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吳姓的歷史上的名人
1、吳起
吳起(前440年-前381年),衛國左氏(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一說菏澤市定陶區)人。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曾主持「吳起變法」。後因變法得罪貴族,遭其殺害。有《吳子兵法》傳世。
唐肅宗時,吳起位列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宋徽宗時被追尊為廣宗伯,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2、吳廣
吳廣(?-前208),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征發閭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他們行至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
陳勝、吳廣便發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反秦。
次年,圍攻滎陽的假王吳廣與義軍將領田臧意見不合,被田臧假借陳勝的命令殺害。
3、吳承恩
吳承恩(1506年—約1583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人(現淮安市淮安區人)。祖籍安徽,以祖先聚居樅陽高甸,故稱高甸吳氏。
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提出《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學者吳玉搢。
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長興縣丞。殊途由於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述。
4、吳三桂
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廣寧前屯衛中後所(今遼寧綏中)人,祖籍南直隸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
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崇禎皇帝登基,開武科取士,吳三桂奪得武科舉人。不久,吳三桂又以父蔭為都督指揮。
崇禎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關大戰中大敗李自成,封平西王。順治十六年(1659年),吳三桂鎮守雲南,引兵入緬甸,迫緬甸王交出南明永曆帝。
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曆帝於昆明。同年,晉封為平西親王,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並稱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自稱周王、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發布檄文,史稱「三藩之亂」。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在衡陽病逝。追謚為開天達道同仁極運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孫吳世璠支撐了三年之後被清軍攻破昆明,三藩之亂遂告結束。
5、吳道子
吳道子(約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聖,又名道玄。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約生於公元680(永隆元年) ,卒於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後。
少孤貧,年輕時即有畫名。曾任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後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作。
開元年間以善畫被召入宮廷,歷任供奉、內教博士、寧王友。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於佛道、人物,長於壁畫創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吳姓
Ⅱ 歷史上姓吳的名人有哪些
吳起,戰國時軍事家。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有重要地位。(前440年-前381年),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縣,一說山東省曹縣東北)人。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
吳芮(約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01年),是秦漢交替時期的百越領袖,他是第一個響應秦末農民起義的秦吏,項羽分封諸侯,吳芮被封為衡陽王;漢朝建立,改封為長沙王。卒於公元前201年,謚「文王」。
吳漢(?—44年),字子顏,漢族,南陽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台二十八將第二位。
吳道子(約680-759)唐代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畫史尊稱「畫聖」。
吳夲,(979-1036)北宋泉州同安人,被民間尊為「神醫」。
吳時來(1527—1590),男,字惟修,號悟齋,浙江仙居縣白塔鎮厚仁上街村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鄉試中舉。次年會試不第。歸來後至離家二十里的景星岩古剎,面壁苦讀,三年不下山。三十二年中進士,任松江府推官。萬曆十二年(1584),任湖廣按察副使,旋升任刑、吏二部侍郎。十五年,官至左都御。
吳勉,(1334~1385)侗族,元末明初五開洞(今貴州省黎平縣)人。吳勉起義首領。
吳承恩(約1500-1582)明代淮安人,小說家。被認為是《西遊記》作者。
Ⅲ 歷史上姓吳的名人
水滸傳中:智多星吳用
軍事家兵法家吳起
