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福利會的發展歷史
中國福利會由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女士於1938年6月14日在香港創建。其前身是保衛中國同盟,全力支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1941年12月遷往重慶,1945年12月改名為中國福利基金會並遷往上海,支持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同時開展兒童文教福利工作。1950年8月改名為中國福利會,重點在婦幼保健衛生、少年兒童文化教育福利方面進行實驗性、示範性工作,加強科學研究,開展對外交往與合作。其最高權力機構為執行委員會,由主席、副主席、執行委員組成。執行委員由中央及上海市有關部門、團體的領導擔任。日常工作在黨組領導下,實行秘書長負責制。歷任主席為宋慶齡、廖承志、黃華,現任主席胡啟立。
1950年8月15日中國福利基金會改名為中國福利會,會址設在上海。中國福利會的主要任務是:在婦幼衛生保健、少年兒童文化教育事業方面開展實驗性、示範性的工作和科學研究,同時進行國際宣傳和對外交往與合作。中國福利會在上海創辦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建立托兒所、幼兒園和少年宮。將兒童劇團擴建為兒童藝術劇院,並創建兒童藝術劇場。創辦綜合性兒童雜志《兒童時代》,出版向國外友人及華僑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設成就與人民生活的綜合性月刊《中國建設》(現改名為《今日中國》)。宋慶齡逝世後,中國福利會繼承和發揚宋慶齡全心全意為婦女兒童服務的思想,各項事業不斷發展。1985年設立「宋慶齡樟樹獎」,表彰卓有貢獻的婦女兒童工作者。1986年成立上海宋慶齡基金會。1991年建成宋慶齡幼兒園。1994年與國家教委聯合設立「宋慶齡獎學金」,獎勵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中、小學生。1995建立中國福利會學前教育信息中心,現擴建為中國福利會信息與研究中心。2006年建立宋慶齡學校和中國福利會老年福利發展中心。2012年原上海世博會上汽-通用汽車館確定改建為上海兒童藝術劇場。2012年,成立上海國際和平文化實業有限公司。
⑵ 歷史上中國的哪一個朝代的社會福利最好,具體都有什麼
說起明朝,有的人很惋惜,因為明朝被清朝打敗實在可惜,袁崇煥死的實在冤枉,崇禎成亡國之君也實在尷尬;有的人追憶,因為反清復明的現象一直存在,漢朝、唐朝、宋朝,甚至秦朝、晉朝、隋朝,都沒聽說亡國還“復”的,只有明朝一直都在“復”,這說明了什麼?
明朝三大福利機構直接保證了社會穩定,這就是為什麼明朝很多皇帝不作為,依然能維持兩百年的原因所在。因為老百姓得到了實惠和照顧。
⑶ 社會福利理論發展的歷史階段
社會福利理論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是社會福利理論產生階段:福利經濟學的形成;社會福利理論的形成階段:福利國家論的形成與發展;社會福利理論的多樣化發展階段:當代西方社會福利制度改革理論的產生及其發展。
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早已形成扶貧濟困、敬老助殘的社會風尚和道德觀念。先秦儒家提出了「使老有所終」、「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等思想和主張,對中國福利思想的產生有積極影響。清朝末年發生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維新運動,宣揚西方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博愛、民權的進步思想,西方的福利思想和福利主張開始在中國傳播。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設置了內務部,掌管賑災、救貧、慈善等社會救濟和社會福利工作。政府、私人和外國教會辦的救濟福利事業,帶有恩賜觀點和人道主義思想。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在國民黨統治地區領導了廣大工農運動,促進了勞動保護、勞動保險、救助貧困、保護婦女兒童等方面的福利思想的發展。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的社會福利制度進一步完善、發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福利制度。
