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移動機頂盒怎麼清除歷史
中國移動機頂盒上面有一個按鈕,大概是在最後面長按大概幾秒鍾。就可以清除歷史恢復出廠設置
2. 請教:清朝滅亡到新中國成立這一段的歷史
1911年的辛亥革命爆發,中國結束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封建制度還沒有被消滅,並且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
在之後就是北洋軍閥統治,五四愛國運動就是在這個時候爆發的,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成為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
1924年,國共合作的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爆發,中國結束了北洋軍閥統治,開始了國民政府統治,名義上的結束了中國數十年的戰爭,也給中國資產階級有了一個穩定的發展基礎。
1927年開始國共開始長達十年的內戰,不過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國共再次合作,1945年,抗戰勝利,蔣介石依靠打敗日本的強大聲望不僅沒有使中國進入憲政的時代,反而挑起內戰。
最終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的近代史,開始了全新的時代。
(2)清空歷史中國擴展閱讀:
近代以後,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由於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山河破碎,生靈塗炭,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
中國人民在遭受屈辱的同時,中國也一步步沉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部落後挨打的近代歷史,也是一部恥辱史。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每每想起,都會痛徹肺腑。
在近代中國走向衰落,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同時,解決民族獨立的問題成為中華民族的首要任務,一部中華民族抗爭史也由之而起。
3.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啟動了幾次黨內法規清理
中國共嚴黨歷史上啟動了五次黨內法規清理,它們是一九三五年遵義會議,清除了王明,張國壽左右傾主義,一九四二年整風運動,一九五三年處理了高崗集團,一九五七年反對右傾機會主義,一九五九年廬山會議,,。
4. 中國以前的歷史想知道
想聊什麼,鄙人可以和你聊上一會。我的歷史也就一般不過每個朝代都或多或少知道點。
5. 中國詳細歷史資料...
建議你去書城買本關於歷史的書,比如:《中華上下五千年》。自己慢慢翻書吧!!!
資料實在太多了,只能告訴你一部分:
秦、漢
秦 公元前221年 東到大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南到南海。
秦始皇:中央集權專制制度 1,自稱「始皇帝「;2,經濟、軍事大權集中在自己一個人手裡;3,設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4,推行郡縣制度。
經濟 統一度量衡、貨幣
文化 統一文字 焚書坑儒
軍事 修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2,抵抗匈奴。
陳勝、吳廣起義 蘄縣大澤鄉 建立張楚政權。評價: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
楚漢戰爭 性質:地主貴族爭奪皇權的戰爭。劉邦注意收攬民心,又善於用人,恢復了關中(打下了經濟基礎)。最後,項羽自殺。
西漢 前202年 劉邦 都長安
文景之治 「休養生息」1,重視發展農業生產;2,三十稅一;2,,取消「連坐」和殘損肉體的刑罰。
