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漢族和少數民族成為朋友的故事
1935年5月22日,紅軍總參謀長、先遣隊司令員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結盟,書寫了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段傳奇。
彝族的歷史非常古老,相傳,諸葛亮南征的就是彝族,在漢族統治者的壓迫下,彝人流落在大涼山區,過著貧窮的生活。據老百姓的描述,彝族還處於奴隸社會,他們相信神靈,還使用巫術。在冕寧不遠的地方,有道泉水,據說就是《三國演義》里的啞泉,當地人說,彝人在水裡施下符咒,喝了泉中的水就會變啞。
在劉伯承和聶榮臻的帶領下,來到彝區,部隊都進行了民族政策教育,上級說,彝族同胞受的苦難,遠遠超過漢人,國民黨欺壓他們,奸商欺騙他們,他們對漢人是抱有成見的,但無論如何,絕不許開槍。
山上還有「孔明寨」,據說這是孔明和孟獲交戰時屯兵之所。彝人的田就在山坡上,傾斜度跟峭壁差不多,地里只有點玉米,房子更是簡陋,牆壁是用竹子編的,上面覆蓋著松樹皮。
突然間,山上傳來「喔……喔……」的聲音,有成百上千的人在叫,身材高大的彝人出現了。他們穿著奇怪的服飾,有很多根本沒穿衣服,男男女女耳朵上戴著骨環,有的人鼻子上還穿著銀環,這些人揮舞著土槍、長矛、棍棒,叫喊著沖下來,他們顯得非常激動,後面工兵部隊遇到襲擊,衣服都被剝光了,人卻沒有受到傷害。肖華等人出面宣傳黨的政策,費盡口舌之後,終於有個小頭目去喊彝族人的領袖。
小葉丹來了,那是個高大的漢子,披頭散發,劉伯承也到了。他們誠懇地交談,最後當眾結拜為兄弟。當晚在大橋鎮,劉伯承買光了全城的酒來接待小葉丹,小葉丹答應幫紅軍過境。
山裡的天氣很奇特,中午十分炎熱,下午會有大風,晚上開始下雨,到了第二天早上又是晴天。今天一早,小葉丹的四叔做了紅軍的向導,在他的帶領下,到了晚間,紅軍終於走出彝區。
紅軍走後,小葉丹打起了紅軍彝民支隊的旗幟,在因傷留下的紅軍某部政治委員的幫助下,堅持了5年的斗爭。
國民黨要追究他與紅軍結盟的罪責,他被迫交出1.2萬兩白銀和120頭母羊。但寧肯傾家盪產,也不願交出「中國彝民紅軍果基支隊」隊旗。他叮囑妻子:「萬一我死了,你們一定要保護好這面紅旗,將來交給紅軍。」
小葉丹將這面旗幟珍藏在背兜下特製的夾層里,隨身攜帶,格外珍惜。
1941年,彝族敗類鄧秀廷在反動軍閥的支持下,挑撥離間,分化了聯盟,鎮壓了彝民革命,抓住了紅軍政委。後來小葉丹的委任狀被鄧秀廷搜去,以「通共有據」,在大橋鎮慘遭殺害。小葉丹在被捕前,含著熱淚告訴自己的妻子和弟弟沽基尼爾:「劉伯承這樣有信有義的大人物是絕不會騙人的。萬一我死了,你們一定要保護好這面旗幟,將來交給劉司令員。」
1950年春,冕寧解放後,小葉丹的妻子從山洞裡取出珍藏的「中國夷民紅軍沽雞支隊」的紅旗,把它交到了劉伯承手中。劉伯承又回憶起15年前那段動人的故事......
