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革命歷史小故事
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內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容影片的主角是十二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
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蘆花村裡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有一天,村裡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
這是小說《雨來沒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管樺從小就和村裡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
❷ 革命歷史故事
革命歷史故事 辛亥革命與「辮子」
清廷以強迫男人留辮,彰顯其專制淫威;辛亥革命則反其道而用之,以「辮子」激發民眾的反清意識,將反清革命推向高潮,清王朝在轟轟烈烈的剪辮子運動中壽終正寢。辮子是清朝的象徵;剪掉辮子則是辛亥革命勝利的一個重要標志。一條辮子,注入了復雜的政治變數和特定的文化內涵,頗有考究的韻味。
剪辮與革命
20世紀初年,伴隨著反清革命的高漲,出現了批判辮子的高潮,很多青年厭惡地把辮子稱作「煩惱絲」。許多報刊都以辮子為題,揭露清政府的殘暴和喪失人性。鄒容在《革命軍》中把辮子列為反清革命的一個重要原因,斥責清廷強迫男人留辮子是「固我皇漢人種,為牛為馬,為奴為隸」。
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將辮子納入反清革命,辮子的去留成了是否革命的標志。激進的革命黨人為表示獻身革命的決心,首先剪掉辮子,同時以剪辮相號召,呼籲投入革命。
1879年孫中山在檀香山讀書時就有不少人以辮子戲弄和欺負他,他異常苦悶和憤怒。後來有人勸他剪掉辮子,他卻理智地解釋道:「我們為剪辮的最後目的,應該大家聯合起來,等到全體的中國人都可剪辮子時,才把辮剪掉。若是一個一個地把發辮剪下,是不相宜的。」這是孫中山第一次以辮子相號召,鼓吹團結大多數民眾奮起反清。1895年廣州起義失敗後,由於「興中會」已經建立,反清的大旗已高高舉起,所以孫中山在11月20日由日本橫濱前往檀香山時,就在華僑馮鏡如的文經書院剪掉了辮子,以示決心把反清革命進行到底。
1902年,17歲的鄒容從四川來到了上海,為表示反清的決心,痛快剪掉辮子,乘船赴日留學。一到日本,鄒容就投入方興未艾的革命洪流,誓與一切邪惡勢力作斗爭。陸軍學生監督姚文甫行為不軌,發生姦情,他聯合張繼、王孝鎮、陳獨秀等人在晚上掌燈時分,闖入姚的住處,乘姚不備由張繼抱腰,鄒容按頭,陳獨秀揮剪,剪其辮子。一來抒發「割發代首之恨」,二則揭示剪辮的正義性,號召留學生革命反清。在鄒容眼裡,「區區一辮發」事小,關系「種族存亡」事大。在鄒容等人的大力推進下,1903年拒俄運動的高潮中,黃興、陳天華、蔡元培、吳玉章、張繼、陳獨秀、秦毓鎏、許壽裳、韓強士等人都剪掉了辮子,發誓與清朝一刀兩斷,革命到底。
1902年魯迅赴日留學後,深深為鄒容等革命黨人的反清活動所感染,對辮子「深惡痛絕」,1903年他毅然決然剪掉了辮子。但一旦回國探親,還得做一條假辮子矇混過關。所以,清末做假辮子生意興旺,頗能賺錢。魯迅後來回憶道:「我的辮子留在日本,一半留給客店裡的一位使女作假發,一半給了理發匠。人是在宣統初年回到故鄉來了,一到上海首先得裝假辮子。這時上海有一個專做假辮子的專家,定價每條大洋四元,不折不扣。他的大名,大約那時留學生都知道。他也做得真巧妙。只要別人不留心,是很可以不出岔子的。但人知道你原來是留學生,留心研究起來,那就漏洞百出。夏天不能戴帽子,也不行;人堆里要防擠掉擠歪,也不行。裝了一個多月,我想如果在路上掉下來或者被人拉下來,不是比原來沒有辮子更不好看么?索性不裝了。」
這段回憶清晰地透露出三點信息:1.假辮生意興隆,反證了剪辮的人很多;2.在人們心目當中,留學生幾乎都剪了辮子;3.魯迅戴了一個月的假辮居然敢於去掉,說明基層社會對剪辮的控制很弱,剪辮有成風之可能。
新軍與新式學堂中的剪辮風
新軍雖然是清政府控制最嚴的部分,但由於受革命思想的感染,到1910年前後,也時有剪辮事件發生,尤其在新式軍事學堂,屢見不鮮。
