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的國防的歷史

中國的國防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13 10:21:03

Ⅰ 中國國防大致發展歷程有哪些

軍事戰爭上:七次戰役基本全勝。對越、對蘇、對印、對美等。

軍事科技上:核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6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等等。

其餘科技上:很多華裔獲得諾貝爾獎,中國科學家在某些高科技領域的研究水平領先世界,但基礎科技水平還是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政治地位上: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的壯大,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也越來越高。

經濟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漸漸地使全國人民都富裕起來(還沒有最終完成)。

社會文化上:雖然教育體制不對,但比建國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種文藝水平越辦越高,漸漸地在國際上站穩腳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會也在中國舉辦。

影視文化上:這個我就不用多說了吧,國內影視製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兒有這么多豐富的電視節目可看呢?藝術水平也在提高。民間藝術也在保護。

體育上:中國的成就太輝煌了,已經連續幾屆人類奧運會名列前三甲了,中國的優勢項目稱霸全人類。最近的劉翔、姚明還有冰上項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響力。逐漸舉辦世界級別各大體育賽事:奧運會、F1、亞洲會等等非常多。

祖國六十年的變化
彈指揮間、滄桑巨變,6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來,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華夏兒女們安居樂業。青藏鐵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鐵路,中國人民做到了;火車多次提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奧運場館建設,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舉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著一個又一個壯舉!
六十年裡,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文明古國成為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沒了許多樓房,淹沒了許多人民,卻淹不滅中華兒女的愛心;2007年年底,當春節來臨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雪災,阻礙了人們回家的道路,卻阻礙不了中華兒女救災的決心;2008年5月,里氏高達8.0級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牽動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樓房,震碎了一顆顆逝世者家人的心,卻震不倒中華兒女突破重重困難的熱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難除以13億,會變成小小的煩惱,再小的幫助乘以13億,會變成大大的扶持。炎黃子孫會手挽手,心連心,克服一切困難!
六十年來,中國的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中國在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楊利偉叔叔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2008年,中國的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飛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訪嫦娥和玉兔;同樣是2008年,神舟七號升空,翟志剛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進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員。中國的科技技術蒸蒸日上,為發展中的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六十年來,中國建設新農村的腳步越走越快。以前,農村人知識很少,只知道勞作。現在,「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越來越普遍,連許多老年人都發奮學習。農業不僅用上了力氣,同時也充分運用上了智慧。越來越多的農村人上了中學、大學,成為了建設祖國新一代的智囊團;以前,農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過的都是苦日子。現在,農村人的經濟能力越來越好,紛紛過上了小康生活。手機、彩電、冰箱……這些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一樣樣成為了現實。以前,農村給人的印象是又臟又亂。一下雨,小路便成為了「水泥路」,山上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現在,一提到農村,人們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青山綠水……改革開放,讓農村展現出了勃勃的生機,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

Ⅱ 中國國防歷史的啟示

中國國防歷史及帶給我們的啟示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重要的無非兩件大事,一個是發展 問題,一個是安全問題。

國防,是人類社會發展與安全需要的產物,它是關繫到國家和民族 生死存亡、榮辱興衰的根本大計。國防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服務於國家利益。

丘吉爾有 一句名言:「我們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從中我們可以發 現,國防直接關系國家的安全、民族的尊嚴、社會的發展。 翻開中華名族悠悠的歷史長卷,我的國防經歷了無數個強盛與衰落的交替。

大約公元前 21 世紀, 中國古代社會開始由原始氏族公社制社會進入奴隸制社會, 出現了 國家。從此,作為抵禦外來侵犯和征伐別國的武備——國防的雛形便函產生了。隨後的幾千 年征戰中,為保家衛國,逐漸形成了我國古代的國防政策和國防理論。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 各諸候國之間連年征戰, 使國防觀念迅速得到強化, 雖然當時的諸子百家在政治和哲學主張 方面各放異彩,諸如「義戰卻不非戰」「非攻兼愛卻不非誅」 、 「富國強兵」「以正治國,以 、 奇用兵」「不戰而屈人之兵」等思想,表明春秋戰國時期對武備和國防的重視,而且國防思 、 想已經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全面奠定古代軍事思想的基礎, 標志我國古代軍事思想在這個時 期已經基本成熟。

