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刺綉的歷史
刺綉,起源於人們對裝飾自身的需要。史傳黃帝時代就有彩繪花紋的記載。也就是說古代原始人類早懂得用色彩來美化自己。開始時將顏色塗在身上,「稱彰身」;再進一步刺在身上,稱「文身」;後來就畫在衣服上,再發展成綉在服裝上。
《尚書》說虞舜的衣服有五彩花色,上衣六種花紋,即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下裳六花紋,為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共十二種花紋,稱十章。這里至少有兩種刺綉的(指黼黻)。
周代《禮記·祭義篇》中說「古代天子諸侯都有公室養蠶。蠶熟,獻繭繅絲,把它們染成紅、綠、玄、黃等色,以為「黼黻文章」(即用不同色彩的絲線,在禮服上刺綉成各種圖案)。
據《辭海》,「黼(音輔)」字解釋為在古代禮服上綉半黑半白的花紋;「黻(音符)」字解釋為在古代禮服上綉半青半黑的花紋。至於「文章」兩個字,在古漢語中,用青、紅兩色線綉稱之「文」,用紅、白兩色線綉稱之為「章」。實際上,「文章」二字古意為錦綉,後來轉義喻文。「文」的另外一個意義是指畫,同「紋」。《禮記·月令篇》說「文綉有恆」,據注釋「文,是指畫,古代古代祭祀的禮服上衣是畫的,下裳是綉的」。總之一句話,刺綉發源很早,古已有之。
商代已有專門的紡織業和縫紉工業。絲織品受王室重視,商王室設專管蠶事的文官「女蠶」。刺綉最起初的形式是鎖綉,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刺綉要數荊州戰國楚墓出土的「龍鳳虎紋綉羅」了。
在稍後的漢墓出土文物中,綉品更多了,如馬王堆西漢文物中就有綉花絹綿袍、黃綉花袍、紅菱紋羅綉花袍等;甘肅武威東漢墓出土一幅絹地刺綉,所用綉線極細,是前所未有的;漢代王充襄邑地方織錦,沒有一個婦女手不巧的,眼睛看著,手裡活就出來了,看來一點也未誇張。
漢代的刺綉,大部分是鎖綉(即辮綉),當然也有少數物品是平綉。 據《拾貴記》,三國時,吳主孫權常把魏、蜀未能平定,在軍旅作戰之際,總希望得到一個善於作畫的人,可以把山川地勢、行兵布陣的圖象畫下來,丞相趙達有一個極善繪畫,巧思無雙,能在纖纖玉指間以彩絲織出雲霞、龍蛇花紋的錦緞的妹妹。趙達就將他的妹妹引進給孫權,稱為趙夫人。孫權讓她畫九州島、江湖、平地與山嶽的形勢,趙夫人說:「丹青之色,甚易歇滅,不可久,妾能刺綉,作列國方帛之上,可以五皇、河海、城邑,行陣之形。」地圖綉成後,進獻給孫權,吳主看了大喜。當時人稱之謂針(綉)絕(活)。所以歷史上就傳流下來,刺綉之成畫圖,是三國時趙夫人所創。可惜這幅刺綉未能保存下來,僅能供後人推測而已。
在敦煌125-126窟發現了北魏的刺綉佛像殘片,是一佛二菩薩說圖,下有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廣陽王字樣。梁沈約有綉像題贊,序言上說:「造綉無量壽尊像一軀」。可見六朝時刺綉之應用已在服裝、服飾之外,又開辟了綉佛、綉這個領域。
唐時綉佛亦很盛行,《法苑珠林》載:「康顯慶之際,於西京造二十餘寺,爰束力內宮式模遺形,造綉像一格,高舉十有二丈,驚目駭聽, 絕後光前,此為綉像之最巨者。」詩聖杜甫《飲中八仙歌》中有一句「蘇晉長齋綉佛前,醉後往往愛逃禪」,也反映了唐朝綉佛之普遍。唐代服裝刺綉也開始盛行。據《舊唐書·後妃傳》載,「宮中供貴妃院織錦刺綉的工人多達700人」。宮內如此,官僚當然相互仿效。發展到後來,連皇帝也覺得太過分了,唐代宗大歷六年(公元771年)下詔說:「織錦、刺綉,太耗費婦女勞動力......,以後凡織的、 綉的花紋如盤龍、對鳳、麒麟、獅子、天馬、辟邪級及大繝錦等一律禁止生產。至於長生高麗白錦、大小花綾錦,仍按慣例造。曉諭各級官員,按此招待,不得有誤。可是,皇帝的詔書終究抵擋不住歷史車輪和時代潮流的前進,刺綉非但尚未被禁止住,反倒更向前發展了。除傳統辮綉外,發展平銹類齊針、纏針、套針、接針、釘線銹類、平金法、圈金、圈銀、拉金鎖、鋪絨、堆綾、貼絹等技術。套針、切針、滾針為此時期所創。