1910年,山西陸軍學堂的學生集體剪辮,頗具氣勢。劉精三記雲:「九月間,我們聯系進步同學24人剪了辮子,一時風起雲涌,剪辮運動形成高潮。到了冬季,200名同學,除少數旗人外,剪辮子的達到170餘人之多。省城大專學生說:」陸軍學堂變成了寺院,學生當了和尚,但也有帶發修行的『。「
1911年春天,武昌軍事學堂新軍學生也紛紛剪辮。陸軍第三中學開始有200多人集體剪掉了辮子,遭到校方嚴厲斥責。但反而激起更多的人反抗,短短十幾天,又有200多人剪辮。總共500多人的學校,400多人剪掉了辮子,校方長官也奈何不得,因為法不責眾。在新軍學生剪辮風的影響下,一些較開明的新軍軍官也開始支持。「湖北陸軍四十一標二營學兵李佐清,以發辮一物於操作上大有妨礙,日前毅然剪辮。」黎元洪知道後,不但不予指責,反而贊揚李佐清說:「我國朝野上下,近因受外界之激刺,於剪發一事幾乎風靡一時。余本欲先行雉去,以為軍界同人倡,因明詔未頒,故爾中止。今爾毅然剪去,免豚尾之訕笑,導文化之先機,匪惟社會所歡迎,亦即余所崇拜也。」
和新軍軍事學堂相比,地方新式學堂的剪辮風則更強勁。1905年,為了抗議日本歧視中國人的取締中國《留學生規則》,許多留日生憤而歸國。從培養新型人才的願望出發,蔡元培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公學。蔡元培西裝革履,不留辮子,學生也大都剪辮,儼然一個沒有發辮的「獨立王國」。很多人對他們投以驚異的目光,官吏和警察怒目而視,也毫無辦法。
1910年,浙江的師范學堂和紹興中學的學生突然都將辮子剪了。當道下令「蓄發」,但無人理睬,為息事寧人,只好不了了之。1911年暑假,浙江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又出現了一場剪辮風波。馬敘倫回憶說:「那時求是書院有一位教員叫孫江東,也有革命思想,他偶然在暑假裡出了一個題目,叫《罪辮文》,教學生做。學生里有史久光、李斐然,都大發議論,斥責清朝。孫江東還嫌他們文章里『本朝』兩個字不行,給他們改成『賊清』。」由此可見,辮子和反清緊密相聯。總之,由於革命思想的傳播,剪辮已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❸ 浙江有哪些歷史故事
浙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早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浙江就有原始人類「建德人」活動;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100多處,有距今8000年的蕭山跨湖橋文化、距今7000年的餘姚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嘉興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餘杭良渚文化。
春秋時浙江分屬吳、越兩國。秦朝在浙江設會稽郡。
西漢時浙江分屬會稽、丹陽郡。東漢時分屬會稽、吳、丹陽郡。三國時富陽人孫權建立吳國。
隋朝時屬揚州刺史部。唐朝時浙江先後屬江南東道,設浙東觀察使和浙西觀察使,漸成省級建制的雛形。
五代十國時臨安人錢鏐建立吳越國。宋代置兩浙路,南宋又分兩浙東路和兩浙西路,簡稱浙東路和浙西路。
元朝設浙東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屬江浙行中書省。
明朝改元制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為浙江得名的開始,轄11府、l州、75縣,省界區域基本定型。
清朝康熙初年改為浙江省,建制至此確定,省名沿用至今,11府(地區)、63縣(州、廳)。浙江在歷史長河中,浙江人文薈萃,名人輩出,在哲學、政治、軍事、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出現了不少傑出的人物。自東漢到現代,載入史冊的浙江籍文學家逾千人,約佔全國的1/6。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兩院」院士(學部委員)中,浙江籍人士佔了近1/5。
❹ 革命歷史事件有哪些
有:平型關大捷、南昌起義、百團大戰、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七七事變等。
1、平型關大捷
平型關大捷(又稱平型關戰斗、平型關伏擊戰),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平型關附近。
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
