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猛將武力排名

世界歷史猛將武力排名

發布時間:2021-02-06 02:24:30

A. 世界歷史最強的武將!

論世界史上最強武將
從世界角度說最強武將是不好找,但其就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分析,從當時社會角度來找就可得出答案.
自奴隸社會開始戰爭興起,就世界角度講中國在當時算是強國,但由於當時還沒有具體的個人崇拜思想,所以暫不討論。
我們從宏觀角度上先分析中國,中國出名的武將有關羽,呂布,張飛,張遼,。。。。。數不勝數,然而真正有勇有謀的,能幹大事的有關羽,吳起,白起這三個比較出名。大家一定不服,會問孫武,孫臏呢?對不起這些是兵家我們不作分析。從關羽說主要事跡有桃源三結義,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過五關斬六將, 三英戰呂布,大意失荊州 ,敗走麥城。其中斬顏良誅文丑和過五關斬六將突出了關羽的智慧,可是大意失荊州 ,敗走麥城這就是反面了所以關羽淘汰。
秦將白起,文韜武略無所不能,秦國強大有他功勞,但最後意氣用事被范蠡殺害但其文韜武略我很佩服。以下是他的事跡:
白起(公元前331—257年),戰國時期秦國大將,南征北戰,百戰百勝,世稱「常勝將軍」。曾任秦國最高軍政長官——大良造一職,占功顯赫,受封武安君。
據《史記》記載:秦昭王為了吞並六國,獨尊天下,制定了「遠交近攻」的戰略方針,時常派兵進攻鄰國。白起受命率軍不斷出擊,先後進攻韓、趙、魏、楚等國,占城奪地,使秦國疆域不斷擴大,最終使中國取得統一。在他50年的征戰生涯中,伊闕、楚郢、長平三大戰役最為著名,現介紹如下:
一、伊闕之戰
公元前293年,白起率秦軍在洛陽龍門伊闕大破魏國、韓國聯軍,殲敵24萬,奪取魏城數座及韓國安邑以東大部分地區。從此,魏、韓兩國只有俯首聽命,割地求和。
二、楚郢之戰
公元前278年,白起率兵攻陷楚國首府郢都,迫使楚頃襄王遷都淮陽,郢都成了秦國的南郡。自此,楚國一蹶不振,公元前223年被秦所滅,結束了楚國800年的歷史。
三、長平之戰
公元前260年,白起率秦軍進攻趙國,利用誘敵深入之計,抄襲趙軍後路,全殲趙軍45萬,使趙國元氣大傷,無力再與秦國抗衡,終被秦吞並。秦統一中國。
我不再對中國武將進行分析,我認定中國武將白起最強。
至於外國他們的個人崇拜不是那麼深,而且他們不比中國人聰明,基本沒有什麼策略可言,都是些簡單的小把戲,所以我把他們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等歸為一類來探討,請看以下內容:
色諾芬 Xenophon, B.C.430-554

古希臘歷史學家,軍事著作家。雅典人,蘇格拉底弟子。B.C.401,赴小亞細亞參加波斯王子小居魯士招募的希臘僱傭軍。當時,小居魯士正與其兄波斯王阿塔雪西斯二世爭奪王位。色諾芬隨軍從薩迪斯出發,到達兩河流域。小居魯士在巴比倫附近的庫那克薩戰斗中陣亡,色諾芬被擁為首領,遂率萬余希臘僱傭軍沿底格里斯河北上,經亞美尼亞高原,退到黑海南岸的特拉佩祖斯,隨後又沿黑海西行,B.C.399,終於抵返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岸的克利索波利斯。此即為西方有名的"色諾芬長征"。色諾芬一向同情和贊助斯巴達的寡頭政體,B.C.394, 支持斯巴達對雅典的戰爭,被母邦雅典缺席判處放逐。斯巴達人則賜予他地產,晚年專心從事著述。B.C.369,雅典和斯巴達和好,獲雅典當局赦免。據說此後他未曾再歸故國,死於科林斯。著有<<長征記>>、<<希臘史>>等。<<長征記>>詳述了希臘僱傭軍途徑小亞細亞、兩何流域向黑海沿岸撤退的歷程,被公認為古希臘一部有價值的軍事著作。

大流士一世Darius I, B.C.558~B.C.486

古波斯帝國阿其美尼德王朝國王。B.C.525,波斯王岡比西斯二世出征埃及其間,國內發生政變,岡比西斯回國途中暴卒。大流士聯合一部分波斯權貴,殺死政變領袖高馬塔,登基為王。繼而鎮壓巴比倫、米底等地起義。恢復瀕於瓦解的波斯帝國秩序。大流士積極向外擴張,派兵入侵印度河流域,又親自率兵出征黑海北岸,受挫,但佔領色雷斯一帶。大流士步步向歐洲挺進,終於導致希波戰爭。B.C.492,入侵希臘,因海上遇颶風折返。B.C.490再次起兵,在馬拉松會戰中敗北。B.C.486,埃及爆發起義,大流士前往鎮壓,未及完成即死去。他在位期間是阿其美尼德王朝的鼎盛時期。為鞏固中央集權,他在政治、軍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設行省,置總督,強化國家管理體制;實行包稅制,各項稅金上繳宮廷;在軍事上,他自任軍隊最高統帥,各行省軍政分權,設置不受總督支配的軍事長官。全國軍隊分別劃分各大軍區管轄;將軍隊編成萬人團、千人團、百人團、十人隊四級,以波斯人為核心組成步兵和騎兵,並在都城組建精銳的近衛軍,軍中高級長官均由波斯貴族充任。建立一支以腓尼基水手為骨幹,擁有600-1000艘戰船的艦隊;為便於調遣各行省軍隊、傳遞情報,不惜重金修築"御道",設驛站,備驛馬。主要一條為從首都蘇薩至小亞細亞西部的以弗所。這些措施為鞏固波斯帝國的統治打下了基礎。

埃帕米農達Epaminondas, B.C.418~B.C.362
古希臘城邦底比斯的統帥和政治家。曾師事畢達拉哥斯學派哲學家萊西斯,善辨,通韜略。為民主派首領羅比達摯友。兩人同掌政權,使底比斯一度稱霸希臘。B.C.371,代表底比斯出席泛希臘和平會議。會上斯巴達自恃武力強大,要求底比斯放棄對皮奧底亞同盟的領導權。遭埃帕米農達拒絕。同年與斯巴達王克列翁布羅特在底比斯西南進行了留克特拉會戰。埃帕米農達以弱勝強,斯巴達王戰死。B.C. 370、369、367率軍三次南征,重創斯巴達,攻佔阿卡底亞、麥尼西亞等地,致使以斯巴達為盟主的伯羅奔尼薩同盟陷於瓦解。同時,建設海軍與雅典在海上抗衡,一度取得底比斯在希臘各城邦中的強國地位。B.C.362,率軍第4次南征伯羅奔尼薩半島,與斯巴達軍在曼丁尼亞決戰。勝利在望之際,被敵軍投槍擊中陣亡。埃帕米農達在留克特拉及其後幾次會戰中採用的斜切戰斗隊形--斜楔陣法,是古希臘軍事學術史上方陣戰術的創新,為後來的軍事家效法。