漢武帝:1,推行大一統「推恩令」;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3,張騫出使西域:西域—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蔥嶺以東的地方。第一次 前138年。第2次,前119年。作用:A,加強了漢朝同西域經濟文化的交流;B,加強了漢朝對西域的統治;C,打通了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安息,再從安息轉運西亞和歐洲的大秦(地形—關中平原—黃土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帕米爾高原)。
6. 如何處理歷史上的中國這個問題
我們是如何處理歷史上的中國這個問題呢?我們是拿清朝完成統一以後,帝國主義侵入中國以前的清朝版圖,具體說,就是從18世紀50年代到19世紀40年代鴉片戰爭以前這個時期的中國版圖作為我們歷史時期的中國的范圍。所謂歷史時期的中國,就以此為范圍。不管是幾百年也好,幾千年也好,在這個范圍之內活動的民族,我們都認為是中國史上的民族;在這個范圍之內所建立的政權,我們都認為是中國史上的政權。簡單的回答就是這樣。超出了這個范圍,那就不是中國的民族了,也不是中國的政權了。
為什麼作出這樣的決定?我們的理由是這樣:
首先,我們是現代的中國人,我們不能拿古人心目中的"中國"作為中國的范圍。我們知道,唐朝人心目中的中國,宋朝人心目中的中國,是不是這個范圍?不是的。這是很清楚的。但是我們不是唐朝人,不是宋朝人,我們不能以唐朝人心目中的中國為中國,宋朝人心目中的中國為中國,所以我們要拿這個范圍作為中國。這還要從"中國"兩個字的意義講起。"中國"這兩個字的含義,本來不是固定不變的,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且不提《詩經》等古籍中的"中國"是什麼意思,簡單說起來,拿"中國"兩個字表示我們國家的主權所達到的范圍,這個觀念是鴉片戰爭之後才形成的。在這以前的"中國"二字,在各種場合有各種樣子的用法。遠的我們不講,鴉片戰爭以後的初期,這個觀念還沒有完全固定下來。舉一個例子,魏源寫《聖武記》所用的"中國",有時候是符合現在的概念的,譬如他講到蒙古,把蒙古算中國,俄國算外國;講到西藏,把西藏算中國,印度算外國。
但有的時候,他還採用一種老觀念,把18省同新疆、西藏、蒙古對立起來,只把18省叫中國。有的明清著作中,甚而至於因為作者本人跑到西南的貴州、廣西少數民族地區,他作筆記就把貴州、廣西這一帶的少數民族地區不看作中國,把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內地看作中國。"中國"兩個字,按照現在的用法,形成是很晚的。鴉片戰爭以後的初期還沒有完全形成,基本上到晚清時候才形成。講到"中國"就是表示我們國家的主權所達到的范圍,這是鴉片戰爭後經過了幾十年才逐漸形成的。
我們再回頭來講,我們是現代人,我們不能以古人的"中國"為中國。這不是說我們學習了馬列主義才這樣的。而是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後一時期就不能拿前一個時期的"中國"為中國。舉幾個例子:春秋時候,黃河中下游的周王朝、晉、鄭、齊、魯、宋、衛等,這些國家他們自認為是中國,他們把秦、楚、吳、越看成夷狄,不是中國。這就是春秋時期的所謂"中國"。但是這個概念到秦漢時候就推翻了,秦漢時候人所謂"中國",不再是這樣,他們是把秦楚之地也看作中國的一部分。這就是後一個時期推翻了前一個時期的看法。到了晉室南渡,東晉人把十六國看作夷狄,看成外國。到了南北朝,南朝把北朝罵成索虜,北朝把南朝罵成島夷,雙方都以中國自居。這都是事實。但唐朝人已經不是這樣了,唐朝人把他們看成南北朝,李延壽修南北史,一視同仁,雙方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同樣,在宋朝也把遼、金、夏都看成是外國,看成夷狄。但是元朝人已經不這樣了,已經把遼、金、夏跟宋朝一樣看成"中國"。元朝人已經不用宋朝的看法了,難道我們還要作宋朝人?所以我們說現代人不能以古人的"中國"為中國。後一代的人把前一代的人的概念否定,不採用前一代人的概念,這是由來已久,自古而然的,沒有什麼奇怪。我們現在當然不應該再以東晉人自居,再以宋代人自居。總而言之,我們是現代人,不能以古人的"中國"為中國。
