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漢字發展史
1、關於漢字發展史的三個階段
在漢字發展史上,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傳統的分期是以漢字字體變化為標准,即以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為標准劃分為四個階段。這項成果提出,字體變化不是漢字發展中的本質變化,不能說明漢字的歷史發展規律,而應從漢字的構造方法的變化來說明漢字的本質變化。這項成果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漢字發展三階段的理論。即第一階段是圖畫文字階段。商代以前的文字應該屬於這個階段。第二階段是以表形文字為基礎,以表音文字為主體的表音文字階段。從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屬於這個階段。第三階段是以形聲字為主體,還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階段,從秦漢到現代漢字都屬於這個階段。
2、關於漢字的優缺點
現在世界上比較通行的文字有兩種:一是用幾十個字母記錄詞語語音的表音文字;二是兼表音和表形的漢字。這兩類文字體系,都各有優點和缺點,不能說哪種文字絕對好,哪種文字絕對不好。歐洲的一些學者認為,表音字是最進步的文字,漢字是一種落後的文字。這種偏見被國內的一些學者所接受,他們在書刊上談到漢字時,很少說到漢字的優點,這是片面的。
漢字的優點。漢字的最大優點,是他的超方言性。中國是地域廣闊、方言復雜的國家。在古代不可能做到語言規范化,就是現在推廣普通話,也還不能在短期內完成。但是漢字卻是全國通行的書面語言交際工具。語言不同,以筆代口寫出字來,卻完全一樣。如果是文字拼音化,就會出現廣東文、閩南文、上海文、北京文等,妨礙人們思想交流。漢字的另一優點,是它的有理性。文字是一種符號體系,它可分為有理性文字和無理性文字兩大類。所謂無理性,是指純表音文字,如假借字、音節文字、字母文字等,這種文字純系一種符號,與要表達的事物沒有直接聯系。所謂有理性文字如漢字,它除了表示詞的讀音,還是代表事物形類的標志。如"水"字,是從象形文字水的形狀演變而來的。它有表形和表音兩個作用。再如"汪"、"洋"兩字,用"水"表示類屬,用"王"、"羊"表示讀音,叫做形聲字,是漢字的主體,這種形聲兼顧的特點,便於識別和記憶。
漢字在表音方面的缺點。漢字表形字中,有一小部分長期被當作假借字使用,這是漢字中的表音字。由於它的數目不大,且多為常用字,可以不談。在這里,只講形聲字的表音功能。形聲字的聲符大都是可以單獨使用的表形字,用以當作表音的聲符,不如字母表音準確。漢字在表音功能方面有不少缺點,而主要是以下三點:a,形聲字的聲符不能區分聲調的差異,同一個聲符往往表示不同的調.如"胡"字是陽平字,但"糊塗"的"糊"讀陽平,"糊弄"的"糊"讀去聲。b,形聲字的聲符,往往因語言的變易,而喪失或減弱了表音功能。如"尚"讀"shang"的第四聲,但以"尚"為聲符的"倘"、"躺"讀"tang"的第三聲,"黨"讀"dang"的第三聲,"徜"、"常"讀"chang"的第二聲,"敞"讀"chang"的第三聲。c,漢字的一字多讀的重音現象。如"參"字,在"參加"、"參觀"等詞中讀"can"的第一聲,在"人參"一詞中讀"shen"的第一聲,在"參差不齊"一詞中讀"cen"的第一聲,共有三個重音。
3、關於漢字的簡化問題
漢字是從圖畫文字演變發展而來的,若畫成其物,筆畫就多。從漢字發展史來看,簡省筆畫一直是漢字演變的明顯傾向。1956年公布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又擴大了簡化字的范圍和字數,這是兩千多年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漢字改革。經過四十幾年的實踐證明,在普及教育和書寫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從另一方面看,簡化字也並非全無可議之處。如"鄧"、"歡"、"難"、"樹"、"戲"、"對"等字,其部件"又",代替了"登"等聲韻不同的聲符,有些草書楷化的寫法同楷書的結構不同,有些同音代替字也有可斟酌之處。但文字的規范一經確定,就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各行其是,放任自流。漢字是中國優秀文化的載體,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待漢字也要像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一樣,一是要繼承傳統而不能割斷傳統,二是要改革,按照漢字本身的發展規律進行改革,使之成為更好的交際工具。由於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經濟的發展,使得學習漢語漢字的人越來越多。在各國教漢語的教師中,有的來自台灣,有的來自大陸,在教漢字時自然就會出現繁簡兩套教法。對這兩套教法是否統一,或如何統一,有待海峽兩岸及海外有關人士和專家學者聚集一堂,共同討論解決。