亞力山大Alexandros .or. Alexander,the Great, B.C.356-B.C.323

亞力山大大帝,古代馬其頓國王,著名統帥,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弟子,16歲時即隨父親腓力二世參戰,參加過征服希臘的克羅尼亞之戰(B.C.338)。20歲繼承王位,鎮壓底比斯等城邦反馬其頓運動,並准備進兵東方。B.C.334春,率步騎兵約3.5萬渡赫勒斯滂海峽,發動對波斯帝國的侵略性遠征。經B.C.333的伊蘇斯之戰和B.C.331的高加米拉之戰,打敗大流士三世的龐大僱傭軍,滅亡古波斯帝國。佔領波斯都城蘇薩和波斯波利斯等地。虜獲戰利品無數。僅金銀一項即達15萬塔蘭特之多。(1塔蘭特約30kg)然後進軍伊朗高原和中亞細亞,遭當地部落的頑強抵抗。繼而南下轉入印度的旁遮普邦(B.C.327),因氣候不適,士兵厭戰,遠征已成強弩之末。在留下守軍後,亞力山大兵分兩路,海路由部將尼阿庫斯率領,自領陸軍於B.C.324返回兩河流域的巴比倫。所經地區,除在尼羅河口興建亞力山大城之外,尚建有同名城市20~30座。亞力山大東征歷十載,行程萬里,在西起巴爾干半島,東達印度河,建立了亞力山大帝國。亞力山大採用東方專制君主的朝儀,令臣民將他當作神崇拜,對反對者施以無情鎮壓。B.C.323年6月,在准備其新的遠征中病逝於巴比倫,時年33歲。亞力山大是古代著名的戰略家,他發展了馬其頓方陣戰術,創建既能騎馬作戰又能徒步作戰的"龍騎兵"。在軍事行動中決策果斷,重視步騎協同,善於出敵不意,以少勝多,速戰取勝,充分發揮騎兵的突擊作用。亞力山大的軍事實踐把古代軍事學術提高到新的水平。
費邊

古羅馬統帥,五任執政官(B.C.233、228、215、214、209)。第二次布匿戰爭初期,羅馬軍隊在特拉美西諾湖之戰(B.C.217)失敗後,被選為獨裁官(在六個月內權力無限)。全權指揮戰爭。他根據客觀的軍事形勢,針對迦太基統帥漢尼拔遠離後方,孤軍深入義大利的特點,採取遷延戰術,即避免正面決戰,盡量疲憊消耗敵人,史稱"費邊戰術",因此遭到速勝派的譏諷,稱之為遷延者。費邊去職後,B.C.216的坎尼之戰中,羅馬軍大敗,其穩健戰術才為人們所理解。B.C.215年費邊當選執政官,率軍襲擊被漢尼拔佔領的義大利城市,實行堅壁清野,漸次消磨其鋒芒,使迦太基軍陷於困境。B.C.214又去西班牙、西西里等地指揮對迦太基人的進攻,以切斷漢尼拔的後援。B.C.209攻克漢尼拔在義大利半島南部的立足點塔林敦,凱旋班師。漢

尼拔Hannibal B.C.247-B.C.183

迦太基統帥,戰略家,迦太基將軍哈米爾卡·巴卡之子。自幼在軍中鍛煉,有良好的文化素養,通希臘、拉丁等諸種語言。第一次布匿戰爭後,於B.C.237隨父去西班牙,立誓向羅馬"復仇"。B.C.221任西班牙地區迦太基軍統帥。積極進行遠征羅馬的准備。B.C.219攻佔與羅馬結盟的薩貢特城(西班牙東部沿海)。羅馬出面干涉,談判破裂後,他先發制人,迫使羅馬處於劣勢,B.C.218春率步騎6萬及戰象數十頭,從新迦太基出發遠征義大利,開始了第二次布匿戰爭。同年9月迦軍翻越阿爾卑斯山時付出很大代價。在山南高盧經休整補充,向義大利腹地挺進。在特拉美西諾呼之戰和坎尼之戰中以巧妙的設伏、機動和圍殲戰法大敗羅馬軍,縱橫馳騁義大利十數載。使羅馬奴隸主大為震動。在義大利的16年間,15萬羅馬兵士死於迦太基軍的刀劍之下,羅馬城幾乎無戶不喪,坎尼之戰後12年間沒有一個羅馬將軍敢在義大利和他正面決戰。他戰功卓著,威震天下,為迦太基權貴所妒,當他在義大利陷於困境時得不到援助。B.C.204大西比阿率羅馬軍攻入迦太基本土後,漢尼拔奉命由海路返國救援,在B.C.202的扎馬之戰中被羅馬軍擊敗。戰後仍統領迦太基軍隊,B.C.196參與最高行政事務,試圖有所革新,未成,被迫於B.C.195亡命敘利亞,向國王安條克三世獻策攻取義大利。未見採納,失意隱居於小亞細亞。後遭羅馬人追捕,服毒自殺。漢尼拔用兵不拘舊法,作戰機智勇敢,他率軍翻越阿爾卑斯山的軍事行動是前無古人的壯舉。大敗羅馬軍的坎尼之戰,是西方戰史上以少勝多與合圍殲敵的範例,故第二次布匿戰爭又稱"漢尼拔戰爭"。
西比阿Publius Cornelius Scipio Africanus, B.C.235-B.C.183

古羅馬統帥,B.C.218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時,隨父轉戰北義大利,敗於迦太基軍。B.C.216,在漢尼拔圍殲羅馬軍隊的坎尼之戰中倖存。他認真研究漢尼拔的治軍作戰方略,B.C.210-B.C.206出征西班牙,攻佔新迦太基城,破壞漢尼拔的後援,基本清除迦太基在西班牙的勢力。凱旋迴國後,於B.C.215當選執政官,次年奉命遠征北非的迦太基本土。B.C.202的扎馬之戰中打敗漢尼拔及其所率迦太基軍,結束第二次布匿戰爭。獲"阿非利加西比阿"稱號,後又任監察官、執政官。B.C.190,參加在小亞細亞的馬格尼西亞會戰,敘利亞國王安條克三世戰敗求和,後捲入政爭,離開羅馬城,死於坎帕尼亞庄園。他善於奪取戰略主動權,對敵作戰攻其必救,長於使用騎兵,選擇有利戰機,其用兵藝術受到後代名將的重視。他長子的養子也名西比阿,為區別稱為小西比阿(B.C.184-B.C.120),他在B.C.147任執政官,率軍攻破迦太基城,從而結束第三次布匿戰爭,因此也獲"阿非利加西比阿"稱號。小西比阿還曾入侵西班牙,大體上完成了羅馬對西班牙東半部的征服,還注意保護獎掖希臘文化

馬略Gauis Marius. B.C.157-B.C.86

古羅馬統帥,政治家。平民出身。早年列身戎伍,參加努曼提亞(西班牙)戰爭,作戰勇敢。B.C.119當選保民官,後任大法官。在對北非努米底亞王朱古達的戰爭中,羅馬陷於困境。B.C.107馬略當選執政官。次年偕部將蘇拉進軍非洲,獲全勝,俘朱古達而歸(B.C.105)。此時,北方日耳曼人中的條頓人和金布里人興兵南下,大敗羅馬邊防軍。B.C.104,馬略再任執政官,率部出征。B.C.102在阿基賽克斯迪(今馬賽北)打敗條頓人,B.C.101在維爾切利(波河北)打敗金布里人,殺敵10餘萬,取得重大勝利。B.C.103-B.C.100,馬略四次連任執政官,成為羅馬著名統帥和政壇上的顯赫人物。在長期軍事生涯中,馬略接近士兵,享有盛望,也深知羅馬軍事上的利弊。在對日耳曼人作戰期間,領導並完成了一次著名的軍事改革。內容主要有:以募兵製取代徵兵制,招募自由民中的志願者入伍,使從前戰時從軍,戰後解甲的公民兵變為職業僱傭軍;騎兵隊伍則多由外籍士兵,如色雷斯人,非洲人,高盧人組成;改組羅馬軍團的編制和戰斗隊形,適當擴大軍團人數至6000人;整頓軍紀,嚴格訓練,由國家提供薪餉和裝備,規定服役期限(一般為16年),退役後作為"老兵"獲得份地等。馬略的軍事改革改善了羅馬兵源不足的狀況,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但軍隊的職業化又帶來深遠的影響,從此"將可私兵",軍隊成為將軍手中的工具。為軍事獨裁和羅馬帝制的建立准備了條件。B.C.90-B.C.88,馬略參加義大利的"同盟戰爭",隨後於貴族派的蘇拉展開激烈的奪權斗爭。B.C.88,蘇拉占據羅馬,馬略亡命非洲。次年與其同黨秦納聯合,起兵攻佔羅馬,大殺蘇拉黨羽。B.C.86,馬略第7次任執政官,同年病卒。馬略以平民兵士出身而獲次重權高位,在羅馬歷史上幾為空前絕後。

