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朝代計時順序

中國歷史朝代計時順序

發布時間:2021-03-13 12:47:57

『壹』 中國的各個朝代按時間的先後順序排

夏朝 約前2029年-約前1559年;

商朝 約前1559年-約前1046年;

西周 約前1046年-前771年;

東周 前770年-前256年;

秦朝 前221年-前207年;

西楚 前206年-前202年

西漢 前202年-8年;

新朝 8年-23年;

玄漢 23年-25年;

東漢 25年-220年;

三國 220年-280年;

曹魏 220年-266年;

蜀漢 221年-263年;

孫吳 222年-280年;

西晉 266年-316年;

東晉 317年-420年;

十六國 304年439年;

南朝 420年-589年;

劉宋 420年-479年南齊 479年-502年;

南梁 502年-557年;

南陳 557年-589年;

北朝 386年-581年;

北魏 386年-534年;

東魏 534年-550年北齊 550年-577年西魏 535年-557年;

北周 557年-581年;

隋朝 581年-618年;

唐朝「前期」618年-690年;

武周 690年-705年;

唐朝「中後期」705年-907年;

五代 907年-960年;

後梁 907年-923年;

後唐 923年-936年;

後晉 936年-947年;

後漢 947年-951年;

後周 951年-960年;

十國 891年-979年;

南吳 902年-937年;

南唐 937年-975年;

前蜀 907年-925年;

後蜀 933年-966年;

南漢 917年-971年;

南楚 896年-951年;

吳越 907年-978年;

閩國 909年-945年;

荊南 924年-963年;

北漢 951年-9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遼朝 916年-1125年;

西夏 1038年-1227年;

元朝 1271年-1368年;

明朝 1368年-1644年;

清朝 1644年-1911年。

(1)中國歷史朝代計時順序擴展閱讀:

例舉介紹:

1、夏朝

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2、漢朝

漢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主要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五年。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漢朝,史稱西漢;定都長安。漢文帝、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國策開創「文景之治」。

漢武帝即位後開辟絲路、攘夷拓土成就「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公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常安,史稱新朝,西漢滅亡。

公元25年,劉秀統一天下後,仍沿用漢作為國號,史稱東漢。定都洛陽,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

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東漢名存實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後劉備建立蜀漢延續漢室,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3、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於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繼位後開創了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

690年,武則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陽,史稱武周,開創了「上承貞觀,下啟開元」的治世局面,為盛唐的出現奠定了基礎。705年,神龍革命之後,唐中宗恢復唐朝國號。

唐玄宗即位後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

中後期經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國勢漸振。878年,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貳』 中國歷史朝代按時間順序怎麼排列

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西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

一、順序列表

1、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2、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3、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6、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8、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9、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10、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11、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16、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二、朝代資料

1、西周

西周(前1046—前771),周是關中一個古老的部族,始祖名棄,善種植,堯舜時被封為「後稷」,封於邰(今陝西武功縣及楊陵區一帶)。

公劉時由邰遷到邠(今彬縣、旬邑縣之間),到古公亶父時遷到岐山之陽的「周原」(今扶風縣與岐山縣交界處)。

周人在這里興建城邑、疆理田地、設置官吏、建立軍隊,商代晚期已為渭水中游的強盛諸侯國。姬昌(文王)遷都豐(今西安市長安區馬王村一帶)。

姬昌死,其子姬發(武王)即位,在灃河的東岸營建鎬京(今灃東新區斗門鎮一帶)並修文王緒業,公元前1046年,經牧野之戰,滅商建立周朝,史稱西周。

西周後期社會矛盾包括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趨激化,對土地以及政權的爭奪,加速了西周的滅亡。國人暴動動搖了西周統治的基礎,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殺死,西周滅亡了。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諸侯立周平王(宜臼)為國王,平王將京都從宗周遷至洛邑(洛陽),歷史上稱東遷以後的周王朝為東周。

2、東周

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西周覆滅後,諸侯擁立原先被廢的太子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