小葉丹的孫女果基曲比莫經常拿著照片,對4個子女講述彝海結盟的故事。
如今,小葉單的後代伍兵和哥哥伍精明同是西南民族大學三年級學生,弟弟伍雲華和妹妹伍雲霞剛被西南民族大學錄取。由於小葉丹對中國革命做出了重要貢獻,教育部辦公廳專門發函,解決小葉丹後代上學及所需經費問題。
在家空閑時,伍雲霞和3個哥哥經常幫父母干農活,下地收玉米、喂豬。父母沒有工作,都以務農為生,家庭收入微薄。如今,四兄妹上大學的所有費用全免。「優惠政策是一種鞭策,提醒我們要加倍努力,才對得起小葉丹這個名字。」伍兵說。
Ⅱ 歷史上能表現我漢族與少數民族人民深厚情誼的事例有哪些
王昭君出塞: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結,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
文成公主入藏: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皇後,她熱愛藏族同胞,深受百姓愛戴。在她的影響下,漢族的碾磨、紡織、陶器、造紙、釀酒等工藝陸續傳到吐蕃;她帶來的詩文、農書、佛經、史書、醫典、歷法等典籍,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加強了漢藏人民的友好關系。她帶來的金質釋迦佛像,至今仍為藏族人民所崇拜。
Ⅲ 中國歷史上漢族和其它民族交往的事例!急!
(一)華夏—漢民族的形成與先秦時期的民族融合
中華民族的孕育時代,也就是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遷徙、大融合的時代。據傳說和考古發掘,炎黃時代至堯、舜、禹時期,黃河中游的炎、黃兩大部落,不斷地碰撞融合,結成聯盟向東推進,戰勝了以泰山為中心的太昊、少昊集團,建立起號令黃河流域各部落的大聯盟,並擊敗江漢流域的苗蠻集團,成為可追溯的中國早期民族融合的核心。所以,我們說,黃河中下游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和發祥地,是華夏族肇興的腹地。
華夏族是漢民族的前身。「華夏」一詞常被用以區別中原地區的民族與其周邊的民族(即蠻夷戎狄),然而,華夏族實際上也並非全為中原之旅。它融夏、商、周三族初具雛形之後,就像滔滔東注的長江,涵化萬水,匯合百川,最後形成一個龐大的民族集團。大體在周代,在這個族體中,既有涵蓋了共同尊奉黃帝為始祖的夏、商、周三族的「華人」,又有華夏化了的戎人、氏人和夷人。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民族融合進一步發展。當時,中原地區「華夷」逐漸走向一體,內遷異族已被華夏吸收、融合。中原四周,齊、魯吞並諸夷,秦霸西戎,楚征服統一諸蠻,邊疆地區民族融合、兼並的速度也在加快。而華夏諸侯經過激烈的兼並、分化、吸收、統一,到戰國時期只剩下齊、燕、韓、趙、魏等幾個大國和在它們夾縫中的幾個小國了。即使是原來被稱為「蠻夷」的秦、楚已同被稱為「諸夏」或「中國」,與周邊各族出現了進一步融合的趨勢。地區性的局部統一,為華夏一統奠定了基礎,也為以華夏族為核心的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舞台。
總之,這一時期,中原大地及其周邊各族,不斷地凝聚、兼並、擴張,融合成一個新的民族──華夏族。華夏族自誕生之日起,又以遷徙、聚合、民族戰爭等諸多方式,頻頻與周邊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斷吸收新鮮血液,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地融入眾多非華夏族的氏族和部落。這樣,以華夏族為核心,在中國的腹心地區進行的民族融合,是為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點。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
