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篇關於中國近代史上一件重大歷史事件的小論文,500-800字,急!
論抗美援朝戰爭對現代國防建設的指導意義 內容摘要:此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二十世紀中葉我國人民為了保家衛國,中國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的跨過鴨綠江,進行了對中國戰史上的新篇章的書寫。文章藉助有關史料對此次戰爭進行簡單描述,主要對戰爭的原因,經過,及對當時的意義進行記錄。再談談此戰對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意義。同時,我也想讓大家銘記歷史,銘記那些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人民而不息犧牲生命的勇士,銘記那些在敵人的鋼槍炮火下與敵人殊死抗爭的人,銘記那些用拳頭牙齒與敵血戰的最可愛的人。 關鍵字: 抗美援朝、志願軍、美軍、戰役 一 抗美援朝的原因: (一)、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入侵朝鮮,並向朝中邊境推進、轟炸中國丹東地區,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安全 。這是中國出兵朝鮮最主要的原因。 ( 二)、美國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對中國的國內統一戰爭進行武力干涉。 1950年6月七日杜魯門再度命令美第七艦隊駛入基隆、高雄兩個港口,在台灣海峽巡邏,阻止中國解放軍渡海進攻台灣。另外,美國對中國國內進行各方面的滲透和破壞。大有要將我新中國顛覆的企圖。因此,我們不得不戰。 ( 三)、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 美軍方面,由於擔心朝鮮情報人員及破壞分子混入南逃難民,因此對成群的難民進行掃射。經公開的美軍屠殺平民行為有老根里事件,以及信川郡大屠殺。此外美國飛機還對城市及平民目標進行了轟炸。韓國軍隊方面,在韓國軍隊收復的本國領土以及隨後佔領的朝鮮城市及鄉村中組織「治安隊」、「滅共團」等組織,對朝鮮勞動黨黨員和被懷疑為親共人士的平民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查和處決。 (四)、美國妄圖借朝鮮為跳板,對新中國進行更嚴重的破壞和侵略。我國領導人深悟唇亡齒寒的道理,因此決定出兵。 二:抗美援朝的經過: 二)抗美援朝期間我軍歷次的大戰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 。 第一次戰役 1950年10月25日發起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 該次戰役也 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抗美援朝戰爭」正式開始。其中著名的戰役 「雲山戰斗」中重創美軍"開國元勛師" 此戰,殲滅美騎兵第1師第8團和南朝鮮軍15團大部,斃傷敵2000餘人,其中美軍1800餘人,繳獲飛機4架,擊落3架,擊毀和繳獲坦克28輛、汽車170餘輛、各種火炮119門,極大地打擊了美軍的囂張氣焰,進一步堅定了志願軍的戰斗信心。第一次戰役以中國軍隊的全面告捷結束。 第二次戰役 清川江圍殲戰:最可愛的人美譽神州 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教育了幾代人的文章所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著名的清川江圍殲戰中。清川江圍殲戰給予美第9軍以重創,粉碎了聯合國軍意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的狂言,在志願軍戰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雖然第一次戰役慘敗,麥克阿瑟依然堅持中國出兵只是象徵性的,但同時他也承認「聯合國軍面臨全部被殲的危險」, 可是一次失利並不能將美國嚇倒。 11月24日,麥克阿瑟發動了對清川江以北朝軍隊的進攻,並宣稱要讓美軍士兵「回家過聖誕節」。志願軍發動了第二次戰役。 激戰中,112 師335團3連進至松骨峰後,與敵遭遇,該連立即佔領路旁高地,在毫無工事依託的陣地上,與蜂擁而至的美軍激戰5個多小時,始終未讓美軍前進一步。美軍在屢攻不下的情況下,集中數十門火炮和近20輛坦克對該連陣地猛烈轟擊,並以飛機投下了凝固汽油彈,將高地打成一片火海,步兵隨後一擁而上。3連在人員傷亡較大、糧彈殆盡的嚴峻情況下,毫不畏懼,所有能戰斗的人員,包括傷員,帶著滿身的火焰,奮勇撲向敵軍,用槍托、刺刀、石頭,甚至用牙齒與敵人展開了殊死肉搏,譜寫了一曲革命英雄主義的贊歌。後來,著名作家魏巍主要依據3連的英雄事跡,寫成了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於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3連的英雄壯舉迅速傳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從此,祖國人民把一個崇高的稱號---最可愛的人,送給了志願軍全體將士。 第三次戰役 此戰著名戰役 「高陽追擊戰」 1950年12月31日黃昏,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發起第三次戰役,向聯合國軍的三八線既設防禦陣地發起猛烈進攻,並很快突破其防線向縱深發展。 此時,已連續遭受志願軍兩次戰役打擊的聯合國軍已成驚弓之鳥,對志願軍和人民軍的攻勢稍作抵抗,就倉惶逃跑,像決了堤的洪水一般„„聯合國軍被迫於1951年1月2日開始實施全線撤退,只留一部兵力在漢城以北進行掩護,繼續阻止志願軍進攻。志願軍乘勝追擊,直逼漢城,1月4日下午,志願軍攻佔漢城。 而此時杜魯門政府的另一個心患竟是自己的前方指揮官。麥克阿瑟將軍在朝鮮半島的行動很多都未得到華府的首肯,有些甚至違背了華盛頓的決策。4月11日,杜魯門最定免除麥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職務,由馬修·李奇微將軍接任。 4 第四次戰役 著名戰役 「橫城反擊戰」:天兵天將敵膽寒 李奇微,在他的回憶錄中談到一次作戰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南朝鮮軍隊在中國軍隊打擊下損失慘重,往往對中共士兵懷有非常畏懼的心理,幾乎把這些人看成了天兵天將„„腳踏膠底鞋的中共士兵如果突然出現在南朝鮮軍隊的陣地上,總是把許多南朝鮮士兵嚇得頭也不回地飛快逃命。他所說的這次戰斗,就是志願軍第四次戰役中著名的橫城反擊作戰。 聯合國軍重整旗鼓,於1951年1月 25日開始,集中其所有地面部隊23萬人,在空軍支援配合下,全線發起了反攻。 此時,志願軍已連續打了三次戰役,部隊減員嚴重,物資補給十分困難,剛剛進入休整。鑒於美軍的猖狂進攻,志願軍總部根據毛澤東的指示,決定發起第四次戰役,命令各部隊停止休整,採取西頂東反的方針,轉入防禦作戰。由於缺空現代化空軍編制,使得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沒有所謂前線與後勤的區別,整個戰線幾乎曝露於美軍的狂轟濫炸,空襲猛烈之下,只能利用夜戰突擊。戰場上缺乏新鮮果蔬,我們的志願軍普遍患有夜盲症,更不利於作戰。由於我們的後勤供應落後,志願軍的士兵只能背負五天的糧食,到了第七天彈盡糧絕,不得 不停止進攻,聯軍趁機發動「屠夫作戰」和「撕裂作戰」,志願軍在聯合國軍的立體作戰的炮火下挨打,損失異常慘重,士兵經常整營的戰死。51年3月14日,志願軍放棄漢城。 第四次戰役以失敗告終,但是志願軍仍然將聯合國軍阻滯在三八線附近,消滅聯合國軍78000多人。 第五次戰役 此戰役中著名的「 雪馬里圍殲戰」:全殲英皇家陸軍雙徽營 1951年4月22日黃昏,志願軍發起第五次戰役, 24日4時,187師將雪馬里英29旅 格羅斯特營和配屬的皇家炮兵第70連、170迫擊炮連C排和部分坦克分隊共1000餘人團團包圍。24日拂曉,雪馬里圍殲戰打響。 此時已接替麥克阿瑟升任聯合國軍司令官的李奇微,聞訊急忙飛到朝鮮前線,組織救援。 25日8時,擔負主攻任務的560團發起最後攻擊,全殲被圍之敵。至29日「禮拜攻勢」結束,聯合國軍開始發動「第二次春季攻勢」,逼進鐵原、漣川。志願軍被迫全線後撤退約40公里以勉強阻止住聯軍的進攻,美軍的彈葯量是平常五倍,被稱為「范弗 里特的彈葯量」,中國人民志願軍損失慘重。第五次戰役聯合國軍也損失了8萬多人。從此之後,雙方轉入戰略對峙。 7月10日雙方終於同意停火,坐到了談判桌前。 上甘嶺戰役:迫使美軍最後認輸 黃繼光,一個值得中國軍人驕傲的英雄。這位用胸膛堵槍眼的特級戰斗英雄,就產生於 上甘嶺戰役。為了挽救戰場上的被動局面,提高談判桌上的要價,同時給參加聯合國軍 的其它國家一點勝利刺激,以便讓他們投入更多的金錢和生命,聯合國軍決定發動金化攻勢。為粉碎金化攻勢,志願軍進行了著名的上甘嶺堅守防禦作戰。 在上甘嶺這塊僅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聯合國軍先後投入了3個多師6 萬餘人、300 余門火炮、近200輛坦克,出動飛機3000餘架次,發射炮彈190多萬發,投擲炸彈 5000多枚,山石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然而,志願軍的陣地屹然未動。這次戰役,共斃傷敵2.5萬餘人,擊落擊傷敵機274架。參與策劃這次進攻的美國軍事專家哀嘆:即使用原子彈也不能把上甘嶺的志願軍部隊全部消滅。 (一) 金城戰役:抗美援朝最後一戰 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也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和我軍歷史上惟一一次 向堅固陣地之敵發起的進攻戰役,創造了陣地進攻戰的經驗。此次戰役,志願軍火炮 和炮火的密度達到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最高水平,整個戰役消耗彈葯1.9萬噸,相當於志願軍前五次戰役消耗彈葯總和的2.2倍,充分表明志願軍的作戰能力大大增強。 1953年7月13日黃昏,志願軍撼天動地的大炮轟鳴聲拉開了戰役帷幕。西集團203師穿 插分隊先頭偵察班在副排長楊育才率領下,化裝成南朝鮮軍,通過了重重哨卡,摸到了南朝鮮首都師第1團(白虎團)團部。偵察班立即發起突然襲擊,打毀了該團的指揮系統。部署於周圍的南朝鮮軍失去了指揮,迅速潰亂。這就是後來在國內廣泛流傳的 奇襲白虎團。 志願軍的攻勢震驚了聯合國軍。聯合國軍第三任司令官克拉克親自飛臨前線督戰,並調 集了8個師的兵力,在飛機、大炮支援下全力反攻,企圖奪回失地。志願軍遂轉入防禦,與敵展開了反復的陣地爭奪戰,共擊退敵軍反撲1000 余次。7月27日,朝鮮停 戰協定簽字,金城戰役勝利結束。此戰,共殲敵5.3萬人,收復陣地160餘平方公里,有力地配合了停戰談判。 三 抗美援朝的意義 (一)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粉碎了美國妄圖干涉朝鮮內政、並吞全朝鮮的企圖,保衛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獨立; 二)捍衛了新中國的安 全,美國妄圖以朝鮮為跳板來對新中國進行侵略的想法得以灰飛煙滅,保障了新中國經濟恢復和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保衛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國主義「紙老虎」的面目,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 鼓舞了世界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侵略的意志和決心; 三)打出了中國的國威和軍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使中國軍隊取得了以劣勢裝備戰勝現代化裝備的敵人的寶貴經驗,加速了人民軍隊的建設。更是我們意識到要想獨立與世界民族之林必須要有強大的 國防,堅強的現代化軍隊。這對我國軍隊建設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五)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有力地向世人證明了一個真理,就是毛主席所說的:「外國帝國主義欺負中國人民的時代,已隨著新中國的建立而不復存在了。」不僅如此,此戰也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和愛國情懷,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自豪的事情。 六)建立鞏固的國防。富國和強軍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繼續發揚我軍優良的傳統: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不畏強敵,作戰英勇,始終跟黨走,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按照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相統一的原則加強軍隊全面建設。 3:貫徹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我國始終奉行防禦戰略永遠不稱霸,永遠不侵略他國,我們的國防現代化始終為了服務人民,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捍衛國家主權,保衛國家領土完整,堅決打擊一切破壞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的行為。 4: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是我們的第一要務,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努力發展經濟,將我國建設成為民富、軍強、文明、開放的國度。 5:積極進行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按信息化的要求,積極創建發展新軍事理論,大力施人才強軍的戰略工程,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繼續對我軍的體制進行改革,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為目標。
㈡ 中國近現代史發展歷程論文
中國近現代史,是指中國自年以來直至現在的170多年的歷史。
中國近現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質來說,是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眾和仁人志士為救國存亡而英勇奮斗、艱苦探索的歷史;
是中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偉大的艱苦的斗爭,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
是中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把一個極度貧弱的舊中國逐步變成一個初步繁榮昌盛、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歷史。
1840年鴉片戰爭-1919年五四運動為近代, 主要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性質轉變,由封建社會轉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19年五四運動-1949新中國成立為現代。
(2)中國近現代歷史事件論文擴展閱讀:
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及因此而簽訂的《南京條約》,包括香港的割讓。
中國的近代史因此而具有兩個鮮明的特徵:
其一是中國無力保衛自己免於侵略;其二是中國不得不接受不平等條約。
新中國成立後的1954年,胡繩在《歷史研究》創刊號上發表《中國近代歷史的分期問題》,引起了近代史學界的強烈關注和熱烈討論。
在文章中,胡繩非常明確地把近代史限定在1840—1919年之間,也就是說,以五四運動為分野,在此之前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為近代史;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開始取代民族資產階級成為民主革命的領導階級,此後則為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是為中國現代史。
胡繩的這一主張,得到了多數學者的認可。
從這時開始,中國歷史學界出現了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的明確分界,分界線就是1919年發生的五四運動。
㈢ 中國近代史事件論文
百年來主要歷史事件
1840~1859年
鴉片戰爭 19世紀40年代,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頭內號強國,法、美容等國也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發展要求更多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此時的中國處於農耕文明的晚期,政治腐敗,自然經濟占據統治地位,思想閉塞,已呈現出衰敗的跡象,於是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目標。腐敗的社會制度最終無法抵禦新興的資本主義,1840~1842年鴉片戰爭的失敗,使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被打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的失敗驚醒了先進的中國人,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