⑷ 福利國家的歷史
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孕育了世界大戰,但也催生了英國的「人民預算」和美國的「羅斯福新政」。在戰爭廢墟上建立起的是新的福利制度,後被泛稱為「福利國家」。
福利國家在20世紀下半葉成了西歐社會的時代精神和基本制度。英國於1948年率先建成福利國家,之後西歐各國紛紛效仿,再之後西歐國家的福利制度又受到歐洲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推崇。 其中,最典型的是北歐國家,它們後來甚至成了西方福利國家的「櫥窗」。而作為福利國家策源地的英國,自上世紀70年代遇到財政困難後,開始改革並逐漸削減福利的規模,引入市場因素。英國削減福利制度的改革,是由其財政壓力帶來的,此後,削減福利的改革浪潮逐步席捲到幾乎所有西方發達國家,包括美國。而自從1990年蘇東劇變以後,北歐國家卻「逆向而行」,實行了擴大福利制度的改革。國外有學者認為,英國作為昔日福利制度的發源地,它的福利制度已不是貝弗里奇模式了;相反,北歐國家卻繼承了英國模式的「衣缽」,成為貝弗里奇模式的典範。
⑸ 中國古代哪個朝代社會福利最好
我覺得應該是唐朝吧,畢竟在歷史上,唐朝是我國最為強盛的朝代。那個時候的人們,可以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那麼相應的社會福利肯定也是最好的。在世界范圍內,國家都是最強盛的。在人們不用擔心安全和戰爭的問題下,社會福利肯定也是最好的。
⑹ 古代最好的福利制度是怎樣的此制度真的是奸臣設立的嗎
古代最好的福利制度應當是在宋朝末年時間,由宋徽宗下旨,派大奸臣蔡京主監制實施的關於宋朝老弱病殘的一系列幫扶措施了。此措施中不僅有專門針對孤寡老人和幼童孤兒而建設成立的救濟福利院,還有不為盈利,只求為貧苦民眾提供性價比最高的施葯局。這些福利措施的建立,大大解決了當代子民們的安居食宿問題,也因此,被後世之人稱作是古代最好的福利制度。
不得不說,雖然在朝政上,蔡京違背君臣之道,甚至企圖在朝堂上包攬各方勢力,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奸臣,可他在為官期間,為百姓所建立頒布的這些福利制度,確實是極大的幫助改善了宋朝子民們的生活。而我們,也不能因為蔡京的奸臣身份,就斷然否定他曾為大宋子民所立下的種種功績。
⑺ 簡評福利國家制度的歷史作用
在西方國家,社會福利是一個含義極為寬泛的概念,它是指國家或社會為提高國民或地區居民的生活質量而制定的一種經濟和社會保障制度.現代意義上的社會福利制度是在經過一個漫長的歷史演變後才形成的.早期的社會福利與慈善幾乎是同義的.提供者首先多為教會或教區,社會福利主要是以「專為社會弱者服務」的面目出現,對於無依靠的老人、殘疾者以及孤兒等提供援助,實際上是為了解決日趨惡化的貧困問題 .19世紀末,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進入了資本主義發展時期的鼎盛時期,生產力得到了快速發展,物質財富的積累顯著增加,現代國家功能日趨完備,這為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及政治基礎.於是,政府便把濟貧轉化為經常性的社會福利項目,並逐步納入政府的正常職能范圍.社會福利制度就慢慢地成為了一項不是專為窮人而設計,而是具有穩定社會秩序、保障個人基本生活的制度.二戰結束以後,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立即著手進行福利國家建設.20世紀50~70年代,北歐等發達國家,仿效英國的做法,完善了其社會福利制度,使社會福利涉及到大多數人,甚至是社會全體成員.福利國家的理念在英國形成之後,便逐步滲透到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歐洲與北美國家.具有「全面性」、「普遍性」特徵的社會福利制度,在滿足國民基本生活需要,降低貧困人口的比重,緩和社會階級矛盾,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等方面無疑發揮著極大的積極作用.但這並非表明,現行西方國家的社會福利制度十全十美.其實,西方國家的社會福利制度也存在不少問題~
⑻ 福利的福利的歷史
