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目前世界紀元公元前後的劃分的方法是以什麼為標准
耶穌誕生的那一年作為元年的紀年法,此前一年則稱為公元前一年,此後一年就叫做公元一年。公元無零年。每十年被稱作一個「年代」,如9x年為九十年代,但每百年的前二十年一般不稱「年代」,而稱某世紀初。
公元即公歷紀元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由來基督教在歐洲的創立興起,以耶穌誕生的那一年定為公元紀年,所以也有人稱為基督紀元。它是由義大利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歷加以改革制定的一種歷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行。公元前與公元後以公元為准。
(1)世界歷史紀元擴展閱讀:
西元紀年在八世紀以後才被西歐基督教國家應用。即使教皇也一直是用在位期間為紀年記錄文件的。到了十一至十四世紀的時候,西元的概念才普及。而西元成為世界主流也是歐洲殖民的結果,同時也傳播了格里歷,成為國際通行的紀年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法、紀年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西元紀年,但仍然並用我國傳統農歷,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
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西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西元」。
世界各國關於紀年的方法有很多,還有干支紀年法、道教歷法、帝王年號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佛教紀年、伊斯蘭教紀年、猶太教紀年、日本紀年、希臘紀年等。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從黃帝紀年開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年法」,即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
由於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所以大多數對公元紀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學家和世界上大多數權威天文機構,都明確支持21世紀始於2001年的說法。
② 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的事件是什麼,這個事件在世界歷史上發展進程中有什麼
為【十抄月革命】;
{十月襲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開辟了人類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時代,使馬克思列寧主義傳遍世界,極大的震撼了資本主義世界。 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嶄新的社會制度由理想變為現實。它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消滅剝削和壓迫的不平等社會,第一次嘗試建設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的美好社會。十月革命沉重的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極大的鼓舞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改變了俄國歷史的發展方向,用社會主義方式改造俄國的道路,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毛澤東在1949年寫了一段這樣的論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
③ 目前世界紀元以什麼劃分
公元是「公歷紀元抄」的簡稱,襲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歷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這種紀年體系開始在歐洲各國採用。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中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歷月、日,但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
④ 世界歷史的一個紀元指的是二戰之後的什麼國際格局
解析二戰後的世界格局
李英風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國際關系結構。而一種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種力量經過不斷的消長變化和重新分化組合,從量變逐漸發展到質變,構成一種相對穩定的均勢。一種世界格局的解體,則是由於這種穩定的均勢被打破,再也無法保持下去了。