歷史進入秦、漢、隋、唐、五代時期,中國國防建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其間開始全面整理兵書,初步形成古代軍事學術體系。通過三次大規模的整理,戰略思想趨 於成熟,戰略防禦思想得到進一步完善。宋朝至清朝前期,是中國封建地主階級沒落時期, 但軍事上進入冷、熱兵器並用時代,因此,國防政策和國防理論上也有相當的發展,大量軍 事著作面世,軍事思想研究向體系化發展。

總體上來說,夏朝至前清,古代國防理論不斷發 展和完善,形成較為完整的古代國防理論體系。

Ⅲ 中國國防的歷史包括

一、古代國防歷史
我國古代國防自夏朝開始至1840鴉片戰爭止。包括:1,古代兵制建設,如出現步兵,騎兵,水師等獨立兵種,打破世襲兵制,採用募兵制與郡縣徵兵制,剝奪私屬武裝,集中軍權統一軍隊,文武分職,憑兵符任將發兵。按軍功進爵升賞。將帥專職化等等。2,古代海防建設與邊防建設,如見長城,關堡相連,軍事屯田,沿海修2衛城所城,堡寨墩烽相結合的防禦體系。3,古代富國強兵的國防思想,不贅述
二、近代國防史
自1840鴉片戰爭至1949新中國成立。主要為我國對抗外敵的反抗史,近代史有大篇幅介紹,不過多贅述
三,新中國國防建設
包括四階段
第一階段(1949——1953)完成三大任務:解放全國大陸與除台灣澎湖金馬外全部沿海島嶼,肅清大陸的國民黨殘余武裝,平息匪患;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建立健全的軍事領導機構與軍事制度,建立初具規模的海軍空軍和各兵種部隊,建立了大批軍事院校,統一了軍隊編制體制,建立了各項規章制度
第二階段(1953——1965)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突飛猛進。確定了我國國防建設的主要任務:防禦帝國主義侵略,保衛社會主義建設,保衛亞洲與世界和平。制定了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防禦工程體系完備,國防體系基本完成配套,同時國防工業區的矚目成就,於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第三階段(1965——1976)有林彪與四人幫的干擾破壞,但毛周等領導人保持了軍隊的穩定,此階段我國輕淡實驗與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第四階段(1978—— )鄧根據國際形勢不斷緩和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的觀點。使國防建設思想實行了戰略型轉變。

PS:全手工錄入,來源自軍事理論教程。給分什麼的你懂的

Ⅳ 中國國防發展的歷程

一、解放初期的凱歌行進期

新中國國防建設的第一個時期,是1949年到1964年的凱歌行進期。如果說國家經濟建設在1958年就結束了第一個黃金發展期而陷入了誤區,國防建設的指導在50年代末還難得地保持了相對比較清醒的認識,直至1964年以前還能在健康的道路上前進。

二、在曲折和動亂中艱難發展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免不了經歷曲折,國防事業的發展也是如此。從60年代中期起,中國國內出現了持續的政治動亂,我國的國防事業發展同樣出現了一個「馬鞍型」。

三、在改革開放中迎來大發展

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成就,通過天安門國慶閱兵的窗口也向國內外充分顯示出來。如1984年國慶35周年的閱兵中亮相的裝備大都已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一代以上。1999年國慶五十周年的天安門閱兵時,亮相的新型坦克、裝甲車和各類導彈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已大幅縮小。

拓展資料:

國防,就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恐怖分子等,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國防,是一門求生學問,也是國家的防務,是指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所進行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

國防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服務於國家利益。丘吉爾有一句名言:「我們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此言語中的國防直接關系國家的安全、民族的尊嚴、社會的發展。