第二個問題。我們既不能以古人的"中國"為歷史上的中國,也不能拿今天的中國范圍來限定我們歷史上的中國范圍。我們應該採用整個歷史時期,整個幾千年來歷史發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國為歷史上的中國。我們認為18世紀中葉以後,1840年以前的中國范圍是我們幾千年來歷史發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國,這就是我們歷史上的中國。至於現在的中國疆域,已經不是歷史上自然形成的那個范圍了,而是這一百多年來資本主義列強、帝國主義侵略宰割了我們的部分領土的結果,所以不能代表我們歷史上的中國的疆域了。為什麼說清朝的版圖是歷史發展自然形成的呢?而不是說清帝國擴張侵略的結果?因為歷史事實的確是這樣,清朝的版圖的確是歷史發展自然形成的。我們跟沙俄不同,沙俄在16世紀以前,和烏拉爾山以東的西伯利亞、中亞細亞沒有什麼關系,16世紀以後向東侵略、擴張,才形成現在這么大的版圖。但是清朝以前,我們中原地區跟各個邊疆地區關系長期以來就很密切了,不但經濟、文化方面很密切,並且在政治上曾經幾度和中原地區在一個政權統治之下。東北地區在唐朝時候已經建立了若干羈縻都督府、羈縻州。到遼、金時代版圖已東至日本海,北至外興安嶺,經過元朝直到明朝的奴爾干都司,都是如此。北方也是如此,蒙古高原上的匈奴在西漢時跟漢朝打得很熱鬧,最後匈奴還是投降了漢朝,甚而至於到東漢初年還入居漢王朝的版圖之內。唐朝,從唐太宗滅了突厥頡利可汗、滅了薛延陀、滅了車鼻可汗之後,一度統治整個蒙古高原,遠達西伯利亞南部,幾十年之後突厥才復國。元前的時候,蒙古高原是元朝的嶺北行省。在西北方面也是如此,西漢設西域都護府,唐設安西、北庭都護府,元曾經置阿力麻里、別失八里行中書省、宣慰司等等。雖然一般都不是連續的,但斷斷續續好幾次,都跟中原地區在政治上屬於一個政權。至於經濟、文化關系,那就更緊密。這個長期的經濟、文化、政治的關系,逐漸發展下來,越來越密切。我們很贊成前幾天翁獨健同志講的一段話,我們歷史上中原王朝跟邊疆少數民族的關繫到底是什麼關系?主流是什麼?是和平共處?還是打仗?我們看不必去深究它,確實有的時期是很好的,和平共處,有的時期是打仗,有的時期打仗還打得很兇。但是,總的關系是越來越密切。我看這點是誰也不能否定的。隨著歷史的發展,邊區各族和中原漢族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了,形成了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光是經濟文化的交流關系不夠了,光是每一個邊區和中原的合並也不夠了,到了17世紀、18世紀,歷史的發展使中國需要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權,把中原地區和各個邊區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而清朝正是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完成了這個統一任務。17世紀、18世紀清朝之所以能夠在這么大的范圍之內完成統一,這決不是單純的由於那時的清朝在軍事上很強,在軍事上取得一系列的勝利所能夠做到的。單純的、一時軍事上的勝利和軍事征服要是沒有社會、經濟基礎來維持的話,統一是不能持久的。但是清朝在完成統一之後,鞏固下來了,穩定下來了,到了19世紀中葉以後遭遇帝國主義從東南西北各方面入侵,給他們侵佔了一部分土地去了,但基本上還是維持下來了。這是為什麼?主要的原因是中原需要邊區,邊區更需要中原,需要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這對中原人民有利,對邊區人民更有利。我們知道,清朝的統一,實際上是先統一了滿族的地區,即廣義的滿洲;再統一漢族的地區,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統一蒙族地區和蒙族所統治的維藏等族地區。主要是滿、蒙、漢三區的統一。
