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一篇關於中日關系的歷史作文(初三學生水平)
中日關系: 提到中日關系史,歷史上的中日甲午戰爭和日本侵華戰爭就歷歷在目,它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刻骨銘心。我們在中日關繫上一提到「以史為鑒」,就會自然想到這一段歷史,並把這一段歷史上升到民族尊嚴和國家榮辱的戰略高度
兩千年友好」使中日長期和平,並共同發展。中日兩國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唐朝是兩國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既有日本使者雲集長安,又有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在漫長的交往過程中,中國的文化得以傳播,日本的文化得以迅速發展
「五十年對立」使中日關系破裂,社會停滯不前。日本「明治維新」後,在其迅速強大的國力支持下,忘記了兩國兩千年友好的歷史傳統,擴張野心膨脹,悍然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使中國人民蒙受恥辱。幾十年後的侵華戰爭,在中國人民未愈的傷口上,日本軍國主義又犯下滔天罪行。兩場戰爭在半個世紀中發生,使兩國人民祖祖輩輩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瞬間破壞殆盡,使兩國「兩千年友好」的歷史傳統突然斷裂,使兩國人民失去了和平穩定,飽受著戰爭的煎熬和戰爭創傷的折磨。
右翼: 2戰戰敗後,為了重新打造日本的「光輝」形象,實現自己的「大國」理想。日本右翼勢力知道,要讓日本實現「政治大國、軍事大國」的「理想」,恢復日本往日的「雄風和自信」,就必須徹底推翻「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歷史結論、否定日本的戰爭責任、拒絕向被自己欺凌過的國家和人民反省和謝罪。在這種背景下,修改教科書無疑成為一個最好的切入點。
中國、韓國等亞洲人民強烈要求日本反省歷史,不是因為他們對日本曾經的罪惡耿耿於懷,難以自拔,而是因為日本至今不僅沒有承認過歷史,反而在變本加厲的否定歷史。善良的人們擔心,如果繼續對右翼一味的姑息和縱容,很可能會使他們把日本帶上一條不歸路,把亞洲和世界的和平帶上一條不歸路,把不堪回首的「二戰史」帶到「明天」。
發展:和平和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也是當今世界的大局。在飽受20世紀前半期的戰爭蹂躪和中期的冷戰恐嚇後的21世紀,人類最需要的就是和平與發展。和平與發展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在此大背景下,中日關系必須服從和服務於和平與發展的世界大局。中日關系既是重要的雙邊關系,又是重要的國際關系,既影響著雙方,又影響著世界,必須慎重處理。日本是中國的近鄰,彼此間有著充分的利益交融,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這一趨勢將進一步發展。友好相處,合作雙贏,是符合中日兩國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確選擇。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繼續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實現中日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對中日兩國都具有重要意義。我認為要全面地去看代日本!大和民族的日本軍國主義曾經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災難,而且現在的極右翼勢力十分頑固拒不承認戰爭罪行也令我們非常憤慨。但我們也不應只看到日本的這一方面,雖然在我心中一樣地瞧不起或者憤恨這個死不認錯的民族,但全面地看日本人也不是一無是處。
日本人能夠從其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帶來的災害中迅速崛起成為亞洲四小龍,自然有其民族的可貴之處,他們一樣有其艱難困苦和勤勞善良的一面,也有其忍辱負重改革自新的一面。隨著其社會經濟科技的進步,他們雖說自以為何等地優越或者何等地自負,但從來沒有放棄向先進的科技、先進的文化學習,而且日本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比較團結注重集體榮譽感。
這些說多了也許讓人覺得我如何崇拜日本,其實我認為每一民族都不應自高自大,都應該取其他民族的長處以及優秀的素質為我所用。我們一樣,日本也一樣。日本的科學技術值得我們學習、日本的現代化管理經驗也值得我們借鑒,現在日本與我們的貿易已相當大,我們的文字及禮儀日本人不是多年以前就一樣借鑒和吸收嗎?
