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發展告訴我們可持續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什麼
從1962年《寂靜的春天》的發表引起人們對環境問題的爭論到1992年正式確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這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才使得中國人民對環境問題高度重視。但是,這是一條必經之路,無論是對全世界而言還是對中國而言,可持續發展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經之路,原因有一下幾點:
第一: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1968年,米都斯領導的17人參考人口、工業發展、糧食、污染和不可再生資源提交了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得出地球資源有限,必須要抑制增長的結論。例如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氣,他們都是千百萬年前埋在地下的動植物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不可再生資源,一旦枯竭,便無法恢復。而人們正在毫無節制的開采,絲毫不考慮後果,長此以往,我們的子孫後代甚至是我們,將面臨資源枯竭的危險。所以,為了在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條件下不損害後代的利益,我們只能也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第二:人類的生命生活、社會發展需要環境這一物質基礎。環境是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制約因素,環境作為經濟發展的物質條件和基礎,可以直接促進和支持經濟的發展。人口發展作為社會過程與環境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環境是人類自身生產的物質基礎和制約因素,若人口增長失控,作為社會消費主體、人口過多,對環境構成巨大壓力,將會造成環境的污染與破壞;人們總是努力發展科學技術,但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在增強了人類利用和改造環境的同事,也大規模地改變了環境的組成和結構,改變了環境中的物質循環系統,建立在學技術成果之上的現代化工業的迅速發展,造成了許多環境問題,有些甚至給環境帶來了不可逆轉的損害。人們對環境與發展的辯證關系和全球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逐漸取得深刻一致的認識,找到了環境問題的根源,找到了解決環境問的正確道路。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續發展的中心體;可持續長久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所以,有計劃地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在發展科技、促進社會進步的同時,有助於保護環境。
第三: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人類代代繁衍、生生不息的保障。人類的一些無控制的或無計劃的活動使環境日趨惡化。森林的砍伐,土壤與水質的惡化和沙漠化已達到驚人的程度,並嚴重的危及世界大片土地的生活條件。有害的環境狀況引起的疾病繼續造成人類的痛苦。大氣變化,海洋和內陸水域的污染,濫用和隨便處置有害物質,以及動植物物種的滅絕,將進一步威脅人類的環境。例如,臭氧層的破環使得接近空洞地區的皮膚癌的發病率明顯升高,由於紫外線的輻射,海洋內的生物大量死亡,甚至物種滅絕。再比如,已經消失的羅布泊,原本由於是各個河流的匯集處,河流清澈、綠樹環繞。但是,由於兩岸人口的劇增,由於人們毫無節制的用水,造成了河流的嚴重污染,最後直接導致了羅布泊的消失,即使是生命力無比堅韌的胡楊林也是成片的死亡。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不但是全球的共同目標,更是為了我們自身的利益與安全,可持續性發展是我們的唯一出路,環境的滅亡將直接導致人類的滅亡,所以,它是一個必然趨勢。
第四:可持續化的進程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體現。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是指一個國家在可持續發展理論下具有可持續性的綜合國力。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是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社會發展能力、政府調控能力、生態系統服務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體現。從可持續發展意義上考察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不僅需要分析當前該國所擁有的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能力,而且需要研究支撐該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系統服務能力的變化趨勢。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去衡量綜合國力,使綜合國力競爭統一於可持續發展的宏觀框架內,從而適應社會、經濟、自然協同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從觀念、作用、評價標准等方面對綜合國力進行全面的再認識。