第二次鴉片戰爭 19世紀50年代是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時代,擴大國外市場和掠奪殖民地,成為當時資本主義國家的共同願望。由於中國自然經濟的抵制,資本主義的商品傾銷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英法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更加深入,中國逐步淪為外國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㈣ 關於中國近代歷史的1500字的論文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伴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結束,中國的屈辱歷史也隨之開始,這,便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國的近代史,既是一部不堪回首的侵略史,同時也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史。我們應該做的,不僅僅是面對一堆悲慘的數據憤怒的大聲嚷嚷幾聲就算了,作為祖國的新一代,我們更應該冷靜的分析這段歷史,然後,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為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作出貢獻。
中國近代史可以簡單的以1919作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即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1840-1919為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眾所周知,鴉片戰爭以後,英國強迫清政府同它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甚至連關稅都要同英國商量,曾經的天朝上國此時不得不對船堅炮利的英國言聽計從。即便如此,英國,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仍是貪得無厭,它們又通過南京條約副約,虎門條約攫取了在中國的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以方便它們更好的在中國進行搜刮和侵略。美國無恥的將所謂「擴大各國權益」的功勞歸功於自己,而法國則用《黃埔條約》將傳教士的墳地都搬到了中國,更可悲的是,為他們守墓的,居然還是我們中國人。和平的日子沒過幾年,資本主義列強又開始蠢蠢欲動。英法急欲通過「修約」來擴大他們在華的侵略范圍,而不巧的是,他們的無理要求被中國的皇帝拒絕了。而他們,便以此為借口,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損失絕不僅僅是燒毀了一座圓明園那麼簡單。天津條約使的他們的魔爪伸向中國內地,而北京條約則使大批中國人被當作「豬仔」販賣出國。與此同時,剛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不久的俄國也趁火打劫,強佔了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每每想到俄國的版圖,筆者的心都不禁一顫,那是多麼巨大的數字啊!可是,那些數字,本來有很多是屬於我們中國人的!
在資本主義列強無恥侵略的同時,中國人也開始有所覺醒,雖然太平天國運動和洋務運動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對外國侵略者的打擊以及他們對中國歷史的促進作用仍不可磨滅!
在中國進行洋務運動的同時,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也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同樣是「師夷長計」,同樣是向要富國強兵。然而,日本成功的擺脫了被侵略的命運,而我們,卻反過來被曾經得到我們諸多恩惠的小小島國——日本,打的落花流水。甲午戰敗,難過的不僅是李鴻章。甲午戰敗,低頭自省的,應該是整個中華民族。時至今日,我們仍需以此為鑒,不斷革新政治,不斷發展科技。只有這樣,才能不至重蹈100多年前的覆轍,也才能真正的,雄立於世界之林!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贊嘆前人的勇氣,在那樣一個灰暗的時代,在那樣一個連國家最高統治者都淪為別人附庸的時代,那些英雄還是堅定的走自己的道路,希望用自己的決心和勇氣來拯救他們所深愛的國家和人民。沒錯,八國聯軍侵華了,辛丑條約簽訂了,義和團失敗了,辛亥革命果實也被袁世凱這個賣國賊給竊取了。可是,可是我們更應該看到,中國的農民在抗爭,中國的知識分子在抗爭,中國人的意志並未被消磨,那些英雄,用他們的鮮血告訴我們:中國人,絕不允許「佛狸祠下,神鴉社鼓」的局面出現!
1919年,《凡爾賽合約》簽訂,中國人作為戰勝國依然擺脫不了被忽略的局面。於是,中國人民憤怒了!「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廢除21條」,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開始在全國開展起來。五四運動勝利了,清政府妥協了,合約上也終於沒有中國人的簽字了。而由無產階級領導的,學生為先鋒的,工人為主力的五四運動便順理成章的被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而永載史冊!
五四運動以後,中國GCD登上歷史舞台,帶領中國人民反對侵略,建立新中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近代史到此結束。
【同學你好,如果問題已解決,記得右上角採納哦~~~您的採納是對我的肯定~謝謝哦】
㈤ 中國近現代史論文
選第一題
簡單的說
原因:反侵略斗爭失敗的原因首先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腐敗社會制度決定的。其次,是國家經濟特別是經濟技術和作戰能力的落後。
教訓:落後就要挨打,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不推翻腐朽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腐敗社會制度,要想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去進行勝利的反侵略戰爭是不可能的。
復雜的說
原因:反侵略斗爭失敗的原因首先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腐敗社會制度決定的。其次,是國家經濟特別是經濟技術和作戰能力的落後。 教訓:落後就要挨打,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不推翻腐朽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腐敗社會制度,要想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去進行勝利的反侵略戰爭是不可能的。
中國在近代歷次反侵略戰爭中的失敗,根本原因並不在於經濟技術的落後,而在於統治集團的反動腐朽。對「和」、「戰」問題,應當具體分析。但在外國已經大舉入侵的情況下,「主和」實際上就是投降賣國。把「主和」說成「明智」、「愛國」是對歷史的曲解。近代中國農民的自發反帝斗爭是以籠統排外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帶有原始、落後的色彩,但它本質上是愛國的、正義的、進步的,把他們的排外與封建頑固派的排外混為一談是錯誤的。同樣,對「反排外」也應具體分析,「反排外」的既有積極學習西方,謀求救國自強的先進人物,也有甘心受列強奴役的俱外、媚外之徒,絕不應一概予以肯定。中國歷史的發展已經證明,只有經過無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社會主義,才是中國真正的出路。認為「向西方學習」是中國「唯一的出路」的觀點是與歷史事實相違背的。
中國從清朝嘉慶皇帝就開始閉關鎖國,導致近代歷次反侵略戰爭失敗。
落後必然要挨打,動亂必然導致落後,只有強國才能避免外國的侵略. 統治政府的腐敗是根本原因 統治政府的腐敗是根本原因
中國近代歷次反侵略戰爭失敗的教訓:
第一,在中國近代,要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富強,必須改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聯合統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中國人民必須把反對帝國主義的民族斗爭和反對封建主義的階級斗爭統一起來,才能完成近代中國革命的任務。
第二,落後必然挨打,妥協必敗,這是萬古不覆的真理。單純學習西方的技術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中華民族要學習西方政治制度,改變中國落後的政治制度。只有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推翻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反動統治,才能進行現代化建設,才能使國家真已強大起來。
中國歷史的發展已經證明,只有經過無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社會主義,才是中國真正的出路。認為「向西方學習」是中國「唯一的出路」的觀點是與歷史事實相違背
㈥ 求一篇中國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的評述論文,1200字以上,謝謝!