現代國防又叫社會國防、大國防、全民國防,包括武裝建設、國防體制、軍事科技和工業、國防工程、軍事交通通信、人力動員、國防教育、國防法規諸多方面,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

從最高元首到每個公民,從軍事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和意識形態都與之密切相關。現代國防以軍事力量為核心,還包括有關的非軍事力量;它重視國家的戰爭潛力,特別是戰時的動員效率;它還是以經濟和科技為主的綜合國力的競爭。

現代軍隊是知識和科技密集的武裝集團,強調質量建軍勝過「人海戰術」。和平時期國防的作用是威懾,要求不戰而勝;戰時國防的責任是實戰,目標是勝利。

Ⅳ 中國國防歷史

有人說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因為他們看到了蘊藏在東方這條巨龍所潛在巨大能量,看到了中國和她孕育的人民在古代的輝煌,在90年代創造的奇跡!中華兒女都在為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拚搏著,我們嚮往幸福,我們渴望富足,我們也不會忘記中國在近代所遭受的巨大屈辱和損失,這是我們的痛,也是我們奮斗的動力!!

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的爆發,導致了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從此"天朝大國"的大門頓開,陷入了一個又一個國防危機,中華民族步入了漫漫長夜。開始了一部充滿屈辱、辛酸和悲壯的近代中國的國防史。隨著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開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越來越深,沿江、沿海到處是被強迫開放的通商口岸和租界,中國的各項交通事業全為列強所壟斷,國內到處可見外國駐軍,整個中國被劃分成幾個帝國主義的勢力范圍,徹徹底底成為有國無防的國度,終日在風雨中飄搖。在推翻封建帝制之後,不幸又遭帝國主義列強支持下的軍閥混戰,社會遭到更大的破壞!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大舉侵略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慘痛的災難!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這半個多世紀中,中國的主權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國土被割讓、大批戰後賠款付出,使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飽受苦難!

歷史是一面鏡子。中國近現代史的沉痛教訓告訴我們,國防以經濟基礎作為後盾,強兵必先富國,兩者應當協調發展。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基本依託,經濟建設搞不上去,國防建設就無從談起。國防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防建設搞不上去,經濟建設的安全環境就難以保障。因此,我們在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必須切實加強國防建設,使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形成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

歷史還啟示我們,國防服從於政治,服務於政治,國防與政治密切相關,國家的政治是否開明,制度是否進步,直接關繫到國防能鞏固--政治昌明是國防鞏固的根本。縱觀我國數千年的國防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凡是興盛的時期和朝代,都十分注意修明政治,實行較為開明的治國之策.原本西陲小國的秦國,從商鞅變法開始,修政治,明法度,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國防日漸強大,為並吞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唐初建之時,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正是由於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開明的政治制度,使國家很快從隋末的戰爭廢墟中恢復過來,很快成為國力昌盛,空前統一的大唐帝國.凡是衰落的時期和朝代,無不因為政治腐敗導致國防虛弱.唐朝中期以後,兩宋乃至於晚清都是如此。

歷史也清楚的告訴我們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國防強大的關鍵。縱觀我國幾千年的國防史,凡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時期,國防就強大;凡是國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銳的時期,國防就虛弱清王朝晚期,在西方列強的進攻面前,不僅不敢發動反侵略戰爭,不依靠、不支持人民群眾進行戰爭,反而認為"患不在外而在內","防民甚於防火"。對人民群眾自發組織的反侵略斗爭,實行鎮壓的方針,最終造成屢戰屢敗,割地賠款,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和組織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敵強我弱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充分動員和組織人民,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共同抗擊侵略,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因此為了在偉大的新時期,我們更應該去努力維護我們的祖國統一,民族團結,與那些企圖分裂我們偉大祖國的敵人做最堅決的斗爭!!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的時代,是科技高度發展的時代,科技進步是國防強盛的重要力量!國防建設歷來是世界各國先進技術競爭的主要領域。 "先進的武器畢竟是重要的,科學技術是不能忽視的"。國防科技領域,要重點研究開發一些關鍵技術。掌握這些技術,是實現我國新時期軍事戰略的需要,也是整個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實行積極防禦,把軍事斗爭准備的基點放在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上,是我軍新時期的軍事戰略方針。圍繞這個方針,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迎接世界軍事發展的挑戰,要千方百計把我軍的武器裝備搞上去。

