴展大家的視野,並提供「參考書目」供有志深入研究的學生選擇研讀;最後,還有「專題自測」用於檢驗這一階段的學習成果,並迅速反饋成績。另外,個性化的課程論壇,能讓大家隨時保持和老師及「同班同學」的聯絡,隨時分享和溝通對中國文化的學習體會。
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探索之旅,讓我們走進《中國文化概論》網路課程,跟隨諸位名師大家,一起分享,一起發現,共同成長。
Ⅵ 學中國歷史文化概論的意義是什麼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Ⅶ 中國古代文論與中國古代文化概論有什麼區別
前者是來關於文學的。包括文學源本原論(文與道)、文體論、文學風格論、文學創作論、文學發展觀、文學鑒賞和文學批評觀等方面。
後者是關於文化的。從「生存土壤」「哲學」「宗教」「職官」「教育」「史學」「文學」「藝術」「科技」「語言文字」「衣食住行」等多方面來闡述中國古代文化。
Ⅷ 中國歷史怎麼最短概論
三皇五帝始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