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滅道事件
大規模滅道只有北周武帝的滅佛、道事件,這次是滅佛同時滅道,勒令修道者還俗,目的是解決佛教、道教信徒過多,寺廟道觀佔用大量土地財產和人口,與朝廷爭利的問題。
② 中國歷史上的幾次佛難
我國歷史上發生過四次由朝庭嚴厲限制佛教活動,從毀像、破廟、焚經、令還俗、收寺產、乃至對僧人處以極刑等等。
第一次滅佛的背景。晉朝以來在朝庭的提倡下,佛教超大膨脹,寺廟里有他們的法律——僧律;有自己的武裝組織——僧兵;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寺產;僧人不交捐納稅不服兵役也不出勞役;俗人犯了罪,逃入寺廟中削發為僧,政府就奈何不得他了,寺廟成了無數個國中之國。 從北齊始,皇家崇佛,全國有寺廟四萬所,僧尼三百萬人,佔全部人口的七分之一還多。如此狀況使朝庭財稅大量流失,徵集兵員,徵用勞役人員也成了問題,佛教也開始走向自己的反面。 第一次大規模的滅法發生在南北朝的北魏時期。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二月(公元 4 4 6 年)長安發生兵變,太武領兵親征,部隊在長安不遠的地方駐營,附近有個佛寺,兵士們沒事時,到寺里看玩,發現寺里有很多刀槍甲盾,回來就給他們的頭頭講,這頭頭去看了確實如此,於是報到一個叫崔浩的官員那裡,崔浩上報太武帝,太武下令搜查。這一搜可不得了,搜出了大量武器,和長安叛軍的往來信件等,更有甚者是還搜出多個暗藏在密室中,供僧人淫樂的年青婦女。太武帝大怒,下令:毀長安一切佛像胡經,凡暗藏武器淫樂婦女的,無論老少一律活埋擊殺。其餘罰為奴。並召令四方用長安之法,自此魏境寺不復存,由於太子南安王的保護,有些沙門得以逃走,只留下一條性命。 太武滅法不久,正當壯年的太武突然病故,反對滅法的人找到了借口,說是滅法而得罪了菩薩,故遭此報應。大家把這股惡氣發泄在那個替罪羊崔浩身上,說是他蠱惑皇上滅法,罪該萬死,結果滅族。佛教在魏境也得以死後復生。
第一次滅佛不到一百年,佛教又超常規發展,到了南北朝的北周武帝宇文邕當政時期(公元 5 6 1 年至 5 7 8 年在位),周武帝滅北齊後,召五百大僧人入宮,宣布廢佛,令僧尼還俗,並允許辯論。有叫慧遠的僧人與武帝辯論,最後慧遠詞窮理屈,只能拿出所謂的阿鼻地獄(佛經中描述的極為殘暴的地獄)相威協,武帝滅佛意堅決,回答說,只要百姓得樂,我也願意受地獄之苦。這次滅法只毀像破塔燒經,令僧尼還俗,不殺僧人。共還俗僧人 300 萬 人,退寺院 4 萬座,這是歷史上的第二次滅法。
唐太宗李世民倡道教,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兩口子都崇佛,玄宗李隆基也崇佛,按照佛教的教規,他不能和楊玉環同床共枕的,為了搞到楊玉環才改信道教,封楊玉環為太真人。大家熟知的唐朝的安史之亂發,太子李亨自登帝位,稱肅宗。在大將郭子儀李光弼的軍事打擊,和安祿山內部爭斗兩個原因的作用下,安史之亂得以平息。可是這個肅宗皇帝始終認為是他手下一個叫不空的僧人念經,求得佛祖的保佑,才使得這場大亂平息,真是莫名其妙。 後來的憲宗皇帝李純竟然在皇宮中迎佛骨,有名的大文學家韓愈,因為上書反對迎佛骨進宮,結果被削職發配到嶺南的潮州。途中寫下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的千古傳誦名句。公元 840 年唐武宗李炎即位,這個人堅信道教,偏偏不信佛。在位時多次下令抬高道教地位,限制佛教活動。顯德二年四月(公元 845 年)下詔陳佛教之弊,毀寺還俗僧尼,收寺產良田。凡欲出家的需有家長之命。惟兩京、大名、京兆、青州可設戒壇。禁僧俗捨身、斷手足、煉指、掛燈、帶鉗之類幻惑流俗。令兩京及諸州每歲造僧帳,有死亡歸俗皆隨時開落。是歲天下寺院僅存 2694 所,廢 30336 所,留僧 42444 人,尼 18756 人。
第四次滅佛發生在公元 955 年,這時歷史已經發展到了五代十國的後周,後周世宗柴榮在位。這年的五月,世宗下詔:惡僧尼耗碩天下,非敕額者悉廢之。上都、東都兩街各二寺,每留僧 30 人,天下節度使、觀察使治所,及同州、華州、商州、汝州各留一寺,列三等,上留僧 20 人,中留 10 人,下留 5 人。余僧、尼、大秦穆護、妖僧皆勒歸俗。寺非留者,令立毀撤,遣御史分道督之。財貨田產並沒官,寺材以茸公廨驛舍,銅像鍾磬以鑄錢。還俗僧尼 261000 人,收寺院奴婢 15 萬人。 這四個滅佛的皇帝中,有三個皇帝的帝號帶武字,另外一個皇帝是周世宗,史家將這四件事聯系在一起,稱「三武一宗滅法」。 為了適應中國的國情,後來有些僧人創立了叢林制度,僧人不再以化緣為生活主要來源,寺廟開田種地自給自足,過去啥事不幹的和尚們,也捲起僧袍下地幹活,漸漸緩和了寺廟與政府的矛盾,從那以後再也沒有發生滅佛的事。 唐中期以後,歷朝都嚴格控制僧尼數量,凡剃度出家都得政府批准,得拿錢向州縣政府購買度牘,才是合法的專業神職人員。清乾隆年間,廢除了這一制度。職業僧人由此大增。
