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的歷史演變

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的歷史演變

發布時間:2021-03-12 15:49:58

① 試述中國實施對外貿易的演化過程及該政策對中國的影響(答案好的話懸賞100)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隨著世界格局兩極對峙的結束,一場無硝煙的戰爭已在全球開始,這便是以經濟和科技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賽。展望未來的新格局或新秩序,與其說各國在預想或既定的格局中尋找自己的位置,不如說是在發展自己的過程中謀求適宜於自己的秩序。本文擬從反映世界經濟最直接的國際貿易的變化出發,對國際貿易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以期把握時勢、因勢利導。

綜觀這幾年國際貿易的變化,有如下一些初露端倪的大勢之趨:

一、國際貿易仍然是在世界經濟的體系和邏輯之下演變,並且日益成為世界經濟全球化、國際化的集中表現。

從總體上來說,世界經濟體系還是在原先的商品經濟市場體系之下演變的,即它是沿著市場化——社會化的途徑發展,走的是社會化——一體化——國際化——區域集團化的道路。從世界經濟演變的邏輯來看,「跨國思想」可以說是西方發達國家倡導的「新秩序」的核心理論。的確,二戰之後,跨國公司蓬勃發展,通過它的全球化經營,既拓展了市場,又滲透於生產,使世界經濟發生了質的變化,即從國際貿易走向國際生產,從世界生產走向世界工廠,從而促進了經濟的一體化和國際化。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和政治生活,使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貨幣、金融、科技和商品市場等方面處於霸主的地位。它們在世界范圍內生產和再生產著一種不平等的依賴關系,並企圖使其久遠地保持下去。

國際貿易受制於世界經濟「跨國思想」的邏輯體系,呈現出如下一些特點:

1、實物經濟日益和虛擬經濟相分離,生產要素得以充分地流動。

首先,服務貿易發展迅速,越來越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服務貿易的增長率多年來持續地高於貨物貿易,如1992年突破了1萬億美元大關,而當年的貨物貿易不過3.6萬多億美元。1993年貨物貿易價值額下降了2%,服務貿易卻相反繼增3%。烏拉圭回合《服務貿易總協定》的生效,這一趨勢將更加不可逆轉。其次,金融國際化和金融市場世界化進一步發展,國際金融自由化、國際化、證券化趨勢更加明顯,企業籌資越來越多地通過證券市場走向國際,國際金融市場的主角已由國際銀行貸款轉為證券市場。而且由於科技發展,世界金融市場已建成24小時全球營運系統,從而為證券市場的國際化奠定了基礎。最後,國際間的生產協作特別是高科技研製合作方興未艾,這主要是跨國公司國際性生產的結果。綜上可以看出,隨著經濟和貿易的發展,從貿易的層次上來說由商品上升為勞務、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貿易是一大趨勢,並且虛擬經濟急劇膨脹(如目前金融創新之一的金融派生工具發展迅猛,其衍生資本的「名義價值」已高達17萬億美元,銀行持有的衍生資本的評估價值已相當於銀行自有資本的2/3。《人民日報》1995.12.18蕭琛《重塑全球金融秩序》),由於實物經

濟與虛擬經濟的發展並不同步,這樣摩擦、矛盾在所難免,而動盪將主要發生在易變因素較高、投機性較強的虛擬領域,因之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將在所難免(如1994.12.29爆發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5.2.25.擁有233年歷史的英國巴林銀行的倒閉;1995.11.2.日本大和銀行的違紀丑聞)。不僅如此,由此還有可能導致「泡沫經濟。」(如日本經濟的低彌徘徊,就是由「泡沫經濟」破滅造成的)。因此,盡管西方經濟近幾年有復甦的跡象,但整個九十年代世界經濟和貿易將打上重組、動盪和低速增長的印記。

2、國際貿易仍將以高於世界經濟增長率的速度發展。

進入90年代,受經濟衰退和長期蕭條的影響,國際貿易也有所減緩,但仍比經濟增長快。1990年的貿易增長率達6%左右,高出世界經濟增長一倍多。1993年經濟增長為2.3%,而國際貿易的增長率為4%,1994年經濟增長率為3.75%,世界貿易卻擴張了9.5%,這說明全球貿易並未因經濟的徘徊而低落,將來它仍將比經濟的增長更快,由此一方面說明實物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分離傾向,另一方面也強調了國際貿易對於經濟國際化的作用。

3、國際貿易的重點從主要在流通領域轉移到國際生產和國際投資領域,使國際經貿發生了質的變化。

這主要是跨國公司這一主體作用的結果。跨國公司是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國際化和資本國際化加深的產物。它的迅速發展已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國際化的主要組織形式。目前跨國公司的總產值已佔資本主義世界總產值的1/3,已有3.7萬家,加上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已超過20萬家。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3年,它的全球銷售額達5.5萬億美元,截止1993年,全球累計跨國直接投資達21250億美元,其中近90%為跨國公司所為,而且其中1%的最大跨國公司擁有全球跨國直接投資的50%以上。它控制了50%的國際貿易、80%的工藝研製、30%的國際技術轉讓。它的全球經營反過來加深了生產的國際化和資本的國際化。這種國際化發展的總體表現則是國際貿易增長快於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增長;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長又快於國際貿易的增長。正基於此,西方經濟學家斷言:「今後將是資本的流動而不是國際貿易決定世界的興衰。」

