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香料歷史

中國香料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13 00:22:02

A. 中國的香文化有何歷史

香文化發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漢民族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圍繞各種香品的製作、炮製、專配伍與使用而逐步屬形成的能夠體現出漢族的精神氣質、民族傳統、美學觀念、價值觀念、思維模式與世界觀之獨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術、方法、習慣、制度與觀念。「燃我一生之憂傷,換你一絲之感悟」,行業代表泓森道這樣總結到。

秦漢時, 隨著「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活躍,東南亞、南亞及歐洲的許多香料也傳入了中國。沉香、蘇合香、雞舌香等在漢代都已成為王公貴族的爐中佳品。
西漢初期,在漢武帝之前,熏香就已在貴族階層流行開來。長沙馬王堆漢墓就出土了陶制的熏爐和熏燒的香草。
隋唐時期,香文化成熟完備。

宋元明清,香的繁盛與普及。

B. 中國香文化的歷史如何

中國人用香的歷史可說是非常的早,中國用香的文明可概括為:肇始於春秋戰版國,滋長於秦漢兩朝,完備於隋權唐五代,鼎盛於宋元明清。
漢代之前用香以湯沐香、禮儀香為主,漢魏六朝則流行道家學說,博山式的熏香文化大行其道。
隋唐五代不僅用香風氣大盛,又因為東西文明的融合,更豐富了各種形式的行香諸法。
宋元時,品香與鬥茶、插花、掛畫並稱,為 上流社會優雅生活中怡情養性的『四般閑事』。 由於士大夫對物質與精神生活的追求,且著力從精神層面勵勵倡導與提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琴棋書畫以及美食、酒、茶等都完成了奠基,呈現出博大雄渾的態勢。熏香至此也成了一門藝術,達官貴人和文人墨客經常相聚品香,並制定了最初的儀式。專門研究香的來源、載體、工具和制香法的各式香書、香譜也在此時出現。
至明代,香學又與理學、佛學結合為『坐香』與『課香』,成為叢林禪修與勘驗學問的一門功課。佛門與文人營建香齋、靜室與收藏宣德爐成為時尚。
清三代盛世,行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爐、瓶、盒三件一組的書齋案供以及香案、香幾成為文房清玩的典型陳設。

C. 香料的發明在歷史上有哪些記載

香料最早出現在古代的神殿里,最關心香料的不是化妝品製造商,而是祭司。今天,在教堂的禮拜儀式中,線香完好地體現了香料最初的功能。英文的「perfume (香料)」由拉丁文的「per」和「fumus」構成,表示 「經由煙霧」,准確地描述了焚燒祭牲時冒出的煙霧夾帶著香氣擴散至敬神者。整日忙於尋找食物的古人堅信,對自己來說最寶貴、最基本的財產——被宰殺的動物——是獻給神的絕佳禮物。作為除臭用品的香料被潑撒在動物 屍體上,用來掩蓋屍體焚燒時散發出的惡臭。《聖經》中記載了諾亞在經歷過 大洪水之後燒牲獻祭的事情,「耶和華聞了那馨香之氣」(《舊約創世紀,8:21»),上帝沒有聞到屍體的氣味,只聞到了香氣。

D. 中國香囊的發展歷史

中國的香文化歷史悠久,作為香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香囊文化,也承載著大量的文化信息,反映了不同時期人們的審美觀念與社會習俗,同時,也體現著中國紡織及精細製造的成就。
香囊最初是由佩囊發展而來的。佩囊是古人用來盛放零星細物的小布兜。古人衣服上沒有口袋,一些隨身攜帶的必需品,如印章、憑證、鑰匙、手巾、錢幣、珠寶等,多貯放於這種囊內,外出時則將其佩於腰間,故謂之「佩囊」,又稱「荷囊」。香囊即屬於佩囊的一種,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又稱香包、香纓、香袋、香球、佩幃、荷包等等。
從文獻記載來看,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據《禮記•內則》記載:「男女未冠笄者,咸盥、漱、櫛、縰、拂髦、總角、衿纓,
皆佩容臭。」東漢鄭玄注曰:「容臭,香物也。以纓佩之,為迫尊者,給小使也。」大意是說未成年的男女拜見父母長輩時要佩戴香囊以示敬意。這里提到的「容臭」,大概就是最早形態的香囊了~

