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近現代史名人故事
1、溥儀
溥儀讀書極不用功,除經常生病不上學外,還不時讓太監傳諭老師放假。他讀書的興趣遠不如對毓慶官外那棵大檜柏樹的勃勃興致。溥儀常常蹲在那兒看螞蟻,一蹲半天,玩得把吃飯都忘掉。後來又被蛐蛐、蚯蚓所吸引,叫人搬來大批古瓷盆缸喂養這些昆蟲。
老師們對於這個學生無可奈何,只好採用權宜辦法,每天早晨起來後,由總管太監張謙和站在卧室外,把昨天的課文大聲誦讀幾遍給溥儀聽;在溥儀到太後面前請安時,則以「見面禮「,讓他在太後面前把書從頭念一遍,促使他記憶。
這樣,學了幾年,當然背不出幾篇文章。滿文學得更糟,連字母都沒學會,隨著師傅伊克坦的去世而徹底了結了這門功課。老師們為促進溥儀學習,想了個伴讀的辦法。
伴讀的學生每月可以拿80兩銀子的酬賞,另外還賞「紫禁城騎馬」,即從東華門、西華門進宮以後還可以在宮內騎一段路程再下馬,這是朝廷對臣下的一種特殊恩典和榮譽。
先是由貝子溥倫之子毓崇伴讀漢文,後來又增加溥儀的弟弟、醇親王次子溥傑伴讀漢文。這時溥儀稍有長進,當著老師面能在書房裡坐住凳子;老師對溥儀的過失也可以用訓斥伴讀生的辦法加以規勸、訓誡。
1、林則徐 ——虎門銷煙
2、左宗棠—— 收復新疆
3、鄧世昌 ——專甲午中日戰爭
4、孫屬中山 ——辛亥革命
5、奕忻—— 洋務運動
6、梁啟超 ——戊戌變法
7、陳獨秀 ——新文化運動
8、毛澤東—— 遵義會議
9、鄧小平—— 挺進大別山
10、張學良 ——西安事變
就近代的中國而言,歷史的邏輯是這樣的:西方沖擊——中國反思和變革:經濟現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的現代化。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無論是洋務運動還是戊戌變法或清末新政,首先都是為了應付西方世界對中國的沖擊。
(2)中國海軍歷史名人近代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中國社會發生大變動,無論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從國內生活到國際關系,變化的廣度和深度,都是過去所有王朝無法比擬的。這段歷史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雖然短暫,卻是中國從傳統農業社會走向現代社會的轉型時期。
從另一個意義上說,是世界走向中國、中國被迫走向世界的歷史,也是中國艱難走向現代化的歷史。
3. 列舉中國近代史上30歷史人物主要事跡,影響或貢獻
1、林則徐虎門銷煙,林則徐領導禁煙運動的勝利,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
「虎門銷煙」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對帝國主義的重要史例,也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
史學家認為,它展示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決心,對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有著標志性的意義,成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2、李鴻章等人興洋務運動,開中國近代化先河。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標志著清朝海軍實力的完全喪失,也標志著35年的洋務運動宣告破產。
19世紀,世界已是社會達爾文主義時代,任何國際或國內斗爭的失敗,都可能被視為落後,洋務運動也因甲午戰爭之敗被歸為此列,但它不過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段連續「失敗」中的一次。
盡管「自強」進程頗多可指摘之處,但傳統中國的架構已被突破——洋務運動以引進技術為富國強兵手段;百日維新則以為立憲才能救國;「五四運動」時國人已認識到改革還需從思想著手。
3、孫中山創興中會,辛亥革~命,建中華民國。
至辛亥年前後,梁啟超、孫中山的民族主義觀念均有極大的進化。梁啟超於1905年首次提出「中華民族」一詞,與「排滿」思潮決裂。
孫因現實需要(革命黨人以「排滿」為發動民眾的重要工具),雖然在辛亥前從未公開批評過「排滿」,但1912年元旦發布的《臨時大總統宣言書》,主張「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與梁啟超的意見已頗為相近。
自此之後,保有「滿洲主權」也成為了孫中山不可動搖的一條底線。
4、關天培,抗擊洋人。
穿鼻之戰是鴉片戰爭爆發前夕的中英戰斗。道光十九年(1839年11月3日)英艦在穿鼻洋(廣州虎門口)進行挑釁,清水師提督關天培率軍抗擊。傷英艦一艘。英軍敗退,落海數十人。
5、薛岳,長沙會戰。
1938年10月武漢棄守後,中國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文夕大火」卻把即將成為抗日前線的長沙付之一炬。