4、受「跨國公司」發展變化的影響,國際貿易更多的是部門內部貿易和集團內部貿易,國際市場也日益成為有控制、有組織的市場,國際貿易由比較利益的「互補」向相互競爭的「共生」轉變。

由於跨國公司的滲透和發展,貿易更多地是在一個跨國公司內部或集團之間進行,跨國公司已經控制了世界貿易的50%,它們的子公司和分公司的銷售額相當於世界出口額的70%,而這還不包括公司內部的貿易額。可見跨國公司的擴大,內部貿易也會隨之增加,從而國際市場也變得更有組織。其中根本的原因在於跨國公司通過控制多部門的生產結構,爭奪銷售市場,以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這樣也使它成為多目標生產經營的綜合體。與此同時,國際貿易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調劑餘缺、取長補短」的優勢互補特徵,而變為「你有我也有,你強我更強」的競爭「共生」特徵。不過,我們也應看到資本主義經濟的國際化是建立在壟斷基礎上的,如果說以前僅憑對原料和銷售市場的壟斷就可獲得豐厚的壟斷利潤的話,現在它就有有必要也有條件從全球利益目標出發,把「世界市場戰略」、「產品多樣化戰略」和「技術轉讓戰略」有機結合起來。如此也就導致了貿易的內趨化、市場的管理化和競爭的同一化。

二、貿易區域集團化趨勢更加明顯,形成對多邊自由貿易體制的嚴重挑戰,未來的貿易格局便在這一演化背景下產生。

在關貿總協定(GATT)主導國際貿易的時期,總幹事薩瑟蘭說,自1986年烏拉圭回合開始以來,向GATT登記的已有25個地區性特惠貿易安排,主要形式是自由貿易區。現在幾乎所有總協定締約國都至少參加了一個特惠貿易安排。這種區域集團化是兩種力量交織而成的,一方面是世界經濟走向一體化、國際貿易自由化在市場區間的必然反映,是走向一體化市場的必經階段;另一方面又是企業一體化潮流的必然體現,即要建立一體化的跨國家、跨地區的國際壟斷集團。這樣兩股潮流相互交織、相互矛盾、共同形成區域集團化的趨勢。因此區域化是國際貿易內在聯系的深化,而不是鞏固地區性邊界。但區域化集團往往「對內自由,對外保護」,無形中也就助長了保護主義,強化了人為的主觀性,削弱了多邊貿易體制的約束力。不過烏拉圭回合通過的有關對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限制的決議,以及國際貿易組織(WTO)的建立則有可能重新恢復多邊貿易體制對區域化排他性傾向的約束力。值得指出的是:

1、在世界經濟貿易從舊體系的崩潰到新體系的建立這一過渡時期,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跨國集團日益與國家權力相結合左右國際貿易的發展。如美國柯林頓政府,把外貿視作「經濟安全」的首要因素,採取強硬的對外貿易方針,不厭其煩地動輒制裁他人,總想把國內法置於國際法及他國法之上。

2、貿易保護主義仍將是貿易自由化的障礙。盡管烏拉圭回合達成協議,世貿組織(WTO)創立,但大多數國家更為熱衷的仍是具有防禦性和排他性的區域化市場。象歐共體的創立本身就是為了與其他地區或國家相抗衡;美國積極推動下的「美加墨貿易協定」也有這種色彩。這與各國還處在調整階段相吻合。

3、目前已呈現出比較清晰的貿易格局:即分別以美、日、歐為中心的地區統一市場三足鼎立的局面。這些市場多少滲透著地域主義、民族主義、國家主義以及資本主義,帶有很強的保護主義色彩。

4、由跨國公司為主體的拓展市場、壟斷市場被國與國的協議市場或區域市場所滲透,體現出市場的壟斷性與國家權力的結合,從而改變了競爭的主體,即公司之間的競爭讓位於國家介於其間的有組織市場之間的競爭。今天不管哪個國家,走向國際市場,首先要面對區域集團化市場。

5、單邊行動越來越不得人心,將受到制約。美國似乎嗅覺到了冷戰之後的保護主義潮流,也自以為把准了國家主體地位上升的勢頭。於是便動不動捍舞制裁的大棒,扛起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旗,但殊不知今日之世界是多邊多極化的世界,並非一國能夠主導;也不思量所謂保護主義的含義,它是以區域集團化市場為前提的,一國是絕不能左右貿易和市場的;尤其不知道多邊貿易體制的廣泛性。美政府官員也承認,如果美實行制裁,只表示美國的失敗,因此烏拉圭回合協議在美國國會得以順利通過。

三、受科技革命的影響,國際分工深化,全球結構調整緊迫,建立在分工基礎之上的國際貿易必然受其影響。

二戰之後,一場由生物工程、海洋工程、計算機等為主體的科技革命席捲全球,既引起了全球范圍的調整改革,又從根本上改變了國際分工。從根本上來說各國經濟的聯系和依賴,其基礎是國際分工。就國際分工而言,隨著科技——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分工將逐漸取代垂直分工。這樣有可能影響國際貿易的格局,使依垂直分工建立的南北經貿格局發生變化。又由於跨國公司內部分工的發展,隨其拓展,水平分工將更多地在發達國家范圍內發展。今後由國際分工決定著的國際貿易將有如下特點:

1、南北關系的不平衡將進一步加劇。這是因為一方面傳統的垂直分工層次差距拉大,傳統的不平等的經貿格局出現傾斜。據統計,現在42%的美國出口、20%的西歐國家出口、48%的日本出口都是銷往第三世界和前蘇東國家,發展中國家成為發達國家產品越來越重要的銷售市場。另一方面垂直分工與水平分工相比較相對下降,相應降低了南北經貿在國際經濟關系中的比重,於發展中國家不利。

2、受科技革命的影響,發達國家關注於「高、精、尖」技術產業和拳頭產品,以及內部區域市場的協調,從而將促進水平分工的發展,這樣發達國家間的經濟關系將進一步發展,它們之間的貿易、金融、相互投資在世界總額中將占更大的份額。

四、就總體趨勢而言,與世界經濟的多極化和政治多元化相適應,國際貿易也將向多邊化和自由化發展。尤其是烏拉圭回合談判的結束和世貿組織的創立,將促使世界多邊自由化貿易進入一個新階段。

針對如上這些變化的大趨勢,這里談些對策建議:

(一)積極發展市場經濟,一方面是順應時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掌握它的運作機制。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成為指導我們改革和發展的指導思想,對其的駕馭把握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二)要看到實物經濟與虛擬經濟分離造成泡沫經濟的不良影響,及早進行對策研究,協調二者關系。時下我國經濟的過熱、波動及通脹有很多因素就是在虛擬層次上產生的。同時這方面也要注意減少和避免外來因素的影響。

(三)積極發展我國的跨國公司,走實業化、專業化、集團化和國際化的跨國經營之路。目前,我國已有中化、中信、首鋼、華潤等跨國經營性的公司,但總的來說還處在初級水平,與國外跨國公司不可同日而語。究竟如何加快跨國經營的步伐,在理論界和實業界都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針對國際貿易領域層次的變化,即向生產和投資的變化。大力優化環境,引進外資,理順融資渠道,轉變傳統的借貸方式,鼓勵協助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籌措資金。

(五)針對國際貿易多邊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的趨勢,一方面積極但又審慎地加入世貿組織,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加入一些區域集團化組織。順應國際貿易內趨化的特點,打入內部集團,進入區域市場,以獲得發展貿易的新契機。一句話,要發展多元化的市場。

(六)針對國家作用在貿易中上升的特點,我們也要綜合運用政治的、經濟的、外交的、文化的各種手段,發展國家關系,推動經貿發展,更好地貫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指導方針,繼續貫徹外貿外交相配合的原則。

(七)把握國際分工的導向,大力發展我國的高精尖技術產業,改變我國因垂直分工造成的不利地位。同時不斷深化外貿體制改革,使其逐步向國際規范靠攏。

(八)針對服務貿易上升的趨勢,要及早作好准備。烏拉圭回合《服務貿易協定》的生效,為其進入國際市場掃清了道路。它與GATT最大的不同在於一般義務(MFN)同具體承諾(市場准入、國民待遇)相分離,即具體承諾不是自動生效的,必須通過談判來達成,故我們需要在全國范圍內作好統一的戰略規劃,以便逐步開放服務貿易市場。

② 國際貿易政策的演變及中國目前的關稅政策,希望看見的達人給點資料或者見解

國際貿易政策的演變:
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准備時期的國際貿易政策
突出特點是:強制性的保護貿易政策
二、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的國際貿易政策
特點是:英國推行自由貿易主義政策,法國、德國推行保護貿易主義政策。
三、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國際貿易政策
特點是:各國壟斷資產階級為了壟斷國內市場和爭奪國外市場,紛紛要求推行超保護貿易主義政策。

我國現階段的關稅政策
2005年是我國履行入世關稅減讓承諾,大幅度降低關稅的最後一年。從2005年1月1日開始,我們再次降低了900多個稅目的關稅稅率,關稅總水平從2004年的10.4%下降到9.9%。
就不同的進口商品來說,2005年的農產品平均稅率由15.6%降低到15.3%,工業品平均稅率由9.5%降低到9.0%。其中,水產品平均稅率為10.5%,木材、紙及製品平均稅率為4.6%,紡織品和服裝為11.4%,化工產品為6.9%,交通工具為13.3%,機械產品為8.0%,電子產品為9.1%,信息技術產品等部分產品將降至零關稅。同時,還將對200多種商品實行最惠國暫定稅率,繼續對小麥、豆油等10種農產品和磷酸二銨等3種化肥實行配額管理,對凍雞、啤酒、攝像機等商品繼續實行從量稅、復合稅。
就不同的進口產地來說,2005年將對原產於東盟、巴基斯坦、泰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實行比最惠國稅率更優惠的協定關稅稅率,同時,還將對原產於寮國、柬埔寨、緬甸、孟加拉國、非洲部分最不發達國家的部分商品實行特惠稅率。
就出口產品來說,我國從2005年開始對外衣、裙子等六類紡織品從量徵收出口關稅,對尿素從量徵收3個月的出口關稅,對電解鋁、銅、鎳等部分高耗能產品和資源性產品恢復徵收出口關稅。

③ 中國的貿易發展史!