求採納
③ 中國歷史難學啊。
盤古開天闢地
女媧摶土造人
三皇五帝夏商周
春秋戰國百家聚
秦王掃六合
大漢雄風起
三國兩晉南北朝
隋唐又統一
唐威通天下
宋韻建海隅
遼金元明清
王朝至此完
④ 中國歷史名人經歷的磨難有那些,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司馬遷遭復腐刑而續編《史記》,他的動制力來自於: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明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生於憂患者: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受腐刑而終有為者,蔡倫,鄭和。
漢宣帝劉詢(劉病已)流落江湖多年,遍嘗人間辛酸,後為西漢王朝中興之主。
朱買臣,本為一打柴樵夫,後為名臣。
劉備,一個編席販履的下層人士,入伍參軍,歷經磨難,後來還當了蜀漢皇帝。
朱元璋,年輕時為混口飯吃,乞丐,和尚都當過,從賊造反,歷盡艱辛,終於開創大明三百年江山,為一代令主。
朱元璋的後世子孫朱-鎔-基,是一個孤兒,後為共和國歷史上著名的鐵腕總理。
⑤ 蜀道難里詩人為何要先寫蜀道歷史
《蜀道難》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詩襲用樂府舊題,以浪漫主義的版手權法,展開豐富的想像,藝術地再現了蜀道崢嶸、突兀、強悍、崎嶇等奇麗驚險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藉以歌詠蜀地山川的壯秀,顯示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自然的感情。全詩二百九十四字,採用律體與散文間雜,文句參差,筆意縱橫,豪放灑脫,感情強烈,一唱三嘆。詩中諸多的畫面此隱彼現,無論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觀,林木之荒寂,連峰絕壁之險,皆有逼人之勢,氣象宏偉,境界闊大,集中體現了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深受學者好評,被譽為「奇之又奇」之作。
⑥ 中國古代的道指的是什麼啊
「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范疇。用以說明世界的本原、本體、規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學體系中,其涵義有所不同。
老子所說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老子所寫的《道德經》是關於「道」的經典著作。)
孔子所說的「道 」,是「中庸之道」,是一種方法;
佛家所說的「道 」,是「中道」,佛家的最高真理。所述道理,不墮極端,脫離二邊,即為中道。
道:一首一走,第一次走的路、第一次用的方法才叫道,重復別人做過的事不叫道。走不一樣的路,堅持創新才能生道。
道的原始涵義
道的原始涵義指道路、坦途,以後逐漸發展為道理,用以表達事物的規律性。這一變化經歷了相當長的歷史過程。《易經》中有「復自道,何其咎」(《小畜》),「履道坦坦」(《履》),「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復》),都為道路之義。
《尚書·洪範》中說:「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盪盪;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這里的道,已經有正確的政令、規范和法度的意思,說明「道」的概念已向抽象化發展。
春秋時,《左傳》曾有「臣聞小之能敵大也,小道大淫。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和「王祿盡矣,盈而盪,天之道也」之說。這里的道帶有規律性的意思,表明道的概念已逐步上升為哲學范疇。
老子論道
到了春秋後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成為道家的創始人。在老子以前,人們對生成萬物的根源只推論到天,至於天還有沒有根源,並沒有觸及到。到了老子,開始推求天的來源,提出了道。他認為,天地萬物都由道而生。他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老子》二十五章)。