該戰是八路軍115師師長林彪率領所部,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臨危出征,與日本號稱「鋼軍」的板垣征四郎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及輜重車隊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戰勝利。
有力配合了閻錫山負責的第二戰區正面戰場的防禦作戰,遲滯了日軍的戰略進攻,打亂了敵人沿平綏鐵路右翼迂迴華北的計劃,是八路軍出師以來打的第一個大勝仗。
2、南昌起義
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
起義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譚平山領導。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3、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
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4、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連雲港),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棗庄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
戰役於1948年11月6日開始,1949年1月10日結束,徐州剿匪總司令部劉峙指揮中華民國國軍五個兵團部、22個軍部、56個師及一個綏靖區共55.5萬人被消滅及改編,解放軍總共傷亡13.4萬人。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復雜的戰役。
淮海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的第二個戰役。
5、平津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將國民黨軍傅作義集團抑留於北平、天津、張家口地區,予以各個殲滅的戰略決戰性戰役。是解放戰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
平津戰役(中國大陸稱作平津戰役,台灣稱作平津會戰)是國共內戰「三大戰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開始。
1949年1月31日結束,共64天。林彪、羅榮桓、聶榮臻、劉亞樓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共100萬大軍,以北平、天津為中心,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消滅及改編中華民國國軍3個兵團,13個軍50個師共計52.1萬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內的華北大片地區。
平津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個戰役。
❺ 浙江 革命故事
上浙江新聞網有的,在網站裡面搜,然後不全面可以去市的新聞網
❻ 介紹在浙江嘉興南湖與井岡山發生的重大革命歷史事件
浙江嘉興南湖:中共一大 井岡山發生的重大革命歷史事件:秋收起義
❼ 浙江革命英雄的故事200-300字
1925年生於黑龍江省林口縣刁翎鎮的四合村。因父親「王皮襖」參加「抗聯」並任第五軍軍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燒毀。她和弟弟妹妹們跟著媽媽到處躲避日偽漢奸的追捕,王惠民12歲時就隨父親上山參加「抗聯」第五軍。不久,她爸爸英勇犧牲了,小惠民在戰場上表現更加英勇。1938年10月下旬在烏斯渾河激戰中,她為祖國的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獻出寶貴的生命,當時只有13歲。
左權一腔熱血灑太行
1942年5月25日凌晨,一場激烈的戰斗在山西遼縣(今左權縣)展開,3萬日軍精銳部隊將八路軍總部包圍於遼縣麻田以東的南艾鋪一帶。