以下是1949年之後的中國的貿易發展史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逐步開展對外經濟貿易交流,但受到當時國際政治環境和國內計劃經濟體制等因素制約,對外貿易發展相對緩慢。

1978年,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成為中國加快現代化建設、改變落後面貌、促進經濟發展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重要途徑。

30多年來,中國利用世界經濟較長時期繁榮、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機遇,擴大對外開放,吸引利用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國內產業,在全面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中,實現了對外貿易的跨越式發展。貨物貿易總量躋身世界前列。

1978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只有206億美元,在世界貨物貿易中排名第32位,所佔比重不足1%。2010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29740億美元,比1978年增長了143倍,年均增長16.8%。其中,出口總額15778億美元,年均增長17.2%;進口總額13962億美元,年均增長16.4%。

中國出口商品結構在20世紀80年代實現了由初級產品為主向工業製成品為主的轉變,到90年代實現了由輕紡產品為主向機電產品為主的轉變,進入新世紀以來,以電子和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不斷擴大。

20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中國加工貿易蓬勃發展,成為外貿的半壁江山。在中國外貿發展中,外商投資企業和加工貿易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和多元化進出口市場格局。

改革開放後,中國全方位發展對外貿易,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貿易夥伴已經由1978年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發展到目前的231個國家和地區。歐盟、美國、東盟、日本、金磚國家等成為中國主要貿易夥伴。

2005年至2010年,中國與東盟貨物貿易佔中國貨物貿易比重由9.2%提高到9.8%,與其他金磚國家貨物貿易所佔比重由4.9%提高到6.9%,與拉丁美洲和非洲貨物貿易所佔比重分別由3.5%和2.8%提高到6.2%和4.3%。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

2001年至2010年,中國服務貿易總額(不含政府服務)從719億美元增加到3624億美元,增長了4倍多。

中國服務貿易出口在世界服務貿易出口中的比重從2.4%提高到4.6%,2010年達1702億美元,從世界第12位上升到第4位;服務貿易進口比重從2.6%提高到5.5%,2010年達1922億美元,從世界第10位上升到第3位。

對外貿易發展有力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國成長為一個開放的經濟體。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極大促進了中國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加工貿易迅速發展壯大使中國勞動力充裕的比較優勢得以發揮,加快了中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對外貿易直接帶動就業人口超過8000萬,其中60%以上來自農村,就業者的收入和生活得到顯著改善。對外貿易與國內投資、消費一起,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三大引擎。

中國對外貿易的歷史性進步是與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緊密聯系在一起的。20世紀80年代前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資金、技術、產品、市場、資源、勞動力等要素在世界范圍內的流動和配置更加活躍。

中國政府順應時代潮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發展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技術合作,積極合理有效利用外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促進了國際產業鏈分工的深化,為對外貿易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這個進程中,外國企業尤其是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在中國獲得大量投資機會,其擁有的資本、技術、管理經驗和銷售渠道等要素實現增值,分享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得益於經濟全球化,得益於堅持走互利合作共贏道路。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

(3)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的歷史演變擴展閱讀:

1、努力培育外貿發展的綜合競爭優勢。

面對近年來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資源和能源等生產要素價格大幅上漲、出口產業傳統的低成本優勢大大弱化的新情況,中國政府提出了外貿由粗放型發展向集約型發展轉變的戰略目標。

繼續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推動服務外包發展,努力擴大新興服務出口。財政稅收、金融保險、外匯管理、海關通關、檢驗檢疫、物流和運輸等領域都將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加快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努力推動對外貿易的穩定健康發展。

2、加快推進外貿發展中的節能減排。

早在1994年,中國政府就制定並發表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將節能減排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都把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

大部分達到一定規模的進出口生產企業都已經獲得ISO14000等與環保有關的標准認證。中國將努力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加快先進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促進對外貿易與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更加協調發展。

3、加強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

2008年,中國制定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把保護知識產權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加以推進。2006年至2011年,中國連續6年頒布《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實施了包括立法、執法、教育培訓、文化宣傳和對外交流等多個領域的1000多項具體措施。

當前,加強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挑戰,加強對話與合作成為世界知識產權保護的潮流。中國政府將在有關國際公約和各自法律框架下,與世界各國和地區加強知識產權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知識產權事業的健康發展。

④ 簡述中國古代社會對外貿易政策的發展演變及其原因

中國社會對外貿易在漢唐時期是注重的,比如絲綢之路的開啟。明清開始閉關鎖國,導致衰敗。

⑤ 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的演變歷程

http://cache..com/c?word=%B9%FA%BC%CA%3B%C3%B3%D2%D7%3B%C0%ED%C2%DB%3B%BA%CD%3B%D5%FE%B2%DF%3B%B5%C4%3B%D1%DD%B1%E4%3B%C0%FA%B3%CC&url=http%3A//www%2Eshu%2Ecom/book/11610600/&p=ce759a47a48b13fc57ead6395b&user=