自東漢末年,由於政治的日益腐敗,統一的多民族大帝國分崩離析。之後,歷三國和西晉的短暫統一,又出現了東晉十六國並立和南北朝對峙的局面。在這政權分裂、戰亂頻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國社會處於一個巨大動盪的旋渦之中。與此同時,由於民族大遷徙和民族大雜居,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這一時期,與漢族及其前身華夏族有著密切聯系的各族,他們出現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後,驟然間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過程,紛紛離散聚合。建立過政權的許多民族都紛紛與漢族融合。不論南方還是北方,民族之間雙向或多向的遷徙、對流,是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特點。即一部分漢族往周邊去,周邊的少數民族往內地來。
在北方,史稱「五胡」的匈奴、鮮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紛至沓來,在黃河流域建立了許多政權。這些民族政權,一般不管哪個民族居統治地位,大都與漢族世族階級相聯合;同時,在政權的組合上又往往採取多種形式的聯合。北方民族徙居中原,紛紛建立政權,一個最為直接的後果是:在中原地區形成了胡漢雜居的局面,為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先決條件。這些民族在與漢族的長期雜居相處與通婚中,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系。漸漸地,他們與漢族在經濟、文化、語言、服飾、姓氏、習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異逐漸縮小,與漢族逐漸融為一體。如至北魏後期,匈奴、羯、氏、羌等少數民族已不見於史乘,柔然、吐谷渾、敕勒等也與漢族逐漸融合。到隋朝統一黃河流域,從北方遷入中原的少數民族差不多都被漢族融合了,連鮮卑族也最終完成了漢化。當然,在這一時期的民族融合大背景下,必須要提的重要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建立北魏政權後,為了鞏固統治,發展經濟,增強國力,他順應民族融合的發展趨勢,模仿漢政權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實行了三長制、均田制,改胡姓為漢姓,改胡服為漢服,提倡胡漢聯姻。其中均田制的推行,使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有利於少數民族由游牧生活向農耕生活的轉化,對民族融合產生了有力的促進作用。遷都洛陽,更可以直接地接受漢族先進文化,這大大加速了胡漢民族融合。
在南方,自秦漢以來,就有不少華夏或漢族大批進入蠻族區、西南夷及嶺南地區。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族為了逃避戰亂和苛重的稅役,或遷往河西隴右,或隨晉室南遷而偏居江左,甚至在傳統的蠻、俚、僚、爨等族聚居區,也能看到他們的蹤跡。與此同時,豫州蠻、荊、雍州蠻向北推移,爨人被征調內地,成為南朝的編戶齊民。通過這種雙向的、對流式的遷徙雜居,以及不間斷的武力征伐、聯姻結盟和左郡左縣的設置等多種渠道,南方地區漢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漢化現象也日漸普遍。
(三)遼宋夏金元時期
自五代十國以後,歷史又進入一個大分裂、大混亂之後的大統一的遼宋夏金元時期。這一時期民族融合有兩個主要的特點:一是民族融合先在各民族政權統治區域內進行,亦即主要在邊疆進行。二是在北宋──遼──西夏、南宋──金──西夏對峙、紛爭、沖突與逐步走向統一的過程中,由於民族大遷徙而再次改變民族分別格局,從而促進了一次新的民族大融合,為元的空前統一奠定了基礎。
在宋的北部,遼夏金北族王朝的建立,促進了這一地區的民族融合。
建立遼的契丹源於鮮卑。它是在東滅渤海,頻繁征伐回鶻、新羅、吐蕃、黨項、室韋、沙陀、烏古等民族和不斷向南擴張而逐漸發展起來的。隨著向南發展,遼治下的漢人日益增多,在與中原的沖突和交融之中,縮小了差距,民族融合的最後結果是形成了以漢文化為核心又帶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的遼文化。
