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生動有趣講歷史人物故事

生動有趣講歷史人物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11 08:35:42

㈠ 講歷史人物故事

孫敬懸梁

東漢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打盹(瞌睡)。

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己的頭發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樑上。

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候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發扯痛頭皮,他就會因疼痛而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後來他終於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2、蘇秦刺骨

戰國時期的蘇秦是一個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輕的時候學問並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沒有人關注,即使有雄心壯志也得不到重用,於是他下定決心發奮圖強努力讀書。

由於他經常讀書讀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時候就用事先准備好的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來,振作精神繼續讀書。

3、宋濂苦學

宋濂小時候就特別喜歡讀書。家裡貧窮,沒有辦法買書來讀,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去借,(借來)就親手抄寫,計算著日子按時送還。

天很冷時,硯台里的墨水結成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寫完了,趕快送還借的書,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都願意把書借給宋濂,於是宋濂能夠閱讀很多書。

到了成年以後,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才學淵博的老師和名人相交往(請教),(宋濂)曾經跑到百里以外向同鄉有名望的前輩拿著書請教。

前輩道德高、聲望重,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前輩)從來沒有把語言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

宋濂恭敬地站在他旁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斥責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話不敢回答。

等到他高興了,就又請教。所以宋濂雖很笨,但終於獲得很多教益。

4、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

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

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學習,勤儉節約,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這個故事也就是人們傳頌的鑿壁偷光,又做鑿壁借光。

5、囊螢映雪

孫康家裡很貧窮,買不起燈油。一天半夜,孫康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光。

他發現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

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一個御史大夫。

㈡ 五個有趣的名人故事

魯迅:
有一天,魯迅穿著一件破舊的衣服上理發院去理發。理發師見他穿著很隨便,而且看起來很骯臟,覺得他好像是個乞丐,就隨隨便便地給他剪了頭發。理了發後,魯迅從口袋裡胡亂抓了一把錢交給理發師,便頭也不回地走了。理發師仔細一數,發現他多給了好多錢,簡直樂開了懷。 一個多月後,魯迅又來理發了。理發師認出他就是上回多給了錢的顧客,因此對他十分客氣,很小心地給他理發,還一直問他的意見,直到魯迅感到滿意為止。誰知道付錢時,魯迅卻很認真地把錢數了又數,一個銅板也不多給。理發師覺得很奇怪,便問他為什麼。魯迅笑著說:「先生,上回你胡亂地給我剪頭發,我就胡亂地付錢給你。這次你很認真地給我剪,所以我就很認真地付錢給你!」 理發師聽了覺得很慚愧,連忙向魯迅道歉。
老舍:
抗戰期間,北新書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1899-1966年)催過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時,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帶戲曲味的答催稿信: 元帥發來緊急令: 內無糧草外無兵!小將提槍上了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馬來!參見元帥。帶來多少人馬?2000來個字!還都是老弱殘兵!後帳休息!得令!正是: 旌旗明明, 殺氣滿山頭!

解縉:解縉巧對諷權貴 【可以摘選】
明朝翰林大學士解縉堪稱詩詞名家,他自幼聰明好學,7歲能詩善文,且生性剛直。
一次,告老還鄉的李尚書不信解縉有此高才,他宴請幾個權臣顯貴作詩,派人叫解縉前來應對,想有意當眾奚落他一番。
解縉來到李府,只見大門緊閉。家人說主人吩咐要他從小門進入,他站在大門口硬是不走小門。李尚書聞情走來大聲說:「小子無才嫌地狹」;解縉即答:「大鵬展翅恨天低。」尚書聽了大吃一驚:呵,這小子口氣倒不小,忙命人打開中門相迎。
剛入席,一權貴便想借題嘲笑他母親在家做豆腐,父親挑上街叫賣的貧寒身世,對他說:「聽說才子能出口成對,今日請你以你父母職業為題如何?」解縉聽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戶挑日月上街賣;手把乾坤日夜磨。「眾人聽了,無不拍案叫絕。那權貴卻魚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顯貴見解縉身穿綠襖,便也出一上聯譏諷他:「井裡哈蟆穿綠襖」;解縉見那人身穿紅襖,靈機一動說出下聯:「鍋中螃蟹著紅袍」。那顯貴聽了暗想:這小子好厲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卻把我比作死螃蟹。但又無理發泄,只好自認倒霉。
酒過三巡,尚書欲壓服解縉,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說:「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解縉聽罷,用腳在地上一頓,說:「地作瑟琶路作弦,哪個能彈!」口氣比他還高。尚書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這時,解縉舉杯祝酒說:「難得今日群才雅集,我願題贈一聯助興」。尚書聽罷,忙叫人拿來文房四寶,解縉揮毫舞墨,然後擲筆大笑而去。眾人走過來一看,瞠目結舌地半天說不出話來,原來這是一副借物寓諷聯:「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馬克吐溫:
一次偶然的機會,馬克•吐溫與雄辯家瓊西•m•得彪應邀參加同一晚宴。席上演講開始了,瓊西•m•得彪滔滔不絕,情感豐富他講了20分鍾,贏得了一片熱烈的掌聲。然後輪到馬克•吐溫演講。馬克•吐溫站起來,面有難色地說:「諸位,實在抱歉,會前瓊西•m•得彪先生約我互換演講稿,所以諸位剛才聽到的是我的演講,衷心感謝諸位認真的傾聽及熱情的捧場。然而,不知何故,我找不到瓊西•m•得彪先生的講稿,因此我無法替他講了。請諸位原諒我坐下。」