我們同樣不能否定日本科技在很多方面都比中國進步,同樣不能否定日本的經濟實力比我們現在要強,承認這些也沒什麼可恥,因為我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超過日本,總有一天會讓日本人感到慚愧---為他們曾經所做的一切而慚愧。我們自然不能接受一些日本人給我們近似侮辱的舉動,但我們知道發憤圖強,一個能夠面對自己包容一切的民族、一個能夠面向未來不斷進取的民族會有更多理由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網上東西太亂,還得自己找.真麻煩啊
B. 求關於聯合國的歷史小作文,要有史實。 謝謝啦
聯合國的誕生: 雅爾塔 會談上決定成立聯合國。又為了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羅斯福 做了大量工作,起草了 《 聯合國家宣言 》 。1942年初,中、蘇、美、英等26個國家在《宣言》上簽了字。這是第一次正式採用「 聯合國家 」(也譯為「 聯合國 」)這個名稱。這個名稱是羅斯福在修改《聯合國家宣言》最後文
本時提出來的,並用這個名稱代替了「協約國」或「同盟國」。
不過,當時「聯合國家」還沒有被作為一個國際性組織的名稱使用,到了1943年10月30日,蘇、中、美、英四國代表在莫斯科會議上共同發表《普通安全宣言》,具體體現了建立一個戰後國際安全組織的主張。在這之後,蘇、中、美、英又分別舉行過幾次國際會議,草擬了這個國際組織的章程,並就安理會表決程序達成協議,決定於1945年4月25日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家關於國際組織的會議」,以便正式制訂《聯合國憲章》。1945年6月26日,參加舊金山會議的50個國家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憲章》。同年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開始生效,聯合國就此正式成立了。從此,羅斯福提出的「 聯合國家 」(即「聯合國」)一詞就成為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世界性國際組織的名稱了。
聯合國的建立是1945年10月24日,當五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會員國(聯合國憲章第23條規定為中華民國、 法蘭西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及 美利堅合眾國 組成)以及其它46個簽字國的大多數成員國批准了《聯合國憲章》後,聯合國作為實體組織正式成立。美國參議院於1945年7月28日,以89對2票通過確認《 聯合國憲章 》。在1945年12月,參議院和眾議院一致要求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1946年1月10日至2月14日,第一屆聯合國大會第一階段會議在倫敦舉行。51個創始會員國的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聯合國組織系統正式開始運作。1949年,美國的提議被採納,並於1950年,聯合國總部大樓在紐約市完工,使用了來自小約翰·洛克菲勒的850萬美元捐款,並於1951年1月9日開始運作。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美國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
C. 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事情作文40-60字
早在600年前的明代時期中國人鄭和率領27000餘人組成的龐大船隊七下西洋,經東南亞、印度洋到紅海和非洲,遍訪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船隊所到之處,大都受到熱烈歡迎.如第一次遠航到達占城,受到國王、臣民擊鼓相迎.船隊用金銀寶貨,絲綢和青瓷碗盤等貨物,從各國換回珠寶、香料和葯材以及珍奇異物.
鄭和下西洋時,邀請各國來華訪問.永樂時期,渤泥、滿刺加、蘇祿等國的國王、王後、使臣和商隊,絡繹不絕地來到中國的南京、北京,有時隨行人員達500多人,明朝政府盛情設宴款待,還贈予許多禮物,並把他們送來的禮物陳列在文華殿里.當蘇祿國王在歸國途中病逝於山東德州時,明成祖下諭旨以王禮安葬於德州城北.
這是明代中外友好關系發展的一個突出事例,鄭和下西洋,建立並鞏固了海上絲綢之路,傳播了友誼的種子,促進了經濟貿易發展,增加了國與國之間的友好交流,為世界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當代,中國每年向非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貸款)幫助他們建設非洲.比如中國在剛果河上興建了(中國借錢給剛果投資中國施工)世界最大的水電站(三峽三倍大),然後現在那水電的債全免了.
咱們和巴基斯坦的關系似朋友加兄弟!例如:在四川大地震過後,我們的友好鄰邦,巴基斯坦,在第一時間,傾全國之力給咱們無償援助!據說,為了能讓運輸機能多運點物資,他們不惜拆掉車上的所有座位!後來巴基斯坦也發生地震,我國也是在第一時間進行援助,這兩個「第一」,正如扎爾達里所說,再次表明了巴中兩國「比海深、比山高」的兄弟情誼.
