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韓國評論中國歷史

韓國評論中國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14 08:01:49

⑴ 關於韓國挑釁中國歷史文明的事大家有什麼看法

這其實是一種民族自卑感,朝鮮這個國家,在唐代以前,只是中國的一個邊緣地區,其政權也多是有中國建立,之後在各種歷史原因的推動下,朝鮮才從屬地變成了屬國,這個國家沒有什麼具體的歷史貢獻,當地的很多文化都是直接從中國引進,到了近代,被日本統治,朝鮮這個民族並非很友善,日軍侵華時,多數軍中的翻譯官均由朝鮮人擔任,他們比日本人更殘暴,為虎作倀這個詞可以很好的形容他們。現在,他們迫切的需要民族自尊,所以一直剽竊我們中國的文明,我們只需要以靜制動即可,翻不了天。

附:朝鮮歷史
編輯]古朝鮮
朝鮮半島具有五千年歷史,最遠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國。但其實早在數十萬年前,朝鮮半島之上已有人居住。朝鮮半島的舊石器時代始於公元前70萬年,公元前10世紀開始進入青銅器時代。到了公元前4世紀進入鐵器時代。朝鮮人原來是生活在亞洲北面大陸的阿爾泰語系各民族,逐漸遷移到朝鮮半島,從公元前4世紀,在中國遼寧省至半島南部形成幾個部落聯盟,有高句麗、沃沮、濊、馬韓、辰韓、弁韓。

[編輯]檀君朝鮮
相傳前2333年,檀君王儉於今日的平壤建立王儉城,創立古「朝鮮國」,意思就是「寧靜晨曦之國」。此傳說記載於《三國遺事》之內。

[編輯]箕子朝鮮
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朝鮮最早是西周滅商之後,商朝遺臣箕子到朝鮮半島與當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國」。公元前3世紀末,朝鮮歷史上第一次有所記載。在中國漢代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的著作《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並得到周朝的承認。史稱「箕子朝鮮」。

根據韓國人的歷史書《三國遺事》所載,檀君的後人在箕子來到朝鮮之後,帶著人民南遷,以免和箕子帶來的人做成沖突。這些人後來成為了三韓的始祖。

箕子朝鮮在朝鮮半島統治了近一千年。根據《太原鮮於氏世譜》,朝鮮的鮮於氏源自箕子朝鮮的後人。而他們從箕子開始,一共經歷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紀才被滅。

出於某些原因,目前有部分朝鮮韓國學者對此段歷史的存在有一定爭議,不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

[編輯]衛氏朝鮮
燕國人衛滿率移民進入朝鮮,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衛氏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的政權。這是朝鮮歷史上第二個王朝,稱「衛氏朝鮮」。

[編輯]漢四郡與三韓時代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吞並衛氏朝鮮,在朝鮮半島中北部設立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史稱「漢四郡」。

南遷的古朝鮮人,包括了衛氏朝鮮的遺民及其他部族在朝鮮半島南部建立了以辰韓、馬韓和弁韓為中心的辰國,同時存在伽倻等小國。

⑵ 關於韓國挑釁中國歷史文明的事大家有什麼看法

我不知道你說的那些文章是在哪裡看到的
不過我在韓國3年 沒聽說過哪個韓國人說到這些
只不過對於秋夕節,中國叫中秋節,這個節日對韓國來說就像咱過年,所以這個節日他們辦的很大,再有一個是長白山是朝鮮種的起源地,他們不願意承認這個是中國的領地,他們總埋怨當時打朝鮮為什麼中國干涉(抗美援朝)。
對於本草綱目,沒有任何人提起過,而孔子之類的人是韓國人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上到老師下到餐廳老闆,他們都覺得這是傻子行為:怎麼可能是韓國人,他們這么回答。
可能是某些極端分子在叫囂,或者是某些好事者挑撥是非,在國內散布這些無聊的消息。對於韓國人,他們更關心的是錢和英語,對於中國的東西,韓國社會里的人,感興趣的真的太少了
另外我也瀏覽過一些韓國的貼吧,也有些韓國人問到類似這些問題,而且都是些高中生問的,他們問道,為什麼說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問到,為什麼中國人說韓國人偷竊剽竊他們的東西。他們從小感受自己的中秋節之類的節日,沒接觸到中國,不知道中國也有這些節日,不知道這些是中國傳來的節。其實這是與韓國國內輿論傳媒有關,他們太關注西方和英語,除了仁川以外的地方,根本沒有多少注意力去看中國,去了解中國,所以這些知識上的盲點造成了以上事實也無可厚非。

⑶ 有一個韓國人說,在中國學習歷史,學習不到真實的歷史,是嗎

棒子說世界史他們創造的,世界一切都是他們的,你信不?

