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深刻理解《中國近代史綱要》不僅是一門歷史課,更是一門政治思想理論課
中國近代史綱要的不僅僅是能力時刻,他的確也是一個甚至思想課,他中國一部近代史,它就是一部國家受到百年,屈辱的歷史,深刻地教會了中國人民的大道理,落後就要挨打,所以要奮發圖強
B. 怎麼整理七年級上冊歷史第十六課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的筆記
中國古代歷史時期。其含義有二:
1.指秦朝與漢朝之間的西楚王朝時期,即公元前回206年四月—公元前202年十二月。
2.秦漢答時期是中國秦漢兩朝大一統時期的合稱。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首次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統一,秦王嬴政改號稱皇帝,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秦始皇嬴政廢封建,立郡縣,開始實行全面的統一。然而由於缺乏歷史經驗,秦朝二世而亡。在經過短暫的分裂之後,漢朝繼之而起,並基本延續秦的制度,史稱「漢承秦制」。秦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時期。也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奠基時期。
C. 中國史綱要
在總體上,中國文化,特別是古代中國文化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農耕文化或農業文化。但就自然環境而言,不論在歷史上還是在今天,中國西部和北部地區主要是草原分布地帶,因此,這些地區也就成為了以草原畜牧業經濟為主的區域。一般認為,自我國東北大興安嶺東麓—遼河上游—陰山山脈—鄂爾多斯高原東緣及青藏高原以西的廣大地區,都屬於歷史上傳統的游牧經濟分布地區。而在此界線以南和以東則屬於傳統的農耕經濟分布地區。從一定程度上講,我國的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青藏高原以及歷史上的整個西域地區,都屬於歷史上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動區域,因此,宏觀地說,也屬於傳統的以游牧經濟為主要特色的區域。但是,歷史上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之間的界線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從遠古至今,這種文化界線在不同歷史時期都產生了許多變化。總的趨勢是農耕文化的分布面積越來越大,而游牧文化的分布區則日益縮小。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幾個方面:1.歷史上氣候的變遷。根據有關學者的研究論證,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幾次周期性的氣候變遷,大體上而言,歷史上幾次大規模民族融合時期,都是相對的寒冷期。寒冷期的出現,所帶來的後果往往是傳統游牧區域的南移,迫使游牧民族南下;而出現相對的溫暖期時,如歷史上的漢唐時期,造成的結果便是農耕區域的北移,促成了農耕民族紛紛北上開墾農田。2.歷史上人類的活動。歷代統治者對北部、西部邊疆的開發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移民實邊」,主要是把農業人口移往西北邊疆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墾荒種田,如軍屯、民屯等,其中就會將牧場開墾為農田。例如,西漢以前的河西走廊基本上是游牧民族的天然牧場,但是,隨著河西四郡的設置,這里就逐漸被開發為農耕經濟區了。這種人類活動的結果必然是農耕經濟區向游牧經濟區的推進和游牧經濟區的逐漸縮小。另外,歷代統治者,包括游牧民族的一些統治者在內,濫伐森林,大興土木,在草原地帶發展農耕經濟等,都對歷史上草原地帶的生態環境帶來破壞,無疑也是造成游牧經濟地區不斷縮小的一個重要原因。3.歷史上的游牧民族在發展游牧畜牧業生產的過程中,為了維持基本的生計,片面地追求牲畜的數量或生產規模,使得在一定歷史時期內,過載放牧,造成了一些地區草原生態系統的失衡,從而導致草場的退化,草原面積因而減少。4.歷史上自然的農牧界線反過來又不斷強化了兩種不同類型文化間的區別界線,使得游牧經濟與農耕經濟,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間沒有形成有機的結合。似乎在幾千年的歷史上,游牧民族永遠是游牧民族,而農耕民族也永遠是農耕民族。這樣就產生了中原與周邊,內地與邊疆,蠻荒之地與禮儀之邦等文化觀念上的對立。當然,歷史上農耕經濟區和游牧經濟區的范圍的變化,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且也不是單純某一個因素的結果。實際上正是上述諸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二、 關於歷史上游牧文化區和農耕文化區界線的主要觀點
從很早起,人們就對不同的經濟文化區域有了初步的認識。當然,古人主要還是通過對不同時代游牧民族的認識,獲得了一些文化區域方面的知識。在秦王朝以前,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區主要在今天的黃河中下游地帶,其核心地區當在今陝西關中地區。而處於黃河上游地區的今天的甘肅、青海和寧夏地區。從考古發掘來看,至少從新石器時代起,這里就屬於游牧經濟與農耕經濟並存的區域。但是,從古代歷史文獻所記載的早期游牧民族的活動和分布來看,基本上屬於自遠古以來就形成的游牧經濟區。目前的學術界對於歷史上游牧文化區的劃分,雖然並沒有形成定論,但是,從有關的研究論著中,仍然能夠發現各家觀點的明顯不同。
D.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第十六課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E. 中國近代史綱要是歷史專業課還是思想政治課
《中國近代史綱要》思想政治課。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是2013年8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編寫組。該書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是高校本科生必修思政課教材。