龐培Gnaeus Pompeius Magnus B.C.106-B.C.48

古羅馬統帥。早年投靠貴族派首領蘇拉,蘇拉當權後,龐培率部轉戰西西里和非洲,征討馬略殘部。後去西班牙鎮壓馬略派塞托里烏斯的反抗運動。隨後協助克拉蘇鎮壓斯巴達克起義(B.C.71),聲明鵲起。B.C.67,龐培受命清剿地中海上猖獗一時的海盜,僅用半年時間就基本完成。繼而於B.C.64征服小亞細亞的本都王國。南下吞並敘利亞和巴勒斯坦。B.C.61凱旋羅馬,成為顯赫人物。元老院因疑忌拒絕批准龐培在東方的措施,促使他與凱撒、克拉蘇聯合,B.C.60結成"前三頭"同盟。克拉蘇於B.C.53在安息陣亡後同盟解體。龐培轉而於元老院聯合,共同反對在遠征高盧中得勢的凱撒。龐培唆使元老院解除凱撒兵權,並以戰爭相威脅。B.C.49年1月,凱撒強渡盧比孔河,向羅馬進軍。龐培偕執政官和眾元老倉皇逃至希臘。B.C.48法薩羅一戰,龐培全軍覆沒,逃至埃及,被法老廷臣暗殺。

凱撒Canius Julius Caesar B.C.100-B.C.44

古羅馬統帥,政治家。出身名門。早年反對蘇拉派,歷任監察官、大法官等職。B.C.61任西班牙總督,建立戰功。次年返羅馬,與龐培、克拉蘇結成"前三頭"同盟,成為政壇上的重要人物。B.C.59任執政官,第二年出任山南高盧總督,任期5年。B.C.56,三頭的路卡會議決定他續任5年,B.C.58,他率領4個軍團侵入山北高盧(即今法國一帶)克爾特人境內。此後3年中,他利用當地部落之間的矛盾,施以外交手段並配合果敢的軍事行動,步步蠶食最後吞並整個高盧地區。其間,他曾渡萊茵河侵入日耳曼尼亞,渡海侵入不列顛(B.C.55)。凱撒在軍事上的成功為其獨掌羅馬大權准備了條件。B.C.53克拉蘇戰死,三頭解體。龐培疑懼凱撒而倒向元老院,凱撒與龐培反目。元老院限令其交出高盧行省和軍權,凱撒斷然拒絕,於B.C.49年1月率軍強渡盧比孔河,進占羅馬。龐培偕大批元老逃亡希臘。B.C.488月法薩羅一役,凱撒徹底戰敗龐培,乘勢入埃及,又轉戰小亞細亞,經北非凱旋迴羅馬。B.C.45,凱撒被推選為終身執政官,事實上享有君王權力,動搖了羅馬的共和政體,從而激起貴族共和派的強烈反對。B.C.44年3月15日,被布魯圖、卡修斯等共和派陰謀刺殺。凱撒畢生征戰,用兵有方,其軍事著作<<高盧戰記>>和<<內戰記>>系研究古羅馬軍事史的重要文獻。後來"凱撒"成為羅馬及歐洲某些國家帝王的一種頭銜。
這是在世界古代史上的人物,我認為還是中國的白起最強。
我不分析現代的軍事人物是因為現在是高科技戰爭,冷兵器時代已過不具有分析價值,現在完全取決於科學技術。
謝謝!

B. 世界史上最厲害的武將

世界史不清楚,論個人戰力的話 中國比較公認的是項羽和李存孝版。 項羽根據史記,權在最後的垓下一戰,身邊只剩二十八人,到烏江邊只剩兩人,卻斬殺百十人最後是從容自盡的。 李存孝是五代時期的人,主要事跡為虛構,曾有率十幾人攻破長安城的事跡。

C. 歷史人物武力排行

第十二名王彥章
中國五代時後梁名將,驍勇有力,每戰常為先鋒,持鐵槍馳突,奮疾如飛,軍中號為王鐵槍。後被後唐俘虜,不屈被殺。
第十一名岳雲
岳飛長子,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少年傑出英雄。曾在金兵陣中來回沖殺數十次,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郾城等戰後,金兀術大為震驚,仰天長嘆道:「岳少保以五百騎破吾五十萬眾.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於紹興十一年除夕和父親岳飛及部將張憲一起慘遭殺害,死時年僅23歲
第十名張飛
貴族出身,皮膚白凈,有勇有謀,是蜀漢的重要將領。雄壯威武,頗有膽識,被稱為「萬人敵」。曾率領20騎阻擋了數千虎豹騎追兵,助劉備脫險。入川後又出奇兵破敵將張郃於宕渠。性格豪爽,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曾義釋嚴顏,又愛鞭撻部下。與關羽、諸葛亮並稱「蜀漢三傑」。精通草書,擅畫美人。
第九名裴行儼
名將裴仁基之子,是隋將張須陀部下,驍勇善戰,有「萬人敵」之稱。每有徵戰,所向披靡。是說唐等小說中裴元慶的原型。
第八名蕭摩訶
南北朝時期陳朝名將,以勇猛稱著。十八歲時與陳霸先的交戰中單騎出戰,無人敢當。後敗於楊素,被俘,後被殺。
第七名呂布
演義中三國第一猛將。弓馬騎射,臂力過人,有「飛將」的美譽。在民間更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說
第六名高昂
南北朝時期東魏大將,年少時便有壯氣,長大後更是倜儻,膽力過人。史稱他「龍眉豹頸,姿體雄異」。是南北朝時期第一猛將。
第五名薛禮
唐朝名將,字仁貴。戰高句麗時,手持弓箭,一馬當先,沖入敵陣,所射者無不應弦倒地。在安市之戰中把自己的武藝發揮的淋漓盡致,憑此一戰,完全可以說他是唐朝武力第一猛將。「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第四名楊再興
南宋抗金名將,初為流寇,後成為岳家軍的骨幹。也是岳家軍中第一猛將。郾城之戰楊再興單槍匹馬殺入敵陣想活捉兀術,不過沒找到,手殺數百人而還,他往來敵陣縱橫自如,其氣勢逼人,殺得以彪悍著稱的女真人聞風喪膽。五日後,楊再興率三百騎兵的小分隊巡邏到小商橋時遭遇兀術十二萬大軍。楊再興無所畏懼,率這三百人沖入敵陣,殺死敵人2000多,刺死萬戶長千戶長與百戶長等大頭目100餘人,最終楊再興和王蘭、高林等裨將及三百騎兵全部陣亡。其時金兵箭如飛蝗,楊再興身上每中一箭,就隨手摺斷箭桿,繼續殺敵,尤如天人降世,神威凜然,最後馬陷泥中,這才壯烈殉國。金兵焚燒他的屍身,竟燒出鐵箭頭二升有餘。楊再興戰死疆場,馬革裹屍,其悍,其勇是震撼人心的,此一戰令無數後人扼腕,卻打出了華夏男兒的氣概,真是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無敵氣概!
第三名冉閔
冉魏建立者,漢族的救星。五胡亂華之時,中原漢族人口數量被屠殺到只剩四五百萬,甚至被遷入的胡人數量超越。後頒布「殺胡令」,光在鄴城就屠殺了二十萬的羯族人,最終使其滅族。公元352年,冉閔將城中的軍糧分給百姓。獨自帶領1萬人馬(步兵為主)去爭糧。結果被鮮卑的14萬大軍包圍。在拚死突圍的冉魏士兵掩護下,冉閔連殺三百餘人,終於殺出包圍圈,但坐騎朱龍戰馬卻累倒,冉閔被俘,部下戰至最後一人。冉閔被鞭了三百大鞭,後送至龍城,斬於遏陘山。
第二名李存孝
王不過霸,將不過李。李存孝是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將,武藝天下無雙,勇力絕人。史書記載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天下無敵,人稱飛虎將軍。同時期第二的猛將王彥章甚至在他手下都不能支持幾個回合,可見實力之恐怖。野史中有說李存孝引領十八騎攻取了長安。他是中國史上唯一一個有能力與下面那位人物較量一番的男人。
中國史上最強項羽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霸王」一詞的唯一主人。項羽一生共完成了三次百人斬,最後一次還是中國史上唯一的一次步站百人斬。放眼中國歷史,輪武勇誰能跟項羽爭第一?後世無數的猛將也是以項羽為標准而評定的。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D. 世界最強武將