近代中國保爾柯察金之稱的吳運鐸
吳泰伯
生於公元前12世紀,壽九十一歲。父古公澶父,次弟仲雍,三弟季歷。季歷子昌有聖瑞,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泰伯、仲雍為遂父志,而奔荊蠻,斷發文身,建勾吳古國,從者千餘家。築泰伯城,鑿伯瀆港,傳播中原文化。孔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吳姓後裔奉為始祖,卒後葬鐵山(在鴻山鎮),為江南第一古墓。
吳道子
唐代著名畫家。被後人奉為"畫聖"。其畫線條遒勁雄放,變化豐富,一變古來沿襲的高古游絲描的細筆,發展了線描的藝術方法,故表現出來的物象富有運動感、節奏感,被人們稱為"吳帶當風"。
吳承恩
明朝小說家。著有《西遊記》傳世。
吳勉
貴州黎平侗族英雄
吳 起
戰國時著名軍事家。衛國人。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後被殺。
吳 廣
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命令殺害。
吳敬梓
清代人,以小說《儒林外史》而著稱的傑出諷刺作家。
吳沃堯
清代著名小說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昌碩
清代著名的篆刻家、書畫家。工詩,善書法,尤精篆刻。
吳其濬
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學家。著有被譽為19世紀中國重要的植物學著作《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Ⅳ 歷史上姓吳的名人有那些
歷代吳姓名人簡介
--------------------------------------------------------------------------------
中國台灣網 (2006年04月13日)
吳起(?-前381),戰國時兵家。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北)人。善用兵。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後被殺。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命令殺害。
吳道子,唐畫家。河南陽翟人。又名道玄。所繪人物,時號「吳家樣」。善畫衣褶,有飄舉之勢,時稱「吳帶當風」,又有「吳裝」之稱。後被尊為「畫聖」。
吳丹(744-825),唐常州晉陵人,字真存。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正字。累歷協律郎、殿中侍御史等職。憲宗元和五年,遷太子舍人。穆宗長慶二年,以駕部郎中充宣慰副使,隨韓愈赴鎮州宣慰王庭湊。使還,拜諫議大夫。官至諫議大夫。能詩。
吳承恩(1500?-1582?),明小說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人。科舉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後任浙江長興縣丞。恥為五斗米折腰,指袖而歸,專意著述,著《西遊記》。另有《射陽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吳炳(?-約1647),明末戲曲作家。字石渠,號粲花主人。江蘇宜興人,有傳奇《綠牡丹》等五種,合稱《粲花別墅五種》。
吳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高郵人,遼東籍。字長白。吳襄子。出身武舉,累擢為寧遠總兵,封平西伯。崇禎十七年引清兵入關,受封平西王。後以不願撤藩舉兵叛清,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建國稱周,不及半年即死。
吳歷(1632-1718),清初畫家。字漁山,號墨井道人、桃溪居士。蘇州常熟人。與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惲壽平合稱「清六家」。亦工詩,著有《墨井詩鈔》、《三巴集》、《桃溪集》及《墨井畫跋》等。
吳銘道(1671-1738),清安徽貴池人,字復古。吳應箕孫。父吳孟堅亦隱居以終。銘道守祖與父之志,布衣終老,游跡半天下。有《復古詩集》、《滇海集》。
吳敬梓(1701-1754),清小說家。字敏軒,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諸生。受博學鴻詞薦,不赴。從此不應科舉。有小說《儒林外史》。另有《文木山房集》。
吳修(1764-1827),清浙江海鹽人,字子修,號思亭。諸生。官布政使司經歷。精於鑒別古今字畫金石。陸續刊刻有《湖山吟中嘯集》、《思亭近稿》、《居易小草》、《吉祥居存稿》。另有《青霞館論畫詩》、《續疑年錄》、《曝書亭詩集箋注》、《紀元甲子表》及《居易居文集》。刻有所集清人六百餘家尺牘。
吳其浚(1789-1847),清植物學家。字瀹齋,別號雩婁農。河南固始人。嘉慶進士。著有《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吳昌碩(1844-1927),近代書畫家、篆刻家。初名俊、俊卿,字倉碩、昌石,別號缶廬、苦鐵。浙江安吉人。清末諸生。工書法,擅寫石鼓文,尤精篆刻。與同道創立西泠印社,並任社長。有《缶廬集》、《缶廬印存》等。
其它吳姓名人有三國魏文學家吳質,南朝梁文學家吳均,唐史學家吳兢,宋音韻訓詁學家吳棫,南宋詞人吳文英、名將吳玠、吳璘,元畫家吳鎮,明末醫學家吳又可,清文學家吳綺、書畫篆刻家吳煕載,清末金石學家吳大澄、小說家吳趼人等,近當代有戲曲理論家吳梅、生物化學家吳忠、教育家吳玉章、史學家吳晗、物理學家吳有訓、醫學家吳階平、新聞學家吳冷西、作家吳組緗、劇作家吳祖光、畫家吳作人、圍棋名手吳清源等。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70478/webportal/W5270487/Uzhanglx/A236160.html
Ⅳ 我姓吳 求吳姓歷史名人 想知道有哪些
吳姓人物早在炎帝、黃帝時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吳權的,他的後代是中國樂版曲權的發明者。
中華民族以黃帝作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國名紀》的記載:黃帝的母親,是古代吳人的一位女姓成員,名叫吳樞。
到顓頊帝時,又有吳回,
夏代少康時有個人叫吳賀,他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後羿比射,《帝王世系》載有其事,
這些都是比較遠的...
