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術語

世界歷史術語

發布時間:2021-03-12 22:47:15

㈠ 歷史專有名詞

一、歷史背景、歷史原因、歷史條件和目的

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歷史事件在什麼歷史情況下發生的,實質上包括原因和條件兩個方面的內容。如新航路開辟的背景就包括四個原因和三個條件。原因和條件其含義基本接近,但又略的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於「為什麼」,即必要性,條件偏重於「有什麼」,即可能性;其二,條件的使用范圍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歷史事件或運動的成功或失敗,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條件去表達。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敗原因。在這一題中,「原因」就不能用「條件」去代替。

歷史背景=(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鴉片戰爭背景:(一)國內:1、經濟:自然經濟+資本主義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敗:官場+軍隊+財政②階級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二)國際:1、經濟:工業革命→市場原料。2、政治:資本主義擴張。

2、歷史條件=(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但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歷史條件:

(一)國內:①經濟: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相對落後、生活貧困。②政治:沙皇專制、無產階級壯大、革命政黨成熟、力量對比變化等。③思想:列寧主義指導。

(二)國際:帝國主義忙於一戰等。

3、原 因
(一) 從原因廣度上分析: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內因或主觀原因,一般是指與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階級、階層、團體、個人的主觀意識密切相關的那一方面因素;
外因或客觀原因則指與前者有緊密關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觀意識影響的那一方面原因。這和原因分析法的優點是抽象而又深刻,易於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需要指出的是,內外因屬於社會、國家、==等人的意識很難起決定作用的大范圍歷史概念時,那麼它們是專指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這就區別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前者是屬於自我意識方面的原因,即人為的原因;後者是獨立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原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屬於自我意識方面的原因,即人為的原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獨立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原因。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

如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廣度分析:

內因:①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統一的市場等。②政治:美利堅民族形成、資產階級、種植園主階級形成等。③文化:統一的文化、民族意識覺醒等。

外因:①英國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②啟蒙思想的影響等。

(二)從原因深度分析: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根本原因 是指影響歷史發展的諸多因素中,帶有歷史發展必然性,在歷史進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我們可以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社會基本矛盾運動、階級本質、歷史發展的主要原因等角度去探討歷史發展的根本原因。所謂根本原因,是指促使歷史事物產生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性因素,是歷史事物能夠產生的土壤,在歷史事物產生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缺少了這種因素,與之相應的歷史事物便不會產生。
主要原因 是指對歷史事物的產生起主導性、決定作用的因素。有了這種因素,歷史事物才會以當時的特徵出現。如果缺少了這種因素,歷史事物則不會以當時的特徵出現,甚至不會產生。
直接原因 是指導致事件發生的近期的誘導性因素。「直接」的含義是指不經過中間事物和中介環節,要注意分析出時間關系或邏輯關繫上最為接近的因素。事件發生的導火線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歷史事物產生過程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是一種偶然性因素。
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系滲透,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

4、矛盾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如尼德蘭革命爆發的原因:①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與舊制度矛盾。②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矛盾。③尼德蘭人民與西班牙統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爾文教與天主教矛盾等等。

5、目的、動機:目的是想要達到的地點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結果。它常常用「為了……」的介詞結構表示。實質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語氣上表現得較為直接,較為主觀些,並且一般都屬於直接原因。

目的、動機:→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動機:解決當前面臨的種種危機或問題

⑵主要目的:實現某一方面目標,求得穩定和發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鞏固統治,維護統治階級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動機屬於主觀方面的原因,是事件發動者的主觀意願。如王安石變法:直接動機是解決面臨的社會危機;主要目的是增加財政收,緩和階級矛盾,實現富國強兵等;根本目的是鞏固封建統治。

二 特點與特徵、 性質與實質

特點與特徵 特點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獨特的地方,通俗地講就是與眾不同的地方。因此如果問一個歷史事件或一次革命運動的特點,就應該把同類事件或革命運動進行比較、鑒別,從而找出它與眾不同的地方。

例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其一是在革命過程中,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結成聯盟掌握革命的領導權(這是美法等國資產階級革命所沒有的);其二是標志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這也是美法等國資產階級革命所沒有的)。
再如:黃巢起義的特點就是流動作戰,沒有建立穩固的根據地。

性質、實質 性質,就是一種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屬性。即拋開表面現象,看它的特點,看它的特徵,看它的實質。分析一個歷史事件的性質,往往從它產生的原因和目的就可抓住一點苗頭來,性質常因所指事物的不同,其具體含義也不一樣。倘若是指一本書的性質,這就是具體說明它是屬於哪一方面(或哪一類),以什麼體例寫出來的著作。是戰爭的性質,則需要著重談這次戰爭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是侵略性的,還是反侵略性的等等。如果問的是革命的性質,就必須以當時的社會形態為出發點,看它革命的動力是以哪個階段為主體,在其斗爭綱領中提倡什麼,反對什麼,為哪個階級謀利益,代表哪個階級說話等等,最終要確定它的階級屬性和社會屬性。

實質,也就是本質。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決定事物性質、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事物的本質是隱蔽的,是通過現象來表現的,不能用簡單的直觀去認識,必須透過現象來掌握本質。如:俄國1861年改革,就其性質而言,是由農奴主實行的資產階級改革;就其實質而言,實際是對農民進行的一場厚顏無恥的掠奪。

有時候性質和實質會合二為一,如「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集團,無論其性質還是其實質,都是帝國主義的軍事侵略集團。不過,性質偏重於軍事侵略,實質偏重於帝國主義。

三、經過 內容

經過 所謂經過,就是指經歷、過程。一個歷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後果之外,經過一般至少包括發生、發展和結局三個部分。如:「五四」運動的經過怎樣?就要答出「五四」運動的爆發、發展和結局(取得初步勝利)三部分內容。

歷史內容=經濟+政治+文化+……

歷史內容即客觀歷史,是人類重大歷史活動的客觀記載。活動的主體包括重要歷史人物、群體、組織、機構等。活動內容包括經濟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態、制度、政策、綱領、路線、計劃、條約;文化方面的理論、技術、文物器具、工程建築、書籍文獻等。一般歷史內容,可從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分析。

經濟內容: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布局+……

⑴古代經濟=經濟制度+經濟政策+(農業+手工業+商業)+經濟結構、布局+……

①經濟政策=總政策+土地+租稅+賦役+人身+……

②農業經濟=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業經濟=(紡織+礦冶+陶瓷+……)(技術+布局+……)

④商品經濟=城市+交通+商品+市場+貨幣+邊貿+外貿+……

⑤經濟結構、布局=經濟成份比例變化+經濟重心變化+經濟方式擴展+……

古代經濟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時期經濟政策的調整,再從農業、手工業、商業各方面分析經濟發展情況。如唐朝經濟:先分析總體的重農政策,唐初恢復經濟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調制等;再分析農業如生產工具的改進,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糧食布帛、人口增長等;手工業的絲織、陶瓷、造紙技術及布局;城市商業的繁榮、民族、對外貿易的發展等。從總體發展情況分析,商品經濟仍然微弱,南北經濟趨於平衡、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擴展等。

⑵近現代經濟=經濟發展要素+經濟成份+國際經濟+……

① 經濟發展要素=技術+資金+市場+原料+勞力+經濟結構+經營方式+政策+……

如19世紀後半期美國經濟發展要素:包括移民帶來勞力、技術;西部開發提供市場、原料;廢除種植園奴隸制、大規模農業經營、壟斷模式等。

② 經濟成份=自然經濟+外資+合資+民資+官資+國營+集體+個體+……

如新中國初期:地主經濟被消滅、富農經濟保存、農民個體經濟發展;帝國主義在華企業、官僚資本被沒收,民族資本主義恢復發展;國營企業確立領導地位、集體協作經濟興起等。

③國際經濟=總格局+(生產+管理+資本+技術+市場+關稅)(協作+競爭)

如當代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經濟區域集團化、全球現代化趨勢;具體表現為各國、各集團之間在生產、管理、資本、技術、市場、關稅貿易等方面的協作與競爭等。

三、效果、結果、後果、意義、影響、作用、教訓、啟示:
效果、結果、後果
效果 是指由某種力量、做法或因素產生的結果(多指好的)。

結果 是在一定階段,事物發展所達到的最後狀態。

後果 是指最後的結果(多用在壞的方面)。

從詞性上看,效果是褒義詞,後果是貶義詞。在歷史問答題目中,使用效果的不多。最常用的是結果,有時用後果。例如,簡述德國十一月革命的經過和結果。在這一道題中就不能用後果。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英、法、美推行綏靖政策的表現如何?後果怎樣?在這一題中用「後果」好。一般情況下,結果可以代替後果。

作用、影響、意義

作用 就是對事物產生的影響、效果或效用。

影響 是指對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意義 指的是價值和作用。

作用和影響基本相同。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在歷史問答題中,一說作用和影響都應該從正、反兩個方面去考慮:作用包括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影響從性質看,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從范圍看,有對內(如國內)影響,有對外(如國際)影響;從時間看,有直接影響和長遠影響;如此等等。。

意義和作用、影響相比較,它的范圍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講,性質、特點、作用、影響、後果、評價、經驗、教訓等都屬於「意義」的范疇。所以,如果題目問某件事的意義怎樣,上面提到的這幾點都應該加以考慮.