現代中央由政治斗爭為主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重,轉折點是1978年……
網上搜吧
㈦ 中國近代史論文5000字(歷史事件歷史人物)
看水滸反思農民起義
今晚看電視,畫面定格在水滸上。故事已經到了水滸的後半段---宋江招安。不經意間觸發了我的思考,宋江為什麼要招安?他為什麼不造反到底,自己做皇帝?
據說,毛主席在他晚年行將就木之時最愛看的一部書就是水滸傳,而且水滸傳能被評為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毛主席給敲得板。其實,水滸傳的可讀性並不大,相對於其他三大名著來說。毛主席之所以要敲定它為四大名著之一,我想應該是水滸傳的背後所表達的對農民起義深邃的反思,使他做出這個決定。
縱觀中國歷史,農民起義最成功的有兩次,一次是劉邦建立的漢朝,一次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而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生活在明朝,所以,他筆下的宋江招安應該滲透著對朱元璋等農民起義的許多反思。
北宋歷史上真正的宋江起義,其實不是招安,而是被一向在軍事上注重「內重外輕」的宋朝給鎮壓了下去,北宋軍隊把宋江打的無路可退,最後不得不投降了朝廷。作者施耐庵之所以要虛構宋江招安,其實,是因為他對農民起義的去路百思不得其解之後,對農民起義的方向產生的一種逆向構思。
中國的農民起義沒有一個能擺脫歷史的局限性,要麼被朝廷鎮壓,要麼成為地主階級改朝換代的工具。這些局限性不僅僅表現在它被地主們利用,我國農民忍受壓迫的底線本來是極低的,只是因為某個朝代的政治逐漸腐敗,貪污腐化盛行,剝削不斷加重,造成民不聊生;然後,老天爺再給他來個雪上加霜,這樣,才能最終激起農民們的揭竿而起。
然而,天災往往不是全國性的。比如,安徽發生天災,再加上統治者的人禍,就會激起安徽的農民起義,而同一時期江蘇的收成還過得去,雖然算不上國泰民安,但也沒有餓殍遍野,還不致激起反抗。這樣,往往會造成一個很不好的結果,安徽起義的農民們在打到江蘇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演變成「強盜」。他們到了江蘇會無惡不作,見官要殺,見民要殺,見到貧下佃民們還是要殺!這個在明末農民起義中的一支,張獻忠的胡作非為中不難看出。當然,稍微有建制,愛民一點的農民隊伍就有可能最後取得勝利,朱元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所以,在馬克思主義未產生之前,農民起義的結局都是很糟糕的,即使在起義之初那支隊伍有多麼的能夠「替天行道」,最後,也會演變成為它的頭目爭奪天下的工具。
2010年11月30日晚
㈧ 中國近代歷史事件 論文
中國現代化與九一八事變後的遲滯
今天,當我們回首省視20 世紀中國的時候,發現在痛苦轉型過程中,中國現代化是伴隨著列強的入侵而發生發展,同時也因受外力的干擾和破壞,而不能正常發展。九一八中日戰爭,對20 世紀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影響,極為深重。一方面它激發了民族覺醒和民族凝聚,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遲滯。
一
從19 世紀下半葉到20 世紀初,是中國幾千年封建帝制走向急劇衰敗的階段,也是中國人探求新的生存發展模式的急迫時期,更是世界列強瘋狂刮分中國的危險期。以1839 —1842 年英國發動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為肇端,接連有1855 —1860 年英法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83 —1885 年中法之戰、1894 —1895 年中日戰爭、1900 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這一系列以徹底征服大清帝國為目的的侵華戰爭,雖然都以獲勝而告終,並通過簽訂不平等條約獲取政治特權和經濟利益,但處於急劇衰敗過程中的清朝政權仍能「殘存」下來。
在分析這一現象時,發動侵略戰爭的侵略者也包括一些西方學者,總是簡單地把定性為先進與落後、開放與閉守之爭。瑪麗·B·蘭在中國現代史透視中說:「滿清政權之下的中國古老秩序是如何的堅固,又如何善於自我保存,它竟在多次的人民起義及外部打擊下又殘存了一世紀之久。然而也正是這種力量敗壞了自己,它如此緩慢地主動接受現代工業化運動以及民族主義、科學和民主,以致註定了自己的最終滅亡」〔1〕(P3) 。從一般意義上講這種結論是對的。然而,不揭示殖民主義者掠奪本質和破壞性的一面,就無法解釋中國現代化進程從1840 年以來遲滯與頓挫的原因。中國現代化遲滯與頓挫,既有自身各種反現代化與非現代化勢力的頑固抗拒〔2〕(P7) ,也遭到了外部勢力的干擾與破壞。因為,現代化「後發式」和「新發式」的國家,既需要有外力沖擊和引導,更需要和平的發展環境。列強入侵既刺激了中國現代化的發生,同時也阻礙和破了它的正常發展。
考察所有國家或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其演進方式,都是沿著器物技術層面的現代化、制度層面的現代化及思想觀念行為層面的現代化這樣三個層次來展開。無論哪一層面的推進,它都需要和平環境和制度推動。沒有和平環境和制度推動的現代化進程必然是無序和緩慢的。
在列強不斷入侵形勢下,中國全面的社會危機隨著甲午戰敗而凸顯出來,這種由列強「瓜分狂潮」引發的
民族生存危機和國家發展危機,也造成了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危機。當時「從何處獲得可以與列強抗衡的能量和意識形態,便成為20 世紀中國政治家最關注的問題」〔3〕。因此,中央政府不可能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建立一個包含法律、商業和教育制度的新社會體制,以適應現代化順利快速發展。因此,中國以工業化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化進程,只依靠一些朝廷重臣和封疆大吏的個人力量推動,通過各通商口岸中的洋務派官員、中外企業家的努力緩慢開展。這種現代化的進程,既不同於以英、美、法為代表的「原發式」現代化進程,一切都憑社會自然地演進,人們並不清楚演進的最終結局。也不同於那些不受外力干擾並有強有力政府行為的「後發式」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他們既看到了樣板,也看到了結局,又能吸取「原發式」的經驗教訓。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通過政府以適應現代化進程的制度體制,包括思想、法律、教育制度等來推進。處在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的中國看
到了現代化是必由之路,但沒有「原發式」國家的環境,更沒有像日本那樣「後發式」國家的條件。所以,19 世
紀末20 世紀初的中國現代化,只能在外力刺激和干擾下緩慢、畸形地發展。
二
中國現代化進程雖然緩慢和畸形,但直到九一八中日戰爭之前,它都一直堅忍不拔地向前發展。甲午中
日戰爭的結局,使許多先進的中國人認識到物質器物層面上的現代化進程,已完全不可能應付中國社會的全
面危機。戊戌變法是在這一背景下發動的,它的重要意義是改變了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和理論結構,開始突
破物質與精神分離的「中體西用」的思維模式,提出既要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又要學習民主制度。應當說,這
是中國人為挽救民族危機和堅持現代化進程的一次認識上的飛躍。
1900 年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華民族遭受了空前的損害和屈辱,它對中國現代化進程
環境、制度逐步完善的破壞,是非常嚴重的。但它也使清朝統治者們從「天朝大國」的迷夢中醒來,清朝統治者
為挽救中華民族,確切地說是為了挽救他們風雨飄搖中的封建統治,而開始主動改革。1901 年4 月21 日,
「督辦政務處」這一推行「新政」的中樞機構的設立,標志清末「新政」的正式開始,也是中國現代化由政府行為
推進的開始。因此,它是20 世紀中國的一次全方位、多層面的社會變革,其內容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其廣泛性與深刻性都是空前的。如在教育上廢止歷時1300 年的科舉制:在政治上預備立憲運動的推進等等。這是清王朝以其傳統的政治權威發動的一場運動,它具有改革的性質。試圖在保存現有秩序的基礎上,漸進地完成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它最終不能全部實施「新政」目標而被辛亥革命所打斷,其原因:一是從時間上講,已經失去發動這樣一場全面深刻的改革時機(第一次機會是1793 年馬戛爾尼使團來華時;第二次是洋務運動興起時;第三次是戊戌維新時) ;二是從空間上講,內憂外患的現實沒有發動這樣一場改革的環境;三是從社會基礎上講,以廣大人民群眾為基礎的各階層人民對清政權的信任度已降到極點;四是從統治者自身的條件上講,與要達到的目標應具備的眼光、素質、能力相差甚遠。因此,在不能對現實社會進行有效整合的情勢下,發動全面社會變革,最終被一場社會革命所打斷是必然的。