⑷ 拜求關於韓國歷史的資料以及現在韓國人對中國人的看法拜託各位了 3Q

『大韓民國駐中國大使館』官網上的「韓國歷史」 歷史 韓國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據說,韓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與一位以熊為圖騰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檀君建立了韓國歷史上第一個王國。歷史學家將韓國的這段早期歷史階段稱為「古朝鮮」時代。 古代韓國最初以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會為特徵,各小城邦又逐漸合並成政治結構復雜的部落聯盟,並最終形成了王國。 在這些部落聯盟中,位於鴨綠江中游的高句麗(公元前37-公元668)最先建國。高句麗富於侵略性的軍隊逐一征服了周圍的部落,並在公元313年甚至攻佔了中國的樂浪地區。百濟(公元前18-公元660)是由位於今天的漢城附近漢江南面的一個小城邦發展而成的類似高句麗的部落聯盟王國。百濟於近肖古王(346-375在位)統治時期發展成為一個由貴族統治的中央集權的國家。 新羅王國(公元前57-公元935)位於韓半島最南端,最初是三國中最弱小、最落後的國家。然而由於在地理上遠離中國的影響,它很容易接受非中國的外來習俗和思想。它的社會階級特徵明顯,後來產生了獨特的「花郎團」並發展了佛教。 統一新羅與渤海 6世紀中葉,新羅王國征服了臨近的伽倻王國(從1世紀中葉至6世紀中葉在韓半島南部地區發展起來的一批城邦國家)並與中國唐朝結成軍事同盟,征服了高句麗和百濟王國。當中國唐朝後來暴露出要將高句麗和百濟納入其帝國版圖時,新羅便以武力相抗。 公元676年,新羅將中國人逐出韓半島。其後,居住在滿洲中南部地區的前高句麗人於698年建立了渤海王國。 渤海王國不僅有高句麗人,還有眾多的靺鞨族人。渤海王國按高句麗王國的行政結構,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五京政權體系。渤海王國有著源於高句麗文化的先進文化。 渤海王國的繁榮和強大在公元9世紀上半葉達到鼎盛時期。它佔領了北至阿穆爾河,西至滿洲中南部開元的廣大地區,並同突厥和日本建立了外交關系。渤海王國於公元926年被契丹人滅亡,其統治階級中的很多人(大部分為高句麗人)遷移到南方,加入了新成立的高麗王國。 新羅在公元668年統一了韓半島,並在8世紀中葉進入繁榮強大的鼎盛時期。新羅一直想建立一個理想的佛教國家,佛國寺就是在統一的新羅時期所建立的。但因王公貴族沉溺於安逸奢侈的生活,王國對佛教的崇尚開始衰落。此外,和被佔領的高句麗和百濟聲稱有統治權的地區領袖間產生了沖突。公元935年,新羅國王正式向新建立的高麗王朝投降。 高麗 盡管韓半島經常遭受外來入侵,但自公元 668 年由新羅統一後一直由一個單一的政府治理,並保持了政治獨立,以及文化和民族傳統。無論是高麗王朝(918-1392 年),還是朝鮮王朝(1392-1910 年),他們都鞏固了政權,發展了文化,驅逐了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的入侵者。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王建是新羅一位反叛王子弓裔手下的將軍。他選擇自己的家鄉松岳(即現今北韓的開城)作為都城,並宣稱要收復高句麗在中國東北的失地。他將他的王國定名為高麗,韓國現在的名稱「 Korea 」就是由此而來。盡管高麗王朝未能收復失地,但卻取得了以青瓷和佛教繁榮興盛為代表的輝煌的文化成就。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是,早在1234 年,即比德國古登堡早兩個世紀,韓國人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印刷。大約也在這一時期,韓國的工匠還完成了在大塊木板上雕刻全部佛經的艱巨任務。 這些雕刻佛經的木版有8萬多塊,目的是祈求佛祖保佑擊退蒙古人的入侵。這些稱為 《高麗大藏經》的木版現珍藏在歷史悠久的海印寺內。 高麗王朝末期,士大夫和武士之間的沖突以及儒教信徒與佛教信徒之間的爭斗,使高麗王朝衰敗。蒙古人入侵高麗始於1231年,高麗人民雖然與蒙古人進行了英勇斗爭,但高麗仍淪為蒙古的附庸國長達近1個世紀之久。 朝鮮 1392年,李成桂將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支持儒家學說作為王國的指導哲學,以抵銷在高麗時代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 朝鮮的統治者以良好的中庸政治制度治理國家。科舉制度是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這一時期,科舉考試成為做官的重要途徑。以儒家學說為導向的社會高度重視研究學問,但鄙視工商。 朝鮮在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統治時期(1418-1450),國家的文化與藝術空前繁榮。在世宗大王的倡導下,王室學術機構的學者創造了韓語字母「訓民正音」。 世宗大王非常重視天文學。日晷、水漏、天文圖和天球儀等都是在他的要求下造出來的。後來他將王位傳給兒子文宗(1450-1452在位)。文宗於1452年駕崩,年僅11歲的太子接替了王位,是為端宗。 1455年,端宗的叔叔首陽大君篡奪了少年國王的王位,成為世祖國王(1455-1468年在位)。他公布了一部名為《經國大典》的法典,這部法典成了王朝治國的基石。