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陸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陸姓:主要源流
始祖陸通公像
陸姓的源頭主要有四股:顓項、媯姓、允姓和他族改姓。
1、出自顓項:據說,顓項之子稱的族人分布在今河南東南汝河地區。稱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吳回在高辛氏時代先後任祝融氏(古代掌管火種的首領之稱謂,代表著在氏族中的極高地位和權力)。[3]
2、出自媯姓(姚姓媯姓->媯姓陳氏->媯姓田氏->媯姓陸氏):戰國時,齊宣王(公元前319-公元前301年在位)封少子田通於陸鄉,子孫以陸為氏。陸鄉即古陸終氏的居地,今山東陵縣。媯姓陸氏也有2300多年的歷史。[3]
3、出自允姓:西周末,西部允姓戎人一支進入秦嶺北的駱谷。此地為陸終氏的始居地區,陸終之長子名昆吾,居於駱谷的戎人取陸終昆吾之簡稱為陸昆,因變音為陸渾,史稱陸渾戎。在春秋初陸渾戎一支東遷到河南西部洛水上游,在今河南嵩縣東北伏流城北建立了陸渾國。春秋時期公元前525年,晉頃公滅陸渾國,子孫遂以國為氏,稱為華夏一份子。[3]
㈡ 關於史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史這個姓氏的由來和歷史:來源有五:1、出自黃帝時創造文字的"史皇"倉頡。倉頡之後,衍生了倉氏、史氏、侯氏、侯岡氏、夷門氏、倉頡氏。倉頡為史官,人稱史皇氏,其後有一支以官為氏,稱史氏。2、出自周太史佚之後。歷代他姓史官,亦多以官為氏。見於歷史最早的史姓人物,當屬西周初年的太史史佚。西周初年有太史史佚,為人嚴正,與太公、周公、召公並稱為四聖。由於他終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孫便以官名為氏。春秋時期,列國史官多以官為氏。3、隋唐時代"昭武九姓"之一。古西域康國支系有史國,居史城,為"昭武諸國"之一,史國有人來中原居住,遂以國名為氏。4、為突厥族阿史那氏所改。北魏阿史那部,有歸附唐朝者,改姓史氏。5、史氏還混化了他族血統。如唐有史思明,本寧夷州突厥種。史姓分布史氏以官為姓,先秦列國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史氏就相當廣泛地分布於全國各地。西漢時有魯國人史恭,其孫史丹自魯(今山東曲阜)徙居杜陵(今陝西長安縣西北)。史丹曾孫史崇,東漢初舉家遷至溧陽(今江蘇高淳縣固城鎮)。史丹裔孫東漢史苞的後代,於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時遷至河西健康(今甘肅高台縣)。史丹後代又有一支遷至高密(今屬山東),還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陝西西安)。此外,西漢末有沛國人(今江蘇沛縣)史岑,又有史立因罪遷合浦(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東漢時,史通平遷居青神縣(今屬四川)。今河南開封、洛陽、民權皆有史氏;唐五代時,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還分布於今湖北、安徽、福建、廣東、貴州、雲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後,史氏有遷往海外者,僑居於新加坡等國家。郡望堂號堂號:"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書、大學士督師揚州抗清。當揚州城危的時候,史可法給老母個妻子寫了遺書,因為自己沒有兒子,命副將史德威做他的兒子。並且交待說:"我死後,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邊。"城破以後,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殺他。德威哭著不肯殺,結果被清兵俘虜。被俘後,清人勸他投降,他堅決不屈,壯烈殉國。郡望:健康郡:十六國前涼置郡,治所在今甘肅高台西南。北朝魏廢。宣城郡: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高密郡:西漢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膠西郡置國,治所在高密。西晉復置國,南朝宋改為郡,治所在桑犢城(今山東濰坊市東)。京兆郡: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內右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史姓家譜全國:史氏譜錄合編八卷江蘇:史氏吳中派族譜不分卷、吳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遷淮史宗譜不分卷、古豐史氏長房族譜三卷、常州史氏族譜十二卷首一卷浙江:餘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譜九卷、餘姚史氏宗譜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鄞東錢堰史氏宗譜八卷、澄江史氏支譜十卷、鄞東韓嶺史氏宗譜二卷、鄞東上水橫街史氏支譜十五卷首一卷山東:史氏家譜不分卷、樂陵史氏家譜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湖北:史氏宗譜六卷、史黃氏宗譜十卷湖南:史氏宗譜九卷、史氏續修族譜十五卷首三卷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譜十卷歷史名人史可法:抗清名將。