經驗、教訓、啟示:

經驗 一般指正面的成功的方面;

教訓 一般指反面的失敗的方面;

啟示 則二者兼而有之。

四、其他常用術語:
1、情況、狀況

情況和狀況都是指情形。因此二者基本相同,可以通用。例如:「試述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狀況」一題就包括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情況、特點和影響。它們的差異在於情況偏重於動態,狀況偏重於靜態。因此在題目問情況的時候就要著重答事情的發展變化過程。

2、簡述、綜述、概述
簡述就是簡要敘述的意思。但是歷史問答題的題目中如果出現了「簡述」二字,就意味著以下三種情況:一是簡單敘述題,如「簡述商鞅變法的背景和內容」。二是復合簡述題,如「簡述明清兩代加強封建專制主義的措施及影響」三是綜合敘述題。如「簡述中國古代在醫葯學方面的主要成就。」

綜述就是綜合敘述。歷史問答題中如果含有「綜述」二字,就肯定屬於綜述題。然而,在歷史問答題中,綜述題直接用「綜述」作提示語的並不多,更多的是用「簡述」作提示語,有的甚至不用提示語。所以,判斷一道問答題是不是綜合題,主要應該看全題意思是否以綜述作為主要解答方法。綜述題和簡述的區別,主要在於:第一,從答案內容來看,簡述題只要求敘述一件事情,材料在課本里很集中;綜述題則要求敘述多件事情,材料在課本里很分散。第二,從解答方法來看,簡述題主要概括敘述,而且採用的是「詳細概括法」,綜述題雖然也要概括,但它採用的是「高度概括法」;而且它的主要解答方法是綜合。第三,由上述兩點就決定了簡述題屬於普通題或「基礎題」,而綜述題屬於綜合題或「提高題」。

概述就是概括敘述的意思。概述和綜述的意思基本相同。它們的共同點是都要求採用「高度概括法」去敘述。如「概述1840—1949年間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華侵略勢力的消長及其原因和結局。」

3、評述、評價 、評論

評述就是評論性敘述。

評價就是評定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包括正與誤、得與失、優與劣、好與壞等),特指歷史事件的性質、作用、地位等。

評論則是對歷史人物、事件、觀點等進行分析、論證和評價。三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評述偏重於敘述,評價(評價)偏重於結論。高考中的評論(評價)題,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關鍵是要准確而又深刻,精煉而又恰當。在問答題中常用「評述」作提示語。例如,評述羅斯福新政。如評價反法西斯聯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用和評論顧炎武八股之害的觀點等。評價和評論歷史問題有一套專門的方法,不贅。

4、聯系、結合
例,「聯系從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到20世紀20年代英法關系的變化及其原因……」「試結合19世紀50、60年代歐洲大陸發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質……」「聯系」、「結合」意思差不多,字面上說是與之發生關系,實際上則是以之作背景用依據,用以說明或論證或闡述後面的問題。也就是說,題中要求「聯系(結合)的內容是次要的,而後面要回答的問題才是主要答案所在。那麼前者究竟答不答呢?當然要簡明扼要地回答,但重心應放在後面的問題之上。下面再看一例,就更清楚了:「結合13世紀至20世紀20年代英國經濟和階級關系的變化,分析英國議會和政黨政治的演變」。此題要求答出英國在700年間的「經濟」、「階級關系「、「議會」、「政黨政治」四個方面的變化,但前兩個方面是次要的,後兩個方面是主要的;同時後者以前者為背景、依據,兩者有密切聯系,而不是毫無關系。因此,此題答題內容雖包括四個方面,但不能分別將四個方面的史實一一列出了事,而必須分成若干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先述前兩個方面的情況,後述後兩個方面的情況,才符合題目要求。

5、說明、表明
「說明」,「表明」的含義也相似,就是說從什麼材料得出結合論(這個意義多用「表明「,如1995年高考歷史第22、24、30、32題);此外,「說明」還含有分析、闡述之意(這個意義多用於問答題,如「概括說明這些局部戰爭為什麼未以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1994年高考歷史第43題最後一問「(恩格斯)對原先的結論進行修正,說明了什麼?」就相當於說「表明了什麼?」也就是「可以得出什麼結論?」的意思。

6、體現、反映
「體現」「反映」主要說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間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層的;不是現象,而是本質。

如,「下列19世紀中期的重大歷史事件中,體現了資本主義歷史潮流的有……」此題的含義可這樣理解:「資本主義歷史潮流」這個實質,通過「美國內戰「、「日本明治維新」等史實來「體現」。

又如,「試從民族關系的角度分析此詩所反映的社會現象」。民族關系既有「戰亂和分裂」,又有「各民族間的友好交往和合作」,且後者是主流,這一現象,通過劉迎的詩「反映」出來了。這樣的答案,要轉幾道彎才能組織現來(不是直接能夠得現結論的),考生如不能領會此意,何能作出符合命題者意圖的答案?

7、指出、舉出
指出直接說出某個(或某此)史實或結論;而舉出(列舉)則為舉列性質,如不限定,一般應全部列出(史實或結論)。如,「……指出19世紀70年代以前在政治領域內世界上有哪三股進步的歷史潮流,從中各舉出兩個重大歷史事件」。此題只要簡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舉兩個例子就行了。但當年有的考生卻是想到哪件事就把前因後果都闡述一遍,最終卻未能歸納出什麼潮流,真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就是因為沒掌握解題要領,尤其是沒搞清楚題目要求的緣故。

8、基本、根本
「基本」是指大部分、總體上或主體而言。

「根本」則是指根源、實質和內部、深層而言。以原因為例,「基本原因」可以說是幾方面原因的和(一些次要的或技節性的原因可以不計),而「根本原則」則要追根溯源而挖掘出深層次的原因。

如1995年高考歷史第14題法國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選A項「金融貴族的統治阻礙了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而如果選「基本原因」,則還要加上B項「七月王朝」極端腐敗,激起了人民強烈憤怒和C項革命前的農業歉收和經濟危機使人民生活狀況極度惡化這兩點。

9、主要、簡要
「主要」是指幾者中最重要的;「簡要」即簡明扼要,是要精煉而准確地把主要的部分概括性地表述出來。關鍵在於抓住主要之點,否則是簡而不要;如果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則又不成其為主要,而是龐雜了。

如:分別指出30年代發生在中國、衣索比亞、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戰爭的主要特點,這些國家的反法西斯戰爭都有許多特點,而要求答「主要特點」,每個人三五句話就概括了。如此精煉的水平,考生自是不易達到,教師要將其訓練到此程度,又何容易!

10、現象、表現
「現象」、「表現」俱指情況、史實而言,回答時要將其逐條羅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點來加以表述,注意條理性,切忌東拉西扯。如「上引材料反映了什麼現象?」即要求答出材料中反映的史實。「南朝和南宋時期,南方經濟……發展表現在哪些方面?」即要求答出經濟發展的情況。

11、是什麼、什麼是、為什麼、怎樣

是什麼是指具體的有條件的現成的東西,不得不單憑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去任意編造或杜撰。如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什麼是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和「是什麼」相當,所不同的是只不過在語句結構形式上來一個顛倒,問法明顯,回答時容易掌握住中心,如,什麼是《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二是相當於名詞解釋,著重點是需回答一個事物或詞語的定義或概念,條文性沒有第一種解釋原因那麼強烈。例如,什麼是「明治維新」?

為什麼是詢問原因和目的。考生要憑已有的歷史知識,通過理解、分析,針對問題的需要,用自己的語言去作全面的回答。例如,為什麼說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在歷史回答題中,分析論證題常用「為什麼」作提示語。

怎樣 疑問代詞,詢問原因、性質、動作、狀況、方式或情況等。當它出現在一個疑問句子中間時,一般包括以下兩種形式;一是問原因和經過;二是經過和結果,並且以前者出現的機會居多。例如,人民解放軍是怎樣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這就要求答出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的原因和經過。再如,新航路開辟的經過怎樣?這一題就是要求答出新航路開辟的經過和結果。

12、誰、幾

誰一般指人,而且僅指一個人。幾,一般專指問人物或事件的數目,比如,幾人(幾位)、幾件、幾次等。

13、哪、哪些

哪是疑問詞,哪些是哪的復數,不止一人一事如此。哪一般專指地名,如,西漢建都在哪裡?在歷史問答題中,哪些常用於句子中間或末尾,只用於疑問,並且一般不必答出它的總數。例如,日本古代和近代進行了哪些重大改革?再者,「哪」如果和「幾」相結合,出現在一個疑問句里,那就不僅要答出數目,而且還得把各個數字所代表的具體事物的名稱寫清楚,例如,世界近代史上哪幾個國家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的?這就應該答英國、美國和法國三個國家。

㈡ 歷史名詞解釋大全

三省六部制:沿用隋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尚書、中書、門下。尚書省掌管行政,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中書省和門下省掌管國家政令的草擬和審批。這就進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權制。

行省制度:行省制度源於魏晉時的行台,當時為中央政權處理軍國大事時的臨時派出機構。金朝曾在邊境廣置行台尚書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時仿金制,設行尚書省統轄一個大區的路府州縣,演變成地方最高政治機構。元世祖中 統年間,尚書省並入中書省,地方機構也改稱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從此,地方政治制度進入劃省而治的階段。

元代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參知政事,其行政機構名稱和官吏品秩與中樞相等,凡一省軍國大事無 所不領。行省轄區不僅地域遼闊,且省界犬牙交錯,使 其無山川險阻可依,北向門戶洞開,形成以北制南的軍 事控制局面。因這一措施有助於防止地方割據,故為明、清所繼承。元行省所轄路府州縣無固定統屬關系,隨意性很大。有些行省與路之間還設道,屬監察性質。為加強控制,元在路府州縣均設蒙古事務官「達魯花赤」,監 督各級官吏,執掌最高權力。縣以下設村社和里甲,常由蒙軍駐村社實行軍事統治。里長通常為蒙古人、色目人,衣食用度悉由居民供應,成為當地的最高主宰。由此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更加激化,導致元末農民大起義。

貞觀之治:貞觀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現的太平盛世。由於唐太宗能任人唯賢,知人善用;開言路,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盛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康乾盛世:所謂的「康乾盛世」,起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亂,止於嘉慶元年(1796年)川陝楚白蓮教起義爆發,持續時間長達115年。有些中國歷史學家們將「康乾盛世」稱為輝煌,是因為他們覺得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將中國傳統社會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創造了中國歷史的奇跡。他們認為國家統一的最終完成,社會經濟的高度繁榮,學術文化的集大成趨勢是「康乾盛世」最顯著的歷史特徵。 清朝初年,由於經過數十年的戰爭,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 。清朝統治者為了加強集權統治,緩和日益激化的民族矛盾,不得不實行一些恢復經濟的措施 。

科舉制: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為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來選舉人才。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文字獄:1、名詞,專指一類迫害文人,以排除異見的事件。