⑥ 論國際貿易政策的演變歷史、歷史背景、理論依據及當時產生的重要影響

國際貿易政策的歷史演變:
1,重商主義
2,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
3,超保護貿易政策
4,貿易自由化
5,新貿易保護主義

⑦ 簡述幾百年來國際貿易政策發展史

1. 古代的世界貿易

早在公元前3500年前後,人類文明就開始在中東產生。當時,世界其它地方還比較落後,處於亞歐非三大洲之間的中東就已經比較發達。除了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發源於中東以外,農業、城市、貿易也最早從中東開始。
到公元100年左右,古典時代進入鼎盛時期,地中海的羅馬帝國、中東的帕提亞帝國、印度的貴霜帝國以及中國的漢王朝分別發展成為各地區強大的政治經濟實體。最初的「國際貿易」,更確切地說是「地區間貿易」也由此產生。當時各地區之間交換的物品主要有羅馬的亞麻布、金銀銅錫、玻璃,印度的香料寶石和中國的絲綢。其中主要的產品是絲綢,主要的通道是歐亞大陸之間的「絲綢之路」。然而,從公元2世紀末開始,世界各文明古國均程度不同地出現了動盪。漢帝國和羅馬帝國相繼滅亡,東西方的貿易也隨之斷斷續續,時盛時衰。
對國際貿易的第一次大推動是中世紀後期西歐的勢力擴張。在中世紀以前,西歐還是一個不發達的地區,他們地處歐亞大陸的西端,不象中東地區那樣有機會與其它民族接近,經濟上也比較落後。然而,歐洲人所信仰的基督教使得他們有比別的民族更強烈的擴張性與好戰性。為了使異教徒或不信教的人皈依基督教,他們會不惜使用武力。從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十字軍多次東征從穆斯林手中奪得了地中海,從而使地中海象古代一樣再一次成為歐亞大陸貿易的海上通道。
十字軍東征對世界貿易的推動不僅僅是打通了地中海的通道,更主要的是將西歐融入了世界。成千上萬的歐洲人參加了一次又一次的遠征,看到了東方發達的經濟和豐富的物質,以至回國後仍垂涎於看到的和享受到的奢侈品。此時,西歐人的擴張除了為上帝服務征服異教徒之外,尋找黃金和獲取資源也成為非常強烈的動機。由於地理和資源的限制,西歐做不到自給自足,他們急迫地需要尋找新的資源和產品,從而大大推動了歐洲以及歐亞大陸的貿易發展。
到了14世紀,整個歐洲已形成了幾個主要的貿易區,包括以義大利的威尼斯、熱那亞和比薩等城市為中心的地中海貿易區,以布魯日等城市為中心的北海和波羅地海貿易區,包括基輔、諾甫哥羅得、車爾尼哥夫、彼列雅斯拉夫爾等城市的東歐羅斯貿易區,德意志北部和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漢薩貿易區,以及不列顛貿易區。這些貿易區不僅有大量的區內交易,相互之間的貿易往來也很密切。
與此同時,亞洲也形成了幾個比較重要的貿易區,包括以中國、朝鮮和日本為主的東亞貿易區,占婆(今越南南部)和扶南(今柬埔寨)等國的東南亞貿易區,以及以印度為主的南亞貿易區。
在13-14世紀,東西方之間通過陸路和海路也進一步發展了貿易。陸上通道主要是原來的「絲綢之路」。此時正值中國元朝時期,元帝國三次西征,疆界擴至黑海南北兩岸和波斯灣地區,打通了從中國直至歐洲的通道。海上通道則主要從地中海,經紅海和印度洋到印度,或從波斯灣經阿拉伯海到印度。歐洲從東方進口的商品主要有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印度的珠寶、藍靛、葯材、地毯,以及東南亞的香料。這些商品在歐洲人的消費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歐洲能向東方出口的產品卻不多,除了出口羊毛、呢絨和金屬製品外,不得不支付大量的黃金與白銀。
在15世紀前,整個國際貿易是建立在自然經濟的基礎上,按自願交換的原則進行。貿易在自然經濟中的地位並不重要,只是人們經濟生活中的一個補充。因此,當時各國之間各洲之間的貿易還處於不連續不穩定的狀態。
2. 地理大發現對世界貿易的影響