二戰後,西歐國家百廢待興。法西斯德國、日本成為戰敗國,法國和英國受到嚴重削弱,歐洲的政治中心地位基本喪失。美國經濟、軍事實力膨脹,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蘇聯的政治、軍事實力因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而逐漸增長,成為世界上唯一可以同美國相抗衡的國家。法西斯被消滅,美國和蘇聯兩國失去了合作的基礎。美蘇兩國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和對立加劇。兩國由戰時同盟關系演變為對抗關系,隨著1949年「北約」組織和1955年「華約」組織的成立,兩極格局最終形成。雙方進行了長達三十年的爭霸斗爭。
80年代由於蘇聯長期推行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存在著嚴重弊端,政策上的失誤積累了許多社會問題和民族問題。戈爾巴喬夫上台後推行背離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方向的政治體制改革。西方長期對蘇聯實行的「和平演變」戰略。蘇聯在長達69年中,未能推動現代化經濟建設的持續發展,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從而在美蘇爭霸中處於劣勢,導致了兩極力量對比失調,曾經強大的蘇聯最終解體。蘇聯的解體,終於導致了世界兩極格局的崩潰。蘇聯的巨大變化,產生了極為廣泛和深遠的國際影響。國際力量對比嚴重失衡,國際關系根本改觀,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加快。
當今世界的格局由兩極發展成「一超多強」,「一超」是美國,「多強」是指日本、歐盟、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國家聯盟。當今的世界格局可以類比成一個五角形,不過其中的一角要勝於其他角,因為美國無論從經濟和軍事力量來講都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美國從二戰後一直保持了資本主義強國的優勢,俄羅斯、日本、西歐、中國的力量均有不同的發展,在國際舞台上發揮了各自的作用。目前,美國仍將保持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一超多強」的局面還將繼續下去。並且彼此相互競爭、相互制約,使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受到更多的約束和限制,有利於世界的安全、穩定和發展。
從長遠看,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多極化的趨勢早在20世紀70年代已初見端倪。70年代,歐共體和日本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在很多經濟領域趕上或超過美國,西歐、日本和美國競爭激烈,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了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崛起並在國際事務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多極化的格局不但是一個多面體,更重要的是各極(或各個力量中心)之間的關系不再像「兩極」格局時期那樣以對抗為主,而是在新的國際大系統中,各極或各個力量中心為了它們的共同利益,在和平共處的前提下,以協調作為處理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美蘇兩極格局下的國際體系的主要特徵是冷戰對峙,即高度軍事對抗籠罩下的消極和平和集團對立,中小國家基本上無發言權以及受到極大限制。在多元化的國際格局中,各種國際力量、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可以在各方面開展廣泛的交流、多方進行協調、多邊參與國際事務的管理、各國和各個集團間競爭共處。因此,國際體系由兩極化時期的相對封閉走向多極化時期的開放,有利於世界和平和發展,是歷史的進步。
作者簡介:李英風山東臨邑二中歷史教師,從教十餘年教學成績優異,是歷史學科帶頭人、市教學能手,曾多次在《新課程》等報刊發表文章。
⑤ 世界歷史上還有過哪些紀年法
1、公元紀年法:這是我國今天採用、也是世界上通用的紀念方法.
2、干支紀年法:干支紀年是我國古代最基本的紀年方式之一.最早的記載見於《淮南子?天文訓》,但西漢時這種方式還不通行.自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開始干支正式用於紀年.干支紀年在中醫古籍中有廣泛的應用.
3、年號紀年法:我國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紀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
4、民國紀年法:1912年中華民族成立後,定1912年為民國年號.從此又有了民國紀年法.
5、生肖紀年法:十二生肖之說起於東漢,漢前未見記載.生肖可以用來推算一個人的年齡、出生的年份,歷史上也使用過生肖紀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兒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號,鼠兒年即甲子,為公元1324年)的記載.
5、星歲紀年法:戰國時代,天文占星家根據天象紀年,有所謂星歲紀年法.星指歲星(即「木星」),歲指太歲(古代天文占星家設想出的假歲星,又叫歲陰、太陰).故有歲星紀年法和太歲紀年法.