東周的前半期,諸侯爭相稱霸,稱為春秋時代。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聯手滅智氏家族後,三家分晉,各諸侯相互征伐,稱為戰國時代。

周平王東遷以後,管轄范圍大減,形同一個小國,春秋時共有140多諸侯國。面對諸侯之間互相攻伐和兼並,天子不能擔負共主的責任,經常要向一些強大的諸侯求助。在這情況下,強大的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諸侯對四夷侵擾則「尊王攘夷口號團結自衛。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發生子帶之亂,周襄王不能平,求救於晉文公,文公誅叔帶,遂為伯而得河內地 。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襄王為晉文公所迫,於河陽踐土會盟。

周赧王時,國勢益弱,分為東周國和西周國。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國借道東周攻打韓國,周人兩邊都不敢得罪,左右為難。

東周王城位於諸強國之間,不能同心協力,反而彼此攻殺。至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被秦國所滅,同年周赧王病死,東周覆亡。七年後,東周國亦被秦所滅。東周共傳25王,歷時515年。

3、西漢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又稱為前漢。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經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於山東定陶稱帝,國號漢,定都洛陽。同年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西漢在諸多制度上承襲了秦制,漢初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社會經濟迅速恢復,農業、手工業及商業空前繁榮,史稱文景之治。

漢武帝繼位後,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鹽鐵官營等制度加強中央集權,並獨尊儒術統一思想。

對外則開拓了東並朝鮮、南據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的遼闊疆域,奠定漢地基本范圍;又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溝通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拓展對外交往,並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

漢昭帝繼位後,霍光輔政,沿襲武帝晚年息兵養民的國策,恢復漢朝的國力。至漢宣帝時期,對外降服匈奴並設西域都護府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對內整頓吏治、輕徭薄賦,開創了國力極盛的孝宣之治。

公元前36年,陳湯斬殺郅支單於,標志西漢時期的漢匈戰爭結束。 公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長安,史稱新朝,西漢覆滅。

西漢的政治制度多沿襲秦朝,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地方實行郡國制,而此時的牛耕和鐵器普遍流行。西漢時期諸夏人民的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

西漢也是中國的黃金時代,文學、史學、藝術和科技等領域的成就輝煌燦爛,隨著絲綢之路,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成為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強國。西漢出土文物種類豐富,展現出多姿多彩的風貌。

4、東漢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漢朝。

新朝末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漢朝宗室劉秀趁勢而起。公元25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建立東漢並開創了光武中興。

東漢時,三公權力被大幅削弱,尚書台權力得到提升。明帝、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漢章帝後期,外戚日益跋扈。漢和帝繼位以後,掃滅外戚,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史稱之為永元之隆。

東漢中後期太後稱制、外戚干政,幼年繼位的幼君多藉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朝政日益腐敗,豪強勢力大肆兼並土地。

漢桓帝、漢靈帝在位時期,昏庸無道、橫征暴斂、賣官鬻爵,農民在多重殘酷壓榨下不堪重負,公元184年爆發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將民變基本平定,卻導致地方豪強擁兵自重。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自此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董卓被殺死後,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覆滅,進入三國割據時期。

東漢在文化、科技、軍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鄭玄將經學推向高峰並開創鄭學,科技上蔡倫改進造紙術,張衡發明地動儀和渾天儀,軍事上迫使北匈奴西遷,佛教在此期間經白馬寺傳入中國。

東漢豪強地主勢力擴張並形成門閥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內遷,北匈奴西遷後鮮卑人占據漠北,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5、北宋

北宋(960—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

顯德七年(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定都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改元建隆。後通過杯酒釋兵權,將兵權與財政權集中於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鎮割據的亂象。

但也導致宋朝與遼國、西夏、金國的戰爭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發生靖康之難,次年被金國滅亡。

北宋疆域東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門關為界;西北以陝西橫山、甘肅東部、青海湟水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為界。宋神宗時通過熙河開邊收復河湟,宋徽宗時期於青海北部置隴右都護府,並重金贖回幽雲七州。