「福利」二字,在中國也是古已有之的。東漢末年的哲學家仲長統批評時政的文章中,便有「奸人擅無窮之福利,而善士掛不赦之罪辜」的讜論。按這具體的語境而論,此「福利」乃幸福和利益之謂。1979年版的《辭海》之所以沒有收錄這一條目,當然是因為這「福利」二字,此前還在坐著冷板凳。這個詞彙是這二十餘年才熱門起來的。手邊沒有新版的《辭海》,查1996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則已有「福利」這一條目,共有兩個義項,第一義項即是「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對職工生活(食、宿、醫療等)照顧」。如今人們常說的「福利」,與《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的詮釋,還有不少差別,還得再作修訂。比如說,提高職工工資,當然事關職工「生活上的利益」,但那不叫「福利」,能稱為「福利」的,乃是工資外的收入,工資有一定的標准,「福利」就隨意得多了,發多發少,全看單位的效益(有沒有錢發)和單位頭頭的膽量(敢不敢發);按照貢獻大小發放的獎金是工資外的收入,但那也不叫「福利」,能稱為「福利」的,不論貢獻大小,人人皆有一份,按照貢獻大小發放的獎金有人不敢拿,怕別人心理不平衡,「福利」(有時候也被稱為「獎金」)卻總是皆大歡喜,因而不必擔心「紅眼病」。這種「福利」可以體現於貨幣,也可以體現為實物,還可以體現在其他種種方面,但迄今為止最具誘惑力的,恐怕還是「福利分房」,住房也是一種「福利」。其實,「福利」最大的特點,還在於它的「單位所有制」。單位與單位之間的差別往往大得驚人。某些行業(例如金融、稅務、郵電)一個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的收入,便可讓一個含辛茹苦幾十年的老教授望塵莫及,這是喝「天水」的;還有靠山吃山靠水喝水的,靠本部門的權力資源去創收,也是魚有魚路蝦有蝦路,也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些非法的「紅頭文件」、「組織行為」以及小金庫賬外賬往往就與「福利」有關。即使是被人稱為清水衙門的學校,還可以在教材上創收,還可以把子女的優惠入學當作職工的「福利」。
「福利」二字的熱門使人亦喜亦憂。喜的是它反映著這二十餘年來物質生活的改善與提高以及各級領導對這方面的關注,憂的卻是這「福利」二字之中,不但有大鍋飯的余韻,而且還夾帶著由於行業壟斷而造成的分配不公以及非法行政以權牟利的灰色腐敗,這是在轉型期出現的一種特殊的無序現象。而且,「福利」的內涵和外延還在不斷擴展。有一個相當級別的黨政機關在機構改革時大面積提干,使「官」與「兵」的比例嚴重倒置,這顯然與機構改革的精神南轅北轍,但有關人士解釋說:像我們這樣的機關沒有別的福利,大家辛辛苦苦幹了那麼多年,職務提一下,多少也能增加一點工資。於是,「福利」家族中又出現了新的類別,或曰「福利分官」。
⑼ 我國社會福利制度發展的歷史
(一)我國傳統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內容
我國的社會福利制度建立於世紀50年代,1951年8月發布了《關於城市救濟福利工作報告》,報告由政府民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保障對象主要是無依無靠的城鎮孤寡老人、孤兒或棄嬰、殘疾人等。民政部門通過設立福利機構為這些孤老殘幼人員提供保障。福利機構分為社會福利事業和社會福利企業兩類。福利事業機構包括各種收養性的福利院、精神病院等;福利企業主要是通過為殘疾人提供就業機會,解決殘疾人的生活保障問題。民政部主管的這些福利只覆蓋了城鎮極少數特殊人群(占總人口1%不到)。1950年6月頒布的《工會法》、1953年勞動部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對企業職工的生活困難補貼、探親補貼、取暖補貼作了規定,還規定企業應設立食堂、托兒所,所需費用由企業行政或資方負責。1953年5月財政部、人事部發布《關於統一掌管多子女補助與家屬福利等問題的聯合通知》、1954年3月政務院發布了《關於各級人民政府工作人員福利費掌管使用辦法的通知》、1956年國務院發布《關於國家機關和事業、企業單位1956年職工冬季宿舍取暖補貼的通知》、1957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職工生活方面若干問題的指示》,這些法規對國家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冬季取暖、生活困難補助、職工住宅、上下班交通、職工家屬醫療補助、生活必需品供應等問題作了全面的規定。由此,絕大多數企業職工以及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福利需求按規定由其所在單位提供,並且是我國社會福利的主體(占城市居民的95%以上,占總人口的25%以上)。企業職工的福利由勞動部負責和管理,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福利由政府人事部門負責。可以看出,我國的社會福利是由民政福利、企業職工福利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福利三部分組成。