D. 中國與世界的聯系——作文
寫中國與世界的聯系的作文,可以先說明中國的發展,中國文化與世界有哪些聯系,哪些變化等等,下面是中國與世界的聯系範文,僅供參考:
世界,承載了無數國家,也使國家間的聯系更為緊密。有人常說「世界因我而美麗」,這個「我」,可以代表我們的中國,中國獨有的中文已逐漸被世界所學習,就像英語一樣成為世界語言,雖然中文還沒有達到那種程度,但我想,在未來,在國際語言中,會有我們中文的一席之地的。
就連美國總統特朗普五歲的外孫女,都會用中文聲情並茂的背誦《三字經》了,這就表明中文將成為一個世界潮流,中文是中國代代相傳的傳統文化,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蘊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它有著與其他文化相互交流與借鑒的「使命」,這使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了。在非洲馬里,中國工人在援建醫院的工地腎功能熱火朝天地工作著,這個現象表明了中國與非洲之間的合作夥伴關系。
「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世界發展潮流,「人類命運共同體」就像中國援助非洲建醫院那樣,讓中國與世界緊密聯系在一起,不管怎麼走,人類的命運都與世界緊密相關,所以我們中國要與世界緊緊抱在一起,共同發展,相互促進。
中國援建非洲醫院,這種樂於助人的精神,是我們中國的優秀品德之一,我認為,我國的優秀品德也會漸漸出現在世界舞台上,並且煥發光彩。中國貿易在世界中佔領先地位,這就要感謝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戰略了。
在外交中,我國也取得了優異成績,與各個國家成為戰略合作夥伴,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有所涉及,就比如法國某著名百貨公司,人潮湧動,中國遊客爭相購物,這體現了中國人民比較喜歡外國商品,而我國也由此成為進口大國,這使中國與外國的經濟貿易更為緊密聯系。
當然,中國也有出口許多商品,進行商品貿易,讓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與進步。所以我們要與世界緊密聯系,並為之而努力,中國與世界的緊密聯系,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中國正在趕上世界的潮流,抓住發展機遇,形成質的飛躍,緊密聯系的中國與世界,是必然與偶然的對撞。
E. 800字歷史作文我看中國的外交
我看中國外交文化——以「和諧世界」為例
【內容摘要】
本文以「和諧世界」的分析為重點,論述了中國外交文化的民族風格,闡述了中國外交文化中體現的中華傳統文化特徵。
【關鍵詞】
中國外交 外交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 和諧世界 「和」文化
【正文】
外交文化
外交文化是最近幾年出現的詞彙,如何對它進行定義?嚴格的說,要先考察什麼是文化,然後可能對外交文化就能比較清楚了。然而文化概念很難界定,其內涵寬泛而模糊,在此僅採取他人的研究成果「文化是人類改變環境、適應生存的能力和方式,是人類精神風貌的集中反映」① 。由此文化的定義出發,筆者認為「外交文化指在外交實踐過程中的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財富」② 這一狹義的外交文化定義是比較恰當的。
從以上定義可見,一國的外交文化的特徵從根本上說來源於其民族文化,確切地說來源於獨特的民族文化與外交實踐的結合。正是由於各國在外交實踐中均自覺或不自覺地帶有民族文化的影響或印跡,因此盡管外交實踐與外交理論在各國都大同小異,但仍然呈現出不同的民族風格。例如俄羅斯的外交文化就因其獨特的文明而具有西方化和東方情結,不安全感和擴張主義等特徵③ ;又如美國的外交文化因 「美國例外論」等獨特文化則具有普世主義、道德主義等特徵④ 。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蘊藏著豐富的外交文化資源。中國外交文化體現在中國外交理論和中國外交實踐兩個方面,如「和平共處」、「和平發展」、「和平崛起」等理論,又如中國不附帶政治條件的對外經濟援助等實踐。中國外交文化內容龐大,涉及面廣,筆者因能力與時間所限不可能一一涉及。本文僅取中國外交理論的最新成果即「和諧世界」作為重點,探討中國外交文化的特徵,著重於探討中國外交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的聯系與淵源。
和諧世界
和諧世界的理念是「和諧社會」在外交領域的延伸,是中國提出的具有創造性的外交理論,它區別於任何西方的外交理論,體現了中國外交文化的民族風格,它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和」文化、「天下」文化等,是中華傳統文化在外交領域的碩果,也是對世界外交理論的貢獻。
和諧世界最早見於2005年4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亞非峰會上的講話,其中提到「文化上,我們亞非國家要成為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的合作夥伴。要發揚亞非會議求同存異的優良傳統,倡導開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價值觀的多樣性,尊重各國選擇社會制 任 火.(1991).什麼是文化——兼談文化與文明的關系.渤海學刊,(2),76-79.
