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古代思想家對「中庸」都有哪些不同的理解,以及「中庸思想得演變過程」
「中庸」不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論基礎上的一種倫理道德觀,也是一種思想方法。作為具有具體內容的儒家倫理道德觀的「中庸」由孔子首創,經過後來的儒家、特別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實發揮而成熟。但是作為思想方法的「中庸」或曰用「中」思想,則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說正是從前人有關用「中」的思想發展演變而來的。
先秦用「中」的思想一直可以上溯到西周時代關於刑罰之「中」的觀念。《尚書·呂刑》里說,「士制百姓於刑之中」,「惟良折獄,罔非在中」,「明啟刑書相占,成庶中正」。這里所說的「刑之中」「在中」「中正」,都是指執行刑罰要准確、合理、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也就是嚴格地符合法律(刑書)所制定的標准。「中」是有原則的,要符合一定的標准,這個標准就是原則。求「中」,反對過與不及,反對偏與倚,都是以有一個原則為前提的。如果不是先有一個「中」盼標准、原則,過與不及、偏與倚也就根本不存在,更談不上在它們之間搞調和折中了。
「中」不僅有恰到好處地符合於一定標準的意思,有時也可指這個標准本身。《荀子·禮論》中所謂先王「為之立中制節」,意思就是說先王為之制立標准。這里的「中」與「節」是一個意思,都是指標准、法度。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與「極」的含義相通。先秦典籍里的「極」字常常可以解釋為「中」。如果我們從符合一定的標准這個意義上來理解用「中」,並知道這一標准本身亦可稱之為「中」,那麼,「中」與「極」的內在聯系就不難解釋了,因為「極」也包含標准、准則的意思。《詩·衛風·氓》曰:「士也罔極」,所謂「罔極」,就是反復無常,沒有一定的准則。《尚書·洪範》有「皇極」一詞,古人解釋說:「皇,大;極,中也。」所謂「皇極」就是「大中」,也即大准則、大法度的意思。正如蔡沈《書經集傳》所說:「極」是「標准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一切政治道德行為皆需合於「皇極」的法則,否則就是「偏」「陂」。而反對「偏」「陂」也正是在「皇建其有極」(《尚書·洪範》)的前提下進行的。總之,建「極」與用「中」意思是相通的,其基本含義都是說要公正地符合一定的准則和法度。
孔子將上述這種用「中」思想發揮運用到他的倫理道德理論中,從而創立了儒家的「中庸」說。孔子說:「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可見孔子是把「中庸」作為一種難能可貴的道德倫理准則提出的。儒家倫理學的「中庸」說同前人用「中」思想的不同,就在於儒家給「中」的標准賦予了新的具體內容,這個具體內容就是以「仁」為內在核心,以「禮」為外在形式的儒家倫理道德觀。但「中」字的基本含義,即舍宜,合乎一定的標准或法則這一種意思,仍然保留在儒家的「中庸」說中。
❷ 中國歷史上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事例有哪些
中華名族的精神是「團結統一,勤勞勇敢,愛好和平,自強不息」
從春秋以來形成專的文化傳統以固定模式影響屬的歷史進程的事件數不勝數。我主要講一些歷史上的軍政大事。
代表團結統一的:從秦國建立封建專制算起,我們是
四大古國
中唯一沒有斷代的國家,原因就是在於王朝更迭之時總能團結統一。
代表勤勞勇敢的:修建都江堰和
鄭國渠
以及築建長城和開通大運河這些歷史上的
大型工程
動輒上十萬的勞動力參與
代表愛好和平的:西漢和匈奴通婚以避免刀戈戟劍;唐朝和吐蕃通婚著名的
文成公主
下藏以及安撫少數民族;