宋朝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採用分化事權方式,宰相職位由多人擔任,還實行官銜與實際職務分離的官吏任用制度,這些對維護國家統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有人認為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經濟文化繁榮。咸平三年(1000年)GDP為265.5億美元,占據世界比重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

北宋時期,因推廣占城稻,人口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

北宋時期對外關系在唐朝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在東亞同朝鮮和日本關系交流密切,在東南亞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強了聯系,同時還影響到了西亞和非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歷史朝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東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東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宋

『叄』 中國歷史朝代皇帝順序、年號、時間(包括干支和公元計時)是什麼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如下: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夏朝( 約公元前2070~1600年 ) 商朝( 約公元前1600~1046年 ) 周朝( 約公元前1046~249年 )

春秋( 公元前770~476年 ) 戰國( 公元前475~221年 ) 秦朝( 公元前221~207年 )

漢朝( 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 三國( 公元220~280年 ) 晉朝( 公元265~420年 )

十六國( 公元304~439年 ) 南北朝( 公元420~589年 ) 隋朝( 公元581~618年 )

唐朝( 公元618~907年 ) 五代十國( 公元907~960年 ) 宋朝( 公元960~1279年 )

遼朝( 公元907~1125年 ) 金朝( 公元1115~1234年 ) 元朝( 公元1271~1368年 )

明朝( 公元1368~1644年 ) 清朝( 公元1636~1911年 )
朝代 時間 都城 都城所在地 傑出君王
夏 前2070-前1600 安邑 山西省運城市夏縣 禹
商 前1600-前1046 亳 河南省鄭州市 湯 盤庚
殷① 河南省安陽市
周 前1046-前256 鎬京② 陝西省西安市 周武王姬發
洛邑 河南省洛陽市
秦 前221-前207 咸陽 陝西省咸陽市 西安市 始皇帝嬴政
漢 前202-220 長安 陝西省西安市 漢高祖劉邦 漢文帝劉恆 漢景帝劉啟 漢武帝劉徹
洛陽 河南省洛陽市
許昌 河南省許昌市
新 8-23 常安 陝西省西安市
三國時期 220-280

魏 220-265 洛陽 河南省洛陽市 魏文帝曹丕
蜀漢 221-263 成都 四川省成都市 漢昭烈帝劉備
吳 222-280 建業 江蘇省南京市 吳大帝孫權
晉 265-420 洛陽 河南省洛陽市 晉武帝司馬炎
建康 江蘇省南京市
十六國時期③ 304-439
南朝時期 420-589 建康 江蘇省南京市
宋 420-479 宋武帝劉裕
齊 479-502 齊高帝蕭道成
梁 502-557 梁武帝蕭衍
陳 557-589 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時期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省大同市 魏道武帝拓跋珪 魏太武帝拓跋嗣 魏孝文帝拓跋宏
洛陽 河南省洛陽市
東魏 534-550 鄴 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
北齊 550-577 齊文宣帝高洋
西魏 535-557 長安 陝西省西安市
北周 557-581 周孝閔帝宇文覺
隋 581-618 大興 陝西省西安市 隋文帝楊堅 隋煬帝楊廣
洛陽 河南省洛陽市
唐 618-907 長安 陝西省西安市 唐高祖李淵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唐玄宗李隆基
洛陽 河南省洛陽市
晉陽 山西省太原市
武周 690-705 神都 河南省洛陽市 武周聖神皇帝武曌

五代十國時期
五代 907-960 汴梁 河南省開封市
洛陽 河南省洛陽市
後梁 907-923 梁太祖朱晃
後唐 923-936 唐庄宗李存勖
後晉 936-946 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 947-950 漢高祖劉知遠
後周 951-960 周太祖郭威 周世宗柴榮
十國④ 902-979
宋 960-1276 汴梁【東京】 河南省開封市 宋太祖趙匡胤 宋太宗趙光義
洛陽【西京】 河南省洛陽市
大名【北京】 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
應天【南京】 河南省商丘市
臨安【行在】 浙江省杭州市