宋朝時由政府部門設置文綉院。上自天子下至百官,都穿綉衣,按照官階等級,各式服裝均有明文規定。由於政府倡導,民間風氣益盛,刺綉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除文綉院外,還設綉畫專科,專門從事依樣綉制各類繪畫藝術品,分為山水、樓閣、人物、花卉、鴒毛等各科。從此刺綉又分為兩道,一道為實用服飾藝術,一道為欣賞藝術。
在官府這樣大力倡導下,刺綉工匠的藝術素質也不斷提高,刺綉的運針、綉法都有很大的創新。屠隆《考盤餘事》描寫宋綉說:「宋代的閨綉,畫山水、樓台、花鳥,針線細密,不露邊縫。有時把絲劈開,只用一根絲的十分之一二,用的針象頭發絲一樣細,所以人物眉目都很清楚,絲色光彩奪目,神形俱備,設色配色比畫還要好,女紅手巧,十指春風,真是不可及。」
明代書畫家、鑒賞家董其昌對宋綉的成就也極度贊賞,他說:「宋代刺綉,設色精妙,無論山水、人物、花鳥,莫不生動有致,精彩處比繪畫更妙,婦女刺綉,十指春風,直能勝過畫家的筆墨」。文震亨《長物志》也說:「宋綉針線細密,設色精妙,光彩奪目,山水有遠近的趣味,花鳥則綽約多姿、親昵活潑,不可不藏一二幅,以備畫中之一格。」在刺綉工藝高度發達的宋代,刺綉名匠相斷脫穎而出,如當時的思白、墨林、啟美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台灣博物館內收藏有宋綉觀音大士像,綉長生佛會圖,綉老子像,綉老子騎牛圖,綉秋葵蛺蝶、梅竹山禽圖,綉芝仙祝壽圖,綉咸池浴圖,綉黃荃(五代工筆畫家)花鳥畫等。這些都是綉品傑作。
元朝於大都設有文綉局。從南宋偏安江南,元王朝建立後,知識分子或苟安為官或隱居庄園,於中國南方興起地主文化,純欣賞性刺綉流派以仿綉書畫為長,與民間刺綉工藝分離,與繪畫藝術結合。平綉類針法處理技巧細膩化與創新發展。綵線網綉技法已十分成熟,在綉品中自成一格。明代於北京設有刺綉作坊。因染織技術精練,發展多元化的色相彩度色絲。婦人多擅長女紅,綉制家庭所需綉品,收藏和鑒賞精妙綉品成為上層社會風尚。
民間顧綉脫離生活實用成為獨立的欣賞工藝。江蘇露香園顧家發揚宋元綉畫技法,以古今名人書畫作品為底稿,運用各式材料入綉畫,如蒲草、胎兒細發等。其構思講究、用材精妙天成,綉工善美,吸收西方浪漫主義突顯透視的效果,風格得以聞名傳世、名噪一時。
清代織綉工藝仍分為官營和民營兩種形式,官營集中在南京、蘇州和杭州,稱為江南三織造,以最精良的技術生產帝王官員用品,因而產生技術水平驚人的作品。 城市中出現經營刺綉工藝品的行庄,許多畫家參與刺綉畫稿設計工作,刺綉品類萬千,日用品為刺綉主流,刺綉商品出口至日本、南洋及歐美等地。"鈍婦無不巧、恆女無不能",精緻燦爛、各家百花爭妍的風格,於全國各地形成地方特色的刺綉系統,如四大名綉:蘇綉(安徽) 、蜀綉(四川)、粵綉(廣東)、湘綉(湖南)。 清朝道光元年出刊有史以來第一本刺綉專書「綉譜」,為丁佩所著。清末西學東漸,沈壽融會西方寫實表現,創「模擬綉」,針法多變且富立體感。沈壽同時也是傑出的刺綉教育家以及藝術理論家,於多處執教刺綉,並口述著撰「雪宦綉譜」。
清代早期繼承明代傳統,多用幾何圖案和大型纏枝/折枝花卉,以及傳統吉祥圖案,色彩以濃艷的重色為主,風格古樸、典雅、莊重、大方。清代中期花紋圖案趨向小巧精細,受西畫影響,使用西洋花卉圖案,用色艷麗豪華。晚期刺綉題材大量運用吉祥圖案。服裝上的圖案組織常見有團花、皮球花。開光、滿地、錦紋等刺綉圖案組織亦相當流行。乾隆時期用色喜金色,清朝晚期出現水墨綉及三藍綉等特殊風格。數十種針法成熟融會運用,劈絨彩綉為針法主流民國初年有不少傳承清朝時期的刺綉藝術家,在各重要刺綉產地亦有刺綉研究所成立。非帝制下的新時代統治者,不再使用刺綉為裝飾的官服,民間學習及從事刺綉工藝的風氣,因崇尚西風及國家戰亂的情況下逐漸式微,刺綉工藝雖然續有發展,但不復見家家戶戶從事刺綉的盛況。
刺綉發展到今天,逐漸由手工縫織<