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王國,准備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在海上,韓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李舜臣將軍(1545-1598),指揮「龜船」與日本人作戰,並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這種「龜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戰船。 在陸上,自願參戰的農民和僧侶軍隊也奮勇殺敵。隨著日本軍閥豐臣秀吉的死亡,日本軍隊開始撤退,戰爭於1598年結束。但這場戰爭卻給朝鮮和中國明朝留下了災難性後果。在戰爭中,朝鮮大量的工匠,包括陶瓷工匠被劫往日本。 17世紀初,韓國的「實學」運動在思想開明的士大夫中開始興盛起來。他們想借「實學」來建設一個現代化國家。 他們極力建議改良工業、農業,主張大刀闊斧地對土地分配製度進行改革。但不幸的是,保守的貴族統治者尚無適應這種急劇變革的准備。 朝鮮王朝後期,政府內部和上層社會中不斷產生傾軋。為了糾正這種不良的政治局面,朝鮮國王英祖(1724-1776在位)採取了不偏不倚的策略,成功地鞏固了王權,並取得了政治上的穩定。 正祖(1776-1800在位)繼位後繼續實行不偏不倚的政策,建立了王家藏書樓,收藏王家文件、實錄。他還推動了其他政治與文化改革。這一時期,是「實學」運動蓬勃發展時期,很多傑出的學者撰寫了大量有關工農業改革的進步文章,但政府並沒有採納他們的建議。 日本佔領和韓國獨立運動 19 世紀,韓國依然是一個「閉關自守之國」,堅決反對西方關於建立外交與貿易關系的要求。此後,一些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競相對韓半島施加影響。日本在戰勝了中國和俄國後,於 1910 年強行吞並韓國,並開始對其實行殖民統治。 日本的殖民統治激發了韓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日本人甚至禁止韓國人在學校使用韓國語授課。這樣的同化政策激怒了韓國知識分子。1919 年3月1日,韓國人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抗議活動,數千人為此而犧牲。 盡管「三· 一獨立運動」失敗了,但卻加強了韓民族的團結,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這次運動促成了在中國上海成立韓國臨時政府,並在滿洲開展了有組織的反抗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武裝斗爭。韓國人民至今仍每年紀念「三· 一獨立運動」,並將其確定為全國性的假日。 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前,韓國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日本在實行殖民統治期間對韓國不斷進行經濟剝削。 大韓民國的成立 韓國人民對日本在二戰中的失敗感到歡欣鼓舞,但他們並沒有高興多久,光復沒有立即給他們帶來他們為之英勇奮斗的國家獨立。 相反,由冷戰引起的意識形態的分歧造成了國家的分裂。韓國為建立一個獨立政府的努力,因美軍佔領半島南部和蘇軍控制半島北部,而遭到失敗。 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通過一項決議,要求韓國在聯合國一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大選。 然而,蘇聯卻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並且不準許聯合國這個委員會進入韓國北方。於是聯合國大會又通過一個新決議,要求在這個委員會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選舉。韓國首次總統選舉於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線以南地區舉行。這條線終於將韓半島分成了南方與北方。 1948年,李承晚當選為大韓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與此同時,三八線以北建立了金日成領導下的共產黨政權。 北韓於1950年6月25日無緣無故向南方發動大規模入侵,引發了一場持續3年,由美國、中國和其他外國軍隊介入的戰爭。整個半島遭到破壞。1953年7月簽訂了停火協議。 韓國人民在這場戰爭中傷亡人數幾乎達到300萬,成百萬人流離失所,骨肉離散。李承晚政府領導時期嚴重的社會騷亂不斷。 當時韓國的民主並不成熟,國家經歷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困難。李承晚總統最終因一次學生領導的起義而於1960年4月下台。民主黨的張勉於1960年8月組成政府,建立了第二共和國。 但是,新政府卻被朴正熙少將於1961年5月16日發動的政變所推翻。以朴正熙為首的國家再建最高會議,接管了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利。 朴正熙於1963年的一次選舉中當選為總統。朴正熙政府致力於快速實現工業化,並於20世紀60、70年代實現了被稱為「漢江奇跡」的高速經濟增長。但是,朴正熙的統治伴隨著對人民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的嚴格限制。 朴正熙總統於1979年10月遇刺身亡後,出現了實行戒嚴的過渡時期。代總統崔圭夏於1980年8月辭職,強有力的軍官集團的領袖全斗煥由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選舉團)選為總統。 20世紀80年代民主運動高漲。1987年修改了憲法,恢復了直接選舉總統的制度。 在新憲法下,另一位將軍出身的人——盧泰愚當選為總統。盧泰愚執政期間,民主有了長足的發展,為32年來選舉第一位文人總統打下了基礎。 長期從事民主運動的活動家金泳三