每個時代,每個國家,每個名族都有自己的英雄,由於時間間隔太長(一個死了上千年,另一個還沒出生)和地理阻隔(一個在亞洲最東部,一個在歐洲最西部,根本無法相遇),所以很難比較!
在此我得先說明一下,無論從古至今哪個國家,都以帶兵打仗厲害者為最強武將,而不是以單挑的武藝來決定的(因為真正的戰爭不是靠將領的武藝來決定的,而是通過軍隊的對決來一決勝負的!)
由於每個國家,每個時期,每個名族都有各自的最強武將,我就以國家的順序來向大家介紹一下每個國家的最強武將吧!(有些時候一個國家的許多時期會有很多人的)但是國家很多人物很多,無法一個個列舉,就挑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來分析了!
1.古埃及
美尼斯(出生時期不詳,大約公元前3100逝世):美尼斯是埃及第一王朝的開國國王。他統一了埃及,開啟了法老統治時代,建立了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長期而輝煌影響的王國,約在公元前3100年,他征服下埃及,使整個埃及初步統一成一個國家,開創了古埃及的第一王朝。他在尼羅河三角洲南端(今開羅附近)修建了新都白城,即後來的孟斐斯城,作為埃及的首都。美尼斯在統一上、下埃及後,曾向外發動征服戰爭。據歷史學家推斷,埃及著名的「納爾邁石板」中刻畫的征服者可能是美尼斯。據說美尼斯在位時間達62年,他是在一次打獵中被一頭河馬襲擊不幸身亡的。在今天留下赫赫有名的上古時代帝王中,古埃及的美尼斯恐怕是年代最早的一個了。他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建立者,是古埃及國家統一的奠基者。古埃及是世界古國中的古國,而美尼斯正是站在這一切開端處的特殊人物。
2.古巴比倫
蘇姆阿布姆(生卒年月不詳):約前1894年,亞摩利人首領蘇姆阿布姆(Sumuabum)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建立巴比倫(Babylon)王國,史稱古巴比倫(Old Babylon)。
3.古印度
阿育王(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任國王):阿育王 Asoka,(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佛教護法名王。古代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早年好戰殺戮,統一了整個南亞次大陸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區,晚年篤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稱為「無憂王」。阿育王在全國各地興建佛教建築,據說總共興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爭議,為佛教在印度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阿育王曾邀請著名高僧目犍連子帝須長老召集1000比丘,在華氏城舉行大結集(此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結集),驅除了外道,整理了經典,並編撰了《論事》。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無與倫比的,他對歷史的影響同樣也可居古印度帝王之首。[1] 他的祖父,也就是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羅笈多。18歲時,他被任命為阿般提省總督。約公元前273年,頻頭沙羅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為了奪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護的幫助下,加入了爭奪王位的斗爭。傳說阿育王曾經謀殺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終,阿育王獲得了勝利,約公元前269年,阿育王舉行了正式登基典禮。即位之初的阿育王沿著祖父的腳步前進,企圖通過軍事力量來擴大自己的領土,阿育王的前半生被稱作「黑阿育王」時代。後來他信奉佛教,停止武力擴張,後半生被稱作「白阿育王」時代。他的統治時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強盛的時代,也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阿育王鼎盛時期軍隊戰鬥力極強,光戰象就9000多頭。
4.遠古中國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黃帝誕辰是農歷三月初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為中華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少典與附寶之子,以姬為姓,有土德之瑞,尊稱黃帝。《史記·五帝本紀》載:「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後蚩尤作亂,黃帝與之在涿鹿大戰,釋放了熊羆貔貅貙虎,打敗了蚩尤和他的八十一兄弟及大軍,最終一統天下。據大量的歷史記載和文物佐證,黃帝統一天下,奠定中華,肇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後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降於軒轅之丘,定都於有熊,漢代在新鄭北關軒轅丘前建有軒轅故里祠。黃帝誕辰相傳是農歷三月初三,黃帝即位據說是在公元前2698年,即位時20歲,據此推算黃帝出生於公元前2717年。相傳黃帝一生下來,就顯得異常的神靈。生下沒多久,便能說話。到了15歲,已經無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歲的黃帝繼承了有熊國君的王位。在黃帝成為氏族首領之後,有熊氏的勢力得到迅速發展,並形成一個獨立的黃帝部落。黃帝部落在從姬水向東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了神農以來的農業生產經驗,將原始農業發展到高度繁榮階段,使本部落迅速發展壯大。因他發明了軒冕,故稱之為軒轅。
5.波斯帝國
大流士一世(Darius I the Great),波斯帝國君主(前558~前486)。出身於波斯人阿契美尼德家族支系。大流士隨岡比西斯二世遠征埃及,被任命為萬人不死軍的總指揮。大流士不僅是波斯帝國的偉大君主和帝國的創始人,也是世界歷史上的著名政治家之一。
6.古希臘
列奧尼達(Leonidas,約公元前540~前480),又譯李奧尼達。出自亞基亞德世系,傳說為海格力斯的後裔。他可能於前490年到前488年間經歷一系列斗爭後取得斯巴達王位。妻子是歌果(Gorgo),古希臘斯巴達王後。他率領的300斯巴達士兵在第二次波希戰爭中的英勇表現使他成為了古希臘英雄人物。公元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三十萬大軍攻佔溫泉關,列奧尼達率300斯巴達勇士、900名希洛奴隸、400底比斯人總計6900人率先到達溫泉關,薛西斯以數以萬計之數的大軍朝溫泉關發動攻擊,但溫泉關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連續兩天的攻擊讓波斯軍死傷累累,第三天一個希臘叛徒引導波斯軍到溫泉關後地,使得列奧尼達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最後列奧尼達率領斯巴達300勇士,和自願留下來的400名底比斯人和700名特斯比亞人誓死守住溫泉關,斯巴達人無所畏懼,視死如歸,殺退了波斯軍四次進攻,波斯軍用放箭的方式將300斯巴達人與1100底比斯與特斯比亞人全部射死,列奧尼達未能倖免死於箭雨的攻擊下,薛西斯以兩萬名士兵戰死、兩個弟弟死於戰斗的慘重代價佔領了溫泉關。溫泉關之戰之後,11萬希臘軍與30萬波斯軍展開了最後的大戰——薩拉米灣海戰列奧尼達與他的300勇士誓死守住陣地、視死如歸的精神被希臘人所贊揚,同時也讓薛西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7.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大帝(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帝國皇帝)
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即亞歷山大三世,馬其頓帝國國王,亞歷山大帝國皇帝,生於古馬其頓王國首都佩拉,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首(亞歷山大大帝,漢尼拔,愷撒大帝,拿破崙)。曾師從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以其雄才大略,先後統一希臘全境,進而橫掃中東地區,不費一兵一卒而佔領埃及全境,盪平波斯帝國,大軍開到印度河流域。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占據其三。征服全境約500萬平方公里。公元前323年的亞歷山大帝國是當時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超過東方七國領土總和,亞歷山大大帝在短短的13年時間里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他促進了古希臘文化的繁榮發展和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經濟,融合東西文化,並且鼓勵民族間通婚,倡導民族間地位平等,對人類社會文化的進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他的遠征使得古希臘文明得到了廣泛傳播。亞歷山大大帝一生作戰無數,尤其以高加米拉戰役以四萬餘人完勝波斯大流士號稱百萬的二十五萬大軍,使波斯元氣大傷,最終攻滅波斯。