如果說,15世紀前的貿易主要局限於各洲之內和歐亞大陸之間的話,那麼,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及由此產生的歐洲各國的殖民擴張則大大發展了各洲之間的貿易,從而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貿易」。
「地理大發現」產生於15世紀末。在此之前,歐洲城市的興起和農業手工業生產力的提高促進了生產分工,也進一步促進了商品市場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又需要更大規模的貿易。然而,14世紀末到15世紀這段時間里,由於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和其對小亞西亞、巴爾干半島和埃及的佔領,從歐洲通往波斯、印度和中國的商路幾乎中斷了。面對這一局面,歐洲國家不得不努力尋找新的貿易通道。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歐洲的技術也獲得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在造船及其它航海設備方面。在13世紀到16世紀之間,歐洲已能生產600至800噸的圓體帆船。中國的火葯和指南針技術也傳到了歐洲,歐洲人已能在艦船上載有火炮,還能生產羅盤儀和象限儀,繪制航海圖。傳播上帝福音的宗教動力、通過貿易牟利的強烈慾望、開辟新通道的迫切需要,加上新的航海設備與技術,歐洲人在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的「地理大發現」也就成為自然的結果。
歐洲人最早的遠洋探險大約是在1431年。當時有一個名叫維爾和(Velho)的葡萄牙航海家成功地到達了大西洋東北部的亞速爾群島並返回了葡萄牙。此後,通過一系列的遠洋探險,義大利人哥倫布率領的西班牙船隊於1492年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達∙ 迦馬率領的葡萄牙船隊於1497年繞過好望角,到達南亞西海岸,打通了歐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麥哲倫率領的西班牙船隊在1519年經過大西洋,經南美海峽進入太平洋到達亞洲的菲律賓群島。隨後,歐洲國家又陸續開辟了一系列通往四方的新航道,發現了大片前所未有的新土地。「地理大發現」的結果,實際上是把原來各自發展的各國聯系起來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貿易或全球貿易也由此發展起來了。
地理大發現對歐洲經濟從而對世界貿易發展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使歐洲的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出現了商業革命。所謂的商業革命表現為商業性質、經商技術以及商業組織方面的巨大變化。地理大發現後,各國地理與資源上的差距使得國際流通中的商品種類與數量大大增加,許多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商品如咖啡、煙草、可可等出現在歐洲市場上並且立即成為歐洲人喜愛的商品。與此同時,歐洲的產品也有了更大的市場去推銷。貿易的擴大促進了專為交換生產的專業化分工,各國不同的產品價格所造成的巨大利潤進一步推動了為牟利而進行的國際貿易。
為了適應新的大規模的貿易,歐洲建立起專門在全世界從事貿易活動的新型合股公司。這種合股公司將投資與經營的職責分開,從而有利於動員大量的甚至閑散的資本從事種種商業投機。這些公司中最著名的有荷蘭、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和荷蘭、法國的西印度公司。至此,國際貿易不再是少數商人單槍匹馬的行為,而成為一個以牟利為目的的巨大產業。
第二,地理大發現引發了長達兩個世紀的殖民擴張和殖民貿易,推動了洲與洲之間的貿易。
從15世紀中期開始,葡萄牙就由南向西非沿海擴張。到15世紀末,葡萄牙已佔領了非洲西海岸的大批土地,大肆搶奪黃金、象牙和黑人奴隸。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葡萄牙又佔領了巴西,隨後由迦馬於1498年繞過好望角,佔領了非洲的南端和整個東海岸。然後,葡萄牙人又東進印度、錫蘭、馬六甲海峽,甚至佔領了中國澳門。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葡萄牙通過它的殖民統治,壟斷了東方貿易。他們將一些小日用品如小鏡子、小刀、帽子、葡萄酒、腌魚、乳酪等運到殖民地,然後將殖民地的產品運往歐洲,牟取暴利。這些商品包括非洲的黃金、象牙、鑽石、丁香、樟木,印度錫蘭的珠寶、胡椒、肉桂、大米和印尼的胡椒、丁香、豆蔻、白擅木等。
在葡萄牙之後的另一個殖民大國是西班牙。從15世紀開始到16世紀中期,西班牙先後用武力佔領了除巴西和蓋亞那之外的整個中南美洲。西班牙殖民者一方面掠奪美洲現有的金銀財富,另一方面使用奴隸進一步開採金銀。由於西班牙殖民者對美洲土著居民的殺戳,造成美洲種植園勞動力短缺,於是西班牙又大量從事奴隸貿易,將非洲黑人販運到美洲從事勞動。
在葡萄牙佔領非洲,西班牙佔領美洲後,荷蘭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也加入了殖民擴張。荷蘭主要從葡萄牙人手中爭奪殖民地。到16世紀中期,荷蘭基本上佔領了原來葡萄牙的殖民地,其勢力甚至超過了西、葡兩國。為了壟斷殖民地貿易,荷蘭成立了規模巨大的「商業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這些公司依仗著政府授予的特權,從殖民地獲得大量珍貴物產,然後運到歐洲以高價出售,獲得暴利。當時的東印度公司在支付龐大的軍事行政開支之後仍能分給股東20%到160%的紅利。
繼葡、西、荷之後成為殖民大國的是英國和法國。英國人從16世紀末開始遠征印度,貿易中的驚人利潤強烈地刺激了英國政府與商人,從而也開始了瘋狂的殖民擴張。到18世紀中期,英國先後戰勝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以及法國,佔領了從北美、西印度群島、亞洲和非洲的大片土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
英國和法國分別於1600年和1664年建立了「東印度公司」,從事在亞洲的殖民貿易。法國還同時建立了「西印度公司」從事在北美的殖民掠奪。英國從印度大量收購香料、棉織品、絲織品以及其它貴重物產和農副產品運回歐洲高價出售,同時在北美建立奴隸制種植園專門生產煙草、大米、藍靛和棉花,為英國提供糧食和原料。北美的奴隸大量來自於非洲。英國從1562年就開始販賣奴隸。1588年,英國又成立了「皇家非洲開發者貿易公司」,專門經營大量獵捕黑人運往美洲作為奴隸的貿易。僅在1680年後的100年裡,英國運往其在北美殖民地的奴隸就超過200萬。這種殖民貿易給英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據統計,在17世紀末,英國貿易所得利潤年平均為200萬英鎊,其中種植園貿易60萬,與非洲、遠東、歐洲的貿易60萬,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利潤來自於殖民貿易。
地理大發現以及由此帶來的西歐殖民擴張,雖然殘酷,但在客觀上極大地推動了洲與洲之間的貿易,從而初步形成了一個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當時的貿易流向基本是:(1)歐洲向美洲出口製造品,主要是紡織品、金屬製品、傢具、家庭用具、酒和其它消費品。(2)從非洲輸往美洲的主要是奴隸。奴隸貿易不僅為歐洲人獲得巨額利潤用以購買美洲和亞洲的商品,也為在美洲生產商品和原料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3)從美洲流向歐洲的商品主要是在殖民地開採的黃金和白銀,生產的煙草、棉花、糧食、海洋產品和糖等。(4)歐洲從亞洲及東方各國進口的主要產品仍然是香料、絲織品、茶、咖啡等。17世紀後,遠東的紡織品成為歐洲大量進口的商品之一。
盡管地理大發現以後,世界貿易已從單純的互通有無變成了以牟利為主的商業行為,但決定貿易流向的仍然是各國的自然資源和各自固有的生產技能的差異。各國主要出口本國特有的產品,進口本國不生產的東西。這段時期國際貿易的主要方式是暴力控制下的殖民貿易。

