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互聯網趣味歷史

中國互聯網趣味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13 08:14:41

① 中國互聯網的歷史

1986年8月25日,瑞士日內瓦時間4點11分,北京時間11點11分,由當時任高能物理所ALEPH組(ALEPH是在西歐核子中心高能電子對撞機LEP上進行高能物理實驗的一個國際合作組,我國科學家參加了ALEPH組,高能物理所是該國際合作組的成員單位。)組長的吳為民,從北京發給ALEPH的領導——位於瑞士日內瓦西歐核子中心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斯坦伯格(Jack Steinberger)的電子郵件(E-mail)是中國第一封國際電子郵件。 1989年8月,中國科學院承擔了國家計委立項的「中關村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NCFC)——中國科技網(CSTNET)前身的建設 1989年, 中國開始建設互聯網 --- 5年目標 --- 國家級四大骨幹網路聯網 1991年,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會上,美方提出把中國納入互聯網路的合作計劃 1994年4月,NCFC率先與美國NSFNET直接互聯,實現了中國與Internet全功能網路連接,標志著我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的誕生。中國科技網成為中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 1994年, 中國第一個全國性 TCP/IP 互聯網---CERNET示範網 工程 建成,並於同年先後建成 1994年, 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 中國科學技術網中國金橋信息網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 1994年, 中國終於獲准加入互聯網並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國聯網工作 1995 年,張樹新創立首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瀛海威--老百姓進入互聯網 1998 年,CERNET 研究者在中國首次搭建IPV6 試驗床 2000年, 中國三大門戶網站搜狐、新浪、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2001 年,下一代互聯網地區試驗網在北京建成驗收 2002年, 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聯網的春天已經來臨 2003年, 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CNGI 項目開始實施

② 詳細描述中國互聯網歷史的書籍

《10億美金的教訓》或《沸騰15年》,國內這類書不多見,能夠站在產業頂端並客觀去看待願意出書的人少

③ 中國互聯網的發展進程

九十年代中期,中國大陸新聞傳播媒體開始步入網路信息傳播時代。1995年5月17日,中國郵電部宣布向公眾開放互聯網服務。同年10月,中國貿易報就在中國新聞界中率先將自己的新聞信息搬上了國際互聯網。中國大陸網路新聞傳播業的啟動,與中國互聯網事業對公眾的開放幾乎在同一時空維度發生,顯示出中國網路媒體的超前與創新意識。 九十年代中期,經過近20年改革開放的中國已經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它不僅在經濟領域對世界敞開胸懷,而且在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開始與世界展開全面交流。此時的中國不僅表現出了解世界的強烈慾望,而且感受到讓世界了解自己的迫切需要。作為直接擔負著新聞傳播任務的中國新聞界最為深切地感到了這番前所未有的對於其職業責任的沖擊波。 互聯網所具有的信息傳輸上的高速度、傳播范圍的全球化、傳者與受眾間的交互性、信息形式的多媒體特性,資料庫存儲及檢索、信息製作過程中的低成本以其他媒體所不具備的種種優勢,引起了一些中國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他們開始嘗試在互聯網上開辟全新的信息傳播領地。 在中國的新聞體制下,最先走向互聯網的是擔負著對海外受眾從事新聞傳播任務的媒體。因為這些傳統媒體更為迫切地感到了互聯網帶來的全新機遇。 從1995年以來,中國網路新聞傳播事業已經有了極大的進展,無論是上網媒體的數量還是上網媒體的種類,無論是信息傳播的方式還是商業運作的方法,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短短的六、七年間,中國網路新聞業從無到有,從簡單的相互模仿到各種各樣的獨立創新,不斷地突破現狀,不斷地優化自身。 如今,報刊、廣播、電視、通訊社已經在互聯網上全面開發著網路新聞傳播和相關信息服務的各種功能,中國網路新聞傳播媒體的群體組合陣列已經形成。 根據中國網路新聞媒體1995年至2002年間發展歷程中的呈現的一系列本質上的不同特徵,可將其發展歷程分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醞釀發展階段:(1995年1月-1996年12月) 這是中國網路新聞傳播發展的初始階段。1995年1月12日,以海中國外留學生為核心讀者群的《神州學人》雜志開通自己的網站,成為中國第一家走上國際互聯網的大眾傳媒,此舉也成為中國網路媒體傳播事業進入最初醞釀發展階段的起始標志。 這一階段是中國新聞機構嘗試使用網路階段,也是中國新聞機構對網路媒體傳播功能的嘗試開發階段。由於對網路技術的陌生,專業人員不足,設備條件的限制,特別是對網路信息傳播意義、作用及規律認識上的局限,在此階段,中國網路新聞傳播事業整體上看發展的速度還比較遲緩,運作的水準也較低。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3-06/01/content_898361.htm