⑵ 中國刺綉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中國的刺綉藝術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代,就伴隨著玉器、陶器和織物而誕生。刺綉是繪畫的版姊妹藝術,因權此,《周禮·考工記》便將刺綉隸列在繪畫之內,認為「五彩備,為之綉」,從而首肯刺綉的藝術地位。最初的刺綉又和美麗的絲織錦緞並列,統稱為「錦綉」。這又從另一層面表明,刺綉的實用和審美結合的工藝文化性質,以及它的源遠流長。
⑶ 刺綉始於哪個朝代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生產和使用紡織品的國家之一。眾所周知,中國素以「絲綢之國」聞名世界,中國南部廣大地區自古以來產有蠶絲,促進了刺綉、織錦工藝的發展。刺綉熟稱「綉花」,是在已加工好的織物上,以針引線,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穿刺,通過運針將綉線組織成各種圖案和色彩的一種技藝。
中國刺綉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據西漢劉向所撰的《說苑》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刺綉工藝就被吳人應用於美化生活。到了三國時期,中國刺綉已發展到了較高水平。有專家考證,三國時期的「趙夫人」是中國刺綉中「畫綉」的鼻祖。中國刺綉起源於3000多年以前是有證可據的。
「蘇綉」、「湘綉」、「粵綉」、「蜀綉」堪稱中國四大名綉,享譽國內外。此外,根據分類不同還有京綉、甌綉、顧綉、苗綉、卡綉、榕綉、漢綉、發綉、機綉、絨綉、剪絨綉、抽紗刺綉等等,其中京綉的宮廷服飾以及少數名族的苗綉都得到了有較大的發展。
⑷ 中國刺綉文化的歷史悠久
<尚書>說虞舜的衣服抄有五彩襲花色,上衣六種花紋,即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下裳六花紋,為宗彝、藻、
火、粉米、黼黻,共十二種花紋,稱十章。這里至少有兩種刺綉的(指黼黻)。
周代<禮記·祭義篇>中說「古代天子諸侯都有公室養蠶。蠶熟,獻繭繅絲,把它們染成紅、綠、玄、黃等色,以為「黼黻文章」(即用不同色彩的絲線,在禮服上刺綉成各種圖案)。
據<辭海> ,「黼(音輔)」字解釋為在古代禮服上綉半黑半白的花紋;「黻(音符)」字解釋為在古代禮服上綉半青半黑的花紋。至於「文章」兩個字,在古漢語中,用青、紅兩色線綉稱之「文」,用紅、白兩色線綉稱之為「章」。實際上,「文章」二字古意為錦綉,後來轉義喻文。「文」的另外一個意義是指畫,同「紋」。
<禮記·月令篇>說「文綉有恆」,據注釋「文,是指畫,古代古代祭祀的禮服上衣是畫的,下裳是綉的」。
總之,刺綉發源很早,古已有之。
⑸ 中國刺綉文化的發展簡史
目前傳世最早的刺綉,為戰國時期湖南長沙楚墓中出土的兩件綉品.觀其針法,完全用辮子股針法(即鎖綉)綉成於帛
和羅上,針腳整齊,配色清雅,線條流暢,將圖案龍游鳳舞,猛虎瑞獸,表現得自然生動,活潑有力,充分顯示出楚國刺綉藝術之成就。漢代綉品,在敦煌千佛洞、河北五鹿充墓、內蒙古北部地方、新疆的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古墓中皆有出土,尤其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大批種類繁多而完整的綉品,更有助於了解漢代刺綉風格。從這些綉品看,漢綉圖案主題,多為波狀之雲紋,翱翔之鳳鳥、賓士之神獸,以及漢鏡紋飾中常見之帶狀花紋、幾何圖案等。刺綉新採用的底本質材,則為當時流行的織品,如織成「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長樂光明」等吉祥文字之絲綢錦絹。其技法以鎖綉為主,將圖案填滿,構圖緊密,針法整齊,線條極為流暢。
東晉到北朝的絲織物,出土於甘肅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魯番等地,所見殘片綉品無論圖案或留白,整幅都用細密的鎖綉全部綉出,成為滿地施綉的特色。