張宏喜.(2006).打造外交文化.世界知識,(16),54-57.
③ 趙淑芳.(2004).俄羅斯外交文化的特點及影響.東北亞論壇,13(4),50-54.
④ 劉麗雲&張惟英&李慶四.(2004).美國政治經濟與外交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①②
1/4
度和發展模式的自主權,推動不同文明友好相處、平等對話、發展繁榮,共同構建一個和諧世界。」⑤ 可見當時提及的和諧世界僅應用於文化領域,相對於「文明的沖突」而言,主張各國文化的和諧共存和發展。時隔不久,2005年9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的講話「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中豐富了和諧世界的內涵。此時的和諧世界不再局限於文化領域,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等多個方面。它的具體內涵則包括:堅持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堅持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堅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諧世界。⑥ 此後,和諧世界不斷發展完善,成為中國外交場合頻繁使用的標志性詞彙,它作為中國外交新理念的地位得以確立。
作為中國外交的最新理念,又時值中國迅速崛起之時,和諧世界理念受到學界的熱議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據筆者調查,在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搜索「和諧世界」得到的論文總數多達萬余篇,在網路新聞中搜索「和諧世界」得到的新聞多達百萬余條。和諧世界理念獲得世人的認可,並且被認為極具中華傳統文化特色。
和諧世界與「和」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具有豐富的「和」文化,追求和諧是中華文明重要的價值觀。《周易·乾卦·彖》即有「保貞大和,乃利貞」,《尚書·皋陶謨》中也有「同寅協恭,和衷哉!」。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關於「和」的詞語諸如「和衷共濟」、「和和美美」、「家和萬事興」等都包含著美好的願望。⑦ 「和」是中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和」被張藝謀導演選為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向世界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唯一漢字。「和」文化內涵豐富,它既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也就是地球甚至於宇宙的整體和諧;又包括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和諧;還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和諧。⑧ 其中前兩者是和諧世界理念的直接來源和基礎。
人與自然的和諧可以說是「和」文化的最高層次,也是最高目標,包括了「天下」、「天人合一」等思想。在西方視野中,以人類中心主義為代表,強調人的主體性,自然成為人索取資源和財富的對象,這在一定程度上曾經促進了現
F. 一篇中國與世界主要大國關系的作文
作文題目:大愛世界
提綱:中國發展大致歷程、中國現狀、中國與世界。
G. 中國歷史作文400字
中國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國度,從秦時的統一到漢時的昌盛,從四大發明到祖沖之的圓周率,國家腐敗無能,人民民不聊生,帝國主義列強趁機侵入我國。國家,眼看就要被瓜分,民族,眼看就要被滅亡。危難之中,由誰來拯救中華民族?又由誰來驅逐侵略者?是共產黨她率領著我們的祖輩,與敵人浴血奮戰,趕跑了侵略者和國民黨,創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接著,共產黨又帶領著我們的父輩,艱苦奮斗,建立了小康社會,使原本貧窮落後的中國變成了現在這綜合國力日益增強的新面貌。
現在,建設中國這歷史的重任即將落在我們——新世紀的主人手中。在建設新中國,創建美好未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點什麼呢?不是那種崇洋媚外,不思進取的腐舊思想,而是那種勤奮學習,勇於創新的優秀品質。因為只有知識才能改變過去,只有知識才能使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美好。
想想我們的鄰國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之後,負債累累,一片殘破的景象。可日本人並未因此而喪氣,大力發展教育,提倡創新精神。結果在戰後短短的幾十年裡,日本發展成了一個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國,其變化的速度確實令人驚嘆不已。
小小的一個日本國尚且如此,有著茫茫五千年歷史的中國又會能落後呢?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唯一缺少的,便是知識和首創精神。殊不知,這兩樣東西,就是富民強國最好的武器呀!只有掌握了它們,才能繼承我們先輩的傳統,只有掌握了它們,才能推動祖國的大車向前賓士。
新世紀的主人將是我們,新中國的未來將有我們來建設,我們將用知識和創新,駕馭著祖國大車朝著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而前進,我們將向世界宣稱:「中國的大車,將有我們來拉!」
H. 寫一篇比較中國與西方近代化歷程的1000字的作文
中國由歷史發展而來,現象和歷史不能割斷。歷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現實社會的,現實社會中的問題無疑會引發研究者去思考歷史。但是,現實和歷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這是無須贅述的常識,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實際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卻時常被混淆。例如,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引進外資等等,於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歷史,闡釋歷史,認為近代中國一百多年裡,西方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投資建廠、開礦築路、掠取原料農業品……,是幫助中國實現現代化,應當歡迎他們進來,不應該反抗,當年如果不把帝國主義趕出中國,現在可能就現代化了。