1911 年爆發的辛亥革命,完成了歷史所賦予的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創立民主共和政體的兩大任務,這對
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在辛亥革命進行過程中,是以推翻清
朝統治為直接目標,也由於他們的活動始終處在一個「有綱領而無計劃、有組織而無調度、有目標而無角色分
工、有理想而無現實感」的層次上進行的。因此出現「建設不足」的嚴重缺陷〔4〕(P22 —25) 。盡管如此,辛亥革命
兩大任務的完成,使中國現代化進程由被動型轉為主動型的意義是巨大的。特別是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革
命綱領,它既是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也是中國第一個比較完備的現代化發展戰略藍圖,它對後來的現代化進
程影響深遠。辛亥革命打破了中國幾千年來不斷改朝換代的歷史循環怪圈,確立了一種全新的社會政治制
度。革命黨人沒能將其繪制的藍圖和全新的制度付諸實施和不斷完善,既有自身局限的原因,也有社會制約
問題。
1919 年爆發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從思想革命和文化變遷的角度看,是對辛亥革命的延伸和補課。科學與民主兩大命題的提出,表明中國現代化進程開始在思想文化層面尋求現代化發展範式。這種深層次的發展,使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社會革命的指導思想而開始廣泛傳播,也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做了准備。此後,科學、民主這兩面旗幟在引導中國現代化進程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直至今天,這兩面旗幟仍是我們認真思考和解決的深刻命題。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為20 世紀初的中國現代化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後雖然出現1916 年至1928 年的軍閥混戰時期,但現代化進程卻呈快速發展態勢。1911 年末,中國本國銀行只有16家,資本總額共約2155 萬元。1912 年至1927 年,新創辦銀行達311 家,資本總額2 億元。本國銀行在與外資和中外合辦銀行競爭中,1925 年佔到4018 %的份額〔5〕。改變了中國金融業「完全操於外國銀行及錢庄手中」的局面〔6〕(P56) 。在這期間,中國的棉紡業、麵粉業以及製造、化工、電力、礦業和交通運輸業,都有程度不同的發展,以棉紡和麵粉業發展最快。1912 年,本國僅有紗廠22 家,紗綻51 枚,1927 年增為72 家,紗綻202 萬多枚〔7〕(P182 —187) 。這一時期,促成中國現代化出現較快發展勢頭,除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在政治、文化方面的推動作用外,還有國際市場競爭需求因素和國內社會權威真空後自由度提高等諸因素。
從1927 年直到1937 年全面抗戰爆發這10 年間,國民黨實行「以黨治國」的政治模式。這種模式雖然沒=能從根本上整合中國社會,並還最終走向反面演化成現代化進程的阻礙因素而被拋棄。但主觀上推動現代化的意願是明顯的,以強力推進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適應後發展國家的中國國情,客觀上也在不同程度上和
不同層面上推動了中國現代化的發展。在這10 年裡,國民黨在經濟特別是在財政金融方面採取一系列變革措施,這些措施雖然潛伏著發展的危機,但也促進了經濟發展。以1928 —1931 年和1914 —1919 年兩個時間段的民間工業發展相比較,後4 年平均每年新設企業165 家,新投資本6360 萬元,而被稱為「黃金時期」的前6年中,平均每年只設63 家,新投資本1430 萬元〔8〕(P435) 。這期間公路通車里程從312 萬公里增長到1116 萬公里,新建成鐵路7895 公里。1933 到1935 年的幣制改革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非常明顯,使1935至1937 年的國內工商業增長高達20 %左右。揚格評論說:「現代化的內在力量和外在力量,在1935年的幣制改革之後,都取得向前推動的巨大勢頭」。這說明在現代化各階段特別是啟動階段,在各種非經濟因素中,政治因素是起決定性作用的。
1927 到1937 年的中國現代化進程,在國民黨的強力推動下是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於過於依賴權力,缺乏創新和活力,特別是「政府不與人民打成一片,而是寧願站在人民之上」所以,在推進現代化的同時,也帶來很深的政治和經濟發展危機。與國民黨依賴強力、放棄廣大鄉村、站在人民之上不同的另一現代化模式,在這一時期正在逐步形成。中國共產黨將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結合起來,確定了新的奮斗方向,從而整合了全民族不同階層、不同群體、不同個人的奮斗目標,給中國現代化進程帶來希望。但由於共產黨只在根據地或解放區里實行,還不能影響中國現代化的整體進程。
三
從九一八事變到1937 年全面戰爭爆發,艱難曲折的中國現代化進程雖然也受到影響,但還不是整體的。1937 年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使中國現代化進程趨於停滯。在考察一個國家或一個社會的現代化程度,當然要涉及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但工業文明是核心因素。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對中國工業文明的
打擊是深重的。
當時中國極其薄弱的工業,主要是集中在江蘇、浙江、上海等東部地區。全面戰爭爆發後,只有少數工廠倉促內遷,上海5000 多家工廠只有152 家內遷。到1940 年,各地共內遷工廠才448 家〔14〕(P87 —88) 。在搬遷過程中由於運輸困難和敵機的轟炸,很多機器沉沒失落。這是日本侵華戰爭對中國工業的有形破壞。當時蔣介石明確指示,在「平漢、粵漢線以西的地帶建立新的工業中心,以中國西部作為抗戰建國的大後方」〔8〕(P540) 。內遷工廠以四川、雲南、貴州、湘西等地為主。全面戰爭前,西部川、湘、桂、陝、甘、滇、黔七省的近代工業只佔全國工廠數的6102 % ,資本數的4121 % ,工人數的0179 %〔15〕(P165) ,而到抗戰後期的1944 年底,上述七省工業已佔國統區工廠數的88163 % ,資本數的93152 % ,工人數的85161 %〔14〕(P102) 。表面上看,東部工廠內遷給上述七省的工業發展帶來機會。但我們換位思考,恰恰是這七省的顯著變化說明對我們工業的破壞是深重的。
因為七省工業指數的變化並沒能帶動全國的發展,相反卻造成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停滯。戰時「主要工業品的產出從未超過戰前水平的12 %。棉紗、棉布和麵粉的產量分別僅占戰前的513 %、818 % 和513 %」〔16〕(P647 —648) 。日本侵華對中國工業的有形破壞,還體現在它迫使中國工業喪失了通商口岸這賴以發展的基地,使其中斷與世界市場的聯系。這對處於非常時期的中國工業影響是深重的。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對中國現代化的影響,更嚴重的是對已形成的有利於現代化發展的社會環境的破壞。在嚴重民族危機的形勢下,給國民黨集權帶來了客觀需要和無可爭議的合法性。在「國家至上」、「軍事第一」、「力量集中」的口號下,使軍事組織成為強大的政治力量,由此「鞏固了國家政權機構中的官僚主義結構,使它能夠利用政治強制,超經濟干預的方法,加強對國民經濟的控制。」超經濟干預的方法集中體現是利用權力資本干預經濟活動〔8〕(P529 —530) 。這種戰時統制經濟體制對於調動人力資源、經濟資源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發揮了作用。但它是以遲滯中國現代化進程為代價的。