1965年在甘肅敦煌莫高窟125、126窟前岩石裂縫中發現一件北魏廣陽王元嘉獻於太和十一年(487)的刺綉佛像殘片。其中綉一坐佛,佛作雙腳盤坐的結跏式,坐於蓮台上。佛右側為一菩薩。佛與菩薩之間填以忍冬紋、三瓣花。下方正中是發願文,供養人分列在左右兩側。共四男一女,身著胡服,身旁各綉名款。邊飾忍冬龜背紋花邊。發願文中殘存部分為「廣陽王慧安(元嘉)造」。紋樣以男女供養人物為主題。女供養人頭戴高冠,身穿對襟長衫。衣服上裝飾為桃形忍冬和卷草紋。在綢底上用單行鎖綉綉人物袍服邊緣、花卉、枝幹、葉框、魏碑字框。桃形忍冬紋和魏字、帽翅等是雙行鎖綉。用多行鎖綉滿綉葉面,用異色突出葉脈。針腳距離小,正面形成人字形鎖鏈紋,背面為首尾銜接的順針;花邊部分用絲線較粗,針腳距離稍大;針的走向,縱向1厘米約八針,橫向1厘米亦為八針;其他部分,針間距離較密,縱向1厘米約九針,橫向l厘米約十一針,針針相連,十分緊密,形成較強的立體感;花邊部分個別地方,是反用鎖綉針法,形成正面為首尾銜接的順針,背面為人字形鎖紋。這種鎖綉正反變化的針法,是在漢代鎖綉的基礎上的創新發展。綉品色彩以紅、黃、綠色為主,次為紫色、藍色。淺黃色為底色,朱紅色主要用於服飾和表現人物鼻、耳、手、腳等肌肉部分的線條。藍色,綠色用於花紋,紫褐色用於表現冠、靴等深色部位。綉品配色諧調,運色鮮明,鎖綉針法多變,為漢綉所不及。用二暈配色法配色,綉品除邊飾外,均用細密的鎖綉法綉出,是現存最早一幅滿地施綉的裝飾性綉畫。
傳世及出土的唐代刺綉,與唐代宗教藝術有著密切的關系,其中有不少唐綉佛像,如大英博物館藏有東方敦煌千佛洞發現之綉帳靈鷲山釋迦說經圖,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所藏釋迦說法圖等,都與當對佛敦隆盛的信仰,有直接關聯。此時刺綉技法仍沿襲漢代鎖綉,但針法已開始轉變運用平綉為主,並採用多種不同針法,多種色線。所用綉底質料亦不限於錦帛和平絹。刺綉所用圖案,與繪畫有密切關系,唐代繪畫除了佛像人物,山水花鳥也漸興盛。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樓閣,花卉禽鳥,也成為刺綉圖樣,構圖活潑,設色明亮。使用微細平綉之綉法,以各種色線和針法之運用,替代顏料描寫之繪畫形成一門特殊的藝術,也是唐綉獨特的風格。至於運用金銀線盤繞圖案的輪廓,加強實物之立體感,更可視為唐代刺綉的一項創新。
唐代以前之綉品,多為實用及裝飾之用,刺綉內容與生活上的需要和風俗有關。宋代刺綉之作,除為實用品外,尤致
力於綉畫。自晉唐以來,文人士大夫嗜愛書法並及於繪畫,書畫乃當時最高的藝術表現,至宋更及於絲綉,書畫風格直接影響到刺綉之作風。歷代迄清各時代之綉畫與繪畫應有不可分離之關系。
宋代刺綉之發達,由於當時朝廷獎勵提倡之故。據<宋史·職官志>載,宮中文綉院掌纂綉。徽宗年間又設綉畫專科,使綉畫分類為山水、樓閣,人物、花鳥,因而名綉工相繼輩出,使繪畫發展至最高境界,並由實用進而為藝術欣賞,將書畫帶入刺綉之中,形成獨特之觀賞性綉作。為使作品達到書畫之傳神意境,綉前需先有計劃,綉時需度其形勢,乃趨於精巧。構圖必須簡單化,紋樣的取捨留白非常重要,與唐代無論有無圖案之滿地施綉截然不同,明代董其昌<筠清軒秘錄>載:「宋人之綉,針線細密,用絨止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遠近之趣,樓閣待深邃之體,人物具瞻眺生動之情,花鳥極綽約讒唼之態。佳者較畫更勝,望之三趣悉備,十指春風,蓋至此乎」。此段描述,大致說明了宋綉之特色。
元代綉品傳世極少,台灣雇故宮博物院僅有一幅作品,由作品觀之,仍承繼宋代遺風。元人用絨稍粗,落針不密,不
如宋綉之精工。 元代統治者信奉喇嘛教,刺綉除了作一般的服飾點綴外,更多的則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被用於製作佛像,經卷,幡幢,僧帽,以西藏布達拉宮保存的元代《刺綉密集金剛像》為其代表,具有強烈的裝飾風格。山東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刺綉,除各種針法外,還發現了貼綾的作法。它是在一條裙帶上綉出梅花,花瓣是採用加貼綢料並加以綴綉的做法,富有立體感。