⑧ 對外貿易政策的演變

1、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在美國主導下,創建了1947年關貿總協定,推動了貿易自由化。
2、70年代以後,發達國家出現了新貿易保護主義和戰略貿易政策,抑制貿易自由化的進程。發展中國逐漸從保護幼稚工業貿易政策轉向接受貿易自由化。原有的社會主義國家,從80年代以前的國家高度壟斷的貿易保護主義轉向開放型的貿易政策和自由貿易政策。整體而言,貿易自由化是貿易政策的主流;在經濟發展不平衡和產業競爭力變化的情況下,不時出現的新貿易保護主義干擾貿易自由化。

⑨ :中美貿易政策是怎麼演變的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與美國的經貿關系得到了迅速發展,2004年,中國已成為美國的第四大貿易夥伴,美國也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由於美國貿易政策的變化使其貿易保護傾向不斷加強,給中美貿易造成了不斷的摩擦。加深對美國貿易政策的演變歷程及其經濟背景的理解,有助於正確認識中美貿易關系和糾紛,為改善兩國經貿關系,發展我國的對外貿易創造良好的環境。
(一)隨著中國國際經濟地位的提高和中美雙邊經貿規模不斷擴大,美國試圖通過貿易限制對中國進行遏制。
隨著中國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出口商品結構的不斷升級,中美貿易也由最初的中國處於逆差轉變為美國出現逆差,並且美國的逆差在不斷擴大。在這種形勢下,美國國內主張對中國進行限制或遏制的勢力明顯抬頭。它們將本屬於其國內經濟政策和產業結構調整引起的一系列問題歸咎於中國出口的增長。它們認為中國出口的增長是由於進行「不公平貿易」和不公平競爭引起的,因此它們強調在反傾銷、知識產權、環保標准甚至是勞工標准等方面對中國產品進行限制。實際上,美國國內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都是其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過程中必然出現的,通過各種方式對中國出口進行限制並不能達到解決或緩和這些問題的目的。由於美國的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具有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必然向海外轉移。美國限制中國產品的出口並不能使美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得到發展,也不能使其勞工重新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工資,反而會使美國廣大的消費者由於進口限制而增加支出,使消費者的福利受到損失。由於美國國內缺乏足夠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對中國出口的限制往往產生貿易轉移效應,使美國從成本和價格更高的國家和地區進口這類產品。從經濟學的角度說,美國對中國出口的限制只會帶來福利損失,是典型的「損人又損己」的行為。
(二)一直以來,美國習慣於以中國進行「不公平貿易」為由,採取單邊行動對中國出口商品進行限制和制裁,美方是摩擦的發起者。
到目前為止,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大部分都是由美方對中國的不合理限制和制裁引起的。在中美簽訂入世協議和中國加入WTO以前,美方曾就是否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問題進行每年一次的審議,並試圖將此與中國國內的人權、民主和西藏、台灣等問題掛鉤,對中國進行不合理的限制。1996年,美國違反中美紡織品協定的規定,在未與中方磋商和提供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單方面扣減我國13個類別紡織品的配額,給我國造成嚴重損失。在知識產權領域,從1991年到1996年中美曾經發生過三次較大的摩擦,每次都是由美方宣布對中國發起「特殊301」調查引發的。2003年,美國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摩擦就有對彩電進口實行反傾銷制裁、對木質傢具的進口徵收高額反傾銷關稅,以及對出口美國的針織物、袍服和文胸等紡織品採取緊急配額限制等。中國目前已成為美國反傾銷的主要對象,據統計,2003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案件所涉及之總金額達16億美元。另外,美國無視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反傾銷問題上堅持不給中國「市場經濟國家」待遇也是明顯地製造摩擦的做法。在這些問題上,中美都將長期存在分歧和矛盾,也長期存在引發摩擦的可能性。
美國敢於主動挑起貿易摩擦的重要原因是因為在中美雙邊貿易中中國對美國的依賴程度更大。現實情況是,中美經貿關系的確是不對等的,甚至是嚴重不對稱的。中國在經濟上對美國的依存度較高,而美國對中國的經濟依存度較低。中國對美國較高的依存度大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中國部分產業與產品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較大。二是中美貿易在雙邊經濟總量中的份額不對稱。三是美國經濟對中美經貿關系的影響較為顯著。美國GDP每下降1%,其總進口額就被拉低2%—3%,分攤到從中國的進口份額就會達到5%—10%。正因為如此,使得美國在雙邊經貿關系中處於主動地位,可以根據需要調整貿易政策,甚至挑起摩擦。