4、關於漢字不能走拼音文字的道路
1958年國家公布了漢語拼音方案。它的作用是作為推廣普通話的工具,以及給漢字注音。目前拼音方案的應用范圍還有擴大的可能。如小學生在寫作文時,遇到不會寫的漢字,可以用拼音寫這個字,書刊中的難字僻字可以加上拼音,在引用外國的人名、地名時,有人主張用拼音方案拼譯等。可以預測,這套方案將會同漢字一樣長期生存下去。但曾有人認為,人類語言的書面符號都應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不符合這個標準的文字一概視為落後文字。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偏見。漢字是中華民族創造的優秀文化之一,它不但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載體,而且在現在,仍然是全國人民以及國外炎黃子孫的共同交際工具。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外有識之士已認識到漢字的優越性,這個文字體系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重新走拼音文字的道路。
5、關於漢字的教學問題
按照漢字的教學方法教學漢字,這個原則是對的。但是,陳腐的"六書"說(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六種造字方法)必須改革。這項成果根據比較文字學的研究,並在唐蘭先生"三書"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表形、借音、形聲這個"新三書"說。它包括了"六書"中的合理部分,淘汰了"轉注"。表形字包括"六書"中的象形、指事、會意這三書;借音字就是假借。改稱借音字或表音字,是因為有些人認為假借中還有一種借形字,無中生有,徒亂人意。在唐蘭先生的"三書"中,把假借字排除在外,把用表形法造的字勉強分為象形和象意兩類,都不妥當。"新三書"中,既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糾正了前輩的不足之處。掌握"新三書"的劃分標准,對於漢字教學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今年八十九歲高齡的劉又辛先生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日記中寫到:"這本書終於寫成,算是了卻了五六十年來的一點心願。······這部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的項目。因為有了一點資助,這部書才得以完稿。我們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交了這份答卷,希望我們沒有白白耗費了人民的這點寶貴資金。"著名語言學家、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馬學良先生說:"這部《漢字發展史綱要》是(劉又辛)積多年對漢字研究的成果,與其傳人方有國合著公之於世的,不但理清古今漢字的本質與發展規律,且從漢字發展的必然趨勢,提出漢字改革的方向和漢字教學等一系列的重要問題,是一部研究漢字史和文字改革的務實的論著。"
Ⅱ 古人造字歷史
中國文字的發展與演變
文字是人類用來記錄語言、表達情意的工具,中國在黃帝時代已經有了文字,這種說法,由於殷墟甲骨文的出現,更得到了有力的支持與證明,所以,中國文字的創造至少有將近五千年的歷史了。
在沒有文字之前,人類用來表達情意、幫助記憶的工具,大致是表情、結繩與語言。但是,人類復雜精密的思想,絕不是表情及結繩所能全部表達,而語言也有時空的限制,因此才有了文字的製作。
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老者,長相非常奇特,他的眉骨隆起,眉下卻有四隻眼睛,每隻眼都炯炯有神,目光直射前方,他可以畫出許多的圖形符號,各種的圖形符號代表了各不相同的意義,他聚精會神、認真的繪制,忘情的工作直到深夜,忽然天崩地裂般的轟隆巨響,天空嘩啦嘩啦的下起大雨,但是落下的不是水滴,卻是一顆顆的小米,四面八方滿是天地鬼神的哭號之聲¨¨。