漢族地區指原來的明朝的地方,除漢族外也包括許多南方的少數民族,蒙族地區在內外蒙古以外,還包括青海、西藏以及南疆的維吾爾地區。這些地區本來都在厄魯特蒙古統治之下,都在准噶爾統治之下。當時的准噶爾疆域,不僅是天山北路的准噶爾本部,還包括南路的維吾爾地區,青海、西藏、套西厄魯特,都是在准噶爾統治之下。噶爾丹還進一步侵佔了喀爾喀蒙古,即外蒙古。只有內蒙古在清朝入關之前早已納入清朝版圖。後來准噶爾又進一步要從外蒙古入侵內蒙古,這就爆發了清朝和准噶爾之間的戰爭。雙方經過康熙、雍正、乾隆70年的斗爭,清朝終於取得了勝利。清朝不僅把准噶爾本部收入版圖,也把原來在准噶爾統治之下的青海、西藏、"回疆",即天山南路,也納入了版圖。所以清朝統一基本上就是統一滿、漢、蒙三區。蒙區實際上包括維吾爾地區及藏區。這三區統一完成之時是在乾隆中葉,即18世紀50年代。而由滿,蒙、漢三族人民組成這個王朝,實際上還遠遠在清朝入關以前。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把國號大金改為大清,臣下所進呈的勸進表就是由滿、蒙、漢三種文字寫成的,充分表明這個王朝是由滿、蒙、漢三種人組成的。據我來看,這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因為到了16世紀、17世紀時,漢滿蒙等中國各民族已經迫切需要統一。這一點,我們從明朝與女真部族即後來的後金打的交道,明朝跟蒙古打的交道可以看得很清楚。那個時候中原的明朝和東北的滿洲、北方的蒙古,時而打仗,兵戎相見;時而通過和談規定明朝歲贈女真、蒙古多少物資,並進行互市。打也好,和也好,目的無非是女真人要拿人參、貂皮來換中原地區的緞布、糧食和農具,蒙古人要拿他們的馬來換中原布帛、粟豆和茶葉。歲贈互市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時,就打進來掠奪。一邊進行掠奪,一邊要挾舉行新的和議,增加歲贈。這說明邊區發展到16世紀、17世紀時迫切需要中原地區的農產品和手工業品。當然,中原地區也需要邊區的人參、貂皮、馬匹等等。但是比較起來說,邊區更需要中原的物資。所以說,通過互市,通過戰爭,最後需要統一。因為統一之後,只要中原能用布匹、糧食等物資滿足邊區的需要,就可以平安無事,統一就可以鞏固下來。所以我說清朝之所以能造成大統一的局面並且鞏固下來,是順應了歷史的潮流。是歷史的發展自然形成的。有人說,清朝這樣大的版圖完全是內外擴張的結果,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清朝對於蒙古用兵不能算是窮兵黷武,就象漢武帝對匈奴用兵不能算窮共黷武一樣。漢武帝對付朝鮮、東越、南越,可以責備他是侵略,對付匈奴就不能算是侵略。他不對付匈奴,匈奴要打進來。唐太宗對付突厥也不能算窮兵黷武。同樣清朝對付准噶爾也是不得不然。在那時候,准噶爾氣勢洶洶,佔領了整個新疆、青海、西藏、外蒙,矛頭指向清帝國統治下的內蒙,如果不把噶爾丹打敗的話那還得了?那就可能再次出現邊疆民族入主中原,即厄魯特入主中原,再來一次改朝換代。要改朝換代可不是容易的。從當時情況看起來清朝還是比准噶爾進步點,讓清朝統治中原地區比讓准噶爾統治中原還是要有利一點吧。所以說清朝打敗准噶爾,不能說他是窮兵黷武。這是你死我活的斗爭。清朝把准噶爾統治的地區一一收入版圖,這是為了徹底打垮准噶爾而必須要採取的措施,不是存心要去征服這些地方。清朝那時候並不是擴張主義者。我們知道,清朝打敗准噶爾之後,阿富汗、浩罕、巴達克山等中亞的一些小國,曾經一度要加入清朝,但清朝拒絕了,僅僅把這些國家列為藩屬,以當時清朝的兵勢、兵威所加,要進一步向中亞擴展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清朝並沒有這樣做。可見清朝之所以有這樣的版圖,決不能說他是擴張主義者,這是順應歷史潮流。所以說清朝在18世紀時形成的這個版圖是中國歷史發展的結果,拿這個版圖來作為歷史上中國的范圍應該是恰當的。有人主張拿今天的國土作為歷史上中國的范圍,我們認為那是不恰當、不應該的。要是那樣的話,豈不等於承認沙俄通過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割讓的烏蘇里江以東、黑龍江以北的地方,本來就不是我們的地方嗎?事實上在清朝以前,烏蘇里江以東、黑龍江以北已有幾百年是在中原王朝直接統治之下的。再如大漠以北的蒙古高原,現在屬於蒙古人民共和國。這個國家是不是歷史自然發展形成的呢?不是。1911年、1921年兩次蒙古獨立,都是後面有第三者插手的,要是沒有第三者插手的活,它不會脫離中國。歷史發展的自然趨勢是蒙古地區不論漠南漠北部應該和中原地區聯系在一起的。到了20世紀,到了1911年、1921年,由於第三者的插手,結果分裂出去了。這不是自然發展的結果,這是帝國主義宰割中國的結果。所以我們不能說歷史上的中國只包括漠南的內蒙古而不包括漠北的外蒙古,盡管我們現在是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所有的北方民族,匈奴也好,鮮卑也好,柔然也好,突厥也好,回紇也好,全都是同時分布在漠南和漠北的。要是我們以今國界為依據處理歷史上的民族,那該怎麼辦?同一個政權統治之下的一個民族,漠北的不算中國,漠南的才算中國,這就沒法辦了。但我們要是採用1840年以前的清朝版圖為歷史上中國范圍就好辦。出現在漠南漠北的蒙古以及歷史上所有的民族,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不能因為今天在蒙古人民共和國之內就不算歷史上中國的民族。當然,我們講中國史的時候應當把這些民族作為中國史上的民族。但我們也不反對蒙古人民共和國在寫它的歷史的時候把這些古代民族寫成它的先民。