鐵血將軍薛岳臨危受命,赴任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他曾經的對手——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彭中華,則奉中共中央之命,主動上門獻計獻策,與薛岳並肩盡抗敵守土之責。
經歷悲壯慘烈的惡戰,薛岳終於在中國共產黨和湖湘群眾的密切配合與支持下,指揮三湘虎賁將士先後逐退了岡村寧次、阿南惟幾對長沙的三次進攻。
當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束,抗戰還任重道遠,但中國人民已經用鐵的事實證明了毛澤東《論持久戰》中的論斷:「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最後的勝利必然屬於中國。
4. 關於中國近代史各種名人的故事。
1、謝晉元:四行倉庫八百孤軍狙擊日寇
淞滬會戰時期,上海寶山重鎮大場失守後,我軍側背失去了屏障,主力部隊不得不撤向蘇州河以南。10月26日,團副謝晉元奉命指揮八十八師五二四團一營掩護主力撤退。任務完成後,上級命令謝晉元率部守閘北的衛四行倉庫。
2、孫中山忒缺錢
孫中山一生支持革命。曾經有人到東京跟孫中山說要在山東革命,一切完備,可惜錢不夠,孫中山就把自己僅有的1200元給了那人。過了幾天,有朋友說:「那個人把錢亂花了,你為什麼要輕信他們,老是被騙呢?」孫中山說:「革命不怕被騙,不怕失敗,一百件革命事業只要有一件成功,革命就能勝利。」
3、周恩來童年讀書處有110歲臘梅
位於清河區漕運西路的周恩來童年讀書處,院內有一株110年的臘梅。據說,周家特別喜歡梅花,這株臘梅就栽植於周恩來讀書房的窗前。他在幼年學習之餘,常為之澆水、培土,使梅樹越長越盛。建國後,周總理曾多次向赴京匯報工作的家鄉同志問及書房窗前梅花。
4、雷鋒
雷鋒在短暫的一生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克己奉公,助人為樂,做了大量好事,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幾十年來,雷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成長。
5、鄧世昌
鄧世昌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不死,但願死得其所爾!」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即艦長)。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謚壯節公,追封太子少保銜。光緒帝輓聯如此寫道: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5. 中國近代史上有哪些英雄人物
中國近代史上的人物:
1、梁啟超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5)中國海軍歷史名人近代擴展閱讀:
毛澤東,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於一個農民家庭。辛亥革命爆發後在起義的新軍中當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求學。畢業前夕和蔡和森等組織革命團體新民學會。五四運動前後接觸和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11月,在湖南創建共產主義組織。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領導長沙、安源等地工人運動。
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參加中央領導工作。1924年1月國共合作後,在國民黨第一、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都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曾在廣州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主編《政治周報》,主辦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
6. 中國近代名人
中國近代名人有:孫中山、林則徐、魯迅、宋慶齡、胡適等。
1、孫中山
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他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立《五權憲法》。他是首個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
在中國近代史上,孫中山領導了兩場革命,一場是辛亥革命,革命的對象是滿清王朝。另一場是國民大革命,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偉大革命。推翻滿清王朝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歷史功績。