他就是倉頡,也就是傳說中的「文字神」。《淮南子.本經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描寫了文字具有神奇的力量,人類的智能將會因為有了「文字」而突飛猛進,這使得一向掌控人類的鬼神也為之驚懼不已,所以才產生了這樣的奇景。
後來,中國人普遍敬畏文字,乃至於寫著字的紙張不敢隨意毀壞、丟棄,進而讀書識字的士大夫也受到社會大眾的敬重。在古代,官府中許多管理文書的官吏,每至秋季就集體祭祀倉頡,尊之為「文字神」,其淵源也就是倉頡傳說,這也就是後人說初造文字的是倉頡之由來。
但是,文字的體系龐大,造字也絕不是一時一地一人就能完成的。史書上說,黃帝是中華文明的發源時代,倉頡則是傳說中黃帝的史官,其實,早在倉頡以前,各部落就已經有了許多表意的符號,但不相一致,倉頡加以統一與整理,因此,人們就把初造文字的功勞加在他頭上了。
中國文字雖已有五千年歷史,但是早期的文字,已經不可得見。迄今為止,已知流傳最早的文字是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之後依序大致是金文、籀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與行書。
金文,是鑄刻在銅器上的銘文。根據考古資料證明,我國在夏朝就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青銅就是銅和錫的合金。在出土的青銅器物中,有很多在其上鑄刻了文字,因為周朝以前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又因為這類文字以鍾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又叫「鍾鼎文」。
籀文,又稱大篆,專家學者大都認為是戰國晚期的秦國文字。籀文筆道勻稱,字體整齊,也說明了它是官定的標准文字。
「篆」本是大篆、小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作大篆,故後世則用「篆文」專指小篆。戰國未期,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統一文字,丞相李斯主持了這一工作。他廢除了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並將秦國固有的籀文進行簡省刪改,同時也吸收民間的字體加以規范,便形成了一種新的正式字體「小篆」了。
整齊又長方形的小篆,結構是由均勻圓轉的線條所組成,寫起來並不方便。因此,民間很快的又出現了一種較為草率的新字體,它破壞了小篆的端莊工整,把圓轉彎曲的線條寫成帶方折的字形。據說這種新字體在下層小官吏、差役(皂隸)、奴隸中較為流行,所以稱為「隸書」。
文字學所指的「草書」,是一種特定的字體,它是民間從隸書發端萌芽的。在西漢初期用隸書書寫的帛書和簡牘中,可以看到有些字已經有連筆書寫的現象,到西漢晚期,就出現了具有後世草書風格的字體。進入東漢以後,這些在民間流行的草書,經過文人書法家的加工,就有了比較規整、嚴格的形體。草書不但筆畫勾連、字間勾連,而且形體高度簡化,後來又出現了草書的變體,就是所謂的「狂草」,把漢字的形體簡省得太過分了,而且還帶有隨意性,一般人難以辯認,因此逐漸失去了實用的價值,只能做為一種書法藝術品供人欣賞。
楷書,也是直接脫胎於隸書,它把隸書的扁形改為方形,人們常把漢字稱為「方塊字」,就是針對楷書而言。楷書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又經歷了不少變遷,到隋唐之際才基本成熟。做為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就是以楷書作為印書的主要字體,在宋代刻印的書籍中,楷書被美術化,寫得更加規矩和美觀,稱為「宋體字」。後來還有模仿宋體字而加以變化的,叫做「仿宋體」。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它不像楷書那麼工整,也不像草書那麼奔放。因為行書比楷書隨便些,可以寫得快,又不像草書潦草得讓人不易看懂,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如果寫得端正一點,就叫「行楷」;如果向草書靠攏,寫得放縱一點,就叫「行草」。被稱為「書聖」的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他創作了大量的行書作品,長期以來,更是備受後人珍藏寶愛的藝術精品。
在諸多的書體中,行書變化最多,寫法最不一致,但是也最容易辨認,書寫便利而活潑多姿,不僅具有實用性,更是藝術形式的多重展現,因此,直到現在仍然是最流行與應用最廣的字體。
Ⅲ 中國漢字的歷史
「倉頡造字」是傳說嗎?