(三)美國出於保護國內市場和產業的需要,將貿易限制的領域不斷擴大,形式日益多樣,給中國造成的損害明顯上升。
中美貿易摩擦的領域不斷擴大,從最初的貨物貿易領域向服務貿易、知識產權、投資措施領域延伸。貿易摩擦的形式也從最初的最惠國待遇、關稅和配額問題擴展到後來的知識產權保護、反傾銷、農產品補貼等問題,再到目前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環保標准、保障措施以及勞工標准等等。
美國在知識產權領域屢次挑起摩擦。上世紀90年代,中美之間曾經發生過三次較大的知識產權摩擦,甚至要發展成為貿易戰。美國不斷利用反傾銷手段打擊我國出口。隨著中美貿易的不斷發展,美國對中國產品實行反傾銷的案件不斷上升,由此已影響中國數十億美元產品的出口。2003年底,美國30餘家生產木製卧室傢具的企業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商務部對中國出口的傢具提出的反傾銷起訴,這起反傾銷案涉及中國135家企業12億美元的出口市場,是到目前為止對我國反傾銷金額最大的案件。除知識產權、反傾銷等領域外,美國還在技術性貿易壁壘、保障措施和勞工標准等問題上對中國產品出台一些限制政策,製造貿易摩擦。
(四)由於貿易政策涉及的領域日益廣泛,貿易摩擦也從局部的商品或產業領域發展到經濟政策或制度領域,從微觀摩擦發展為宏觀摩擦。
隨著貿易摩擦的商品領域不斷擴大,引起摩擦的限制或制裁形式日益繁多,摩擦的層次也不斷升級。貿易摩擦的重點正在從局部的商品或部門轉移到系統的經濟政策或制度層面,這種變化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方面,中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融入世界經濟的進程也不斷加快,中國正日益成為全球經濟和貿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對中國進行適當的遏制是美國的一項戰略考慮,而從局部的商品或產業層面進行遏制已經難以達到其戰略目的,因此未來美國將更多在政策或制度領域與我國產生摩擦。另一方面,中美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也使兩國之間的貿易已超出了單純的經濟領域,對兩國的經濟、政治、外交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明顯的影響。按照這種趨勢,兩國的經貿關系的影響還將超出兩國的范圍,成為影響世界經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中國加入WTO後,兩國的貿易摩擦和沖突不斷超出雙邊范疇,日益成為多邊貿易體制中的重要問題。
這種趨勢的重要反映就是從2003年以來美國不斷向中方施加壓力,力圖迫使人民幣升值和讓我國改變人民幣匯率制度。這一事件的背景就是美國認為我國的人民幣匯率水平和形成機制對其貿易利益造成了損害,是導致美國出現大規模逆差、嚴重失業等一系列問題的原因。
(五)貿易摩擦日益與美國國內的政治形勢聯系起來,貿易摩擦呈現出政治化的趨勢。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日益增強和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不斷上升,美國國內越來越多的政治力量將中美貿易與政治問題聯系起來,並在這方面形成了相應的要求貿易保護的壓力集團。從目前中美貿易摩擦最直接的一些原因或借口來看,美國國內將大量的國內問題歸因為中國大規模勞動密集型商品的出口,比如:失業增加、產業工人的收入水平下降和貧富差距擴大、產業結構調整引起的產業衰退或轉移、生態環境惡化等等。這就導致中美之間的貿易問題越來越多地與美國國內的政治形勢聯系在一起,貿易摩擦也明顯地表現出政治化的趨勢。
大量的貿易摩擦背後都隱藏著美國國內利益集團向政府游說或施壓的因素,這些因素經過國內政治程序最終表現為對華限制的貿易政策或措施。例如,2002年3月,美國宣布實行鋼鐵保護最終救濟方案「201條款」,該條款規定,對鋼材、長板等進口的主要鋼鐵品種實施為期3年的關稅配額限制,或加征高達8%~30%的關稅。美國的這項措施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出於政治利益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已經衰落的國內鋼鐵工業利益集團的要求的表現。再比如,每當美國國內總統大選的臨近,政府在貿易政策上就會越來越多地考慮如何獲得更多的選票。貿易摩擦的政治化使中美貿易已經不斷偏離單純的新古典貿易理論所分析的按照比較優勢或要素稟賦決定的貿易模式實現「雙贏」的目標。貿易問題要更多地考慮政治因素,使貿易的發展和摩擦的處理變得更加復雜和難以預期。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國際貿易政策的歷史演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