8.迦太基
漢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公元前247年—前183年),北非古國迦太基名將,軍事家,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一。年少時隨父親哈米爾卡·巴卡進軍西班牙,並在父親面前發下一生的誓言,終身與古羅馬為敵,自小接受嚴格和艱苦的軍事鍛煉,在軍事及外交活動上有卓越表現。現今仍為許多軍事學家所研究之重要軍事戰略家之一。被譽為戰略之父。北非古國迦太基著名軍事家。生長的時代在正逢古羅馬共和國勢力的崛起。少時隨父親哈米爾卡·巴卡進軍西班牙,並在父親面前發下一生的誓言,要終身與羅馬為敵,自小接受嚴格和艱苦的軍事鍛煉,在軍事及外交活動上有卓越表現。現今仍為許多軍事學家所研究之重要軍事戰略家之一。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率領軍隊從西班牙翻越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犧牲了大量傭兵,進入義大利北部, 在特拉比亞戰役(公元前218年)、特拉西美諾湖戰役(公元前217年)和坎尼戰役(又叫「康奈大戰」)(公元前216年)中巧妙運用計策 (地形、兵種及天氣變化)引誘並擊潰羅馬人,於進入羅馬國境的途中因眼疾而有一眼失明。坎尼戰役之後,羅馬人深感此人之軍事威脅,特別是情報搜集、行軍布陣及外交分化羅馬聯盟上,於是減少與漢尼拔的軍團發生正面沖突,加強同羅馬聯盟之間的關系,施用焦土戰略,阻斷其軍需物資的補給,發行國債,增加軍團,從漢尼拔身上學會及改用游擊戰略,才逐漸奪回義大利南部的要塞。公元前204年,羅馬人在大西庇阿的率領下入侵迦太基本土,迫使漢尼拔回到非洲。公元前202年,大西庇阿於扎馬戰役擊敗漢尼拔。戰後漢尼拔成為迦太基的行政官,以幫助迦太基從戰爭的瘡痍中恢復。公元前195年,在羅馬人的施壓下,漢尼拔出走東方,流亡到塞琉西王國,直到公元前189年,羅馬打敗安條克三世,並要求引渡漢尼拔,漢尼拔逃到小亞細亞北部的比提尼亞王國。即使如此,羅馬人仍然不放心漢尼拔,一直爭取把他引渡到羅馬受審,終於逼至漢尼拔在公元前183年服毒自盡。
9.古代中國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以勇武聞名的軍事家,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巨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而後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項羽被譽為「中華史上之最強武將」可以說是對其一生武功蓋世,帶兵神勇的高度評價了!
10.羅馬共和國
斯巴達克:(希臘語:Σπάρτακος;拉丁語:Spartacus,約前120年-前71年)是一名色雷斯角鬥士。他與高盧人克雷諾夫、埃諾瑪依、以及甘尼克斯一起領導了反抗羅馬共和國統治的斯巴達克起義。作為角鬥士的斯巴達克武藝高強,力大無窮,赤手空拳就可打殺猛獸,而且善於用兵,多次擊敗羅馬大軍。但由於後來陣營內部分化,起義被鎮壓,光榮戰死。
11.羅馬帝國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羅馬帝國獨裁官):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又譯蓋厄斯·儒略·凱撒、葛約斯·尤利烏斯·凱撒、朱利葉斯·凱撒等),史稱愷撒大帝,羅馬共和國(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區)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並且以其卓越的才能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奠基者。愷撒出身貴族,歷任財務官、祭司長、大法官、執政官、監察官、獨裁官等職。公元前60年與龐培、克拉蘇秘密結成前三頭同盟,隨後出任高盧總督,在8年的時間里征服了高盧全境(今法國一帶),還襲擊了日耳曼和不列顛。公元前49年,他率軍佔領羅馬,打敗龐培,集大權於一身,實行獨裁統治。制定了《儒略歷》。公元前44年,愷撒遭以布魯圖所領導的元老院成員暗殺身亡,享年58歲。愷撒死後,其甥孫及養子屋大維擊敗安東尼開創羅馬帝國並成為第一位帝國皇帝。凱撒大帝雖說沒有創建羅馬帝國,但是他為屋大維奠定了羅馬帝國的基石,因此可以看作是羅馬帝國的開創者。
12.阿拉伯帝國
穆罕默德(阿拉伯語:محمّد‎,拉丁語:Muḥammad;約570年-632年6月8日),全名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利·本·哈希姆( 含意為:受到善良人們高度贊揚的真主的使者和先知)。政治家、宗教領袖,穆斯林認可的伊斯蘭先知,廣大穆斯林認為他是安拉派遣人類的最後一位使者。伊斯蘭教教徒之間俗稱「穆聖」。享年63歲,葬於麥地那。罕穆德(Muhammad,約570~632)生於阿拉伯半島麥加城古萊什部落哈希姆家族。其先祖曾掌管麥加克爾白祭祀、召集古萊什部落議事會議等權力。從其曾祖父後家境開始衰落。父親阿卜杜拉在他出生前歿於經商途中。6歲時母親阿米娜病故,由祖父阿卜杜勒·穆塔裡布撫育。8歲時祖父去世,由伯父艾布·塔利卜收養。因伯父多子女,家境貧寒,童年失學,替人放牧。12歲起,跟隨伯父參加商隊到敘利亞、巴勒斯坦等地經商,並接觸和了解到基督教和猶太教的情況。20歲時,參加了阿拉伯半島部落之間長達4年的「伏賈爾之戰」,為他提供了豐富的軍事知識。他為人誠實謙虛,辦事公道,樂善好施,贏得族人的贊譽和信任,被譽為「艾敏」(即忠實可靠者)。25歲時,受伯父的囑咐,受雇於麥加諾法勒族富孀赫蒂徹,為她經辦商務,並帶領商隊到敘利亞一帶經商。他精明、誠實和善於經商的才能博得赫蒂徹的信賴和愛慕。596年,時年25歲的穆罕默德和40歲的赫蒂徹結婚。從此,穆罕默德的生活走向富裕、安定,在麥加的社會威望日益提高,為他的傳教事業提供了物質基礎。作為伊斯蘭教的創始人,他率領的穆斯林令中世紀歐洲各國的敵人聞風喪膽,成為千古佳話。
13.中期中國
李存孝(?―894年),代州飛狐人,本姓安,名敬思,突厥族沙陀部落人。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唐末五代時期,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十分了得。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個。古人言「王不過項,將不過李!」項,指的是西楚霸王項羽;李,指的就是李存孝。可見李存孝之驍勇世間罕有。
14.中世紀歐洲
獅子王理查一世(1157年9月8日出生,1199年4月6日逝世),1189年至1199年在位,是英格蘭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國王。有「最完美的騎士」美譽。穆斯林史學家伊本·沙達德稱「此人用兵如神。身經百戰,他的到來讓穆斯林們心頭蒙上了一層恐懼的陰影。理查出生在牛津皇宮,幼年時深得亨利二世寵愛。他的特點是食量驚人且哭聲響亮。理查青少年時期與母親埃莉諾生活在法國的阿基坦。 1168年受封為阿基坦公爵。1184年其長兄亡故,理查成為王位繼承人。1188年-1189年他串通法王腓力二世,反對父親亨利二世立幼子約翰為王儲,並成功奪取王位。理查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君主。即位不久,由於伊斯蘭英雄薩拉丁攻下了耶路撒冷,引起歐洲基督世界的震驚。1190年他與法國國王腓力二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紅鬍子腓特烈一世一起發起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1191年佔領塞普勒斯,並與法軍一起攻下了阿克。在進軍耶路撒冷時,遭到薩拉丁的抵抗而未果,但他與薩拉丁之間英雄惜英雄的情操與風范,仍被後人傳為美談。可惜最終在進攻法國城堡時不幸被箭射中身亡。
15.蒙古帝國(元朝加上四大汗國)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為「擁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162年(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之後被密葬。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謚廟號,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謚號為聖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謚法天啟運,廟號太祖。從此之後,成吉思汗的謚號變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16.俄羅斯帝國