《淮南子·本經訓》說:「昔日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說,過去倉頡造字的時候,天空下起了穀子,鬼在夜裡發出哭聲。《荀子》、《韓非子》等古代典籍里也有關於倉頡造字的記載。到了秦漢時代,這種傳說流傳更廣,影響更深。
過去的歷史學家們曾考證過倉頡是否實有其人,如果有,大約在哪個時代,由於缺乏確鑿的史料,很難得出結論。
有人推測倉頡是黃帝的史官。《荀子·解蔽篇》說:「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有人解釋說,這里的「壹」指正道,也就是正確的規律。荀子認為,倉頡是一個因為集中使用文字而摸著它的規律從而整理了文字的專家。因此,一般認為,在漢字從原始的文字過渡到較為規范的文字的過程中,他起到了獨特的作用。由此推斷,這樣的一個人,在漢字起源階段的晚期,一定會存在的。
但「倉頡造字」的說法只是傳說而已。因為文字絕對不是倉頡一個人所能獨創,而是在社會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需要有文字記事的時候,人們在集體生產勞動過程中經過觀察自然的事物,並根據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而創制出來的。漢字是個龐大繁富的體系,不經過很長的時間是不能創製成功的。
===================================================
中國文字發展史
文字是人類傳達感情、表達思想、記錄語言的圖形符號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除了中國文字外,還有蘇美人、巴比倫人的楔行文字、埃及人的聖書文字和中美洲的瑪雅文字,這些文字造就了古文明的歷史成就。如今楔形文字、聖書文字、瑪雅文字已銷聲匿跡不再使用,且該地區現行之文字和這些古文字也沒有淵源關系,故中國文字應該算是現存最古老的文字。中國文字的主要發展歷史,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
. 甲骨文
甲骨文的發現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清光緒,國子堅王懿榮得了大病,四處求醫找葯,無意中發現葯材中有一種刻了文字的龜甲,認為是很有價值的古物,於是便派人此處搜購,原來這些龜甲是河南安陽一帶農民拾獲後賣給中葯店的,後來經研究發現龜甲上的紋路應該就是古老的文字,這個發現轟動了學術界和文化界,從此,甲骨文受到許多學者、古董商和收藏家的重視。 甲骨文是我們目前所發現最早的中國文字,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面的文字,這些文字主要是用來卜斷吉凶的,占卜的過程先利用火燒灼龜甲,龜甲上便會出現裂痕,商代的人們便根據這裂痕卜斷吉凶,並將卜問的事情和結果記錄刻在龜甲上,而這些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便稱為「甲骨文」。 例如:
口 米 龜 雨 耳
. 金文
在青銅器上鑄銘文的風氣,從商代後期開始流行,到周代達到高峰。先秦稱銅為金,所以後人把古代銅器上的文字也叫做金文,由於鍾和鼎在周代各種有銘文的銅器里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所以也稱金文為「鍾鼎文」。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至商代的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一千二百多年。 和現代的鑄鐵產品一樣,青銅器的鑄造一般也要使用泥制模型,叫做「陶范」,金文是預先雕刻在陶范上再鑄出來的,也有少數則是銅器鑄好後直接刻上的,因為陶范質地松軟,雕刻比龜甲、獸骨更為容易,所以早期金文比甲骨文的繪圖性質更強,更為接近原始文字。 例如:
口 米 龜 雨 耳
. 小篆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一種字體,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戰國時代,列國割據,各國文字沒有統一,字體相當復雜,於是秦始皇便以秦國的文字篆體,施行「書同文」來統一天下的文字,廢除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並將秦國固有的篆文形體進行省略刪改,同時吸收民間文字中一些簡體、俗字體,加以規范,就成一種新的字體—小篆。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人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體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統稱為中國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學的發展,對於促進中國古代歷史、哲學、經濟、法律、文化、科學技術的研究,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例如:
口 米 龜 雨 耳
.隸書
小篆雖然是較整齊的長方形,結構由均勻圓轉的線條組成,但是書寫起來相當不方便,且字形繁復,由於種種缺點,故在民間很快地出現了一種新字體,將小篆的端莊工整、圓轉彎曲的線條寫成帶方折的,這種字體據說當時在下層小官吏、工匠、奴隸中較為流行,所以稱為「隸書」。到了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字體,中國文字發展歷史就脫離古文字階段進入隸楷階段,漢代以後,小篆成為主要用來刻印章、銘金文的古字體。 隸書的形成使文字從隨物體形狀描書的字元,變成由一些平直筆劃所組成的簡單字元,這種改變大大地提高了書寫的速度。中國文字由小篆轉變為隸書,叫做「隸變」,隸變是中國文字發展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結束了古文字的階段,使中國文字進入更為定型的階段,隸變之後的文字,接近現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識了。
.草書