鄭和下西洋
和平的跟爪哇政府和議殺我士兵的事件;清朝領土達到了鞏固,在勝利的情況下主動放棄
尼布楚
為了和約,枚不勝舉。
代表自強不息的:智囊子刺趙,
聶政
殺
俠累
,豫讓
專諸
和
荊軻
。
蘇秦
苦讀十五年,這些例子也枚不勝舉,他們的精神是中華精神的一部分
❸ 在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是體現和為貴思想的故事用簡潔語言敘述一個。
藺相如和廉頗將相和的故事。「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之後,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於廉頗之上。廉頗認為自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藺相如只不過是一介文弱書生,只有口舌之功卻比他官大,對此心中很是不服,而屢次對人說:「以後讓我見了他,必定會羞辱他。」藺相如知道此事後以國家大事為重,請病假不上朝,盡量不與他相見。後廉頗得知藺相如此舉完全是以國家大事為重,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兩人終於相互交歡和好,成為生死與共的朋友 。《將相和》這出故事宣揚的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將相和,平天下。
當然有關和為貴的故事不止這些,比如大到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求同存異方針,小到平常的傳說「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都可以引用。
❹ 歷史上中庸思想經過了幾次大轉向
我就籠統的說一下儒家思想的轉變,我記得以前有一份報紙上的文章寫的是「孔子的十種面孔」但我只知道這篇文章,它揭示了孔子在整個中國歷史上地位的變化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在中國歷史上,孔子原有七副面孔——
第一副面孔:聖化
(1)子貢:首次把孔子形象定位成天賦「聖人」。
(2)孟子:孔子是古代聖人的「集大成」者。
(3)司馬遷:孔子的觀點是知識學問的是非標准。
第二副面孔:正統化
(1)董仲舒:孔子思想至高無上,強行統一天下人的思想,從民間行為變成國家意識形態。
第三副面孔:神化
(1)生於人神交合:感黑龍之精,以生仲尼
(2)生有異相殊表:長十尺,海口,尼首,方面,月角日准,河目龍顙,斗唇昌顏
(3)奉天承運的先知:寶文出,劉季握,卯金刀,在軫北,字禾子,天下服。
第四副面孔:僵化
(1)朱熹:聖人千言萬語……教人存天理滅人慾。
第五副面孔:維新化
(1)康有為:借改造後的孔子「與時進化」形象來進行政治變革。
第六副面孔:醜化
(1)太平天國:焚孔廟,毀孔像,宣布《四書》、《五經》為「妖書」。
(2)章太炎:儒學是「中國的禍本」。
(3)吳虞:被稱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
(4)紅衛兵:砸孔廟,毀孔像,批林批孔。
(5)70年代初北大哲學系教材:孔子是「復辟狂、政治騙子、大惡霸」。
第七副面孔:人性化
(1)戴震:「通天下之情,遂天下之欲」
(2)朱謙之:主張自由戀愛
(3)林語堂:對不檢點的南子夫人有些動心
(4)魯迅:到處奔波,又常生氣,八成會害胃病
(5)於丹:溫情與勵志,最普通道理的昭示者
(6)李零:懷抱理想、卻無處實現的「喪家狗」
見:鳳凰文化 > 專題 > 孔子與衍聖公http://culture.ifeng.com/special/yanshenggong/
孔子第八副(最新)面孔——趣味化 公元2010年
(1)東方玄(懸疑大師)著:《孔子第八副面孔》的最大貢獻是——
全面論述孔子的:血脈、數字、情侶、間諜活動等等(以傳統史料為依據)
孔子:2560年超長潛伏,華夏第一諜,世界第一諜!