綜上可知,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落後就要挨打!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扎實掌握專業技能,把自己努力培養成有用之人,在步入社會之後,為我們經濟的發展,為我國科技的進步,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話建設,為我國國防的強盛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奮斗終身!!

Ⅵ 中國的國防歷史對我們有哪些啟示

一、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經濟是國防的物質基礎,國防的強大有賴於經濟的發展。早在春秋時期齊國的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富國強兵」的思想,孫子則更直接地指出:兵不強則不可以摧敵,國不富不可以養兵,富國是強兵之本,強兵之急。這一觀點抓住了國防強大的根本所在。

我國古代凡是有作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王朝,無不強調富國強兵。秦以後的漢、唐、明、清各代前期國防的強盛,都是與民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的結果;與此相反,以上各朝代的衰敗,也都由於經濟的衰落導致政治腐敗和國防孱弱所至。無數歷史史實證明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二、政治開明是國防鞏固的根本

政治與國防緊密相關,國家的政治是否開明,制度是否進步,直接關繫到國防能否鞏固,良好的政治是固國強兵的根本。

縱觀我國數千年的國防史,不難發現,凡是興盛的時期和朝代,都十分注意修明政治,實行較為開明的治國之策。原本西陲小國的秦國,從商鞅變法開始,修政治,明法度,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國防日漸強大,為吞並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唐初建之時,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正是由於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開明的政治制度,使國家很快從隋末的戰爭廢墟中恢復過來,很快成為國力昌盛、空前統一的大唐帝國。凡是衰落的時期和朝代,無不因為政治腐敗導致國防虛弱。唐朝中期以後,兩宋乃至晚清都是如此。

三、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國防強大的關鍵

翻開幾千年的國防史,人們都會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凡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時期,國防就是鞏固、就強大;凡是國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銳的時期,國防就虛弱、就頹敗。

晚清時期,在西方列強的進攻面前,不僅不敢發動反侵略戰爭,不依靠、不支持人民群眾進行戰爭,反而認為「患不在外而在內」、「防民甚於防火」。對人民群眾自發組織的反侵略斗爭實行殘酷的鎮壓,最終造成對外作戰中屢戰屢敗,割地賠款,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四、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中國是發展中大國,軍費有限,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必須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必須有自己的「撒手鐧」。

(6)中國的國防的歷史擴展閱讀:

我國國防的性質:

一,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保衛祖國是全體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即我們的國防是全國人民的國防。

二,我們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我國的國防不受外國勢力的影響,不與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結盟,即我們的國防是獨立自主的國防。

三,我國屬於發展中國家,永遠不做超級大國,不搞霸權主義,我們不要任何國家的一寸土地,也不允許任何國家侵佔我國的一寸土地。即我們的國防是積極防禦的自衛型國防。

全民國防教育日的來歷

2001年8月31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確定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這是中國第一個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國防教育的主題節日。

國家之所以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一是針對和平時期人們國防觀念淡化,需要加強國防教育;二是為全民參與國防教育活動提供一個大眾化、社會化的載體。

依法確立一個每年都能讓全體公民共同接受國防教育的時機,可以更好體現我國國防教育的全民性、全社會性的特點。此時學校普遍已經開學,便於學校和社會組織活動,不選擇歷史上的某一國恥紀念日,為的是不針對特定國家。

四次「倒逼」的國防現代化之路

第一次「倒逼」是抗美援朝戰爭。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需要休養生息,恢復經濟,醫治戰爭創傷。但是,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中國人民為了保家衛國,進行抗美援朝。這一仗,打出了我們的國威、軍威,也「倒逼」了中國軍隊的發展。