遼 907-1125 臨潢【上京】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大定【中京】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
大同【西京】 山西省大同市
遼陽【東京】 遼寧省遼陽市
黃龍【北京】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
西夏 1038-1227 興慶【中興】 寧夏自治區銀川市 夏景宗李元昊
西平【西京】 甘肅省武威市
金 1115-1234 會寧【上京】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金海陵王完顏亮
大定【北京】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
遼陽【東京】 遼寧省遼陽市
大同【西京】 山西省大同市
中都 北京市
開封【南京】 河南省開封市
中京【洛陽】 河南省洛陽市
南詔 738-897 羊苴咩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皮邏閣 世隆
大長和 897-902 鄭買嗣
大天興 928-929 趙善政
大義寧 929-937 楊干貞
大理 937-1253 段思平
大中⑤ 1094-1096 高升泰

元 1206-1368 大都 北京市 元太祖成吉思汗 元世祖忽必烈 元武宗海山
上都【開平】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
中都 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
西京【大同】 山西省大同市
明 1368-1644 應天 江蘇省南京市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明仁宗朱高熾 明宣宗朱瞻基
順天 北京市
承天 湖北省荊門市鍾祥縣級市
北京【開封】 河南省開封市

清 1644-1911 興京【赫圖阿拉】 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 清太祖努爾哈赤 清太宗皇太極 清世祖福臨 清聖祖玄燁 清世宗胤禛 清高宗弘歷
東京【遼陽】 遼寧省遼陽市
盛京【奉天】 遼寧省沈陽市
順天 北京市
中華民國⑥ 1912-1949 南京 江蘇省南京市 孫中山【開國大總統】
北平 北京市
西京 陝西省西安市
行都⑤ 河南省洛陽市
陪都 重慶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至今 北京市 北京直轄市 毛澤東【開國主席】

『肆』 說出中國歷史朝代按先後順序。

中國歷史朝代歌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國歷史朝代簡表
朝代 起止年代 創建人 都 城
黃帝堯舜禹 約170萬-4000年前 黃帝堯|舜 /
夏朝 前2100-1600 啟 陽城
商朝 前1600-1100 湯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鎬
東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戰國 前475-221 / /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陽
西漢 前202-公元8年 漢高祖 長安
新朝 8-23 王莽 長安
東漢 25-220 光武帝 洛陽

三國
魏 220-265 曹操 洛陽
蜀 221-263 劉備 成都
吳 229-280 孫權 建業
西晉 265-316 司馬炎 洛陽
東晉 317-420 司馬睿 建康
十六國 304-439 / /

南北朝 420-581 / /
隋朝 581-618 楊堅 大興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長安
五代十國 907-960 / /
宋朝 北宋 960-1127 趙匡胤 開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臨安
遼朝 916-1125 耶律阿寶機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興慶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爾哈赤 北京

『伍』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漢、東漢、三國(曹魏、蜀漢、東內吳)、西晉、東容晉、五胡十六國、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

中國古代政權的最高統治權力者皆是王或皇帝,由家族世襲相承構成的「家天下」的政權稱之為「朝」或「朝廷」。此等由世襲王族所建構的政權更替構成了中國朝代。東漢末年之前,只有被視為正統之天下共主才敢稱朝。而不是隨便一個國號、政權都可以稱「朝」。


(5)中國歷史朝代計時順序擴展閱讀:

更換非本家族繼承人的中原王朝大多都會更改國號及正朔(如年號等紀年方法)。一般奉在中原的王朝為正朔,其他為割據政權。五代十國(「代」為正統,「國」為割據)是個很明顯的例子,就像把中國歷史朝代整合成朝代歌(朝代順序表口訣),一般稱之「唐宋元明清」,而不是「唐宋金元明清」。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朝代計時順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