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八路軍總部領導當機立斷,分兵突圍。幾經搏殺,八路軍總部安全突圍。但是,年僅37歲的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在率領部分機關幹部突圍時,不幸壯烈犧牲。作為八路軍的高級將領,左權放棄了一切個人突圍的機會,捨生取義,盡忠職守,將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太行山脈。
❽ 寧波紅色革命故事
遠的豐碑:為黨日夜戰斗——陳壽昌
陳壽昌,1906年10月出生於浙江鎮海。1922年,陳壽昌離開家鄉先後來到武漢、鄭州,進入鄭州電報局做工。1923年二七大罷工開始後,陳壽昌積極參加組織鄭州電報局職工聲援鐵路工人的斗爭。二七慘案後,工人運動轉入低潮,陳壽昌從鄭州轉到武漢電報局從事工人運動,堅持革命斗爭,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大革命失敗後,陳壽昌從武漢輾轉來到上海,先後擔任中共中央機關秘書、中共上海市政總工會黨團書記、中共江蘇省委委員、中共上海滬西區委書記。1928年秋,陳壽昌調到中共中央特科做情報和黨的地下組織聯絡工作,為保衛黨中央領導機關和黨組織的安全作出了貢獻。
1931年12月,陳壽昌按黨中央的安排,與聶榮臻等同志一起,離開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據地工作。1932年1月,陳壽昌參與組建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蘇區執行局,任黨團書記、主任。1933年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1933年7月任中共湘鄂贛省委書記兼湘鄂贛軍區政委,1934年2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同年6月兼任紅十六師政委。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陳壽昌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堅持斗爭,在反動派到處懸賞捉拿他的極其艱苦、險惡的斗爭環境中,陳壽昌帶領紅十六師在湘鄂贛邊界開展游擊戰爭,牽制敵人兵力,配合中央紅軍長征。1934年11月,陳壽昌率部在湖北崇陽、通城之間的老虎洞與國民黨軍遭遇,不幸重傷犧牲。
❾ 浙江地區抗日戰爭故事
自「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加快侵華的步伐。戰爭年代,交通顯得尤為重要,伴隨著抗戰的重任,多條國防備戰鐵路開建,無數愛國者拋頭顱、灑熱血,加入了蘇嘉鐵路、(南)京贛鐵路等的建設。
與南京緊鄰的杭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為加強華南、華東與南京的聯系,南京政府決定把杭江鐵路滬杭甬鐵路擴展為浙贛鐵路。但橫亘著的錢塘江,則成了鐵路建設的莫大障礙,甚至影響著全國抗戰的整體布局。在此形勢下,於錢塘江上建橋,迫在眉睫。
建橋一事達成共識,政府多方籌款,並得到了銀行大力支持。「看似一切具備,但在錢塘江上建橋,最缺的是技術,工程師遲遲不能定下來。」錢塘江大橋旁的錢塘大橋紀念館里,管理員魏剛講訴當年的情況。
經過多方物色人選,南京政府最後決定任命茅以升為工程處處長,羅英為總工程師,李學海等橋梁工程專家為工程師,負責大橋的勘測設計。
一切似乎順理成章,但茅以升和他的團隊能取得建橋的資格,並非一帆風順。當時,沒有中國人指揮建成一條現代化橋梁的先例,大家都不看好中國人。哪怕,茅以升20歲就成為美國康奈爾大學最年輕的研究生;
23歲時,他在自己的博士論文中關於橋梁工程的見解,被國際橋梁界定為「茅氏定律」,成為美國加里基里工學院建校以來第一位工學博士。好在,茅以升和他的團隊設計出了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大橋設計方案,最終戰勝了外國專家。
1934年11月11日早晨,鐵道部、浙江省建設廳、橋工處等的代表,趕往閘口工地參加錢塘江大橋的開工典禮。伴著壓力與動力,錢塘江大橋在戰火中開建。
「在戰事隨時可能爆發的情況下,茅以升一方面要考慮建橋過程中的技術和經濟問題,另一方面要考慮如果橋梁遭受破壞後,如何迅速恢復的措施。為此確定了相應造橋方案。首先正橋各孔跨徑必須一致,若遭遇破壞時,可移靠岸邊迅速修復。
其次,採用浮運安裝法,浮運機具妥當保管,以便橋梁被毀修理時得以迅速進行。再次,將原規定跨徑不得超越35米,改為60米上下。建橋工、料費在500萬左右為限。」魏剛告訴記者,錢塘江大橋從開建之日起,就做好了隨時可能被毀掉的准備。
