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人物夏言

歷史人物夏言

發布時間:2021-02-05 21:56:15

① 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人物

1、孔子。(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論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2、孫武(約公元前535-?),字長卿,漢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或說廣饒)人。著名軍事家。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佔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滅亡楚國。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3、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嬴姓秦氏,又名趙政(趙正。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秦始皇叫趙政。)。秦莊襄王之子,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戰國末期秦國君主、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4、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5、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詩人杜甫也有贊揚諸葛亮的《蜀相》名篇傳世。

6、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曾出現另一個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後(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後(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② 歷史上有哪些姓夏的名人

秦代有宰相夏說。西漢有城陽內史夏寬;東漢有交阯刺史夏方,泰州都尉夏恭。西晉有仁義都尉、中郎將夏方。隋代有左武侯執旗官夏侯朗。五代有鄭州防禦使、河陽節度使夏魯奇。宋代有漣水知軍、武節郎夏俊,開封府少尹夏承,陝西副都總管兼緣邊招討副使夏隨,秦國軍節度使夏執中,翰林學士夏師堯,評論家夏元鼎。朝議大夫夏廷華,定州路都總管、高陽都管夏守贇,國子博士、著作佐郎夏尚,孝宗夏皇後。畫家夏迪、夏文彥、夏子言、夏廷器、夏老昌、夏汲清。元代有太史院都事夏以忠,畫家夏奕,夏珪、夏森、夏東叟、夏子文。明代有衢州知府夏升,陝西按察副使夏禮,御史夏璣,廣西左布政使夏時,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夏言,延平知府夏英,工部左侍郎夏昂,大名知府夏忠,北地太守夏育,中書舍人夏昺,福建右布政使夏祚,太常寺卿夏昶,廣東按察使夏塤,江州知州夏倪,刑部尚書夏恕,山東右布政使夏寅,太常卿夏寅,臨清知州夏鼎,河南知府夏竦,南京太常少卿夏瑄,零陵太守夏勤,中書省博士夏煜,南京大理評事夏 ,金華衛指揮夏毅,山西鄉試正考官夏力恕,按察使夏萬亨,御史夏之令,南京戶部尚書夏邦謨,沂州總兵夏成德,中書舍人夏完淳,南京太常少卿夏良勝,南京太僕少卿夏尚朴,太子太保夏原吉。畫家夏義甫、夏昺、夏 、夏衡、夏鼎、夏芷、夏葵、夏美、夏厚、夏永。清代有湖南布政司庫大使夏之翰,吏部右侍郎夏同善,登州鎮總兵、雲南提督夏辛酉,潯州知府夏敬頤、畫家夏基、夏沚、夏森、夏雯、夏大貞、夏時行、夏雲、夏維、夏官、夏杲、夏正、夏霖、夏大易、夏廷香、夏翚、夏東旭、夏琳、夏鳳儀、夏之勛、夏之鼎、夏柔嘉、夏之成、夏敬聲、夏之霖、夏煌、夏鳳翔、夏鑾翔、夏培、夏鑾、夏穎、夏華士;文學家夏之蓉等。