⑸ 韓國是怎樣介紹中國歷史的

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給韓國人帶來很大的壓力,他們的焦慮也體現在對歷史的研究態度上

韓國教授:對中國了解太少 韓國人正在努力
韓國見聞:首爾到處可見「中國風」(圖)
韓國整修關帝廟吸引中國遊客
韓國《朝鮮日報》評論:該忘記落後的中國火車了
韓國《朝鮮日報》刊文:中國改變強國「歷史觀」
在韓國,中國歷史已成為顯學,就連韓國文學領域也將中國的歷史題材視為重要創作素材。最近,《朝鮮日報》社斥資一億韓元稿費設立「大韓民國新浪潮文學獎」,首位獲獎者是來自韓國延世大學國文學系的講師柳光秀,獲獎作品是長篇小說《秦始皇計劃》。

不僅如此,韓國還想把對中國歷史的研究延伸至外交領域。11月16日,韓國總統盧武鉉表示,主要針對領土爭議地區進行歷史研究的「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在外交紛爭方面應提供客觀的資料和戰略,改稱為「歷史外交財團」,「以免世界各國的教科書和媒體記錄或報道錯誤的歷史,從而誤導各國對韓國歷史的認識」。

民間流傳的張飛形象 (資料圖片)

盧武鉉總統的這一舉動大有為韓國歷史撥亂反正的意味,可是究竟是別國誤導了韓國歷史,還是韓國誤用了別國歷史呢?