E. 合成香料的發展歷史

合成香料工業來創始於源19世紀末。早期從天然產物中所含的芳香化合物,如冬青油中的柳酸甲酯、苦杏仁油中的苯甲醛、香莢蘭豆中的香蘭素和黑香豆中的香豆素等人工合成香料並實行工業化生產。稍後,紫羅蘭酮和硝基麝香等的出現,也是合成香料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由於天然精油生產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加上有機化學工業的發展,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合成香料發展迅速,一些原來得自精油的萜類香料如芳樟醇、香葉醇、橙花醇、香茅醇、檸地醛等已先後用半合成法或全合成法投入生產,產量相當可觀。此外,還有一系列在自然界未曾發現的新型香料如鈴蘭醛、新鈴蘭醛、五甲基三環異色滿麝香等陸續出現。這類香料對新香型香精的調配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品種不少於2000種 。

F. 歷史上因為爭奪香料而爆發的著名戰爭有哪些

香料戰爭

早在800多年前,阿拉伯和北非地區就是世界地緣政治的角逐中心。在北非以及現在被西方稱作「中東」的地區,阿拉伯商人壟斷了當時最昂貴的商品——從亞洲運來的香料。
所謂的香料就是桂皮、胡椒、肉豆蔻等,精明的阿拉伯商人對其產地諱莫如深,堪比最高軍事秘密。由於香料廣受歡迎,他們費盡心機製造「物以稀為貴」的假象,為的就是在交易中輕松賺取40倍的利潤。
當時威尼斯是亞得里亞海附近的城邦,與東方多有往來,阿拉伯香料商人在此貿易頻繁。威尼斯之所以富甲一方,成為歐洲最強大的海上帝國,正是源於它控制了阿拉伯商人運到歐洲的香料。
後來阿拉伯人威脅要中斷香料供應,於是威尼斯發動了人類歷史上最為野蠻、也是最堂而皇之的掠奪戰爭——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威尼斯從法國等地招募雇傭兵,用他們攻城掠地,許諾之後一同分贓,當然,走卒們拿到的從來都是蠅頭小利。
於是乎,「香料戰爭」變成了基督教徒的聖戰,實際上只不過是為了控制當時世界上最昂貴的商品——東方的香料。
最血腥的一次東征始於1204年,其實並未以阿拉伯領土為目標,而是直指當時的基督教城市君士坦丁堡(現伊斯坦布爾)。這座大都市是東西方香料貿易的樞紐,拜占庭王朝定都於此,擁有的財富無與倫比,但被十字軍佔領後洗劫一空。

G. 香料島的歷史故事

所謂香料,指的是豆蔻、胡椒、丁香等調味品。香料,是國際貿易的最早商品之一。
1000多年以前,中國、印度等國,就通過陸路和水路,把香料出口到阿拉伯國家。公元10世紀的時候,威尼斯商人從埃及人那裡買下來自印度尼西亞、中國、錫蘭(斯里蘭卡)和印度的香料,然後轉賣到歐洲其他各國,從中牟取暴利。
此後的幾百年中,歐洲人對東方的香料著了迷。香料成了銷路廣、利潤高的商品。17世紀初期,從香料群島采購一船香料,只需3000英鎊左右,而賣到英國市場上價值36000多英鎊。
香料貿易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為了擺脫威尼斯商人的壟斷,許多歐洲國家大興造船業,開辟新的航路,爭先恐後地到亞洲掠奪香料。搶在最前面的要算是葡萄牙人。他們繞過非洲的好望角,最先從馬魯古群島運回香料。
對於葡萄牙人來說,發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既是東西交通史上的創舉,又是其後100年輝煌的霸權之開端。1511年,葡萄牙人控制了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馬六甲海峽,隨後在班達群島建立了香料貿易基地。1512年,葡萄牙人霸佔馬魯古群島。
之後,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接踵而來。經過激烈爭奪,到17世紀時,馬魯古群島落入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手裡。直到二次大戰結束,馬魯古群島才擺脫殖民統治,成為印度尼西亞的一部分。
葡萄牙殖民者在1498年完成了繞道南非好望角,進入了印度洋的航行。這樣他們憑借船堅炮利,打破了數世紀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稱霸東北非和北印度洋的格局。
1503年,葡萄牙人佔領了桑給巴爾。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為了其遠洋侵略和遠洋貿易順利開展,葡萄牙在桑給巴爾擴建了碼頭、船塢、食品加工廠、機械修理廠等小工廠。葡萄牙人從非洲掠奪象牙、黃金、玳瑁和香料,從遠東中國購進絲綢、茶葉和瓷器,從東南亞購進香料。當時的桑給巴爾,成了葡萄牙人貨物的集散地和過往船隻的後勤供應基地。
1498年哥倫布的航行,目的也是尋找通往東方新航路,尋找出產香料的印度群島。但他沒有達到這個目的,卻發現了新大陸。格瑞那達就是哥倫布在這次航行中發現的。不過,他沒有靠岸,不知道這個島上也出產香料。