在兵困揚州時,他拒降固守,奮戰到底,不幸英勇就義。史孟麟:明朝理學家。他主張以理學為"國本",以名節相砥礪,同時參與東林書院講學。史 魚:春秋時衛國史官,以正直著稱。臨死時,還勸衛靈公進賢(蘧伯玉),去佞(彌子瑕)。後人稱為"屍諫"。他秉筆直書,堪稱史家楷模。史 籀:周宣王時書法家,相傳他造有籀文(即大篆)。他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唯物主義命題。現狀:史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在當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八十五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百一十一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三百零七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9%左右。史氏族人大舉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時,至唐末五代時期,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族人分布。宋朝時期,今江西、河北有史氏族人分布。至明朝時期,史氏族人已經廣泛分布於今湖北、安徽、福建、廣東、貴州、雲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基本上遍布江南。清朝以後,史氏族人有遷往海外者,僑居於馬來西亞、泰國、緬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越南、寮國、柬埔寨、印度等國家。今史氏族人尤以湖南、山東為多,這兩省史氏約佔全國史氏人口的35%以上。這個上面的資料很全,可看下:
㈢ 關於張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張姓
一、姓氏源流
張姓源出主要有三:
1、
出自黃帝之後揮,即張姓的始祖。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
2、
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3、
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改姓張氏的。
張姓最初的發祥地,應當是在今天的河北、山西、河南省境。
二、遷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張氏,大體上都有分支始祖及遷徙原因。河東張氏,出自晉司空張華裔孫吒子,自范陽徙居河東張氏;始興(今廣東韶關市東南蓮花嶺下)張氏,亦出自晉司空張華之後,隨晉南遷,至君政,因官居於韶州曲江;馮翊(今陝西大荔縣)張氏,出自東漢司空張皓少子綱,東漢時任廣陵太守;吳郡(今江蘇蘇州市
)張氏,出自張嵩第四子睦,東漢時任蜀郡太守,始居吳郡;清河東武城(今河北清河縣東北)張氏,出自漢留侯張良裔孫司徒張歆,歆第協,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內徙清河,傳自彝,為後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樂;河間(今屬河北)張氏,為漢北平文侯張倉之後,世居中山義豐;魏郡(今河南安陽市)張氏,世居平原。晉代有中原張氏遷至福建;唐僖宗中和年間,王潮、王審知入閩,又有河南固始人張睦隨同前往,後被封為梁國公,福建張氏,大致以居住地分為鑒湖、金坡、板橋等派,此後有的又遷往廣東,均稱其始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
從清初開始,閩、粵張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進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在圖書館收藏和目錄書著錄的張姓譜書有100多種。《中國家譜目錄》一書收錄張姓家譜114種,計949冊。
這些張姓譜書如果按地區分,以江蘇省最多,達25種;其次是湖南省,有18種;再次是山西和浙江兩省,各有12種。此外,湖北省有8種,山東省有6種,河北、安徽、福建、四川4省各有5種,廣西、甘肅、寧夏三省區各有2種,河南省有1種。不分地區的有4種。如果從支派族望上看,清河張氏的家譜最多,達十餘種;其次是湘譚張氏,有6種。定陽、南張、姚江、餘姚、中湘、湘鄉等地張氏,各有3種;浙江、安丘、南皮張氏,各有2種;其他地區張姓支派,多為
1種。
張姓家譜的種類