從九一八事變到1945 年抗戰勝利,日本在14 年戰爭中給中國經濟造成的損失和破壞在人類發展史上是罕見的。據韓啟桐對抗戰6 年來(1937 —1943 年) 損失的調研,「六年來,敵軍陷我城市總達751 座。陷區戰前原轄戶口4499 萬戶,政區面積57811 萬平方市裡,耕地面積388847 萬公畝。陷區半數以上地域作過戰場,受災面積約在上述面積的70 %以上。敵機空襲省區達23 省區。在上述災區,我國所受損失,總計國幣44967571000 元,約合美金13359416000 元。」對上述統計結果,韓啟桐認為是「最低的數字,因為其中有許多有意無意的缺漏,致有多項損失都未計入。這組統計數字深刻地說明九一八事變後的14 年,是一部血與火的歷史,是日本軍國主義對華掠奪、破壞、殺戮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的血淚史和屈辱史。這段歷史對中國現代化遲滯的影響是深遠的。
中國現代化進程體現了全民族的意志和利益,它具有強大的生機與活力,是任何力量也不能扼殺的,更不能將其長期遲滯。相反卻激發了中國人現代化進程的強烈渴望和創造性潛力,促使人們對現有現代化模式的懷疑和否定。這種心理機制,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革命勝利,為中國現代化發展範式轉換,造成了關鍵性的契機。
㈨ 給我一篇中國近現代史的論文 3000字左右 謝了
論君主與國家興衰的關系
中國歷史悠久,君王輩出。君王是一國之首,直接影響整個國家。
西漢文帝、景帝兩代四十年左右的時間,政治穩定,經濟生產得到顯著發展,歷來被視為封建社會的「盛世」,史稱「文景之治」。
漢文帝劉恆,西漢王朝建立後,漢高祖、惠帝、呂後都著力於恢復農業生產,穩定封建統治秩序,收到了顯著的成效。文景兩帝相繼即位後,又在這基礎上進一步採取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措施。
漢景帝劉啟,十分重視農業生產,他即位後多次下詔勸課農桑,按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員,經常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發展生產。同時還注意減輕人民負擔,文帝二年(前178)和十二年,曾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租率減為三十稅一,十三年還全部免去田租。文帝十二年又廢除了過關用傳制度,這有利於商品流通和各地區間的經濟聯系,對於農業生產的發展也有一定促進作用。
漢文帝對秦代以來的刑法也作了重大改革。①秦代大多數罪人,即被判處為隸臣妾以及比隸臣妾更重的罪人,都沒有刑期,終生服勞役。文帝詔令重新制定法律,根據犯罪情節輕重,規定服刑期限;罪人服刑期滿,免為庶人。②秦代法律規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連坐,重的處死,輕的沒入為官奴婢,稱為「收孥相坐律令」。文帝明令廢止。③秦代有黥、劓、刖、宮四種肉刑。漢文帝下詔廢除黥、劓、刖,改用笞刑代替,景帝又減輕了笞刑。改革的後兩項在當時和以後雖沒有認真執行,但文帝時許多官吏能夠斷獄從輕,持政務在寬厚,不事苛求,因此獄事簡省,人民所受的壓迫比秦時有顯著的減輕。
文景兩代對周邊少數族也不輕易動兵,盡力維持相安的關系。呂後時,南越王趙佗自立為帝,役屬閩越、西甌、駱,又乘黃屋左纛,與漢王朝分庭抗禮。文帝即位後,為趙佗修葺祖墳,尊寵趙氏昆弟,並派陸賈再度出使南越,賜書趙佗,於是趙佗去黃屋左纛,歸附漢王朝。文帝後元二年(前162),又與匈奴定和親之約,此後匈奴雖背約屢犯邊境,但文帝只是詔令邊郡嚴加備守,並不興兵出擊,以免煩擾百姓。
文景之治之所以成為封建社會的盛世,與文帝個人勵精圖治是分不開的。他即位不久,就廢止誹謗妖言之罪,使臣下能大膽地提出不同的意見。秦代以來有所謂「秘祝」之官,凡有災祥就移過於臣下。文帝十三年下詔廢除並且聲明:百官的錯誤和罪過,皇帝要負責。次年,他又禁止祠官為他祝福。文帝自奉也相當節儉,在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之物都沒有增添。他屢次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他所寵愛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不施文綉。文帝曾想建造一座露台,聽說要花費百金,等於中人十家之產,於是作罷。因為文帝提倡儉約,所以當時國家的財政開支有所節制和縮減,貴族官僚也不敢濫事搜括,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這是「休養生息」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
文景兩代採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的結果,使當時社會經濟獲得顯著的發展,封建統治秩序也日臻鞏固。西漢初年,大侯封國不過萬家,小的五六百戶;到了文景之世,流民還歸田園,戶口迅速繁息。列侯封國大者至三四萬戶,小的也戶口倍增,而且比過去富實得多。農業的發展使糧價大大降低,文帝初年,粟每石十餘錢至數十錢。據《漢書·食貨志》記載,漢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間,由於國內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災,百姓總是人給家足,郡國的倉廩堆滿了糧食。太倉里的糧食由於放置過久,以致腐爛而不可食,政府的庫房有餘財,京師的錢財有千百萬,連串錢的繩子都朽斷了。這是對文景之治十分形象的描述。
再說說暴君。夏桀是夏王朝的末代君主。他文才出眾,武藝超群;赤手空拳可以格殺虎豹,能把鐵鉤象拉麵條一樣隨意彎曲拉直,如此文韜武略的人應該成為一代明君。遺憾的是,夏桀把所有的聰明才智都用在暴虐、享樂和瞎折騰上。他大興土木建造豪華誇張的皇宮,用黃金鑄成的柱子就有九個。夏桀最熱心的工作就是舉行盛大宴會,每次宴會都不少於三千人,這在當時那個幅員不太遼闊的國度里可不是一個驚人的數目。三千人走到酒池邊,象牛群飲水一樣從岸上伸下脖子,在震耳欲聾的助興鼓聲中放開喉嚨狂飲。夏桀在任時的最大「傑作」是發明一種名為「炮烙」的酷刑,在銅柱上塗抹膏油,下面燃燒炭火,教犯人赤足在銅柱上走過。那是不可能不滑下去的,滑下去恰恰跌到炭火上燒死。商部落的末代君主殷紂也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和夏桀一樣文武全才。他天生神力,能把九條牛倒拉著走。他的雙手還能托住大廈的橫梁……可是:他沒有把他的聰明才智用在治國安幫和濟世安民上,而是用在拒絕規勸和掩飾錯誤上。他在任時大興土木,宮廷建築一日不停且花樣翻新,僅只「瑤宮」「瑤台」就興建了七年。後宮中的肉象山林一樣堆著,酒也是盛在龐大的池子里——這點和夏王朝的末代君主夏桀很相似。每次宴會,參宴的臣僚常常大吃大喝,一連幾天沉醉不醒,以致大家常常忘掉今天是什麼日子。夏桀和殷紂都自視過高,聽不進不同意見。本應成為明君,最終成為暴君。他們的統治,也隨即土崩瓦解了。
我認為,如果一國之君本身的品行不佳,那麼必定會帶壞整個國家的風氣。例如,宋代初期,統治者提倡節儉,穿著樸素,節約了資源。但到了宋代中後期,統治者追求享樂,使奢侈之風席捲宋代,影響社會風氣。相反,如果統治者有德有才,那麼這個國家一定能夠興旺起來。君主優,國家興;君主劣,國家衰。國家的命運,掌控在統治者的手中。
統治者的品行很重要,政策也很重要。元太祖忽必烈大力發展農業,禁止貴族圈佔農田為牧場,使農業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漢武帝任用霍去病、衛青等大將,反擊匈奴,收復失地,開疆拓土,名垂青史。而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嚴密監視海外貿易,既得不到西方先進的技術,也看不到世界的局勢,使中國走向衰敗,遺臭萬年。政策,也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強弱。
一個國家的興衰,與統治者有莫大的關系。
㈩ 求一篇3000字,中國近代史論文。1840——1949年之間發生的歷史事件,要求格式正確,最後復制就能用的
自1840 年鴉片戰爭以後至1919 年五四運動前夜近80 年的歷史。中國近代的歷史,是中國人民置身近代洪爐接受考驗的歷史,是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都遭到失敗時期的歷史,而從總相上看又是阻礙西方帝國主義東侵的歷史。這是一段很值得深入探討的歷史。