從20世紀50年代初建立社會福利制度至90年代末期的整個計劃經濟時期,城鎮居民能夠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在不斷增加,從職工的生活困難補助、冬季取暖補貼、探親補貼、交通補貼、休假療養,到為職工建立托兒所、幼兒園、食堂、洗澡堂、醫務室、閱覽室、體育場,再到為所有城鎮居民提供糧油以及副食品價格補貼,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單位就是一個無所不管、無所不包的小社會。此外,教育和住房分配也是福利待遇。在教育方面,從小學到高中教育是免費的,高等教育不僅免交學費、住宿費等費用,而且學生還可以享受到能夠解決吃飯問題的助學金;在福利分房方面,企業或者單位按照職工的工齡和年齡等條件以及家庭人口數目,為職工分配住房。總之,計劃經濟時代的50年,我國的社會福利是以職業為依託、以城鎮職工為主體、關懷職工生活方方面面、所需經費幾乎全部由國家財政提供的福利制度。
我國的福利制度自建立以來,尤其是在建國後的十來年,在解決城鄉無家可歸、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的社會成員的生存問題上,作出了有益的貢獻。據民政部門的統計,1959年民政部門管理的福利院收養了64454位孤老、27964位孤兒和14627位「三無」精神病患者。[1]在農村,按照1960年4月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1956-1976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第30條確立的對農村中的孤老殘幼實行「五保」的制度,許多地區建立了養老院,收養農村中的孤寡老人。到1994年,全國已有33584個鄉鎮統籌供養了273萬「五保」人口,農村敬老院約4萬所,收養56萬老人。[2]民政福利制度的實施就使得那些社會上最脆弱群體的生存有了保障,由此極大地顯示出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保障了社會穩定。
在計劃經濟時期的「高就業、低工資」的就業和分配製度下,城鎮職工所享受到的無所不包的福利待遇,不僅極大地填補了職工由於低收入而造成的生活上的虧空,改善和提高了他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而且使他們切實地感受到當家作主的滿足和自豪。
(二)我國現行的社會福利制度
80年代開始的經濟體制改革帶來了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化,傳統福利制度日益暴露出一系列不適應新社會環境的弊端:首先,國有企業改革必然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的經濟實體,它們要與所有企業一起參與市場競爭,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尤其是一些老企業,由於背負沉重的職工福利負擔,所以難以與新生企業公平競爭,面臨更大的破產風險,而且職工所在的企業一旦破產,職工極其家庭能夠獲得的福利待遇將沒有了著落,生活將立即遇到極大困難;其次,企業的福利待遇將企業與職工緊緊地栓在一起(例如單位分配的住房、職工子弟就讀的子弟學校等,形成了企業與職工之間的人身依附關系),不同企業或單位,職工的福利待遇會有很大差異,有些單位職工的福利甚至高於工資,這就阻礙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和市場經濟所需要的統一勞動力市場的形成;第三,優厚的福利待遇由於是平均分配,所以不但沒有發揮它激勵勞動者積極性的功能,反而助長了人們的懶惰和依賴心理,影響企業的效率和發展;第四,經濟體制改革帶來經濟結構多元化,農村人口流入城鎮,進入不同所有制企業和單位就業,他們連應當享受到的社會保險待遇都享受不到,何談享受社會福利待遇,這種從制度建立之初就對農民實行的不平等待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不能再延續下去,否則會繼續擴大城鄉差距,城鄉隔離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也無法打破。可以看出,在市場經濟下,傳統福利制度不但不能適應不同社會成員的需求(我國現有的社會福利服務只能滿足5%的社會需求,這里的社會福利服務主要指為老年人、殘疾人提供的養老和寄養機構),而且直接對企業的發展,最終也對整個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也會釀成社會不穩定因素。改革傳統的福利制度勢在必行。