對於你的追問:
《中庸思想的發展演變過程》作者:柳 娜(天津科技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天津 300222)
《邊疆經濟與文化(No16 1 2007)》
「中庸」一詞最早由孔子提出, 始見於《論語*雍也》。子曰: 「中庸之為德, 其至矣乎, 民鮮久矣」。意思說孔子認為 《中庸》作為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 民眾已經長久地缺乏它了。孔子將《中庸》視為最高的道德規范提了出來。
一、「中」、「庸」 釋義
1 . 「中」 字釋義。關於「中」的起源, 說法眾多。有學者通過對甲骨文的研究認為,「中」源於樹立在中央的旗幟; 有學者認為起源於古人結繩記事, 取繩子的中部; 也有學者認為「中」原義是指古人祭天的禮器, 因其放置於中央而來; 然而更多學者則認為其源於古人打獵射箭, 取動詞「中 ( zh ng )」, 指打中, 射中之意。「中」在先秦典籍中包含三重含義: 一曰中禮; 二曰時中; 三曰適中。中庸之「中」正是把上述幾種字源初義抽象、升華而得來的。王通 《中說》序雲: 「大哉中之為義, 在《易》為二五, 在《春秋》為權衡,在《書》為皇極, 在《禮》為中庸。謂乎無形,非中也。謂乎有象, 非中也。上不盪於虛無, 下部局於器用。惟變所適, 惟義所在, 此『中』之大略也」。程頤說:「不偏之謂中」; 朱熹說:「中者,不偏不倚, 無過不及之名」; 陸九淵說:「中之為德, 言其無適而不宜也」。可見, 「中」的含義就是中正、適宜、無過無不及而恰到好處, 系與偏頗和「兩端」相對而言的。
2 . 「庸」字釋義。古文學家大體認為「庸」的初義是某種器物, 因器物經常為人所用, 由此衍生出「庸」字的兩種解釋。一種解釋認為「庸」是「用」的意思。明末清初著名學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卷二說: 「若夫庸之為義, 在 《說文》則雲: 庸, 用也。《尚書》之言庸者, 無不與用義同。自朱子以前, 無有將此自作平常解者,故知, 曰中庸者, 言中之用也」。這充分說明了古人謂之「中庸」是「用中」的意思, 即中的運用。將「庸」作「用」解, 對中庸內涵的邏輯性也有一個更為科學的解釋: 因為「尚中」而「用中」,同時為了符合 「中」的標准, 要「因時而中」; 通過「時中」 達到 「中和」的目標和理想, 從而「天地位焉, 萬物育焉」。另一種解釋認為「庸」為「常」之意。三國時期, 魏國何晏注《論語#雍也》時, 將「庸」解釋為:「庸, 常也」。宋代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中作注, 將「庸」進一步解釋為:「庸者, 平常也」。又援引程頤的話說:「不偏之謂中; 不易之為庸。中者, 天下之正道; 庸者, 天下之定理」。從此,「中庸」被視為不變的原則, 永恆的常道。這就使得中庸思想超出了道德范疇, 從而上升到哲學化的世界觀和一般方法論的高度。經過宋代理學家們精心改造後的中庸思想更有利於封建統治階級維護其專制制度; 更有利於桎梏廣大民眾的頭腦和心靈, 使之做封建統治階級的順民。
二、中庸思想的演進
儒家中庸思想源於前人「用中」和「尚和」的思想。楊涯人在其著作《先秦中庸源流考》及《中國哲學史》中講到: 「孔子創立中庸, 系由周公的『中德』觀念和史伯、晏嬰的『和同』說發展而來。一方面, 孔子將『中德』. 改造為中庸,並宣布為『至德』, 這說明中庸是孔子所認定的道德真理; 另一方面, 孔子又對中庸做了『過猶不及』、『和而不同』等等的表述, 這說明中庸又兼有哲學方法論的意義」。
孔子在《論語》中對中庸概念做了一些解釋。如《論語# 先進》篇的著名論斷「過猶不及」。再如《論語》中的其它論述, 「君子矜而不爭, 群而不黨」、「君子欲而不貧」、「君子泰而不驕」、 「君子威而不猛」都可以看作是孔子對中庸概念的表述。這說明孔子已經認識到保持平衡是事物發展的關鍵所在, 從而提出對待事物必須堅持適度、合宜的原則和方法。
孔子關於中庸的見解為儒家中庸思想搭建了一個基本的框架。孔子之後, 由於其弟子對孔子思想的理解不盡相同, 儒家分成了不同的流派, 其中,對孔子中庸思想進行了創造性發揮的當屬子思一派。子思, 是孔子的孫子。據傳, 他通過對孔子言論的整理總結, 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補充作《中庸》 , 進一步完善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為其後來的發展和流傳建立了一個完善而深刻的理論基礎。首先, 《中庸》首章提出:「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中節, 謂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業者, 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子思用「中和」來解釋「中庸」, 將「中和」視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恆常存在、普遍運用的最高原理和根本法則, 遵循這個法則天地萬物就可以各得其所、繁榮興旺。