1954年,中國軍隊在裝備上學習蘇軍,共裝備了106個步兵師、18個地面炮兵師、8個高炮師、3個坦克師和23個航空兵師。蘇聯當時援助中國項目156個,落實了150個,其中44個與軍工有關,這為我們三軍主戰裝備的工廠打下了基礎。

中國用不到十年的時間、幾十億的人民幣,建造了自己的國防工業體系,創造了世界上用時最短、成本最低的國防建設奇跡。可以說,敵人的步步緊逼,促使我們打下了國防現代化的基礎。

第二次「倒逼」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對我們進行的「核訛詐」和「核威脅」。1952年,艾森豪威爾上台,把核武器部署在關島。1955年,海峽兩岸發生危機,艾森豪威爾說:沒有任何理由不使用核武器。這明顯是對中國進行核訛詐。

中國領導人認識到,如果我們沒有核武器就會被別人欺負。於是請求蘇聯幫助我們建立核工業設施。然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聲稱,中國不願意加入他們的核保護傘,他敢斷言,中國不僅造不出原子彈,而且很可能連褲子都會輸掉。

這時,毛澤東同志說了句擲地有聲的話:「那好吧,就讓我們自己來干一干,我們也來試一試。」陳毅元帥說:「即使我們把褲子當了,也要生產出自己的原子彈。」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次核試驗的成功,標志著中國國防現代化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第三次「倒逼」是1999年的「炸館事件」和2001年的「撞機事件」。2000年,我到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當訪問學者,參加一次學術報告會,正好美國將軍、前北約駐歐盟軍最高司令克拉克回來述職,講美軍在科索沃戰爭中的武器裝備打擊目標如何精準。

我問克拉克先生:「既然你們的武器裝備打擊目標這么精準,怎麼把我們駐南聯盟大使館給炸了?」克拉克無言以對,美國前國務卿黑格只好站起來圓了一個場,說那次確實是一次誤炸,希望中國朋友對此能予以諒解,並再次向中國表示歉意。

這一「炸」一「撞」使我們得到了兩個戰略啟示:一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二是「落後就要挨打」。

於是,我們調整了改革開放之初制定的「軍隊要忍耐,軍隊要勒緊褲腰帶,國防建設要給經濟建設讓路」的方針,制定了「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同步發展,協調發展」的方針政策,現在又進一步發展為「軍民深度融合」的戰略。

2009年,在國慶60周年大閱兵上,我國亮相了很多新型裝備,這就是「十年磨一劍」。

第四次「倒逼」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南海問題凸顯,我們的島礁被蠶食,資源被掠奪,海域被瓜分,主權受到侵害。2012年的「黃岩島事件」,2013年的「仁愛礁事件」,2014年的「半月礁事件」,都使中國忍無可忍。

然而,我們的國防能力和國防需求之間還有差距。我們不得不加強自己的國防建設。於是,我們自力更生,研發出了自己的預警機,這對增強我們的國防力量有很大幫助。在某些技術指標上,我們的預警機甚至超過了美國的預警機。

美國的預警機(美國E3預警機)是一個機械掃描,而我們的預警機(中國空警2000預警機)是電子掃描。因此,我們的預警機也叫「爭氣機」,給我們中華民族爭了氣。目前,我們的052C、052D導彈驅逐艦,054A導彈護衛艦以及我們的加油機、預警機都已開始裝備部隊。

Ⅶ 中國國防的歷史有哪些

中國國防的歷史有:

1、洋務運動。

以「自強」為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海陸軍,建成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其中規模最大的近代軍工企業是在上海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

2、北洋水師的成立。

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12月17日於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撥出400萬兩白銀給予海軍建設。艦隊實力曾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採用當年《美國海軍年鑒》排名,前八名分別為: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西班牙、奧斯曼土耳其、義大利、美國)。