草書,就是寫得草率、快速的字體。草書是輔助隸書的一種簡便字體,主要用於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書形成的過程中,因為官府的佐、史經常需要使用起草文書,因而影響了草書的流傳。進入東漢後,經過文人、書法家的加工,草書就有了比較規整、嚴格的形體,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場合,稱之為「章草」,帶有一點隸書的味道,保留了隸書的撥挑和捺筆。草書由於字形太過於簡單,彼此容易混淆,所以無法像隸書取代小篆那樣,取代隸書成為主要的字體。 在楷書產生後,草書在楷書的基礎下進一步發展,不但筆劃之間可以勾連,上下之間也可以連寫,隸書筆劃的某些特徵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種類型的草書,稱之為「今草」。
.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不像楷書那麼工整,也不像草書那麼奔放;如果楷書像人的坐,草書人的跑,那麼行書就是人的行走,因為行書比楷書隨便些,可以寫得快,又不像草書潦草的讓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們的喜愛。 行書大概在魏晉時代就開始在民間流行了,被稱為「書聖」的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創作了大量的行書作品,長期以來價倍受人們的喜愛。行書沒有嚴格的書寫規則,寫得規矩一點、接近楷書的,稱為真行或行楷;寫得放縱一點、草書味道比較濃厚的,稱為行草,行書寫起來比楷書快,又不像草書那樣難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 楷書
楷書在字體結構方面,與隸書差不多,但楷書將隸書筆劃的寫法改變了,且由扁形的隸書改為基本上呈現方形的楷書,即所謂的「方塊字」。楷書也稱為正書、真書,說明了楷書是提供人學習和運用的正規書體。最早的楷書書法家是東漢末年的鍾繇,從其流傳下來的作品中,還多少殘留著隸書的筆意。楷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又經歷了不少變化,到了隋唐之後才基本定型,定型後的楷書,筆劃、結構都相當精緻、嚴謹,如唐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作品就是範本之一。
中國文字進入楷書階段後,字形還再繼續簡化,但字體就沒有太大的變化了,做為我國四大發明術之一的印刷術,就是以楷書做為印書的主要字體,在宋朝刻印的書籍中,楷書被美術化,寫得更加規矩而漂亮,稱為「宋體字」,後來還有模仿宋體字而加以變化的,叫做「仿宋體」。我們今天閱讀的書籍、報刊上所用的字體,大致上是這一種風格的楷書變體。
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請發消息給我,並附上問題的連接,謝謝
Ⅳ 中國古代誰第一個造字
關於「倉頡造字」,有個美麗 而神奇的傳說。倉頡本來是黃帝的史官,他有著四個眼睛,能上觀天文,下察地理,還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見的東西。黃帝時期,人們都還在結繩記事,這種方法過於簡單,沒辦法將復雜多變的各種情況記錄下來,人們往往因為無法正確傳達和交流自己的意思,而使農耕生產受到了阻礙。於是關心民生的黃帝就命令倉頡去想辦法。倉頡接到命令後,把自己關在洧水河岸邊上的一個房子里,天天想得飯都忘了吃,覺都顧不得睡,整天蓬頭垢面,還是很長時間也沒造出字來。有一天,他站在屋門口的大樹下發呆,一隻鳳凰飛過,把嘴中的果實丟在他面前,倉頡撿起來仔細一看,發現上面有一個從來也沒見過的圖案,十分美麗。這時有一個獵人經過,看到那個圖案就告訴他說那是貔貅的蹄印,與別的獸類的蹄印不一樣,而且世界上萬物的蹄印都是各不相同的。倉頡從這些話中得到了啟發,意識到自己原來造不出字是因為閉門造車的緣故。於是,他周遊四方,跋山涉水,看到什麼都要仔細地觀察和思考,將他們的特徵記下來,風花雪月、飛禽走獸、日月星辰都成為他的靈感來源。他將這些靈感的美麗動人的地方整理出來,成為最早的象形字。傳說他在造字的時候,天上竟然不可思議地下起米來,夜間聽到天地間有野鬼凄厲的哭嚎聲。倉頡把他造的這些象形字獻給黃帝,黃帝看後非常滿意,立即召集九州酋長前來,讓倉頡把造的這些字傳授給他們,九州酋長們又在各自的部落和領土大力推行。於是,九州大地人們都開始使用這些象形字,這給人們生產生活和交流信息提供很大的方便。
關於這段傳說,很多書中有相關的記載,在漢代淮南王劉安著的《淮南子》一書中說:「頡作書,天雨粟,鬼夜哭」。漢代最偉大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也說:「造端更為,前始未有,若倉頡作為……是也。」到了東漢,許慎更是很明確地在《說文解字》中寫道:「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兗州續志》中說「倉頡,馮翊人,黃帝史官也。生四目,觀鳥跡而制字。」此外,為了紀念倉頡造字的功勞,後人還根據傳說把河南新鄭縣城南倉頡造字的地方稱作「鳳凰銜書台」,到了宋朝時還有人在這里建了一座叫「鳳台寺」的廟宇。甚至倉頡的墳墓也有多處,其中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現在的銅城鎮王宗湯村調查發現一處龍山文化遺址,距今約4000餘年,據說原來就是被當地人稱「倉王墳」,墳前原來還建有「倉王寺」。可以看出,倉頡造字的說法還是很有來歷的。
但是如果客觀和理性地分析的話,漢字的復雜和多變根本不可能由謎一個人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發明出來。倉頡所處的時代還是原始社會,人們每天風餐露宿,最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證,如此低的生產水平和文化水平要發明像漢字這樣既是獨立發展又有相當久遠歷史的文字,對倉頡這種原始人來說簡直不可能。此外,根據學者的考證,當時的文字有許多異體字,無疑產生於很多人的手中,所以人們認為「倉頡造字」是一種不太可信的說法,可能性大些的是他對這種形體不一的文字進行了整齊劃一的工作。荀子就曾經認為:古時候,創造文字的人很多,文字是眾人發明的,倉頡的功勞只是在於整理它們罷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考古史實是有人發現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上有一些刻畫符號,筆畫簡單,距今大約6000年左右,比倉頡造字的時代早1000年。除了倉頡外,還有傳說中的神農作穗書,黃帝作去書,祝融作古文,少吳作鶩鳳書,曹陽氏作蝌蚪文,曹辛氏作仙人書,帝堯作龜書,大禹鑄九鼎而作鍾鼎文等等,可以說是各有各的道理。文人學者們為此考證了2000多年,發表了各種看法,但誰也沒能壓倒對方,成為權威。