他將「中庸」形而上學化, 由「至德」提升到「大本」、「達道」的哲學高度, 上升為世界觀。如果說孔子的中庸是通過對前人思想和經驗的總結繼承而來的, 所以經驗色彩比較濃厚; 那麼子思的中庸則擺脫了經驗化,而向哲理化、神秘化方向邁進。他將中庸由社會准則闡發為宇宙准則, 為後世儒家將「中庸」進一步本體化埋下了伏筆。同時, 他提出了「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時中」的觀念。其隱含的前提是「中」不是永恆不變的固定一點, 它是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這就需要我們以積極進取的態度, 如實地探索事物發展的本來狀況和發展規律。運用適當的方法, 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維護事物穩定和諧, 促進事物的發展。
將子思「君子時中」觀念進一步發揮的是孟子。孟子繼承了子思的中庸思想, 並提出以「權」釋「中」的理念。《孟子 # 離心上》說:「子莫執中, 執中為近之, 執中無權, 猶執一也。」這里的「權」就是權變的意思。有了「權」, 才不會執著於一點, 做到中庸。《孟子#離婁上》進一步闡明了「權」的思想, 「淳於虎曰: 『男女授受不親,禮與? 』孟子曰:『禮也。』曰:『嫂溺, 則援之手乎? 』曰: 『嫂溺不援, 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嫂溺授之以手, 權也』「。孟子」執中而權「的思想是對中庸觀念的一大發展。
西漢的「儒學大家」董仲舒認為中庸大用可以治國安邦, 小用可以安身立命, 頤養天年。董仲舒承襲了子思將中庸本體化的路數, 最早提出「天人合一」論斷。他認為中庸反映了天道的要求, 這個天道又具體體現為「王道之三綱」, 即封建社會的基本統治秩序和道德規范。這樣中庸的內容就由奴隸社會的宗法禮治轉變為封建倫常綱紀。這是董仲舒對儒家中庸思想的重要發展。
中庸思想最終在兩宋時期迎來了它的巔峰時代。以二程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家們對中庸思想推崇備至。朱熹更認定「中庸」是由堯舜禹、文武周公、孔孟子思一脈相承的道統。因此, 他將《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 與《大學》、《論語》、《孟子》合並而成 「四書」。宋儒們將中庸提高到「天下之定理」的高度, 從而使中庸在整個儒學倫理范疇體系中的地位大大超過前代。通過他們的解釋, 中庸成為不偏不易、無過與不及、恆常不變的「天理」。程朱還把中庸向封建綱常的轉化繼續推進, 將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統治和服從的關系推向極端。認為「男女有尊卑之序, 夫婦有倡隨之禮, 此常理也。」由此提出的孀婦不能再嫁是因為/餓死事極小, 失節事極大」。由於宋儒將中庸一變而為人們的行為鐵律, 成為人們必循遵守的倫常之理, 成為人們生活中帶強制性的行為准則, 終於使早期儒家的中庸觀念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從此《中庸》成為儒家學者的經典讀物, 為廣大儒生視為圭臬, 奉行不悖。
縱觀儒家中庸思想的發展演變過程, 可以看出, 由於封建經濟的閉塞性和封建皇權的專制性,中庸越是發展, 其絕對化、神秘性、片面性的傾向就愈明顯。也正是因此, 人們對「中庸」有著較深的偏見和誤解。時至今日, 仍有不少人認為它是不思進取、固步自封和保守主義的代名詞。隨著時代變遷和歲月的沉澱, 中庸思想也逐漸地融入到我們的民族性格和社會心理之中, 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傳統和社會文化心理。可以說, 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創造的燦爛和輝煌與中庸思想的精華息息相關, 而中國封建社會的緩慢腳步與中庸思想的糟粕也頗有不解之緣。辯證地看待、有選擇地吸收, 是我們今天正確對待它的基本前提。
【參考文獻】
楊涯人, 鄒效維.中庸范疇及其在儒學中的地位 [ J].學術交流, 1998( 4) .
鄭先興. 論中庸 [ J].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 2003( 2).
陳廣西, 王延濤.簡論中庸思想的發展 [ J].開封教育學院院報, 2000( 3) .
張牧童. 略論儒家中庸思想的歷史嬗變及影響 [ J] .平原大學學報, 2002( 1).
楊朝明. 儒家文化面面觀 [M ].濟南: 齊魯書社, 2002 .