③ 信陽歷史人物

公祖句茲——固始人,為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之一,唐開元二十七年(739)被賜封為「期思伯」,明嘉靖九年(1530)又敕封為「先賢公祖子」。
息夫人——春秋時期,息國(今息縣)夫人,賢良淑德,深受後世景仰。
春申君——潢川人,為戰國時期楚國令尹(丞相),戰國四公子之一,為江南一帶的人文始祖,上海世博會申辦成 功的慶祝演出中,開場就演唱了一曲《告慰春申君》來紀念他。
盧丘子——潢川人,戰國時期楚國令尹(丞相),為官剛正清廉,為楚莊王稱霸立下舉賢(舉薦孫叔敖)之功。
孫叔敖——楚國期思(原屬固始縣,今屬淮濱縣期思鎮)人,戰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楚國名相(令尹)。
魏延——信陽三里店人,三國時期蜀國名將。
費禕——羅山人,三國時期蜀相,歷任蜀國大將軍、軍師之職,和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為蜀漢四相。
朱序——信陽市人,東晉名將,民族英雄,曾於淝水之戰中大勝前秦軍隊。
陳元光——固始人,曾率8000府兵開發閩南,把中原文明傳播到福建、台灣等地,被歷代皇帝追封為「靈 司馬光著《資治通鑒》著順應昭烈廣濟王」、「昭烈候」,後被乾隆皇帝封為「開漳聖王」。
王審知——固始人,五代時期閩國創建者。
司馬光——光山人,為宋朝著名宰相,著有《資治通鑒》,對中國的史學界有極大之貢獻。
馬祖常——潢川人,元朝禮部尚書、樞密副使。擅長於詩文,有《繅絲行》、《踏水車行》、《河湟書事二首》、《上京輸苑書懷》、《室婦嘆》、《石田山居八首》傳世。
宋世傑——信陽市人,明成化年間有名的俠義之士,好打抱不平,常為窮人寫狀子,不收分文,周星馳電影《審死官》中的主人公形象就源自於他。
何景明——信陽市人,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十九歲中進士,授中書舍人。是明代「文壇四傑」中的重要人物,也是著名的「前七子」的領袖。
劉繪——潢川人,明萬曆年大臣,因彈劾夏言而被排擠出京,後掛冠辭職回鄉,設壇講學,人稱「嵩陽先生」。有《通論》40篇和詩、賦、序、記等20卷流傳於世。
蔡毅中——光山人,明萬曆年大臣,禮部右侍郎,因助楊漣彈劾魏忠賢而罷官。
李若星——息縣人,明末大臣,歷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兩湖、川、雲、貴五省總督之職。敢於直 民族英雄鄭成功諫,朝野盡懼其剛直。
蘇昆生——固始人,明末著名歌唱家,人稱「南曲天下第一」。
鄭成功——族譜記載,其祖籍光州固始,有收復台灣的不世之功,為中華之民族英雄。
胡煦——光山人,清朝大臣,為《明史》總裁之一。歷任兵部侍郎知貢舉、禮部右侍郎,入直尚書房。其一生著作甚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周易函書》,至今仍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胡季堂——字升夫,號雲坡,光山人,乾隆四十四年任刑部尚書,嘉慶三年,授直隸總督,賜孔雀翎。翌年,加封為太子太保。
黎世序——羅山人,清朝二品大臣。歷任南河總督,卒贈「太子太保」。
祝慶藩——固始人,清朝嘉慶年中榜眼,歷任翰林院編修、禮部尚書。
吳其浚——固始人,清嘉慶二十二年狀元。歷任翰林院修纂、兵部侍郎,寫成《植物名實圖考》一書,為中國著名的植物學家。
吳元炳——固始人,清咸豐年大臣,歷任兩江總督、漕運總督之職。
蔣艮——商城人,光緒年授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入直上書房,為皇族子弟溥倫、溥侗之師。
熊晉閣——商城人,清末大臣,與張之洞是同榜進士,曾創辦《鄂北公報》。