顯然,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內涵決定了在提升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過程中,科技創新是關鍵手段,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是基礎,經濟系統的健康發展是條件,社會系統的持續進步是保障。當代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向人類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些問題既對科技、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更高目標,也使日益受到人們重視的綜合國力研究達到前所未有的難度。在目前情況下,任何一個國家要增強本國的綜合國力,都無法迴避科技、經濟、資源、生態環境同社會的協調與整合。隨著《21世紀議程》的出台,中國也頒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實行四大戰略和四大任務,這已經不單單是中國歷史上邁出重要的一步更是世界上一個歷史性的抉擇,因為它關系著全世界人民的命脈。中國要迎合世界發展的現狀,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必須適應可持續發展這一戰略的趨勢,在此基礎上走出自己的道路。
綜上所述,環境無論在經濟還是生活、社會還是個人、國家還是世界都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為了讓歷史的車輪不斷轉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就是一個必然途徑。只有堅持這一思想不動搖,我們才能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代與代之間的平等,才能有助於我們生生不息地生活在這個寶貴的星球上。
② 「世界歷史」理論對我們理解全球化有何啟發
近些年來,全球化問題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所謂「全球化」,目前有廣義和回狹義兩種理解答。廣義的全球化泛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和產生以來,至今仍在繼續的世界各國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日益拓展和加深的過程;狹義的全球化則特指20世紀70年代第三次科技產業革命以來,特別是8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奉行新自由主義政策以來,世界經濟政治關系的一體化趨勢。全球化是一個復雜的漸進歷史過程,是世界現代化的最新階段,它為每一個國家(地區)和民族的發展都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課題,需要人們作出審慎的選擇和回答。而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特別是其「世界歷史理論」,為我們認識、分析全球化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工具。
由於各國的經濟發展、社會制度、文化背景等各不相同,因而每個國家和地區在納入全球化軌道時,都會有不盡相同的戰略考慮和政策取向。類似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在進入全球化過程中,必須有一個趨利避害的「選擇性進入」或者說「創造性進入」的問題。這種「選擇性進入」或者說「創造性進入」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在全球化過程中,維護本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自身特色的「民族化」,從而對世界文化和文明的發展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
③ 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交通運輸效率的提高從根本上促進了社會生產力
我認為,正確的句子應該是,在原句的後面加「發展」一詞,這樣句子就比較通順了,好像是缺成分吧。
④ 世界歷史理論對我國社會的發展有哪些啟示
1.逐步改革我國經濟體制,形成更加適合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在當今世界歷史背景下發展生產力,市場經濟是必然的手段"。雖然,我國已經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但目前的市場經濟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市場經濟,我們的制度還有待完善。所以說,要實現生產力上的跨越式發展,合理的制度保證是非常必要的。2.努力開創我國對外開放的新局面,從而為生產力跨越式發展提供契機。鄧小平提出的對外開放政策,使中國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可見交往是生產發展乃至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在當今全球化大環境下擴大交往程度,也就是擴大對外開放程度。從2001年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中的一員,中國經濟在世界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繼續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我國發展的步伐,這不僅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3.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就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我國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不但可以利用世界上高科技含量的機器化生產力,更可以利用他們的信息化生產力。