H. 香辛料的歷史溯源

人類遠在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就已大量應用辛香料。考古學家從金字塔牆壁上版的象形文權字和從基督教的《聖經》中,都發現人類的祖先在生活中食用辛香料重要記載的遺跡,從而推斷其悠久歷史。
公元前1世紀的《神農本草經》中將中草葯分為上、中、下三品,上葯應天之命,與神相通.能補養生息,無毒,長期服用無害,有延年益壽、輕身益氣之功效,其中主要者為桂皮、人參、甘草和察香;中葯指有養生防病.滋補體力,充分利用其特點調整其毒性,可配合使用者,主要為生薑、當歸、犀角等;下葯主治各種疾病,因有毒性忌長期服用,主要的有大黃、桔梗、杏仁等。這說明中國對辛香料的應用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和科學的認識。中國菜揚名於天下與其巧妙地發揮辛香料的獨特風味和誘食性不無關系,這也是中國烹飪的一大特色。
食用辛香料是人類最早交易項目之一也是古代文明進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亦自辛香料交易開始。南宋趙汝南著的《諸蕃志》中,就將丁香、胡椒與珍珠、瑪瑙並駕齊驅地列為國際貿易商品。福建泉州為世界聞名的海上絲綢之路,同時也是香料之路的起點,20世紀70年代在泉州發掘的宋代沉船中發現大量的香料,其中一大部分是辛香料。

I. 中國傳統香文化,是如何在當時起源和發展的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長久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與風格,而香文化作為中華文化中的一支,在歷史的長流中形成了它獨有的特點和魅力。雖然在歷史的記載中,香文化最開始的狀態是香料,而香料在古代中國是非常稀少的,且大多數香料只生長在南方地區。但是由於其獨特的作用,使其逐漸走進了大家的視野中。

中國香文化是在隋唐時期逐漸完善,在宋代和明清時期處於鼎盛,雖然後來由於戰爭而受到影響逐漸衰落,但是隨著中華民族的崛起和國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香文化將再一次成為世界文化中的新秀。


秦漢時期的到來讓香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雖然中國本土盛產的香料非常多,但是對於香料依舊有所欠缺。