這些張姓譜書的名稱各異,有家譜、宗譜、族譜、世譜、世系譜、會通譜、房譜、支譜、草譜、通譜、譜書、紀略、家乘、世系、先芬錄等。名稱中往往還包含具體郡望、門派或者先祖號謚,以及郡、縣、鄉名,以與別的譜書相區別。有的名稱中還加有「續修」、「三修」、「四修」等字樣。
㈣ 關於姓氏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關於馮氏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 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就我一個人姓馮,乃至全年級也沒有幾個,著名相聲演員馮鞏也是我們馮氏的驕傲。因此,我要對馮氏的歷史和現狀做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 閱讀姓氏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馮氏的來源和馮氏的歷史名人。
2.通過多種途徑收集馮氏的名人故事。
3. 走訪有關部門,了解馮氏人口的分布情況。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來源
涉及方面
具體內容
上網
馮氏的人口
馮氏是我國常見姓氏分布廣泛,約有832萬人,約占漢族人口的0.64%,
聽爺爺講述
馮氏的分布
馮姓是我國常見姓氏,分布很廣,約有832萬人,約占漢族人口的0.64%,居第二十七位。尤以陝西杜城郡,福建長樂郡,陝西始平郡,河南穎川郡,山西上黨郡,陜西京兆郡,河南弘農郡,河北河間郡。
報刊、書籍
馮氏人口的比例在《百家姓》中的排行
在百家姓中列第九位。馮姓在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國百家姓氏中排名第27位。
上網
馮氏的名人
馮驩,馮奉世,馮異,馮跋,馮道,馮延巳,馮子振,馮惟敏,馮夢龍……
四﹑結論
1、一世紀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初封於畢,繼封與馮城。其後代逐有馮氏。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鄭國大夫馮簡子的後代。馮簡子是鄭簡公時鄭國的重要大臣,被封在馮,他的後代用封邑作為自己的姓氏。因為這些,所以馮氏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居第27位,人數居多。
2、馮氏家族是一個很傳統的家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們馮氏的後代創造了馮氏族歌,寫了很多的馮氏族譜,讓後代大開眼界。
3、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馮氏人才輩出。這值得我們姓馮的同胞們為祖先創造的輝煌而驕傲啊!
㈤ 關於羅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關於羅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了一個單元,有一篇關於姓氏的研究報告,我就想以自己的姓氏寫一篇研究報告,了解了解有關羅性的知識。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書籍、報刊,上網查詢。
2.走訪有關部門,了解羅氏人口分布情況。
3.通過多種途徑了解羅氏名人故事。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
羅姓的人口
全國大約有25萬多人
上網、書籍
歷史上羅姓的名人
羅貫中、羅珠、羅企生、羅士信、羅隱、羅存、羅牧、羅榮恆……
書籍、教科書
羅姓的排名
在老的百家姓裡面羅姓排行75位;在新的百家姓的羅姓排行20位,足足增高了55位
上網
羅姓的分布
台灣、福建寧化,浙江,山西等一些城市都有姓羅的人。
爸爸的講述
羅氏族譜
在山西,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等地方都有族譜
四、結論
1.通過這次調查,我認識了元末明初傑出小說家,《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黃帝108世孫羅珠;晉代政治家羅企生;唐代軍事家羅士信和羅通;唐代文學家羅隱;宋***學家羅從彥;唐代詩人羅鄴;宋代畫家羅存;宋代政治家羅點;明***學家羅洪先;明末清初著名畫家羅牧;清代著名畫家羅聘;近代著名政治活動家羅隆基;現代軍事家政治家羅榮恆;宋代著名學者之一羅靖;北宋詞人羅處約;宋代著名畫家羅仲通。
2.我發現現在羅姓是個大姓,很多地方都有姓羅的人,特別是台灣,有很多很多的人是羅姓的。現在大約有25萬多人是羅姓的,在百家姓里的排名也從75位提升到了20位,可見我們羅姓還是比較有名的。
㈥ 關於任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1. 任姓為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人口一直較多,北宋的百家姓中任姓排第58位,在當今位居第版59位,權約占漢族人口的0.38%,並且分布很廣,山東、河南較多,約占漢族總任姓人口的25%,也有部分少數民族分布在雲南等地,還有一部分人移居海外.