④ 互聯網歷史

發展歷程
互聯網始於1969年的美國,又稱網際網路。是美軍在ARPA(阿帕網,美國國防部研究計劃署)制定的協定下將美國西南部的大學UCLA(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Stanford ResearchInstitute(斯坦福大學研究學院)、UCSB(加利福尼亞大學)和UniversityofUtah(猶他州大學)的四台主要的計算機連接起來。這個協定由劍橋大學的BBN和MA執行,在1969年12月開始聯機。
1968年
1968年,參議員TedKennedy(特德.肯尼迪)聽說BBN贏得了ARPA協定作為內部消息處理器(IMP),特德.肯尼迪向BBN發送賀電祝賀他們在贏得「內部消息處理器」協議中表現出的精神。
1969年
互聯網始於1969年,是美軍在ARPA(阿帕網,美國國防部研究計劃署)制定的協定下將美國西南部的大學UCLA(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Stanford ResearchInstitute(斯坦福大學研究學院)、UCSB(加利福尼亞大學)和UniversityofUtah(猶他州大學)的四台主要的計算機連接起來。這個協定有劍橋大學的BBN和MA執行,在1969年12月開始聯機。到1970年6月,MIT(麻省理工學院)、Harvard(哈佛大學)、BBN和(加州聖達莫尼卡系統發展公司)加入進來。到1972年1月,Stanford(斯坦福大學)、MIT』sLincolnLabs(麻省理工學院的林肯實驗室)、Carnegie-Mellon(卡內基梅隆大學)和Case-WesternReserveU加入進來。緊接著的幾個月內NASA/Ames(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Mitre、Burroughs、RAND(蘭德公司)和theUofIllinois(伊利諾利州大學)也加入進來。1983年,美國國防部將阿帕網分為軍網和民網,漸漸擴大為今天的互聯網。之後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加入。
互聯網最初設計是為了能提供一個通訊網路,即使一些地點被核武器摧毀也能正常工作。如果大部分的直接通道不通,路由器就會指引通信信息經由中間路由器在網路中傳播。
最初的網路是給計算機專家、工程師和科學家用的。那個時候還沒有家庭和辦公計算機,並且任何一個用它的人,無論是計算機專家、工程師還是科學家都不得不學習非常復雜的系統。乙太網-----大多數區域網的協議,出現在1974年,它是哈佛大學學生BobMetcalfe(鮑勃.麥特卡夫)在「信息包廣播網」上的論文的副產品。這篇論文最初因為分析的不夠而被學校駁回。後來他又加進一些因素,才被接受。
由於TCP/IP體系結構的發展,互聯網在七十年代迅速發展起來,這個體系結構最初是有BobKahn(鮑勃.卡恩)在BBN提出來的,然後由史坦福大學的Kahn(卡恩)和VintCerf(溫特.瑟夫)和整個七十年代的其他人進一步發展完善。八十年代,DefenseDepartment(美國國防部)採用了這個結構,到1983年,整個世界普遍採用了這個體系結構。
1978年
1978,UUCP(UNIX和UNIX拷貝協議)在貝爾實驗室被提出來。1979年,在UUCP的基礎上新聞組網路系統發展起來。新聞組(集中某一主題的討論組)緊跟著發展起來,它為在全世界范圍內交換信息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法。然而,新聞組並不認為是互聯網的一部分,因為它並不共享TCP/IP協議,它連接著遍布世界的UNIX系統,並且很多互聯網站點都充分地利用新聞組。新聞組是網路世界發展中的非常重大的一部分。
同樣地,BITNET(一種連接世界教育單位的計算機網路)連接到世界教育組織的IBM的大型機上,同時,1981年開始提供郵件服務。Listserv軟體和後來的其他軟體被開發出來用於服務這個網路。網關被開發出來用於BITNET和互聯網的連接,同時提供電子郵件傳遞和郵件討論列表。這些listserv和其他的郵件討論列表形成了互聯網發展中的又一個重要部分。
第一個檢索互聯網的成就是在1989年發明出來,是由PeterDeutsch和他的全體成員在Montreal的McFillUniversity創造的,他們為FTP站點建立了一個檔案,後來命名為Archie。這個軟體能周期性地到達所有開放的文件下載站點,列出他們的文件並且建立一個可以檢索的軟體索引。檢索Archie命令是UNIX命令,所以只有利用UNIX知識才能充分利用他的性能。