明代的染織工藝,至宣德間始變發達。明代刺綉以灑線綉最為新穎突出。灑線綉用雙股捻線計數,按方孔紗的紗孔綉制,以幾何紋為主,或配以鋪絨主花。灑線綉是納線的前身,屬北方綉種,以定陵出土明孝靖皇後灑線綉蹙金龍百子戲女夾衣為例,它用三股線、絨線、捻線、包梗線、孔雀羽線、花夾線6種線、12種針法製成,是明代刺綉的精品。屬北方綉系的還有山東魯綉、衣線綉和輯線綉。刺綉始於嘉靖年間上海顧氏露香園,以綉傳家,名媛輩出。至顧名世次孫顧壽潛及其妻韓希孟,深通六法,遠紹唐宋發綉之真傳。摹綉古今名人書畫,劈絲配色,別有秘傳,故能點染成文,所綉山水人物花鳥,無不精妙,世稱露香園顧氏綉,蓋所謂畫綉也。此即傳世聞名之顧綉。顧綉針法,最主要繼承了宋代最完備之已成綉法,更加以變化而運用之,可謂集針法之大成。用線主要仍多數用平線,有時亦用捻線,絲細如發,針腳平整,而所用色線種類之多,則非宋綉所能比擬。同時又使用中間色線,借色與補色,綉繪並用,力求逼真原稿。又視圖案所需,可以隨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暹羅斗雞尾毛,薄金、頭發均可入綉別創新意,尤其利用發綉完成繪畫之製作,於世界染織史上從未一見,即此可知顧綉有極其巧妙精微之刺綉技術。
清代刺綉,宮廷御用的刺綉品,大部分均由宮中造辦處如意館的畫人繪制花樣,經批核後再發送江南織造管轄的三個織綉作坊,照樣綉制,綉品極工整精美。除了御用的宮廷刺綉,同時在民間先後出現了許多地方綉,著名的有魯綉、粵綉、湘綉等、京綉、蘇綉、蜀綉等,各具地方特色。蘇、蜀、粵、湘四種地方綉,後又稱為「四大名綉」,其中蘇綉最負盛名。蘇綉全盛時期,流派繁衍,名手競秀,刺綉運用普及於日常生活,造成刺綉針法的多種變化,綉工更為精細,綉線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圖案多為喜慶、長壽、吉祥之意,尤其花鳥綉品,深受人們喜愛,享盛名的刺綉大家相繼而出,如丁佩、沈壽等。
清末民初,西學東漸,蘇綉出現了創新作品。光緒年間,余覺之妻沈雲芝綉技精湛,聞名蘇州綉壇。沈氏30歲時,逢慈嬉太後70壽辰,沈氏綉了「八仙慶壽」的八幀作品祝壽,獲賜贈「福」「壽」兩字,因而改名沈壽。沈綉以新意運舊法,顯光弄色,參用寫實,將西畫肖神模擬的特點表現於刺綉之中,新創「模擬綉」,或稱「藝術綉」,針法多變,富立體感。
⑹ 中國刺綉的發展歷程
刺綉作為一個地域廣泛的手工藝品,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通過長期的積累和發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長和優勢。在中國除了蘇綉、湘綉、粵綉和蜀綉這四大名綉外,還有京綉、魯綉、汴綉、甌綉、杭綉、漢綉、閩綉等地方名綉,中國的少數民族如維吾爾、彝、傣、布依、哈薩克、瑤、苗、土家、景頗、侗、白、壯、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綉。
四大名綉形成於十九世紀中葉,它的產生除了本身的藝術特點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綉品商業化的結果。由於市場需求和刺綉產地的不同,刺綉工藝品作為一種商品開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其中蘇、蜀、粵、湘四個地方的產品銷路尤廣,故有四大名綉之稱。
中國刺綉的「四大名綉」
蘇綉,蘇州地處江南,蘇綉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濱臨太湖,氣候溫和,盛產絲綢。因此,素有婦女擅長綉花的傳統習慣。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顏六色的花線,為蘇綉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蘇綉在藝術上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朗、針法活潑、綉工精細的地方風格,被譽為「東方明珠」。