2.任姓的來源共有兩種,一種是黃帝的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其中被賜以任姓者,其後裔就以任為姓;第二種是風姓的改姓而來。
3.任姓的名人史不絕書:任氏始祖任不齊, 著名畫家任伯年,革命家任弼時,人民警察任長霞, 哲學家任繼愈……我為任姓的名人創造的輝煌而自豪.
㈦ 研究歷史和現狀
1)小秦嶺金礦的成礦時代長期以來一直沿用20世紀70年代末由河南地質局地調一隊劉俊成和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姜信順(1979)測試的數據,這批數據後來被王亨治等和黎世美等(1993)引用和介紹,不少人又從他們的文章中轉引。當時劉俊成等工作的結果是:在楊砦峪礦區,SN向輝綠岩脈的時代為148 Ma(全岩K-Ar),NE向輝綠岩年代為182Ma(全岩,K-Ar),SN向岩脈穿插NE向岩脈。EW向的巨大輝綠岩脈為4億~5億年(全岩,K-Ar),雲煌岩脈為75.9Ma(全岩,K-Ar),後來不少引用者改為76Ma。小秦嶺金礦田中文峪花崗岩的年齡為108Ma(黑雲母,K-Ar,河南區調隊,1968),由於當時主要認為金礦是岩漿期後的產物,成礦與文峪花崗岩有關,含金石英脈又被76Ma之雲煌岩脈所穿切,這樣就把金礦的時代定為108~76Ma之間(晁援,1989)。這便是小秦嶺金礦原始的並廣為流傳的金礦成礦時代數據。
表2-2 小秦嶺金礦幾組特殊年齡值
2)姜信順還觀察到小秦嶺148 Ma(K-Ar)(有人寫成147 Ma)的雲煌岩脈被含金石英脈穿插,這樣就把成礦時代限定在148~76 Ma之間。王秀璋等(1983)測得3個礦石的年齡值為:微斜長石66.5 Ma(K-Ar),208.2 Ma(Rb-Sr),蝕變岩為77 Ma(K-Ar),還測得石英脈中微斜長石的年齡為53~68 Ma(K-Ar),礦脈穿插的煌斑岩年齡為166 Ma(K-Ar),穿過礦脈的煌斑岩年齡為147 Ma(K-Ar)。在東桐峪的Q8號脈曾獲得差別很大的年齡值,閆竹斌等(1982)獲得(881±17.4)Ma和(343±34)Ma的Rb-Sr等時年齡(9個點不同組合處理而得)。對石英脈外側絹雲母片岩的K-Ar法測定,則有66 Ma(晁援,1989)、77.2 Ma(閆竹斌,1977)及(237.54±4.8)Ma(胡正國等,1994)等多組數據。王秀璋等(1983)測得被金礦穿過的偉晶岩中長石的年齡為67.7 Ma(K-Ar),在同一地區晁援(1989)則報道了切穿金礦構造帶的偉晶岩時代為250~439 Ma(K-Ar)。不難看出,這是一組十分混亂的K-Ar全岩年齡。
3)劉長命等(1992)獲得小秦嶺505號脈粗粒方鉛礦的40Ar/39Ar全熔年齡為85 Ma,60號脈第Ⅱ成礦階段黃鐵礦的40Ar/39Ar全熔年齡為673 Ma,認為成礦時期為新元古代及喜馬拉雅期兩個階段。由於該分析結果含有過剩Ar,同時年齡譜呈馬鞍形,其可信度尚需檢驗。
4)薛良偉等(1996,1990)在研究小秦嶺桐溝303號石英脈時,獲得石英包裹體的Rb-Sr等時年齡為(2382±336)Ma,11個樣品點分散在擬合的等時線兩旁,無一在等時線上,相關系數為0.91;選取其中5個樣品擬合得到了另外一個等時線年齡:(2234±47)Ma,相關系數為0.9993。用40Ar/39Ar方法測得等時年齡為(2005.88±40.12)Ma,年齡譜為先高後低的半個馬鞍形,含有過剩氬。305號石英脈40Ar/39Ar坪年齡為(1887.44±37.75)Ma,等時年齡為(1909.89±38.20)Ma,年齡譜形與前者相同,但薛良偉認為該測試結果並不合理,使用應慎重(談話,2001)。