西夏為黨項族所建,而黨項族又是以黨項羌為主體,吸收氐、羌、吐蕃以及西北地區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重要民族,其發展曾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民族融合過程。西夏建國後,勢力迅速擴大,相繼與北宋、遼、金、南宋形成鼎立局面,盛時轄今寧夏、陝北、甘肅西部和內蒙古的一部分,為我國西北部的開發、統一與西北民族融合作出了貢獻。
源於黑水靺鞨,崛起於東北的女真,滅遼亡宋建立了金。金滅遼,承繼了遼文化,直接與漢文化相碰撞。尤其是在南下的過程中,金把大批俘獲的漢人遷往東北,又把大批的女真人遷出故地,散居契丹、漢人地區。這種民族間的遷徙、雜處,促進了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
在宋的南部,吐蕃統治下的青藏高原諸部族,大理國統治下的烏蠻、白蠻等民族,南僚蠻諸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彼此間的融合以及與宋的交融。
這一時期,各大政治實體之間,在沖突與紛爭的同時,還通過遣使、朝貢、互市、聯姻等方式進行頻繁交往,進行更為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其結果不僅有大量的少數民族融於漢族,還有不少的漢族融合於少數民族。具體如契丹人在南宋時大批進入中原,至元代中葉已被元朝政府視同於漢人。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所列漢人8種就有契丹人,元代後期「契丹」之名便逐漸消失了。女真人的內遷從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壓迫遷都汴京,內遷的女真人更多,約占女真人總數的一半。他們與漢人錯雜而居,互為婚姻,改用漢姓,提倡儒學,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漸喪失。元代統治者將女真人、漢人、契丹人同列為第三等級,政治待遇相同,這在客觀上消除了女真人與漢人的民族畛域,促使女真人更加漢化。迨至元末,中原地區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漢族中了。
(四)清代民族融合
清代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的一個重要時期。較之前代,這時的民族融合、民族交往波瀾壯闊,高潮迭起,並且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首先,實現了滿族與漢族和其他民族之間大融合。早在清軍入關,滿漢之間已經有了接觸。清軍入關後,隨之滿族大批遷入關內,客觀上打破了滿漢之間的地域界線,形成了交錯雜居的局面。同時,為了鞏固統治,滿清統治者還主動尋求與漢族地主階級以及其他少數民族上層的聯合。這樣,在多民族長期的雜居相處中,滿族因融入漢族和其他民族成分而日漸壯大。同時,也有部分成員分離出去,融入其他民族。這種血緣的交流,既有利於滿漢之間的融合,又密切了各兄弟民族間的關系。
其次,邊疆地區各民族的融合較前代有所加強。清初,今天我國境內的55個少數民族已基本上形成,他們主要分別在邊疆地區,呈大雜居、小聚居、普遍散居的狀態。清朝定鼎北京後,先後平定了准噶爾部的分裂活動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亂,冊封了西藏宗教首領和派駐藏大臣,加強對邊疆地區的控制與管理。這在客觀上,既加強了邊疆與內地的聯系,又有利於邊疆各民族間的融合。如清代在對北部邊疆的經營與管理中,先是把散布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赫哲、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等族遷入東北腹地。接著,又經過多年的征戰,控制了蒙古高原及迤西地區,推行「盟旗制度」,以統治歸附的蒙古各部。同時,內地漢族人民因戰亂、災荒、飢饉等諸多原因,亦大量流入北部邊疆,與他族雜居。這種不同民族成分之間的輾轉流動與交錯雜居,在北方廣闊的地區,掀起了以漢、滿、蒙古的融合為核心,維吾爾、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族也紛紛捲入的民族融合高潮。