從欣賞的角度來看,蘇綉作品的主要藝術特點為:山水能分遠近之趣;樓閣具現深邃之體;人物能有瞻眺生動之情;花鳥能報綽約親昵之態。蘇綉的仿畫綉、寫真綉其逼真的藝術效果是名滿天下的。在刺綉的技藝上,蘇綉大多以套針為主,綉線套接不露針跡。常用三、四種不同的同類色線或鄰近色相配,套綉出暈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時,在表現物象時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淺變化中,空留一線,使之層次分明,花樣輪廓齊整。因此人們在評價蘇綉時往往以「平、齊、細、密、勻、順、和、光」八個字概括之。
經過長期的積累,蘇綉已發展成為一個品種齊全,畫面豐收,變化多端的一門完整藝術,涉及裝飾畫(如油畫系列、國畫系列、水鄉系列、花卉系列、賀卡系列、鴿譜系列、花瓶系列等)。實用品涉及服飾、手帕、圍巾、賀卡等。
粵綉,廣東地區刺綉品的總稱。相傳最初創始於少數民族――黎族,先前綉工大多是廣州、潮州男子,為世所罕見。主要有衣飾、掛屏、褡褳、屏心、團扇、扇套等綉品。在藝術上,粵綉構圖繁密熱鬧,色彩富麗奪目,施針簡約,綉線較粗且松,針腳長短參差,針紋重疊微凸。常以鳳凰、牡丹、松鶴、猿、鹿以及雞、鵝為題材。粵綉的另一類名品是用織金緞或釘金襯地,也就是著名的釘金綉,尤其是加襯高浮墊的金絨綉,更是金碧輝煌,氣魄渾厚,多用作戲衣、舞台陳設品和寺院廟宇的陳設綉品,宜於渲染熱烈歡慶的氣氛。
蜀綉,亦稱「川綉」,指以成都為代表的四川刺綉。蜀綉的歷史也很悠久,據晉代常璩《華陽國志》中記載,當時蜀中的刺綉已十分聞名,並把蜀綉與蜀錦並列,視為蜀地名產。蜀綉的純觀賞品相對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 數是花鳥蟲魚、民間吉語和傳統紋飾等,頗具喜慶色彩,綉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畫屏。清中後期,蜀綉在當地傳統刺綉技法的基礎上吸取了顧綉和蘇綉的長處,一躍成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綉之一。蜀綉用針工整、平齊光亮、絲路清晰、不加代筆,花紋邊緣如同刀切一般過於齊整,色彩鮮麗。
湘綉,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綉產品的總稱。長沙城裡的商人們為了滿足一批因鎮壓太平軍而發跡的新貴,開設了「顧綉庄」,不久又以湘綉之名壓倒了顧綉。湘綉的特點是用絲絨線(無拈絨線)綉花,其實是將絨絲在溶液中進行處理,防止起毛,這種綉品當地稱作「羊毛細綉」。湘綉也多以國畫為題材,形態生動逼真,風格豪放,曾有「綉花花生香,綉鳥能聽聲,綉虎能奔跑,綉人能傳神」的美譽。湘綉人文畫的配色特點以深淺灰和黑白為主,素雅如水墨畫;湘綉日用品的色彩艷麗,圖案紋飾的裝飾性較強。
晚清至民國年間,是中華民族災難深重、民不聊生的可悲可泣時代,從列強侵略到軍閥割據,內憂外患,戰事不斷。在這種情況下,刺綉與其它民族工商業一樣,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幾近奄奄一息。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刺綉與其它工商業一樣,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許多地方為了保持發揚當地的刺綉技藝特色,紛紛成立了相應的研究機構,撥出專門的經費扶持推動刺綉技藝的整理和研究。特別是對流失於民間的許多刺綉絕技加以系統開發和利用,使刺綉的針法內容大為豐富,綉品更為美麗,品類也更為繁多。特別是在「雙面綉」的基礎上,又發展創研出「雙面全異綉」,即在同一面料上正反兩面能綉出畫面、針法、色彩完全不同的綉品,使世人連聲驚嘆:「堪稱世界絕技」。