5)陸松年等(1997)發表了小秦嶺含金石英脈及輝長輝綠岩脈中的第一批鋯石U-Pb年齡數據。基性岩脈兩粒鋯石獲得兩個數據,均落在諧和線上,無色透明的短柱鋯石206Pb-238U表面年齡值為(498.71±7.5)Ma,比前人獲得的(418±12.4)Ma(K-Ar)數據稍大,認為屬於岩石生成年齡。紫紅色短柱狀鋯石207Pb/206Pb表面年齡為(1732±51)Ma,代表了先前的地質事件,不是岩石生成年齡,並認為小秦嶺95%熱液石英脈金礦的生成年代應新於498.7 Ma。而所測9號含金石英脈三顆鋯石的U-Pb年齡(表2-1)均不能反映成礦時代,(1812±8)Ma的鋯石與區內偉晶岩的時代一致,不排除是捕獲晶的可能。(661±17)Ma的鋯石是先存鋯石熔蝕圓化的結果,(511.1±1.2)Ma柱狀鋯石與輝長輝綠岩中的鋯石時代相近。因此,作者認為對小秦嶺含金石英脈中單顆粒鋯石U-Pb年齡進行地質解釋時要持十分謹慎的態度。因為它給出的可能不是金礦的成礦時代(陸松年等,1997)。
6)李華芹(1993)測得小秦嶺金礦床黃鐵礦-石英成礦階段(Ⅰ)中石英流體包裹體的Rb-Sr等時年齡為(278±19)Ma(金硐岔9號脈與楊砦峪的60號脈混合採樣,共8個點);60號脈Ⅱ—Ⅲ成礦階段即石英-黃鐵礦和石英-多金屬成礦階段為(161.5±17.9)Ma,故認定小秦嶺金礦的主成礦期為160~170 Ma之間。
7)1996~1997年不少研究者對小秦嶺熊耳山地區許多大型礦床用40Ar/39Ar及液態包體Rb-Sr等方法進行了測試,獲得了不少208~245Ma的同位素年齡,如上宮(222.83±24.91)Ma,(40Ar/39Ar),北嶺216.04 Ma(40Ar/39Ar等時線年齡,轉引自任富根等,1998),廟嶺245Ma(40Ar/39Ar,任富根等,1996),東桐峪208.2Ma(Rb-Sr,王秀璋等,1992),15號脈237.54Ma(K-Ar,胡正國等,1994),張家坪208Ma(湘子岔,40Ar/39Ar,嚴陣等,1990)、大趙峪243.65Ma(40Ar/39Ar)、桃園211Ma(K-Ar,任富根等,1996)以及毛堂222Ma(40Ar/39Ar)等。
㈧ 關於關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基本介紹編輯
關[關,讀音作guān(ㄍㄨㄢ),亦可讀作wān(ㄨㄢ)]。關姓在現今中國姓氏人口排列位於第153位。
來源一
源於姬姓,出自遠古帝舜時期養龍高手董父,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據史籍《姓源》
關氏始祖關龍逄
、《通志·姓氏略》記載,顓頊有個後代叫董叔安,擅長養龍,古代稱馬為「龍」。董叔安的兒子叫董父,在帝舜執政時期負責養龍,被封為豢龍氏。在古代,「豢」、「關」二字同音通用,所以後來又寫作關龍氏。在董父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封號為姓氏者,稱豢龍氏、關龍氏,後省文簡化分衍為單姓關氏、龍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在關龍氏族人中,有個著名的人物叫關龍逄,是夏王朝末期夏桀執政時期的一位大夫,曾因功受封於黃河北邑,因此史稱其地為「關邑」。一直到了春秋時期的周定王姬瑜二十年(晉景公姬孺十三年,公元前587年),晉國的中軍元帥、正卿欒書被封於關邑,才改置關邑為「欒邑」,就是今河北省的欒城市。