3、黃海海戰。

1904年2月8日日本聯合艦隊的魚雷艇偷襲駐旅順口外錨地的俄國太平洋艦隊,日俄戰爭爆發。雙方在旅順港外都制定了相應的水雷封鎖戰術,雙方有多艘戰艦觸雷沉沒。

4月18日俄太平洋艦隊的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觸雷沉沒,艦隊司令斯捷潘·奧西波維·馬卡洛夫遇難,從此俄軍喪失了爭取黃海制海權的自信心。

4、威海之戰。

日本魚雷艇屢屢偷襲成功。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對日本的最後一戰。結果日本獲得決定性勝利,北洋水師在此戰中全軍覆沒,京畿地區頓時門戶大開,位於旅順的日軍也展開進攻,連破鳳凰、營口、海城、牛庄等地,清軍全線潰敗。

以慈禧為首的統治集團向日本乞和投降,派遣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前往日本和談。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甲午中日戰爭結束。

5、虎門銷煙(1839年6月)。

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此次戰爭時政簽訂的。虎門銷煙間接導致了不平等條約給華夏人民帶來的傷害(割地賠款)。

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國際禁毒日。

Ⅷ 簡要回顧中國國防發展史

現代科學強調系統方法,回顧歷史也要用多元化的視角深入思考。新中國建立60年來,可謂「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國防建設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應是「大國防」的概念,包括國防指導理論、保衛國家的自衛作戰、軍隊現代化、武器裝備和國防工業體系、後備力量建設等方面,研究國防問題也需要有一個全方位的大視野,應有繼承傳統又有所超越的創新思維。通過回溯60年來的崢嶸歲月,總結其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將有助於我們更好認識有中國特色的國防建設規律。

解放初期的凱歌行進期

新中國國防建設的第一個時期,是1949年到1964年的凱歌行進期。如果說國家經濟建設在1958年就結束了第一個黃金發展期而陷入了誤區,國防建設的指導在50年代末還難得地保持了相對比較清醒的認識,直至1964年以前還能在健康的道路上前進。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中國人民已經有了經歷二十多年戰火鍛煉的一支英雄軍隊,國家的工業基礎和國防建設的條件卻極其落後。國家沒有工業化基礎就是一個「軟骨動物」,軍隊的機械化、現代化便無從談起,中國也擺脫不了落後挨打的狀態。

解放初期,中國對外實行「一邊倒」的方針,蘇聯希望中國通過向其訂貨的方式解決武器裝備。毛澤東卻做出了一個有遠見的決策,以全面引進蘇聯先進技術的方式建立獨立自主的國防工業體系。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有44項是軍工企業,包括陸海空軍全面配套的軍工廠。1957年夏天,中共中央利用赫魯曉夫因內部矛盾有求於毛澤東表態支持的機會,得到蘇聯提供的核技術援助,從而開始了「兩彈」(導彈、核 彈)事業的起步,從而抓住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機遇。中蘇發生爭吵後,赫魯曉夫於1959年停供原 子彈樣品,於1960年撤退專家,至1962年停供米格-21戰斗機技術資料,此後中國的國防工業完全在自力更生的條件下發展。1964年中國的原 子彈和地對地導彈試驗成功,成為新中國國防建設初期取得的最為輝煌的成就。「兩彈一星」取得的跨越性成功,從發展戰略來看主要經驗有兩條:一是開始就瞄準世界最先進水平,有很高的起點;二是集中國內有限的力量在重點領域搞攻關,有所為有所不為。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正確地認定國際形勢已經緩和,在大力加強軍隊的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又將全軍數量從1952年的626萬人減少至1958年的237萬人。這一時期,隨著國家工業化和國防工業建設初步奠定了基礎,軍隊進行現代化戰爭的能力有了很大增強,堪稱為中國國防建設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在曲折和動亂中艱難發展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免不了經歷曲折,國防事業的發展也是如此。從60年代中期起,中國國內出現了持續的政治動亂,我國的國防事業發展同樣出現了一個「馬鞍型」。

Ⅸ 中國國防的歷史

有人說世紀是中國的世紀,因為他們看到了蘊藏在東方這條巨龍所潛在巨大能量,看到了中國和她孕育的人民在古代的輝煌,在90年代創造的奇跡!中華兒女都在為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拚搏著,我們嚮往幸福,我們渴望富足,我們也不會忘記中國在近代所遭受的巨大屈辱和損失,這是我們的痛,也是我們奮斗的動力!!