McFill大學,擁有第一個Archie的大學,發現每天中從美國到加拿大的通訊中有一半的通信量訪問Archie。學校關心的是管理程序能否支持這么大的通訊流量,因此只好關閉外部的訪問。幸運的是當時有很多很多的Archie可以利用。
大約在同一時期,BrewsterKahle,當時是在ThinkingMachines(智能計算機)發明了WAIS(廣域網信息服務),能夠檢索一個資料庫下所有文件和允許文件檢索。根據復雜程度和性能情況不同有很多版本,但最簡單的可以讓網上的任何人可以利用。在它的高峰期,智能計算機公司維護著在全世界范圍內能被WAIS檢索的超過600個資料庫的線索。包括所有的在新聞組里的常見問題文件和所有的正在開發中的用於網路標準的論文文檔等等。和Archie一樣,它的介面並不是很直觀,所以要想很好的利用它也得花費很大的工夫。
1989年
1989年,在普及互聯網應用的歷史上又一個重大的事件發生了。TimBerners和其他在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的人----這些人在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非常出名,提出了一個分類互聯網信息的協議。這個協議,1991年後稱為WorldWideWeb,基於超文本協議――在一個文字中嵌入另一段文字的-連接的系統,當你閱讀這些頁面的時候,你可以隨時用他們選擇一段文字鏈接。盡管它出現在gopher之前,但發展十分緩慢。
由於最開始互聯網是由政府部門投資建設的,所以它最初只是限於研究部門、學校和政府部門使用。除了以直接服務於研究部門和學校的商業應用之外,其它的商業行為是不允許的。90年代初,當獨立的商業網路開始發展起來,這種局面才被打破。這使得從一個商業站點發送信息到另一個商業站點而不經過政府資助的網路中樞成為可能。
1991年
1991年,第一個連接互聯網的友好介面在Minnesota大學開發出來。當時學校只是想開發一個簡單的菜單系統可以通過區域網訪問學校校園網上的文件和信息。緊跟著大型主機的信徒和支持客戶-伺服器體系結構的擁護者們的爭論開始了。開始時大型主機系統的追隨者占據了上風,但自從客戶-伺服器體系結構的倡導者宣稱他們可以很快建立起一個原型系統之後,他們不得不承認失敗。客戶-伺服器體系結構的倡導者們很快作了一個先進的示範系統,這個示範系統叫做Gopher。這個Gopher被證明是非常好用的,之後的幾年裡全世界范圍內出現10000多個Gopher。它不需要UNIX和計算機體系結構的知識。在一個Gopher里,你只需要敲入一個數字選擇你想要的菜單選項即可。今天你可以用theUofMinnesotagopher選擇全世界范圍內的所有Gopher系統。
當UniversityofNevada(內華達州立大學)的Reno創造了VERONICA(通過Gopher使用的一種自動檢索服務),Gopher的可用性大大加強了。它被稱為VeryEasyRodent-的首字母簡稱。遍布世界的gopher象網一樣搜集網路連接和索引。它如此的受歡迎,以致很難連接上他們,但盡管如此,為了減輕負荷大量的VERONICA被開發出來。類似的單用戶的索引軟體也被開發出來,稱做JUGHEAD().
Archie的發明人PeterDeutsch,一直堅持Archie是Archier的簡稱。當VERONICA和JUGHEAD出現的時候,表示出非常的厭惡。
現在——至今
Dephi是最早的為他們的客戶提供在線網路服務的國際商業公司。1992年7月開始電子郵件服務,1992年11月開展了全方位的網路服務。在1995年5月,當NFS(國際科學基金會)失去了互聯網中樞的地位,所有關於商業站點的局限性的謠傳都不復存在了,並且所有的信息傳播都依賴商業網路。AOL(美國在線)、Prodigy和CompuServe(美國在線服務機構)也開始了網上服務。在這段時間里由於商業應用的廣泛傳播和教育機構自力更生,這使得NFS成本投資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
NSF已經放棄了資助網路中樞和高等教育組織,一方面開始建立K-12和當地任何館建設,另一方面研究提高網路大量高速的連接。
微軟全面進入瀏覽器、伺服器和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市場的轉變已經完成,實現了基於互聯網的商業公司。1998年6月微軟的瀏覽器和Win98很好的集成桌面電腦顯示出Bill Gates(比爾.蓋茨)在迅速成長的互聯網上投資的決心。
在互聯網迅速發展壯大的時期,商業走進互聯網的舞台對於尋找經濟規律是不規則的。
免費服務已經把用戶的直接費用取消了。Delphi公司,在線銷售也迅速的成長,例如書籍、音樂、家電和計算機等等,並且價格比較來說他們的利潤是非常少的,然而公眾對於在線銷售的安全性仍然不放心。