對於老子所說的道,歷來解說不一。有的認為,道是精神性的本體,是脫離物質實體而獨自存在的最高原理,主張老子的道論是客觀唯心主義。有的則認為,道是宇宙處在原始狀態中的混沌未分的統一體,主張老子的道論是唯物主義。老子認為道生成天地萬物的過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道生成萬物之後,又作為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而蘊涵於天地萬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無間不入,無所不包。道雖存在於天地萬物之中,但它不同於可感覺的具體事物,它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是構成天地萬物共同本質的東西。所以,「道」存在於人類語言及圖文之外,心靈可以感知而無法言傳和圖示。——不能靠感覺器官去體認,也難以用普通字詞去表示,只能用比喻和描述來說明它的存在。
對於世界的統一性,老子作了天才的推測和描述。老子的道論,對於後世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道論的演變
略後於老子的范蠡,把天道看成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他認為,人事必須「因陰陽之恆,順天地之常」,違反客觀規律,必然招致災禍。「夫人事必將與天地相參,然後乃可以成功」。他說的天道主要指陽至而陰,陰至而陽,盈縮轉化,周旋無盡的矛盾運動法則。天時於己不利時要主動退避,天時對已有利時要積極進取。范蠡受老子道論的影響,說「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驕,勞而不矜其功」(《國語·越語下》)。但他主張適時積極進取,對老子貴柔守雌的思想又有所批判和修正。
戰國時期,齊國稷下道家用「精氣」來說明道,把虛而無形的道看作是流布於天地之間、遍存於萬物內部的「精氣」。說:「凡道,無根無莖,無葉無榮。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管子·內業》)。老子曾把道表述為「沖氣」,並說「其中有精」。稷下道家從唯物的方面進一步發展了老子的這一思想,把道表述為無所不在而又富有生機活力的精氣。精氣說對後來中國醫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但它賦予精氣以靈性,有神秘化的傾向,與唯心主義劃不清界限。
莊子是戰國中後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道是世界的終極根源,是無所不覆、無所不載、自生自化、永恆存在的宇宙本體,否認有超越於道的任何主宰。他還認為不可能給道提出明確的規定,「道不當名」,「道昭而不道」,即使取名為道,也是「所假而行」。所以只能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大宗師》)。對於莊子的道,當前學術界有人認為是獨立自存、超越時空的絕對精神,並以《莊子》書中「物物者非物」之語為根據,證明道是非物質性的造物主;也有人認為道是指具有無限性和永恆性的、產生了天地萬物並存在於其中的物質本體,並以《莊子》書中「通天下一氣」之語為根據,說明道就是物質性的氣。大多數學者認為莊子誇大了世界本原的神秘性,並把事物的相對性絕對化了,否定事物之間的差別,表現為相對主義,他的道論具有明顯的唯心主義傾問。
韓非汲取並發展了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提出了關於道、德、理三者互相關系的學說,辯證地處理了它們的關系。他認為,「道者,萬物之始,……萬物之源」,是「萬物之所然」、「萬物之所以成」。把道視為物質世界的普遍規律,天地萬物存在與發展的總依據。他還認為,「道」是終極范疇,是萬物的普遍規律,而萬物的特殊本質就是「德」,「德者,道之功」;萬物的特殊規律就是「理」,道是「萬物之所稽」,「萬物各異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把道、德、理的關系視為物質世界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無限性與有限性的辯證統一。