2、動詞,指利用特權對異己進行構陷。

3、形容詞,形容統治者對被統治者實行的無情專制。

古代以滿清的文字獄最為慘烈。近代以文革時期為極端。最近的例子有周遠志被捕事件。

滿清南侵以來,對中原民族不但在軍事上予以殘酷殺戮,而且在經濟上大肆掠奪破壞,尤有遠見的是大量炮製文字獄,大搞文化壓迫。早在清軍入關不久,清廷就開始了對中華文化的壓迫摧殘。順治四年(1647年),廣東和尚釋函可身攜一本紀錄抗清志士悲壯事跡的史稿《變記》,被南京城門的清兵查獲,在嚴刑折磨一年後,以私撰逆書的罪名流放沈陽。次年,又有毛重倬等坊刻制藝序案,毛重倬為坊刻制藝所寫的序文不書「順治」年號,被大學士剛林認為是「目無本朝」,是目無「正統」的「不赦之條」。由此清廷規定:「自今闈中墨牘必經詞臣造訂,禮臣校閱,方許刊行,其餘房社雜稿概行禁止」,這就是最早的言論審查專制。
清代禁書真是五花八門,令人有望洋興嘆,嘆為觀止的感慨。凡是涉及思想,歷史,政治,以及民族問題的書籍被禁被毀,當然也在意料之中,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大量純粹的科學,技術,經濟方面的書籍也赫然在目,實在不知道統治者打的究竟是什麼算盤了。凡是涉及明朝,比如明人的文集,明人的詩集,明代的歷史,明代人物傳記,被禁毀也不算出奇,但是許多為滿清歌功頌德拍馬奉承的書比如什麼《大清典禮》《大清天定運數》,還有乾隆的爹雍正的作品《大義覺迷錄》以及曾祖父順治的作品也在禁毀之列。更離奇的還是甚至連明人選編或者寫過評注的一些唐詩選集都在禁毀之列,比如《杜工部集筏注》《杜工部詩集》《杜工部詩集輯注》《杜詩詳注》都在名單上。

鑒真東渡:鑒真是我國唐代赴日本傳戒並首創日本律宗的高僧。該劇講述了鑒真大師歷經磨難、矢志不渝、東渡扶桑的故事。六次東渡,五次失敗,歷盡坎坷,終於在第六次東渡成功,達到弘揚佛法的目的。該劇通過鑒真大師與日本弟子榮睿、普照的生死友情,頌揚了中日兩國人民一衣帶水的傳統友誼,謳歌了鑒真大師傳播交流中華文明的功績,為人類和平、文明和進步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戚家軍:戚家軍成軍於治世(相對明末),所面對的敵人戰鬥力遠不如滿洲八旗,比較強的也就只有倭寇中的薩摩隼人和兀良哈蒙古的騎兵.論彪悍,論以寡擊眾,戚家軍比不上袁督師的關寧鐵騎,戚家軍賴以成名的,是嚴明的軍紀,職業化的訓練水平,東亞最先進的裝備,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斬級記錄.

澶淵之盟:澶(chán)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經過多次戰爭後所締結的一次盟約。

改土歸流:"......廣西地區的「改土歸流」,自明代中葉以後便逐步開始。它是在土官與封建王朝的矛盾日益尖銳的情況下產生的。這個矛盾,唐、宋以來就長期存在。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土官制度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的需要。廣大人民不斷的反抗斗爭又動搖了土官制度的統治。與此同時,土官又日益與封建王朝鬧對立,反對封建王朝對它的管轄。這種有損於封建王朝國家統一的行為,明王朝自然是不能容忍的。於是「改土歸流」是勢在必行的了。
開始改流時,一般採取兩種辦法:一是從上而下,先改土府,後改土州。二是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進行,如有的土官絕嗣,後繼無人,或宗族爭襲,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間互相仇殺,被平定後,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鎮壓後,"以罪革職「,改由流官充任;有的在土民向封建王朝申請「改土歸流」時,王朝以所謂從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襲,改為流官。總之,封建王朝遇有機會,立刻抓緊改流......。"(摘自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約1451~1506),Colombo,Cristoforo ( Cristóbal Colón)
義大利航海家。生於義大利熱那亞,卒於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 Valladolid。一生從事航海活動
教皇子午線
Papal Meridian
1494 年經教皇仲裁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世界上劃分勢力范圍的分界線。

人文主義是一種哲學理論和一種世界觀。人文主義以人,尤其是個人的興趣、價值觀和尊嚴作為出發點。對人文主義來說,人與人之間的容忍、無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的原則。
但丁·亞利基利(義大利語: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義大利詩人,現代義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以長詩《神曲》留名後世。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達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作為文藝復興時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達芬奇出生在佛羅倫薩附近的一個小鎮——芬奇鎮。他是一位 天才,他一面熱心於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形體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他也同時研究自然科 學。達芬奇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最著名的巨匠,他不僅是一位天才的畫家,並且是大數學家、科學家、力學家和工程師,是一位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人。他有著多方面的才能,對人類作出過多方面的貢獻。他不僅會畫畫,雕塑,建築房屋,還會發明武器,設計過世界上第一個飛行機、他又是一個醫學家、音樂家和戲劇家,而且在物理學、地理學和植物學等其它科學的研究上也很有成就。他道德高尚,舉止溫雅,且體格健壯,力量過人,據說他一隻手就能輕易地折斷馬蹄鐵。他左右手都會寫字、作畫,他用左手寫的字是反向的,人們只有在鏡子里才能看懂。
尼可羅·馬基雅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1469年5月23日—1527年6月22日)是義大利的政治哲學家、音樂家、詩人、和浪漫喜劇劇作家,也是佛羅倫薩的愛國者、公務員,以及政治理論家。他是義大利文藝復興中的重要人物,尤其是他所寫下的《君主論》一書提出了現實主義的政治理論、以及《論李維》一書中的共和主義理論。
馬基雅維利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沒落貴族家庭,父親曾是一名律師,但當他出生後,家中除了四壁圖書外已經一無所有,所以他沒有多少受教育的機會,完全依靠自學。
1494年美第奇家族對佛羅倫薩的統治被推翻,成立了共和國。1498年馬基雅維利出任佛羅倫薩共和國第二國務廳的長官,兼任共和國執政委員會秘書,負責外交和國防,經常出使各國,會見過許多執掌政權的人物,成為佛羅倫薩首席執政官的心腹,他看到佛羅倫薩的僱傭軍軍紀鬆弛,極力主張建立本國的國民軍。1505年佛羅倫薩通過建立國民軍的立法,成立國民軍九人指揮委員會,馬基雅維利擔任委員會秘書,並在征服比薩的戰爭中,率領軍隊,親臨前線指揮作戰,1509年比薩投降佛羅倫薩。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教皇的矛盾中,他到處出使游說,力圖使其和解,避免將佛羅倫薩拖入戰爭,並加強武裝以圖自衛。但當他1511年前往比薩時,教皇的軍隊攻陷佛羅倫薩,廢黜執政官,美第奇家族重新控制佛羅倫薩。馬基維亞利喪失了一切職務。
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於波蘭維斯杜拉河畔的托倫市的一個富裕家庭。18歲時就讀於波蘭舊都的克萊考大學,學習醫學期間對天文學產生了興趣。1496年,23歲的哥白尼來到文藝復興的策源地義大利,在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攻讀法律、醫學和神學,博洛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徳·諾瓦拉(de Novara,1454-1540)對哥白尼影響極大,在他那裡學到了天文觀測技術以及希臘的天文學理論。後來在費拉拉大學獲宗教法博士學位。哥白尼作為一名醫生,由於醫術高明而被人們譽名為「神醫」。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費勞恩譯格大教堂任職當一名教士。哥白尼並不是一位職業天文學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業余時間完成的。尼古拉·哥白尼 Nicolaus Copernicus 波蘭名:Mikolaj Kopernik (1473~1543)
現代天文學創始人,日心說的創立者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新教路德宗創始人。

《九十五條論綱》是馬丁·路德於1517年10月31日張貼在德國維滕堡城堡教堂大門上的辯論提綱,現在普遍被認為是新教的宗教改革運動之始。

㈢ 世界現代史的名詞解釋!!!不是近代史哦~~~

世界現代史,是指從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迄今的世界歷史發展過程,第一次世回界大戰答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主要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西方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戰後世界格局的演變、科學技術和文化等。

世界現代史的時間跨度,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1917年)以來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進程。

張建華編著《世界現代史》,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歷史學專業教科書。編寫線索上,涉及國別、地區、專題、理論和資料等各方面;具體內容上,涉及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外交、文化和科技等各方面。

㈣ 世界史名詞解釋

腓特烈二世(1712—1786年),普魯士國王(—1786年在位),史稱腓特烈大帝,軍事家,作曲家。統治時期普魯士軍事大規模發展,領土擴張,文化藝術得到贊助,使普魯士成為德意志的霸主。腓特烈二世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統帥之一,在政治、經濟、哲學、法律、甚至音樂等諸多方面都頗有建樹。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維奇(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又被稱為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或者「恐怖的伊凡」、「伊凡大帝」。瓦西里三世與葉琳娜•格林斯卡婭之子,是俄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沙皇。1533年至1547年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為沙皇。

彼得大帝,是人們對彼得一世的尊稱。彼得一世(1672—1725),原名彼得·阿列克塞也維奇·羅曼諾夫,是沙皇阿列克謝·彼得一世米哈伊洛維奇之子,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俄國沙皇、俄羅斯帝國皇帝,著名統帥,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實權。彼得大帝一般被認為是俄國最傑出的沙皇。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國變成一個強國的主要因素。

葉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謝耶芙娜(1684年—1727年,1725年—1727年在位),是俄羅斯帝國女皇,立陶宛農民塞繆爾·斯卡烏龍斯基之女。
葉卡捷琳娜一世皈依東正教前的名字是瑪爾塔。北方戰爭中,在馬里恩波爾附近成為俄軍的俘虜,不久為彼得一世所寵。丈夫死後,得到近衛軍的支持,於1725年加冕成為俄羅斯帝國女皇。但是不太參與國政,實權被緬希科夫掌握。按彼得大帝遺囑建立俄羅斯科學院(1726年),創立最高樞密院。臨死前數日,在傳位給彼得二世的遺詔上簽名。
Екатерина II 葉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年),俄國女皇(1762—1796年在位)
假如我能夠活到二百歲,全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葉卡捷琳娜二世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馬克思1851年12月至1852年3月撰寫的一篇關於路易·波拿巴政變的文章,載於1852年在紐約出版的《革命》雜志第1期,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
1848年法國革命後,路易·波拿巴在同年12月選舉中以550萬張選票的絕對多數當選為總統,並於1851年12月發動政變成立了軍事獨裁政權。