(5)世界歷史紀元擴展閱讀
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採用公元紀年。
這種紀年體系開始在歐洲各國採用。中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歷月、日,但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
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
世界各國關於紀年的方法有很多,不過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公元紀年法。除此之外,還有干支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日本紀元等。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
由於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而沒有「公元0年」,所以大多數對公元紀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學家和世界上大多數權威天文機構,都明確支持21世紀始於2001年的說法。
⑥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紀年法
我國古代一直延續的是干支紀年法,從漢武帝開始,又有了年號紀年法。
在中華文明圈的國家,基本使用的是中國帝王紀年。(當然,他們本國又有自己的帝王紀年。)。
日本受漢文明影響很深,但是他們學習中國之後,一直採用的是自身的紀年方式,比如,日本現在存在三種紀年,一種是黃道紀年,以日本神武天皇即位為元年開始算起;一種是年號紀年,是以日本在位天皇年號為算。
其他國家,有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等。
而在歐洲,在羅馬教皇確立基督教為國教之前,各國都有自己的紀年法。
古代巴比倫王國:納波納沙爾紀年(巴比倫紀年) 以第四王朝國王納波納沙爾登基的公元前747年為紀元。
古代希臘:希臘紀年,以宙斯創世的公元前5598年為紀元
古代羅馬:不得不說,羅馬的紀年比較混亂,一會兒使用古羅馬紀年,興起之後以創建羅馬城的公元前753年為紀元。一會兒是「××和××執政之年」等等。
瑪雅王國:瑪雅紀年,以傳說的世界大洪水第一次結束的公元前3373年為紀元。
阿拉伯帝國:他們採用的伊斯蘭紀年,以穆罕默德出走的公元622年為紀元。
至於目前國際通用的「公歷」紀年,或者說基督紀年是:公元525年,一個叫狄歐尼休的僧侶,為了預先推算七年後(即公元532年)「復活節」的日期,提出了所謂耶穌誕生在古羅馬國王戴克里先在位248年前的說法,並且主張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起算點的紀元,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會把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並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到1582年羅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歷時,繼續採用了這種紀年法。格里高利歷是純粹的陽歷的一種,最初用於計算「復活節」。由於格里高利歷的陽歷精確度很高,而為國際通用,所以被稱為公歷。從此,教士所臆造的耶穌誕生的年份便被稱為公元元年。
⑦ 世界歷史使用的公元元年是哪一年
耶穌生辰,也就是公元前2年。
公元是沒有0年的,起點就是公元1年。
以前歐洲不叫公元歷,叫西元歷
⑧ 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的事件是什麼,這
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的事件是俄國十月革命。毛澤東《矛盾論》一:「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常識歷史篇。
⑨ 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年份是怎麼統一的
採用公元紀年體系,使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年份統一,公元227年,在採用公元紀年的國專家也是公元227年。
中華人屬民共和國的歷法、紀年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西元紀年,但仍然並用我國傳統農歷,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西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西元。
(9)世界歷史紀元擴展閱讀:
公元紀年體系起源
現行西歷即格里歷,又譯國瑞歷、額我略歷、格列高利歷、格里高利歷,稱西元。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裡利烏斯改革儒略歷制定的歷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行。「公元」產生於公元6世紀。當時,為了擴大教會的統治勢力,僧侶們幾乎把任何事情都附會在基督教上。
公元525年,一個叫狄奧尼西的僧侶,為了預先推算七年後「復活節」的日期,提出了耶穌出生於古羅馬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284年的說法,主張以耶穌出生之年作為起算點的紀年方法,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會把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並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
⑩ 求世界所有紀元方法(現在還在用的)
公元(A.D)(B.C.為紀元前或公元前的縮編)
起源:
相當於公元532年時,基督教僧侶戴奧尼修斯.埃克西鳩厄斯(DionysiusEuiguus)提出建議,稱耶穌誕生雩532年前,應以次年作為耶穌誕生後533年,由此開始紀年,逐漸為世界各國採用。(據後來推算,一般認為,耶穌的生年實比戴奧尼修斯.埃克西鳩厄斯的說法早年)。公元元年相當於我國西漢平帝元始元年。
歷法計算方法:
太陽年發。一年十二個月。平均365天,潤年366天。四年置一潤年。放在二月末,但能被100整除而不能為400整除的年不置閏日。
伊斯蘭教紀元(希志來歷)(AfterHejira[A.H.])