J. 香料的歷史

公元前
3000
蒸餾法發明,但並不是我們今天提煉天然精油所用的蒸汽蒸餾法,.古埃及時使用油膏和樹脂類作為介質
2300
古代中國人開始把茉莉花和蓮花用為香料,同時也使用其他一些有香氣的花朵和木質.麝香開始作為葯用
1500
印度在宗教儀式中使用香料:以檀香,安息香和乳香製成熏香,晚香玉和水仙用於香料中
1400
中美洲印加,瑪雅和阿芝塔克人使用熏香
1000
在遠東香料開始被長期使用.印度靈貓和龍涎香開始用於香料
500
在中東,新約希伯來書中所載的塗香油禮中所使用的香料包括:格蓬,藏紅花,賴百當,乳香,甘松香,沒葯和肉桂樹脂
300
中國香料體系建立
150
古羅馬帝國的人們極其廣泛的使用香料和化妝品
146
古希臘的香料知識傳遞給羅馬人
55
古羅馬人將香料化妝品知識帶到英格蘭
50
埃及人窮奢極欲的使用香料
公元後110
羅馬帝國羅馬人已精熟於香料配製藝術
411
古羅馬軍團離開英國.香料技術在他們離開後沒有多大發展
450
日本第一次以熏香的形式使用香料
476
第一羅馬帝國在蠻族的進攻下湮滅,香料和香精的使用整體進入衰敗期.芳香物質僅用於製作熏香或作為屍體防腐劑使用.
600
伊斯蘭教興起,穆斯林清真寺建造,其中一些使用包含麝香香料的灰漿.
632
在穆斯林征戰開始:香料知識開始逐步傳入歐洲.
750
格伯(Geber)的著作中出現有關芬香水製作的記載.
1000
波斯(今伊朗)的阿維森納發明了蒸汽蒸餾法(並非是有效的水蒸氣蒸餾濃縮法)蒸餾精油.
1100
香料開始在義大利和西班牙生產。歐州各國和東方都開始重新喚起對香料使用的興趣。
1150
水冷濃縮法的發明在歐洲出現,阿拉伯名醫雷西斯(Rhases)發現酒精.
1190
法蘭西國王菲利普.奧古斯特(Phillipe Auguste)頒布法拉西香料憲章.
1200
"女用西普香水"(Eau de Chypre)由塞普勒斯傳入歐洲.
1300
法國格拉斯(Grasse)香料製造業起步,酒精濃縮蒸餾法運用,在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期間(1558-1603) 香囊開始在國王和貴族之間流行。
1370
匈牙利皇後伊麗莎白得到一張以迷迭香為主要原料的香料配方,這個配方初始名為:」匈牙利皇後之水」(The Queen of Hungary's Wate)而後名為」匈牙利之水」,這個配方是所知的第一個以酒精為配料的香水.該配方被沿用500多年,並被認為是」女用古龍水」('Eau de Cologne'.)的前身.
1420
迴旋型冷凝器被發明:有效的改進了蒸餾法的效力.
1450
法國的煉金術士巴茲爾.瓦倫丁(Basil Valentine)重新認識了酒精;含醇香水製造業誕生.
1500
開始用蒸餾法獲得精油;精油製造業起步.
1550
法國香料被法蘭西皇室極為廣泛的使用;麝香和靈貓香幾乎被用於所有的香水製造中.混合各種香料製造出了」花香」香型香水
1560
柑桔類精油的說法第一次出現
1589
香水在法國宮廷內的使用在亨利六世的統治時期(1589-1610)開始衰落.
1599
加布里埃爾.德伊奇斯(Gabrielle d'Estrees)因吸入」強烈的香氣」而死亡.
1600
香料業開始使用香檸檬油
1608 "一種酸"(後來被命名為苯甲酸),在加熱安息香膠時被獲取.
1630
查理一世在英格蘭和法國開始徵收肥皂消費稅;但是糟糕的個人衛生狀況卻促成了紈絝子弟和時尚紳士對香水窮奢極欲的使用.其中包括以靈貓香為配方的香水
1643
1643年法國香料憲章在路易斯十四的授權下重修.並規定一個學習了四年的學徒必須在完成了三年的跟班生涯後,才能獲許選擇與一位法國主調香師共事.
1690 義大利的」女用科隆水(又譯為古龍水)」('Eau de Cologne')在米蘭問世.發明者據說是吉恩-保羅,芬米尼斯,也有一種說法,是他將這個配方給了他的侄子,後定居在科隆小鎮的吉恩-安東尼.法利拿.
1719
紐曼注意到,在百里香油的沉澱物中有一種晶狀體並為它取名為:」百里香腦」,後來該物質被改名為」百里酚」
1730
法國香水在路易十五的統治下在宮廷中自由使用,散發香氣的粉末,油,膏和盥洗製品成為時下流行品,法國和英國的調香師之間就調制出模仿花香的香水配方展開激烈的競爭.