⑤ 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史

1986年8月25日,瑞士日內瓦時間4點11分,北京時間11點11分,由當時任高能物理所ALEPH組(ALEPH是在西歐核子中心高能電子對撞機LEP上進行高能物理實驗的一個國際合作組,我國科學家參加了ALEPH組,高能物理所是該國際合作組的成員單位。)組長的吳為民,從北京發給ALEPH的領導——位於瑞士日內瓦西歐核子中心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斯坦伯格(Jack Steinberger)的電子郵件(E-mail)是中國第一封國際電子郵件。[1]
1989年8月,中國科學院承擔了國家計委立項的「中關村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NCFC)——中國科技網(CSTNET)前身的建設
1989年, 中國開始建設互聯網 --- 5年目標 --- 國家級四大骨幹網路聯網
1991年,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會上,美方提出把中國納入互聯網路的合作計劃
1994年4月,NCFC率先與美國NSFNET直接互聯,實現了中國與Internet全功能網路連接,標志著我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的誕生。中國科技網成為中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
1994年, 中國第一個全國性 TCP/IP 互聯網---CERNET示範網 工程 建成,並於同年先後建成
中國互聯網
1994年, 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 中國科學技術網中國金橋信息網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
1994年, 中國終於獲准加入互聯網並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國聯網工作
1995 年,張樹新創立首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瀛海威--老百姓進入互聯網
1998 年,CERNET 研究者在中國首次搭建IPV6 試驗床
2000年, 中國三大門戶網站搜狐、新浪、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2001 年,下一代互聯網地區試驗網在北京建成驗收
2002年, 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聯網的春天已經來臨
2003年, 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CNGI 項目開始實施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突破5億,達到5.13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萬。互聯網普及率較上年底提升4個百分點,達到38.3%。
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56億,占整體網民比例為69.3%,較上年底增長5285萬人。

家庭電腦上網寬頻網民規模為3.92億,占家庭電腦上網網民比例為98.9%。
農村網民規模為1.36億,比2010年增加1113萬,占整體網民比例為26.5%。
網民中30-39歲人群佔比明顯提升,較2010年底上升了2.3個百分點,達到25.7%。
網民中初中學歷人群佔比繼續保持增長,由32.8%上升至35.7%。
使用台式電腦上網的網民比例為73.4%,比2010年底降低5個百分點;手機則上升至69.3%,其使用率正不斷逼近傳統台式電腦。
2011年,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長為18.7個小時,較2010年同期增加0.4小時。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域名總數為775萬個,其中.CN域名總數為353萬個。中國網站總數為230萬個。

⑥ 中國互聯網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中國互聯網抄(China Internet Directinstry)是全球第一大網。網民人數最多,聯網區域最廣。但中國互聯網整體發展時間短,網速可靠性、科技性則需更上一層樓。詳情可見網路:http://ke..com/link?url=-

⑦ 中國互聯網發展歷程

1、在1989年, 中國開始建設互聯網——5年目標:國家級四大骨幹網路聯網。

2、在1991年,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會上,美方提出把中國納入互聯網路的合作計劃。

3、在1994年4月,NCFC率先與美國NSFNET直接互聯,實現了中國與Internet全功能網路連接,標志著我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的誕生。中國科技網成為中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

4、在1994年, 中國第一個全國性 TCP/IP 互聯網——CERNET示範網工程建成,並於同年先後建成。

5、在1994年, 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 中國科學技術網中國金橋信息網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

6、在1994年, 中國終於獲准加入互聯網並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國聯網工作。

7、在1995 年,張樹新創立首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瀛海威,讓老百姓進入互聯網。

8、在1998 年,CERNET 研究者在中國首次搭建IPV6 試驗床。

9、在2000年, 中國三大門戶網站搜狐、新浪、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10、在2001年,下一代互聯網地區試驗網在北京建成驗收。

11、在2002年, 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聯網的春天已經來臨。

12、在2003年, 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CNGI 項目開始實施。

(7)中國互聯網趣味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四大階段

1、學術牽引期。指的是互聯網從美國引入中國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政府科研單位歷經數年的努力,推動互聯網從信息檢索,到全功能接入,再到商業化探索。

2、探索成長期。指的是逐步建立普通大眾對互聯網的認知度和接受度,穩步成長。在這一期間,我國最早一批互聯網公司相繼成立,熱情高漲,一路高歌,不畏互聯網泡沫期帶來的考驗,努力探索互聯網的商業模式。