1993年4月,民政部發布了《國家級福利院評定標准》,同年8月,民政部又發布了《社會福利企業規劃》。1994年12月,民政部發布了《中國福利彩票管理辦法》。1997年4月,民政部與國家計委聯合發布《民政事業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殘疾人可以由過去單一的在福利企業就業改變為在福利企業或分散就業。1999年12月,民政部頒布了《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從這些法規可以看出,無論是社會福利院和社會福利企業的發展,福利資金的籌集,還是殘疾人就業,社會福利機構的管理等,民政部門作為我國福利事業的主管機構將把我國的社會福利事業逐步從官方舉辦引向社會舉辦,並按福利需求設立福利項目,例如將原來單一的以集中收養孤寡老人的養老院,按照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設立養老院、老年公寓、老年護理服務、老年家政服務等福利項目,並面向所有有福利需求的老年人。民政福利的社會化不僅使民政福利走出封閉,而且提高了民政福利機構的效率。與此同時,社會辦的福利機構也在迅速發展。尤其是社會辦的社會福利企業,其發展勢頭甚至超過了官辦福利企業,有數字表明,到20世紀90年代末,官辦福利企業占福利企業總數從65%下降到14%,社會辦的福利企業從35%上升到86%,就業的殘疾人數佔到福利企業就業殘疾人總數的84%。
企業職工福利改革,在初期,通過實行承包責任制,將企業的福利設施對外開放。到了20世紀90年代,在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社會背景下,在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絕大多數企業和單位打破過去封閉運行的模式,成立了面向社會、有償服務的勞動服務公司,並逐漸與原單位脫鉤,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並參與市場競爭。例如,絕大多數的房修公司、托兒所、幼兒園、理發店等都是從原來的企業或單位剝離出去的、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
住房福利改革,1989年國務院頒布《關於在全國城鎮分期分批推行住房改革的實施方案》後,城鎮居民福利分房開始向住房商品化、私有化方向改革。1994年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規定以標准價出售公房,1998年底,中央政府宣布停止企事業單位的福利分房後,職工按標准價購買了住房。同時確立了由單位和職工各繳費50%的住房公積金制度,並為職工建造和出售經濟適用房。有些城市為居民提供廉租房或房租補貼。
教育福利改革,讓人們感到壓力的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將原來高等院校的助學金制度改為貸學金制度,後來高校學費一路攀升,城市重點中小學校也要收取贊助費。農村義務教育由於失去集體經濟的支持而將負擔轉嫁到了農民身上。由於計劃經濟時期平均主義的分配製度被打破,人們的收入出現了差距,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收費昂貴的私立學校應運而生,先進的教學設備、優秀的師資、獨特的教學方法,為富人的子弟提供了優越的就學機會。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多種辦學模式,開辟了教育領域的競爭局面,為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學生提供了可能。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國有企業及其職工的數量有了較大的減少,加之國有企業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福利事業逐步走向社會化,因而,單位和企業對於社會福利事業的投入大大減少,負擔大大減輕。與此同時,國家和社會舉辦的福利事業在迅速發展,不斷滿足不同社會成員對於福利項目的需求。我國社會福利事業的改革雖然沒有社會保險改革進展快、步伐大,但是它正在緩慢地朝著社會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