戰國時期儒家學者所著《易傳》也提出關於道的學說,認為道就是對立面相互轉化的普遍規律。《周易·系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把一陰一陽相互轉化視為道。又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把道視為無形的抽象規律,與有形的具體事物區別開來。
到宋代,張載以道為氣化的過程,說「由氣化,有道之名」;程頤、朱熹則以道為理,表現了氣本論與理本論的不同。
在中國哲學史上,道這一范疇是道家提出的,後被各家學說所接受,雖各有不同理解,但已成為宇宙本原、普遍規律性的代名詞。它對於提高理論思維水平,探究事物的本原和規律性,曾起促進作用。
金文中的「道」字新解
「道」字不見於甲骨,但見於金文,其形象是手托著首(腦袋)或直接將腦袋藏在衣服中(見圖),意思就是用衣服把頭蒙起來,用來表示一種人們必須走通而到達目的地的路徑,但走起來就像用衣服蒙著頭一樣,要摸索著前行。如果不是迫切希望前往的目的地,沒有人會像被蒙上頭一樣走向一條陌生的路徑。蒙頭確實與行走緊密相關,如果我們被突然蒙上頭,第一個感覺就是寸步難行。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人的雙眼在保持身體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蒙上雙眼一般就很難保持行走時的身體平衡。所以,金文中的「道」字,指的應該就是陌生而必須走通才能到達目的地的路徑。這可能就是古人單用「道」字表示道理、法則、規律之類抽象概念的原因所在,例如,治國之道、為人之道、養生之道等。
[編輯本段]道教中的「道」:「道」的含義、特徵和根本
道的含義
道是過程。這是道的第一層含義。道不僅是對萬事萬物的系統性、整體性的概括,而且是對萬事萬物發展過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道不是一種靜態的形而上實體,而是一個過程。道的過程性表現為道生萬物的過程,即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說,道轉化為一,一轉化為二,二轉化為三,三轉化為萬物。在這一過程中,道循環往復,「周行而不殆」,它的運動周期是「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它逐漸的離開,離開得越來越遠,遠到一定程度又返回來。萬物又復歸於道。道的過程性是由只能用混沌理論說明的各種關系構成的,因此,道也是關系。
道是本原。這是道的第二層含義。道是天地萬物之母,無和有都來自道,是道的不同角度的名稱。這是最為玄妙和深奧的。道是萬物的本體和來源。天地萬物都是由道演化而來。道作為本原,是混然一體的東西。老子指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就是說,道是天下萬物的本原,這里「始」、「母」、「根」、「門」等等都含有本原的意思,但是,它們有層次的區別。作為本原,它具有唯一性,它無前無後,無上無下,「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它象是在天帝的前邊,然而在它之前卻沒有什麼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沒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了。作為本原,它是物質的東西,「道之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道是規律。這是道的第三層含義。道是物質運動的規律,道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終極原因。老子指出,「道者萬物之奧」,就是說,道是萬事萬物運動的規律。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道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貫穿於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萬物從道起源,又回歸於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復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發展的永恆規律。作為規律的道,是看不見,聽不著,摸之不得的。所謂「夷、希、微」,它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但是一切都受到它的支配和制約。道的規律是不可抗拒的,不能違反的。只有遵循道的規律,堅持「無為」的原則,才能把事情辦好。否則,「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違背了規律要受到規律的懲罰,下場是極其可悲的。