㈤ 世界史 名詞解釋

匈人入侵東歐與中國歷史上記載的匈奴西遷,在地理、時間上可以吻合;不過專學界對「匈人」與「屬匈奴」是否同源,尚未形成定論。
無論匈人來源為何,因其入侵歐洲,包括東哥特人、西哥特人、汪達爾人、勃艮第人、倫巴底人、法蘭克人和其他日爾曼及斯拉夫等「蠻族」(由自詡文明進步的羅馬人角度而言)被迫西遷,導致西羅馬帝國受到連番侵攻而滅亡,這在歐洲歷史上稱為「蠻族入侵」(The Barbarian Invasions)。
民族大遷徙(Tribes,great migrations) 是指公元376~568年,散居羅馬帝國境外的以西歐民族為主的諸外族部落大舉強行移居帝國境內,並各自建立國家的歷史過程 。另有西班牙、葡萄牙人大規模遷徙美洲,歐洲人遷徙美國也可被稱為近代的民族大遷徙。
民族大遷徙的原因是西歐民族的原始公社制解體,部落顯貴 、軍事首領及親兵渴望向外掠奪新的土地和財富;人口自然增長對生產力形成壓力,為了發展畜牧經濟,一般西歐民族不得不向外地遷徙。古典奴隸制的危機和帝國的衰落,無力抵禦外族入侵,因而使西歐民族的武裝遷徙深入帝國腹地。直接推動民族大遷徙的導火線是375年匈人對西歐民族的一支東哥特人的侵襲。

㈥ 歷史名詞。。。

[尼德蘭]

荷蘭語意為「低地」。

①即「荷蘭」。

②尼德蘭(The Netherlands, 荷: Nederland)。指萊茵河、馬斯河、斯海爾德河下游及北海沿岸一帶,相當於今天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的一部分。1516年,西班牙國王斐迪南死後,他的外孫查理一世即位。查理已經在1506年從他父親(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子)方面繼承了尼德蘭,這時又以西班牙國王的身份領有這片土地。從此尼德蘭成為西班牙的屬地。即十六世紀初葉後,受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統治。1566年,北方各省掀起反西班牙封建統治的資產階級革命,1579年北方八個省和南方部分城市成立「烏特勒支同盟」,1581年成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1795年後,成為法國統治下的荷蘭王國。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原南部各省和荷蘭合並為尼德蘭王國。1830年南部脫離尼德蘭獨立,成立比利時王國。

尼德蘭瀕臨北海,地勢低平,耳德河的深水便於大船出入,因此海外交通十分便利。尼德蘭的手工業和商業發展很快,外國商人紛紛來到這里經商。新航路開辟以後,歐洲商業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尼德蘭的經濟又有進一步的增長。十六世紀前半期,尼德蘭已經有三百多個城市。南部城市安特衛普是歐洲貿易的一個中心。這里,每日往來的外商有五、六千人,港口同時可以停泊大小船隻二千多艘。商人們運來美洲的金銀、東方的香料等奢侈品,運走西歐、北歐的紡織品、金屬製品、船舶用具,等等。安特衛普有發達的紡織、玻璃製造、製糖、印刷等業;銀行、匯兌、信貸業務應運而生。北部農業發達,荷蘭、西蘭兩省漁業、造船業、麻織業、毛織業都很興旺。北部各省與英國、波羅的海諸國和俄羅斯都有貿易往來。阿姆斯特丹是北部各省的經濟中心,是穀物貿易的重要市場。

十五世紀後半期的安特衛普

資本主義手工工場早在十四世紀就開始出現於尼德蘭,十六世紀得到迅速發展。最重要的是北部荷蘭、西蘭兩省經營紡織和造船業的手工工場,南部佛蘭德爾、布拉奔兩省經營紡織、冶金、製糖、印刷業的手工工場。其中發展最快的是毛、麻紡織手工工場。但是南部毛織業的原料和產品銷售主要依靠西班牙和英國市場。這里的大資產階級同西班牙及其殖民地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系。尼德蘭農村中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農場。

西班牙在尼德蘭的專制統治

在宗教改革的浪潮中,路德、慈溫利、卡爾文等教派先後傳入尼德蘭。卡爾文教派的影響最為廣泛,接受者有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也有勞動人民,它成了反對西班牙統治的強大力量。舊貴族力圖保持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各種既得利益。他們仿效德意志路德派諸侯的做法,沒收教會的土地財產來擴大勢力。

查理是君臨經濟發達、城市富庶、資本主義因素正在迅速增長的尼德蘭的專制統治者。他在這里派駐總督,設立財政、行政機構和宗教裁判所,在政治、經濟和宗教問題上推行專制政策。原來尼德蘭的各個省和城市都享有一定的自治權和傳統的權利。查理為了維持神聖羅馬帝國的龐大的行政、軍隊、戰爭開支,到處征款。尼德蘭最富庶,查理在這里的勒索也最瘋狂。他還利用天主教會作為統治工具。1550年的敕令(被稱為血腥敕令)規定,禁止傳抄、保藏、散發、買賣路德或卡爾文等改革者的文集。凡散布「異端」學說者,男的殺頭,女的活埋。查理統治期間,有五萬到十萬尼德蘭人死於宗教迫害。尼德蘭爆發了幾次起義反對查理的專制統治。

奧倫治親王威廉

1556年,腓力二世繼承了查理的西班牙王位,也繼承了他的四百五十萬鋰的債務,對尼德蘭的高壓政策變本加厲。他排擠尼德蘭貴族的勢力,廢除商人直接與西班牙殖民地通商的特權,拒絕償付國債,使尼德蘭的銀行家蒙受巨大損失;接著他又提高在西班牙收購羊毛的稅額,使尼德蘭的羊毛輸入減少百分之四十。尼德蘭的資產階級受到很大的打擊,許多手工工場倒閉,工人失業。他無情地迫害新教徒,推行耶穌會的活動。他企圖改組尼德蘭教會,增設十四個主教區,由國王直接任命主教,從而加緊控制人民。他的政策激起教俗各階層的反對。尼德蘭各城市的卡爾文教派組織起數以千計的武裝隊伍,以傳道集會的形式宣傳反對西班牙的統治,並且舉行暴動。與資產階級利益有聯系的大貴族組成以奧倫治親王威廉為首的「貴族同盟」。1565年,他們派代表到西班牙去面見腓力二世,要求改變專制政策。第二年,在威廉的贊許下,由大約二百名中小貴族組成的代表團(其中包括威廉的弟弟路易)到布魯塞爾去向西班牙總督請願,反對西班牙的政治壓迫和宗教迫害,同時表示效忠國王。這些要求毫無結果。當貴族企圖用溫和方式取得和解的時候,群眾卻採取了積極行動。

反對西班牙統治的革命戰爭

1566年8月起,尼德蘭的安特衛普、海牙、烏特勒支等城市連續爆發大規模的破壞聖像運動。群眾手持斧頭、鐵錘、木棍,湧向天主教堂和修道院,砸毀聖像和十字架,沒收教會財產,焚燒教會債券和地契,搗毀教堂和修道院五千五百多所。起義很快就席捲了十七個省中的十二個省,參加者幾萬人。反對天主教會的群眾性破壞聖像運動點燃了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的火焰,反對西班牙統治的獨立斗爭開始了。

面對群眾性的革命運動,西班牙當局不得不暫時停止宗教裁判所的活動,允許卡爾文派教徒在城外指定地點做禮拜。同時腓力二世撥款在尼德蘭增加軍隊,決定派他的老將阿爾發公爵到尼德蘭鎮壓革命。1567年,阿爾發率領軍隊約一萬八千人到達,立即設立「除暴委員會」,用血腥的恐怖手段以叛國罪大肆搜捕殘殺革命群眾。一萬多人被無辜地燒死,殺戮,處以絞刑。白色恐怖籠罩著尼德蘭。

威廉在阿爾發到達之前,就流亡德意志。1568年,他帶著僱傭軍到尼德蘭抗擊西班牙的軍隊,遭到失敗。這時候,勞動人民的游擊隊卻在沉重打擊敵軍。大批工人、手工業者、農民進入密林深處,時時出擊小股敵軍,懲辦反動神甫和官吏。許多水手、漁夫、碼頭工人來到遼闊的海面上,襲擊西班牙的船隻和沿海據點;他們和威廉有聯系。1572年4月1日,海上游擊隊佔領了萊茵河口島上的布里爾港埠,在城頭飄起威廉的旗幟。這個新的勝利帶來了革命的新高潮。海上游擊隊進一步襲擊其他城市。許多城市一個接一個地舉行起義,驅趕西班牙人。荷蘭、西蘭兩省幾乎全部解放。流亡者紛紛回到尼德蘭,資產階級組織革命軍隊,掌握城市政權,鎮壓親西班牙的神甫和間諜。農民搗毀教堂、庄園,拒絕履行封建義務,停止交納什一稅。1572年7月,威廉被荷蘭省議會推選為總督。到1573年底,北部各省已經先後宣布獨立。阿爾發被撤換了。威廉在北方的勢力在不斷地擴大。

革命運動向南方發展,1576年,布魯塞爾人民推翻西班牙政權。南方人民紛紛投入抵抗運動。形勢發展要求南北雙方聯合起來,北部和南部的代表1576年在根特舉行會議。會議期間,西班牙士兵沖進安特衛普,狂殺濫搶,男女老幼被殺者達七、八千人。三天之後,這個富庶城市一片荒涼。這次暴行更加激起尼德蘭人民的反抗怒火。十七個省中有十六個省宣布反抗西班牙的統治。11月,會議發布《根特協定》,提出撤走西班牙軍隊,廢除阿爾發的一切法令,重申各城市原有的權利,但是仍舊承認腓力二世的君主權力。

1577年,南部許多城市爆發起義,建立革命政權,農民運動風起雲涌,引起反動貴族和天主教會的恐懼。他們發動叛亂,同西班牙妥協。1579年1月初,他們成立「阿拉斯聯盟」,宣布效忠腓力二世。十幾天之後,北部各省組成「烏特勒支同盟」,宣布永不分裂,制定共同的軍事和外交政策;不久南部的根特、布魯日、安特衛普等城市也參加進去。1581年宣布廢黜腓力二世,成立聯省共和國。此後,尼德蘭與西班牙之間進行了長期的戰爭。威廉被腓力二世的刺客所殺,南部城市先後被西班牙佔領。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海上被英國擊潰,國力從此一蹶不振,已經沒有力量同尼德蘭作戰。1609年,國王腓力三世只好同聯省共和國締結十二年休戰協定,實際上承認了共和國的獨立。尼德蘭的南部仍處在西班牙的統治下。荷蘭省最發達,聯省共和國也稱為荷蘭共和國。