3、快速發展期。該階段成熟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已經建立,「內容為王」的時代慢慢過去,開始轉向「關系為王」的web2.0。互聯網的角色關系也開始轉變,內容的締造者不再只是網站,個體用戶也可以參與其中,逐步通過內容來拓展自己的關系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SNS時代。

4、成熟繁榮期。該階段正是我們目前經歷的成熟互聯網階段。從微博的盛行,到2012年移動互聯網的爆發,移動應用與消息流型社交網路並存,真正體現了互聯網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

⑧ 求互聯網的發展史上有趣的1個小事件

其中說互聯網是人們根據蜘蛛結網的原理建立了互聯網。為了紀念互聯網之父奈特第一次見到那隻名叫因特的蜘蛛,所以互聯網也被稱作網際網路,也有人親切的叫他因特奈特。當今世界的互聯網系統共分為四打區域,每一個區域都有一個互聯網的本體,通過光纜覆蓋信號,這四大區域分別被命名為格蘭分多、斯萊特林、赫奇帕奇以及拉文克勞。還將互聯網的本體(四個空盒子)安在了北京中關村,與之對應的出現了四大長老:奈特、因特爾先生、比爾蓋茨(史蒂芬喬布斯),日本的索尼小次郎以及中國的柳傳志等「IT」精英。甚至將全球百分之八十的核彈的控制源都安在了「互聯網本體」上。。。相對於枯燥的理論,此種解釋留在人的記憶中,因為它不僅是一種娛樂,更是沖擊著專業性太強的理論解釋。但不管怎麼說,不管看這篇文章的您是否從事網路這一領域的相關的工作,都應該對互聯網有一個理性的認知。
與上面的娛樂截然不同的是理論上互聯網的定義。nternet: 為International Net的簡寫,網際網路,又稱國際互聯網。它於1969年產生於美國國防部的高級研究規劃署的DARPA互聯網項目,最初的目的僅限於遠程計算機的數據共享,是信息能最大限度的為人們所用。但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普及各個領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具體的發展年限如下:
1960年美國國防部國防前沿研究項目署(ARPA)建立的ARPA網引成為互聯網發展的中心。
1973年ARPA網擴展成互聯網,英國和的挪威計算機成為第一批接入者。
1974年ARPA的鮑勃·凱恩和斯坦福的溫登·澤夫提出TCP/IP協議。
1983年1月1日,ARPA網將其網路核心協議由NCP改變為TCP/IP協議。
1986年,網際網路發生了一件網際網路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一步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了大學之間互聯的骨幹網路NSFnet。在
1994年,NSFNET轉為商業運營。Followed by the opening of the network to commercial interests in 1995. 網際網路中成功接入的比較重要的其他網路包括Usenet、Bitnet和多種商用X.25網路。
1987年9月20日,北大錢天白向德國發出第1封電子郵件--當時中國還未加入互聯網 。
1989年, 中國開始建設互聯網 ,8月,中國科學院承擔了國家計委立項的「中關村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NCFC)——中國科技網(CSTNET)前身的建設。
1990年代,整個網路向公眾開放。
在1991年8月,在蒂姆·貝納斯-李(Tim Berners-Lee)在瑞士創立HTML、HTTP和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的最初幾個網頁之後兩年,他開始宣揚其萬維網(World Wide Web)項目。也就這一年,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會上,美方提出把中國納入互聯網路的合作計劃
在1993年,Mosaic網頁瀏覽器版本1.0被放出了,
在1994年晚期,公共利益在前學術和技術的互聯網步增長。也就在這一年, NCFC率先與美國NSFNET直接互聯,實現了中國與Internet全功能網路連接,標志著我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的誕生。中國科技網成為中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中國終於獲准加入互聯網並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國聯網工作。
1995 年,張樹新創立首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瀛海威--老百姓進入互聯網
1996年,「Internet」(網際網路)一詞被廣泛的流通,不過是指幾乎整個的萬維網。
1998 年,CERNET 研究者在中國首次搭建IPV6 試驗床。
2000年, 中國三大門戶網站 搜狐、新浪、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2001 年,下一代互聯網地區試驗網在北京建成驗收。
2002年, 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聯網的春天已經來臨。
2003年, 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CNGI 項目開始實施
其間,經過一個十年,網際網路成功地容納了原有的計算機網路中的大多數(盡管像FidoNet的一些網路仍然保持獨立)。這一快速發展要歸功於互聯網沒有中央控制,以及網際網路協議非私有的特質,前者造成了網際網路有機的生長,而後者則鼓勵了廠家之間的兼容,並防止了某一個公司在網際網路上稱霸。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互聯網趣味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