使用地區:
伊斯蘭教國家(伊朗採用伊斯蘭教歷的太陽年法)。
起源:
以伊斯蘭教祖穆罕默德從麥加逃往麥地納的這一年(公元622年)作為伊斯蘭教歷紀元元年(希志來的本義是「遷移」)。
歷法計算方法:
伊斯蘭教歷法分太陰年法和太陽年發兩種。太陽年法供宗教儀式之用。通常用的伊斯蘭教歷紀元即指太陰年法的年歷紀元,伊斯蘭教歷的太陰年法,一年十二個月,奇數月份均為30天,偶數月份均為29天,平年354天,閏年355天。每三十年為一周期,每周期的2、5、7、10、13、16、18、21、24、26、29年為閏年。伊斯蘭教歷的太陽年法,一年十二個月,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133年置閏31次。
同公元的關系:
伊斯蘭教紀元始於公元622年7月16日。一.太陰年法。每一太陰年比太陽年少11日,故公歷每32年在伊斯蘭教歷應為33年。以此計算,公元1949年10月1日等於伊斯蘭教歷紀元1368年12月7日,伊斯蘭教歷紀元與公元紀年的換演算法:因伊斯蘭教歷一年為公歷一年的0.970224,又因伊斯蘭教歷紀元1年1月1日相當於公元622.5476年,故得公式:0.970224×(所知伊斯蘭教歷紀元-1)+622.5476=所求公歷紀元。據此公式同樣可由公歷紀元推算出伊斯蘭教歷紀元。二.太陽年法。公元1976年為其紀元1355年。
猶太紀元(JewishEra[AnnaMundi;A.M.])
起源:
根據所謂的上帝於其紀元開始時間創造世界的神話。
歷法計算方法:
猶太歷元旦一般在公元9月5日至10月5日之間。
同公元的關系:
猶太紀元始於公元前3761年10月7日。公元1949年10月1日等於猶太紀元5710年1月8日。
佛歷紀元(BuddhistEra[B.E.])
使用地區:
佛教國家。
起源:
以佛教教祖釋迦牟尼逝世時算起。
同公元的關系:
佛歷紀元始於公元前543年(但歷史學家一般認為,釋迦牟尼逝世應為公元前487年)。公元1949年為佛歷紀元2492年。2008年為佛歷紀元2551年。
緬歷(加車般車)紀元(Burmese[Kacchapancna]Era)亦稱小歷(ChIasakarat)
使用地區:
緬甸和泰國民間使用。
起源:
始於緬甸蒲甘布波修羅漢(PqpaSawrahan),一說始於泰國古代的帕拉(Phara)王。
同公元的關系:
緬歷紀元始於公元638年3月。
日本紀元
使用地區:
日本。
起源:
日本紀元主要有兩種。一。開國紀元,從所傳第一代天皇即位年起算起。二。以現在天皇年號(昭和)紀年。
歷法計算方法:
歷法先使用公歷。
同公元的關系:
一.神武天皇(第一代天皇)即位年,公元前660年。公元2008年等於日本開國紀年2668年。二。公元1868年等於明治元年;公元1912年等於正大元年;公元1926年等於昭和元年(大正15年);公元2008年等於昭和83年。
尼泊爾紀元(NakaEra)
使用地區:
尼泊爾。
同公元的關系:
尼泊爾紀元始於公元879年。
塞種紀元(印度)(SakaEra)
使用地區:
南印度及印尼一些地區。
起源:
一說起自貴霜王伽膩色伽登基,一說起自摩訶刺陀王塞利瓦哈納逝世。一說起自納哈帕納家族的塞種王公(塞種為原居中亞的一個種族,公元前二世紀南移,深入印度內地,建立若干王國)。
歷法計算方法:
太陽年法。印度從1957年3月22日起,制行統一的全國歷法,該歷法即以塞歷為基礎。它的一年十二個月,平年365天,前五個月為31天,後七個月為30天,閏年366天。置閏法是以塞元年數加78,然後接公歷紀元的方法加閏年。
同公元的關系:
塞種紀元始於78年3月3日。公元2008年等於塞種紀元1930年。
襖教紀元(ZoroactrianEra)
使用地區:
在印度和伊朗的襖教徒。
同公元的關系:
襖教紀元始於公元632年6月16日。
檀紀
使用地區:
南朝鮮(韓國)。
起源:
以相傳朝鮮開國的君主檀君在王儉城即位起算。
同公元的關系:
檀紀紀元始於公元前2333年,公元2008年為檀紀434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