在隨後的兩年多時間里,茅以升和工友們日夜奮戰,但因為缺乏對變幻莫測的錢江潮的了解,工程接二連三遭遇挫折:先是打樁機船「多德號」因台風沉沒,繼而一隻600多噸的沉箱被錢江潮沖得在橋址上下游10多公里的江面上來回「遊走」。
看著洶涌的錢江大潮,茅以升眉頭擰成了結。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第二天日軍飛機空襲南京、上海,並進入杭州領空,錢塘江大橋工地遭到了日軍飛機的「重點關照」。
空襲當天,6號橋墩還有重要問題沒能解決,茅以升和羅英親自下到6號沉箱的底下,和工程師、建工等共商解決方法。這時,突然沉箱里的電燈全滅了,一片黑暗。電燈一滅,高壓空氣也好像出了問題,江水就要湧上來。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電燈突然亮了,大家才鬆了一口氣。待茅以升和羅英一上來才發現,一切工作全部停了,到處不見人。只有一個守護沉箱的工人對茅以升說:半小時前響起了空襲警報,電停了,有三架日軍飛機來炸橋,但是沒炸中!現在飛機飛走了,電又來了。多虧來者佛監工當機立斷,啟動了新的美國造內燃機,把高壓空氣送進去才保障了沉箱的安全。
救茅以升的來者佛是蕭山人,從小生長在錢塘江畔,對錢塘江水情非常熟悉,他因1935年在《浙江新聞》上連續發表了7篇《錢江水勢與錢江大橋關系》的系列文章,得到了茅以升的賞識,喜出望外,上門請他擔任建橋監工與水利參謀。
1937年9月26日凌晨4點,錢塘江大橋在國家危難時刻建成通車,鐵路橋面的開通,讓後方的物資源源不斷通過大橋支援前線,小型的戰斗機都用火車運到杭州筧橋機場,大大加強抗擊日軍的力量。
(9)浙江南革命歷史故事大全擴展閱讀
從1951年至2001年政府兩次對大橋公路面進行了徹底大修,對大橋兩端引橋進行重建,並且增建和改造了東側人行道,橋下層作業吊籃。2006年,上海鐵路局投入150萬對大橋14號橋墩進行了全方位的加固。
上海鐵路局每年投入近萬名人工,投入的工、料費用高達數百萬。同時用15至20年時間有計劃的整孔更換橋枕和鋼梁噴砂油漆。
錢塘江上已建起六座各有名字的跨江大橋,而歷盡戰火磨難、見證杭州發展的錢塘江大橋,仍被杭州人親切的成為「一橋」。老一代的錢塘江大橋人如來者佛,生前全力守護大橋,死後也長眠於大橋旁。
❿ 發生在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的紅色故事(革命故事)今天要
遠的豐碑:為黨日夜戰斗——陳壽昌
陳壽昌,1906年10月出生於浙江鎮海。1922年,陳壽昌離開家鄉先後來到武漢、鄭州,進入鄭州電報局做工。1923年二七大罷工開始後,陳壽昌積極參加組織鄭州電報局職工聲援鐵路工人的斗爭。二七慘案後,工人運動轉入低潮,陳壽昌從鄭州轉到武漢電報局從事工人運動,堅持革命斗爭,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大革命失敗後,陳壽昌從武漢輾轉來到上海,先後擔任中共中央機關秘書、中共上海市政總工會黨團書記、中共江蘇省委委員、中共上海滬西區委書記。1928年秋,陳壽昌調到中共中央特科做情報和黨的地下組織聯絡工作,為保衛黨中央領導機關和黨組織的安全作出了貢獻。
1931年12月,陳壽昌按黨中央的安排,與聶榮臻等同志一起,離開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據地工作。1932年1月,陳壽昌參與組建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蘇區執行局,任黨團書記、主任。1933年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1933年7月任中共湘鄂贛省委書記兼湘鄂贛軍區政委,1934年2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同年6月兼任紅十六師政委。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陳壽昌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堅持斗爭,在反動派到處懸賞捉拿他的極其艱苦、險惡的斗爭環境中,陳壽昌帶領紅十六師在湘鄂贛邊界開展游擊戰爭,牽制敵人兵力,配合中央紅軍長征。1934年11月,陳壽昌率部在湖北崇陽、通城之間的老虎洞與國民黨軍遭遇,不幸重傷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