為了充分反映黨的十八大精神與近年來黨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的成果,並進一步吸收高校師生在教材使用過程中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根據中宣部、教育部的安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材編寫課題組在2013年上半年對教材再次進行了修訂。
(5)中國歷史綱要第十六課擴展閱讀
高校本科生必修思政課教材的另外三門: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是201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編寫組。
該書主要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和本質特徵和物質世界的本質規律。
2、《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3年修訂版)》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3年修訂版)》是2013年8月1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編寫組。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於2006年出版後,為了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課題組分別於2007年7月、2008年1月、2009年5月、2010年5月和2018年初對教材進行了修訂。
3、《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2013年0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著重講授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進程,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歷史飛躍和兩大理論成果。
F. 絲綢之路的意義(結合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第十六課的內容回答)
絲綢之路通常是指歐亞北部的商路,與南方的茶馬古道形成對比,西漢時張騫和東漢時班超出使西域開辟的以洛陽為起點。往西一直延伸到羅馬。在通過這條漫漫長路進行貿易的貨物中,中國的絲綢最具代表性,「絲綢之路」因此得名。【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歷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西天取經的玄奘,他們的一些故事都與這條路有關。自從張騫通西域以後,中國和中亞及歐洲的商業往來迅速增加。通過這條貫穿亞歐的大道,中國的絲、綢、綾、緞、絹等絲製品,源源不斷地運向中亞和歐洲,因此,希臘、羅馬人稱中國為賽里斯國,稱中國人為賽里斯人。所謂「賽里斯」即「絲綢」之意。19世紀末,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將張騫開辟行走的這條東西大道譽為「絲綢之路」。
G. 高一歷史必修一人教版第十六課《抗日戰爭》的全面抗戰和片面抗戰分別是什麼
兩條不同抗戰路線的比較:
①依靠的力量不同:片面抗戰路線是由國民政府和軍隊包辦抗戰,依靠英美等國的"外援",不給人民以抗日所必需的民主自由權利.全面抗戰路線依靠中國廣大人民群眾,並爭取和團結一切抗日力量.為此,共產黨提出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給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權利,充分動員,組織和武裝民眾抗戰,使抗日戰爭成為真正的人民戰爭.洛川會議通過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就是全面抗戰路線的具體體現.總之,兩條抗戰路線的本質區別在於是否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抗戰.
②)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片面抗戰路線是由國民政府的階級本質決定的,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與廣大工農群眾處於階級對立狀態,因此不願意讓人民的力量在抗戰中發展壯大,從而威脅其目後的統治.全面抗戰路線是由中國共產黨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領導的,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使抗日戰爭變成了真正的民族解放戰爭.
③抗戰的結果不同:片面抗戰路線挫傷和打擊了人民群眾的抗日積極性,影響到國民黨前線官兵的士氣和戰鬥力,導致了抗戰初期國民黨軍隊的節節敗退,喪失了華北,華中,華南大片領土.八路軍,新四軍執行全面抗戰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廣泛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使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日益壯大和發展,嚴重威脅日軍後方,成為抗戰後期對敵作戰的主要力量.
不同的抗戰路線是由國共兩黨不同的階級利益決定的.國民黨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與群眾對立,害怕群眾,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來抗戰.共產黨代表工農群眾利益,必然發動群眾和依靠群眾,進行全民族的抗戰
H. 誰有《中國歷史綱要》,這本書的電子版
已上傳,如下載失敗,可留郵箱,謝謝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