1732
露華儂之家(House of Revillon )(法國)建造用於單純陳列動物皮毛.
1750
英格蘭開始在米奇汗姆系統栽種胡椒薄荷
1763
法國士兵在經過七年之戰後回歸故里,將,」女用古龍水」帶到法國,含醇類香水開始在法國生根發芽.
1744
萊頓(Gaubius)從薄荷油分離出無色晶體(這種晶體後被命名為薄荷腦)
1780
雅德莉(Yardley)的」熏衣草」開始為人所知。
1782
斯奇利(Scheele)開始調查有關酯類的結構和組成.
1798
真空蒸餾和分餾蒸餾法問世
1800
法國使用」女用古龍水」的勢頭在拿破崙.波旁王朝進一步流行.
1801
羅納應用化學協會成立
1803
墨特瑞斯(Mortres.)在苦杏仁中發現苯甲醛.
1808
拉瓦希和索秀爾確認了酒精(乙醇)的成分
1815
蓋伊-盧薩克(Lussac.)確認了醚(乙醚)的成分.
1816 蒸餾胡椒薄荷油在美國開始商業化.布爾喬之(Bulcholtz)從熏乾的香莢子蘭中分離出香蘭素.
1820
加頓(Garden)發現萘
1825
法拉第使用干餾蒸餾法對鯨油進行斷鏈蒸餾,在所獲得照明氣中發現碳氫化合物(即後來的苯)
1826
韓奈爾(Hennel)合成酒精(乙醇)
1828
虎勒(Wohler)從氰酸氨中制備出尿素:這是第一個在在實驗室中制備的有機化合物.但它並不是全合成的有機化合物.
1832
李比希(Liebig)和仲馬(Dumas)確定了丙酮的分子式.李比希和虎勒確定了苯甲酸的成分.
1833
仲馬(Dumas)開始研究精油的成分..
1834
仲馬(Dumas)和派利高特(Peligot.)確定了甲醇的成分.
1835
羅比奎斯特使用乙醚第一次提煉出花的水溶萃取物.李伯格(Lieberg)確定了乙醇的分子式.
1836
伯斯洛特(Berthlot)和沃茲(Wertz.)確立了甘油的成分.
1839
皮瑞(Piria)發現水楊酸
1841
沃特(Walter)柏木中分離出柏木醇.格哈特(Gerhardt)和卡奧爾(Cahours)在黃春菊油中發現枯茗醛
1843
據說卡奧爾茲(Cahours)合成出甲基水楊酸酯
1845
國柏推翻了」生命力」學說,並完全人工合成了乙酸.在美國,霍夫曼在煤焦油和石油中發現苯.
1850
羅伯特之屋公司成立.第一批葯用肥皂由W.S.皮斯(W.S. Piesse.)售賣.
1853
拉利芒德(Lallemand)將從百里香油中分離出的晶狀體命名為百里香酚.
1855
坎尼扎羅(Cannizaro)人工合成了乙酸苄酯,盡管這個在未來的幾年內都沒有用於香料.
1856
虎勒(Wohler)從熏黑香豆中分離出香豆素. 米倫(Millon)使用揮發性溶劑從許多花中制備出萃取物.但是由於溶媒損耗率過大最終沒有走上商業化路途.
1859
報道稱卡里斯(Carius)制備出苯甲酸甲酯
1865
克庫勒(Kekule)提出苯的分子式為環狀結構.
1868
伯明安 格拉伯(Permin an Graebe)合成香豆素
1869
法第格(Fettig)和麥爾克(Mielk)合成洋茉莉醛
1870
第一次出現」減少過度出汗」的產品.
1871
傑克伯森從帕爾馬玫瑰中分離出香葉醇.
1873
小魯爾.勃蘭特推出」浸膏」
1874
哈曼(Haarmann)和泰曼(Tiemann)從咖啡因中合成出香蘭素.
1876
維斯曼(Wasserman)從丁香油中分離出丁香酚.萊茲伊茲斯基(Radzizewski)合成苯乙醇.
1877
布雷格(Brieger)在糞便中糞臭素
1878
香豆素和洋茉莉醛推出商業產品.
1880
克拉夫(Krafft)合成C12醛.(月桂醛)
1882
「皇家馥奇」(侯比甘)(譯者注:一種香水)投放市場:第一個含有合成化合物的香水在市場上十分流行.皮.貝爾斯多夫公司成立(即後來1911年的」妮維亞護膚品」的所有者)
1883
克拉夫(Krafft)合成癸醛
1885
沃拉克(Wallach)合成甲位松油醇
1886
斯塔得(Staedel)合成苯乙酸.
1887
貝克曼(Becmann)和普萊斯勒(Pleissner)合成薄荷醇.
1888