周祖培——商城人,清末大臣,歷任吏部、刑部尚書之職。
洪永安——商城人,清末大將,歷任福建總兵、福建水陸提督之職,中法戰爭中曾智勝法國海軍。
丁振鐸——羅山人。清末大臣,授庶吉士,歷任翰林院編修、京畿道台、雲貴總督之職。民國成立後任總統府參政、審計院院長兼大總統高級顧問。
秦樹聲——固始人,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家、史學家。
秦瓚——固始人,秦樹聲之子,民國著名經濟學家,為西南聯合大學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
曾昭文——光山人,同盟會河南第一人、主要創始人。
李斌——浉河區人
張鴻烈——字幼山,固始人,曾任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校長、省立中州大學校長、河南教育廳廳長。
張式彝——光山人,曾任國民政府最高法院庭長、司法院大法官。
裴其動——光山人,曾任北洋政府吉林吉長鎮守史,北洋將軍府謙威將軍。
林伯襄——商城人,是河南大學的前身——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的創始人、第一任校長。
張軫——羅山人,
汪憲——固始人,。
程坦——新縣人,《紅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創作人,後歷任監察部、內務部、交通部副部長。
吳煥先——鄂豫皖根據地創始人之一,紅25軍政委。
高敬亭——新縣人,鄂豫皖根據地創始人之一,紅28軍政委。
鄧穎超——光山人,
危拱之——信陽市人,
金振中——固始人,
王實味——潢川人,著名作家,著有《野百合花》、《政治家,藝術家》。
孫海波——潢川人,中國最著名的古文字學家之一,編纂甲骨文字典《甲骨文編》,收錄經過考證的甲骨文單字1006個,在先秦史和甲骨文的教學科研方面居於全國領先地位。
葉楠(陳佐華)——信陽市人,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
白樺(陳佑華)——信陽市人,中國著名電影劇作家、詩人。其代表性電影劇作有《山間鈴響馬幫來》、《曙光》、《今夜星光燦爛》、《孔雀公主》及《最後的貴族》等。
徐立德——羅山人,
文聖常——光山人,曾任山東海洋學院院長。現為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中國海洋學會名譽理事長。我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塗又光——光山人,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著有《楚國哲學史》、《中國高等教育史論》、《文明本土化與大學》。
徐庶之——光山人,中國著名畫家,新疆畫院名譽院長,人民日報神州書畫院顧問,中國少林書畫研究會特邀名譽會長。
張宗子——光山人,著名旅美作家,作品散見於國內、港台及海外報刊及多種海外作家選集,並有大量翻譯作品發表。2004年出版散文集《垂釣於時間之河》,2007年出版《書時光》。
魏青剛——固始人,多次下水救人,為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賈占波——信陽市人,2004年奧運會射擊世界冠軍
劉慈欣——羅山人,青年作家,中國當代新生代科幻著作的主要代表,中國科普作協會員。
楊曉民——固始人,現任中央電視台人事辦公室主任,中央新影集團黨委書記,代表作品有《河之南》、散文集《江南》、《徽州》等。其中詩集《羞澀》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
吳孔明——固始人,中國工程院院士。
郭後揚——固始人(美籍華人),。