在關龍逄的後裔子孫中,有取先祖的名字為姓氏者,稱關氏、逄氏,世代相傳至今,其關氏史稱正宗。該支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關氏族人大多尊奉關龍逄為得姓始祖。
來源二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周王室大夫尹喜,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春秋時期,東周王室大夫尹喜在軍事重鎮函谷關任關令(今河南靈寶),世人稱其為「關尹喜、關尹令」。也有的學者認為,「尹」就是周王朝時期的一級地方行政長官的官名,「喜」為人名,實名應為姬喜、或姬熹,他的官職為尹,負責守函谷關,因此史稱「關尹喜」。相傳,當年道家老祖老子李聃西遊出關時,曾為關尹喜的熱情款待而感動,因此為其寫下了著名的道家真典五千言。關尹喜將此文謄寫為《道德經》傳播於世以後,也棄官追隨老子學道去了。後來,關尹喜還道成為仙,羽化飛升而去。
在關尹喜的後裔子孫以及族人中,多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關尹氏、關陽氏,後省文簡化分衍為單姓關氏、尹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
來源三
源於官位,出自春秋時期越國官吏關弓,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關弓,就是弓箭手,是春秋時期越國對使用弓箭為主要兵器的軍隊之稱謂,其統領即稱「關弓」,分屬各級軍制。在典籍《集韻》中記載:「持弓關矢也。」在史籍《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中記載:「將注豹則關矣。關,引弓。」戰國時期的孟子在《孟子》一書中記載:「越人關弓而射之
㈨ 幫我找些關於高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關於高姓的歷史和現狀——陝西高姓的來源
高姓的發展史
「高」源出 ;
一 ; 出自姜姓,以邑為氏。春秋時,姜太公六世孫齊文公呂赤之子受封於高邑(在今河南省禹縣)稱為公子高。其孫傒,以祖封邑為名氏,稱高傒,其後有高氏。
二: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齊惠公呂元之子為公子祁,字子高。其支孫以王父字「高」為氏。
三 ; 改姓,據《北齊書》雲,北齊文宣帝姓高名洋,當時有鮮卑族人元景安,元文遙因有功,被賜姓高。北齊時高隆之,本姓徐氏,因其父為高歡所養,改姓高。《魏書》載,後燕皇帝慕容雲,本鮮卑族,自稱高陽氏後代,改姓高,稱高雲。
家族名人
高洋
高力士(684~762)
唐代的宦官。個性謹慎細心而聰敏,深受玄宗寵信,累官至驃騎大將軍、進開府儀同三司,擅權弄政。肅宗時,被彈劾流放至巫州,寶應時被赦還,病死途中。
高崇文
唐代幽州人。貞元年間(公元785~805)跟隨韓全義鎮守長武城,管理軍隊很有成績。吐蕃侵犯寧州時,他率兵前往營救,大獲全勝,封渤海郡王。劍南西川節度使謀反,高崇文被推薦為左神策行營節度使,領兵征討,八戰皆勝,刻石記功,封南平郡王。銘功:刻文字於石頭上記載功績。
地望分布
河北,遼寧渤海灣 北京密雲 遼寧大凌河以東 江蘇陽州 河南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