❺ 什麼是中國的中庸思想
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闡發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質達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論與方法。
1.主題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這一主題思想主要體現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言簡意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這一主題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謂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謂道」是說人們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們的善良的天性辦事情。「修道之謂教」是說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則去進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遠,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自我教育貫穿於人一生之中,人們一刻也離不開自我教育。要將自我教育貫穿於人生的全部過程,就需要有一種強有力的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精神。這種精神就叫做慎獨。也就是說,在自己一人獨處的情況下,別人看不到自己的行為、聽不見自己的言語,自己也能謹慎地進行內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監督。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目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標的重大意義。「致中心,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是歌頌達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標後的無量功德,也就是具備至仁、至善、至誠、至道、至德、至聖的品德後的效應。中和是自我價值的實現,致中和是社會價值的體現。
宋朝臨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時也對中庸作了極高的評價。他說:「中庸之德至矣,而其義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義;以戒懼謹獨,明執中之道;以中和,明體用之一貫;以位育,明仁誠之極功。」
朱熹對這一章也有極高的評價。他在《中庸章句》中說:「右第一章。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其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次言存養省察之要,終言聖神功化之極。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楊氏所謂一篇之本要是也。」
當然,他們不可能像我們今天這樣明確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就是自我修養、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誠、至仁、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2.理論基礎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❻ 中國的中庸之體現在哪些方面
最常見的,中國人說話講究委婉,說白了不就是怕得罪人么,說的既不過分,也不直接,正體現了中庸之道
❼ 中國歷史上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事例
1、長征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撤離長江南北各蘇區,轉戰兩年,到達陝甘蘇區的戰略轉移行動。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
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
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2、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3、南泥灣大生產
1941年3月,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了作為陝甘寧邊區南大門的南泥灣,一邊練兵,一邊屯田墾荒。正是在開荒過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為核心的南泥灣精神。
三五九旅剛開進南泥灣的時候,南泥灣還是一個梢林滿山,荊棘遍野,野獸出沒,人煙稀少的地方。
戰士們描繪那時的南泥灣是:「南泥灣啊爛泥灣,方圓百里山連山。雉雞成伙滿山噪,狼豹成群林里竄。猛獸當家百年多,一片荒涼沒人煙。」
條件艱苦可想而知,但廣大指戰員說:「幹革命需要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才能幹好革命。」廣大指戰員積極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克服困難,創造輝煌。
沒有房子住,戰士們先是露營,在用樹枝搭起的簡陋帳篷里住,遇到雨天衣服被子被淋濕,就燒火取暖,後搭草棚、打窯洞,解決了住的問題。
糧食不夠吃,就在飯里摻黑豆和榆樹錢,旅團首長帶頭,冒著風雪嚴寒,到百里以外的延長等地去背糧;沒有菜吃,戰士們到山裡挖野菜(如苦菜、地皮菜等),找榆樹皮,收野雞蛋,打獵(野豬、野雞等),下河摸魚。
沒有燒的,戰士們就打柴燒木炭;穿的很困難,每個戰士一年只發一套軍衣,平時就縫縫補補,夏天光著膀子開荒、種地、打場,長褲改短褲,短褲改褲衩,磨破褲衩的布條打成草鞋,絕不浪費。