刺綉,又名「針綉」,俗稱「綉花」。以綉針引綵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以綉跡構成紋樣或文字,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古代稱「黹」、「針黹」。後因刺綉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至周代,有「綉繢共職」的記載。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綉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綉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刺綉作書畫,飾件等。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綉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綉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綉、粵綉、湘綉、蜀綉,號稱「四大名綉」。此外尚有顧綉,京綉、甌綉、魯綉、閩綉、汴綉、漢綉和苗綉等,都各具風格,沿傳迄今,歷久不衰。刺綉的針法有:齊針、套針、扎針、長短針、打子針、平金、戳沙等幾十種,豐富多彩,各有特色。
⑺ 中國歷史上的刺綉歷史
刺綉作為一個地域廣泛的手工藝品,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通過長期的積累和發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長和優勢。在我國除了蘇綉、湘綉、粵綉和蜀綉這"四大名綉"外,還有京綉、魯綉、汴綉、甌綉、杭綉、漢綉、閩綉等地方名綉,我國的少數民族如維吾爾、彝、傣、布依、哈薩克、瑤、苗、土家、景頗、侗、白、壯、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綉。 四大名綉形成於十九世紀中葉,它的產生除了本身的藝術特點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綉品商業化的結果。由於市場需求和刺綉產地的不同,刺綉工藝品作為一種商品開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其中蘇、蜀、粵、湘四個地方的產品銷路尤廣,故有"四大名綉"之稱。 中國刺綉的「四大名品」 蘇綉,以蘇州為中心包括江蘇地區刺綉品的總稱,它是在顧綉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說到這里,不得不先要說說顧綉,因為它對中國東部近、現代的剌綉影響太大太深了。顧綉原指明代上海顧家的刺綉,顧氏家族的顧名世以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進士著稱。他的孫子顧壽潛善畫,從師於董其昌。顧壽潛之妻韓希孟工畫花卉,擅長刺綉,在顧家眾多的名手中堪稱代表,連董其昌看後驚嘆地:"技至此乎!"明代的商品經濟已較發達,由於顧家的刺綉名揚海內外,因此到了清代時,江南一帶的綉庄許多乾脆掛起"顧綉"的字型大小,廣義的「顧綉」便由此而來。蘇綉正是在廣泛吸取顧綉的特點和長處後,逐漸從作坊里孕育出一朵更為奇艷的鮮花。從欣賞的角度來看,蘇綉作品的主要藝術特點為;山水能分遠近之趣;樓閣具現深邃之體;人物能有瞻眺生動之情;花鳥能報綽約親昵之態。蘇綉的仿畫綉、寫真綉其逼真的藝術效果是名滿天下的。在刺綉的技藝上,蘇綉大多以套針為主,綉線套接不露針跡。常用三、四種不同的同類色線或鄰近色相配,套綉出暈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時,在表現物象時善留「水路」, 顧綉名品《經緯鳴秋》 即在物象的深淺變化中,空留一線,使之層次分明,花樣輪廓齊整。