道是法則。這是道的第四層含義。老子把道視為必須遵循的法則,他說,「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他要求人們要堅持,遵循道的法則。又說,「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意思是要遵循古代的法則,駕馭現實的實有,以認識歷史的規律,這就是遵循道的法則的具體表現。廢棄了這一原則,有了仁義,「大道廢,有仁義」老子主張「唯道是從」,「貴食母」,即是要堅持道的法則,按道的法則做事。道也是觀察事物的永恆法則。「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就是說老子自己就是用道的法則觀察萬事萬物的,給人們作出了榜樣。老子認為,人們對道的法則的態度是有區別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等人能夠堅持道的原則,而且身體力行。至於其他人,肯定是相形見絀了。「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堅持道的原則的人,才能把自己有餘的奉獻給社會。是否按道的原則辦事,結果是不一樣的。「天下有道,卻走馬亦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堅持道的原則,天下和平安定,放棄道的原則,則會陷於兵荒馬亂之中。按道的法則去作,道會成全你的,「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最後,道的原則是最高原則,而且有很高的價值,「天之道,利而不害」。
道的特徵
道的客觀性。道是客觀的,它是萬物的本原。作為本原的道與自然是同一的,它就是自然,老子說,「道法自然」。「道之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夷希微」三者混而為一,它是沒有形狀的形狀,無物卻有象。道是真正的混沌,混沌是客觀存在的,它是無序的有序。「無」和「有」是道的別名,都是客觀的。道創生了萬物,而且養育萬物,道對萬物「生之畜之」。
道的普遍性。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象泛濫的江河,到處流淌,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有道的存在。道無時不在,「自古及今,其名不去」,道是永恆存在的。道的普遍性決定了它的巨大的包容性和蘊含性。「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它把大江大海都能包容,可見它的普遍性與無限性。「上善若水」,「水幾於道」。水是普遍存在的,當然道也是普遍存在的了。
循環往復。道的運動過程是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道永恆存在,運動不息,循環運行。「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從起點離開,越離越遠,達到一定限度,又返回來。它「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循環往復的運行,沒有衰敗的時候。總是從起點開始,最終又回到起點,形成一個園圈。這與太陽一天的視運動形成的園圈是很相似的,也與一個太陽年的周期類似,二者存在著同構性。東西南北的方位順序與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相認同。空間聯系著時間,時間聯系著空間,時空是統一的。從時間可以認識空間,從空間可以認識時間。
對立統一。道是一個復雜矛盾的統一,最大的矛盾莫過於陰與陽的矛盾,這類似於黑格爾的肯定與否定的矛盾。「萬物負陰而抱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陰與陽是道的功能和屬性,而道是二者的統一。與此相聯系的是「無」與「有」的矛盾,這二者是道的別名,道的化身。它們是相輔相成,相互轉化的。沒有「無」就沒有「有」,沒有「有」,就沒有「無」。此外,還有一系列矛盾關系,諸如,難易、禍福、強弱、剛柔、美惡、善與不善等等。老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辯證法大師。他的論述中,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