之後還有起義的吳廣啊,吳三桂啊,
吳國樟中國國民軍陸軍中將,1937年與日軍在浙江湖州激戰三日,作戰殉
還有吳孟達和吳奇隆...哈哈,去查下你們的姓氏起源吧.
Ⅵ 歷史上姓吳的名人急
歷代吳姓名人簡介
--------------------------------------------------------------------------------
中國台灣網 (2006年04月13日)
吳起(?-前381),戰國時兵家。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北)人。善用兵。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後被殺。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命令殺害。
吳道子,唐畫家。河南陽翟人。又名道玄。所繪人物,時號「吳家樣」。善畫衣褶,有飄舉之勢,時稱「吳帶當風」,又有「吳裝」之稱。後被尊為「畫聖」。
吳丹(744-825),唐常州晉陵人,字真存。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正字。累歷協律郎、殿中侍御史等職。憲宗元和五年,遷太子舍人。穆宗長慶二年,以駕部郎中充宣慰副使,隨韓愈赴鎮州宣慰王庭湊。使還,拜諫議大夫。官至諫議大夫。能詩。
吳承恩(1500?-1582?),明小說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人。科舉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後任浙江長興縣丞。恥為五斗米折腰,指袖而歸,專意著述,著《西遊記》。另有《射陽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吳炳(?-約1647),明末戲曲作家。字石渠,號粲花主人。江蘇宜興人,有傳奇《綠牡丹》等五種,合稱《粲花別墅五種》。
吳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高郵人,遼東籍。字長白。吳襄子。出身武舉,累擢為寧遠總兵,封平西伯。崇禎十七年引清兵入關,受封平西王。後以不願撤藩舉兵叛清,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建國稱周,不及半年即死。
吳歷(1632-1718),清初畫家。字漁山,號墨井道人、桃溪居士。蘇州常熟人。與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惲壽平合稱「清六家」。亦工詩,著有《墨井詩鈔》、《三巴集》、《桃溪集》及《墨井畫跋》等。
吳銘道(1671-1738),清安徽貴池人,字復古。吳應箕孫。父吳孟堅亦隱居以終。銘道守祖與父之志,布衣終老,游跡半天下。有《復古詩集》、《滇海集》。
吳敬梓(1701-1754),清小說家。字敏軒,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諸生。受博學鴻詞薦,不赴。從此不應科舉。有小說《儒林外史》。另有《文木山房集》。
吳修(1764-1827),清浙江海鹽人,字子修,號思亭。諸生。官布政使司經歷。精於鑒別古今字畫金石。陸續刊刻有《湖山吟中嘯集》、《思亭近稿》、《居易小草》、《吉祥居存稿》。另有《青霞館論畫詩》、《續疑年錄》、《曝書亭詩集箋注》、《紀元甲子表》及《居易居文集》。刻有所集清人六百餘家尺牘。
吳其浚(1789-1847),清植物學家。字瀹齋,別號雩婁農。河南固始人。嘉慶進士。著有《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吳昌碩(1844-1927),近代書畫家、篆刻家。初名俊、俊卿,字倉碩、昌石,別號缶廬、苦鐵。浙江安吉人。清末諸生。工書法,擅寫石鼓文,尤精篆刻。與同道創立西泠印社,並任社長。有《缶廬集》、《缶廬印存》等。
其它吳姓名人有三國魏文學家吳質,南朝梁文學家吳均,唐史學家吳兢,宋音韻訓詁學家吳棫,南宋詞人吳文英、名將吳玠、吳璘,元畫家吳鎮,明末醫學家吳又可,清文學家吳綺、書畫篆刻家吳煕載,清末金石學家吳大澄、小說家吳趼人等,近當代有戲曲理論家吳梅、生物化學家吳忠、教育家吳玉章、史學家吳晗、物理學家吳有訓、醫學家吳階平、新聞學家吳冷西、作家吳組緗、劇作家吳祖光、畫家吳作人、圍棋名手吳清源等。
Ⅶ 有沒有姓吳的歷史名人
吳起(?-前381),戰國時兵家。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北)人。善用兵。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後被殺。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命令殺害。