出現這種說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點,就是將歷史與現實混淆起來,將現實中進行的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與近代史上的外國入侵混為一談。近代史上的所謂「開放」,外國人在中國的投資設廠等等,與現在改革開放、引進外資不能混為一談,必須歷史地去看待它。中國近代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通過對中國進行的侵略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取得了在華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許多特權,把持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操縱著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而現在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其歷史背景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新中國,並進行數十年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中國今天的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是獨立自主的,不允許外國附加任何條件,外國人在中國從事經商投資等活動,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相比,其社會性質根本不同,不能以現在的情況和觀念硬往歷史上套,將歷史與現實同等看待。
又如我們現在說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國內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調穩定、安定團結,於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闡釋歷史,認定中國古代社會為什麼發展緩慢,不能走向現代化,就是因為農民戰爭破壞了穩定,破壞了經濟;近代中國沒有實現現代化,是革命的結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國現代化。歷史上為什麼會發生農民起義、革命,它們是否只是破壞,這些問題不用多說,如果不存偏見,並不難公正地回答。拿現實去規范歷史,用現代人的思想去要求歷史人物,這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研究歷史需要用歷史觀點來觀察問題,「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4]。
四 要重視歷史教育
歷史教育包括學校的歷史教育和學校以外的廣大人民群眾和幹部的教育,它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質是不可缺少的。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歷史學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質上發揮作用,就不能局限於專門學術研究方面。歷史研究對於提高學科學術水平、發展歷史科學當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重視歷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學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兩手問題,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現在的問題是提高方面比較硬,史學工作者注重撰寫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而這與評職稱、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關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視,認為是小兒科,不算學問,評職稱也不算數,這種思想觀念和實際問題影響了史學工作者對普及的重視,削弱了歷史教育。
在知識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較好,出版了許多科普書籍和影視片,實際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歷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夠。從學科要求上說,歷史工作者對歷史普及、歷史 教育也要重視,學問不能只停留在專家圈子裡。我們的歷史著作不用說一般青少年不看,就連幹部也沒有多少接觸。因為這些書籍、論文太專門,難懂,人們讀不下去,引不起興趣。一個學科、一門學問如果離開群眾,離開社會,恐怕是很難生存的。
事實上,廣大群眾和幹部並不是不喜歡歷史,不需要歷史,而是缺少適合他們喜歡的讀物或影視片。史學工作者忽視的歷史普及工作,影視工作者都很重視。他們編了許多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有正劇,有「戲說」,吸引了眾多的觀眾。但是,這些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存在著隨意編造歷史的嚴重問題,不僅給觀眾以歪曲了的歷史知識,而更重要的是給予觀眾錯誤的歷史觀、價值觀,危害很大,應當受到史學工作者的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青年中歷史知識薄弱。據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漢、深圳四個城市對14~28歲1065名青少年的調查中,歷史試題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計算,平均分為27.69,及格率只有1.5%。其中有一道題是「誰在1860年燒毀中國的圓明園」,只有31.8%的人答是英法聯軍,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國聯軍。而在中學的歷史教學中,有的教學大綱存在著明顯的科學性問題,如不寫太平天國,卻將太平軍打洋槍隊歸之於反侵略斗爭;近代化的開端有洋務運動,但沒有民族資本企業,等等。歷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誤導,其後果堪憂,史學工作者有責任加強歷史普和教育的工作。
I. 中國的古代歷史作文
在今天中國人民挺胸抬頭屹立在世界這個大舞台上,生活過得挺滋潤,一日三餐喂得白白胖胖的,鈔票多的都沒地方放,只好存在銀行,這不國家的國庫不就充裕了?如果你不相信可以上網查一查 1997 年和 2008 年的金融風暴可以說是席捲全球幾乎無人能敵,搞得全世界都雞飛狗跳的,就算是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對它也是甘拜下風,可是當它入侵亞洲的時候遇到了一位東方巨人——中國,這位東方巨人就是全世界的希望,世界因它而再次恢復生機。你說如果中國沒有錢能支撐得住嗎?