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這不但是切實可行,而且是非常必要的。新型工業化是尊重自然規律和經濟發展規律的道路,是使工業化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相結合的文明發展之路,是實現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最終將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新景象。在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指導下,我國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與跨越式發展的道路,實現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為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最終實現我們的夢--中國夢。中國夢的及早實現更會推動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共產主義的及早到來,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世界的發展關繫到中國的發展。
⑤ 能不能介紹一下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啊歷史書上的完全搞不懂。
電影頻道原來播出過的一部歷時8年才完成的專題片《世界歷史》,一集約30分鍾.有100級
目錄:●001.人類歷史的開端-石器時代的人們
● 002.文明的起源●003.古代文字的起源●004.古代兩河流域文明(1)●005.古代兩河流域文明(2)● 006.古代埃及文明(1)● 007.古代埃及文明(2)●008.古印度河流域文明之謎●009.克里特-邁錫尼文明 ●010.古希臘文明的回聲●011.古希臘的文化 ●012.古希臘化時代 ●013.羅馬共和國● 014.羅馬帝國●015.古代羅馬文化●016.歐亞民族大遷移及中世紀的開端 ●017.西歐封建國家●018.拜占庭帝國●019.基輔羅斯和俄羅斯統一國家的建立●020.歷史上的伊斯蘭世界 ●021.中世紀西歐的社會生活●022.十字軍東侵●023.文藝復興(1)●024.文藝復興(2)●025.古代印度● 026.古代日本●027.古代非洲黑人文明●028.美洲古代文明(上)●029.美洲古代文明(下)●030.古代中外文化交流●031.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 032.歐洲人新航路的開辟與早期殖民●033.英國資本主義的起源●034.尼德蘭革命 ●035.三十年戰爭●036.英國資產階級革命●037.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038.七年戰爭●039.英國工業革命●040.西歐北美工業革命 ●041.美國獨立運動●042.法國啟蒙運動●043.法國大革命●044.拿破崙時代●045.神聖同盟●046.非洲奴隸貿易●047.十九世紀初拉丁美洲獨立運動●048.俄國彼得一世改革●049.俄國十二月黨人起義 ●050.英國議會改革● 051.英國文官制度改革●052.歐洲1848年革命●053.德意志統一 ●054.俄國農奴制改革●055.美國西進運動● 056.美國內戰●057.日本明治維新●058.英國對印度的侵略●059.列強對亞洲的殖民侵略●060.列強瓜分非洲 ●061.奧斯曼帝國的興衰●062.資本主義向壟斷過渡●063.三次早期帝國主義戰爭●064.墨西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065.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066.第一國際● 067.巴黎公社●068.英帝國的興衰●069.美國的崛起● 070.歐洲近代生活的變遷● 071.近代文化與藝術(1)● 072.近代文化與藝術(2)● 073.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074.從威斯特伐利亞體繫到維也納體系● 075.第一次世界大戰(1)●076.第一次世界大戰(2)● 077.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078.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079.蘇聯的成立●080.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081.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082.土耳其凱末爾革命●083.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084.羅斯福新政 ●085.德意法西斯主義●086.日本法西斯主義●087.西班牙內戰●088.第二次世界大戰(1)● 089.第二次世界大戰(2) ● 090.第二次世界大戰(3)●091.第二次世界大戰(4)●092.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 093.聯合國的誕生● 094.衣索比亞抗意戰爭●095.冷戰的形成●096.猶太復國主義及以色列建國 ● 097.古巴革命●098.蘇伊士運河的開通● 099.埃及七月革命● 100.萬隆會議
希望可以幫到你,世界歷史難不?我快學到了
詳細了解及播放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729/17/716895_42314711.shtml
⑥ 為什麼世界近代史的發展以葡萄牙,西班牙開始他們的崛起和衰落給我們哪些啟示
葡萄牙西班牙的崛起是因為發現了新大陸
氣勢就是要不要畏懼艱難險阻,要敢於探索,勇往直前