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的爆發,導致了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從此"天朝大國"的大門頓開,陷入了一個又一個國防危機,中華民族步入了漫漫長夜。開始了一部充滿屈辱、辛酸和悲壯的近代中國的國防史。隨著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開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越來越深,沿江、沿海到處是被強迫開放的通商口岸和租界,中國的各項交通事業全為列強所壟斷,國內到處可見外國駐軍,整個中國被劃分成幾個帝國主義的勢力范圍,徹徹底底成為有國無防的國度,終日在風雨中飄搖。在推翻封建帝制之後,不幸又遭帝國主義列強支持下的軍閥混戰,社會遭到更大的破壞!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大舉侵略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慘痛的災難!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這半個多世紀中,中國的主權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國土被割讓、大批戰後賠款付出,使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飽受苦難!

歷史是一面鏡子。中國近現代史的沉痛教訓告訴我們,國防以經濟基礎作為後盾,強兵必先富國,兩者應當協調發展。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基本依託,經濟建設搞不上去,國防建設就無從談起。國防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防建設搞不上去,經濟建設的安全環境就難以保障。因此,我們在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必須切實加強國防建設,使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形成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

歷史還啟示我們,國防服從於政治,服務於政治,國防與政治密切相關,國家的政治是否開明,制度是否進步,直接關繫到國防能鞏固--政治昌明是國防鞏固的根本。縱觀我國數千年的國防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凡是興盛的時期和朝代,都十分注意修明政治,實行較為開明的治國之策.原本西陲小國的秦國,從商鞅變法開始,修政治,明法度,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國防日漸強大,為並吞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唐初建之時,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正是由於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開明的政治制度,使國家很快從隋末的戰爭廢墟中恢復過來,很快成為國力昌盛,空前統一的大唐帝國.凡是衰落的時期和朝代,無不因為政治腐敗導致國防虛弱.唐朝中期以後,兩宋乃至於晚清都是如此。

歷史也清楚的告訴我們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國防強大的關鍵。縱觀我國幾千年的國防史,凡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時期,國防就強大;凡是國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銳的時期,國防就虛弱清王朝晚期,在西方列強的進攻面前,不僅不敢發動反侵略戰爭,不依靠、不支持人民群眾進行戰爭,反而認為"患不在外而在內","防民甚於防火"。對人民群眾自發組織的反侵略斗爭,實行鎮壓的方針,最終造成屢戰屢敗,割地賠款,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和組織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敵強我弱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充分動員和組織人民,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共同抗擊侵略,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因此為了在偉大的新時期,我們更應該去努力維護我們的祖國統一,民族團結,與那些企圖分裂我們偉大祖國的敵人做最堅決的斗爭!!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的時代,是科技高度發展的時代,科技進步是國防強盛的重要力量!國防建設歷來是世界各國先進技術競爭的主要領域。 "先進的武器畢竟是重要的,科學技術是不能忽視的"。國防科技領域,要重點研究開發一些關鍵技術。掌握這些技術,是實現我國新時期軍事戰略的需要,也是整個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實行積極防禦,把軍事斗爭准備的基點放在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上,是我軍新時期的軍事戰略方針。圍繞這個方針,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迎接世界軍事發展的挑戰,要千方百計把我軍的武器裝備搞上去。

綜上可知,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落後就要挨打!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扎實掌握專業技能,把自己努力培養成有用之人,在步入社會之後,為我們經濟的發展,為我國科技的進步,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話建設,為我國國防的強盛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奮斗終身!!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國防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