現在的中國和公元 1840 年以前的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都比較高而在這兩段歷史之間的那段歷史是中國千百年來的一段屈辱歷史。在公元 1840 年以前中國一直是一個封建專制國家並且在秦朝以後,中國在各方面都要領先於西方國家一步,比如,在英國大網路全書中提到過英國的選官制度類似於中國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其它歐洲各國的選官制度都是從英國那裡學來的,而英國又是學習中國的;在明朝時期,鄭和率領一萬餘人和許多中國特產及金銀財寶從杭州出發最遠到過非洲東海岸及紅海地區,而歐洲最出名的航海家就要數哥倫布了,他幾乎是歐洲航海史上的標志,可是他當時才率領了區區幾百人和鄭和相比那簡直是差遠了;在宋朝時期,中國的指南針傳到歐洲,才是歐洲的航海業如此發達。
然而在清朝時,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列強通過革命生產力得到發展從而走上了資本主義侵略的道路,因為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於是它們瞄上了中國,而中國由於閉關鎖國看不到國外的發展與進步,而是繼續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然而它們就一次又一次的用炮打開了中國緊鎖的大門,它們在中國橫行霸道,掠奪大量金銀珠寶,難殺無辜,殺害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如:南京大屠殺,它們甚至在戰爭中使用違反國際法的生化武器,如:常德細菌戰。這些戰爭使中國戰傷累累,許多熱愛祖國的人都為祖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曾記否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英國軍隊在珠江海面上進行挑釁隨著就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然而由於英軍的炮火太過於猛烈導致它們直接攻上了附近的炮台上,而當時作為廣東水師提督的關天培正在上面督戰見大量英軍一擁而上,於是他立刻拔出腰刀沖上前去與敵人火拚,之後,雖然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他並沒有被人們所遺忘。
曾記否黃海大戰時期,突然一聲「嘭」的一聲戰爭爆發了,仔細一了解原來是日本它偷襲北洋艦隊,只見日本船上炮彈一顆又一顆得打到北洋艦隊船上,而北洋艦隊的炮彈不是沒打著就是啞炮,眼看這幾艘日本戰船飛速的沖向北洋艦隊的旗艦,說時遲那時快,從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也就是鄧世昌率領的那艘戰船極速沖向日本艦船,以希望救得旗艦,可惜天公不作美,不僅旗艦沒救的,連自己那艘也因為中彈而永久的沉入大海,之後中國就簽下了那舉世矚目的馬關條約。我只想說:雖然你沉入大海了,但是人們依然會記得你的。
那一張張合約的簽訂,那一幕幕讓人痛心的場景,那一幅幅悲慘的畫面。一個國家的興衰是由這個國家的領導人和民主黨派的領導人及這個國家的方針政策,政治路線,經濟策略等所決定的,而不是靠專制。一個國家學要發展,就應該取長補短,對它國的優點要吸收,對它國的缺點要反省自己有沒有。一個國家不發展就只會挨打,舊中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是嗎? 雖然現在中國已經站起來了,但是我國的許多地方的地方主權仍然受到它國的驅使,我只能說一句話:革命仍未成功,國家仍需努力。 祖國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