對於這段歷史的看法,在1980 年出版的《中國通史綱要》的敘論中,我們曾有所論述。在那裡,我們稱這段歷史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史。我們寫道:「在這個時期里,由於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並殘酷地統治了中國,中國社會經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較封建社會時代的情況復雜了。社會經濟的主要成分,除封建地主經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繼續存在外,出現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經濟。資本主義經濟又包括帝國主義資本、官僚買辦資本和民族資本三個部分。帝國主義經濟勢力在中國社會生活中起著支配的作用,封建經濟則佔有顯著的優勢地位,二者並互相勾結在一起。官僚買辦資本是帝國主義經濟的附庸,並跟封建剝削關系緊密相聯結。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十分微弱,沒有成為一個能獨立的經濟體系,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不佔重要地位,而且跟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都有這樣那樣的聯系。在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下,中國農村中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商品生產發展了,但農業生產和農民的經濟生活卻越來越陷入於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漩渦。這些情況,表現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形態的主要特點。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激烈變化,階級關系也發生新的變化。外國資產階級在侵入中國後,成了中國社會生活裡面一種統治力量,操縱控制中國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各個方面。他們不僅扶植和支持封建地主階級,使其變成他們統治中國的支柱,而且造成了為其侵略需要服務的買辦階級。在封建地主階級內部,新起的軍閥官僚地主在外國資產階級的支持下,代替了原來的官紳地主占支配地位。軍閥官僚地主是國際資產階級的附庸,而且一般都還兼有早期官僚資本家的身份,具有濃厚的買辦性。他們在地主階級政權中握有實權,成為舉足輕重的勢力。這也是地主階級政權買辦化的重要表現。農民階級主要包括自耕農、佃農和雇農,約佔全國人口百分之七八十。在封建主義帝國主義的壓迫剝削下,農民日益貧困破產,出現了自耕農減少、佃農增加的趨勢。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是這個時期新產生的兩個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為其經濟地位所決定,是一個帶有兩重性的階級,一方面有在一定時期中和一定程度上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革命性,一方面又存在了對革命敵人的妥協性。無產階級是最偉大、最先進、最革命的階級。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它還沒有形成獨立的政治力量,還是作為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追隨者參加革命。」
對於上述這些看法,我們現在還沒有改變。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史學研究進入了新時期,史學工作者思想解放,對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定論或禁區的一些有關近代史的重大理論問題,也提出了討論,一時形成了研究中的熱點、重點和難點。
關於近代社會性質研究進入八十年代以來,有的研究者對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提出不同的看法,從而引起爭論,並由此形成近代史研究中的一個熱點問題。一些人認為,「半殖民地」指的是國家地位,即喪失了獨立,而處於附屬國的地位;「半封建」指的是社會形態,即發生了資本主義,但封建剝削制度和封建專制統治仍然保持著。半殖民地的另一半是半獨立,半封建的另一半是半資本主義,這是兩個不同范疇的概念。在近代中國,這二者既非同趨,也非同步,其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因此,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界定近代中國社會性質是不恰當的。更多的人則堅持認為,不應把「半殖民地」與「半封建」分割為不相聯屬的兩個范疇,因為二者是同步的、共生的。由於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成了半殖民地;與此同時,又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生發展,使中國變成了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為了侵略的利益,又保護和支持中國封建主義,扼制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所以近代中國社會是半殖民地條件下的半封建,又是半封建基礎上的半殖民地,兩者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共同形成了中國近代社會的特定狀態和屬性。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界定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是完全科學的。
由社會性質的爭論,還引出了一場關於「兩種趨向」論的爭論。有的學者認為,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存在著兩個而不是一個趨向:一是由於帝國主義侵略,使中國從獨立國變為半殖民地(半獨立),並向殖民地演化的趨向;另一是由於封建經濟解體,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使中國從封建社會變成半封建(半資本主義),並向資本主義演化的趨向。二者「在本質上是互相排斥、互相對立的」,因而不能把近代中國說成完全沉淪的過程。對此不同意見有兩種:一是認為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沉淪的過程。另一些人則認為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一個統一的過程,視半殖民地沉淪,半封建為上升,把二者完全對立起來,仍不脫簡單化。應當說近代中國殖民地化與半封建化二者都是既有沉淪又有進步,相互交錯斗爭,呈復雜的關系,沉淪不斷阻遏進步,但進步最終戰勝了沉淪(李時岳:《關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幾點思考》,《歷史研究》1988 年第1 期;《關於近代中國社會性質問題答記者問》,《學術研究》1988 年第6 期。林有能:《中國近代社會性質的再認識——廣東史學界的一場爭論》,《學術研究》1988 年第6 期)。關於近代史的基本線索研究這也是近年來爭論較激烈的一個問題。圍繞這一問題,形成了諸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意見認為,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 是中國近代史前期爭取獨立和要求進步的根本道路。據此,他們把太平天國農民戰爭、洋務運動、戊戌維新和辛亥革命認作近代中國進步潮流發展的「四個階梯」,是近代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另一種意見,則不同意按照洋務運動—戊戌維新—辛亥革命的線索來論述這個時期歷史的進步潮流,認為這三者之間在政治上並無必然的繼承關系,其性質是不大相同的。考慮近代史的基本線索應制約於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及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這一中心任務,因而毛澤東所說「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結合,把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過程,也就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過程」,正確地概括了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線索。這一派人並不輕視中國近代史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重要性,但認為只有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才是中國爭取民族獨立和謀求人民解放的正確道路。還有一種意見,則從民族運動的角度闡述近代史的發展線索,對上述兩派的觀點都有所批評,但又認為毛澤東所說的「兩個過程」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實際,是中國近代史全過程的主幹(李時岳:《從洋務、維新到資產階級革命》,《歷史研究》1980 年第1 期;張海鵬:《中國近代史的兩個過程及有關問題》,《歷史研究》1984 年第4 期;章開沅:《民族運動與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線索》,《歷史研究》1984 年第3 期)。