[普魯士]

普魯士 (德語:Preußen;古普魯士語:Prūsa;波蘭語:Prusy;立陶宛語:Prūsai;拉丁語:Borussia 或 Prutenia) 是歐洲歷史地名,一般指17世紀至19世紀間的普魯士王國。由於普魯士在短短二百年內崛起並統一德國,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國,所以普魯士有時也是德國近代精神、文化的代名詞。

早期歷史

普魯士地區古代的居民為古普魯士人,屬波羅的海種族,與拉脫維亞人和立陶宛人屬於同一種族。12世紀時,德國人的殖民運動進入波羅的海東岸地區。1170年,波美拉尼亞的索比斯勞公爵在普魯士地區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即但澤附近的奧利瓦修道院。1224年該修道院被普魯士人焚毀。1226年,波蘭國王之子、馬佐維亞公國首領康拉德公爵(條頓騎士團成員)的領地也遭到普魯士人襲擊,以此為契機,條頓騎士團在普魯士地區發動了為時近200年的東征運動,先後建立托倫、馬林堡、庫爾姆、埃爾平等要塞,征服了普魯士人居住的地區,並迫使其信奉基督教、使用德語。16世紀後,普魯士人消亡。

條頓騎士團統治下的普魯士地區在名義上屬於教皇領地,但教皇只享有名義上的宗主權。為了吸引定居者,條頓騎士團依據漢薩同盟法律,在其領土上興建了一系列自由市。1379年條頓騎士團加入漢薩同盟。

1370年波蘭王室絕嗣,1386年波蘭國王的女兒海德維希嫁給立陶宛大公,波蘭與立陶宛聯合,此後對扼守其出海口的條頓騎士團發動了一連串的進攻。在1410年7月15日的坦能堡會戰中,條頓騎士團敗於波蘭和立陶宛聯軍,被迫簽訂第一次托倫和約,除賠款600萬格羅申外,還將但澤城置於波蘭主權之下。1466年條頓騎士團再度戰敗,在第二次托倫和約中被迫割讓包括但澤和馬林堡在內的西普魯士。這些地區被稱為「王室普魯士」 (Royal Prussia) 。條頓騎士團保留普魯士的殘餘領土,但被迫效忠波蘭國王,成為波蘭的附庸國。

1512年,來自勃蘭登堡的阿爾伯特當選為條頓騎士團總團長。1525年他宣布改信路德宗,從而切斷了與騎士團名義宗主羅馬梵蒂岡的聯系,隨後宣布將條頓騎士團世俗化,改為普魯士公國 (Ducal Prussia) ,阿爾伯特自任普魯士公爵,成為臣服於波蘭最高權力之下的世俗君主。

阿爾伯特之子阿爾伯特·腓特烈死後無子,普魯士公國遂由其長女之夫、勃蘭登堡選侯國的約翰·西吉斯蒙德(屬霍亨索倫家族)繼承,建立了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此舉為霍亨索倫王朝日後發展奠定了基礎。660年的瑞典-波蘭戰爭中,勃蘭登堡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取消了波蘭對普魯士的宗主權,並建立起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普魯士王國

立國

1701年,勃蘭登堡大選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支持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藉以換取國王稱號。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並從此展開了普魯士王國200多年的顯赫歷史。

崛起與擴張

由於繼承了條頓騎士團的軍事專制傳統,普魯士的軍隊向來以紀律嚴明、教育素質高著稱,尤其是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以驕勇善戰著稱。他在1740年繼承王位,即位7個月之後即進攻西里西亞,從而引發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通過戰爭,腓特烈二世樹立了「軍事天才」的個人榮譽,並將普魯士變為一個軍事國家。腓特烈二世同時還從伏爾泰那裡接受了啟蒙主義思想,改進司法和教育制度,鼓勵宗教信仰自由,並扶植科學和藝術的發展。到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時,普魯士已經成為歐洲強國之一,其行政機構的高效率和廉潔為歐洲之首。

腓特烈二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繼承王位後,先後購買了安斯巴赫侯國和拜羅伊特侯國,並對波蘭進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 法國大革命後,普魯士參加反法同盟,但敗於法軍,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國兼並萊茵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其子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於1806年10月參加反法戰爭,隨即在耶拿敗於拿破崙,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魯士和法國在涅曼河的提爾西特締結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

1806年慘敗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1809年在柏林創辦了腓特烈·威廉大學(柏林大學),同時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此後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1812年冬,拿破崙軍隊自俄國敗退,普魯士遂於次年再度參加反法同盟,於1813年3月17日對法國宣戰,10月24日,普、奧、俄三國聯軍在布呂歇爾和格奈森瑙指揮下在萊比錫大敗法軍。1815年普軍在滑鐵盧再度擊敗法軍。根據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調整,普魯士疆域自默麥爾河延至萊茵河,成為德意志邦聯內德語居民占優勢的唯一強國,以及歐洲列強之一。

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建立了德意志關稅同盟,除奧地利和漢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國都加入該同盟。1848年歐洲革命期間,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 (Friedrich Wilhelm IV) 宣布成立「自由派政府」。召開制憲會議,並拒絕接受德意志邦聯議會奉上的「德意志皇帝」稱號。但1848年歐洲革命結束後,腓特烈·威廉四世即回歸專制統治。

1857年 腓特烈·威廉四世患上精神病,以其弟威廉擔任攝政王。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攝政王即位,稱威廉一世。 1862年他因軍事改革所需預算及稅收問題與國會發生沖突,本擬退位,但在前駐法大使俾斯麥的建議下收回成命。俾斯麥表示支持軍事改革,並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

德意志帝國:興起與滅亡

俾斯麥上台後,即著手策劃德意志統一大業。俾斯麥主張建立將奧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普魯士在1864年和1866年先後擊敗丹麥和奧地利,並在1870年領導北德意志邦聯及南方的德意志諸邦,在打敗了法國。威廉一世於1871年1月18日,即普魯士王國成立170周年紀念日,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廊登基,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宣布建立以普魯士王國為首的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Reich),即所謂的德意志第二帝國 (Das Zweite Reich) 。

由於普魯士擁有德意志帝國2/3的人口和3/5的領土,並且在軍事、經濟、工業等方面遠遠超過帝國內其他王國、公國,因此德意志帝國成為普魯士王國的擴大版。各邦國享有內政和財政的自治,但將外交、軍事 (巴伐利亞除外) 、海關等權力交給德意志帝國中央政府。普魯士歷史從此並入德意志帝國歷史。

1888年,威廉一世之子腓特烈四世在位99天後去世—其孫威廉二世登基,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第三代皇帝。其統治以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而告終。

1918年11月7日,巴伐利亞發生革命,其國王退位。柏林旋即爆發革命,要求德皇退位。其時威廉二世在比利時斯巴的德軍大本營親自指揮作戰,得知發生革命後,試圖僅放棄德意志皇帝頭銜,而保留普魯士國王稱號,但陸軍統帥興登堡勸其徹底退位。為避免發生更大變亂,德國總理馬克斯·馮·巴登親王於11月9日午前宣布德皇已經退位,並於同日將首相職務移交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威廉二世流亡荷蘭,德意志帝國及普魯士王國滅亡。11月11日,德國向盟軍投降。

1919年至1947年的普魯士

由於柏林發生斯巴達克團與社會民主黨臨時政府之間的內戰,1919年,艾伯特在魏瑪召開國民議會,於2月10日通過《德意志共和國臨時約法》,即魏瑪憲法。根據魏瑪憲法,普魯士成為德國的一個邦,即「普魯士自由邦」(Freistaat Preuß),實行地方自治,其領土即原普魯士王國的疆域。
1920年代,普魯士自由邦政府多由德國社會民主黨和天主教中央黨領導。1932年,納粹黨在德國國會和普魯士邦選舉中取得優勢,赫爾曼·戈林成為德國國會議長以及普魯士邦議長,並掌握了普魯士內政部和警察。1933年1月30日納粹黨上台執政,隨後廢除德國的地方自治制度,普魯士憲法被廢除,邦議會和立法機構被解散,僅保留行政單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和蘇聯的領導人經過多次會議,達成共識,即普魯士是德國軍國主義的發源地、德國軍官團和容克貴族的大本營,是德國專制思想及侵略思想的策源地,必須予以消滅。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德黑蘭會議上曾表示「普魯士要讓其盡可能地縮小和削弱」,丘吉爾則認為「普魯士——這個德國軍國主義的罪惡核心必須同德國的其餘部分分離開來」。 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確立了將東普魯士並入波蘭和蘇聯,以及在戰後的德國廢除普魯士建制的原則性意見。

1947年3月1日,同盟國對德軍事管制最高委員會正式下令廢除普魯士建制。原普魯士邦領土分別被並入波蘭和蘇聯,以及英、法、美、蘇四國佔領區。原普魯士邦政府的財產由盟國和蘇聯共同瓜分。

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後,在其境內的原普魯士領土上建立了勃蘭登堡、薩克森-安哈特兩個州,以及梅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州的東半部(1952年民主德國廢除州級建制,改設專區)。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原普魯士領土上成立的州包括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此外,下薩克森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黑森州、巴登-符滕堡州和薩爾州內都有原普魯士王國和普魯士邦領土。在被並入波蘭和蘇聯的普魯士領土上,德意志族居民已經基本被全部遷出。

領土變遷

普魯士疆域
古代普魯士地區僅包括今日立陶宛以南、波蘭東北部維斯瓦河河口以西、以但澤為中心的西普魯士地區,以及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原東普魯士地區的領土。1295年占據普魯士的條頓騎士團購買了波美拉尼亞和但澤地區。1308年自勃蘭登堡選帝侯手中購買了紐馬克地區,普魯士同神聖羅馬帝國本土接壤。15世紀時將但澤和西普魯士割讓給波蘭。