2、林則徐
中國近代第一位帶頭起來反抗西方殖民主義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行一致的愛國者。他領導的禁煙斗爭,向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對鴉片煙毒的深惡痛絕和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也揭開了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1858年,馬克思在所著鴉片貿易專論里就肯定了林則徐的這一禁煙壯舉。林則徐是一位不避風險、以身許國的政治家,不但在侵略者面前表現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英勇地扞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而且在遭受國內政敵陷害打擊的時候,仍然始終堅持愛國理念,從不動搖。
3、魯迅
浙江紹興人,字豫才,原名周樹人,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年輕時看到整個民族病弱的狀態激發了他學醫救國的志向,後來在日本學習過程中認識到中國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棄醫從文,決心用自己手中的筆改變中國人的思想;他的著作無數,其中《阿Q正傳》《孔已己》《葯》《狂人日記》等都深刻反映了當時畸形社會下人們真實的生活狀態和思想狀況。
4、宋慶齡
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青年時代追隨孫中山,獻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堅強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奮斗,始終堅定地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為祖國統一以及保衛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的進步事業而殫精竭力,鞠躬盡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全國人大國務院為她立碑銘文以表紀念:宋慶齡是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她為國家和人民所建樹的豐功偉績,將永載史冊。
5、胡適
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胡適一生的學術活動主要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紅學幾個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白話文學史》(上)和《胡適文存》(四集)等。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的治學方法。
7. 中國近代英雄人物事跡
1、安業民
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戰斗英雄。滿族。1937年生,遼寧開原人。1956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7年3月應征入伍,分配到旅順口海軍一個海岸炮兵連當戰士。
他堅決執行命令,愉快服從組織安排,先後任電話兵、運葯手和瞄準手。他認真學習,刻苦訓練,努力提高軍事技術,常常帶病進行操練。
1958年夏,由於戰備需要,所在海岸炮連調防到福建前線。在緊張的戰前訓練之餘,他在日記中寫道:「我要永遠戰斗在海岸上,它是我生死不可分離的土地。革命先烈的震動人心的英雄事跡,是我軍寶貴的財產。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立場堅定,像海邊的青松。
讓黨考驗我,不管暴風雨多大,也吹不壞、浸不倒共產主義戰士的信心。」「革命戰士所以活著,只應該有一個目的,就是對人民有用……在戰斗中如果遇到緊急關頭,我一定勇往直前,毫不畏縮。」
8月23日,在福建前線與占據金門島的國民黨軍炮戰中,一顆炮彈在他們炮位上空爆炸,彈片擊中火炮後面堆放的彈葯包,燃起熊熊烈火,火舌撲向炮位左側的數百顆彈頭,嚴重威脅著火炮和整個陣地的安全。
危急時刻,他不顧個人安危,堅守戰位,機敏地把炮身向隱蔽壕轉動。熾烈的火舌燒著了他的衣服,傷及脊背和胳臂,他全然不顧,以堅強的意志,忍受著烈火的燎燒,奮力轉動方向盤,直到炮身轉回隱蔽壕中,才跳下炮盤,滾滅身上的火焰。
由於全身燒傷達百分之七十,陷入昏迷。蘇醒後,他堅持不下火線,再次登上炮位,准確地完成指揮員下達的每一個戰鬥口令,連續向國民黨軍陣地發射炮彈,頑強戰斗40分鍾,直至炮戰結束。後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於9月9日壯烈犧牲,年僅21歲。
2、桂干生