關於中國近代化問題研究近些年來,不少學者重視從近代化的角度探討中國近代史的發展,但於近代化的概念、進程和特點等問題頗多爭議,其中最大的分歧是於近代化的內涵理解不同。一派人認為,近代化就是資本主義化。另一派人則不同意這種看法,他們認為近代化不能脫離中國的實際,不改變半殖民地的社會地位,不解決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壓迫和掠奪,近代化就化不起來,而只能是半殖民地的「近代化」。近代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主權而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不僅是中國近代化的應有之義,而且直接為中國實現近代化提供了前提條件。
與近代化問題相關,學者們對近代史上的洋務運動的評價,也產生了爭論。關於洋務運動的爭論,不同的觀點大體有三:一部分學者認為洋務運動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相結合的產物,是統治階級為挽救自身危機而發起的自救運動,它對促進中國資本主義發生客觀上有某種進步作用,但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主要起了阻礙作用。在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的統治下,它不可能引導中國走向完全的資本主義,因而不能將之視作代表近代中國進步運動與近代化的開端。另一部分學者主張以是否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標准和從中國近代化總的進程這個角度來考察洋務運動的歷史。他們認為,洋務運動既是封建勢力和外國侵略者間矛盾的產物,又是中國積極回應世界文明潮流的結果。其主要目的在於反對外國的政治和經濟侵略,提倡學習西方,推進近代文明。它是一場地主階級領導的帶資本主義傾向的改革運動,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延緩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過程。因之,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代表了中國社會進步的不可逆轉的方向。還有一部分學者則主張分階段評價,認為1880 年以前,洋務運動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1880 年後,當資本主義發展要求變專制為民主以適應它的發展時,洋務運動仍堅持封建專制制度,便因違反歷史潮流而失敗。
以清道光二十年(1840)的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歷史進入了近代,即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這個時代,包括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兩個時期。從鴉片戰爭至1919 年五四運動以前,中間包括中華民國的成立和清皇朝的滅亡,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運動以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本卷論述的是自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至1919年五四運動以前80 年的歷史,為近代前編。在我國史學界,對中國近代史的下限,目前尚存在著不同的見解。有不少著述的下限斷於1919 年五四運動,此前為中國近代史,此後為中國現代史。但也有許多研究者認為,中國近代史的下限應至1949 年10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因為在1949 年以前,中國的社會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本卷採取後一種意見,即以五四運動作為近代前後編的劃分,而不是近現代的劃分。
鴉片戰爭後,由於西方資本主義的侵略,也由於清皇朝的腐敗,中國由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國近代的歷史,是災難深重的屈辱歷史,也是英勇抗爭和不斷探索的歷史。獨立、民主、富強和統一,成為中國近代歷史的主題。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一個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個任務是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近代中國人,從林則徐禁煙、抗英,太平天國起義,戊戌維新運動,義和團反帝運動,辛亥革命,直到護法運動,等等,都是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他們都為此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貢獻,但也都沒有能夠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地位。因而在五四運動後,又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在鴉片戰爭後的晚清社會里,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除原有的農業和手工業經濟外,出現了近代資本主義工業經濟,這是鴉片戰爭以前所沒有的。到辛亥革命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工業有了進一步發展。但是,這種發展是很緩慢的,很微弱的。據統計,近代工業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到1920 年僅為4.9%,農業和手工業經濟卻佔95.1%。這是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壓迫、掠奪的結果。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結合起來,支持反動派作為他們統治中國的支柱。正是由於帝國主義的維護,封建的土地關系、商業高利貸資本和一切前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及上層建築得以保持下來。帝國主義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化,又使中國停留在半封建狀態。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階級結構也發生變化,出現了新的階級。這就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產階級的成長,必然要在政治上提出要求。反映這種要求的,一是戊戌變法運動,一是辛亥革命。
鴉片戰爭後,西學的傳播,尤其是新知識分子的出現,在思想文化方面也發生了新的變化。與傳統歷史循環論、綱常名教等相對立的,是進化論、民權、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傳播。「詩界革命」、「文體革命」、「小說界革命」、「戲劇改良」以及「史界革命」等相繼提出,使文藝、史學出現了新氣象。廢科舉,辦學堂,出國留學,教育方面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到五四運動前,新文化運動形成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