吳道子,唐畫家。河南陽翟人。又名道玄。所繪人物,時號「吳家樣」。善畫衣褶,有飄舉之勢,時稱「吳帶當風」,又有「吳裝」之稱。後被尊為「畫聖」。
吳丹(744-825),唐常州晉陵人,字真存。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正字。累歷協律郎、殿中侍御史等職。憲宗元和五年,遷太子舍人。穆宗長慶二年,以駕部郎中充宣慰副使,隨韓愈赴鎮州宣慰王庭湊。使還,拜諫議大夫。官至諫議大夫。能詩。
吳承恩(1500?-1582?),明小說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人。科舉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後任浙江長興縣丞。恥為五斗米折腰,指袖而歸,專意著述,著《西遊記》。另有《射陽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吳炳(?-約1647),明末戲曲作家。字石渠,號粲花主人。江蘇宜興人,有傳奇《綠牡丹》等五種,合稱《粲花別墅五種》。
吳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高郵人,遼東籍。字長白。吳襄子。出身武舉,累擢為寧遠總兵,封平西伯。崇禎十七年引清兵入關,受封平西王。後以不願撤藩舉兵叛清,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建國稱周,不及半年即死。
吳歷(1632-1718),清初畫家。字漁山,號墨井道人、桃溪居士。蘇州常熟人。與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惲壽平合稱「清六家」。亦工詩,著有《墨井詩鈔》、《三巴集》、《桃溪集》及《墨井畫跋》等。
吳銘道(1671-1738),清安徽貴池人,字復古。吳應箕孫。父吳孟堅亦隱居以終。銘道守祖與父之志,布衣終老,游跡半天下。有《復古詩集》、《滇海集》。
吳敬梓(1701-1754),清小說家。字敏軒,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諸生。受博學鴻詞薦,不赴。從此不應科舉。有小說《儒林外史》。另有《文木山房集》。
吳修(1764-1827),清浙江海鹽人,字子修,號思亭。諸生。官布政使司經歷。精於鑒別古今字畫金石。陸續刊刻有《湖山吟中嘯集》、《思亭近稿》、《居易小草》、《吉祥居存稿》。另有《青霞館論畫詩》、《續疑年錄》、《曝書亭詩集箋注》、《紀元甲子表》及《居易居文集》。刻有所集清人六百餘家尺牘。
吳其浚(1789-1847),清植物學家。字瀹齋,別號雩婁農。河南固始人。嘉慶進士。著有《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吳昌碩(1844-1927),近代書畫家、篆刻家。初名俊、俊卿,字倉碩、昌石,別號缶廬、苦鐵。浙江安吉人。清末諸生。工書法,擅寫石鼓文,尤精篆刻。與同道創立西泠印社,並任社長。有《缶廬集》、《缶廬印存》等。
其它吳姓名人有三國魏文學家吳質,南朝梁文學家吳均,唐史學家吳兢,宋音韻訓詁學家吳棫,南宋詞人吳文英、名將吳玠、吳璘,元畫家吳鎮,明末醫學家吳又可,清文學家吳綺、書畫篆刻家吳煕載,清末金石學家吳大澄、小說家吳趼人等,近當代有戲曲理論家吳梅、生物化學家吳忠、教育家吳玉章、史學家吳晗、物理學家吳有訓、醫學家吳階平、新聞學家吳冷西、作家吳組緗、劇作家吳祖光、畫家吳作人、圍棋名手吳清源等。
Ⅷ 吳姓的歷史和名人故事
吳泰伯
生於公元前12世紀,壽九十一歲。父古公澶父,次弟仲雍,三弟季歷。季歷子昌有聖瑞,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泰伯、仲雍為遂父志,而奔荊蠻,斷發文身,建勾吳古國,從者千餘家。築泰伯城,鑿伯瀆港,傳播中原文化。孔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吳姓後裔奉為始祖,卒後葬鐵山(在鴻山鎮),為江南第一古墓。
吳 起
戰國時著名軍事家。衛國人。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後被殺。
吳 廣
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命令殺害。
吳 芮
秦朝時,吳芮以才能出眾,當上了番陽(今江西鄱陽東)縣令。他為政深得民心,百姓尊為「番君」。秦末農民起義。吳芮縱觀天下大勢,知秦必亡,遂率領當地越人起兵響應。後轉戰西北,與項羽等入關破秦,立下汗馬功勞,項羽封他做衡山王。漢朝一統天下,分封功臣,吳芮被封為長沙王,建都臨湘(今湖南長沙市),食邑3千戶。
吳道子
唐代著名畫家。被後人奉為"畫聖"。其畫線條遒勁雄放,變化豐富,一變古來沿襲的高古游絲描的細筆,發展了線描的藝術方法,故表現出來的物象富有運動感、節奏感,被人們稱為"吳帶當風"。
吳 玠