彼得一世(1672年5月30日-1725年2月8日),後世尊稱其為「彼得大帝」,原名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是沙皇阿列克謝一世之子,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俄羅斯沙皇(1682年—1725年)、俄羅斯帝國皇帝(1721年—1725年),著名統帥,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實權發動改革。作為羅曼諾夫朝僅有的兩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認為是俄羅斯最傑出的皇帝。在位期間對俄國推行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羅斯變成一個強國的主要因素。彼得大帝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
17.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帝國)

拿破崙·波拿巴(法語:Napoléon Bonaparte,義大利語: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出生於科西嘉島,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歷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4年-1815年)。拿破崙於1804年11月6日加冕稱帝,把共和國變成帝國。在位期間稱「法國人的皇帝」,也是歷史上自查理三世後第二位享有此名號的法國皇帝。對內他多次鎮壓反動勢力的叛亂,頒布了《拿破崙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體系,奠定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秩序。對外他率軍五破英、普、奧、俄等國組成的反法聯盟,打贏五十餘場大型戰役,沉重地打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制度,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拿破崙由於一生打的勝仗極多,為常勝將軍,故而被稱為「戰爭之神」。

我就挑選了以上十七位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最強武將來向大家介紹一下。

E. 人類歷史上前100名大將軍排名,曹操為何排在中國第一,世界第九

就在最近,《維基網路》上統計了一個所謂人類歷史上前100位名將,而讓人驚愕的是,曹操竟然力壓眾多亞歐名將,穩坐第9位寶座。而他也是這個榜單上中國的最強皇帝。而排在曹操身後的還有彭德懷還有劉備等等。

同時的,他打的戰役裡面,輸的次數是非常少的,當然他也被譽為是中國的「拿破崙」。南征北戰十分逍遙。而同時他又善於謀略,文采也十分了得。可謂是能文能武。

所以曹操能躍居這個位置當然也是有信服力的。畢竟他本身也是很有才華的。當然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也是不無道理。

F. 世界歷史上最強大的武將

樓主你好,我個人認為是李元霸,李元霸(603—619)本名李玄霸,字大德,唐高祖李淵第三子(大哥李建成,二哥李世民,四弟李元吉),母竇皇後。後世因避諱清康熙帝玄燁名改稱為李元霸。
舉一八百斤的銅錘,力大無窮,騎一瘦頭赤體通紅的巨馬,奇怪無比,
兵器:一對擂鼓瓮金錘座駕:千里一盞燈
由上述歷史人物演義而來,但完全背離史實(一說是由歷史人物李元吉-李淵的另一個兒子演義的)。他是隋唐第一條好漢,「年方十二歲,生得尖嘴縮腮,一頭黃毛促在中間。戴一頂烏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無窮。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勇,捻鐵如泥,勝過漢時項羽。一餐斗米,食肉三十斤。用兩柄鐵錘,四百斤一個,兩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坐一騎萬里雲,天下無敵。」在當時幾乎沒有人能在李元霸馬前走上三個回合,可以說趙王李元霸打遍天下無敵手。四明山李元霸擊敗反王二十三萬大軍;先後殺死名將伍天錫、宇文成都,在紫金山面對一百多萬軍隊,一對金錘如拍蟲般,只打得屍山血海,迫使李密交出玉璽,反王獻上降表。然而在回家路上被「老天爺」幹掉了——「只見風雲四起,細雨霏霏,少頃虹電閃爍,靂靂交加。那雷聲只在元霸頭上落落落地響,猶如打下來的光景。元霸大怒,把錘指天大叫:『呔!你天為何這般可惡,照少爺的頭響?也罷!』把錘往空中一撩。抬頭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錘掉將下來,『撲』地一聲正中在元霸臉上,翻身跌下馬來。」 這么一位無敵凶神後被雷劈死了。李元霸曾雙手各提三千斤的金獅子,舉上舉下十數遍,如此神力除了自刎西江的西楚霸王項羽,何人可敵?
宇文成都當時號稱無敵將軍,殿前比試全力卻撼不動李元霸伸直的一根胳臂,他只不過把手一掃,宇文成都撲通翻筋斗,仰後就是一交,之後更被他活擒撕裂。如此兇殘蠻力,豈負霸王之名?
秦瓊欺李元霸為報恩不願與自己動手,厚著臉皮想拼力刺死他(秦瓊此人實在不地道,我以後再論這廝)。他只不過用鐵錘輕輕一擋,「當」的一響,就把九十斤虎頭槍,打脫了不知去向。嚇得秦瓊立即下馬告罪求饒;羅成挺槍來戰,被元霸一錘把槍打做兩段,震開虎口,回馬逃命;裴元慶迎戰李元霸,招架三合即驚呼:「果然好厲害!」回馬便逃。元霸大叫:「好兄弟,天下沒有人當得我半錘,你能連接我三錘,也算是個好漢,饒你去吧!」如此威猛氣勢,舍李元霸更有何人?
李元霸在四明山匹馬雙錘,擊敗十八路反王二十三萬大軍,打死大將五十員;後又赤手撕裂伍天錫、徐元朗,將一百八十萬反王大軍殺到只剩六十二萬,徒手殺了一千名反兵,迫李密獻出玉璽,逼十八路反王跪伏獻上降表。如此豐功偉業,除霸王項羽,又有何人可建?

G. 歷史上的武將排名

人家都活在不同時間,拜託怎麼比。
隋唐武將排名
第一傑:西府趙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盞燈,手中一對擂鼓瓮金錘誰也惹不起,為頭一條好漢;
第二傑:天寶大將宇文成都,胯下賽龍五斑駒,掌中鳳翅鎦金鏜,勇貫三軍,是大隋朝的頂樑柱;
第三傑:銀錘太保裴元慶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沒角癩麒麟,掌中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是以後瓦崗山頭號猛將;
第四傑: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根熟銅棍,壓蓋武林;
第五傑:雙鏜無敵伍天錫,胯下青龍馬,掌中一對短把鳳翅鎦金鏜,英勇無比;
第六傑:南陽太守伍雲召,跨下踏烏白雪馬,掌中鳳翅鎦金鏜,曾經大戰過宇文成都;
第七傑:少保羅成,又叫羅神槍,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龍,掌中五鉤神飛亮銀槍!從沒打過敗仗,人稱「常勝將軍」;
第八傑:花刀大將魏文通,跨下花斑馬,一把花刀是隋營數一數二的大將;
第九傑:靠山王楊林,胯下金睛獸,掌中一對囚龍雙棒,老當益壯;
第十傑:銀面韋托秦用,秦瓊的干兒子,胯下赤炭火龍駒,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輕人中的佼佼者!;
第十一傑:呼羅國王,胯下青鬃馬,掌中單錘,乃突厥第一戰將;
第十二傑:四寶大將尚師徒,胯下寶馬呼雷豹,掌中烏龍提瀘槍,山馬關大帥;
第十三傑: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跨下一匹黃驃馬,掌中一對虎頭錇棱金裝鐧,擅使一把虎頭造金槍,是本套書的書膽!
第十四傑:皂袍大將尉遲恭,武藝和秦瓊不分上下,胯下一匹烏騅馬,掌中單鞭,擅使丈八蛇矛槍;
第十五傑:赤發靈官單雄信,單二員外,江湖總瓢把子,胯下棗紅馬,掌中一把金釘棗陽槊,是未來瓦崗五虎上將的頭一員;
第十六傑:銀槍將蘇定芳,胯下銀龍馬,掌中亮銀槍。連羅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第十七傑:勇三郎王伯當,胯下黃斑馬,掌中花槍,一上戰場就玩命;
第十八傑: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馬,掌中青龍郾月刀,真好比關公在世。