桂干生(1911—1945),河南省羅山縣人,192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桂店農民暴動,任赤衛隊中隊長。
1934年8月任紅31軍93師274團政治委員時,在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中指揮夜襲青龍觀戰斗,擊潰敵人兩個旅。1935年任紅31軍91師政治委員,參加長征,所部擔任全軍後衛。1937年2月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1938年2月後任第129師游擊支隊支隊長、晉冀豫軍區第2分區司令員、獨立支隊支隊長,參加開辟晉冀豫邊區抗日根據地的斗爭。1944年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
1945年6月根據黨中央的戰略部署,任新四軍第5師幹部隊副隊長,從延安出發,重返大別山區。7月7日過同蒲路時遭山西平遙縣城之敵炮擊負重傷,9日凌晨犧牲,年僅34歲。
3、李家鈺
李家鈺(1892年4月25日—1944年5月21日)字其相,綽號李矮子,四川省蒲江縣大興鄉人。早年隸屬川軍鄧錫侯部,為四川軍閥中最小一個派系——軍官系的首領。
曾任四川邊防軍總司令,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七軍中將軍長。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出任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等職。抗戰爆發後率兩個師隨第二十二集團軍出川抗日,轉戰山西、河南抗日前線。
1944年在擔任第36集團軍司令的時候,在豫中會戰失敗後的撤退途中,遭到日本便衣隊的襲擊,於河南陝縣秦家坡壯烈殉國,這是八年抗戰中繼張自忠在第一線督戰,死戰不退後第二個戰死的集團軍司令官,戰死後被國民黨政府追贈為二級陸軍上將,准入祀忠烈祠,舉行國葬。
1984年5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抗日陣亡革命烈士。
4、謝翰文
謝翰文(1904~1942),號漢文,字鴻錫,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陽縣城關槐樹下村(衡陽市耒陽城關槐樹下村)。
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八路軍高級將領、抗日名將、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中國首批著名抗日英烈。
歷任紅五軍秘書長、紅三軍團秘書長、八路軍總後勤部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後勤部政治部主任。犧牲時任八路軍總部後勤部政治部主任。
5、鍾毅
鍾毅(1901—1940),字天任,廣西扶南(今扶綏縣)長沙村人。1918年,鍾毅赴廣州報考韶關講武堂。1924年鍾毅在韶關分校同學李明瑞的邀請下,到南寧任李明瑞團的上尉連長。在反對陸榮廷的戰斗中,作戰勇敢。不久,以戰功晉升為少校營長。
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鍾毅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第二旅第三團上校團長。1929年後,歷任廣西省特派員公署總務處長、省政府警務處長諸職。後被派到日本留學,學習軍事。1931年,鍾毅在第四集團軍總部任上校參議。1934年,考入陸軍大學特二期深造。
陸軍大學畢業後,被任命為第三十一軍第一三八師第四一四旅少將旅長,率軍北上抗日。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鍾毅任少將旅長,率軍積極參加抗戰。
1938年,鍾毅晉升為一七三師師長,參加武漢會戰。1939年,日軍進攻鄂北,一七三師奉命固守該地區並設陣地,與日軍發生激戰,在唐縣鎮、尚書店往返沖殺,日軍死傷慘重。鍾毅指揮有方、身先士卒,戰役結束獲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頒發陸、海、空軍甲等獎狀。
全師開回樊城東面之張家灣地區整頓補充。同年12月,鍾毅指揮第一七三師英勇作戰,接連掃除日軍在安陸、鍾祥的據點。
1940年4月,鍾毅所轄一七三師固守隨縣、棗陽正面,參加棗宜會戰。5月8日,鍾毅率部到達河南省邊境之蒼台附近時,遭日軍追襲,身負重傷。5月9日,為不受日軍俘虜,鍾毅舉槍自殺,壯烈犧牲。
8. 中國海軍歷史人物和事跡有什麼啊拜託了各位 謝謝