但不管「倉頡作書」的真相是怎麼樣的,不論它是嚴肅的史實還是美麗的傳說,都反映出人們對祖國文字的熱愛、對它傳承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肯定。正因為人們對那些造字的祖先懷著熱烈的感激和景仰,那些動人的傳奇才能流芳千古。
Ⅳ 中國古代漢字歷史歷史
古代的人用符號記事,可能同一件事各個部落的標記方法不一樣,沒有系內統,倉頡應該是奉黃帝之容命搜集整理並重新統一,然後規正頒布。當時的字應該不是很多,估計也就是雞、鴨、魚、肉、日、月、天、地、人之類的日常生活和占卜用的字,文字的發展和生產力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生產工具多了,造的東西也多了,得命名,比如出現了車、刀之類的字。
各部落的交往融合應該會使文字通用或者統一,統治者命令官員搜集整理,使文字慢慢發展。說是倉頡一人造字肯定不可能,漢字是幾千年慢慢發展的,很多字都是後來才出現的。倉頡的工作應該是搜集整理統一,他自己應該也創造了部分字,但是他的功勞是不能否認的。
字體一般是某人原創或者是根據某一字體改進的。比如李斯——小篆,顏真卿顏體,秦檜——宋體等。
Ⅵ 中國漢字的歷史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抄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1.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2.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3.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Ⅶ 中國古代關於造字的故事有哪些
1、傳說倉頡四目重瞳,非常聰明。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陽虛之山(現在陝西省雒南縣),臨於玄扈洛之水,忽然看見一隻大龜,龜背上面有許多青色花紋。倉頡看了覺得稀奇,就取來細細研究。他看來看去,發現龜背上的花紋竟是有意義可通的。他想花紋既能表示意義,如果定下一個規則,豈不是人人都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么? 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作"字"。 倉頡造字成功,發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聽到鬼哭魂嚎。為什麼下粟如雨呢?因為倉頡造成了文字,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自然值得慶賀。但鬼為什麼要哭呢?有人說,因為有了文字,民智日開,民德日離,欺偽狡詐、爭奪殺戮由此而生,天下從此永無太平日子,連鬼也不得安寧,所以鬼要哭了。
2、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那時,當官的可並不顯威風,和平常人一樣,只是分工不同。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裡牲口的數目、屯裡食物的多少。倉頡這人挺聰明,做事又盡力盡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裡都有了譜,難得出差錯。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當時又沒有文字,更沒有紙和筆。怎麼辦呢?倉頡犯難了。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繩子打的結代表每個數目。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裡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悉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只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黃帝知道後,大加贊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么,形成了文字。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贊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裡去了,什麼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這話傳到黃帝耳朵里,黃帝很惱火。他眼裡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鬍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倉頡看這么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倉頡一聽,心裡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摯地說:「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復推敲,還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Ⅷ 中國漢字歷史
漢字的來歷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時期所反映出來的商代文字不僅表現在字的數量多,材料豐富,還突出地表現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結體特徵可分為四大類:取人體和人的某一部分形體特徵為構字的基礎;以勞動創造物和勞動對象為構字的基礎;取禽獸和家畜類形象為構字的基礎;取自然物象為構字的基礎。從構形的文化內涵上來考察,這些成熟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對象與當初先民們的社會生活相當貼近,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的特徵。同時,這些字形所描寫的內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個層面,因而還具有構形來源廣泛性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