韓史研究繞不開中國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韓國學者在作歷史學術研究時,必須大規模使用中國的史料。因為他們沒有自己足夠完整而久遠的歷史典籍留存,凡涉及古代史,尤其是先秦部分,都要到中國的各類歷史記載中去尋找有關朝鮮半島的蛛絲馬跡。這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韓國嚴肅的歷史學者惟一的學術途徑。

因此,在韓國,學養精深的歷史學者必然是漢語通,也必然是中國歷史通。中國與朝鮮半島的歷史聯系與文化糾葛太過深廣。

急利近利催生怪論

但與此同時,近年韓國也出現了一些急利近利的學者,出於一種類似歷史焦慮感的情緒,搞了些聳人聽聞的所謂「學術研究」,試圖讓半島文明擺脫東亞大陸的籠罩,具備更強的獨立性。

為此,他們不是拋開中國歷史,而是更為精深地鑽研,以求從中發現有用的資料,支持他的觀點或論點。近期梨花女子大學教授鄭在書研究中國神話後發表的論文,就是典型的一例。他宣稱中國《山海經》中提到的炎帝、蚩尤、誇父及風伯等東夷系的神均在高句麗古墓壁畫中出現,很多神話傳說都源自韓國。

顯然,這是韓國人在用文學藝術作品的形式來滿足自己的歷史光榮感。

在歷史中求解焦慮

盡管這種誤導韓國民眾歷史觀的作品非常多見,但我們也不必為此太過敏感。從現實情況看,中國經濟近30年的高速成長,給韓國人帶來很大的壓力。他們對中國的情感很復雜:中國的未來到底會怎麼樣?中國對韓國的影響會怎麼樣?具體到每個韓國人,到底會在中國的發展中得到什麼?所有這些問題,都令韓國人困惑。

正因如此,了解中國、理解中國人成為很多韓國人的一種強烈的心理需要。這其中,了解中國歷史,探究中國人的精神起源和文化來源,當然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在民間,中國歷史的影響也是普遍性的。《三國演義》中張飛、關羽等中國英雄為大多數韓國人所熟悉,像守株待兔、鶴立雞群等很多俗語成語,也為他們日常使用。對於普通韓國人來說,了解中國歷史,差不多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但問題在於,他們所了解到的是真正的歷史還是被加工的歷史。

⑹ 韓國人對中國的看法

韓國政府不承認中國的經濟與他們的差距越來越小,所以就把中國的負面影響全部實行到教育裡面了。
拍攝的也都是一些中國很山區的一些地方,而且韓國的新聞都是說韓國商人又是怎麼怎麼幫中國擺脫貧困等一系列的負面事情,甚至他們都認為我們都沒有手機,在韓國現代的中國片子是禁止播放的,要播放的也就是大宅門。所以韓國人認為我們還很古代。而且中國人在韓國的地位連越南都要底。
甚至韓國人絕大部分聲稱長江以下東北三省在古時都是韓國的領土。。。。。。
韓國人是個自傲帶著濃重自卑的人,韓國人放的都是70年代以前的事情。
我看到的回答沒有找到這是我記得的,音樂沒或許真的起源於生活吧,我蠻喜歡韓國女人的,膚淺也只是一時,沒有看到真正的世界之前誰都可以去迷惑。
韓國音樂好美。
o(∩_∩)o...
韓國是大男子主義,日本人在韓國無論各方面都很吃香的。
而中國人,韓國人理念的認為中國人都是對著他們崇拜或者報著幻想的,也就是說在韓國人眼力中國人理應該低賤。
了解到事實的韓國人很在意中國的市場,所以有大量的韓劇流入,才會導致中國人認為韓國是個非常美的國家,其實韓國窮的很,80%都是山坳斜坡,%90住的都是小房子,只有一小部分人才有大樓房。極少。
而且在韓國工作一年就可以在哪裡買到一輛汽車,韓國人雖然沒有我國的生活平均水準高,但是他們也有優點,他們小孩上學都是開車去哦。
正常的心理審視韓國也是有點好處的。不過韓國前些時候把罰撣竄趕訶非撮石鄲將我們的中國端午節給盜走了,可是卻不過節,他們需要的是滿足感。韓國是個想成為世界霸權國家,你看到韓國廣告都會說大韓民國,可是事實卻相反,韓國是個沒有歷史文化的國家,在中國很落後的時候韓國人是以能鄙視多久就鄙視多久的心態去處理對中國的看法的。
韓國人認為取一個中國處女只需要700萬《約5萬人民幣3000萬韓元只夠買幾個冰箱的。。。。物價問題。》而越南處女要890完。。。。。
中國人從正確的角度了解韓國,就正常了,而偶像劇里的是韓國很美很美的,這正和韓國人的心意。