④ 歷史上的夏姓名人

夏區夫(?-前482):春秋時期陳國的卿大夫。
夏育:衛國名震遐邇的勇士,據說他力舉千鈞版,能生拔牛尾權。
夏無且:在荊軻謀刺秦王之時的侍醫,由於"以葯囊捉荊軻"。
夏寬:漢武帝時陽城內史。
夏勤:漢武帝時零陵太守。
夏勤:東漢人,歷仕京宛二縣令、零陵(今屬湖南)太守、司徒等職,以才幹見稱。
夏恭(前20-約29):東漢光武帝時備受人敬仰的學者。
夏瞻:晉代傑出畫家,工於人物、神像。
夏赤松:南朝宋著名棋手。
夏昱:唐代中書令兼尚書令。
夏圭: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南宋傑出的畫家。
夏遠:浙江會稽金華人,唐肅宗上元間(七六一)舉進士第,授秘書郎。
夏承皓(956-1004):北宋真宗太平興國初(即公元976年-983年)上平晉策,補右禁衛。宋真宗景德元年甲辰(即公元1004年)契丹內寇,夏承皓由間道發兵,夜與契丹遇於河朔,力戰虜騎,卒於陣,褒贈崇儀使。

⑤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夏姓的名人

夏育 衛國名震遐邇的勇士,據說他力舉千鈞,能生拔牛尾。 夏無且 在荊軻謀刺秦王之時的侍醫,由於"以葯囊捉荊軻",而名登《史記》的「刺客傳」。 夏賀良 (?—前5)西漢重平(今河北吳橋南)人。甘忠可****。哀帝時,任待詔,謂漢家氣運已衰,需改元易號。哀帝采其建議,以建平二年(前5)為太初元將元年,自號為「陳聖劉太平皇帝」,藉此欺騙人民,企圖挽救西漢垂危的統治。不久以「反道惑眾」罪,被殺。 夏勤 東漢人,歷仕京宛二縣令、零陵(今屬湖南)太守、司徒等職,以才幹見稱。 夏恭 恭 東漢光武帝時備受人敬仰的學者 夏承皓 (956—1004):夏光庭(夏遠)八世孫,派名嘉靈,字承皓,又字靈石,號素葊。生於後周世宗顯德丙辰三年(公元956年)。北宋真宗太平興國初(即公元976年-983年)上平晉策,補右禁衛。宋真宗景德甲辰元年(即公元1004年)契丹內寇,公由間道發兵,夜與契丹遇於河朔,力戰虜騎,卒於陣,褒贈崇儀使。以子竦貴贈封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封魏國公。北宋仁宗天聖癸亥元年(公元1023年)奉詔招魂,御葬河南汴梁祥府縣東,敕建旌忠香火院。北宋仁宗慶歷間(公元1041-1048年)復奉敕建芙蓉祠於長慶里(今江西省德安縣車橋鎮長慶村小白水東南)以祀。事實詳《宋史》、《江西省志》、《九江府志》、《德安縣志》及秘書堂《夏氏宗譜》。 夏竦(985—1051):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文學家。夏承皓次子,派名文喬,字子喬,行(hang)第十。德安縣車橋鎮(原白水街鄉)長慶村人, 夏執中 宜春(今江西省宜春)人,宋代節度使,以賢揚名。據傳朝廷舉慶禮,人皆爭獻珍奇,執中獨書「一人有慶,萬壽無疆」進之。 夏原吉 湖廣湘陰(今屬湖南省)人,明朝大臣,為永樂、洪熙、宣德三朝戶部尚書,主持財政27年,支應無誤,在詳定賦役,清倉場,廣屯種,修水利等方面均有政績。 夏昶 崑山(今江蘇省崑山)人,明代著名畫家。他不僅善繪畫,而且善書能詩;其詩詞清麗,書工正楷,其畫擅長寫竹石,當時推為第一,有傳「仲昭一個竹,江南十錠金」。宋代以後,是夏姓在文學領域里最為光輝的時期。 夏言 江西省貴溪人,明嘉靖年間作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旋首輔執政,兩度為相。 夏寅 松江華亭(今屬上海市)人,明代學者,官至浙江參政。其「君子三惜」說被傳為名言。 夏燮 安徽省當塗人,清代史學家。其不滿清政府賣國行徑,強烈抗議外敵入侵,贊賞國人反抗精神,著有《中西紀事》一書。 夏完淳 上海松江人,南明抗清義士。生而早慧,十四歲隨父加入抗清斗爭。所著被輯為《夏完淳集》。 夏敬渠 江蘇省江陰人,清代小說家。一生好游,足遍四方。崇信程朱理學。著有小說《野叟曝言》。 夏燮 安徽省當塗人,清代史學家。其不滿清政府賣國行徑,強烈抗議外敵入侵,贊賞國人反抗精神,著有《中西紀事》一書。 夏思痛 (1854--1924) 名壽華,湖南桃江人,同盟會員,民主革命先驅,曾在黎元洪任總統時任民國總統府高參,後被孫中山委為武岳招撫使。 夏衍 浙江杭州人,著名劇作家。曾與魯迅等人籌建「左聯」;發起組織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建國後,致力於電影事業發展

⑥ 什麼歷史資料里提到過夏言(明代首輔)