衰落的原因是因為從新大陸掠奪了大量財富但是卻揮霍一空,買了法國德國英國的奢侈品,結果人家換來了西葡的財富大力發展本國經濟超過了二者
啟示就是要居安思危,錢要花子刀刃上。
⑦ 世界歷史發展有哪些規律
【解答】(1)正確。如:文藝復興,以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為名,宣傳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和政治主張,把人從「神」的束縛下解放了出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第一次推翻了世俗王權的封建統治,否定了「君權神授」的觀念,確立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和資本主義經濟形式的統治地位;美國獨立戰爭,把啟蒙思想變成了現實,建立了美洲這塊「新」大陸上的第一個獨立的「新型」國家;法國大革命,在社會改造和土地問題等方面進行了比較徹底的反封建革命,制定並頒布了《人權宣言》,為在世界范圍內確立一種全新的法律規范和社會管理體制奠定了基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立,更是對世界歷史發展一般規律中個別發展階段的特殊性的總結,同時本身也就是這種特殊性的表現。(2)以無產階級革命的手段,完成反對封建地主和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任務。(3)在列寧看來,既然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是以個別發展階段在發展的形式或順序上表現出特殊性為前提的,那麼,俄國革命是符合世界歷史發展一般規律的。(4)在工農政權和蘇維埃制度的基礎上,使俄國人民的精神和物質生活趕上別國人民。 【巧解導析】本段材料轉引自教材。材料來源比較單一,因此其問題的設計必然對材料的理解要求較高。第(1)問要求對世界近代史作相關再認識;第(2)問和第(3)(4)問都是要求分析材料,尤其是第(3)問的解答,要求從邏輯方面思考問題。
⑧ 歷史告訴了我們什麼
個人認為歷史告訴我們最重要的就是多種角度,歷史是由過去的事情組成的,版但是是由很多人記錄權下來的,這其中必然包含了不同看待這些過去曾經發生事情的角度。因此我們多讀歷史,也就多了解不同看待歷史的角度,這些從不同細節,不同方面的還原。給了我們更真實,更不一樣的歷史。同時也令我們更加理性,更加思辨
⑨ 縱觀世界歷史的發展,你認為人類進程是如何演變的
一開始人類歷史一開始是舊石器時代,那個時候基本上都是原始人時代,原始人用一些手工做的石器,互相佔領地盤,然後不知道,又過了很久,然後又到了新時期時代,那時候用一些石器來捕捉一些獵物。最後經過一些礦物提煉的技術的升高,進入了青銅時代,然後再經過不斷的提高進入了鐵器時代,前期時代的話基本上已經進入了,一定已經有一定的文明的人類,那時候,人類社會已經有一定的規范,一定規模了。
我們生活就很難進行,就是現在科技帶來的一些副作用,我們享受的科技,但是也確實被科技所束縛,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應該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的生活。
⑩ 《世界歷史》介紹
網路了一下新浪上的介紹
http://ent.sina.com.cn/m/c/2008-03-27/16141964053.shtml
還有一個很雷人的介紹,注意看後面
「100集大型紀錄片《世界歷史》的成功拍攝,完成了我國文化史上一樁了不起的文化基礎建設工程。」日前,在中國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組織的研討會上,專家們對這部正在電影頻道播出的大型電視片交口稱贊。
《世界歷史》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製作出品,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組織全國近百位頂尖學者、教授完成撰稿。歷時5年攝製成的這部影片,耗資3000萬,全部採用高清晰數字技術拍攝。攝制組聘請27位國際專業攝影師,輾轉62個國家和地區,采訪中外歷史專家學者200餘人,探訪322所博物館,得到63個中國駐外使領館和77個國外駐華使領館的幫助、支持。影片以豐富的視聽手段再現了自遠古人類起源,到萬隆會議的浩瀚歷史圖景,全面地講述了人類社會發展過程,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趨勢及規律,填補了國內沒有全景式世界歷史紀錄片的空白。
專家們說,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把握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樹立共產主義的理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世界歷史》響應了時代的呼喚。我們只有站在宏觀的大背景下,了解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才能夠更深刻體會中國這個文明古國的現代化應該如何實現。
專家們認為, 影片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論,吸取了中外歷史學家研究的成果和人類學、化學、考古學的新發現,以我們中國人獨特的視角,對人類歷史進程,國家的興起、民族的遷徙、重大的戰爭、著名的歷史人物,立足歷史事實的基礎,給以唯物史觀介紹和評價。面對200萬年人類發展歷史如此龐雜、繁復的內容,影片主線清晰,重點突出,清楚地展示了人類歷史從生產方式的改變帶來社會形態變化這一帶有普遍意義的縱向發展的歷程,同時也展現了不同國家、地區,以及各個大洲從分散走向整體的橫向發展歷史。揭示了人類正是在文明的傳承,文化的交流中不斷發展、進步的。影片風格平實,語言生動,畫面精美,製作精緻,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影片的廣泛傳播無疑將提高全民族文化素養,同時也可以作為輔助教材,使大、中學校容易流於枯燥的歷史課教學變得形象、生動起來。 (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