1618年普魯士公國並入勃蘭登堡選侯國,至1701年普魯士王國成立的時候,其領土以普魯士王國的首都柏林為中心,包括勃蘭登堡、波美拉尼亞、紐馬克和阿爾特馬克,以及德意志南部的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地區。18世紀時,普魯士先後從瑞典、波蘭和奧地利獲得前波美拉尼亞、波森、西里西亞等地區。三次瓜分波蘭後,普魯士獲得了新東普魯士、南普魯士、但澤、托倫、以及波蘭王國的西部和中部,包括華沙地區。1806年普魯士敗於拿破崙後,被迫割讓波蘭地區,法國在此成立華沙大公國。拿破崙戰敗後,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普魯士失去了拜羅伊特、安斯巴赫、納沙泰爾(加入瑞士)、東弗里斯蘭、希爾德斯海姆等領地,華沙大公國除西部以波森為中心的一小塊領土外都被俄國吞並。作為補償,普魯士獲得了薩克森王國五分之二的領土,以及德意志西部的漢諾威、明斯特主教區、萊茵河東西兩岸的威斯特伐利亞和萊茵蘭、以及薩爾路易、薩爾布呂肯等領土。

19世紀,普魯士經過戰爭,又先後兼並了黑森-萊茵、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法蘭克福等王國、公國和自由市。到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國時,普魯士王國已經擁有22個省,包含了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以外的大部分現今德國領土與西波蘭及北波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原屬普魯士王國的波森省、西普魯士和但澤割讓給波蘭,默麥爾地區割讓給立陶宛,石勒蘇益格的北部歸還丹麥,萊茵蘭地區南端被並入薩爾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盟軍定下的奧德河-尼斯河線,界線以東的東普魯士、西里西亞及波美拉尼亞被並入蘇聯及波蘭;普魯士的西部地區並入西德,中部並入東德,地理意義上成建制的普魯士已不復存在。

㈦ 歷史名詞

周公東征
西周建立後不久,周武王病死。繼位的周成王年紀小,由武王的弟弟周公量掌管政事。另外兩個弟弟管叔和蔡叔對此不滿。紂王兒子武庚勾結管叔和蔡叔,並聯合東南諸部落發動叛亂。周公帶兵東征,經過三年時間,平定了叛亂,鞏固了周朝的統治。

國人暴動
西周後期,奴隸主貴族日益腐朽。周厲王貪財好利,暴虐無道,殘酷地剝削和壓迫奴隸和平民,引起奴隸和平民的反抗。公元前841年,「國人」(平民)在都城鎬京發動武裝暴動。平民和奴隸攻入王宮,周厲王倉皇逃跑,後死在外地。

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各國先後出現變法運動。秦國商鞅變法是其中比較徹底的一次。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先後兩次頒布變法令。主要內容是:①廢除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准許土地自由買賣;②按軍功授爵,廢除奴隸主貴族世襲特權;③建立縣制,實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全國設三十一個縣,由國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強迫人民編成「伍」、「什」,由國家統一控制;④獎勵耕織,生產多的可免徭役,鼓勵發展生產。經過商鞅變法,秦國封建經濟得到發展,逐漸成國七個諸侯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焚書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在一次宮廷宴會上,博士淳於越攻擊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儒生談論詩書,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下令:燒毀秦國以外的歷史書和民間收藏的詩書以及諸子百家書;有敢議論詩書者處死;以古非今者滅族;禁止私學,欲學法令者以吏為師。次年,盧生、侯生等攻擊秦始皇貪權專斷,濫施刑罰。秦始皇派御史查究,將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坑死在咸陽。這兩件事,史稱「焚書」、「坑儒」。焚書坑儒是一種文化專制主義的野蠻措施,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巨鹿之戰
秦末農民起義軍摧毀秦軍主力的戰役。公元前207年,秦將章邯以重兵包圍巨鹿(今河北平鄉)。項羽率領起義軍前往救援。起義軍渡過漳水後,項羽命令破釜沉舟,只帶三天干糧,表示血戰到底的決心。不久雙方在巨鹿展開大戰,起義軍大破秦軍。後章邯率二十萬秦軍投降。

楚漢戰爭
劉邦和項羽爭奪帝位的戰爭。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後來劉邦攻佔了關中,並繼續東進,聯合各地區反對項羽的力量,在滎陽、成皋與項羽抗衡。公元前203年楚漢約定以鴻溝為界,東屬楚,西屬漢。訂約以後,項羽引兵東歸,劉邦乘機追擊,並約韓信、彭越合圍。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自殺於烏江(安徽和縣東北)。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結束。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為適應中央集權統治的需要,漢武帝即位後,採納儒生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只提倡儒家學說,禁止傳播其他各家學說。漢政府在長安設立太學,設五經博士為教官,傳播儒家經書,每年考一次,合格的授予官職。後來各郡也設立學校傳授儒家經書。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董仲舒認為,皇帝代表天統治人民,「天人相應」,把皇帝神化。他還提出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說教。三綱後來成為封建社會的基本道德觀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當時加強了中央集權政治,但在以後的封建社會里,儒家思想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和言行。

張騫通西域
漢武帝為了聯絡大月氏夾攻匈奴,於公元前138年派張騫出使西域。這次出使雖未達到目的,但了解到西域各族的政治、經濟、地理、風俗等情況。公元前119年,張騫再次出使西域,訪問了西域許多地區。西域各族政權也派人隨漢使到漢朝答謝。從此,漢朝同西域的往來頻繁,西域的音樂舞蹈藝術、農作物如葡萄、苜蓿、核桃、胡蘿卜等相繼傳入內地。內地的鑄鐵、鑿井等技術也傳到西域。漢朝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豐富了漢族與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

七國之亂
漢初,劉邦一面鏟除異姓諸侯王,一面分封同姓的子弟為王。後來受封的諸侯王割據勢力迅速擴張,嚴重威脅中央集權。漢景帝接受晁錯「削藩」的建議,逐步削奪王國的封地。公元前154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國,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聯合起兵反叛,史稱「七國之亂」。漢朝中央派周亞夫率軍平服。此後,漢政府加強了對王國的控制。

王莽改制
公元8年,外戚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為了限制當時日益激烈的土地兼並,緩和階級矛盾,穩定統治秩序,王莽實行復古的改制:把全國土地改稱王田,私家奴婢改稱私屬,都不許買賣;規定一家不滿八個男子而占田超過九百畝的,余田分給親族鄰里;無田的按一夫一婦一百畝的標准分給。這個法令遭到貴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反對,三年後就廢除。為了控制和壟斷工商業,王莽還增加稅收,多次改變幣制,許多人因此傾家破產。王莽改制使社會生產遭到極大破壞,人民處境更加悲慘,終於爆發了綠林赤眉大起義。

昆陽之戰
23年,綠林軍北進攻佔昆陽。為了鎮壓綠林軍,王莽派王邑、王尋率四十多萬官軍圍困昆陽。昆陽城內王鳳率領的綠林軍只有八、九千人,他們一面堅守,一面派劉秀等十三人突圍出城,調集援軍。劉秀調集三千援軍,猛攻敵軍大營,陣斬王尋。城內綠林軍乘勢殺出,內外夾攻,以少勝多,全殲王莽主力。接著,綠林軍乘勝直搗長安,推翻了王莽政權。

曹魏屯田
曹操實行的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屯田分民屯和軍屯。民屯就是招募流亡農民,把他們按軍事編制組織起來,幾十人為一屯,在屯田官吏管理下,墾荒種地。屯田農民要把收獲物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交給政府,不服徭役,但不許離開土地。讓士兵一面戍守,一面屯田,叫軍屯。屯田的實行,發展了農業生產,保證了軍糧供應,為曹操統一北方提供了物質基礎。魏建國以後,繼續推廣屯田制,並使它更加完善。

官渡之戰
200年,曹操和袁紹為了爭奪中原地區,雙方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北)決戰。袁紹擁兵十多萬人,曹操兵少。曹操乘袁軍輕敵,內部不和,親自率領精兵五千偷襲袁軍後方,焚毀其全部糧草。袁紹軍心動搖,紛紛潰退。曹操乘勝追擊,殲滅袁軍主力七萬多人。袁紹從此一蹶不振。經此一戰,曹操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官渡之戰是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赤壁之戰
曹操統一北方大部之後,企圖一舉統一南方。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佔領荊州,改編荊州水軍,擁兵二十多萬,乘勝順流東下,進到赤壁(今湖北嘉魚東北)。曹軍由於發生疫病,退駐江北。孫劉五萬聯軍與之隔江對峙。孫劉聯軍利用曹軍遠來疲憊,疫病流行,不習水戰和曹操驕傲輕敵等弱點,用火攻先擊敗了曹操水軍,繼之大破曹軍。曹操率領殘兵逃回北方。赤壁之戰後,曹、孫、劉三大集團鼎立的局面開始形成。

八王之亂
西晉皇族內部爭奪政權的斗爭。290年,晉武帝司馬炎病死,惠帝即位。惠帝妻賈後想獨攬大權,與輔政的外戚楊駿發生矛盾。291年賈後殺死楊駿,統治階級內部開始發生一連串政治殘殺和戰爭,先後有八個分封為王的皇族,為了爭奪中央政權,進行了大規模的混戰,歷時十六年之久。這次戰亂,嚴重地破壞生產,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淝水之戰
四世紀下半期,氐族貴族建立的前秦逐漸強大,統一了黃河流域。383年,秦王苻堅強征各族人民,組成九十萬軍隊南下,企圖一舉消滅東晉。東晉派謝石、謝玄率軍八萬迎戰。晉軍在洛澗(今安徽定遠西南)大破秦軍先頭部隊,進至淝水,要求秦兵略向後移,以便渡河決戰。苻堅企圖乘晉軍半渡時猛攻,就命令軍隊後退。晉軍乘秦軍後退發起攻擊,秦軍由於軍心早已渙散,在晉軍的攻擊下一退不可遏止。秦軍大敗,苻堅率部下十多萬人逃回北方。淝水之戰是我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淝水之戰後,南北對峙局面形成。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在統一黃河流域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和對各族人民的統治,吸取漢族地主階級的統治經驗,採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485年,北魏孝文帝為了保證封建政府的財政收入,頒布均田令。均田制的實行,使北方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比較穩定,開墾的荒地增多,北方的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起來。為了接受漢族的先進文化和加強同黃河流域漢族大地主的聯系,魏孝文帝於494年遷都洛陽,並採取漢化政策,讓鮮卑貴族採用漢姓,同漢族大地主通婚,改穿漢族服裝,學漢語,還採用漢族統治階級的政治制度。這些改革,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加速了北方各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開元之治(開元盛世)
唐玄宗在位四十四年(712-756年),前期年號叫開元,後期叫天寶。唐玄宗在其統治前期,注意政治,並針對時弊進行了一些改革,如裁汰冗官,抑制食爵貴族,壓抑佛教,改變宮廷生活奢靡的風氣等。他任命的宰相姚崇、宋 也是有才幹、敢進諫的人。因此,這個時期,政局穩定,生產發展,戶口數增加。開元年間,是唐朝社會經濟繁榮和國勢強盛的時期,因此舊史上稱為「開元之治」。