第三,各族人民在共同的反清統治和抗擊列強入侵中,增強了彼此間的凝聚、交往和融合。滿族貴族在入關之初,曾推行過圈地、投充、剃發等一系列擾民政策,在南下剪除南明政權、平定「三藩」戰爭中,八旗軍也曾擾害漢民。這些政策,曾一度激起階級對立和各族反抗,客觀上使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反抗清統治中加強了聯系。清後期,統治日益腐朽,列強紛紛染指中國,狼煙四起,邊患頻仍,民族危機加深。在內憂外患交相逼迫的情況下,在患難與共的斗爭中,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與聯合,加強了各民族的凝聚與融合。
Ⅳ 舉出歷史上漢族與少數民族發生戰爭的例子
從秦朝開始說起。主要說說重大的戰爭,因為,其中的戰爭太多了,不勝枚舉。秦朝,前219年,秦甌戰爭爆發,秦軍入侵百越,歷時6年,秦朝佔領百越地區。漢朝,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南越君主是漢人,而臣民,多為越族人。漢朝,漢武帝時期,征服西域,採用了武力征服的手段。晉朝,五胡亂華,最著名的戰役,淝水之戰,是氐族的前秦與漢族的東晉一次大決戰。南北朝,北朝都是少數民族,南朝都是漢人。南北朝的戰爭,本身就是漢人與少數民族的戰爭。隋朝,隋朝與突厥戰爭,互有勝負。唐朝,前期,到安史之亂之前,唐朝對少數民族的戰爭,處於優勢、主動地位;後期,到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對少數民族的戰爭,處於劣勢、被動地位。宋朝,太祖、太宗時期,對契丹的戰爭,處於優勢、主動地位;從真宗開始,直到北宋滅亡,雙方戰爭雖然互有勝負,但是,宋朝主要處於被動地位。南宋,除了岳飛幾次主動的北伐,曾給金國以沉重打擊外,其餘的北伐多為失敗,南宋對金國的戰爭也處於劣勢、被動地位;南宋與蒙古的戰爭,雙方互有勝負,戰爭的發動者,以蒙古一方為主,南宋為了收復失地,偶爾也會主動發起戰爭。元朝,主要是,漢人起義戰爭。明朝,前期,明朝對蒙古處於優勢、主動地位,成祖時,滅北元;中期,土木堡戰役後,明朝對蒙古處於劣勢,被動地位;到後期,神宗時期,俺答汗歸順,此後,明朝對蒙古處於優勢、統治地位。這時,明朝主要與東北女真為敵。而,女真雖多次攻打明朝,而明朝顯然沒有落下風,女真軍雖曾一度入關,很快被趕回。總體而言,女真一直被攔在關外。清朝,順治、康熙時期,南明、台灣、三藩與女真戰爭。此後,女真與漢人的大規模戰爭比較少,直到嘉慶,白蓮教起義,戰爭9年。道光時期,清朝對外戰爭的失敗,引起了全國的不滿。此後,漢人與女真的較大規模的戰爭,持續不斷。如太平天國、義和團、辛亥革命等
Ⅳ 歷史上生活中少數民族和漢族相互影響的例子
胡服騎射,樂器,燒餅(胡餅)涮羊肉,旗袍,漢字。。。
Ⅵ 歷史上,漢族也有融合到其他民族中去的嗎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當中,漢族人這個概念並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而是在之後才存在的。在我國,民族這種概念並不是十分重要,因為我們是一個包容的國家。曾經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發生了好多次的民族大融合事件,現在的漢族人多半也不是當時純的漢族人了。除了少數民族來漢族人的地盤上搞民族大融合,其實漢族人也是去過其它民族的地盤上搞過民族大融合的。曾經有徐福東渡到日本,和當地人融合才有了日本人。又有漢族人跑到朝鮮半島地區生活,比較有名的人有孫正義。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漢族人融合到其它民族的事件。