沒有生產工具,他們自己製造;沒有耕牛,就用钁頭;沒有燈油,就用松樹明子,或者把樺樹皮捲成筒當燈點;缺少學慣用具,就用樺樹皮當紙,用炭當筆;沒有擦槍油,就採集野杏仁榨油代替。
[2]部隊在困難的時候,節衣縮食;在生產自給有餘的時候,仍然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旅首長曾向全旅發出號召:「生產要多,消費要省。」
1942年以後,部隊已經達到了糧食自給,還是將瓜菜、紅薯、山葯蛋等摻和在糧食里做「八寶飯」吃,而且每天仍然堅持吃兩干一稀。
從1941年起,部隊基本上沒有向上級領過被子。戰士們被子里的棉絮,早就滾成一團團的疙瘩了,可是發下新被子時,戰士們誰也不肯要,說:「哪天不打敗日本鬼子,哪天就不換被子。」
總之,在短短的三年內,三五九旅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把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了「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南泥灣由此成為大生產運動的一面旗幟。
4、修建紅旗渠
紅旗渠動工於1960年,十萬林州人民,苦戰十個春秋,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 500公里的紅旗渠,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5、抗洪
1998年夏,我國江南、華南大部分地區及北方局部發生了有史以來的特大洪水。江西省九江市防洪牆九八年入汛以來經受四十多天高水位浸泡,後在城區以西四公里處發生基礎漏水。
隨之一段混凝土防洪牆突然陷塌決口,江水湧入郊區。在洪水即將吞噬九江城區的緊要關頭,2.4萬名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以及我市廣大抗洪干群。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關懷下,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指揮下,發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
捨生忘死,浴血奮戰,終於成功將決口堵 住,創造了在世界第三大河流上、在超歷史高洪水位情況下堵口成功的人間奇跡。
❽ 中庸性格的名人及其事件
一說起中國人的性格,很多人想起的就是「中庸」二字,可以說,這是被誤解最多的兩個字。包括魯迅,也有這種誤解,他說「遇見強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這些話來粉飾,聊以自慰」,又說「我們中華民族雖然常常自命為愛『中庸』,行『中庸』的人民,其實是頗不免於過激的。」細察魯迅言下之意,他反對的其實是被庸俗化的中庸之道。說得多了,中庸在白話中,便成了略帶貶義的言辭。它的真意,人們反而不願探究了。
中庸在儒家,是一個核心理念。最早提出「中庸」二字的,是孔子,但孔子並沒有給中庸下過明確定義。《論語》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可見,孔子視中庸為一種德行,且是至高的德行,不過民眾很久未曾擁有了。中庸乃孔門心法,孔子肯定傳授過,只是未見記錄而已。
相傳孔子的孫子子思,憂慮道學失傳,或傳久了出現偏差,於是寫下《中庸》。《中庸》因收入《禮記》,才得以流傳。北宋的二程很推崇《中庸》,到朱熹時,《中庸》因被列入「四書」,成為歷代學子的必讀書。然而,最早誤導人們理解中庸二字的,卻是朱熹。朱熹在《中庸章句》開篇,就作了定義:「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 這樣一個尋常釋義,使後人往往忽略了中庸的真正內涵。
朱熹後面引用了程子的解釋,就要完整得多:「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今人多認為中庸的「中」,是折中的意思,其實是誤解。這里的「中」是公正、適當的意思,所以稱為「不偏不倚」,所以才能成為「天下之正道」。
「庸」也不是如今理解的平庸或不高明。在古漢語中,「庸」有「用」和「常」的意思。不要小看了「常」字,古人認為只有天地日月四季的運行,才是不變的常態和常規。所以程子用「不易」來解釋「庸」,「不易」就是不會改變的規律,所以才能稱為「天下之定理」。同樣,五穀之食、布帛之衣,這些倫常日用,也是人類萬古不廢的常態。而「庸」巧妙地結合了「用」和「常」兩字的含義,說明孔子倡導的是一種人人可以實踐、而又符合自然常規的行為生活。
所以《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意思是:真實,是自然的法則;而尋求真實,是做人的法則。實行真實的法則,不必勉強就可以事事合於天下的正道了,不用過多思慮就能尋找到天下的真理了,從容不迫地事事合於天下正道,這就是聖人了。縱觀《中庸》全篇,求真其實「中庸」的第一要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文中的「率性之謂道」、「自誠明,謂之性」等觀點。原來儒家的中庸之道中的「慎獨」觀、「誠明」觀,強調的都是要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只由從這種內在誠性而發的道,才是「不可須臾離也」的「道」。
中庸是一個非常豐富的哲學理念,不是一篇短文所能詳述的。簡單說來,它就是尋求一種公正、又合乎天地常理的人間正道。它即是最高德性,又是一種美,因為它的追求對天、地、人三者來說,都是公正而適合的普遍行為狀態。同時,它期望在人類精神中建立起來的這種不朽法則,也是慣穿於民眾日常生活中的大道。錢穆對中庸也是這種見解,他認為中庸之道,如果一定要強調兩端的話,一端在至遠的天,另一端則是內在的自我,只有執其兩端而達到中和了,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魯迅嘲諷的「中庸」之道,其實也是儒家所反對的。《中庸》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把這種「反中庸」的人稱為「鄉願」,就是永遠抱騎牆態度和走中間道路的老好人。正是有了這樣的認知,歷代大儒常常強調「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儒家韓愈因諫被貶,范仲淹更是三諫三貶,他們卻因此成為歷代中國知識分子維護良知與自己人格尊嚴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