⑺ 韓國的網友是不了解歷史還是不懂歷史為什麼發那些傷害中國人的評論

韓國自二戰後復國以來的文化教育,民族情感受到在多年日本統治壓抑影響,急於版宣洩,權這既是韓國取得目前經濟成就的強大動力,同時也造成了民族心理的一種偏激,表現出不成熟的文化心理,我們中國人也同樣要不斷的反思歷史,思考未來,畢竟我們還有深厚的大國情節,不能像韓國人那樣。

⑻ 日美韓國家的歷史書上是怎樣評價中國的

綜上所述國外的一些史書上面都有非常多的評價中國的言論有好的也是有壞的。但是不管是什麼,我們都應該要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改好,然後把一些好的東西要努力發揚光大。

⑼ 關於韓國與中國歷史問題

可能,歷史本就是人編的。
但是我想說的是,「勝者為王,敗者寇」。
誰強大誰就有權更改歷史事實,至少現在韓國還沒有這個資格。

⑽ 盤點各國都是怎樣評價中國歷史的:日本還算誠懇,韓國

美國最大特點就是全部採用敘述方式,古籍怎麼記載就怎麼寫,很少加入主觀解讀。而且關注點側重於發明創造對今天的影響。
比如講到針灸時說:這種古老的醫術越來越受到當今美國民眾的認可;講到漢朝時說:強大的中央政權是中國人生活中永恆不變的部分;講到唐宋兩朝時,著重講了印刷術、火葯、瓷器等,還順便提了一句中國是美國馬桶的最大進口國,注重讓學生把歷史和實際相聯系。
2、日本歷史教科書:崇拜古代中國,鄙視近代中國
日本教科書也分很多的版本,但幾乎所有的版本都對古代中國歷史無限推崇,詳細講了中國的萬里長城、漢朝唐朝的強盛、京杭大運河,還有印刷術、造紙術等很多重要發明。而且在講到古代中國的成就時,非常客觀。
比如:講到孔子時,談到儒學對日本產生了巨大影響;講到與我國的貿易給日本帶來很多實惠;講到派遣遣唐使學習唐朝各項制度文化時,說「倭曾向唐派遣使者」,對唐朝稱呼他們為倭絲毫不避諱。
講到印刷術、棉花栽培這些科技創造時,也很客觀的承認這就是中國發明的,日本和高麗都是從中國進行了引進學習。
但在講到近代的清朝和民國時,畫風就變了。常常用「混亂、腐敗、軟弱」這些貶義詞來描述。在談到二戰時,日本的教科書常常把自己描述成受害者之一,並且對南京大屠殺等歷史事件輕描淡寫,比如他們把「殺害大量無辜中國人」這一史實寫成「殺害許多中國人」。
3、韓國歷史教科書:極度高估自己,部分進行歪曲
韓國歷史教科書也把中國古代史作為重點內容,但與美日不同的是,韓國課本總是把中國古代史納入整個亞洲范疇來講,而不是單純講中國。為什麼這么做呢?因為他們需要在講中國的同時,突出韓國的貢獻。
比如,日本課本說從唐朝學習了先進文化,而韓國則表述成韓國和中國共同創造了先進的東亞文化,並順便說了句:文化傳播到日本,對日本古代文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講到宋朝的活字印刷術時,承認這是中國的發明。但話鋒一轉,說宋朝以後活字印刷命脈就斷絕了,韓國將其進行了普及,並在世界上首次造出金屬活字。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教科書都對部分史實進行了主觀歪曲解讀。比如把我國的東北地區算成是古朝鮮的固有領土;在講到隋煬帝和唐太宗征伐高句麗時,說「隋朝數次入侵高句麗均以失敗告終。高句麗抵抗隋唐的入侵取得的勝利在我國歷史上值得大書特書。」

閱讀全文

與韓國評論中國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