三、漢族人跑到朝鮮半島地區生活孫正義曾經說過自己的祖先是《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他們的祖先是先去往朝鮮半島生活,然後再到的日本。當時去往朝鮮半島生活的漢族人不在少數,這也是一次民族融合的事件。
Ⅶ 歷史上民族交往和團結的故事
http://..com/question/11143324.html?si=1
彝海結盟
「彝海結盟」是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在實踐中的第一次體現和重大勝利,給奇跡般的萬里長征增添了最光彩的一筆。在通過彝區的過程中,中國工農紅軍提出了:「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漢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設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等主張,為革命勝利後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彝海,紅軍還建立了第一隻少數民族地方紅色武裝——中國夷民紅軍沽雞(果基)支隊。彝海結盟,保證了中國工農紅軍順利通過涼山,在當時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為紅軍主力保存了寶貴的有生力量。在涼山,還有近萬名彝族青年參加了紅軍,涼山和涼山的少數民族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
北魏的漢化運動主要倡導實施者為孝文帝,他登上位之後勵精圖治,在統一的北方大膽的實行漢化運動,其主要的內容有遷都、改革官制、禁止胡語、胡服、改鮮卑姓為漢姓、禁止同族通婚、禮樂刑法等六方面進行漢化改革。
具體
http://bbs.hongxiu.com/view.asp?BID=36&id=2003287&bname=%C8%CB%B5%BD%D6%D0%C4%EA&TITLE=%B1%B1%CE%BA%D0%A2%CE%C4%B5%DB%B5%C4%BA%BA%BB%AF%C0%FA%CA%B7%B9%A6%BC%A8
各族的「天可汗」——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
王宏志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16852.htm
唐朝初期,北方的突厥汗國還很強大,時常出兵南下騷擾。627年,也就是唐太宗貞觀元年,東突厥的頡利可汗乘唐太宗即位之初,親率十萬大軍,直逼渭水,駐兵便橋之北。唐太宗當時正以全力消滅地方的割據勢力,對突厥的進軍採取守勢,盡可能維持和好關系。不過,他也認識到在突厥進兵的情況下,不能退縮,越退縮,越對唐朝不利。為此,唐太宗召集禁軍,出拒突厥。他自己首先身披甲胄,跨上御馬,帶著大臣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出長安城,抵達渭水。頡利可汗在營中聽說唐天子來了,立即上馬出營,也來到河邊。唐太宗見頡利到來,就隔水責他負約。不一會兒,唐軍陸續到來,一時旌旗蔽野。頡利見唐軍軍容整齊,面有懼色。唐太宗讓軍隊退下布陣,獨自留下來同頡利對話。大臣蕭瑀(yu雨)恐怕唐太宗輕敵,就在馬前勸諫,要他回去。唐太宗事後對蕭瑀說:「突厥所以敢傾國而來,直抵長安城郊,是以為唐朝內部不穩,新皇剛剛即位,沒有力量抵禦他們。我們如果示弱,閉門自守,頡利就會縱兵大掠,我們就不好制服他們了。所以我輕騎先行,以示對他們的藐視;又擺出軍容,表示我們決心一戰。這樣做是頡利意想不到的,他就會失去主意」。「制服突厥,在此一舉。你不信就等著看吧!」果然,沒過多久,頡利就派人來請和。唐太宗又親臨清水,與頡利可汗相會。他們兩人就在便橋上,殺了白馬,歃(sha霎)血為盟。唐朝贈給頡利許多金帛;頡利答應不再進犯唐朝,隨後,引兵而去。
629年,關中豐收,生產得到了恢復;唐太宗的統治也已初步鞏固。那時突厥地區連年遭到霜旱天災,牲畜大量死亡。頡利加重對各部的勒索,各部紛紛叛離。唐太宗認為時機成熟,就在這年冬天派大將李績、李靖帶領十幾萬軍隊出擊突厥。第二年,追擊突厥至陰山以北,俘虜了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