無為。無為是道之子,是道的本性,道的體現。天道自然無為,道「無為而無不為」。它什麼也不做,但是什麼都做成了。天得到它,變得清朗,地得到它,變得寧靜,無為的思想貫穿全篇。老子把道的自然無為,轉化到人身上,要求人們象道那樣自然無為。他指出「為無為,則無不治」。人們只要堅持無為的原則,什麼事情都能辦好。
道虛。道虛是道的狀態,它無形無象,無處不在,沒有邊際。它又無時不在,無始無終。它是最大的虛空,它產生出萬物,是萬物的宗主;裝載著萬物,永遠也裝不滿。它的作用無窮無盡,道虛的作用就是無的作用。它能化解萬物的矛盾,協調萬物的關系,與萬物混而為一。
《呂祖明道說》對「道」字的解釋
《呂祖明道說》中呂洞賓認為「道」字從「首」從「辵」,「首」指「先天一炁」; 「辵」義為乍行乍止。「有先天一炁之道存焉。何言之?性非此道不能圓,命非此道不能了,其事非人不敢言。故道家巧譬曲喻,而有玉液了性,金液了命之說。夫玉液金液者,即先天一炁之道也。其所以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者,此道也。鬼神所以能為造化之跡,而為二氣之良能者,亦此道也。」 「首者先也,取先天一炁之義也;辵者乍行乍止也。」
道,是天地萬物的客觀規律,無論是自然規律,還是社會規律。都是客觀規律的一部分,所以老子道家提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不違背道的規則而妄為,也就是不違背宇宙萬物的客觀規律而妄自非為,因為不違客背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而為,所以無所不為,就是什麼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觀規律。
那為什麼說道是不能說出來的,一說出來就不是恆常的道呢?因為人總結出來的道不一定是准確的道,比如說牛頓的萬有引力,就是道,曾是自然客觀規律的一條不可違背的法則,但後來愛因斯坦不也證明這條法則在微觀世界中行不通。這不就是非常道嗎?但我們人要認識客觀規律,就要給它下個定義,定個概念,這個概念就叫名,而這個名不是更篇離了客觀規律的實質了嗎?但終究要比不下定義的好,這是我對道德經的一個感悟。
道的其它釋義
道就是永恆的上帝。「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新約 約翰福音第1章1節)
其實老子認為「道」,與基督教的「道(上帝)」不謀而合。
道的根本
道:是自然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它客觀存在。左右社會和人類的發展,順應它去發展,社會才能健康和諧。人才會健康幸福。自然界才會長足存在。
我們中國最早談道的經典《簡易道德經》里所述:「簡,道之根。易,經之本。道,事物之行徑。經,事物之步法。無簡之道則曲,無易之經則荒。簡生道,道法於自然,失道無恆,循道而長。」說明了,簡是自然現象所依的最基本規律。道以這個規律為根本就成了事物的行徑。這個行徑即有規則的道。不是以簡為根本的行徑是曲折的。所以,正直的道就是出於簡即為簡生道,道的動作方法依賴於自然,取決自然就是真正的道。事物要是沒有這個道,就不會永遠地生存下去。要是遵循這個道,不但能長久地發展而且還會不地增長壯大。
道,無形無象,無聲無嗅,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但卻是產生天地萬物,主宰天地萬物的總能源。
道,又名真空、性、靈、炁、金丹、佛性,在不同的宗教和經典里,名稱叫法不一,但本質指的都是一個。
道是產生一切形式的根本,也是主宰一切形式的根本。人們唯有去除一切的形式,才能夠見道,此謂「為道日損」。可惜的是,當今大多的修道者和學術研究者,不是「為道日損」,而是「為道日增」,總想通過有為的方式,形式上的手段認識和了解大道,如此只能背道而馳。(東方陽熹)
道,就像水一樣,無聲無息無為而養萬物,此道之力,人不可及。唯有無為而尋道方可及道,另行他路必自損道行。
⑦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道在古代為什麼這么重要
想必李白的《蜀道難》大家都耳熟能詳。這首詩把蜀道的難度可以說推到了一個中國最難道路的之最上。但是光看這首詩,可能還很難體會道這個蜀道究竟有多麼難,也不會感受到蜀道在古代為什麼會有這么重要的原因。
三國時期蜀國大將姜維就曾在蜀道上藉助有利的自然條件屏障,利用險峻的地形,用3萬的士兵抵擋了了鍾會的10萬大軍。可想而知蜀道在軍事上的重要性。因為可以利用它的復雜山貌地勢作為一個天然的屏障,積極防禦占據軍事上的主動板。可以誰掌握了蜀道誰就掌握了大西南的軍事上的主動權。