https://tieba..com/p/2281044672?see_lz=1
7. 中國是不是有一個歷史朝代被完全抹去而且一點史料都沒留下的朝代是哪個朝代具說這個朝代極其繁榮富強
虞朝,雖然如今的歷史書對唐虞的表述只停留在堯舜的舉賢禪讓上,但唐虞王朝在春秋時期可是被作為真實的歷史來看待的!比如《論語》中曾記載:「唐虞之際,於斯為盛。」他們認為唐虞是一個類似於大同社會的太平盛世時代。
8. 舊中國的歷史
舊中國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壓迫下,一步一步的向社會主義過渡。
建議看一下《中國近代史》,你會明白中國的近代化經歷了怎樣艱辛的歷程!
9. 中國iptv(魔百和)怎麼刪除歷史
魔百盒的最右方有一個按鈕,長按大概幾秒鍾就可以恢復出廠設置,刪除歷史
10. 中國屈辱歷史的資料
成為第2位粉絲
舊中國曾經蒙受的恥辱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我國共與列強簽訂了近條不平等 條約,每一條都是我國被欺負侵略的證據。 恥辱有哪些光列舉是沒有用的,而且也很難做到全面,以戰爭宏觀的 角度,我國在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賠償英國軍費白銀 2000萬兩,被迫開放5口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 賠償軍費白銀給英法各800萬兩, 開放營口、天津、大連、南京、鎮江、淡水、台灣、汕頭、瓊州等 11處為通商口岸,拆毀大沽至北京的炮台。在此期間英法聯軍攻佔 北京,掠奪並焚毀了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
1867年日本挑起戰爭侵略台灣,被台灣軍民擊退,就是這樣,腐敗 無能的清政府還是賠償了日本軍費50萬兩 1877年中法戰爭爆發,中國軍隊節節勝利,法國戰敗,而中國「不敗而敗」。簽訂中法條約,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佔領,允許法國將鐵路修進中國內地。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日本索取軍費白銀兩億兩,割佔中國遼東半島,澎湖列島,台灣島。日本商船可以進入重慶。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大肆屠殺,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賠償10國白銀共9億多兩,分36年還清。中國政府保證嚴厲鎮壓一切反帝活動,懲辦對鎮壓不力的官員。在這次空前的浩劫中,慈僖竟然厚顏無恥地向列強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充分表現了她投降賣國的奴才嘴臉。
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戰場竟然設在中國,清政府表示中立,無數中國人在這樣列強爭奪中國領土的戰爭中喪生。
1931年「918」事變爆發,日本侵佔東三省,並向中國內地步步侵略。
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共傷亡人口3500多萬人。
1950年朝鮮戰爭中國傷亡100多萬,但最後我們贏了。 朋友,這就是我國1840~1949百年國恥的梗概,南京大屠殺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落後就要挨打,只有國家富強了,才能讓這樣的悲劇不會在中國的土地上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