唐太宗登上順天門,召見頡利可汗,當面數說了他不斷背盟,恃強好戰,「掠奪百姓的五大罪狀。最後又對他說:「不過自從便橋會盟以來,你沒有大規模的入犯,所以我可以不殺你。」頡利可汗感激不殺之恩,哭謝而退。唐太宗把頡利和他的家屬安置在太僕寺,厚加款待。頡利可汗仍然鬱郁不樂。他不住房屋,在院子里搭了帳篷。經常同家人悲歌哭泣,形容消瘦。唐太宗知道了,就改任他為虢(Gu6國)州(今河南靈寶)刺史,並對頡利說:「虢州地近山區,麋鹿野獸很多,可以游獵。」頡利不願前去,唐太宗就又任他為右衛大將軍(禁軍的高級武官),賞賜了大量田宅。後來頡利病死,唐太宗按照突厥風俗施行火葬,還在灞水東面為他築了高大的墳墓,並讓頡利的兒子終身襲其父職。
大破東突厥以後,唐朝在東突厥的故地設置了許多羈麋州府,任用東突厥貴族作都督(地方軍政長官),並按照他們的習慣,規定職務可以世襲。這些州府名義上要接受唐帝國的冊封,定期向中央朝貢;但不向唐交納賦稅,仍然保持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在這些州府之上,設都護府,其官員由中央直接任免,代表中央行使主權,管理邊防和處理民族之間的事務。這樣,我國北部邊疆出現了空前安定的局面。在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唐太宗也是採取設置羈麋州府的辦法。
東突厥滅亡之後,一部分突厥部眾內遷歸附唐朝。對他們如何處理,唐太宗認為這是個大問題,就召集群臣商議。一些大臣主張把他們分到內地各州縣,改變他們的生活和風俗;一些大臣如魏徵等,認為突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遷到內地,會成後患,主張讓他們回到原來的住地。唐太宗在許多重大問題上,對魏徵是言聽計從的,可是這次沒有採納他的意見,而同意了溫彥博的主張。溫彥博建議把內遷突厥安置在河南朔方之地(今內蒙古南部烏審旗一帶),保全原有的部落,仍由酋長治理,維持原有的風俗習慣,仍以畜牧業生產為主。突厥的首領也分別得到任用和安置。這就安撫了內遷的突厥部眾。不少內遷的突厥人住進了長安城,據當時統計,有近萬戶人家。京城內蕃漢雜居,蕃人有的戴漢帽,漢人也有戴蕃帽的,和睦相處,親熱非凡。就連皇太子也常把突厥人召入宮中遊玩。
唐太宗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貴族為官。突厥各部首領凡來到長安的,都拜為將軍(武官,在大將軍之下)、中郎將等官。五品以上的突厥武官達到一百多人,幾乎佔了朝廷的一半。在朝廷上可以看見突厥酋長帶刀守衛,突厥人身著官服。宋朝人也說「夷狄之臣」來到中原的,以唐代為多。唐王朝實際上已成為一個多民族的統治政權。
唐太宗對少數民族的大臣十分愛惜。如以智勇聞名的阿史那社爾,率突厥部眾內屬後,被唐太宗封為左驍衛大將軍(禁軍的高級武官)。後來在平定高昌的戰役中立功,唐太宗還賜予寶刀和絲織品,封畢國公。契苾何力率鐵勒部內屬以後,唐太宗任他為左領軍將軍(武官)。他屢建戰功,一次隨唐太宗出兵,被敵軍刺傷,太宗親自為他敷葯。他的母親和弟弟都在涼州,太宗讓他回去探望,並安撫部眾。那時突厥的薛延陀部很強盛,契必何力的母親、弟弟都去投奔薛延陀,部眾也有準備去的。契苾何力回去後見到這種情況大驚,表示要忠於唐朝,不願跟從他們去。他的部眾就把他抓去見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契苾何力在真珠可汗面前,拔刀割去自己的左耳起誓說:「哪有唐朝的烈士受屈於你們的,天地日月,願知我心!」當時唐朝朝廷上誤傳契苾何力投靠了薛延陀。大臣們都對唐太宗說:「契苾何力人薛延陀,如魚得水。」太宗說:「不然,何力心如鐵石,必不叛我。」後來薛延陀的使者來到長安,講了何力的情況,唐太宗感動得落下淚來,忙派人去薛延陀,答應把皇女新興公主嫁給真珠可汗,以換回何力為條件。何力因而得還。唐太宗對少數民族將領能與漢族將領一視同仁,贏得了少數民族將領的尊敬。在唐太宗鞏固邊疆的戰爭中,少數民族將領和首領起了很大作用。