因此人們在評價蘇綉時往往以「平、齊、細、密、勻、順、和、光」八個字概括之。 粵綉,廣東地區刺綉品的總稱。相傳最初創始於少數民族――黎族,先前綉工大多是廣州、潮州男子,為世所罕見。主要有衣飾、掛屏、褡褳、屏心、團扇、扇套等綉品。在藝術上,粵綉構圖繁密熱鬧,色彩富麗奪目,施針簡約,綉線較粗且松,針腳長短參差,針紋重疊微凸。常以鳳凰、牡丹、松鶴、猿、鹿以及雞、鵝為題材。粵綉的另一類名品是用織金緞或釘金襯地,也就是著名的釘金綉,尤其是加襯高浮墊的金絨綉,更是金碧輝煌,氣魄渾厚,多用作戲衣、舞台陳設品和寺院廟宇的陳設綉品,宜於渲染熱烈歡慶的氣氛。 蜀綉,亦稱「川綉」,指以成都為代表的四川刺綉。蜀綉的歷史也很悠久,據晉代常璩《華陽國志》中記載,當時蜀中的刺綉已十分聞名,並把蜀綉與蜀錦並列,視為蜀地名產。蜀綉的純觀賞品相對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 數是花鳥蟲魚、 民間吉語和傳統紋飾等,頗具喜慶色彩,綉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畫屏。清中後期,蜀綉在當地傳統刺綉技法的基礎上吸取了顧綉和蘇綉的長處,一躍成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綉之一。蜀綉用針工整、平齊光亮、絲路清晰、不加代筆,花紋邊緣如同刀切一般過於齊整,色彩鮮麗。 湘綉,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綉產品的總稱。長沙城裡的商人們為了滿足一批因鎮壓太平軍而發跡的新貴,開設了「顧綉庄」,不久又以湘綉之名壓倒了顧綉。湘綉的特點是用絲絨線(無拈絨線)綉花,其實是將絨絲在溶液中進行處理,防止起毛,這種綉品當地稱作「羊毛細綉」。湘綉也多以國畫為題材,形態生動逼真,風格豪放,曾有「綉花花生香,綉鳥能聽聲,綉虎能奔跑,綉人能傳神」的美譽。湘綉人文畫的配色特點以深淺灰和黑白為主,素雅如水墨畫;湘綉日用品的色彩艷麗,圖案紋飾的裝飾性較強。 晚清至民國年間,是中華民族災難深重、民不聊生的可悲可泣時代,從列強侵略到軍閥割據,內憂外患,戰事不斷。在這種情況下,刺綉與其它民族工商業一樣,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幾近奄奄一息。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刺綉與其它工商業一樣,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許多地方為了保持發揚當地的刺綉技藝特色,紛紛成立了相應的研究機構,撥出專門的經費扶持推動刺綉技藝的整理和研究。特別是對流失於民間的許多刺綉絕技加以系統開發和利用,使剌綉的針法內容大為豐富,綉品更為美麗,品類也更為繁多。特別是在「雙面綉」的基礎上,又發展創研出「雙面全異綉」,即在同一面料上正反兩面能綉出畫面、針法、色彩完全不同的綉品,使世人連聲驚嘆:「堪稱世界絕技」。
⑻ 中國的刺綉藝術有什麼歷史意義
中國的刺綉藝術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代,就伴隨著玉器、陶器和織物而誕生。刺綉是繪畫的姊妹藝術,因此,《周禮•考工記》便將刺綉隸列在繪畫之內,認為「五彩備,為之綉」,從而首肯刺綉的藝術地位。
⑼ 中國刺綉的由來和發展
由來:古代稱黹、針黹,後因刺綉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刺綉,起源於人們對裝飾自身的需要。史傳黃帝時代就有彩繪花紋的記載。也就是說古代原始人類早懂得用色彩來美化自己。
發展:開始時將顏色塗在身上,稱彰身;再進一步刺在身上,稱文身,後來就畫在衣服上,再發展成綉在服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