南宋抗金名將。字晉卿,年未二十參德順軍,後移居水洛(今甘肅庄浪)。 早年從軍御邊,抗擊西夏建功。後領兵抗金,和尚原之戰中,大敗金兵兀術部,破川陝路金兵進攻。因功官至四川宣撫使。
吳 璘
南宋將領。字唐卿。吳玠之弟。他智勇雙全,與他兄長一起成為著名的抗金大將軍。
吳承恩
明朝小說家。著有《西遊記》傳世。
吳敬梓
清代人,以小說《儒林外史》而著稱的傑出諷刺作家。
吳沃堯
清代著名小說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昌碩
清代著名的篆刻家、書畫家。工詩,善書法,尤精篆刻。
吳其濬
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學家。著有被譽為19世紀中國重要的植物學著作《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吳本傲
近代人文學家、詩人、作家
吳姓現代人物
吳邦國、吳伯雄、吳官正、吳儀、吳學謙、吳基傳、吳勝利、吳健雄、吳昌碩、吳運鐸.
Ⅸ 歷史上吳姓的名人
吳起(?-前381),戰國時兵家。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北)人。善用兵。初為魯將,繼為版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權,主持變法,後被殺。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命令殺害。
吳道子,唐畫家。河南陽翟人。又名道玄。所繪人物,時號「吳家樣」。善畫衣褶,有飄舉之勢,時稱「吳帶當風」,又有「吳裝」之稱。後被尊為「畫聖」。
吳丹(744-825),唐常州晉陵人,字真存。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正字。累歷協律郎、殿中侍御史等職。憲宗元和五年,遷太子舍人。穆宗長慶二年,以駕部郎中充宣慰副使,隨韓愈赴鎮州宣慰王庭湊。使還,拜諫議大夫。官至諫議大夫。能詩。
吳承恩(1500?-1582?),明小說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人。科舉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後任浙江長興縣丞。恥為五斗米折腰,指袖而歸,專意著述,著《西遊記》。另有《射陽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吳其浚(1789-1847),清植物學家。字瀹齋,別號雩婁農。河南固始人。嘉慶進士。著有《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Ⅹ 姓吳的歷史名人
1、吳起
吳起(前440年-前381年),衛國左氏(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一說菏澤市定陶區)人。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曾主持「吳起變法」。後因變法得罪貴族,遭其殺害。有《吳子兵法》傳世。
唐肅宗時,吳起位列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宋徽宗時被追尊為廣宗伯,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2、吳廣
吳廣(?-前208),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征發閭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他們行至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
陳勝、吳廣便發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反秦。
次年,圍攻滎陽的假王吳廣與義軍將領田臧意見不合,被田臧假借陳勝的命令殺害。
3、吳承恩
吳承恩(1506年—約1583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人(現淮安市淮安區人)。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樅陽高甸,故稱高甸吳氏。
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提出《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學者吳玉搢。
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長興縣丞。殊途由於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