蜀道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打通了中國的三大天府之國。將關中,漢中,成都這幾個富饒的地區連接起來,對經濟起著推動作用。另一方面蜀道是連接南北絲綢之路的橋梁。將整個交通體系融匯貫通,對中華民族的發展意義非凡。
⑧ 中國歷史上十大冤案
1、范雎進讒殺白起
白起是「戰國四將」之首(其餘三人是李牧、王翦、廉頗),是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後的又一個無人能及的統帥、將領。白起,善於用兵,為秦昭王辦事,在秦國統一六國的事情上立下過不世之功。白起一生征戰沙場三十七年,打下的戰役無數多長,並且,沒有一場敗仗。
最經典的戰役,也是在後世爭議最大的戰役便是白起參與指揮的——長平之戰。長平之戰坑殺了趙國四十萬人馬,使趙國一病不起;另外,白起還攻克了楚國都城,挖掘楚國先王的墳墓,使其他敵對國家聞風喪膽。
可以說,對於當時的秦國來說,是統一六國的最強候選者,因為秦國,文有范睢、武有白起,可謂是天下無敵。然而,壞就壞在這個范睢,他身為相國但是卻極度嫉妒白起,並且總是在秦王面前說白起的壞話,導致白起與秦王的誤會越來越深,
最後,因為白起的不配合,秦王就刺死了白起,使白起自殺。秦國也因為白起的死,推遲了統一六國的時間。
2、伍子胥被殺
在吳越戰爭中,越國戰敗,夫差想要殺了勾踐,為了活命,勾踐送給伯嚭錢財和美女,希望能救他一命。伯嚭果然是拿錢辦事的人,盡管伍子胥千方百計想殺了勾踐,但是因為有伯嚭在都沒有成功,最終還因為伯嚭說了好話,而使得夫差沒有殺勾踐。
當時吳王夫差每天和西施等大批美人在一起,不理朝政,這一點被伍子胥看穿,知道是越國的計謀,就去勸導,但是夫差不但不聽,還越來越討厭他,伯嚭這時候也已經和伍子胥鬧翻了,就想害了伍子胥。
但是夫差並不想殺了伍子胥,就沒有同意,伯嚭並沒有氣餒,而是一次又一次的陷害他。最終還是伯嚭成功了,不但離間了伍子胥和夫差,還逼迫伍子胥自殺,一代忠臣就這樣死去了。
3、呂後誘殺韓信
前197年,陳豨造反,韓信也打算來個里應外合,從內部反叛。於是,劉邦親自率軍隊去平反的時候,韓信借口自己生病沒有隨從,實際他是在內部協助陳豨。
韓信本來和家臣商量,趁夜裡可以假傳聖旨赦免罪犯和奴隸,然後讓這些罪犯一起去襲擊呂後和太子。看似一切部署完畢,只欠東風了,就因為韓信的一個家臣得罪了韓信,這個人就被韓信關了起來准備處死,那個家臣的弟弟懷恨在心,就馬上告訴呂後韓信准備造反的情況。
呂後聽後,很著急,想把韓信召過來,但是又怕韓信不肯就範。於是呂後去請教聰慧的蕭何,蕭何告訴呂後,可以假裝說劉邦平叛歸來,陳豨已被處死,請韓信進宮慶賀。
果然,韓信看到是蕭何傳來的話,居然毫不猶豫信了,於是就進宮。可是剛踏進宮門,韓信就被武士綁了起來,在長樂宮中,被呂後殘忍的殺害了。韓信到死都不肯相信,自己的好朋友蕭何會騙自己,更後悔沒有採納蒯通的計謀。
4、漢景帝殺晁錯
七國之亂爆發之後,原來吳國的丞相袁盎就面見景帝稱那些諸侯王本來是不會造反的,但是因為晁錯貿然的削藩讓他們造反了,只要能夠殺了晁錯,並且恢復諸侯們的領地,他們自然就會退兵。
景帝同意了袁盎的政策,之後就讓晁錯做好出使吳國的准備,並且暗示丞相彈劾晁錯,判了晁錯腰斬,而晁錯還是一無所知,之後晁錯就被騙前往東市巡查,在那兒就被腰斬了,但是之後諸侯也沒有撤兵,景帝也深深的後悔錯殺了晁錯。
5、司馬昭殺鄧艾
公元263年他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後因遭到鍾會的污衊和陷害,被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一起被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
6、宋文帝殺檀道
檀道濟作戰勇敢,隨劉裕東征西討,曾經討伐郭寄生,後又打敗桓廉和苟林等勢力,檀道濟因為屢立戰功,所以封檀道濟的爵位為公侯伯子男中的男爵。
之後劉裕的地位越來越高,權利也越來越大,最後劉裕終於登基為帝,是為宋武帝,劉裕因為檀道濟的功勞,就封他為永修縣公。
到宋文帝登基後,封檀道濟為武陵郡公,之後檀道濟又平定謝晦謀反,之後又對檀道濟進行封賞。
所以檀道濟一生追隨宋武帝劉裕,一直到宋文帝,可謂是忠心耿耿,同時因為檀道濟的能力,立了很多功勞,所以檀道濟在朝中的地位很高,同時他的幾個兒子為是很厲害,他的手下也是經歷戰爭的將軍,在這種情況下,慢慢的宋文帝就開始對檀道濟有所猜忌!
後來宋文帝病重,擔心自己駕崩後沒人能壓的住檀道濟,所以決定先除去檀道濟!
之後宋文帝就把檀道濟和他的幾個兒子抓住,然後就把他們殺了!