三國演義中武將武力排名

1 呂布:看過很多三國迷的武將排行榜,基本上都將呂布列在第一位,偶爾也有標新立異者試圖將呂布列在別人之後,也只是貽笑大方罷了。
先看看幾個站例:羅貫中版三國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看看趕上公孫瓚,布舉畫戟望後心便刺。旁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須,挺丈八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搜神威,酣戰呂布。八路諸侯見張飛漸漸槍法散亂,呂布越添精神。張飛性起,大喊一聲。雲長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又戰到三十合,兩員將戰不倒呂布。能夠數十合使張飛關羽張飛雙戰呂布30回合不分勝負,劉玄德看了,心中暗想:「我不下手,更待何時!」掣雙股劍,驟黃驃馬,刺斜里去砍...」書中沒有寫張飛到底戰呂布多少回合(不象毛版三國中稱張飛斗呂布五十合不分勝負),估計也就數十合。數十合敗張飛,30合平張飛關羽聯手,這是最能表明呂布武力的一節了
另外戰例,呂布獨戰典韋許褚夏侯敦夏侯淵李典樂進六將,其結果也只是「呂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終究能全身而退。
「人中呂布」絕非浪得虛名
2 馬超:羅版三國馬超在身負血海深仇的情況下首戰3合敗張邰(毛版20合)
3 趙雲:長坂坡趙雲體力疲乏的情況下戰張合羅版三國10數合張頜氣力不加撥馬回走(毛版30合敗張邰)
4 顏良:20合完敗徐晃,武力明顯在許褚之上,真不知道前人是怎樣排名的,總是不排顏良
5 關羽:羅版三國關羽20合未能拿下紀靈,且紀靈退走時並不狼狽(毛本30合,且紀靈大叫「少歇」) ,雖說關羽顧及大局,不願殺紀靈,但是關羽沒有足夠的武力將他只敗不傷
羅版三國關羽一合斬了華雄,沒有人知道是怎樣殺的,因此這一點雖不足以說明華雄武力很低,但可以作為關羽武力很高的理由
關羽在戰場上殺了顏良文丑是不爭的事實,卻並不能由此斷定關羽武力一定高於顏良
羅版三國關羽與夏侯敦戰了40合不分
6 張飛:羅版三國中張飛一戰呂布是明顯的失敗,但第二次百合單挑呂布時,雖呂布不願得罪劉備而不會下殺手,雖張飛佔下風,但終究呂布沒有戰敗張飛
羅版三國張飛第二次單挑張頜時,先四五十合,後張頜一直死戰到百十餘合,這樣看來,張飛武力比馬超趙雲要低了
張飛一戰馬超,雖100合不分勝負,但劉備「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軍」,說明佔下風,另外看看原文「...玄德急止之曰:『且休出戰。先當避其銳氣。』關下馬超單搦張飛出馬,關上張飛恨不得平吞馬超,三五番皆被玄德當住。看看午後,玄德望見馬超陣上人馬皆倦...」劉備是先避其銳氣再趁馬超陣上人馬皆倦而出兵,或許當時馬超中飯都沒吃
當劉備與袁術已經徹底成仇,張飛十數合殺袁術的大將紀靈
7 典韋:曹操戰呂布時,羅貫中並沒有安排典韋單挑,而是讓許褚斗二十合,然後典韋等一起幫忙,如果典韋真的像傳統排名的一呂二馬三典韋那麼厲害(據說一呂二趙三典韋是毛潤之先生修改出來的),哪么典韋足夠單挑呂布了,但羅貫中先生並沒有這樣安排,而只是派典韋和呂布的幾位手下打了幾場
另外典韋戰許褚幾百回合不分勝負是真正意義上的平手,說明兩人武力的確相近,鑒於許褚曾經被徐晃50合戰平,故典韋列於之前了
8 許褚:在許褚與呂布斗20合後,曹操說了句耐人尋味的話:「呂布非一人可勝。」然後就派五將加入群毆呂布。整部前三國,除呂布之外,再無一人能令曹操如此之忌憚,即使是後來的馬超於潼關前連敗曹營於禁/張合兩員名將,曹操也未指揮群毆,(以致後來的李通被馬超挑於馬下) 。可見,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曹操是不願指揮打群架的。由此可見,曹操的那句話實在是給許褚在眾將面前留足了面子;那句話其實需要改一個字:「呂布非一人可敵」
戰馬超「...鬥了一百餘合,勝負不分。馬匹睏乏,各回軍中,換了馬匹,又出陣前。又斗一百餘合,不分勝負。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兩軍大駭。兩個又斗到三十餘合,褚奮威舉刀便砍馬超。超閃過,一槍望褚心窩刺來。褚將槍挾住棄刀。兩個在馬上奪槍。許諸力大,一聲響,拗斷槍桿,各拿半節在馬上亂打。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淵、曹洪兩將齊出夾攻。龐德、馬岱見操將齊出,麾兩翼鐵騎,橫沖直撞,混殺將來,操兵大亂。 許褚臂中兩箭...」。有人稱許褚折斷了馬超的槍,說明許褚占上風,其實不然,許褚拗斷馬超槍桿後,各拿半節在馬上亂打。再打下去許褚光著膀子,沒有保護,明顯吃虧,勝負也是不遠的事情了,這一點連曹操都看出來了,於是「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淵、曹洪兩將齊出夾攻。」

戰徐晃50合不分,要知道徐晃只有20合就完敗給顏良
9 文丑:十餘合戰敗公孫瓚(呂布曾數合擊敗公孫瓚,文丑戰鬥力還是比呂布低一些),說明文丑武力比呂布也差不了多少
和少年趙雲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
羅版文丑與徐晃30餘合戰平後徐晃從容退走,說明文丑武力低於顏良。(毛本是沒打多長時間,徐晃見文丑身後軍馬齊到料敵不過而走)
10龐德:戰關羽百餘合,魏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收軍。關平恐父年老,亦急鳴金。「急令鳴金收軍」說明龐德戰關羽或許佔了下風
戰關平30合不分,兩家各歇,說明30合內龐德並沒有占優勢
11黃忠:戰關羽100合不分勝負,但佔下風(「恐有失」)
戰李嚴四五十不分勝負
12孫策:
13太史慈:與孫策戰了幾百合不分勝負,兩人武力基本相近,也沒法從其它戰例判斷誰更強
14曹彰:劉封雖然不敵徐晃,但仍能屢次挑戰,但劉封在曹彰面前只有3合完敗
15華雄:當華雄最牛叉的時候,曹操麾下眾將無一人敢於出戰華雄,何也?是被華雄連續挫敗18路諸侯、尤其擊敗江東猛虎的氣勢給鎮住了(包括十數合打敗孫堅)。能把夏侯敦、夏侯淵、曹洪這等勇將鎮住的人,武力可以不低於這些人吧
16夏侯敦:戰呂布戰例「...夏侯敦挺槍躍馬直出。敦與呂布戰不數合,李傕引一軍從側邊殺來,操急令夏侯淵迎敵。西邊又喊聲起,郭汜又引一軍殺到,操急令曹仁迎敵。三路軍馬,勢不可當。夏侯敦抵敵呂布不住,飛回陣來。布引鐵騎掩殺,曹操軍大敗...」算算時間應該有十餘合,比許褚稍遜(許褚20合後曹操才派人群毆)
而且「...夏侯敦挺槍出馬搦呂布戰。高順出馬大罵夏侯敦,敦大怒...」說明夏侯敦在曾經敗給呂布的情況下,並不怕懼呂布武力
與關羽戰40合不分(雖說關羽因感激曹操而不願殺夏侯敦,但關羽沒能將其打敗,且夏侯敦還要再戰,若非張遼阻攔,自稱非擒關羽不可,說明夏侯敦經過交手後並不畏懼關羽武力)
17張遼:戰關羽戰例:羅版劉備在撤退時遭張遼追擊,關羽與張遼交過手,未能擊退張遼,致使一半人馬被阻於城內。故關羽對張遼評價甚高,可惜毛本中將劉備關羽那一萬軍馬的損失一筆抹去了
戰張飛戰例:「...關公見張遼退去,徑來東門看時,只見張飛已出城外和張遼廝殺,遼拍馬而去。張飛欲趕,關公急召入城,令士卒堅守東門。飛曰:「張遼怕我而走,哥哥如何趕我回來?」關公曰:「張遼武藝不在你我之下。是吾夜來美言說之,其人頗有歸順之心。今日不欲與汝廝殺,故拍馬而走。」飛方悟,再不出戰...」由此可見,張飛與張遼交過手,張遼不弱於張飛,張遼卻拍馬而去,張飛本有疑惑,關羽解釋後,「飛方悟」。由此可見張遼是高手之列
與太史策60合不分勝負,說明張遼武功在太史慈附近
與凌統戰50合雖占優勢但「不分勝負」,說明武功還是略低於關羽張飛
18關平:羅版三國關平40合戰平徐晃,看來關平似乎應該和徐晃相近
30合戰平龐德,關平似乎可以列於高手之列
羅版三國關平寡軍殺敗丁奉所部,送走廖化,感覺並不太費勁(毛本是關興「奮力」殺退,顯得很費勁)
19張頜:羅版三國馬超在身負血海深仇的情況下出場首戰3合敗張邰(毛版三國改成了20合),有網友做出如下點評:馬超身負殺父之血海深仇,「咬牙切齒」,臨陣心態屬於極端心態,因此更有可能採取冒險速勝戰法。從張合這個角度來看,面對一個殺紅了眼的對手,也很有可能招數上還未山窮水盡,意志和膽氣上先自輸了--張合想想也覺得冤呀:馬超啊馬超,是丞相殺了你父,你跟我拼什麼命啊,我才不和你拚命? 故平等狀況下兩人交手,馬超20合敗張頜應該還是合理
趙雲戰張頜,10數合張頜氣力不加撥馬回走,緩上一口氣後還要再戰。(毛本為30餘合擊敗)
能使張頜列為第20位的戰例是張飛第二次單挑張頜:先四五十合,後張頜一直死戰到百十餘合,可以理解為110餘合,也沒全敗,只是因戰場形勢不利才遠引的。(毛本是四五十合)