丘吉爾:
在英國,有些國會議員曾一度對首相丘吉爾的政績略有微詞,意思是首相做事情「不夠盡善盡美」,這一點使他們不夠滿意。丘吉爾聽到這類批評的議論後,並未做直言反駁,也沒有進行自我辯解,他僅僅講了一個小故事: 在普利蒂斯港口,有一位船員,冒著生命的危險,竭盡全力救出了一個失足落海、即將溺死的少年。一個星期後,一位太太叫住這個船員:「上星期救我孩子一命的人是不是你?」 「是的,太太。」船員答道。 「哦!我找你找了好幾天了,我孩子的帽子呢?」

㈢ 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給人以智慧與啟迪你最喜歡哪個歷史故事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十萬火急

畫蛇添足。

主要內容:

有個楚國貴族,在祭祀過祖宗後,把一壺祭酒賞給門客們喝。門客們拿著這壺酒,不知如何處理。他們覺得,這么多人喝一壺酒,肯定不夠,還不如乾脆給一個人喝,喝得痛痛快快還好些。可是到底給誰好呢?

於是,門客們商量了一個好主意,就是每個人各自在地上畫一條蛇,誰先畫好了這壺酒就歸誰喝。大家都同意這個辦法。

門客們一人拿一根小棍,開始在地上畫蛇。有一個人畫得很快,不一會兒,他就把蛇畫好了,於是他把酒壺拿了過來。正待他要喝酒時,他一眼瞅見其他人還沒把蛇畫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邊自言自語地說:「看我再來給蛇添上幾只腳,他們也未必畫完。」邊說邊給畫好的蛇畫腳。

不料,這個人給蛇畫腳還沒完,手上的酒壺便被旁邊一個人一把搶了過去,原來,那個人的蛇畫完了。這個給蛇畫腳的人不依,說:「我最先畫完蛇,酒應歸我喝!」那個人笑著說:「你到現在還在畫,而我已完工,酒當然是我的!」

畫蛇腳的人爭辯說:「我早就畫完了,現在是趁時間還早,不過是給蛇添幾只腳而已。」那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要給它添幾只腳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3)生動有趣講歷史人物故事擴展閱讀:

畫蛇添足:

1、意思:

畫蛇時給蛇添上腳,後比喻一人做了一件事,不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多此一舉。

2、出處:

《戰國策·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意思是蛇本來就沒有腳,你怎麼能給它畫腳呢?

3、近義詞:

多此一舉:

意思:指多餘的,沒有必要的舉動。

出處:《魯迅書信集·致胡適》:問起北京人來,只知道《三俠五義》,而南方人卻只見有曲園老人的改本,此老實在可謂多此一舉。

㈣ 誰有重大歷史人物 有趣的故事 給我講講歷史把 求歷史高手

我來簡單穿一下線
最早可考的歷史應該從三皇五帝說起,關於三皇五帝眾說紛紜說法不一,但炎帝黃帝肯定在其中,我個人比較支持的說法是三皇:饒舜禹,五帝:皇帝、炎帝、顓頊、帝嚳、太皋。皇帝和炎帝聯合打敗蚩尤以後算是成立了最早的中華社會政權的雛形。然然後開始了首領禪讓制。直至大禹,禹的兒子啟在於死後殺死了禹的繼承人結束了禪讓制,開始了奴隸制王朝,到夏桀殘暴無道被湯所滅建立商(又稱殷商)商傳至紂王被周武王所滅建立周朝(其實夏商周三個朝代的國君都是黃帝的子孫)傳至周幽王被百姓暴動推翻,西周結束,後周平王在洛陽建立東周東周時期政權旁落諸侯割據進入春秋戰國時代。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經歷了一個三家分晉的歷史事件(魏斯、趙籍、韓虔幹掉了同為晉國四卿的智氏瓜分了晉國)從此出現了秦、楚、燕、韓、趙、魏、齊戰國七雄。後勤統一六國建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秦朝殘暴到二世爆發陳勝吳廣起義,後相繼起義,義軍中項羽一支最為強大劉邦一支次之,劉邦先攻佔咸陽但退出咸陽迎接項羽,劉邦免於與強大的項羽沖突,後楚漢之爭爆發劉邦勝利建立漢朝,後外室(皇帝的老丈人)王莽篡位西漢滅亡,後光武帝劉秀建立西漢至漢獻帝董卓亂政相繼曹操、袁紹袁術等借平叛發展實力進如三國戰亂時代。後曹氏滅掉蜀吳建立魏朝。司馬氏篡位建立晉朝。後南北朝,然後隋統一中國,隋煬帝殘暴荒淫唄太原牧李淵所滅建立唐朝,唐宋元明清比較長聽見。不贅述如感興趣可追問。累死了幹了一下午

㈤ 講歷史人物故事400字

歷史來人物故事
張騫出使西域自 張騫,漢中城固人。漢武帝建元三年奉命出使西域,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途中被匈奴俘獲,拘禁11年後逃脫,繼續西行越蔥嶺,經大宛、康居,抵大月氏。由於大月氏無意與匈奴開戰,所以張騫居留大月氏一年後返回。途中又被匈奴截獲,扣留一年多釋放,與於元朔三年才回到長安。後來隨衛青擊匈奴,被封為博望侯。元狩四年,又奉命出使烏孫國。到達後,他又派副使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等國。元鼎二年張騫與烏孫使者還漢。西域古國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地區總稱。廣義的概念是指蔥嶺以西,包括亞洲西部和歐洲東部地區;狹義是指蔥嶺以東西域各國,如大宛、康居、大月氏、烏孫國等等。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是漢人第一次到達中亞各國,打通了漢朝通往中亞的道路,史稱「鑿空」。後來將這條經由中亞直通歐洲的陸上交通,稱為「絲綢之路」。張騫出使西域,促進漢朝和中亞各國直接聯系,雙方使者不斷來往,從此,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進入一個新時期。

閱讀全文

與生動有趣講歷史人物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