安史之亂
唐安祿山、史思明發動的叛亂。唐玄宗統治後期,邊鎮節度使權力膨脹,中央集權削弱。管轄今河北、山西、遼寧一帶的節度使安祿山,乘唐朝內地兵力空虛、政局混亂之機,於755年以誅楊國忠為名,在范陽起兵叛亂。叛軍很快攻佔洛陽、長安。玄宗逃往四川,肅宗在靈武即位。由於叛軍暴虐,人民紛紛起來反抗。757年,安祿山在洛陽被其子慶緒所殺,唐軍在回紇兵的幫助下收復了長安和洛陽。後來安祿山的部將史思明又起兵反唐,並自稱燕帝,再次攻下洛陽。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這場叛亂。經過「安史之亂」,唐朝開始由強盛轉向衰落。

唐朝宦官專權
宦官專權,是封建專制主義惡性發展的必然結果。唐朝宦官擅權從玄宗時的高力士開始。但這時還只是假借皇帝權勢作威作福,並不掌握軍權。宦官掌握軍權是從肅宗時李輔國開始。到德宗時宦官掌握禁軍成為定製。宦官有了軍權,地位愈加鞏固,就統攬一切大權,朝廷的賞罰,宰相的任免,甚至皇帝的廢立生殺,都由他們決定。唐朝後期,朝廷已成為宦官集團控制軍政大權的工具,皇帝僅是宦官手中的傀儡。這樣,就出現了宦官專權的局面。

世界史
軍事民主制
通常用以泛指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一個歷史階段。這是美國民族學家摩爾根在其所著《古代社會》一書中首先使用的術語。指的古希臘荷馬時代氏族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機關。包括議事會,由氏族首長組成;人民大會,由氏族成年男子參加;軍事首長古希臘稱為巴賽勒斯,一般由人民大會選舉產生,議事會認可。這樣,一方面在不同程度和形式上保留著氏族民主制的特點;另方面又出現了軍事首長的個人權力,但這種權力尚未達到國家統治權力的程度。這種在議事會、人民大會的原始民主的基礎上,出現軍事首長的個人權力,故稱軍事民主制。
法老
是古埃及君主的尊稱。在古王國時代僅指王宮,並不涉及國王本身。第二十二王朝以後,成為國王的正式頭銜。習慣上把古埃及的國王通稱為法老。法老作為奴隸制專制君主,把握全國的軍政、司法、宗教大權,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統治者。自稱是太陽神阿蒙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令臣民將其當作神一樣來崇拜。
羅塞塔石碑
羅塞塔石碑是原本是一塊刻有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詔書的石碑。在1799年時由法軍在一個埃及港灣城市羅塞塔發現。碑文是用希臘文字、古埃及文字和當時的通俗體文字刻了同樣的內容。由於這塊石碑刻有三種不同語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學家得以有機會對照各語言版本的內容後,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結構,而成為今日研究古埃及歷史的重要里程碑。
圖特摩斯三世
圖特摩斯三世,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最以尚武著稱的法老。公元前1458年前,圖特摩斯三世的後母哈特謝普蘇特掌握著埃及的實權。哈特謝普蘇特死後,從公元前1458年起,圖特摩斯三世進行連續不斷的戰役,恢復了哈特謝普蘇特時代喪失的對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的統治。經過長期的征服,埃及南部的邊界被圖特摩斯三世擴展至尼羅河第四瀑布。他還使利比亞、亞述、巴比倫、赫梯及克里特島的統治者們都向他納貢。
圖坦卡蒙
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代法老人們對他最多的印象,莫過於那張獨具一格的金色面具。他原來的名字叫「圖坦卡吞」,意思是「阿吞」的形象,後改為圖坦卡蒙,意思是「阿蒙」的形象。說明他的信奉從崇拜阿吞神向崇拜阿蒙神轉變。圖坦卡蒙並不是在古埃及歷史上功績最為卓著的法老,但卻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成為在今天最為有名的埃及法老王。
《貝希斯敦銘文》
古波斯的遺跡,系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在位時刻下的記功刻石。位於今伊朗西部的克羅曼高地以東,高8.6米,寬18米,高懸在距地面91米多的懸崖峭壁上。包括浮雕和銘文兩部分。附帶哦為馬茲達神像,大流士一世像,遺跡縛在一起的九個被俘首領的形象。銘文用古波斯文、古巴比倫楔形文字和古埃蘭文寫成,記述大流士一世鎮壓高墨達政變、各地起義和取得王位的經過。後來英國考古學家羅林遜冒生命危險,用十餘年的時間先後翻譯了古波斯文和巴比倫文,並開創了亞述學的新領域。
《漢穆拉比法典》。
公元前十八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上。分為前言正文結語三個部分。全文二百八十二條,對刑事、民事、貿易、婚姻、繼續、審判制度均做了規定。是人類歷史上迄今鎖發現的第一步完備的成文法典。比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倫的社會情況和奴隸主專政的實質。
「巴比倫之囚」
指耶路撒冷城居民淪為巴比倫囚虜一事。公元前597年,猶太王國首都耶路撒冷被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破。公元前586年,全城居民被作為俘虜帶到巴比倫城,被批務農、做工或經商,猶太國王被囚禁於監獄中。至公元前538年,居魯士滅巴比倫,被俘猶太人開始回到耶路撒冷。前後為囚近50年,史稱「巴比倫之囚」
「空中花園」;
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相傳是巴比倫第四王朝尼布甲尼撒二世為取悅其妻子而建。高約25米,分多層平台設園,中有許多奇花異草,眺望高懸於空中。據最新考古研究發現,空中花園不是建在巴比倫,而是在亞述王國的首都尼尼微。
瑣羅亞斯德教
即拜火教,中國古代稱之為祆教,傳說為伊朗人先知瑣羅亞德斯教,流行於古伊朗和中亞細亞一帶。崇拜阿胡啦,但不塑神像、不建神廟《阿維斯陀》為其聖書,內容包括:宗教神化、戒律等其教義認為:宇宙間有善與惡、光明和黑暗兩種勢力在斗爭,善良和光明終將戰勝惡和黑暗,而火是善良和光明的化身,其主要意思為禮拜聖火,一切重大的祭奠都要燃起聖火,公元前6世紀前後大流士意思定瑣羅亞德斯教為帝國國教
居魯士二世。
古波斯國王,出身於阿鍥美尼德族。公元前550年,發病滅米提亞王國,建立阿鍥美尼德王朝(是為波斯帝國的開始)統治期間執行征服擴張政策,前546年侵入小亞細亞,滅呂底亞,並征服呀喊的希臘各個城邦。前538年佔領巴比倫城,滅新巴比倫王國,釋放了巴比倫之囚。後來在對游牧部落的馬薩蓋特人作戰中被殺。
種姓制度;
古代印度的社會等級制度,是在雅利安人奴隸制國家形成過程中產生的,最初只有徵服者和被征服者之分,隨著社會的進一步人話,在雅利安人內部也有不同等級的劃分。即婆羅門和剎帝利吠舍三個等級。被征服者的土著居民為最低等的首陀羅。還有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不可接觸者,稱為賤民。後來這一種姓制度被婆羅門教僧侶用宗教和發力的形式固定下來。成為一種社會體系。在種姓制度下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取決於他的家庭出生,嚴格按照血統世代保持不變。
耆那教;
公元前六至四世紀印度列國時代與佛教同時創立的新宗教。耆那意為戰勝情慾者,教主為尼乾子,約出身於公元前599年,約與釋迦摩尼同時代,耆那教屬於反婆羅門教的沙門系統中屬於最暖和的教派,代表新興奴隸主階級的吠舍大商人和剎帝利王家貴族的利益,政治上主張加強王權勢力,基本教義宣揚輪回業報。
順世論派;
古代印度列國時代興起的唯物主義派別。是反對婆羅門教各派中最激烈的一派。出現於公元前一千年代前半期,公元前六世紀至公元前四世紀產生了一定得影響力。其哲學觀點包括世界和生命是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構成的,否認人的靈魂存在,反對婆羅門教的靈魂轉世說;主張種姓平等;反對禁慾主義和苦行生活。順世論是古代印度下層人民抵抗奴隸主高級種姓以及婆羅門教的思想體系。
婆羅門教;
古代印度宗教之一。約公元前一千年代前半期形成。以《吠陀》為經。崇拜吠陀諸神之中有三主神,即梵天、濕婆、毗濕奴提出一種業與輪回的理論。婆羅門教竭力維護階級壓迫和種姓制度,推崇繁瑣的儀式和五花八門的祭祀。公元前六世紀,因佛教和
耆那教的傳播,婆羅門教逐漸衰落。八世紀時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義,變成了印度教
孔雀帝國;
印度次大陸上的第一個統一王朝,約於公元前323年為旃陀羅笈多驅逐希臘人,推翻難陀王朝所建。因其出身於孔雀宗族,故名,首都華氏城,在阿育王時代帝國達到了頂峰。由於帝國的
《吠陀》
吠陀,婆羅門教和現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經典。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獻材料,印度人世代口口相傳、長年累月結集而成的。 「吠陀」的意思是「知識」、「啟示」的意思。"吠陀"用古梵文寫成,是印度宗教、哲學及文學之基礎。