20徐晃:被顏良20合殺敗(顏良是頂級高手,20合敗給他也不丟臉,張頜在趙雲馬超面前也就能戰十多合吧,夏侯敦還十合敗給呂布呢)
戰許褚50合不分勝負,戰前,曹操雖然暗自欣賞徐晃,但並沒交代許褚不許殺死或打傷徐晃,所以兩人的50合平手是公平的
戰關平40合不分勝負
21臧霸:和樂進戰30合不分勝負
「...於禁、樂進雙戰呂布不往。操望北而行。山後一彪軍出:左有張
遼,右有臧霸。操使呂虔、曹洪戰之,不利...」我們可以理解為曹洪戰臧霸不利,那麼臧霸的武功不在曹洪之下吧,曹洪可是能與體力受損的馬超死撐四五十合的高手,不知道為何這位高手總是被人遺忘,還是我的理解有誤(除非是曹洪沒有按常人的理解戰臧霸而是跑到左邊去戰張遼而結果不利,而臧霸只是戰勝呂虔,那麼就無法判斷臧霸的武力了)
22徐盛迎戰不能抵擋的曹仁;
23被龐德奮力殺退的魏延;
24戰黃忠四五十合不分勝負的李嚴;
25戰黃忠20合不分,張飛能夠奮力殺散(毛版是奮力殺退)的夏侯淵;
26與魏延戰數百合不分,敵不住周泰韓當聯手的文聘;
27和體力受損的馬超死撐四五十合,敵不住臧霸的曹洪;
28與韓當聯手都只能戰平許褚,但10合砍死沙摩坷的周泰;
29戰曹洪20不分(曹詐敗),率百騎劫魏營不折一人一騎的甘寧;
30「極有膽略」,數次與張飛戰十餘合不分,終究被孔明在趙雲張飛黃忠魏延俱在的情況下設計擒住的張任
其他
被呂布戰到十餘合受傷的武安國;
太史慈戰之30合內尚未擊敗的程普;
挺槍接戰許褚與其捉對兒廝殺沒分出勝負卻被趙雲偷襲身亡的高覽;
身高九尺五與曹洪戰平兩個時辰卻被曹洪拖刀計殺的何曼;
「有萬夫不當之勇」但被張飛設計後舉手無措撐到十合才敗的嚴顏;

以及高順:有人為當初張遼(出場時20歲)臧霸都是其手下,呂布手下文有陳宮,武有高順,故認為高順武力高於張遼臧霸,以下分析,戰例:
羅本是「高順交戰不利,退走入陣。飛沖入陣來。」毛本是「當先一將乃是張飛。高順出馬迎敵,不能取勝。布親自接戰」。從這一節來看,高順武力是要低張飛一個層次,不能列入高手之列
「...是日午牌,城門開處,兩員將引軍出戰:前軍侯成,後軍高順。操即使典韋出馬,直取侯成。侯成抵敵不過,回馬望城中走。韋趕到吊橋邊,高順亦攔擋不住,都退入城中去了...」然而書中已經明示「誘之入城」,只是誘敵。「...操急走南門,高順、侯成攔住。典韋怒目咬牙,沖殺出去。高順、侯成倒走出城...」這里可以理解為高順在之前誘敵一戰中知道典韋的武力很高,所以不敢正面迎敵,因此高順武力也要低典韋一個層次,但到底最低值是多少呢?看如下戰例:
戰夏侯敦被認為是評定高順武力值的戰例:「...兩馬相交,戰四五十合,高順敗走。敦縱馬趕去。順不敢入陣,繞陣而走。敦不舍,盡力追之。陣中曹性看見,縱馬出陣,拈弓搭箭,夏侯敦將近,性一箭正中敦左目。敦拔箭,帶出眼睛。敦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棄之!」於口內啖之,不趕高順,只取曹性,一槍搠透面門,死於馬下...夏侯敦殺了曹性,縱馬便回。高順卻從背後趕來,呂布軍馬一齊都上,曹軍大敗。夏侯淵救兄而走。呂虔、李典將敗軍退去濟北下寨。高順得勝,引軍回擊玄德...」
似乎高順僅四五十合就完敗於夏侯敦,事實如此嗎?我理解也有可能是高順知道武力戰不勝夏侯敦(也就是說高順武力的確在夏侯敦之下卻不是四五十合可以戰勝的),於是誘敵,否則為何「不入陣而繞陣而走」,(要知道敗將逃命入陣是最安全的,有士兵弓箭相助,有同事死命相助)。最終高順誘敵目的達到了,在高順完全吸引夏侯敦的注意力情況下,曹性射箭相助,最終「高順卻從背後趕來,呂布軍馬一齊都上,曹軍大敗...高順得勝」,可見高順不愧為帥才。即便是毛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敦縱馬追趕,順繞陣而走。敦不舍,亦繞陣追之...」毛版雖然使讀者更傾向於理解高順完敗,但是高順誘敵的意圖更明顯。
於是應該可以推出高順武力在夏侯敦之下(因為夏侯敦可以使關羽戰40合不勝,但高順與張飛交戰不利),卻非夏侯敦四五十合可以完敗的,而關羽曾戰張遼之後對張飛稱「他武功不在你我之下」也可以推測出高順武力在張遼之下,甚至在「能百合死戰張飛」的張合之下
後三國不在討論范圍,於是:
身長丈二,不食五穀,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戰敗魏延的烏戈國國主兀突骨;
單騎退雄兵的文鴦;
戰姜維數十餘合平手,戰文鴦50合平手的鄧艾;
匹馬單槍,抖擻精神,戰退師纂、鄧忠二人的諸葛尚;
武力令老趙雲大驚的姜維;
與姜維戰三四十合不分的鄧忠;
不數合使張翼(張翼曾戰姜維不數合平手)敗走的徐質;
夏候霸;王雙;關興;張苞

H. 歷史武力值排名第一的是誰

中國歷史上單人實戰武力值排名第一的非李小龍不可!盡管我們經常看到書上記載古代某人力氣多大、武功多高,但這些記載很可能是有誇大成分的,而且野史或文學作品裡記載的一些內容本身就帶有虛構的成分在。

我們看待一個人或事情都應當本著科學的態度,這點無論在哪個歷史時期都是適用的。耳聞目見的現象都有可能不是真實的,何況是書上記載的一些過去的事物,我們更應當以科學的眼光去判別。

綜合來說,李小龍無論是身手速度、身體力量還是實戰技巧都是很強的,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的某個人能在這三方面超越李小龍的。更難能可貴的是,李小龍作為一名武術家,他不僅取得了很高的武術造詣,更是極大的弘揚了中國武術,讓全世界都領略到了中國武術的厲害,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

I. 歷史百大武將排行榜,猜猜第一是誰

武將排名一個太籠統了,你只是什麼嗎?武力不好排,都是模稜兩可,如果專論指揮,各個時代也不屬好說,畢竟打仗路數也在進步。

如果輪戰績,我覺得白起第一當之無愧,戰場上帶領軍隊殺敵165萬,世界空前絕後!德國最狠的空軍司令戈林算屠殺的猶太人,也沒超過40萬,迄今為止,國內國外,殺敵數無人超越。

閱讀全文

與世界歷史猛將武力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