唐太宗還大力推行和親政策。他認為北方少數民族的風俗,政權多由後妃操縱。公主出嫁,生了兒子,就是他的外孫。外孫作可汗,不會騷擾唐朝。所以出嫁一個公主,可以保證北方三十年無事。有一次,薛延陀真珠可汗派人帶著厚禮來求婚,唐太宗同大臣們商量對策。大臣房玄齡說:「中國新定,兵凶戰危,還是和親為好。」唐太宗說:「對,我是百姓的父母,只要對百姓有利,決不愛惜一個女兒。」於是,唐太宗答應把一個公主嫁與真珠可汗。在這前後,他把自己的妹妹衡陽公主嫁給了突厥處羅可汗的兒子阿史那社爾;把另一個妹妹九江公主,嫁與在朝為官的突厥酋長執失思力。吐谷渾可汗諾易缽入朝,唐太宗把弘化公主嫁給他。吐蕃王松贊干布派人入朝求婚,唐太宗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了他。象這樣唐和少數民族聯姻的事還很多。和親政策使唐同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系更加親近了。
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大大提高了唐朝中央政權的威望。東突厥滅亡以後,東北地區的奚、室韋等十幾個部和西域的各小國都紛紛要求內屬;逃到高昌的突厥人,聽說唐朝對歸降的突厥人待遇優厚,重又回來歸唐。630年三月,西域和北部邊疆各族的君長來到長安,請尊奉唐太宗為各族共同的首領「天可汗」。唐太宗說:「我為大唐天子,還要處理可汗的事嗎?」群臣和各族君長都高呼萬歲!從此,唐太宗不僅是唐朝的皇帝,還是各民族的「天可汗」。他晚年曾得意地說:「自古帝王雖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過之。」的確,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是古來的帝王所不可比擬的。
649年,唐太宗逝世,在朝廷作官的和來朝貢的少數民族首領幾百人,聽到這個消息,都悲慟地放聲大哭,有的甚至剪去頭發,用刀劃破面孔,割去了耳朵,鮮血流了滿地。阿史那社爾和契苾何力聞訊趕來,請求殺身殉葬。松贊干布也上書效忠致哀:「先皇晏駕,天子新立,巨子有不忠的,我將率兵赴難。」這些事例都表明唐太宗民族政策的成功之處。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龍的傳人》
Ⅷ 中國歷史上有過幾次民族大融合當時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第一次大規模融合:華夏四夷融合為漢族
夏商周時期的華夏大地,星羅棋布地者形態各異的民族。總的說來,有古羌、夷、苗蠻、巴蜀、百越、西南夷幾大群體。
古羌又被稱為戎狄,圖騰為羊,炎黃族就是出自於古羌,分布在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地區,直到春秋時期,依然有姜氏之戎和姬姓之狄。
夷擅長於射箭,圖騰為鳥,主要分布在東方的山東半島和淮河流域,被稱為“東夷”。商朝的建立者就是夷的一支。
苗蠻在上古稱為“三苗”,商朝稱為“荊蠻”,西周時期建立了楚國。
百越位於東南沿海地區,主要有吳越、揚越、東甌、閩越、南越、西甌、駱越等。《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巴蜀也就是四川地區古巴國和古蜀國。他們創造了先進的青銅文明。
西周建立後,周人自認為是夏朝的繼承者,於是稱呼自己為“夏人”,“華夏”,分封到了中原的諸侯國統稱為“諸夏”。實際上,周人也是來源於羌,是羌族中最先進的一支,周人也是姬姓和姜姓長期通婚產生的民族。周人建立了周朝後,就將分布在四周的民族叫做“東夷”、“北狄”、“西戎”、“南蠻”,統稱為“四夷”。華夷之辨的民族關系就形成了。
清朝建立後,廢除了明朝推行了“華夷之辨”,認為漢族和周邊的各族都是中國的民族。清朝第一次在外交上使用中國為國名,奠定了中國的法理基礎。清朝開疆拓土,基本統一了東亞大陸,為現代中國的疆域奠定了基礎。清朝入關後,滿族積極學習漢族文化,到了清朝後期,滿族已經和漢族沒有多大的區別。於是乎,清末的梁啟超提出了中華民族的概念,革命派如孫中山則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
Ⅸ 歷史上少數民族與漢族合婚的故事
那叫和親、通婚
漢凶之間經常和親,如昭君出塞。
唐和周邊少數民族也經常通婚,如突厥、回鶻、土蕃,著名的文成公主。
北宋時期也和遼國、金國有過和親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