7、楊廣殺高穎
高穎當朝,極力的勸阻他少干荒唐事兒,楊廣懼怕高穎的威望,還不敢太胡來,但是心裡很恨高穎。
當時楊廣手下有個叫楊素和宇文化及的,倆人兒都很恨高穎,嫌他擋在前面不允許自己接近皇帝,耽誤了自己的前途。就開始搜羅罪證,誣陷高穎。
8、唐庄宗殺郭崇濤
庄宗命令郭帶著太子去討伐四川,一路上,郭盡心盡力,用智慧和謀略很快的平定了蜀地,並且日夜的教導太子好好學習。太子呢,只是個十來歲的孩子,性格有點兒叛逆,對郭的嘮叨和管束很不耐煩。
結果太子手下有個嫉妒郭的大臣就開始吹風,說:「太子啊,你看郭這個人太討厭了,咱們殺了他吧,這樣就沒人管你了,你就可以好好玩兒了啊。」太子眼睛一亮:「真的嗎?那你幫我把他弄死吧,我也討厭這個傢伙。」
於是一個暗殺陰謀就這樣兒戲般的開始了,這個進讒的人在太子府裡布置好了,就假傳太子的命令,讓郭近來議事。
郭一點兒防備都沒有,在堂上看到了太子和他身邊那個進讒的人。就上去磕頭,剛剛跪下還沒來得及說話,那個人抽出袖子里的大錘當頭就是一下子,把郭當場給砸死了。
9、宋高宗殺岳飛
岳飛在襄陽屯田,有人進讒說岳飛的權利太大,可能要造反。高宗根本不信,把書信包了一包給岳飛,表示我信的著你,以後再有類似的信都原封不動寄給你。
岳飛特別的感激皇帝,於是對皇帝保證說:皇帝你放心吧,我一定會攻克黃龍府,迎回二帝!高宗看了後立刻吐血。
終於,歷史安排了一個倒霉蛋兒出來為皇帝承擔責任了,這個人就是秦儈。這小子也知道岳飛不好扳倒,但是他抓住了皇帝的心理,一天,他戰戰驚驚的說到:「岳飛提的口號自然是能鼓舞人心,激勵士氣,可是皇上啊,天上不可以有三個太陽啊。」高宗心裡一震。
10、崇禎殺袁崇煥
範文程出了個主意,讓皇太極從蒙古借路,從科爾沁南下,進攻北京。這是一次名副其實的冒險行動,清軍拋棄輜重,輕兵急進。這個時候的北京政府慌了神,正商議遷都的時候,袁崇煥從關外殺回來了,舉朝歡騰。好消息一個接一個,袁崇煥在城外首仗打敗了皇太極,現在兩軍正在城北對陣扎營。
接著,北京城裡開始有流言,說袁要和清軍和談,後來流言越來越神,說是袁私自把山海關防線打開了個口,放清軍進關。皇帝的疑心越來越重,與此同時皇太極和範文程正在城外偷笑……
這時候一個太監趕回來了,他是從清軍的俘虜營里回來的,說晚上睡覺聽到了帳外的清軍將領在慶祝,說袁崇煥馬上要投降大清了,還要把崇禎作為禮物送給皇太極呢。崇禎一聽就火往上撞,一點兒都沒有想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太監是怎麼樣從設防嚴密的清軍大營里出來的。
後來的事情發展是非常讓人痛心的,崇禎用了最殘酷的刑罰對待袁,還發動百姓去撕咬袁的軀體。百姓們不知所以,上去紛紛割袁身上的肉,活活把袁給弄死了。
補充:
羅織罪名,鍛煉冤獄,酷刑逼供,陷害忠良,歷朝歷代,薪火相傳,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傳統。雖然並非是什麽好的傳統,可是流行了幾千年,總該有一部專著冤獄史,記錄其事。
不過,單是看古代名目繁多的各種刑法及五花八門的刑具,記錄下來,已是洋洋大觀。
⑨ 中國古代經不起磨難的人的事例
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溝 :
楚大夫沉吟江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志不已;
陶淵明悠然南山,飲湯採菊---他們選擇永恆,縱然諂媚誣蔑視聽,也不歲其流揚其波,這是執著的選擇;
縱然馬革裹屍,魂歸狼煙,又是豪壯的選擇;縱然一身清苦,終日難飽,也願怡然自樂,躬耕隴畝,這是高雅的選擇。在一番選擇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遷客成其千古文章。
⑩ 中華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幾經劫難
多了去了,比較大的幾次是:
1、秦始皇焚書坑儒;
2、漢武帝罷黜百家,表內彰六經;
3、洪秀全太容平天國運動,賊首洪秀全拜上帝教,號稱耶和華之次子,耶穌弟弟,排斥所有外教,包括佛道儒,毀壞難以計量的中華文化書籍,把人分為十等,乞丐就是第十等,而儒家士子被排在倒數第二,即第九等。太平天國運動,當時所到之處,長的漂亮的男孩全部擄走供將軍們戲耍玩弄,違者殺無赦,直接死傷就有7000萬人,包括間接的,使得清朝本來四億人,最後還有兩億多,太平軍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沉重災難,空前浩劫。
4、紋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