㈧ 世界古代史的歷史學術語

約300、400萬年前:人類在地球上出現。
約200、300萬-1萬年前:人類舊石器時代。打制石器流行,已使用火,晚期大量使用骨、角器。狩獵和採集業發展,血緣家族及母系氏族公社產生。
約170萬年前:元謀人生活在今中國元謀一帶,已能製造和使用石器。
約70萬年-20萬年前:北京人生活在中國華北地區。
約1.8萬年前:山頂洞人生活在北京人活動過的地區。
約30000年-前10000年:原始宗教出現。
約前12000年-前4000年:人類中石器時代。發明並使用弓箭,細石器廣泛應用,狩獵業發展。
約前8000年-前2000年:人類先後進入新石器時代。磨光加工的石器流行,出現了原始農業和畜牧業。母系氏族公社繁榮。
前6000年:小亞細亞地區出現亞麻和羊毛織物。
約前6000年-前1000年:古代兩河流域、小亞細亞、希臘、羅馬、印度和波斯等地原始宗教和古代宗教盛行。
約前5000年:亞洲西南部和中亞地區開始用冷鍛法加工天然銅。古埃及已使用等臂天平秤,為已知最早的衡器。
約前5000年-前4000年:古埃及出現以太陽和月亮為規律的日歷。
約前5000年-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原始居民生活在長江下游地區。
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古埃及、西南亞、南歐、中歐和中國等地先後開始用礦石煉銅。
前3760年:古代猶太人日歷的首年。
前3500年-前3100年:古代兩河流域烏魯克時期。出現陶輪制陶和塔廟建築,創造了楔形文字。古埃及國家(諾姆)形成。出現了象形文字。
前3500年-前3000年:古代兩河流域居民開始使用輪式運輸工具。 古埃及人已在農業中使用犁、耙和施肥。
前3372年:古代南美瑪雅年表中最早的日期。
前3100年:古代埃及上埃及統治者美尼斯(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初步形成統一國家。埃及早王朝時期開始。
前3000年:古代兩河流域蘇美地區出現奴隸制城市國家。
約前3000年:古埃及出現有槳和帆的船。古埃及人已使用銅鏡。古印度人發明了印章文字。
前3000年-前2300年:愛琴海地區克里特文明出現。
前2686年-前2181年:埃及古王國時期。國家統一完成,大規模興建金字塔。
前27世紀:古代兩河流域蘇美時代的英雄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形成。
前26世紀:古埃及著名的獅身人面像落成。
前2500年:古代蘇美醫學發現礦泉水有癒合特性,古代蘇美人已使用燃油燈,學會烤制麵包和釀制啤酒。歐洲出現編織機。
約前2500年-前1500年:西亞古亞述時期。
前25世紀-前23世紀:古代兩河流域古巴比倫人發明在陶片上刻劃地圖。
前2378年-前2371年:古代蘇美拉格什國王烏魯卡基那在位,進行世界最早的改革。
前2371年-前2154年:古代兩河流域阿卡德王國時期。國王薩爾貢統一兩河流域南部。
約前2300年-前1750年:古印度哈拉帕文化時期。
前2181年-前2040年:古埃及第一中間期。
約前年-前2096年:古代兩河流域烏爾第三王朝創立者烏爾納姆在位,頒布《烏爾納姆法典》。同時古亞述帝國興起,但受烏爾第三王朝統治。
前2040年-前1786年:古埃及中王國時期。青銅器廣泛應用,開發法雍湖地區,修建卡爾納克神廟。
前2017年-前1595年:古代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時代。
前2000年:-愛琴海地區邁錫尼文明出現。古代埃及出現圖書館,製作木乃伊。
前1900年-前1600年:古希臘出現線形文字,青銅器廣泛使用。
前1792年-前1750年:古代兩河流域古巴比倫第6代國王漢穆拉比在位,定《漢謨拉比法典》。
前1786年-前1567年:古埃及第二中間期。喜克索斯人入侵,統治埃及百餘年。
前18世紀:古巴比倫出現農人歷書,內容包括灌溉、耕耘和收獲,為已知最早的農人歷書。
約前17世紀-前14世紀:小亞細亞赫梯古王國時期。
前1567年-前1085年:古埃及新王國時期。
約前1500年:古代埃及人已使用24個字母符號。古代埃及小說《錫諾赫的故事》問世。古巴比倫人創造了發達的數學和天文學。馬開始用於車輛運輸。古埃及人已使用水銀。
前1500年-前1000年:古印度早期吠陀時代。瓦爾那制度(種姓制度)萌芽。
前1379年-前1362年:古代埃及實施埃赫那頓改革。
約前1300年:古代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已有日晷。

前14世紀-前12世紀:古代西亞赫梯帝國時期。
前14世紀中葉-前11世紀末:古代西亞中亞述帝國時期。
前11世紀-前9世紀:古希臘荷馬時代。
前1000年:古埃及和印度出現麻風病。
前1000-前600年:古印度後吠陀時期。雅利安人國家形成,婆羅門教流傳。
前10世紀-前612年:古代西亞新亞述帝國時期。鐵器出現並廣泛應用。
前10世紀-前5世紀:古代印度最早的哲學著作、婆羅門教經典《奧義書》形成。
前9世紀末:古希臘斯巴達國家形成。
前8世紀:古希臘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形成,傳為荷馬所作。中東地區的帕加馬人發明羊皮紙製成的書籍,稱「羊皮書卷」。亞美尼亞地區創建坎兒井。
前753年:羅馬建成

前700年-前600年:古代腓尼基人用山羊脂和草木灰製成肥皂。
前8世紀-前509年:古羅馬王政時代。
前626年-前539年:古代兩河流域新巴比倫王國時期。
前624年-前547年: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在世,創立米利都學派。
前621年:古雅典頒布《德拉古法典》。
前610年-前546年:古希臘哲學家阿那克西曼德在世。
約前7世紀:巴比倫人發現日食和月食重復出現的沙羅周期。
前604年-前561年:古代兩河流域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修建空中花園,滅猶太國。
前594年:古希臘雅典執政官梭倫實行政治經濟改革,頒布《阿提卡法典》。
約前580年 -前500年: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在世,創立畢達哥拉斯學派,提出畢達哥拉斯定理、數和諧說和靈魂輪回說。
約前563年-前483年: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世。
前558年-前330年:古代西亞波斯帝國時期。
約前540年-前468年:耆那教創始人筏馱摩那在世。
約前525年-前456年:古希臘劇作家埃斯庫羅斯在世。
約前500年-前449年:希波戰爭。
前485年-前425年: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世。
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在世。
約前460年-前401年: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在世,著有《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約前460年-前370年: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在世。
前432年:古希臘建成帕提農神廟,由雕刻家菲迪亞斯裝飾設計。
前431年-前404年:發生伯羅奔尼撒戰爭。
前427年-前348年/前347年: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世。
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世。
前341年-前270年: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在世。
前334年-前32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率軍東征波斯、中亞和印度,行程萬里,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遠征。
前330年-前275年: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在世,著《幾何原本》。
前323年-前187年:古印度摩揭陀王國孔雀王朝時期。
前312年-前64年:中西亞塞琉西王國時期。
前305年-前30年: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時期。
前4世紀-4世紀: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形成。
前4世紀-2世紀:古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形成。
前287年-前212年:古希臘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在世。
約前280年:古埃及亞歷山大城港口建成法羅斯燈塔,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
約前269年-前232年:古印度摩揭陀王國孔雀王朝國王阿育王統治時期,孔雀王朝進入鼎盛階段。
前264年-前241年:第一次布匿戰爭發生。
前247年-226年:伊朗帕提亞帝國時期。
前234年-前149年:羅馬共和時期農學家加圖在世。
前221年:中國秦朝建立。
前218年-前201年:第二次布匿戰爭發生。
前215年-前204年: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發生。
前200年-前197年: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發生。
前3世紀:埃及托勒密王朝在亞歷山大城建成規模巨大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古希臘埃拉托色尼首創「地理學」一詞。
前171年-前168年: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發生。
前149年-前146年:第三次布匿戰爭發生。
前106年-前43年:古羅馬政治家、哲學家西塞羅在世,最先系統提出自然法學說,建立了折衷主義哲學體系。
前2世紀:古希臘人建成宙斯祭壇。古希臘雕刻家阿歷山德羅斯完成大理石圓雕阿佛洛狄忒,為古希臘時期的雕刻代表。古印度開鑿阿旃陀石窟。
前99年-前55年:古羅馬哲學家盧克萊修在世。
前73年-前71年:古羅馬斯巴達克起義。
前45年:儒略歷開始實行。
前44年:凱撒於元老院遇刺而死。
前43年:屋大維和安東尼、雷必達結為後三頭同盟。
前31年:阿克提姆海戰爆發,屋大維打敗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海軍,兩人被迫逃往埃及。
前30年:屋大維攻入埃及,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相繼自殺,屋大維成羅馬最高統治者。
前27年:屋大維被元老院尊為奧古斯都,羅馬進入帝國時期。
前7年或前4年:相傳基督教創始人耶穌誕生。
前1世紀:希臘雕刻家阿耶桑德羅斯、諾多羅斯、波利佐羅斯3人雕成大理石雕像《拉奧孔》。
25年:中國劉秀即帝位,建元建武,定都洛陽。東漢始
30年:相傳耶穌被釘於十字架,其後耶穌門徒開始傳布基督教
70年:羅馬攻陷耶路撒冷,焚毀猶太聖殿,並驅逐猶太人。
76年:維蘇威火山摧毀龐貝城。
1世紀-6世紀:中亞貴霜帝國時期
100年:基督教音樂在中亞興起,先後確立亞美尼亞聖詠,敘利亞聖詠
101年:羅馬圖拉真皇帝率軍滅達契亞,移民該地,為羅馬尼亞的起源。
120年-124年:羅馬建成萬神廟,為古代圓頂廟之最。
129年-200年:古羅馬加倫把希臘解剖知識和醫學知識系統化,創立人體生理解剖學。
212年:羅馬帝國皇帝卡拉卡拉頒布安東尼努斯敕令,授予帝國境內全體自由民以公民權利
227年:阿爾達希爾一世滅安息(帕提亞),建立薩珊王朝。
284年:戴克里先即羅馬帝位,著手恢復秩序。
292年:戴克里先推行「四帝共治制」。
313年: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錫尼頒布《米蘭敕令》使基督教合法化。
317年:中國晉元帝在建康稱晉王,史稱東晉
320年-540年:古印度笈多王朝時期
330年-1453年:拜占廷美術流行於歐洲和西亞,尤在建築和鑲嵌畫上成就突出
4世紀:西非古國迦納王國建立。
392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立基督教為國教。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
529年:查士丁尼關閉雅典學院。
532年-537年:聖索菲亞教堂在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建成,為拜占廷建築的代表
534年:東羅馬滅汪達爾。查士丁尼法典完成。

閱讀全文

與世界歷史術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