《明史》有夏言的傳。與他相關的人物有嘉靖皇帝、劉瑾、嚴嵩等。

⑦ 文游台 明·夏言

文游台

夏言·明

盂城東北倚高台,春日登臨花盛開。
淮海風煙迎落帆,江湖漁鳥對銜杯。
舳艫千里滄浪接,樓觀中天紫氣回。
澤國微茫生遠興,長空渺渺鶴飛來。

文游台,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年),原為東岳行宮,(也有資料記載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現存建築大部為嘉慶十九年重建)。據《高郵州志》載:「宋蘇軾過高郵,與寓賢王鞏、郡人孫覺、秦觀載酒論文於此。時郡守以群賢畢集,顏日文游台」。自宋以來,此處名勝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學士前來訪古拜賢。宋代詩人曾幾在《文游台》詩中寫道「憶昔坡仙此地游,一時人物盡風流,香蒓紫蟹供懷酌,彩筆銀鉤人唱酬」。

文游台是築在東山(亦稱泰山)頂端的高台建築,登高四望,東觀禾田,西覽湖天,秦少游所描繪的「吾鄉如覆盂,地處揚楚脊,環以萬頃湖,天粘四無壁」的水鄉自然景象盡收眼底。

文游台前為盍簪堂,四壁嵌有《秦郵帖》,乃清代嘉慶年間高郵知州師兆龍集蘇東坡、黃庭堅、米元章、秦少游、趙子昂、董其昌等名家書法,由著名金石家錢泳勒刻而成,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文游台西側為明代建造的專為紀念蘇軾、孫覺、秦觀、王鞏的古四賢祠,祠後是幽靜典雅的秦觀讀書台,再往西為「映翠園」「重光亭」等古典建築。

盍簪堂踞文游台前,面闊,進深各五間,單檐歇山板瓦頂。堂內壁東西北三面嵌有《秦郵貼》四卷石刻25塊,畫象石刻3塊。
四賢祠位於文游台西側,有門廳三間,祠宇三間。為明代紀念蘇軾、孫覺、秦觀、王鞏聚會於此而建造。門廳為磚雕門樓,形象生動,中部為「文王訪賢」兩側上方為「文武狀元」。下為「漁樵耕讀」。

丹井寒泉位於文游台保護區內,根據秦郵八景所新建的景點。「丹井寒泉」為書法家田原所書。

文游台門廳東西兩側為仿古園林式的博物館展區,主要陳列有《高郵上下五千年》、《龍虯庄出土文物》及《高郵歷代名人》等,它為人們了解高郵的歷史文化提供了一個窗口。

也不知道你題目真正的意思,只能把我所知道的「文游台」給你簡述一下了。

⑧ 明朝那些事裡面提到夏言本來是不能到皇帝身邊的,因為長得比較好看所以可以在皇帝身邊當差而得到機會升職

不是這樣的
是因為夏言做的是個小官 叫行人——給皇帝送信的。有機會讓皇帝看個臉熟 同時這人長的帥 普通話說的也很好 皇帝覺得這人耐看又使著順手 就陞官了

⑨ 明朝那些事兒人物大全

朱元璋生於亂世之中,背負著父母雙亡的痛苦,從赤貧起家,他沒有背景,沒有後台,沒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他經歷千辛萬苦,無數次躲過死神的掌握,從死人堆里爬起來,掩埋戰友的屍體,然後繼續前進,繼續戰斗。可以說,在那個時代,最優秀統帥的稱號非朱元璋莫屬駕崩後傳位於長子朱標之子朱允炆,但朱允炆上台便要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難之役」的名義奪位。
《明朝那些事兒》,網路連載歷史小說,作者是當年明月,本名石悅,廣東順德海關公務員。2006年3月在天涯社區首次發表,2009年3月21日連載完畢,邊寫作邊集結成書出版發行,一共7本。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它以一種網路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⑩ 夏姓的歷史名人

歷史名人 夏太後:為梁元帝妃,梁敬帝生母。夏原吉:明朝初期名臣夏言:專明朝嘉靖屬年間任禮部尚書,內閣首輔夏圭:中國南宋畫家現代名人 夏靖庭:台灣男演員夏韻芬:台灣節目主持人夏令震:香港著名演員、港澳知名馬主夏揮凱:台灣知名檯球選手夏雨︰中國大陸演員小說名人夏雪宜︰金庸小說《碧血劍》人物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人物夏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