保爾合成第一個麝香香氣合成物」麝香保爾」(Musc Baur).斯克奧佛(Schnaufer)和霍普菲爾德(Hupfield)合成二甲苯麝香(也是由保爾合成的).伯倫特從檸檬巴毫油中分離出檸檬醛..約瑟夫.羅伯特研發出一個大規模的效果令人滿意的水溶萃取法.第一個個人除臭劑(Mum)誕生.
1889
多吉合成香茅醇,松油醇產品商業化.
1890
'保爾麝香'和異丁香酚產品商業化.多吉從檸檬草油中分離出檸檬醛.同時從香茅油中分離出香茅醇和香茅醛.塞姆勒(Semmler)從香葉醇中制備出檸檬醛.
1891
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產品商業化.
1893
泰曼.阿登克魯格(Tiemann and)從鳶尾根莖中分離出鳶尾酮並合成鳶尾烯.
1894
沃巴姆(Walbaum)確定了鄰氨基苯甲酸甲酯存在於橙花油中.斯格林(Schering)合成乙基香蘭素.
1896
從異丁香酚中合成出香蘭素-這種合成方法之後一直使用了50餘年.伯京(Perkin)合成大茴香醛.沃巴姆(Walbaum)在玫瑰油中發現苯乙醇.
1897
達倫茲(Darzens)合成水楊酸異戊酯.雷賽特(Reissert)合成吲哚.
1898
鄰氨基苯甲酸甲酯並制備了幾種乙酸酯類,後繼的幾種縮醛由克拉森(Claisn)菲斯可(Fischer)和豪法(Hoffa)合成
1899
海斯(Hesse)從茉莉花油中分離出3%的酮,他稱之為茉莉酮;同時他也證明在茉莉花和橙花油中存在著吲哚.
1900
索登(Soden)和羅加恩(Rojahn)發現在苯乙醇中蘊涵豐富的玫瑰水. 沃巴姆(Walbaum)靈貓香中發現了0.1%的糞臭素.
1901
弗尼爾(Fournier)合成枯茗醛.莫爾魯.安姆德.德朗(Mourearu anmd Delange)合成甲基庚炔羰酸.
1902
海斯(Hesse)和哲塞爾(Zeitschel)從橙花油中分離出橙花醇.第一批液體除臭劑投放市場.蓋特福斯(. Gattefosse)實驗把去萜(純)熏衣草油作為冶療用途。
1903
1903年哈曼(Haarmann)和雷莫(Reimer)分離出甲基紫羅蘭酮的異構體.金.C.吉利特發明了第一把安全剃須刀.第一個噴霧式香水被授予專利.
1905
布萊斯.安德.霍伊倫合成丙位十一內酯(桃醛)
1906
羥基香茅醛產品商業化.沃巴姆(Walbaum)從天然麝香中分離出一種麝香香味的酮,並命名為麝香酮.
1907
克拉森(Claisn)和巴加德(Bagard)進一步制備乙縮醛類.其中一些是有氣味的.
1909
布萊斯(Blaise)和克奇勒(Kochler)合成丙位十八內酯(椰子醛)
1910
雷內.莫里斯.蓋特福斯(Rene Maurice Gattefosse)在一次實驗室事故中發現勒了熏衣草油的葯用價值.他開始使用去萜熏衣草.
1912
梅森(Masson)在賴百當油中發現苯乙酮.
1915
賽可(Sack)從靈貓香中分離出具有麝香香氣的酮而後命名為靈貓酮.
1919
魯茲卡(Ruzicka)和弗那瑟(Fornasir)從乙炔和甲基辛烯酮中合成芳樟醇.
1921
'香奈爾5號'登場
1923
魯茲卡(Ruzicka)合成橙花叔醇和金合歡醇.
1926
魯茲卡(Ruzicka)確定麝香酮和靈貓酮為大環酮. 魯茲卡(Ruzicka)和他的同事公布了合成環十五酮的方法.克斯保恩(Kerschbaun),哈曼(haarman)和雷莫(Reimer)公布了合成黃葵內酯,一種大環酮的方法.
1927
一位波蘭植物學家茲維特,,發明了色譜. 克斯保恩(Kerschbaun)在當歸根油中發現了環十五內酯.大環內酯後被魯茲卡(Ruzicka)和斯托(Stoll)命名為」環十五
內酯」
1929
克諾(Knorr)和維森伯恩(Weissenborn)合成兔耳草醛.
1934
魯茲卡(Ruzicka)和辛茲(Schinz)合成壬二烯醛和壬二烯醇
1935
特雷夫(Treff)和窩爾那(Werner)合成茉莉酮.羅伯特公司第一次提出"褪色凈油"說法.
1937
雷內.莫里斯.蓋特福斯(Rene Maurice Gattefosse)寫下香氣冶療法。鄰氨基苯甲酸甲酯並制備了幾種乙酸酯類.

閱讀全文

與中國香料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