1、左寶貴(1837-1894),山東費縣人,回族,行伍出身。1856年投效清軍江南大營,進攻太平軍。後長期駐奉天(今遼寧沈陽)。1889年授廣東高州鎮總兵,仍留奉天。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率所部自遼東渡鴨綠江開赴朝鮮平壤,守北城玄武門。9月日軍分四路進逼平壤,平壤守軍總統葉志超企圖棄城逃走。左寶貴派親兵監視葉志超,並登城指揮與敵激戰,身受重傷仍堅持督戰、燃放大炮,後中炮犧牲。 2、丁汝昌(1836.11.18-1895.2.12),原名先達,字禹廷,亦作雨亭,號次章。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正月初五,日軍進攻威海南幫炮台,丁汝昌率艦隊從海上用火力支援炮台守軍,發射排炮,擊斃日軍旅團長大寺安純。由於眾寡懸殊,威海陸路南北幫炮台相繼失守,劉公島遭海陸合圍,成為孤島。 十七日,丁汝昌獲悉陸路援軍徹底無望,北洋艦隊已被國家拋棄。當晚,服鴉片自殺,延至十八日晨7時辭世。 此後,清政府內的清流、頑固黨人交相攻擊,光緒下旨「籍沒家產」,不許下葬。丁汝昌的子孫輩被迫流落異鄉。直至宣統二年(1910年),經載洵及薩鎮冰等人力爭,清廷為丁汝昌平反昭雪。民國元年(1912年),靈柩始歸葬於安徽無為縣西鄉小雞山梅花 3、鄧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赫赫有名,不用多說! 4、林泰曾(1851-1894.11.16),字凱仕,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祖父林霈霖,系林則徐胞弟,故林泰曾稱福建船政大臣、林則徐的女婿沈葆楨為姑丈。林泰曾幼喪父母,依寡嫂生活。 5、林永升(1853-1894.9.17),又名翼升。字鍾卿,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入後學堂學習駕駛,十年(1871年),堂課結業,派上「建威」練船實習,前後巡遊南北洋各口。光緒元年(1875年)調赴「揚武」艦,旋任船政學堂教習,獎補千總。 6、聶士成是安徽合肥人。他寒窗苦讀,原來走的是科舉入仕之途,激於愛國的熱情與救國的壯志,他投筆從戎了。在抗擊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 7、劉步蟾(1852-1895.2.10),字子香,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幼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事母至孝」。少時性格沉毅,好學善思,愛憎分明,敢於非禮不義之事相爭。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入後學堂,學習駕駛。十年(1871年),與同學十八人上「建威」號練船實習,南至廈門、香港、新加坡、檳榔嶼,北上渤海灣、遼東等地,途中測量日度、星度,操練駕駛,見識大為增進。事後,船政大臣沈葆楨稱贊說:「其精於演算法量天尺之子者,則閩童劉步蟾、林泰曾、蔣超英為之冠」。次年,劉步蟾以第一名成績成為福州船政學堂首屆畢業生。 8、黃建勛(1852-1894),字菊人,福建永福人。1867年,以文童應船官考,入福州船政學堂學習。1871年,結束課程後,登「建威」練船實習,巡歷南至新加坡、檳榔嶼各口岸,北至直隸灣、遼東灣各口岸。1874年,充任"揚武"快船正教習,又調任「福星」炮艦正教習。次年又調回「揚武」,赴日本及中國各口岸梭巡,以增長閱歷,薦保千總。 9、葉祖珪(1852-1905),字桐侯,福建閩侯人,出生於一個塾師家庭,共有兄妹九人,葉祖珪排行第三,由於看到家庭負擔很重,便放棄了科考之途。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第一期駕駛班。1871年7月畢業,船政第一期畢業,畢業時在寫給洋教習卡羅的告別信上說道「願盡所能為國效勞」,1876冬年作為福建船政第一批留學生,與劉步蟾、薩鎮冰等被選派出國,1877年春進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校學習,先後在英國海軍「索來克伯林」號裝甲戰列艦(與英國王太子同艦實習)、「芬昔勃爾」號巡洋艦實習,三年期滿後回國,洋監督恭薩克對他的評語是:「勤敏穎悟,歷練甚精」,堪「勝管駕官之任」。
9. 中國近代歷史人物介紹
中文名來: 顧城
國籍: 中國
民族自: 漢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56年9月
逝世日期: 1993年10月8日
職業: 詩人
主要成就: 朦朧詩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黑眼睛》《英子》《白晝的月亮》
顧城,朦朧詩主要代表人物,顧城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早期的詩歌有孩子般的純稚風格、夢幻情緒,用直覺和印象式的語句來詠唱童話般的少年生活。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後期隱居激流島,1993年10月8日在其紐西蘭寓所因婚變殺死妻子謝燁後自殺。留下大量詩、文、書法、繪畫等作品。作品譯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種文字。
10. 中國近代歷史名人錄
中國近代史名人錄(具有深遠影響力):林則徐、魏源、龔自珍、李洪章、慈禧、袁世凱、曾國藩、左宗棠、徐世昌、溥儀、章太炎、魯迅、徐志摩、孫中山、李叔同、李宗吾…太多了,無法一一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